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4.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24课 赏析示例 六国论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于是北宋采取了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作家作品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博辩,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2.背景解读
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这样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一现实,苏洵撰写了《六国论》。
3.文体知识
论
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文化常识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字音识记
①弊在赂秦(lù) ②洎牧以谗诛(jì)(chán)
③暴霜露(pù)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3.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通“曝”,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
(4)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4.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动词,不是)
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副词,无,没有)
(2)或
或未易量(副词,或许)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
(3)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动词,得到)
此言得之(形容词,适宜,得当)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捕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动词,看到)
诚不得已(动词,能够)
(4)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
誓天不相负(代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此处代“你”)
伯乐相马(动词,观察,辨别,鉴定)
(5)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
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
(6)欲
暴秦之欲无厌(名词,欲望)
鱼,我所欲也(动词,想要得到,需要)
(7)暴
暴霜露(动词,读pù,通“曝”,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的)
(8)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9)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最终,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
(10)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11)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使)
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12)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
(13)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
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
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14)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
5.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6)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
(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
(8)秦以攻取之外(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
6.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灭亡。
今义:翻倒。
7.文言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用了哪些对比?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用了以下对比: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阅读第三段,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
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不好。首先,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因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输币。如果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五段的话,上面这些话就变得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
“借古讽今”。
1.课文主旨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抗争,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分析这篇文章,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它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特别是对比论证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4.课文译释
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理:名词
作状语,按道理。固:副词,本来。宜然:应该这样。以:介词,
使动用法
一、知识讲解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译文: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
(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译文:长幼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根本的伦理关系。
解析:(1)中“止”为使动用法;“食”意为“给……吃”;“明日”意为“第二天”;“以告”是省略句,应为“以(之)告(之)”。(2)中“废”意为“废弃”;“洁”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位老人,(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田头除起草来。子路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等(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出门了。子路说:“不出来做官不合乎义。长幼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根本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践行大义。道义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课内素材]
【素材积累】
苏洵给孩子取名饱含深意
苏洵虽然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忧虑。于是他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苏洵则相对比较放心,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不易遭人嫉恨。
【运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与“因材施教”“可怜天下父母心”“知子莫若父”等有关的材料、话题或命题作文中。
【运用示例】
他们是伟大的,仅父子三人就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半壁江山。但他们潇洒而不放纵,自由而不张扬。“轼”“辙”是父亲苏洵为两个儿子取的名字,旨在教诲他们要低调内敛。这份低调,成就了苏轼“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欣然情怀!不得不承认,其实,低调是另一种张扬。
[拓展阅读]
教子有方、自学成才的苏洵
在“唐宋八大家”里,苏家独占三席,可以称得上是文坛奇观。李白、杜甫、陶渊明才华出众,可是他们的后代都很平庸,中国古代文坛如果按家庭为单位比赛,冠军非苏家莫属。在苏家,苏轼无疑是代表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有实力争夺第一,而苏洵、苏辙在其中则不太出众。不过论对苏家团队崛起的贡献,苏洵是最大的。传说中苏轼、苏辙小时候都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苏洵用了许多办法,都不见效。后来他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当两个儿子在玩耍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看书。两兄弟好奇,跑过来看老爸偷偷摸摸在干什么。苏洵每每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于是苏轼兄弟更好奇了,想方设法偷老爸的书看。由于本身天资聪慧,他们渐渐都迷上了读书。
中国古代盛产严母,比如岳母、孟母,她们在教育领域名气很大,被千古传颂。其实从素质教育角度而言,苏洵善于利用青少年逆反心理,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儿子把读书当成乐趣,这种思路更为科学,效果也更为理想。也许因为中国人在教育上推崇“严”,不太喜欢“慈”,苏洵这位慈父在教育界没有赢得多少名气。
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才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在27岁前是不爱学习的,自我感觉却还不错,在第一次进京考试惨败之后终于幡然醒悟。回来后他把自己多年文稿送进了火炉,搞得满屋黑烟,让邻居们以为失了火。发愤苦读五六年后,苏洵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其时已经三十多岁了。苏洵的成才经历对于“年过三十不学艺”的旧思想是一种否定,论证了多大年纪开始学习都不为晚,不必以年龄作为不学习的借口。
作为文人,苏洵颇喜言兵,写了许多用兵方面的文章。由于没有机会参军,这些言论当然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应该说苏洵的运气不错,假如皇上真的给他统兵的机会,焉知他不会像赵括一样成为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千古典范。古代文人社会地位通常高于武人,因此文人常常以为打仗是不需要实战经验的。
苏洵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写作的目的是“言当世之要”,为了“施之于今”。嘉祐元年,他带着苏轼、苏辙进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欧阳修赏识后在京城名声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面试,他却推托有病,不肯应诏。此举颇令人费解,联系到苏洵喜欢言兵,或许是出于欲擒故纵的考虑。从诸葛亮开始,文人似乎都在潜意识里期盼着主子三顾茅庐来请自己,似乎这样才有体面。从苏洵托病来看,他也算是个典型的中国文人。
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然而因为苏轼太出名,苏洵的文名相当程度被世人忽略了,可见凡事有利必有弊。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24
相关文档
- 新教材2020-2021版高中语文选择性2021-06-0321页
- 2020版高中语文异彩纷呈千姿百态课2021-06-0311页
- 【语文】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高中202021-06-0315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2021-06-039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2021-06-0310页
-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12021-06-037页
-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1 2021-06-0338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2021-06-037页
-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2021-06-0321页
-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1珍爱生命单元2021-06-0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