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8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2019年12月07日)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3分)
5.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个人的火树银花 胡天翔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说的是普通话,吐字清晰,语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儿,慢慢走到床边,一屁股蹲了下去。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了。刘小海没想到疫情如此严重!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午觉醒来,在手机上刷了一会儿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有人买三袋板蓝根颗粒,有人买四盒双黄连口服液,有人买五瓶医用酒精,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手里都提着药品。口罩已涨价了,十个装的两包口罩花了三十元。出门戴上口罩,刘小海赶到超市。超市的人更多,刘小海割了六斤肉,提着一袋小米、半兜土豆,两捆葱和蒜苗,排队八分钟才结了账。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儿子打电话。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儿子没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想着干三四年就可以盖两层小楼,但一场车祸让爷俩梦想落空了。前年夏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对方伤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爸爸刘小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老家的大哥。父亲去世五年了,八十岁的母亲和大哥一起生活。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大哥还告诉刘小海,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了……
除夕夜里,想起每年父子的春节一聚,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最后干脆起身浏览新闻。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让刘小海心潮澎湃。看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焊工,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
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吃过饭,刘小海将剩下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垫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卸载建材。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吃着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录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吧。”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
“不辛苦,还可以。”
“师傅,您是河南人?”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封城了,回不去,就来这儿当志愿者了。”
“谢谢,谢谢您!”
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已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你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儿子是在为自已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奶奶说。刘小海不想让母亲担忧。
“中,你要照顾好自已啊。”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有个记者问刘小海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刘小海哽咽了。刘小海说希望娘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好好陪陪她。
刘小海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工地上的灯亮起来。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刘小海扛着焊机来到工作点,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小海,俺都看到你的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大哥笑着说。
“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娘继续说。
“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娘流泪了。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二下地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刘小海知道不能回家时的震惊,凸显出了疫情的严重性。
B.刘小海主动给儿子和大哥打电话的相关情节,反映了刘小海一家的生活愿望和困境以及国家扶贫政策惠及他家给予刘小海的希望。
C.因为浏览新闻时为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所感动,刘小海决心到火神山工地当电焊工,不再畏惧疫情。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D.因为小视频,刘小海的家人和村民们都为他自豪。家人的视频电话说出了家人对他的支持和担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描绘了刘小海的震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排比手法描写大家买药品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安和慌张,突出了疫情的严重,烘托了紧张气氛。
C.小说写刘小海联系大哥的那通电话,既交待了刘小海的家庭状况,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从刘小海得知武汉封城落笔,中间插叙他和儿子外出打工的艰辛及家庭境况,最后写他到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表现了非常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朴实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彰显主题。
8.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9.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所体现出的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西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馀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东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不许。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军需赋税、财政俸禄,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B.鳏寡,泛指老弱孤苦。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C.建祠,文中指为表达对造福当地官员的感激之情,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即建生祠。
D.参知政事,唐宋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B.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
C.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D.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请求不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但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任临安知府时,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5分)
(2)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书陆放翁诗卷后(节选)
林景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注]①林景熙: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②月氏首:典出《汉书·匈奴传》,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这里指金朝皇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描写陆游挥笔作诗,淋漓尽致,没有辜负美酒的助兴,诗人以此赞美陆游的文学才华。
B.第二句,写陆游的遗憾是没有手刃敌人,所以一生空有豪情,眼睁睁看着中原沦丧,无力挽救。
C.三四句,写诗人宝剑夜鸣却是“空有”、对中原沦亡只能“坐看”,体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伤。
D.五六句,远望中原笼罩在悲愁的气氛中,回顾东南也是战火连天,暗示宋朝已面临覆灭命运。
15.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喻,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 ”;若半途而废,就会“ ”。
(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写动物和人物的反应或感受,侧面写箫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阐明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维护国家安全是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世界所有主要国家都有国安法,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常态。筑牢织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防线,国家层面立法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在外界看来,北京经月余努力推出港区国安法,堪称高效。但从历史的 看,这条国安立法之路,香港整整跑了23年的马拉松。北京主导下的港区国安法利剑出鞘,无疑是 的有效之举。对于立场暖昧甚至同情乱港分子的人士,被外在 、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群体,以及对“一国两制”存在困惑或误读的香港社会,港区国安法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以法治为遵循、以安全为保障,香港一定能变乱为治,续写繁荣与辉煌!
17.下列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俾众周知 角度 悬崖勒马 裹挟 B.众所周知 维度 亡羊补牢 裹挟
C.众所周知 角度 悬崖勒马 裹胁 D.俾众周知 维度 亡羊补牢 裹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B.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
C.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
D.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乔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19.下列句中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无法走进商场进行购物,这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小的冲击。这时,“直播带货"的销售形式激活了消费的一池春水。作为一种线上新兴消费方式,①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货的不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今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与此同时,② ,市场却泥沙俱下,浑水摸鱼者有之,弄虚造假者有之。据人民网记者调查,网上“直播带货涨粉”等各类服务明码标价。但买来的数据怎能支撑起直播间的繁荣?因此,守好行业规则,③ ,是当下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支付宝除了作为平台出资外,②超过100万以上的店家也加码发券,③而包括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也加入到消费券发放,④出资为其用户提供消费券翻倍的服务。⑤由于此次消费券活动报名不设门槛,⑥店铺再大也能报名,⑦因此有1000万小店主主动报名,⑧其中超过一半小店是参加首次消费券活动。
四、 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我看读书”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联考答案
1.A (材料一第一段“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第二段“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可看出“在国内却受到冷落”没有依据,而只是相对“外网的齐声点赞”“质疑颇多”)
2.D
3.A(“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说明A项正确;B《功夫熊猫》的例子为了证明 ,很多人认为““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C“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于文无据;D逻辑混乱,原文说“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这表明“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的是“更多的人记录真实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而非“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
4.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每条1分,共3分)
5.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每点1分,共6分)
6.C(刘小海不再畏惧,无中生有)
7.A(小说开篇没有心理活动描写。)
8.①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刘小海劳作时的专注认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运用比喻,把“瞬间流溢的焊花”比作“盛开的火树银花”,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在寒冷的夜里让人感到明亮温暖。③照应标题。通过对刘小海劳作场景的描写照应了文章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④揭示主题。小说通过刘小海的劳作场景赞美了普通劳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与担当,以刘小海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非常时期绽放出如火树银花般的光华,也让我们看到疫情中的希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说法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刘小海身上体现的中国精神:朴实善良能吃苦、友爱孝顺懂感恩、无私奉献有担当。(3分,说到有“家国情怀”也可给分。)②刘小海自愿选扑到火神山医院当焊工,不仅体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奉献和担当,也源自于他对政府帮他盖了三间新房的最朴素的感恩。于大处说,社会要进步,国家要繁荣,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担当的人;从小处而言,在个人的成长中,会感恩、懂奉献、有担当都是宝贵的品质,是人得以进步的阶梯。(3分,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0.B(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艰食,指粮食匮乏,中间不应断开。译文: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11.A(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12.D(“但是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错误;原文“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13.(1)(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横线处1分,大意2分】
(2)(马光祖)第二天前往,也像这样,又过一天再前往,躺在客人临时住宿之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横线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浙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仼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仼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不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
14.C(“诗人”错误,一二句,写陆游;三四句,从“中原”等分析是陆游生活的年代。)
15.(1)意思:陆游的子孙是看到了祖国的统一,但他们祭祀的时候该如何说?“九州同”了,但宋灭亡了,(2)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和国家破亡的悲哀之情。(每问3分,共6分)
16.(1)金石可镂/朽木不折;(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空1分。)
17.B(俾众周知:意为让大家都知道、了解;众所周知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就句意来看,选择“众所周知”更为恰当。角度:表示角的大小的量,也可用来比喻肴事情的出发点;维度:是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就句意来看,更为强训这是种思考观察的思维角度,所以选择“维度”更为恰当。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恳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就句意来看,选择“亡羊补牢”更为恰当。裹胁:指使者威胁某人做某坏事,受众面是少数的人,但个人的世界观并不受影响,裹挟:是因整个时代、社会的形势使某人出现与当时社会所契合的态度或行为。就句意来看,应该是强调社会的形势,所以选择“裹挟”更为恰当。)
18.A(原句中有三处语病,一是“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滥用介词而造成主语残缺,应去掉“通过”;二是由“不仅”“也”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语序不当;一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语序不当。)
19.D(A项是引用;B项是特殊含义;C项是反语;D项是特定称谓。)
20.①直播带货广受商家和消费若青睐;②虽然行业(或“直播带货”)蓬勃发展;③避免虚假繁荣(或“不让虚假繁荣毁了行业发展)”(每空2分。)
21.①,“除了”放到句首。②,删掉“超过”或“以上的”。③,句末加上“行列"或“阵营"。⑥,“再大”改为“再小”⑧“首次”与“参加”调换位置。(每处1分)
22.本题给了写作提示“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故考生要先理解五个句子蕴含的观点,在写作时分析评论他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诗句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理解。第1句重点在于人在不同时期读书的收获不同,年龄越大,经历越多,读书的收获越丰富。第2句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不能死读书,死钻牛角尖,不能局限在书中。第3句重点在于读书的广博特点,不能拘于一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要有眼光。第4句讲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提升个人写作的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第5句说读书的方法,要专心,要做到心、眼、口三方面结合。
立意:
读书,要有广度、厚度
活学广用,方为上“读”
字斟句酌,遍览群书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用一生的时光,与书为伴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第 17 页 共 18 页 高二语文 第 18 页 共 18 页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2021-06-0315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2021-06-0324页
- 重庆市七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2021-06-0325页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2021-06-0315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06-0311页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2021-06-0313页
- 语文卷·2017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06-0314页
- 江西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2021-06-0220页
- 【语文】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20202021-06-0221页
-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2021-06-0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