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2-03-30 发布

河北省保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保定市2019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孙子认为,“百战百胜”并非用兵打仗的上乘境界,表面风光无限,其实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高明的战略家应该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通过高明的谋略算计敌人,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不经过直接的战场交锋而使对手屈膝投降,从而实现战略上的“全胜”。在孙子看来,推行全胜战略势所必然,因为这样做对己方来说代价最小;对敌方来说,反抗最小;对普通百姓来说遭受的灾难最小;对天下来说所获利益最大,后患最少。这无疑是最佳选择。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如《六韬》就一再宣扬“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其他像《淮南子·兵略训》《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百战奇法》等典籍在这方面也有大同小异的说法。从战史上看,那种“上战无与战”的现象也是存在过的。墨子与鲁班先生一番沙盘攻守推演,逼得楚国国君不得不打消攻打宋国的念头;郑国烛之武夜见秦穆公,劝退秦师,一举挫败秦晋联军灭亡郑国的企图;韩信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派遣使者传威慑,不动干戈而顺利平定燕地等事例脍炙人口。由此可见,在一定条件之下,开展正确有力的政治、外交斗争,仍有可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不过,因此把“不战而屈人之兵”尊奉为孙子整个学说的精髓,又完全是郢书燕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难免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实属偶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孙子更注重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高明的作战指导,通过战场上一刀一枪去争取胜利。当然,出发点是完全建立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利益认识的基础上,即所谓“以破求全”。这显然是孙子“全胜”战略思想的第二个层次,与前一个层次相比,它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孙子站在“全胜”立场上,特别强调战略方案选择上的多样性。必须有上、中、下三策,必须有各种预案,立足最坏的情况,争取最佳的结果。最好的选择,无疑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主要手段为“上兵伐谋”,用谋略摆平对手。然而,这毕竟是小概率情况,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退而求其次,“其次伐交”,耀武扬威,用强大的军容震慑住对手,使对手知难而退。如果用威慑的方法无法让对手屈服,那么只好再退而求其次:“其次伐兵”,通过野战克敌制胜。这成本当然更大。但孙子眼中,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在野战中未能全歼敌人,部分敌人成了漏网之鱼,逃入城中,负隅顽抗,而城池必须攻克,这时候,就只好做出最后也是最差的选择:“其下攻城。”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是一种伤亡最大、最不经济的打法,按孙子的观点,虽然“攻城”是最差的选择,但毕竟还是一种选择,比没有选择要好。孙子使他的“全胜”战略思想系统化和具体化了,一方面确立了崇高的、理想的追求与目标,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方面又规范了付诸军事斗争实践的可操作性,两者互为弥补,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必以全争于天下”这个基本宗旨。孙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到了最好的平衡点与结合点:既志存高远,不甘于庸碌无为,又平心静气,不存异想天开之念。(摘编自黄朴民《<孙子兵法·谋攻篇>发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孙子主张全胜战略,即不通过战场上的厮杀而达到使敌人主动投降的结果。B.高明的军事家,仅利用政治、外交斗争,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C.无论“伐谋”还是“伐兵”,孙子都是站在“全胜”立场,争取战争的最佳效果。D.依据“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可以判定孙子并不主张战争,而是主张和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先分后总的方式进行论证,对论证对象的主体分析由两个层次构成。B.文章第二段引《六韬》为例,是为了证明推行全胜战略是用兵最佳选择。C.文章引用孙子著作中的许多原文进行论证,有力佐证了作者观点,真实可信。D.文章末段对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加以提炼概括,指出它的价值和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味炫耀武力,追求战场上的厮杀,在铁血交锋中取得胜利,让敌人屈服,即使百战百胜,也不能算是伟大的军事家。B.“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实属偶然,但出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它仍然是后世许多伟大的战略家努力追求的目标。C.孙子战略方案的优劣主次的顺序,实际对应了战争成本的大小,攻城是伤亡最大、最不经济的打法,是最差的选择。D.双方对抗,一方处于绝对优势,一方处于绝对劣势时,不用刀兵相见就能决胜负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例如渑池之会。 【答案】1.C2.B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首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孙子主张全胜战略,即不通过战场上的厮杀而达到使敌人主动投降的结果”,表述错误;由原文“孙子更注重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高明的作战指导,通过战场上一刀一枪去争取胜利。当然,出发点是完全建立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利益认识的基础上,即所谓‘以破求全’。这显然是孙子‘全胜’战略思想的第二个层次,与前一个层次相比,它更具有可操作性”可知,选项缩小范围,太绝对,全胜战略包含两个层次,第二层次也包括战争手段。A错误。B项,“仅利用政治、外交斗争,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错误,由原文“高明的战略家应该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通过高明的谋略算计敌人,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不经过直接的战场交锋而使对手屈膝投降,从而实现战略上的‘全胜’”和“由此可见,在一定条件之下,开展正确有力的政治、外交斗争,仍有可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知,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可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B错误。D项,“可以判定孙子并不主张战争,而是主张和平”错误,原文说“孙子认为,‘百战百胜’并非用兵打仗的上乘境界”“孙子更注重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高明的作战指导,通过战场上一刀一枪去争取胜利”“高明的战略家应该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通过高明的谋略算计敌人,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不经过直接的战场交锋而使对手屈膝投降,从而实现战略上的‘全胜’。在孙子看来,推行全胜战略势所必然,因为这样做对己方来说代价最小;对敌方来说,反抗最小;对普通百姓来说遭受的灾难最小;对天下来说所获利益最大,后患最少。这无疑是最佳选择。”可见“不战而屈人兵”依然是孙子的兵法,不能判定“孙子并不主张战争,而是主张和平”,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D错误。故选C。【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是为了证明推行全胜战略是用兵的最佳选择”错误,由原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如《六韬》就一再宣扬‘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可知,引《六韬》为例,是为了证明全胜战略思想对影响深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B错误。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不用刀兵相见就能决胜负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例如渑池之会”错误,渑池之会是秦赵刀兵相见之后的谈判,且结果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67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06.9亿元,增长10.60/,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超过欧盟15国2.08%的平均水平。《公报》中数字的变化,呈现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的趋势。同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持续攀升,5. 2%的占比让人眼前一亮。我国研发投入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央财政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双创的开展也激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研发经费保持较高增长。基础研究目前依靠政府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从而取得较高增长速度,目前,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已高于美国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和上海。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但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15~25%的占比水平相比,我国5.2%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尚有差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还需引入社会资本,改变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建议北京、上海等科技、财力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以及有实力的行业或领先企业如华为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摘编自《解读(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科技日报》2017年10月10日)材料二:注:“规上企业”为规模以上企业的简称。(摘编自《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日报》2019年8月5日)材料三:直至10年前,美国人还在诬蔑中国输美商品的生产线为“血汗工厂”,因为那时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现在,美国的反华政客则集中诬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这其实反映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中国SG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 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约占GDP的2.18%,可以说已经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了。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对科研投入的比例不容小觑。中国的知识工人数量在增加,2018年,中国有86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要大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和。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在中美经贸谈判过程中,多名中方代表都能流利使用英语,他们显然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相反,美方主要代表却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或表达。在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当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反而在提升。中国科技创新具备特殊优势。与前苏联不同,中国的许多创新成果并不是直接用于军事用途,而商业用途的科研成果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全面提升整体国力。中国政府还积极制定了科研的规划,并采取政策倾斜或参与孵化等方式来扶持创新,宏观调控作用显著。相反,财政状况和对社会资源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使得美国较难与中国政府的能力比拟。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创新科技的继续发展是可期的,可持续进步的领域和空间也很宽。(摘编自吴幼珉《中国科技创新靠啥赢得不竭动力》,《环球时报》2019年8月8日)4.下列对“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呈现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的趋势。B.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C.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来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D.全社会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超过七成。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体来看,无论是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还是投入强度,全国差距较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都为东部沿海省市。B.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大提升,企业这支生力军正在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创造活力。C.新产品是创新最直接的产物,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反映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D.有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中国科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进入新发展阶段,5G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6.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答案】4.B5.A6. ①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②注重创新,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外来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经验促进了我国科技提升。④政府积极规划科研,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作用显著。【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基础研究经费……”错误,由原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超过欧盟15国2.08%的平均水平”可知,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而不是“基础研究经费”。B错误。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都为东部沿海省市”错误,由原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可知,陕西不是东部沿海省市。A错误。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公报》中数字的变化,呈现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的趋势。同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持续攀升,5.2% 的占比让人眼前一亮”可知,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由原文“双创的开展也激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研发经费保持较高增长”可知,注重创新,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由原文“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在中美经贸谈判过程中,多名中方代表都能流利使用英语,他们显然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相反,美方主要代表却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或表达。在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当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反而在提升”可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外来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经验促进了我国科技提升;由原文“中国政府还积极制定了科研的规划,并采取政策倾斜或参与孵化等方式来扶持创新,宏观调控作用显著”可知,政府积极规划科研,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作用显著。【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银那迟子建冰排消逝的第二天便来了渔汛。人们彻夜守在江岸上,不停地围剿打捞。渔汛中的白银那的夜晚比除夕还要热闹。江面上灯火斑斓,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箔纸。按照惯例来说,这种百年不遇的渔汛一般不超过一周,所以人们仿佛要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它身上。大家也不觉得饿,只要看到鱼连续不断地上网就力量倍增。渔汛的第四天发生了一桩怪事:马占军夫妇结束捕捞活动,进城办货去了。马家开了家个体食杂店,进的都是俏货,把国营店都挤黄了,他家卖的货比别的村镇的同等商品价钱高出许多。人们一直以为即使渔汛过去了,他们也会守着江再过一夜。鱼汛持续了一周后,连绵的春雨天气来临了。鲜鱼不及时腌上就会腐烂,人们盼望着鱼贩子早日到来,不然这些鱼就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几乎每年都有鱼贩子乘车而来,可是不管他们出多么高的买价,人们也无法献上一条鱼,而今年来了这么隆重的渔汛,鱼贩子却似乎是还没有闻到一丝腥味。乡长当夜吃完饭就守着一台老式电话机往外拨电话,想联络鱼贩子快来,可是话筒里没有丝毫蜂音。也许是电话线路出了故障,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狂风、暴雨和雷电常常使线路受阻,有时他们十天半个月也同外界联系不上,成为一座孤岛。马家夫妇回来了,拉着满车白花花的盐。马家将原来八毛一袋的精盐涨到了三元五一袋,将原来一元二角一袋的大粒盐涨到了五元钱一袋。每家每户都需要买上十几袋盐,鱼没卖出去一条,却要掏出几十元钱来买盐,谁能咽下这口气呢?可是公家的商店一粒盐也没有,去外地买盐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回来。人能等得起,鱼却等不起。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在渔汛的高潮中马家人就出去办货。 乡长一觉醒来后发现妻子卡佳不见了。“你们谁看见卡佳了?”“你都看不见,我们上哪儿看见她?”“这娘们儿爱鱼都爱疯了,她肯定为盐去找马占军了。”乡长说。乡长走到马家时灰蒙蒙的天色已经转换成银白色,马家的屋子亮着灯,马家夫妇眼眶乌黑,面上的疲惫之色格外明显。“卡佳来过吗?”马家夫妇摇摇头。“卡佳不见了。”乡长觉得心凉了半截。“你知道她从来不上这里来的。”马占军说,“她能去哪里?”“她爱鱼爱得要疯了,白银那的人爱鱼都爱得要疯了。”乡长激动地说,“卡佳要去哪里肯定是为了鱼。”马家媳妇忽然哭了:“这盐价还是落下来吧。”“女人见识!”马占军喝斥一声,“你忘了当年求爷爷告奶奶借钱治病的那滋味了?我忘不掉!”“那你就记着,带到棺材里去吧。”乡长回敬了一句,走出门来。乡长走在白银那被鱼腥气笼罩的小巷里,每见到一个人都要问一声:“见到卡佳了吗?”而别人的回答总是:“还没来鱼贩子?马家的盐价落没落呀?”人们最后在山里发现了卡佳,她四仰八叉地倒在地上,脖颈处鲜血淋淋。在她身边,一只桶倒了,另一只桶却仍然端坐着,扁担折断在脚畔,看得出她曾用它当做武器来抵御黑瞎子的袭击。一桶冰块在熠熠闪光。“卡佳原来是去背阴山坡的岩洞里取冰块去了。”乡长痴痴地说,“她怕鱼烂了,她想用冰块来保护鱼,鱼,”乡长哆嗦着双腿嘶哑地说,“我要把马家食杂店给砸烂了,我要把这林子里的黑瞎子统统杀光!”短暂的寂静后,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卡佳——”的呼喊,山林中回荡起一个男人沉痛的呜咽。所有白银那的人在早晨起床后都在自家门口发现了盐。就在大家对盐议论纷纷的时候,乡长的儿子赶回来奔丧了。他说在半路上遇见了马占军,他正吊在半空的树上接电话线。乡长的儿子噙着泪水进屋了。人们以为他会跪在母亲的灵前痛哭一场,但乡长的儿子让人们失望了,他进屋后坐在炕沿前一言不发。 葬礼很隆重,白银那能走得动的人都来送卡佳。当乡长的儿子摔过丧盆,扛起灵幡在棺材前面准备送他母亲上路的时候,马占军夫妇突然出现了。“你们来干什么?”乡长的儿子走到他们面前。“我们来送送卡佳。”马占军说这话时哆哆嗉嗦的,他手中提着的纸鱼也随之哆嗦不已。已经明显消瘦了许多的乡长这时忽然走到人群中央,他清了清嗓子,突然大声说:“我要在卡佳上路前说上几句话,大家都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开始时我也想给她报仇。”他面向儿子说:“你的举动我也看出来了,你裹了汽油弹,可是你妈妈最不喜欢在别人认错后还怪罪人家,我也是一样。昨天早晨我们已经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盐,掐断的电话线也被接了起来,所以我把话说在头里,任何人也不能再对马家人采取报复行动。”他再一次针对儿子说:“尤其是你,你妈妈向来是与人为善的。”马占军夫妇不由得号啕大哭。大家也随之哭起来。山上绿树蔽天,小鸟因为受了惊扰而盘桓着在树梢呜叫。(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白银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与小说中“渔汛”“黑瞎子”等一起凸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气息,构成了小说的文化特色。B.开头描写渔汛夜晚江面之景,以“细碎的金箔纸”作喻,用语独特而意味丰富,形象写出渔汛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表现了人们的欣喜若狂。C.乡长每见一个人都要询问妻子的消息,而别人的回答总是关心鱼贩子和盐价,这一情节表现了白银那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并因此而冷漠。D.小说巧于叙述,逻辑严密。电话不通照应了前面的春雨天气,暗示了鱼贩子不来的原因,掐断的电话线被接上,写出情节的曲折严密。8.卡佳是小说不可或缺的角色,请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9.小说以马家夫妇吊唁卡佳被乡长原谅为结局,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7.C8.①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卡佳因盐价太高而进山找冰遇熊而死,才引发了人们寻找、送葬以及马家夫妇送盐一系列情节。②是拓展小说背景的需要。相对于正面出场的马家夫妇的自私,卡佳的善良让人感到白银那的温情的底色,使小说背景更深广。③是凸显小说主题的需要。她的淳朴善良、宽容大度影响了乡长而最终使他放弃复仇,原谅了马家夫妇,深化了小说对人性善美的讴歌。9. ①使用突转手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②情节上与前文形成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如马家夫妇来吊唁和白银那人“在自家门口发现了盐”形成照应;乡长一开始打不通电话和马占军吊在半空的树上接电话线形成照应等。③使马家夫妇和乡长的形象更完整而丰满。马家夫妇最终悔悟,使之前贪财形象改变,乡长由当初要报复到原谅,使人物性格不再单一,而是更加立体、真实。④凸显并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由单纯的生活悲剧上升到对人性的思考:人类当永存善良与宽容之心。【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这一情节表现了白银那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并因此而冷漠”错误,由原文“葬礼很隆重,白银那能走得动的人都来送卡佳。当乡长的儿子摔过丧盆,扛起灵幡在棺材前面准备送他母亲上路的时候,马占军夫妇突然出现了”可知,白银那人并不冷漠,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卡佳不会有事,所以才没有去关心卡佳,由葬礼上人们都来送卡佳可知,人们还是比较热情的。C错误。故选C。【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和主题方面回答。由原文“人们最后在山里发现了卡佳,她四仰八叉地倒在地上,脖颈处鲜血淋淋。在她身边,一只桶倒了,另一只桶却仍然端坐着,扁担折断在脚畔,看得出她曾用它当做武器来抵御黑瞎子的袭击。一桶冰块在熠熠闪光”可知,在情节方面,卡佳因盐价太高而进山找冰遇熊而死,才引发了人们寻找、送葬以及马家夫妇送盐一系列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由原文“马家夫妇回来了,拉着满车白花花的盐。马家将原来八毛一袋的精盐涨到了三元五一袋,将原来一元二角一袋的大粒盐涨到了五元钱一袋。每家每户都需要买上十几袋盐,鱼没卖出去一条,却要掏出几十元钱来买盐,谁能咽下这口气呢”可知,马家夫妇的自私,而卡佳的善良让人感到白银那的温情的底色,使小说背景更深广。由原文“他面向儿子说:‘你的举动我也看出来了,你裹了汽油弹,可是你妈妈最不喜欢在别人认错后还怪罪人家,我也是一样。昨天早晨我们已经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盐,掐断的电话线也被接了起来,所以我把话说在头里,任何人也不能再对马家人采取报复行动。’他再一次针对儿子说:‘尤其是你,你妈妈向来是与人为善的’”可知,乡长最终放弃复仇,原谅了马家夫妇,这主要是卡佳的淳朴善良、宽容大度影响了乡长,所以在主题方面深化了小说对人性善美的讴歌。【9题详解】本题考查结尾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前面的情节(包括标题)是否有伏笔暗示、结尾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情节突转造成的艺术效果、结尾对人物形象的丰富、结尾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原文“他面向儿子说:‘你的举动我也看出来了,你裹了汽油弹,可是你妈妈最不喜欢在别人认错后还怪罪人家,我也是一样。昨天早晨我们已经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盐,掐断的电话线也被接了起来,所以我把话说在头里,任何人也不能再对马家人采取报复行动。’他再一次针对儿子说:‘尤其是你,你妈妈向来是与人为善的’”可知,乡长最终放弃复仇,原谅了马家夫妇,结尾使用了突转手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由原文“昨天早晨我们已经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盐,掐断的电话线也被接了起来”可知,结尾使用突转手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结尾“扛起灵幡在棺材前面准备送他母亲上路的时候,马占军夫妇突然出现了”与上文“所有白银那的人在早晨起床后都在自家门口发现了盐”在情节上形成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由句子“马占军夫妇不由得号啕大哭”可知,马家夫妇最终悔悟,使之前贪财形象改变;由句子“所以我把话说在头里,任何人也不能再对马家人采取报复行动。’他再一次针对儿子说:‘尤其是你,你妈妈向来是与人为善的’”可知,乡长由当初要报复到原谅,使人物性格不再单一,而是更加立体、真实。在主题方面,使小说由单纯的生活悲剧上升到对人性的思考:人类当永存善良与宽容之心。【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袁盎,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淮南厉王朝,居处骄甚。袁盎谏日:“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及棘蒲侯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袁盎乃谏日:“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日:“以不用公言至此。”孝文帝出,宦者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日:“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袁盎乃之丞相舍上谒。丞相良久而见之。盎因跪日:“愿请间。”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袁盎即跪说日:“君为丞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丞相日:“吾不如。”袁盎日:“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尝不称善。何也?则欲以致天下贤士大夫。而君今自闭钳天下之口。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丞相乃再拜日:“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引入与坐,为上客。(节选自《史记·袁盎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B.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C.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D.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指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别名,凡人相敬而呼。B.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是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与中央政权地位平等。D.参乘,亦作“骖乘”,两汉时其主要职责是陪乘护卫,或备顾问应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盎审度时局,很有远见。他认为淮南王行为骄纵,定会谋反,建议削减其封地,但孝文帝不听。果然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B.袁盎坚守原则,敢于直谏。孝文帝与宠幸的宦官一同乘车,袁盎认为天子应与天下英雄同乘一车,伏在车前劝止,孝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C.袁盎为仁慈,深受爱戴。他因为屡次直言进谏而不能够久居朝堂之中,被调职担任陇西都尉时,关爱士卒,士卒都愿意为他而死。D.袁盎性格耿直,直言不讳。他与申屠嘉偶遇,申屠嘉态度傲慢,他直接登门,指出申屠嘉不虚心纳谏,为祸不远,申屠嘉谦恭认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及棘蒲侯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2)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答案】10.B11.C12.A13.(1)等到棘蒲侯的太子图谋造反的事被发觉,朝廷追查治罪,牵连到了淮南王,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2)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到官署与长史掾吏商议,我将把你的意见报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谈话。【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高帝”作“辅翼”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高帝”后断句,排除选项CD,“积功至淮阳守”的意思是“积功做到了淮阳郡守”,中间不能断开,所以“积功”前断句,排除选项A,故选B。句子翻译:陈平、周勃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做了将相,诛杀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时,您只是个脚踏弓弩的人,后来提升为队长,积功做到了淮阳郡守,并没有出谋划策、攻城夺地、野外厮杀的战功。【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与中央政权地位平等”错误,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所以与中央政权地位不平等。C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A项,“果然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错误,由原文“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可知,是淮南王到雍地就病死了,皇上听了这消息,不吃不喝,哭得很哀恸,并不是因为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A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及:等到。觉:被发觉。治:治罪。连:牵连。迁:贬谪。之:到。槛车:名词作状语,用囚车。(2)使:如果。之:到。曹:官署。且:将。即:如果。私语:私下的谈话。【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袁盎是楚地人,字丝。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的家臣。到了孝文帝即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袁盎当了中郎。淮南厉王进京朝见,举止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说:“诸侯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应该削减他的封地。”皇上不采纳他的意见。等到棘蒲侯的太子图谋造反的事被发觉,朝廷追查治罪,牵连到了淮南王,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袁盎于是进谏说:“您素来骄纵淮南王,不加一点限制,以至于落得现在这个地步,如今又突然地严惩他。淮南王为人刚愎,万一遭受风寒而死在道途上,您就竟成了拥有广大的天下却不能容人,背上杀死弟弟的罪名,到时又怎么办呢?”皇上不听他,还是把淮南王放逐了。淮南王到雍地就病死了。皇上听了这消息,不吃不喝,哭得很哀恸。皇上说:“正因为没采纳你的意见才到了这地步啊。”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文帝闻言大笑,就立即让赵同下了车。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袁盎对士兵们非常仁慈,爱护有加,士兵们都争着为他舍身效命。袁盎告老还乡,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车行礼拜见,申屠嘉只是在车上表示谢意。袁盎于是到丞相府拜见申屠嘉。申屠嘉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接见袁盎。袁盎便说:“希望别人回避,单独会见。”丞相说:“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到官署与长史掾吏商议,我将把你的意见报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谈话。”袁盎就跪着劝说道:“你作为丞相,请自我衡量一下,与陈平、周勃相比,你怎么样?”丞相说:“我比不上他们。”袁盎说:“陈平、周勃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做了将相,诛杀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时,您只是个脚踏弓弩的人,后来提升为队长,积功做到了淮阳郡守,并没有出谋划策、攻城夺地、野外厮杀的战功。再说陛下从代地来,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书,他从来没有不停下车来听取他们的意见的,意见不能采用的,就搁置一边,可以接受的,就采纳,从来没有人不称道赞许。这是为什么呢?是想用这种办法来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您现在自己封闭天下人的口。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你遭受祸患的日子不远了啊!”申屠嘉于是拜了两拜,说道:“我是个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聪明,幸蒙将军教诲。”申屠嘉引袁盎入内室同坐,把他作为上宾。(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南宋)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令时。当时权相史弥远专擅朝政,诗人和一些正义之士倍受排挤。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落梅铺满台阶又堆上墙头,衰败的景象既令人感伤,又引发后文联想。B.颔联将仕途坎坷的迁客骚人比作飘坠的梅花,表达了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C.“乱点莓苔”写落梅与莓苔为伍的凄凉,“多莫数”则表现出对其命运的叹惋。D.全诗通过对梅花品格及遭遇的描写,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情感,引人深思。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4.B15.表面上谴责东风掌握了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忌妒梅花的孤高,任意摧残它。实则暗讽了历史上和现实中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的时代的不满。【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B项,“颔联将仕途坎坷的迁客骚人比作飘坠的梅花”错误,“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的意思是: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所以颔联是把梅花比喻成迁客骚人。B错误。故选B。【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尾联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点明正意,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通常诗人在描写落梅之后多抒发自己的伤感,这里却别具会心地责备东风说:“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表面上谴责东风不解怜香惜玉,却偏偏掌握了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忌妒梅花的孤高,任意摧残它,实则将暗讽的笔触巧妙而曲折地指向了历史上和现实中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同时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的时代的不满。笔力奇横,言近旨远,讽喻之意、不平之气,溢于言表。【点睛】分析诗歌表达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l)苟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优秀的人相较于一般人,更长于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呼应题目,更引出“__________”从而将自身命运和国运交织在一起。(3)韩愈《马说》中指出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结果就是“__________”。【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2).善假于物也(3).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才美不外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生”“鬓”“见”。【点睛】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写意画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最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____,它以的笔墨、扣人心弦的意境独立于世界艺坛。如何欣赏写意之美?有人说,写意画讲究意境和意趣,要欣赏它传递的美感和内涵,在回味不尽的图式和意趣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可这样的欣赏是不全面的,().画的意境可以用诗来____,题款、题跋与印章不但丰富了视觉效果,更增加了画意的内涵。一位优秀的写意画家,应是诗书画印____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的结合应是和谐的整体。八大山人是明朝皇族后人,入清后削发为僧,一生坎坷,他自言“墨点无多泪点多”。他常将“八大山人”题款写成“哭之”“笑之”字样,寓意国破家亡、哭笑无常,从这些诗句和题跋中让我们更体会到画家的倔强与孤傲的个性、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态。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高明纵横捭阖填补兼通B.高明纵横淋漓填补兼备C.高度纵横捭阖补充兼备D.高度纵横淋漓补充兼通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书面印是一门综合艺术,写意画将其融会一体B.诗书画印融会一体,写意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C.写意画是一门综合的诗书画印融会一体的艺术D.写意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诗书面印融会一体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些诗句和题跋中,更让我们体会到画家倔强与孤傲的个性、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态。B.画家的倔强与孤傲的个性、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态更让我们体会到这些诗句和题跋。C.这些诗句和题跋更让我们体会到画家的倔强与孤傲的个性、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态。D.这些诗句和题跋让我们更从中体会到画家的倔强与孤傲的个性、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态。【答案】17.D18.D19.C【解析】【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处:高度,程度很高。高明,指高超、出色。此处的语境是指写意画最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程度,所以应该用词语“高度”。第二空处:纵横淋漓,纵横,形容奔放自如,淋漓,形容畅快。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此处的语境是指笔墨奔放自如,所以应该用词语“纵横淋漓”。第三空处:补充,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填补,指补充空白。此处的语境是指画的意境可以用诗来增加,所以应该用词语“补充”。第四空处:兼通,指通晓不止一个方面,符合语境;兼备,指同时具备几个方面。此处的语境是指一位优秀的写意画家,应是诗书画印都通晓的,所以应该用词语“兼通”。故选D。【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前文写有人认为应欣赏写意画的“图式和意趣”,后文写还应注意写意画的“诗、题款、题跋、印章”,所以应先指出写意画的综合性,然后指出“诗书画印融会一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滥用介词导致无主语,去掉“在……中”。B项,主客倒置,应是“诗句和题跋”让我们体会到画家的个性和心态。C项,正确。D项,“更”应放到“让”之前,“从中”重复,删掉故选C。【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据民间偏方,放一杯糖水在屋里,糖水的甜味能吸引蚊子飞到杯里被糖水黏住。____,因为之前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蚊子是通过嗅觉感知二氧化碳、醛和辛烯醇等物质来寻找吸血对象的,甜味并不属于它们感知的内容。而最近一项科学研究证明,____。研究人员把蚊子分别关进一些覆盖有网的杯子里,有的杯子里是放了糖水的(浓度分别为5%、20%、50%),有的是普通的水,然后将手放在网上一定距离吸引蚊子叮咬,研究结果发现,在只有纯水的杯子里,蚊子更具有攻击性,攻击频率更高,有糖水的杯子里蚊子的攻击性则弱了很多,____,蚊子的攻击性越低,可见糖水驱蚊的确有效。【答案】(1).①这遭到一些人的质疑;(2).②这个偏方是有一定作用的;(3).③且糖水浓度越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灵活的理解能力,还要思维缜密,学会“瞻前顾后”关照全面。关照规律指津:完成这类题的补写,一是抓住关联词,二是关注语段中的重点句子(过渡句、中心句等),三是关注上下文所在的语境,四是关注标点符号。由后文“甜味并不属于它们感知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对“糖水的甜味能吸引蚊子飞到杯里被糖水黏住”这一说法的质疑,所以第一空应该填“这遭到一些人的质疑”;由下文的实验可知“糖水驱蚊的确有效”,所以这项科学研究证明“糖水的甜味能吸引蚊子飞到杯里被糖水黏住”这个方法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第二空处应该填“这个偏方是有一定作用的”;由上文“在只有纯水的杯子里,蚊子更具有攻击性,攻击频率更高,有糖水的杯子里蚊子的攻击性则弱了很多”的描述可知,糖水浓度低,蚊子的攻击性强,那么糖水浓度高,蚊子的攻击性就弱,所以第三处应该填“且糖水浓度越高”。【点睛】 补写属于考查句子连贯的一种题型,考生在答题时,先要整体阅读,弄清文段结构(或总分,或层进,或平列,或对比等等),把握大意,分辨补写题型;答题时,要“瞻前顾后”,做到前后勾连。总的原则是注意前后照应,保持叙述角度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做到语气连贯通顺,符合语段内在逻辑联系。考生补写出来的句子只要意思相近也就行了,评卷标准切不可刻舟求剑、强求答案千篇一律;如若那样,就限制了思维发展。21.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些“伪国学”学校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人格,孩子也难以真正成才。【答案】教育部印发通知严厉查处以国学名义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学生监护人责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由材料“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可知教育部印发通知严厉查处以国学名义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由材料“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可知,还要依法追究相关学生监护人责任。综合这两个要点,可得出这段话的主要信息是:教育部印发通知严厉查处以国学名义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学生监护人责任。【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8位英雄模范颁授了“共和国勋章”,向各行业的34位杰出代表授予国家荣誉称号。习主席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英雄源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白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敬重英雄,争做楷模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指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广义而言是在和平、变革时期,为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献身出力的人。从康梁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以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诺贝尔奖、科技大奖等获得者无不闪烁着英雄的光辉。放在当代、今天来讲,英雄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集体、他人做出突出贡献者都可以称之为英雄。所以,四川凉山火灾中,壮烈牺牲的30名救火人员都是英雄。他们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理应成为时代的楷模、青年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疼惜、敬重、学习。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英雄的含义可小可大。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为国家献出生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成为国家的英雄,其实不然。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做出的贡献也不会相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习主席曾说过,其实并非要求每个人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点滴行动服务人民。 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楷模。【解析】【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本题材料是习近平主席向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8位英雄模范颁授了“共和国勋章”,向各行业的34位杰出代表授予国家荣誉称号,由此可知,国家对英雄的肯定,并鼓励人民争做英雄、崇尚英雄。并具体提出了怎样才能成为英雄,就是把自己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立意:(1)崇尚英雄(2)争做英雄(3)平凡也可以成就英雄素材:(1)为梦想超越自己,便是英雄。还记得那位满眼坚毅的无臂少年刘伟吗?因早年的一场事故,他失去了双臂。很多人都认为他的钢琴梦破碎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多年艰苦奋斗历遍百炼千锤,一曲梦中婚礼抒写不屈命运。人们潸然泪下,他却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我既然选择活下去,就绝对不会再认输!”如此坚毅的少年,怎会不是英雄?(2)为目标付诸努力,便是英雄。一个平凡县城写出神话,一篇《感谢贫穷》道尽艰辛。当那位名叫王心仪的枣强女孩以707分的成绩考入北大时,她过去所有黑暗时光,都成了人生勋章。谁也不曾见过挑灯夜读的她,勤奋钻研的她。那一张张写满的试卷,那一本本写完的习题,更不用说那一把把用尽的笔芯,哪个不是王心仪为目标付诸努力的见证?如此勤奋的女孩,怎会不是英雄?(3 )为社会做出贡献,便是英雄。此前,疟原虫支配着人们的恐惧;此后,青蒿素撑起了希望的天空。屠呦呦,一位与病源抗争的女战士,带领着她的团队努力研发药物。在实验室的日子里,萃取、配比、整合、实验……周而复始,没日没夜。随着有效成分的逐步排查,精确度的提高,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青蒿素诞生了。多少生灵被拯救,多少家庭得以平安。屠呦呦为社会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怎会不是英雄?(4)英雄不一定要上阵杀敌、血流漂杵,也不一定要特立独行,举世无双。因为真正的英雄是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引领更多的人去做英雄的人。(5)作为高中生,学习是我的第一要务。我会加倍努力,将我的第一要务完成到最好。这样,等到高考完毕,我便是自己的英雄。白落梅曾经说过:“卧薪尝胆后,方可以指剑问江山,煮酒论英雄。”突出重围,战胜自己吧!毕竟世间万众,岂无英雄?结构层次:拟定一个对称结构的题目标明论点。开头段说明英雄的内涵,让不同认知趋同,行文严谨、思维全面深刻独到。照应所给材料,由古到今,层次清晰,明确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富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照应上文,从怎么做的角度来列举当今感动中国人物事例,新颖典型,有说服力,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结尾三段从平凡普通人入手,启示生活中每一个人,只要做好分内之事,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