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思路概括(练)(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2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思路概括 练基础 1、【18 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体制和政治领域改革的推进,释放了社会活力,使开放和创造成为时代的主题。 西方文化思潮相继涌入,在各个领域跃跃欲试,意图开疆拓土。寻根与西化,个体经验的回归与对现实关 注的恋恋不舍,知识分子的昂扬与失落,构成了内涵繁杂的时代情绪图景。在这样情绪氤氲中,流行音乐 甫一露面便显示出略显怪异的整体风格,温婉低回的柔情絮语,沧桑慷慨的西北豪情,悔恨煽情的囚中悲 歌,广博深沉的大爱情怀,高亢苍凉的莫名绝望,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复杂凌乱的开篇,正是新时期 流行音乐元气旺盛的表现。在看似分裂的局面背后,表达着流行音乐面向普通人的情欲,在普通人的情绪 体验中创立门户的诚恳愿望。另—方面,文以载道的正统观念,对无所指涉的个体情怀浅唱低吟和反复玩 味,还不能完全接受。而年轻人又往往过于心急,迫不及待地弃旧扬新。新旧冲突持续升温,现在看来那 些过于古典化的表现形式都被视为禁忌,为主流所压制。原本温和亲切的流行音乐被迫蒙上“反抗”的特 质,带着摇滚音乐的精神气质,几乎成为年轻人的专属标签。。 局面一经铺开,在缤纷繁杂的 90 年代,市场经济的趋势已不可扭转,人们在日益浓厚的商业化氛围中 变得精明、世故,对个体的关注多于对外界的关心,对宏大叙事、深沉情感渐渐失去了兴趣。加之主流和 意识形态对流行音乐逐步放松了掌控,流行音乐逐渐忘记反抗与顺从,模糊了主流与叛逆,专注在自己的 领地里深耕细作。对主题挖掘得更加深刻细致,情绪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禁锢的闸门突然敞开,意气风 发之下难免把各种情绪想象得过于浓烈,一切都追求极致,难免有过度演绎的嫌疑。似乎不到十二分饱满 不足以填平人们过于强劲的情感黑洞。戏剧化、类型化是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一致倾向,眼泪、痴情、背 叛、伤害、寂寞、柔情蜜意等响亮字眼随处可见;追求饱满情绪、完整叙事和充分抒情,对流行音乐的表 达带着“玩赏”的意味。 21 世纪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卷入文化工业的洪流中。商业化运营模式与生俱来带着媚俗和悦众的逻辑, 与缺乏深刻追求的时代情绪一拍即合。人们对叙述、抒情已经失去了耐心,开始满足于文化工业提供浅淡 轻松的情绪片段。年轻听众成为支撑流行音乐发展的主力,他们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缝隙里,随遇而安地 寻找碎片化的情感慰藉,从中汲取营养,生长经验。流行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消遣,更像是日常生活的 一部分,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流行音乐与这一时代年轻人的体验和情感想象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变得 精致、琐碎、亲切而浅薄。 过度娱乐化的商业模式将流行音乐浅薄的一面推向极致,甚至成为恶作剧式的游戏。但流行音乐被年 轻听众垄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它已成为各阶层如影随形的情绪映照,沉淀可以算是丰厚渊博。 如果不过分挑剔,它几乎可以涵盖普通人情感体验的方方面面。所以当年轻人过分放纵的音乐习惯不能抚 平所有人的挑剔时,有人开始转向繁芜丛杂的存货里,寻找可用的题材和情绪,加上时代的花边和点缀, 改头换面推向听众。一些埋藏已久的流行歌曲在各类选秀节目中被重新传唱,退居幕后的歌手们也频频亮 相,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在人人参与、人人歌唱的民主氛围里,听众和流行音乐实现 了前所未有的亲密交流,听众的选择促使流行音乐回归到叙述和抒情的轨道里。一种复古的潮流在 21 世纪 最初十年暗流涌动。这是流行音乐应对创造力衰退的便捷手段,也预示着听众在流行音乐审美上逐步走向 成熟。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 年代,改革开放之际,经济、文化、政治改革在各个领域不同程度推进,释放出社会活力,开放 和创造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旋律。 B. 在繁杂的时代情绪氤氲中,流行音乐刚一露面,便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这种凌乱的开篇,正是 新时期流行音乐元气旺盛的表现。 C. 流行音乐对无所指涉的个体情怀浅唱低吟和反复玩味,表达着面向普通人的情欲,诚恳希望在普通 人的情绪体验中创立门户。 D. 流行音乐不被正统观念完全接受,年轻人弃旧扬新,新旧冲突持续高温,过于古典化的表现形式被 视为禁忌,流行音乐被迫蒙上“反抗”的特质。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从西方文化传入和青年人的特点来论证新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元气旺盛。 B. 第二段由 90 年代的现实状况来论证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表达带着“玩赏”意味。 C. 第三段用 21 世纪相关文化工业的发展来论证流行音乐更像是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 第四段以流行音乐创造力衰退来论证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 【答案】D 【解析】结合原文“一些埋藏已久的流行歌曲在各类选秀节目中被重新传唱,退居幕后的歌手们也频频亮 相,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论证的是流行音乐应对创造力衰退的手段,听众在流行 音乐审美上逐步走向成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90 年代的流行音乐逐渐忘记了反抗与顺从,模糊了主流与叛逆,专注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细作,一 切都追求极致,显得有点过度演绎。 B. 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缝隙里,年轻人随遇而安地寻找碎片化的情感慰藉,从中汲取营养,生长经验,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 在媚俗和悦众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和缺乏深刻追求的时代情绪下,21 世纪的流行音乐失去对叙述、抒 情的耐心,而满足于文化工业提供的浅淡轻松的情绪片段。 D. 纵观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时代的发展影响着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的表达,音乐不会独立于社会物质之外。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 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 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 方式。此题 C 项张冠李戴。 2、【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 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 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 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 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 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 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 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 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 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 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 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 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 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 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 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 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 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 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 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 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 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 被时代所抛弃。 B. 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惠普信贷 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 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努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 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1、2 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 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 文章第 3 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 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 的兼容的必要性。 D. 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 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答案】B 【解析】B 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并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 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 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 B 论据的作用分析不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 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 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惠普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考虑到贷款 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 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 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酌支付形式的出现。 D.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 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答案】A 3、【18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 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 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 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 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 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 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 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 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 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 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 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 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古代 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 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 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 来的僧侣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而下方则往往描 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 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历史经验表 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公元 751 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 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 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 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 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 的发展都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的“张蹇出使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期张骞受命通使西域,使其发展为 主干道,唐代时它变得更加繁忙。 B. 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彼 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C. “草原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沿丝绸之路各国古代的游牧民族 开拓而成的。 D. “怛罗斯之役”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意义,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 得微不足道。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用“仲尼”“柏拉图”来借指中西两种文化,从而引出本文的话题“丝绸之路”。 B. 本文开篇引出话题,接着论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然后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丝绸之路”对文 化交流起到的重要作用。 C. 本文在谈及“丝绸之路”的作用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D.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借“怛罗斯之役”否认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来证明文明除冲突外,更多的 是交流和竞争。 【答案】C 【解析】C 项,文中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 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 C 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吸引世界各国来华贸易,或许也就不 会促进海上丝路的建立。 B. 不论中华王朝是迎佛还是辟佛,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都对代表着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不同的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必先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才会有各种文化的多元、文明的交往,最 终达成和谐共存。 D. 没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及和谐共存的大背景,就不会有中亚撒马尔罕造纸中心的 形成。 4、【18 届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 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 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 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 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 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 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 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 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 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 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 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 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 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 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 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 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 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 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 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 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更是 在艺术之下。 B. 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 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 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 的新兴家族。 D. 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 终没有抛弃礼法。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C. 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 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论证了草书的危害”错,应是论证了书 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 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 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 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 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 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 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 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答案】B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 致。 练提升 1、【18 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 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 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 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 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 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 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 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 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 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 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 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 演革的过程。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 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 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 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 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 的特质。 ⑦总言之,唐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的政治形态、 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 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 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 (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 广纳万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B.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 C. 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 D. 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 B. 第②③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 C. 第⑤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 D. 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的结论。 【答案】B 【解析】“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 B.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 C. 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 D. 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 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 题 D 项无中生有。 2、【18 届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包括服饰、语 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 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 还有复兴的希望。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 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 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 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 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 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 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 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 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 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 有平等的尊严。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 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 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 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 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华民族必定能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方 式与文明形态。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都属于民族文化。 B.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都是被强制消灭的文明,而中国的契丹属于自行衰落的文明。 C. 多元文化时代提倡延续中华文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但本质上是错误的。 D. 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相互平等,世界应当允许多元文明并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指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文化,并且从浅层和深层两方面指出了民族文化的标志。 B. 文章的论点是“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后文的论述和假设都是围绕这一论点展开的。 C.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重点在于分析问题部分。 D. 文章论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式,“契丹灭亡”是举例论证。 【答案】B 【解析】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民族内部政权兴替了,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种朝代的更迭就只是“亡国”。 B. 如果契丹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存文化,保留民族认同的核心,就一定不会消亡。 C.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但每个民族仍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D.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强调每个国家都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形态。 【答案】D 【解析】“一定不会消亡”这一判断过于绝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 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 题 B 项混淆范围。 3【18 届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高三 10 月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欧洲海外扩张而形成的学科,人类学与全球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全球化已经渗透 进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的要素。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群、物品、资本、技术、信息、 符号、观念等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和高速的流动,所形成的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频繁互动。 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过程,也是理论家们所说的“非领土化”。全球化的基点 在于,突破或超越民族国家的领土边界为范围的市场体系以及法律政治和社会文化。由此,形成了全球化 与民族国家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依存的关系。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相生相克。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保障。民族 国家为其领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生产、交换、分配的顺利运行, 提供了法律依据、社会秩序和控制机构,并“画地为牢”似地为领土范围之外的介入设立了森严的壁垒, 从而为资本主义在本国范围内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当民族国家领土范围内的经济要素不 能满足机器大生产发展到一定成都所提出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和资本投资等需要时,以突破民族国 家边界为前提的全球化,就成为不可遏止的洪流。至 20 世纪初期,欧洲殖民主义将世界版图几乎瓜分完毕, 而其结果却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后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勃然兴起和创建民族国家的浪潮, 最终瓦解了持续近 4 个世纪的西方殖民主义体系。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为了国家的富强 和国民的福祉,又纷纷放弃闭关锁国的治理理念和自我结构自给自足的生计模式,转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 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策略。否则,只有承受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边缘化的后果。正是在这种相生 相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含义、形式和治理逐渐转换和更新,全球化的模式不断创新,程度趋于深化。 民族国家建构的实际结果,是多族一国成为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状态,由此形成了在一个国家之内 存在着人口绝对数量占多数的民族和人口绝对数量不占多数的少数民族、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的区别。 获得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地位和统治权力的统治集团,利用媒体等各种手段,努力建构全体国民的共同体 意识,以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而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的非主体民族或族群,则通过媒体,强调自身 文化的特殊性与散布民族主义甚至民族分离主义,以谋求独立建国。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时代 的意识形态景观。 (摘编自何明《全球化及其人类学论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正确认识全球化是非常必要的。 B. 当资本主义发展至机器大生产阶段时,现今意义上的全球化就已经开始了。 C. 因为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关系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它们必须同步完成。 D. 民族国家的完整与统一,往往受到非主体民族的散布的民族主义的挑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 项,曲解文意,由原文“以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为前提的全球 化”和“全球化的模式不断创新和程度趋于深化”的表述知 B 项错误。C 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要 求它们必须同步完成”的意思。D 项,强加因果,“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应该是民族国家中对“自己 的生存现状不满意的非主体民族或族群……以谋求独立建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论部分既提出了全球化的论题,又指出了人类学与全球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B. 文章重点论述全球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它与民族国家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C. 文章从两个维度论述民族国家因其创建过程不同而各有特点,它们没有共同点。 D. 文章从民族主义的产生机制角度,论述了它是伴随全球化和民族国家而产生的。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会越来越频繁。 B. 今天,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如果还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就必然会被贫困落后困扰。 C. 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本是不可分的统一形态,它们没有绝对的时间先后顺序。 D. 一旦一个或多个非主体民族不满意自己的生存状况,它们往往就会谋求独立建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张冠李戴,原文表述的对象是“摆脱了 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而不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 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 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对照分析。 4、【18 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 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 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 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 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 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 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 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 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 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 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 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 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 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 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 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 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 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 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 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 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 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 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 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 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法律的工具主 义由此开始。 B. 为了使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魏征打了个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 帝手中拿着的鞭子就是法律。 C. 在古代,法律是皇帝手中的鞭子,所以皇帝是否贤明对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至关重要。明主自 己也遵法,昏君则任意为法。 D. 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 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 【答案】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第一、二段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在古代,法律的治世作用受到皇帝的重要影响。 B. 直到近代,还有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的现象。这证明近代仍存在法律工 具主义的影响。 C. 文章第三段,在论证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D. 文章从法律工具主义的起源谈到法制与改革的关系,前后两部分各自独立,没有内在的联系。 【答案】D 【解析】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才能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改革,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为了严厉整治官员履历造假的风气,决定对今后犯下这种错误的官员处予死刑,决不宽恕。 说明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可能有法律意识不强的时候。 B. 隋文帝晚年随意为法,六月天判处犯人死刑,并说他是皇帝可以杀人。可见,遇上昏君,法律在社 会上一点作用也没有。 C. 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借助于法律,商鞅如果不颁布许多新法, 其改革便难以成功。 D. 商鞅以法推行改革,使秦国强盛,唐太宗遵守法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可见法律对于推进社会改革 和依法治国,进而建设富强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 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 题 B 项混淆范围。 练高考 1、【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 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 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 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 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 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 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 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 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 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 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 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 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 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 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 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 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 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 能力。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比 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 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 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 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方面考查。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B 就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 选项,将文中“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的信息理解成“消费 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偷换了概念。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 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 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说法错误,根据第一段“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 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 消费”推断。B 项“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法欠妥。根据原文第三段“消费者经过 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 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推断选项 B 判断错误。C 项 “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说法错误,可根据原文第二段“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 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 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 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 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 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 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 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 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 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 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 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 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 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 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 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 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 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 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 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 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 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 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 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 真实性。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 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 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 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 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 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 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 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 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 息)等方式设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 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 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 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 的时期。 【答案】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 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 要注意因果关系,看是否有强加因果、倒置不当等。 3、【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 ~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 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 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 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 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 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 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 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 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 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 【答案】《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 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是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 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 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贡献。 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答案】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 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提取,然后进行整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 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 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关键词语“做学问的程序”“分明易晓”“不会走错路”“提 纲挈领”“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领会 《中庸》的心法”。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 【答案】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 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 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 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关键词句“提升人格修养”“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 “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4、(2015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 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 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 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 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 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 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 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 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 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 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 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 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 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 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 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 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4 月 23 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答案】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社科文阅读命题,有意识地利用语境因素设计信息抽取与筛选、重组与转化的题型,这便是 命题的语境策略。因此,明确命题策略,利用上下文(狭义语境)、有关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广义 语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答题原则。运用方法如下: 第一,寻找有效的阅读区间抽选有关信息。 第 二,利用上下文解读语句的特指意义。 第三,将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放置在具体语境中解释。所谓指 示信息功能的词语一般指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提示或指代有关信息的词语,其使用频率 高,命题几率大,是理解文意或段落的关键词。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 分) 【答案】“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 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不能和原文脱节,首先可从词语的固有词义出发,弄通词语 的表层含义,然后再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语境,结合文章段落和文章主旨,方可作出具体解读。 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 分) 【答案】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 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 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就此题而言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 意义;接着从白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 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题。作答本题,可以根据题干的分析,对文章进行层次分析。 思路题解答时注意运用合适的连词,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 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5、(2015 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 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 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 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 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 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 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 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 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 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 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25.“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5 分) 【答案】“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 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考点定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力层次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是作者对文章 中某一个概念的阐述。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做这类题目,就是解释 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本题中“声”“气”“因声求气”的含义在开篇就做了说 明。“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 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4 分) 【答案】“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 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 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在表 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其“言外之意”的把握。“一凑合就成了 做作”一句,在文中中间位置,需要联系前后文进行分析。前文谈到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 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感情表达出来。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表明 “凑合”是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结合全段可以理解为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 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27.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 分) 【答案】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 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解析】本题要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解答时要详尽地分析文中引用的事实材料和 理论材料,从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的有:读书学习前人精妙;因声 求气才能传情,更好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题干要求“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首先 要明确问题的阐述区域集中在文章最后一节,然后分层次加以概括。要从作者的阐述中筛选出作者的 主要观点。此类题学生训练也比较多,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答题,但是常常答案组织不够 全面。所以在组织答案是,根据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