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精练
一、(2018·河南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亘古不变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
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性,让
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
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石上书”,不是书本,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威仪、凭证
的象征和表达。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
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所以,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文》,具有强烈的金属铭文的痕迹。
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
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
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
须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
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
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好的摩崖,像是大自然中的画题或是钤印——自然因为有
了人的痕迹而更具有意义,人也因为与自然的互动而确立自己的价值。
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遍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按照中国人“石即山”的
观点,碑是被移动到建筑周围或者特别场合的摩崖。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
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强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则确立法律法规的震
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展示合法的、
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碑为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
另一方面,在碑上体现的书法成就,几乎占据书法史上的半壁江山。
印章最早也来自金属制品。汉唐前后印章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缺少文人精英的介入。
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拓
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然
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
不能不提及的是,“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
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扬长避短,各
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 2 月 21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
等特性,这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有着本质区别。
B.因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金文和甲骨文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
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C.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为个人立碑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政府立
碑,则是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
D.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降低了石头上刻字的难度,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
蹈,使书法的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
答案 C
解析 A.“有着本质区别”不正确,有区别但并非本质区别。B.强加因果。D.“使书法
的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错,相较篆刻,“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石上书”论证石头和书法的结合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
B.文章借用先秦金文、甲骨文论证石头上的书法具有继承性和抗衡性。
C.文章以摩崖石刻来论证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D.文章中以个人立碑、政府立碑来论证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
答案 C
解析 “论证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错误,张冠李戴。原文第三段
说摩崖石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说“中国石刻中都要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与金属的出现同期,从现存最早石刻“石鼓文”的金属铭文的
痕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文字使用的重视。
B.摩崖的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大都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
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又隐身于山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C.印章在汉唐前后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缺少文人精英的介入,到了明清时期,摩崖碑
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
D.与古代“石上书”相比,现代墓碑上的书法价值可能远不及,但当亲人面对这块有着
文字的石头时,由仪式感而造成的肃穆应该不会减弱。
答案 B
解析 “大都”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必须”,以偏概全。
二、(2018·安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
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
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
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
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
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
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
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
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
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
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
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
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
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
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
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
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
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
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
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
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
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
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答案 B
解析 A.“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
古建筑”。C.“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
“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
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
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
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
优于西方。
答案 D
解析 “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
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
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
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
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
现世为重。
答案 A
解析 “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说“……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
处方式”。
三、(2018·贵阳一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
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
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
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
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
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
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
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
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
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
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
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
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
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
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
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醇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
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
今日,亟须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
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于
首位。
B.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雅
的情怀。
C.弹琴者如果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艺
术境界。
D.古琴备受推崇,因其音乐的特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华
民族道德的内核。
答案 B
解析 A.以偏概全,“中国传统艺术”混淆范围,应为“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
C.“如果……就……”的判断绝对化,条件关系中的唯一条件(只有)与必要条件(只要)混淆。
D.递进关系倒置。见原文末段第一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的
情有独钟。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领
会其情趣。
C.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证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
个人”的道理。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乐
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论点与论据关系错误。用伯牙的故事证明的是“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
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
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痛,
琴曲还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怨念。
C.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温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世界,
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D.古琴、古筝、琵琶、笙箫、笛、埙等中华传统乐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些音乐艺术。
答案 C
解析 “儒家入世”错误,应是“道家出世”。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回归内心自性里丰
富的精神世界”可知,应为“出世”的特点。
四、(2018·深圳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
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
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
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
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
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
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
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
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
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
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
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
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
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
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
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
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
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
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
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答案 B
解析 A.“缺少理性”推断错误。原文第三段“这种总结式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
理性”,并不能推出孔子的体验式思维没有理性。C.张冠李戴,“都认为……合理利用”错。
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消极”表述错误,原文无此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答案 B
解析 错误,并不是“各自完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答案 D
解析 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可知,“适
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
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
少”来表述。
五、(2018·石嘴山三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流入朝
鲜占主要方面。我国原有“箕子去国”的故事,说周武王灭殷商后,殷王族箕子不愿事周,
率领五千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了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一般认为这是
中国文化最初传入朝鲜。这段广为流传的旧事不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是,中朝两国人民早
有交往却是事实。中国战国时代,天下纷乱,干戈四起,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有许多人
为避战祸,经由辽东半岛或山东半岛浮海到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秦汉之际,两国
也有密切的往来。
中国的金属生产工具,包括先进的铁器很早就流入了朝鲜。稍后,中国铜镜、漆器和兵
器等也传入朝鲜。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朝鲜古来崇尚儒
学,不少人能背诵《诗经》《春秋》,熟知《周易》。人名、地名取自《周易》卦名和十二地支
的很多。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与我国相同,衣袖宽大的朝鲜服装至今犹保存中国古代的遗
风。在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文化仍不断地传播,特别是在发展经学、儒学、佛教三个方面,
使朝鲜当时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深受影响。高句丽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经学史,百济和新罗
也先后设立了儒学教育,公元 372 年,前秦苻坚遣使护送名僧顺道带佛像、经书赴高句丽,
这是佛教最早从中国正式传入朝鲜。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北朝的文明大量
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百济输送到南朝的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朝鲜的
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隋唐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初,长安
城中居住着许多朝鲜音乐家和舞蹈家,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当新罗统一朝鲜后,将王号、年号都改用了汉文。它倾慕唐代文明昌盛,竭力仿效,于
是向中国派出了遣唐使和留学生,政制和服饰都参照唐朝,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
同于中国了。当时到中国来的新罗商人和移民人数很多,他们多聚居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
了朝鲜人居住区——新罗坊。中国的发明也陆续传到了邻邦。造纸方法估计在四世纪前期就
传去了,朝鲜是最早获知我国造纸术的国家,三国时期已能造出很优良的纸张了。中国十一
世纪发明活字印刷后,不久传到了高丽。中国发明的火药约在元代引入朝鲜后,朝鲜自己制
成了火器,并在抗倭斗争中成功使用。
摺扇是朝鲜首创的取凉与装饰用品,这一风雅之物流传到中国后博得了我国人民,特别
是文人墨客的极大喜爱。十三四世纪时,高丽的造船技术已很发达,建造的兵船载量大、航
速快、战斗力强,元世祖忽必烈渡海入侵日本之役,就是按照高丽船样式打造了大量兵船。
元朝时,重要的作物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经栽种成功,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
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对外出口,在十四世纪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十五世纪初起,开始
向日本输出棉布。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朝野人士都很注重书法艺术。高丽太上王忠宣王
于十四世纪初在元都燕京开设万卷堂,探究书法、儒学和文学等,其中的高丽儒学家李齐贤,
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很高,他与赵孟頫等中国大书法家交往,把赵孟頫的字体介绍到国内,
以“松雪体”流行于高丽。
有清一代的朝鲜有识之士和中国学者之间也有频繁的接触,十八世纪的朝鲜实学家洪大
容、朴趾源等许多人来到北京,搜集了大量中国书籍载回国内,回国后主张学习中国的文明
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西学和先进科技,借以达到朝鲜的繁荣富强。当今,朝鲜文化仍融入中
国文化的因子,2010 年朝鲜国宝级艺术团体——血海歌剧团潜心 50 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
楼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观众十分喜爱朝版的林黛玉、薛宝钗,曾在中国引起
轰动效应。
(节选自上海古籍编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战国时代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许多人为避战祸浮海到朝鲜,表明早期促进
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
B.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相同,
说明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互相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
C.新罗统一朝鲜,王号、年号改用汉文,向中国派遣唐使、留学生,政制、服饰参照唐
朝,作者这样论述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
D.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人也注重书法艺术,有人在书画、诗文上造诣很高,这是中
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答案 B
解析 A.“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分析概括
不正确,原文没有此意,不能说明“早期”“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他们为了
躲避战祸也是自己主动离开的。C.“作者这样论述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
盛”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只是说“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说明作
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向往中国的先进文化,许多文化都类似甚至于完全同于中国。D.“这是
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错。选项的意思是外国人学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就绵延不绝,显然是推断的结论错误;况且“根本原因”过于绝对,也就是说前面
的内容不能推导出“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根本原因应
该是内在的文化内涵,而非外在的促进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一段论述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如周、战国、秦汉,结尾一
段说清朝、当今两国文化仍有交流,可看出大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论述的。
B.第二段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两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于相
同,朝鲜在有些方面对中国也产生过影响。
C.第三段重点论述新罗统一朝鲜后在文化的许多方面模仿、追随中国,次要论述中国的
发明创造传入朝鲜及在朝鲜的发展运用。
D.第四段先具体阐述朝鲜的摺扇、造船对中国的影响,再论述中国棉花传入朝鲜和中国
诗书画对朝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重点”“次要”分析不正确,第三段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是并列的,这二者只
存在论述时的“先”“后”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箕子去国”的故事只是传说周灭殷商之际中国的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
技艺等传入朝鲜,实际两国文化交流有可能更早,也有可能稍晚。
B.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
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C.中国与朝鲜两国农作物文化相互影响,元朝时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后来高丽的棉
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又在十四世纪末供应给中国的女真人。
D.当今,中国与朝鲜两国艺术文化仍互相交流,如在中国巡演的朝鲜创作的大型歌舞剧
《红楼梦》,就是扎根在中国文学名著曹雪芹作品基础之上的。
答案 B
解析 任意缩小概念的内涵。“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表述不正确,“主
要”两个字错误,原文在“文化交流”概念上没有表述过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只是举例
论述。另外,“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不是在唐朝,文中说是南北朝时期。
六、(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 分)
与民主一样,正义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
样古老。在西方语境中,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等)的分配原
则,以及对这些社会价值实际分配状态的主观判断。显然,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
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
标准。对这一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确表示,“公
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在他看来,正义原则
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的平等与差异两种关系,对平等的因素同
等对待,对差异的因素区别对待。这两种处理平等与差异因素的原则,他分别称之为“算术
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正义的实现,就在于通过上述两项原则的结合与平衡,使
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体是城邦的“形式”,亦即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它规定了一个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以及何为不义。由此出发,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人与人
之间哪些方面相互平等、哪些方面彼此相异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并非人们之间先天
存在的平等与差异的关系决定了政体的不同,而是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
基于政体的差异,上述正义原则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正义,即分配的正
义与矫正的正义。前者指按照政体所要求的原则(身份、财富、品德、贡献等)对价值特别是
政治权力进行分配,后者则通过在分配中参考其他因素,以实现对前者的矫正或者补充。
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寡头政体或者贵族政体都有它们各不相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
民主政体要求在城邦重要的机构中平等地分配政治权力,同时考虑财富、贡献等使人们相互
差异的因素,并使之在一些次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中有所体现;寡头政体或贵族政体则要求按
照财富或者身份的差别分配城邦中最根本的权力,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一面,使
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某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述不同的分
配方案恰恰体现了这些政体的内在要求,但关键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分配正义的同时,还必
须兼顾补偿的正义。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政体才能稳定持久。
(选自《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正义和民主都是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B.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
C.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
D.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公正是为政的
准绳。
答案 D
解析 A.“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错误,原文为“正义的历史可以说
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B.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中是假设关系。C.“得到了亚里士多
德的支持与赞赏”,错误,二人观点相通,但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支持与赞赏他,戴维出
生于亚里士多德之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戴维·伊斯顿及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或“正义”的理解,让我
们认识到了“正义”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引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说明了正义原则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正义;第三段则论
述了根据政体差异,对正义原则进行的相应调整。
C.文章几处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
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
D.文章最后一段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具体论述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中体
现的政体的内在要求。
答案 C
解析 论据与观点的关系理解错误。文章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非是为了证明亚里
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而是为了让读者理解正义原则
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亚里士多德将同等对待平等因素的原则,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将区别对待差异
因素的原则,称之为“比例上的均等”。
B.“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相互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
得之物,才能实现正义。
C.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是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政体规定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何
为不义;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
D.不同政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施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在分配和
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答案 D
解析 “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文中并无依据。
读写结合
1.书法
研半泓松墨,裁三尺徽宜,起羊毫湖笔,留青墨淡香。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
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刻在石头上的书法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石头的端正严
肃、质朴无华与书法的飘逸自由、优雅遒劲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在自然之中留下了与众不
同的印迹。这些隐于大山大水之间的书法既突出了周围的景观,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让书法成为石头上的舞蹈,在沧桑变幻中展现着自己独有的价值。
2.中国古建筑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
剥去我一层皮。”可见中国古建筑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
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林语堂认为,“最好的建筑
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大师们对建
筑的重视体现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古建筑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浸润着
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
3.古琴艺术
在许许多多的乐器中,最厚重优雅的也许只有古琴了。它浑朴如《诗经》的色彩,平滑
似《离骚》的光泽。古琴,在绵延的岁月里,以它的太古之音,以它的七弦之响,回荡于庙
堂之高,诉说于江湖之远,带着东方的畅想,携着东方的神韵,鸣奏着七弦的风骚。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几近圆润。古琴上的一个个
年号,留下了时间的驿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阳关。尽管魏晋告别了两汉,尽管两宋告别了隋
唐。但是,那七根中国古琴上的丝弦,却穿越了无数次寒来暑往,连接着古代与今夕。一指
一拨,是松之风亦是竹之雨;一拨一指,是涧之滴亦是佛之禅。
4.生态情怀
孔子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样的结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顺应自然的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孟子的“推恩足以
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则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时禁”的良好效益,提倡的适度消
费……古人的“生态情怀梦,绿色家园情”值得我们借鉴,它激发我们不断探索在现代化高
歌猛进的当今社会里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引导我们创造另一种生
态的、诗意的栖居方式。
持守生态情怀,寻回生态良知,臻及适然世界是我们的责任。
5.文化交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鉴没有国界。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
文化上就有甚为密切的联系,在源源不断的交流中,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
北朝的文明大量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这样的双赢让两个国家的经济
和文化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
上,我们不难发现,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的合作……这一切都
彰显着双赢的智慧,这一切也必定会使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强大。
6.正义
何为正义?柏拉图认为“公正是为政的准绳”,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
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可见,正义即
公平、公正。荀子有言:“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每个人都向往正
义,每个民族都捍卫正义,只有坚守正义的阵营,才能保证一个城邦的长治久安,才能增强
公民的幸福感。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总是希望有大侠来主持正义,殊不知在法治社会
任何个人都不具备执法能力的,他也是要坚守规则的。
其实所谓的正义之士就是遵守制度和规则的人,我们呼唤正义之士,其实就是呼唤规则。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能坚守规则就是正义之人。
一个真正正义感极强的人更是不能为所欲为的。我们心中的大侠展昭也会一不小心就杀
死尚未定罪的歹徒。虽然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这样的做法也让人觉得有太大的随意性。
如果自视为大侠的人都可以手起刀落,这个社会岂不重新陷入混乱的局面?每个人都是有私
心的,即使是大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秉持公正,只有在严格遵照法律的前提下,经过量刑审
理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正如同林清玄所说“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从宏观的角度看来,
只是一厘米和一毫米的差别罢了。”正义与邪恶之间其实也只是转念之间的事情,正所谓一
念天堂,一念地狱,正义之士也不能完全能够秉持着这个度的。
中国古代有许多的正义之人,他们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他们的本心是好的,他们也确
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在法治社会里,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司法,规则与法律如同一
条缰绳,将我们心中肆意奔跑的野马勒住,防止我们跌入不测的深渊,才能让我们回归正常
的轨道。法律明确规定了防卫过当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人在社会中行走都要坚守法律,
规矩如同一支在远方竖起的标杆,为我们指出正确的行走方向。坚守规则,社会才能拥有正
义。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拿来和送去》一文中说: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之一。如果没有国家与国家间、人民与人民间的文化交流,今天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
直无法想象。我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化交流是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
交流是“彼此间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有不同文化之间的,有国家之间的,当然
也有人与人之间的。
请找一个你感兴趣的角度来谈谈你对交流的认识,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 300 字。
答案 (示例)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任何文化的交流都应与强权、霸权脱钩,
因为只有平等互动式的交流,才能实现“双赢”。萧伯纳曾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
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
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东西方文化交流,应该是件双赢的事情。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要“拿来”——“西学东渐”。当年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
义”,就是想输入西方的科技文化,使中国富强起来。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
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
大。遗憾的是,今天绝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盲无所知,他们知道的中国或者
是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但一些平民百姓对中国不了解,甚
至个别人还认为中国人现在还在裹小脚,吸鸦片;就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对中国懵懂无知,他
们甚至连鲁迅都不知道。因此,今天的我们不能只重视“拿来”,只重视“西学东渐”,更
要重视“送去”,重视“东学西渐”,把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精髓传向西方,让西方人真正
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21 世纪应该是“拿来”“送去”更加活跃的世纪。东方智慧、东方文化已经引起越来越
多来自西方的关注、理解、尊重和欣赏。文化的流动,让世界民族之林变得五彩缤纷。文化
的传承和传播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2021-06-0362页
-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2021-06-0322页
-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演练82021-06-0315页
-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2021-06-0326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2021-06-034页
-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基础巩2021-06-033页
-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2021-06-03118页
- 高考语文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2021-06-0314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31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2021-06-0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