• 139.50 KB
  • 2021-06-03 发布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如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联合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联合调研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知识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最 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 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 瞥见 引人注目 排山倒海 B. 洞察 备受瞩目 铺天盖地 C. 瞥见 引人注目 铺天盖地 D. 洞察 备受瞩目 排山倒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很快地扫了一下。洞察,指:1.看穿,观察得很透彻,洞察并能激发感情的源泉。2.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倍受瞩目:指很受到别人的关注,是别人关注的焦点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表达运用E。‎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北京文化的魂。 在这浓浓人情味的胡同范儿里咂摸出一缕醇厚朴实的北京味儿,从容淡定中蕴含着智慧和深刻,闲散温婉中透露出幽默和锋芒。‎ ‎①胡同的地是土的,但天是蓝的。‎ ‎②胡同的墙是灰暗的,但人的心是亮堂的 - 25 -‎ ‎③胡同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却活得有滋有味儿 ‎④一座气度雍容的城市,不能没有魂。‎ ‎⑤浓浓的人情味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 ‎⑥一座文脉绵长的城市,不能没有根儿。‎ A. ⑥④①②③⑤ B. ⑥①④②③⑤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来选择。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 本题:‎ 陈述对象是“胡同”,根据上文的语境“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北京文化的魂”来看,文段下文应该先说“根”,再说“魂”,所以首先选择⑥,再选择④,排除CD两项;再依据句间关系和语言环境可知,文段是按“地——天——墙——心”顺序行文的,⑤句中的“浓浓的人情味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承接③句中的“有滋有味儿”,所以语句的排列顺序为:⑥④①②③⑤。‎ 故选A。‎ ‎【点睛】解答语句排序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3.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5 -‎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选自李商隐《观灯乐行》,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可知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②“盂兰”,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 ‎③“菊花须插满头”对应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④“拜新年”,可知是春节,农历正月一日。‎ 可知,依次是:①元宵节;②中元节;③重阳节;④春节。按时间先后排列应为:④春节;①元宵节;②中元节;③重阳节。‎ 故选B。‎ ‎4.下列选项中,对寓言的寓意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不勇敢地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接下来,黄鼠狼每天就在崖底吃着摔下来的鸡……‎ A. 结合自身实际,谨慎地对待励志之语。‎ B. 世上很多谎言,总是披着美丽的外衣。‎ C. 人生需要立志,更要勇敢地锤炼自己。‎ D. 正确对待传统,不能盲目地追求突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材料可以多角度揭示寓意。从黄鼠狼的角度来看,它写下励志之语其实是为了欺骗鸡,让鸡上当受骗,美丽的外表下掩盖着罪恶的目的,据此可知B项正确。从鸡的角度来看,鸡就是鸡,永远也不会成为鹰,鸡应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地对待励志语,据此可知A项正确;对于鸡来说,不能翱翔天空是它们的传统,盲目地突破只能换来灭亡,据此可知D项正确。鸡在看到黄鼠狼的励志语之后盲目尝试,走向死亡,可见C项不正确。答案应为C项。‎ - 25 -‎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换心记 徐芳 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咿唔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翁闻益恚。‎ 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次日,翁延侄饮为别。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 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谓德慧,存乎疢①疾者也。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若能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则天下垂拱而治矣。”‎ 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 张山来②曰: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则谓进士公为自换其心也可。‎ - 25 -‎ ‎(取材于清·张潮的《虞初新志》)‎ ‎【注释】①疢:chèn,热病,亦泛指病。②张山来:张潮,清代著名文学家。‎ ‎5.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 饶:丰富 B. 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 鲁:愚鲁 C. 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 就:接近 D. 易其奸回邪佞者 回:回复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翁与族人关系不加,因为自己形体怪异而被讥讽,后又因为儿子读书难见成效,更加被人嘲笑。‎ B. 太翁厚礼邀请饱学之士当儿子的导师,并提醒老师如不能教也不必勉强,就赶快告诉自己。‎ C. 进士公梦到神人为自己“换心”,从此突然开悟,后连考连中,成为进士,太翁哑然,羞赧而逝。‎ D. 文章以“拥”“排”“摔”“抉”“纳”系列动作写换心的过程,简练而神奇,充满寓言色彩。‎ ‎7.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 ‎(2)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 ‎8. 有人设想通过“换心”而使“天下垂拱而治”,对此,愚山子与张潮观点不同,请分别概括两人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5. D 6. C ‎ ‎7. (1)(太翁)他促备办泗食为老师饯别,而私下得找大棒,放在墙用,像有所等待。‎ ‎(2)后来听到老师返回,就(开门)请进(或邀请老师进门)。老师将途中所听到的全都告诉太翁。太翁认为荒唐,一试进士果然这样,于是非常高兴。 ‎ ‎8. ①愚山子认为不可行,因为需要换心的人太多,“换”不过来,而且社会黑暗,时人整体素质不高,“好心源”短缺。②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因为心可以分为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 ‎【解析】‎ - 25 -‎ ‎【5题详解】‎ 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D项,易其奸回邪佞者,意思是换掉他们奸恶邪僻的心。间,是邪僻的意思。‎ 故选D。‎ ‎【6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太翁哑然,羞赧而逝”分析有误。原文是说太翁张嘴大笑而死。‎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趣,催促;治具:备办酒食,设宴;称:放置:若有所待,像有所等待。第二句中,己,后来;延,邀请;谬:不合情理,荒唐,不可能;良然,确实这样;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8题详解】‎ - 25 -‎ 该题考查学生文言要点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用形容词。本题要求分析愚山子与张潮对有人设想通过“换心”而使“天下垂拱而治”的不同观点及其理由。倒数第二节中,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意思是,像这样,神仙的斧头每天就没有空闲了!况且现在天下人的心都是这样,又哪里能够得到仁恕的、清廉的、忠诚的、正直的心放进胸膛,从而更换它呢?他对换心持反对的观点,理由是需要换心的人太多,天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心可换。最后一节,“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表明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理由是“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意思是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他把心分为有形之心和无形之心来谈论。‎ ‎【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参考译文:‎ 万历年间,徽州进士某某的父亲,性子急躁,家中本来财货富足,但与族人不和。他的两个腿肚瘦削无肉,有人嘲笑他说:“这种相貌日后肯定当乞丐。”太翁心中恨他。生了个儿子,就是进士公,教他读书,读了十几年,平常的书卷,都不会分辨句读(断句)。有人更加嘲笑他说:“这孩子富贵,将要超过他人。”太翁听到更加生气。‎ 有个本族远房侄子某某,享有文名,太翁用厚礼请来,让他教导儿子。说:“这孩子能教就教,实在不能教,应当如实告诉我,不要为他久留。”侄子领命,千方百计训示诱导,但孩子懵懂一如从前。岁末告辞离去,说:“我的力量用尽了。况且叔叔家产本来丰厚,因而弟弟即使愚鲁,仍不失做一个(富有的)庄稼汉,为什么拿读书来勉强他?”太翁说道:“是这样!”太翁回到内室生气地告诉夫人说:“(你)生了个不肖的儿子!你老公真的要当乞丐了。”(太翁)催促备办酒食为老师饯别,而私下寻找大棒,靠在墙角,像有所等待。大概太翁恨进士公使自己蒙羞,打算将要打死他,然后将家产施舍寺庙,作为终老的打算。夫人知道太翁正在生气,无法劝他回头。喊进士公进来偷偷告诉他,让他躲避到别处。‎ 进士公才新婚娶妻,当夜关上房门(与妻子)筹划商议:想要留下,恐怕遭遇不测;想要离去,无处可去。于是夫妇二人相拥大哭,不觉到了半夜。困倦至极而打瞌睡,看见穿金甲的神仙握着大斧,推门而入,揪住进士公胸脯,劈开它,挖出他的心,又另取一心放入胸膛,(进士公)大惊而醒。‎ - 25 -‎ 第二天,太翁延请侄儿饮酒饯别。太翁先返回,进士往前送行一直送到数里之外,最后牵着老师的衣襟流泪说:“同情之心,人人都有。老师怎么忍心我回去受死?”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今天)怎么能说出这种明白人的话?”进士说:“这话出自我的本意。而且我此时,特别觉得胸中开朗(神智清醒),希望重新跟随老师完成学业。”于是讲了夜来的梦境。老师将所教之书考问(进士),(他)立即能够记忆背诵,于是(老师)极为震惊,赶紧和(他)一同返回。‎ 太翁听到敲门的声音,拽过大棒在门后等待。后来听到老师返回,就(开门)请进。老师将途中所听到的全都告诉太翁。太翁认为荒唐,一试进士果然这样,于是非常高兴。从此,(进士)机敏聪颖非常显著,不几年,就中了秀才。又过了几年,接连考中成了进士。喜报到来之日,太翁坐在折叠椅上,大笑说:“你爹从此免于当乞丐了!”于是张嘴大笑而死。‎ 从古到今还未听说有换心的事,有的话,从此人开始。真心诚意所激发的力量(可以感动天地),人在困境就会有神灵回应他。进士出奇的聪颖,是进士出奇的愚钝逼出来的。所谓的道德智慧,倚存于忧患之中。有人说:“现在天下的心,可换的多了,如果能一一揪他们的胸膛剖开它,换掉他们残忍的心而使他们仁恕,换掉他们污浊的心而使他们清廉,换掉他们奸恶邪僻的心而使他们忠厚正直,那么天下可以轻而易举治理好了。”‎ 愚山子说:“像这样,神仙的斧头每天就没有空闲了!况且现在天下人的心都是这样,又哪里能够得到仁恕的、清廉的、忠诚的、正直的心放进胸膛,从而更换它呢?”‎ 张山来说:有形的心不能换,无形的心未必不能换。人们果真肯换自己无形的心,怎么知道不会又有神仙一并将他有形的心换掉呢?那么说是进士公自己换掉自己的心也是可以的。‎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霜 风 陆 游 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 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 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 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 ‎【注】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十月。前一年,陆游因支持抗金将领张浚没用兵,遭言官弹劾,被朝廷罢免了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的官职,此时正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过着闲居的生活。‎ ‎9. 请根据前三联,概括作者“悲”的原因。‎ - 25 -‎ ‎10. 请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9. 生活贫苦;生命已老;仕途失意;环境恶劣。 ‎ ‎10. 对身处国境的慨叹;成为大丈夫的笃定;面对苦难的豁达。‎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结合注释、作者、题目、词语、句子全面理解诗歌,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指定问题重点分析。解答时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诗歌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翻译:十月的寒风在我屋边怒吼,还没有置办棉衣,只能穿着单衣。怎么能够因为挨饿向邻居借米呢,天寒地冻无毡垫招待客人坐下。年纪很大在深夜长啸歌吟,家中贫困也要度过灾荒年。大丈夫经历此中艰辛岂非不是好事,在灯前破涕大笑。作者“悲”的原因,“布裘未办一铢绵”“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可知生活贫苦;“身老啸歌悲永夜”,可知生命已老;根据“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十月。前一年,陆游因支持抗金将领张浚没用兵,遭言官弹劾,被朝廷罢免了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的官职,此时正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过着闲居的生活”,可知仕途失意;“十月霜风吼屋边”,可知环境恶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注释“被朝廷罢免了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的官职,此时正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过着闲居的生活”,即对身处国境的慨叹;“丈夫经此宁非福”,可以看出成为大丈夫的笃定;“破涕灯前一粲然”,可以看出面对苦难的豁达。‎ - 25 -‎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答案】 (1). 泣孤舟之嫠妇 (2). 翱翔蓬蒿之间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声非加疾也 (5). 拄杖无时夜叩门 (6). 赢得生前身后名 (7). 俯不怍于人 (8). 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嫠”“蓬”“疾”“叩”“赢”“怍”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落凤岭下的庄稼人 周顺杰 春日里的落凤岭,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开放。远远望去,岭上的桃花宛如一片绯红的云霞。旺叔和儿子儿媳、侄子侄媳徜徉在这花海里,随着游人的脚步在慢慢地走动着。他们是在看护着这片属于自己的林子。游客们或自拍,或合影,摆出或自然或夸张的各种造型。‎ - 25 -‎ 三年前,镇林场决定把这千亩桃园,按照每五十亩划分为一个管理区,分别返租承包给二十家农户管理。公告一贴出来,旺叔便捷足先登,以自己和儿子的名字分别承包了五十亩桃园。就这样,桃园里的二十个管理区,一个上午就各有其主了。然而,僧多粥少,志在必得的二强来晚了一步,旺叔于是私下里把自己承包的桃园转让给了二强,谁叫他是自己的亲侄儿呢?‎ 如今,这果园的收益比人们预期的竟然翻出了好几倍!旺叔有点后悔,好在儿子儿媳还有一片桃园。他自己呢,则在落凤岭对面的青龙湾上做起了老本行—放养鸭子。每天清晨,旺叔就早早起床,拿着一根一丈多长的竹篙,将300多只鸭子从鸭舍里放出来,然后赶着它们到村外的青龙湾河滩里去。一条牧羊犬跟在身后,有事没事地乱吠几声。一群鸭子就嘎嘎地叫嚷着,浩浩荡荡地穿过村外的丛林,蹒蹒跚珊地走下河堤。一到河边使扑棱着翅膀争先恐后地扑入水里,寻觅着水草下面的小鱼小虾。牧羊犬则偎依在旺叔身边,吐着舌头,摇着尾巴。‎ 旺叔家的鸭蛋一直供不应求。在旺叔眼里很普通的鸭蛋,城里人却看成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连县城里好邻居商城的刘总都是每月提前支付订金,唯恐耽搁了供货。说真的,比起邻村养鸭场里天天喂饲料的鸭子下的蛋,旺叔觉得自家的鸭蛋味道好像有点香醇,口感也好像有点好,有点城里人说的那个意思。有时,旺叔也到桃园里转转。他交代儿子,自家的桃子不要喷洒农药,桃园里有架过去的电线,多苯几盏杀虫灯就成了,大不了再喷洒两遍稀释过的石灰水。桃子是给人吃的,喷洒农药不作兴的。‎ 这天上午,旺叔又到桃园,他看到路边的摊位上,二强和媳妇正用电子磅卖着桃子,一筐白里透红的桃子下面,铺着桃树新鲜而碧绿的枝叶。这才四五月份啊,桃园里的桃子最起码还要半个月才能上市啊!二强哪有桃子卖的?‎ 晚饭时分,旺叔和儿子说起了自己的疑惑。儿子告诉他,那桃子是贩子们从山那边运过来的。园子里十几家果农都没要,只有强哥留下了二百多斤。那桃子是山那边果园里种植的新品种,上市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可是口味淡,果肉坚硬。不过,从外观上看,跟咱园子里桃子的颜色、大小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贩子说,再过几天咱这里新桃上市,把那桃子和咱园子里的桃子混杂着去卖,一天就是几百元的纯利润哟。‎ 旺叔说:“这不是在骗人吗?”‎ 儿子笑了笑。‎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旺叔就把鸭子赶到了河滩。然后划着小船就到了对岸,来到了二强的园子里。‎ - 25 -‎ 二强没料到旺叔会来干涉他卖桃子,他笑着说:“二叔,别太认真啦!咱卖的不是黄金首饰,也不是电脑手机,人家也不会索要发票、电话什么的。来咱这里的游客,就是随便带回去一些像桃子、鸭蛋一样的土特产,回到家里,图个乐呵,谁给你认真?再说,这天天人来人往的,谁还记着你的摊位摊点,姓啥名谁?咱就是卖给他三五公斤桃子而已…… 二叔,我问你,你敢保证从你这里运出去的鸭蛋,好邻居商城收购之后不是和别的鸭蛋混杂着去卖的吗?二叔,你敢保证吗? ”‎ 旺叔怔怔地望着着侄子,半晌才说:“孩子,其实,二叔今天来也没别的什么事情,只是来告诉你,你这五十亩桃园,林场要收回转包了。我已经签过字了,合同上说得很明确, 我是不能转包的……”‎ 二强呆呆地站立在那里,嘴巴张了张,终究没能说出什么话。‎ 又是一个清晨,旺叔早早地起床,破例没有把鸭子们放出鸭舍,而是搭车直接去了县城的好邻居商城。他看到了货架上装着自家鸭蛋的包装箱,面无表情地随机搬出三箱,结过账,急忙搭车回家。他从三个箱子里分别拿出几个鸭蛋,在锅里煮着,然后,把箱子里的鸭蛋一一摆放在地上,仔细地审视着……不一会儿,他从锅里捞出鸭蛋,剥开蛋壳,是那熟悉的味道。‎ 鸭舍里数百只鸭子嘎嘎乱叫,旺叔放出了鸭子,朝青龙湾赶去。‎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营造了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交代了主要人物,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背景。‎ B. 小说中“儿子笑了笑”,这种不置可否的表情让人回味无穷,旺叔的儿子内心里有 点怪父亲多事,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C. 小说中的二强“嘴巴张了张,终究没能说出什么话”,较好地刻画了二强对二叔的 复杂情感,也揭示了他没能料到是如此结果的心情。‎ D. 小说结尾“旺叔放岀了鸭子,朝青龙湾赶去”,既是写实,又有着特别的含意,商城里他家的鸭蛋货真价实,这让旺叔高兴,也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13. 小说中的旺叔形象鲜明,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14. 小说以“落凤岭下的庄稼人”为题,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12. B 13. ①捷足先登承包果园,有经济头脑;②将自己的桃园转包给二强,顾念亲情;③坚持 放养鸭子,注重产品的原生态;④吩咐儿子不要给桃子喷洒农药,不做伤天害理之事;⑤干涉侄子卖桃,反对弄虚作假(以次充好);⑥收回转包给侄子的桃园,诚信大于亲情;⑦亲 自到商城验证自家的产品,注重名声,有乡下人的质朴。 ‎ ‎14. ①对庄稼人质朴、实在的赞扬;②对做生意讲诚信的赞许;③对良好家风能够延续的 - 25 -‎ ‎ 肯定;④对绿色经济的赞颂;⑤对变革时代的讴歌;⑥对个别人投机取巧、耍奸使滑的批判。‎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本题B项中“旺叔的儿子内心里有点怪父亲多事,只是不说出来而已”理解有误。结合原文语句“园子里十几家果农都没要,只有强哥留下了二百多斤”,可知旺叔的儿子并不赞成二强为了金钱去骗人的做法,他笑一是默认了父亲的判断,二是对二强的做法又有些无奈。‎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时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出文章情节。然后在具体情节中分析形象特点。分析时从文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环境描写,以及作者倾向和他人评价入手,准确全面的赏析人物。作答时注意用词要准确,要结合内容作简洁的分析。本题要求简析旺叔形象。分析旺叔形象需结合一系列事件和语言、动作描写。“公告一贴出来,旺叔便捷足先登,以自己和儿子的名字分别承包了五十亩桃园”,可以看出他有经济头脑。“志在必得的二强末晚了一步, 旺叔于是私下里把自己承包的桃园转让给了二强, 谁叫他是 自己的亲侄儿呢”,可以看出他重亲情。“他自己呢,则在落凤岭对面的青龙湾上做起了老本行一一放养鸭子”“旺叔家的鸭蛋一直供不应求。 在旺叔眼里很普通的鸭蛋, 城里人却看成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可以看出他看重产品质量。“他交代儿子, 自家的桃子不要喷洒农药”,可以看出他为人真诚坦荡。“二强没料到旺叔会来干涉他卖桃子”,可以看出他反对弄虚作假。“你这五十亩桃园,林场要收回转包了。我已经签过字了,合同上说得很明确, 我是不能转包的……”,可以看出他做事有原则。“搭车直接去了县城的好邻居商城”验证鸭蛋真假,可以看出他为人真诚质朴。作答时注意结合内容。‎ ‎【14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所蕴含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把握标题特点;然后结合小说情节内容、主旨,分析揣摩作者情感。本文标题是“落凤岭下的庄稼人”。本文写到的庄稼人有:旺叔、旺叔的儿子儿媳、旺叔的侄子侄媳以及在乡村变革中和旺叔一起承包桃林的乡亲。其中主人公是旺叔。这些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旺叔为代表的大多数庄稼人,他们质朴、实在,做生意讲诚信,家风优良,作者赞扬肯定。一类是旺叔的侄子侄媳这样极少数庄稼人,投机取巧、耍奸使滑,作者批判反对。从小说主题上看标题又蕴含着对绿色经济的赞颂;对农村变革的讴歌。所以本文标题牵系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陈 浩 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想与实践就会断裂。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大学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当代中国,为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目光短浅,得过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 25 -‎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题。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甚至颠倒了。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当前大学改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改革释放巨能,改革创造机运。教改乏力,提质无望。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 能否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对大学人意志的考验。“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大学人如果也在名利、金钱和情色的诱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如果小改即止、小进则满,甚至只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精神懈怠甚至颓废,是迟早的事。有的教授走上领导岗位后,陷入权钱名利怪圈而不能自拔,走上了违纪违法犯罪之路。谨防大学精神失守,以精神高度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始终应该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关切。‎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远大理想和伟大精神对于大学、国家民族、人类社会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B. 大学精神的缺失表现为一些大学人急功近利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没有耐性等。‎ C.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三者是完全同步的。‎ D. 大学人要在名利、金钱和其他各种诱惑中把握住自己,坚决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学共同精神的内容表述很多,这也就要求从意志、人格、思想、学术等方面引导。‎ B. 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等品格表面看是学生缺少,而根本原因在部分领导和教师身上。‎ C. 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改革目的、措施手段颠倒,陷入某种困局。‎ D. 每一所大学只要不边缘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能不失守大学精神。‎ ‎17. 大学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弘扬大学精神?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C 16. D ‎ ‎17.‎ - 25 -‎ ‎ 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悟力和精气神;要将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要不断改革大学相关方面的积弊;要保持恒久大义,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三者是完全同步的”错误,第三段“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可知不是“完全同步”。‎ 故选C。‎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D项,“每一所大学只要不边缘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能不失守大学精神”错误,第三段“当前大学改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可知“只要……”得不出“就能不失守大学精神”。‎ 故选D。‎ ‎【17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即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悟力和精气神;“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即要将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改革释放巨能,改革创造机运。教改乏力,提质无望。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即要不断改革大学相关方面的积弊;“能否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对大学人意志的考验。‘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大学人如果也在名利、金钱和情色的诱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如果小改即止、小进则满,甚至只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精神懈怠甚至颓废,是迟早的事”,即要保持恒久大义,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 ‎【点睛】筛选文本重要信息,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七、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燃料电池的“春天”即将来临 刘健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替代传统发电厂的一种最佳选择,它使用的电化学方法,比现有的基于燃烧的发电机发电效率更高。但燃料电池的降解速度往往太快,成本的增加与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正比关系。‎ 日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工程师们对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取得了新的突破。“燃料电池是一项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能力的技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该研究负责人戴恩·摩根表示,“退化问题一直是阻止其进入消费者市场的一个主要障碍。”他和他的合作者最近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高温”是燃料电池退化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些设备必须在极高的温度下工作——产生电能的化学反应需在大于1500华氏度才能发生燃料电池是将氧气与外部燃料源结合,这与火灾中发生的热和光的转化过程类似。然而,燃料电池是在没有燃烧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化学反应。这就是为什么燃料电池可以比燃烧能量产生效率更高的原因。‎ 然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池有几分相似,同样由两个电极组成,两电极之间由一种运输离子的电解质材料隔开。其中一个电极将空气中的氧气分解成单个的原子,然后这些可以运输的原子与燃料结合。重要的是,氧气的分解释放了电子,这些电子可以作为电流通过电路为家庭或设备提供电能。这种氧分解反应发生在一个叫做正极的部件上。‎ - 25 -‎ 但氧气化学稳定性强,不容易被分解,因此,在低温条件下,用相容的材料高效地驱动化学反应的挑战性是一直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正极上的原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细节。‎ 为了使氧进入正极,气体分子必须分裂成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必须与一个叫做空位的结构相遇,这是材料表面允许氧气进入的一个小的分子间隙。理解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它发生在正极的顶层原子层,其化学性质可能与材料的主体大不相同。‎ ‎“测量这两层的化学组成和空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摩根说,这就是他和同事们转向计算机模拟的原因。作为分子模型方面的领先专家,他们将密度泛函理论和动力学模型结合起来,从原子水平深入了解发生在正极顶部两层的反应。‎ 研究小组断定,在被研究的材料中,分裂并不是限制速度的步骤。他们意识到,氧原子在表面找到并进入空位的过程是限制燃料电池效率的关键。因此,具有更多空位的材料可能会使燃料电池的效率大大提高。‎ 研究人员专注于一种特殊的材料,即用于许多普通燃料电池阴极的模型化合物,称为钴酸镧锶。他们计划不久将分析范围扩大到其他材料。‎ 该发现的影响可能不仅局限于燃料电池。与环境交换氧气的材料包括许多应用,例如,水的分解、二氧化碳的减少、气体的分离及被称为忆阻器的电子元件等。‎ ‎(选自2019年5月27日《中国科学报》)‎ ‎18. 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使用电化学方法,其降解速度非常快,成本越高,而效率可能会越低。‎ B. “高温”是燃料电池退化的主要原因,因为产生电能的化学反应需在大于1500华氏度才能发生。‎ C. 燃料电池和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两个电极组成,并用一种电解质材料隔开。‎ D. 戴恩·摩根认为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颠覆性能力的技术,而退化问题是其进入消费者市场的主要障碍。‎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替代传统发电厂是好的选择,因为燃料电池使用的是电化学方法,发电效率更高。‎ B.‎ - 25 -‎ ‎ 摩根认为测量这两层的化学组成和空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和同事们用计算机模拟,所以成了分子模型方面的领先专家。‎ C. 因为研究人员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正极上的原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细节,这让低温条件下用相容的材料高效地驱动化学反应具有挑战性。‎ D. 研究小组认为,分裂并不是限制速度的步骤,氧原子在表面找到并进入空位的过程才是限制燃料电池效率的关键。‎ ‎20. 结合全文,你认为阻止燃料电池进入市场的原因有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8. C 19. A ‎ ‎20. ①成本方面;②技术障碍方面;③材料限制(要求)方面。‎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差别。‎ A项,“其降解速度非常快,成本越高,而效率可能会越低”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但燃料电池的降解速度往往太快,成本的增加与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正比关系”可知:成本的增加与效率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成正比关系的,而选项认为“成本越高,而效率可能会越低”。‎ B项,“‘高温’是燃料电池退化的主要原因”理解错误。依据原文“‘高温’是燃料电池退化的一个原因”可知:“高温”是燃料电池退化的一个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D项,“戴恩·摩根认为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颠覆性能力的技术”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燃料电池是一项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能力的技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该研究负责人戴恩·摩根表示”可知:燃料电池是一项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能力的技术,未然当做已然。‎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考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B项,“因此他和同事们用计算机模拟,所以成了分子模型方面的领先专家”分析错误。“用计算机模拟”和成了“分子模型方面的领先专家”没有因果关系,无中生有。‎ - 25 -‎ C项,“因为研究人员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正极上的原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细节”分析错误,“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正极上的原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细节”,以偏概全。‎ D项,“研究小组认为,分裂并不是限制速度的步骤”分析错误。“在被研究的材料中”分裂并不是限制速度的步骤,以偏概全。‎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能力。此类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本题要求概括阻止燃料电池进入市场的原因,由“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替代传统发电厂的一种最佳选择,它使用的电化学方法,比现有的基于燃烧的发电机发电效率更高。但燃料电池的降解速度往往太快,成本的增加与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正比关系”可知:成本是一方面;由“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并不真正了解发生在正极上的原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细节”“ 测量这两层的化学组成和空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可知:技术也是一方面;由“他们意识到,氧原子在表面找到并进入空位的过程是限制燃料电池效率的关键。因此,具有更多空位的材料可能会使燃料电池的效率大大提高”可知:材料限制也是一方面。‎ 八、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而纵观身边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答案】【例文】‎ 静待生活,成就人生 昙花用一年的静待,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珍珠用三年的静待,日积月累,才换来永世的耀眼璀璨;蝉虫用四年的静待,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静待是绚烂前的孕育,静待是辉煌前的蓄势,静待是高亢前的酝酿。‎ 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 25 -‎ 静待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十年的静待,以俟时机,反败为胜。‎ 静候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静待。她相信: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静待养精蓄锐,以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成就自己的优秀卓越。‎ 静待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高瞻远瞩,提出了“静待”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如果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静待处事,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静待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静待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珍珠一样积累蓄势;静待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静候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静候的智慧,就一定能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把握材料的中心话题和主要对象,从主要对象的角度思考立意是最为保险的办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考生要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中心来源,考生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如本则材料的中心词是“静”,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需要考生去理解这个“静”是什么,“静音模式”又指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正确立意作文。‎ - 25 -‎ ‎【审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句颇有深意的话,“有人说,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而纵观身边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第一句话“有人说,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们更看重“静”这种简单的、高质量的生活;第二句“而纵观身边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说明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更是把“静”作为自己的生活模式。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正是有些人把自己的生活调为静音模式,才成就了自己的风生水起的人生,同时也印证了第一句话,“静”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最高级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说,这段话意在说明:要想使自己的生活高质量,就要开启“静”的人生模式,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接下来分析“静”的含义,所谓“静”,不是一动不动,而是在心灵上的“静”。“静”就是不被世俗打扰,能够专下心来思考,专下心来做事;“静”就是成功了,不洋洋得意,失败了,不气馁沉郁;“静”就是只做不说,用行动充实自己的生活,让成功诠释生活的多彩;“静”就是沉下心来,停下脚步与自己对话,清零过去,积蓄重新出发的实力与勇气;“静”就是让自己内心过得充实而从容,去发现生活的曼妙多姿。‎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点进行立意。‎ 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具体典型的事例来分析,如为什么“‘静’可以成功”,我们该怎么做。也可写成记叙文,记叙一段“静”的生活,因而提出“‘静’的人生更充实”的中心。写成记叙文要注意语言要优美,行文要有波澜和可读性。 ‎ 参考立意:‎ 充实的人生从“静”开始;静候花开,蝴蝶自来;静蓄力量,成就人生;低调的生活,丰富的人生;静下心来,从容淡定。‎ 行文思路:‎ 文章开篇列举三个“静待”的自然现象,引出“静待”的含义及重要意义;然后分三个方面论证“静待”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举例古今中外,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足见“静待”意义之广;最后重申“静待”的意义,照应开头,联系现实,发出号召,收束全文。‎ 素材:‎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菜根谭》‎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板桥 - 25 -‎ ‎3、余生,让我们都把人生调成静音模式,修一身静气。静言,沉默是金,寡言有福,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谓金口玉言,就是如此。静心,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充实与从容。当我们静下来,更能发现生活的曼妙多姿。‎ ‎4、静心享受,享受静心。——静心能让压力的灰尘得以沉淀、洗涤,让压抑的情得到尽情地释放,让匆忙的步调得以舒缓。——静心能让满怀烦恼的心在洗涤之后,晶莹剔透,更能感受无穷无尽洒落在天地之间的爱与宁静,让心慢慢地浸在心底,让心沉浸于汲汲的水流,让心搁浅在避风的沙滩,心如止水,心无喧器,心无烦絮,心无杂思,心无祝福,心无祈祷,心无思念。此刻方知,心静之后再无微微的波层,静心之后再无层层的涟漪。‎ ‎5、一直觉得,若能找一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静思考,时而看看美丽的花,时而品品手中的香,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再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静静的,想想白天,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好了!这世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于眼前的事物,看情绪而定。好的心情自然会赏心悦目,静静的,学会了用一颗心去聆听,去欣赏。就如同那一湖秋水,淡淡的几许波纹,却能承载千年的日月,揽尽万里的浮云。‎ ‎6、与其经营人脉,不如经营自己。真正优秀的人,选择深耕自己,你不去找圈子,圈子也会找到你。生活中,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我们常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是时候,将我们的人生也调成静音模式,停下脚步与自己对话,专注于走好自己的路。人生,就是一个越活越“寡”的过程。当我们学会减掉一些东西,我们才能拥有无论何时都能清零过去、重新出发的实力与勇气。‎ ‎7、厉害的人,深耕自己。调成静音模式的手机,让我们能不被外界打扰;调成静音模式的人生,让我们专注于提升自己。‎ ‎8、成熟的人,少“晒”多做。闻一多先生说:“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的确,有些人夸夸其谈,却毫无实质行动;有些人在朋友圈晒各种高大上的日常,可他们的生活却是一地鸡毛。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点睛】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1、捕捉关键语句。这类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 25 -‎ ‎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 25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