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
核心突破一 单项选择题
——找得准,读得精,比得狠
浙江卷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前两道题均是单项选择题。第 1 题侧重考查对文中重要
概念、句子的含义(意)的理解,针对的是文本中某个具体段落的阅读理解。第 2 题侧重考查
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以及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针对的是较大段落范围乃至全文的阅读理
解。尽管考点不同,但做这两道选择题的原理和方法是相同的:必须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
基础上准确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原文内容,并精读该方面内容,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狠狠
地”比对,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找得准,读得精
1.找得准
要想找得准,正常情况下只要根据选项内容就能找到原文段落中对应的语句,且对应的
语句最多三句。但个别题目要找的范围不限于该段,有时会跨越段落。从浙江卷近几年的情
况看,选项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突破了以前只是对某句话的转述,有时是对一段文字的转
述,甚至是对好几段文字的转述。如 2015 年浙江卷第 9 题 C 项是要联系第三段与第四段进
行判断。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信息前后间是否存在因果或
条件关系,仔细辨析有无强加关系或颠倒关系的现象。
另外,要找得准,还有个快速诀窍,就是题号往往是与原文段落顺序对应的,选项顺序
与段中语句顺序相一致。如第一道题目往往对应的是第一段,A 项对应的是段中的前几句。
当然,命题总有意外的。
2.读得精
对确定好的原文信息文字,一定要精读。所谓精读,指逐词逐句细致地阅读文章,主要
包括把握关键词语、句意和句间关系。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精确把
握句意及其侧重点;对于语意有紧密联系的句子,要准确把握句子间的语意关系。请看下例:
原文信息句:(2017·全国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第 1 题 A 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
候正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原文信息句是一个由三个分句组成的承接复句,前两个分句是第一层,也是一个表承接
关系的分句,“非政府组织承袭精神”,选项第一个分句表述与它完全一致;“开始……审
视”,在选项中变成了目的状语,很显然“伦理审视”不等同于选项信息“应对气候变化”;
原句第三个分句是“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但在选项中却表述成了“提出了气候正义”,
两者显然不是一码事。
如果像这样精读原文信息文字,并与选项稍作比对,那么,信息的正误就一目了然了。
二、比得狠,识陷阱
做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与原文有关文字放在一起,逐字逐词逐句地进行比对,识破命题人在进行信息转
述中所用的设误手段(陷阱)。
1.识破“偷换概念”陷阱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
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
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识破时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
文是否一致。
边练边悟 1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偷换概念”现象。
原文:文艺文本对空间问题的把握既包括物理性质的传统空间场域的展现,也包括心理空间
的展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空间呢?心理空间是指主体的内在心理图式对客观空间的一种
审美反映,是主体关于空间经验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选项:心理空间是主体思想情感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传统空间场域的内在心理展现。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将原文“空间经验”偷换成“思想情感”。
2.识破“曲解文意”陷阱
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意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
析和概括。
识破时应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
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边练边悟 2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曲解文意”现象。
原文: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
尽管有此分殊,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就是都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了
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选项:尽管儒家、道家、佛教在入世与超世、出世的主张上是不同的,但在道德修养方法上
还是共同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和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闪烁着实践哲
学的光辉。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选项说“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不妥。原文说“在中国传统修养方
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明确指出“尽管有此分
殊”;且后文只是说“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并不能说他们的修养方法一致。
3.识破“无中生有”陷阱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识破时应仔细检查选项内容能否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边练边悟 3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无中生有”现象。
原文:笔墨在 20 世纪被看作是形式,实际上笔墨就是内容。笔墨是在中国特有的书法和绘
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结构,是东亚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为什么说东亚?因为
这种传统影响到了日本和韩国,包括东南亚。笔墨的价值就是这种文化结构的价值,如果把
这种文化结构拿开了,把它看成形式,那跟水彩画的形式,跟版画的形式一样,形式课程教
到本科二、三年级基本上就学会了。但是中国画不行,中国画的笔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
也是精神性的,所以笔墨是文化结构。
选项:中国画的笔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所以形式课程很难到本科二、三年级学完。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形式课程很难到本科二、三年级学完”原文没有讲到,是无中生有;且与“中
国画的笔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不存在因果关系。
4.识破“因果混乱”陷阱
因果混乱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
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二是一果多因,转述时
故意漏掉一个原因;三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识破时须关注原文与选项中表因果关系的词语,看因果关系是否混乱。
边练边悟 4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因果混乱”现象。
(1)原文:(2017·天津)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
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
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
钟情和依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第 7 题 B 项: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
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根据原文“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
的”,可以发现选项强加因果。
(2)原文:“师”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在孔子和他的传人的努力下,“师”的群体,也就是
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了。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古老民族唯一的历史不
曾发生断裂的民族,“师”群体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选项:正因为有了“师”这个群体的诞生,中华民族才成为世界古老民族唯一的历史不曾发
生断裂的民族。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原文说“‘师’群体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选项说成了唯一原因,
把因果关系绝对化了。
5.识破“以偏概全”陷阱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
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
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识破时需注意原文重要词语前面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起修饰与限制作用的关
键词。如少数、部分,全、都,特别、十分、稍微,通常、偶尔等。
边练边悟 5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以偏概全”现象。
原文: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
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
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选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对道德修养的大量精致论述,是教人进德
达善、修身自律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原文说的是“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
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选项扩大为“儒、道、释三大流派”。
6.识破“张冠李戴”陷阱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
表述成彼方面。如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是乙的。
边练边悟 6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张冠李戴”现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原文: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
嘉庆之征”。《说文解字》中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
事顺心、如意、美满。
选项: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祥就是好
兆头、好运气。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根据原文可知,“‘吉,善也’;‘祥,福也’”是《说文解字》中说的,不是
作者说的。
7.识破“混淆时态”陷阱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
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
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
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识破时须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如已经、曾经、现在、将要、完
成、成功等。
边练边悟 7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混淆时态”现象。
原文: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
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选项:现代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重视视觉文化,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原文说“尝试理解”表明是“未然”状态,选项用“已”字变成了“已然”状态,
混淆了时态。
8.识破“混淆是非”陷阱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识破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表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词语。
边练边悟 8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有“混淆是非”现象。
原文: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
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
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
“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选项:“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中的人类追求。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
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的实质都是“求价意志”,
都是人类所追求的,原文中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
中的人类追求”这一说法中的“并非”否定了这一人类追求,混淆了是非。
一、比对下列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信息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请指出是哪方面的问题。
1.原文:试看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它们本是
现实生活的写真,却图绘在供养佛的庙堂石窟里,并且占有那么显赫的位置和面积。在敦煌,
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选项:晚唐,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标志着宗教艺术已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混淆时态。原文是“将彻底让位”,选项为“已让位”,变“未然”为“已然”。
2.原文: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同时人工智能也是制约当前机器人
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
选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当前只有人工智能取得长足发展,机器人科
技的发展才能有所发展。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只有……才……”强加条件。
3.原文:圭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具,古人以其观天地阴阳之体,正位辨方,定时考闰,
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的人文传统。它不仅是天文建时所奉之准则,更
是经纬人文制度之准绳。中国天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之源,于此可见一斑。
选项: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具,表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而且还是我国传
统文化的源头,对我国文明发展的作用巨大。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张冠李戴。“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错,据原文最后一句“中国天文学作为
传统文化之源,于此可见一斑”可知,“天文学”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4.原文:孔子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分别
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类。
选项: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
他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曲解文意。“他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错,原文相关内容
的表述为他们“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5.原文: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
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当道者对士人的态度大多只是优礼
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只作为美谈。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由于
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
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
选项: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
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言兴邦”。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无中生有。“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错,由原文可知,中国的士人是一个特殊的
群体,他们虽然“不当官,不掌权”,但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有时甚至有“一言
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并非“无势”。
6.原文: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
更有长达 1 300 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
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
选项: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
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
存……”可知,士文化的与世长存与“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
系。
7.原文: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
爱他人爱万物爱万民,进达仁爱境界。
选项: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
推扩到爱他人,进达仁德境界。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偷换概念。根据原文内容可知,选项中的“进达仁德境界”应为“进达仁爱境
界”。
8.原文: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
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
选项: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应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实主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以偏概全。“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应分为三系”错,“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
为三系”只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9.原文:从天人关系发展出的道德观念以诚信为本,这种认识源于天时具有的不期而至且
恒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古人将时间视为诚信的象征,用以测度时间的表与圭也都自然被赋予
了诚信的意义。古代盟誓将盟辞书于石圭,也是借圭所具有的诚信内涵体现盟誓见信的宗旨。
这种文化观念与圭表致日的密切关系充分反映了天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选项:古人盟誓将盟辞书写于石圭,这是因为用来测度时间的圭被赋予了诚信的意义,这又
和古人将时间视为诚信的象征有关。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有问题。
10.原文:吉祥文化早已深入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
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吉祥文化。
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
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
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
大概没有其他国家比得上。
选项: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
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混淆时态。原文最后说“大概没有其他国家比得上”是猜测语气,选项中“是全
世界最多的”,说法绝对;“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错,了解吉祥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中国人的一个切入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古人曰:《易》为君子谋。其实,放眼中国文化,哪种文化不为君子谋呢?一部《论语》
为君子作注,先秦诸子散文为君子作注……所有文化都是在为本民族化育每一个公民而使之
成为君子努力的。
君子从何而来呢?他从人群中来,从先民中来。他们终日乾乾,谦之又谦;他们以善行
为先,而后有嘉言传世;他们以学习为先,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以格物求
真为先,而后让自己成为人格高尚的自由完人。他们既是先进分子,亦是普通一员;既是国
家、民族团结奋起的凝聚核心,亦是社会安定发展的决定力量;他们既是人们心中仰望的精
神支柱,亦是民族心中的英雄豪杰。社会中有了君子,人们的生活才开始变得有意义,所以
君子文化,就是中国精神的根文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孔孟的君子体系,要求君子要修己,要先行,要安人,要安百姓,一句话,君子一切作
为要为百姓服务,即使形式有所不同,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君子。如果你修己而不行,
你修己能行而不安人,你安人而不安百姓,这就不是君子了。不忧不惧,内省不疚,且忠信
仁义,唯其如此,你才能忠而直,信而诚,仁而亲,义而贤,则万物可明,而安百姓会成为
你一生的快乐。
社会需要君子,那么普通人如何成为君子呢?首先要有成君子的心,其次要努力去修身
修心,最后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去实现。这里最主要的是要构建自己的君子架构。我们知道,
君子的架构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每一个存在都是为着另一个存在而存在的,它们都是
人类之伟大思想的精华,因而也就具有无限的普适性,所以凡是欲为君子者,你一有这个架
构,就可能自动地进入到这个体系的金字塔中,就可以成为君子了。这一架构中的每一子项
的所有元素都有秩序性与主动性,它们都在协同,在共进,在向上。这里,任何一位君子都
不是靠冥思苦想或是顿悟等就可以随便成功的,关键在于践行。
君子文化是一种高雅文化。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何以治?谁来治?我
想,只能依靠君子了。荀子说:“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
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贵君子,乃是一种治国的上智。试想,一个君子遍行的
社会,必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天下成为君子的天下,天下便垂拱而治了。(有删改)
11.下列对“如何成为君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做到一切作为为百姓服务,把安百姓作为行事之目的。
B.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努力去修身修心,或者通过冥思苦想、顿悟来实现。
C.要想成为君子,就要构建自己的君子架构,君子架构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为君子了。
D.要想成为君子,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还要勇于实践,按照一定的步骤实现目标。
答案 B
解析 “通过冥思苦想、顿悟来实现”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任何一位君子都不是靠冥思
苦想或是顿悟等就可以随便成功的,关键在于践行”。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为培育中华民族的君子服务,它所培育的君子既是先进分子,也是普通一员。
B.君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高雅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文化。
C.君子的架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一体系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人类伟大思想的精华。
D.君子是“治天下”的主体,统治者只要做到了“贵君子”,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
答案 D
解析 “统治者只要做到了‘贵君子’,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说法过于绝对,“贵君子”
是一种治国的上智,是治国的必要手段,但治理好国家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方略与手段。
13.社会为什么需要君子?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答案 ①君子是国家、民族团结奋起的凝聚核心。②君子是社会安定发展的决定力量。③君
子是人们心中仰望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心中的英雄豪杰。④君子能有效治理国家,能使社
会更美好。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2021-06-036页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总想为你唱支2021-06-032页
-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2021-06-036页
-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描写手法之虚实2021-06-0330页
- 专题11 论述类文本阅读(仿真押题)-202021-06-0314页
-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描写手法之动静2021-06-03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2021-06-033页
-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八论2021-06-0336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实用2021-06-0311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2021-06-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