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佳一中高三学年第五次调研考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孙秀萍 审题人:武冬玲
一、现代文阅读(5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 28 -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道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歌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C. 王维的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恰恰是自然精神的体现。
D.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C.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D.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
- 28 -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D.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错误。结合“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分析,丰富而灿烂的内容是在唐代才呈现的。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类比论证”错误,结合文章第6段“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歌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分析,应该是和庄子形成对比,故选B。
【3题详解】
- 28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逻辑错误,“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不能推出“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德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B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C项,“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正是这些专家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反复试验,努力研发,让锂离子电池在从移动电话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奠定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无线、无化石燃料的基础,也开创了新能源动力对我们生活的彻底改变。
(观察者网《2019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他们是锂电池发明者》)
材料二:
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谁才是未来能源汽车主流?
下表为两种动力电池的综合对比,对比因素包括综合性能方面、成本、政策支持、资源约束性、环境保护、商业化程度。
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综合对比
对比因素
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综合性能
能量密度
提升有限
提升空间大
功率密度
提升有限
开放动力系统,功率密度提升容易
安全性
安全风险来自燃料的储存
- 28 -
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很难兼容,过分追求能量密度等同于炸弹
可靠性
可靠性仍不足
高度可靠
环境温度适应性
低温性能较差
-30~90℃,温度适应范围广
相关成本
消耗成本
主要为电费,百公里成本8.5~37.4元
主要为氢气,百公里成本30~120元
电池成本
8~9元/kwh
1万~1.5万元/kwh
基础设施成本
充电站基础设施和
配电设施成本约430万元
加氢站建设成本
1200万~5500万元之间
政策支持
补贴逐步退出
补贴力度仍较大
资源约束
锂矿石资源紧缺性明显
铂金资源消耗将不断降低
环境保护
排放转移到了上游的煤电
零排放、零污染
商业化程度
锂电池汽车在我国及全球已完全商业化
商业化前期
资料公开资料整理 注:上述测算基于乘用车
(刘涛《燃料电池与锂电池全方位对比》)
材料三:
2018年7月26日出版的《Nature》主刊上,一篇题为《距离锂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锂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
- 28 -
(摘编自:能源评论)
材料四:
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间,韩国接连发生了23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大型储能电站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过热、机械碰撞等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电池隔膜崩溃、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的发生,这是锂离子电池发生安全问题的本质原因。此外,锂离子电池目前采用的电解液有机溶剂大多属于易燃或可燃液体,这又增加了其发生火灾的隐患。就目前传统的安全消防措施而言,并不能有效抑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从而导致初期火灾迅速蔓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火灾。
杨裕生院士曾指出安全性是一个事故概率问题。目前,在基础研究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前,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综合措施来降低风险概率,加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一方面,做好系统设计,采用符合电力储能特定要求的系统、零部件,以确保储能本体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做好监控预警、建筑消防设计以及防护措施,搭建储能系统的另一道屏障。针对锂离子电池火灾特性,要能够做到分级预警和处理措施,建立相应的安全防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五:
就在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氢燃料电池的逆势崛起,对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向何处去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总的来看,主要有支持锂离子电池和支持氢燃料电池两大派别。
杨涛表示:氢燃料电池与锂动力电池不是你死我活或者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两者各有所长相互融合的关系,两者都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其中未来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重点可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业内资深人士、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的郭华也认为,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路径可能是锂电和氢燃料电池的“组合”,两者最终会在同一辆新能源汽车上体现。在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上,其辅助电源都需要锂离子电池作补充。两者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需要。这,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所走之路。
(岳振廷《锂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选动力》)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从市场商业化程度还是各方面成本考虑,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B. 燃料电池有着可靠性强、温度适应范围广、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真正的绿色排放等优点。
- 28 -
C. 通过两种动力电池的对比可知,成本才是决定两者谁才是未来能源汽车主流的核心因素。
D. 无论锂离子电池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二者商业化发展进程前期均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锂离子电池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如果这样下去钴和镍的需求量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就会超过产量。
B.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奠定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无线、无化石燃料的基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C. 锂离子电池在多种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容易引发电池隔膜崩溃、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热失控若不能有效抑制,则会酿成火灾事故。
D. 锂离子电池与氢燃料电池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替代,未来二者可能侧重在不同领域发展,也可能“组合”发展,在同一辆新能源汽车上体现。
6. 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使锂离子电池得以长远发展。
【答案】4. C 5. B
6. ①解决资源约束问题。通过锂离子电池革命改变钴和镍资源稀缺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
②提高安全性能。储能系统可以通过做好系统设计与防护措施,做到分级预警和处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来降低风险概率,加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
③优势互补,组合发展。锂离子电池与氢燃料电池并存互补,走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组合发展的路径,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需要。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来确定答案。本题,
C项,材料二只是将两种动力电池从综合性能方面、相关成本、政策支持、资源约束性、环境保护、商业化程度进行综合对比,没有强调哪一因素是核心因素。
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本题,
B
- 28 -
项,对应材料一原文“锂离子电池在从移动电话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奠定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无线、无化石燃料的基础,也开创了新能源动力对我们生活的彻底改变。”锂离子电池只是作为新能源动力的代表之一,作为开创我们生活彻底改变的一个切口,而并非是锂离子电池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A项,对应材料三原文“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
C项,对应材料四原文“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过热、机械碰撞等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电池隔膜崩溃、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的发生,这是锂离子电池发生安全问题的本质原因。” “就目前传统的安全消防措施而言,并不能有效抑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从而导致初期火灾迅速蔓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火灾。”
D项,对应材料五,综合概括杨涛和郭华的观点,原文“其中未来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重点可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路径可能是锂电和氢燃料电池的“组合”,两者最终会在同一辆新能源汽车上体现。”
故选B。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使锂离子电池得以长远发展”,题目所问的主体是“锂离子电池的长远发展”,要针对其目前存在的资源约束问题和安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同时还要关注到材料五中提及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材料三“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材料四“大型储能电站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材料五“氢燃料电池与锂动力电池不是你死我活或者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两者各有所长相互融合的关系,两者都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
- 28 -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把灯光调亮
张抗抗
“关店吧!”卢娜下定了决心。
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
她早早来到书店。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店里现有的库存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她必须速速把明光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
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
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
- 28 -
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
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
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
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
- 28 -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明光书店可以看成众多民营书店的缩影,小说开头就写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折射出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实体书店和卖书人的困境,发人深思。
B. 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坚守梦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尤其是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展示了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
C. 小说三次写到卢娜流泪的细节,第一次是因为接到文化局的电话后为书店有了转机喜极而泣,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和执着。
D. “‘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通体透亮”不仅写出了卢娜明朗的心灵世界,也暗示着书店的美好前景。
8. 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请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9. 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
【答案】7. C 8. ①“灯光”是相对黑暗而言的,傍晚的明光书店光线暗淡,把灯光调亮是为了改善环境方便顾客。②“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建议,传达的是一种鼓励与期待;作为一种行为,表达的是经营者在困境中的坚守。③ “把灯光调亮”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读书改变命运,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
9. ①对书籍、书店的热爱:阅读书籍和经营书店给了卢娜自信与满足;②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开办书店是卢娜的事业,更是她的人生梦想,书店是她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地方;③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怀着一份美好的情怀,她坚信书籍能传播知识与文化,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她的坚守体现了一份责任和一种担当精神。④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卢娜能够在艰难处境中坚持不舍,还在于老公的理解和默默支持。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项,“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和执着”理解错误,因为根据文本“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可以看出,卢娜这次的流泪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老公的理解与支持。
故选C。
- 28 -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小说标题丰富的意蕴,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小说以‘把灯光调亮’为题有丰富的意蕴,请简要分析”,明确了题目要求,首先要通读全文,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回答,根据文本第五段“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可以看出标题“把灯光调亮”的意思是指光线暗淡,把灯光太亮的意思是为了改善顾客的环境方便顾客;根据文本“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意思可知,“把灯光调亮”实际上是一种建议,传达的是一种鼓励和期待,作为一种行为,表达的是经营者的自信与担当;根据文本“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可以看出,“把灯调亮”实际上是书店经营者对于指引世人扥一盏明灯,希望国民认真读书,汲取知识和智慧,提高修养和素质,把心灵之灯调亮的意思;根据以上分析可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的能力,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题干问的是“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答题关键 “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明确了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等分析,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结合“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等分析,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 28 -
结合“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等分析,对书店的热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不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了。”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 28 -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诸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打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儿子还活着”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也是父母的坚定信念,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虚幻的幸福遐想中生活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信念不灭。
B. 作者善于铺垫,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这一结果,作者在前文就有铺垫,“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C. 真相大白后,陌生人没有再说话,表明他内心受到了触动,人性中的某些因子在他内心深处被激活了,这是他弃恶从善、洗心革面的开始。
D. 老夫妇由于对爱子的极度思念,往往会陷入一种虚幻的想象中,总认为儿子还活着,这样写表现了他们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令人感动。
- 28 -
11. 日本作家星新一是位有着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这篇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试简要阐述小说中悬念手法的运用。
12. 文章以“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结尾有什么好处?
【答案】10. C 11. 小说设置了多处悬念:①房主夫妇烤火时没有交代儿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房主人反复提到儿子,但他一直没有露面。②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到底是谁。③警察上楼竟然找不到“儿子”这种悬念设置,使房主夫妇挚爱儿子、思念儿子的一腔真情显得格外感人,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一连串的意外使小说跌宕起伏,让人一惊一乍、一喜一忧,引人入胜。
12. ①小说结尾再一次写到冬夜白色的小精灵一般悠然飘落的雪花,与开头完美照应,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严谨。②以此时气氛的静反衬人们内心不平静的情感波澜,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③以飘落的雪花来烘托沉重凄伤的氛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C项,“弃恶从善、洗心革面的开始”错误,有夸大之嫌。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手法的基本能力。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小说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不了”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从 “正常”中看出“不正常”来;“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揭露真相。通过情节的紧张冲突来展开叙事,强盗的闯入给作品带来波澜,读者开始关心并未出场的“儿子”的命运,两位老人的儿子会不会被强盗捆住或者又会发生什么奇迹,情节跌宕起伏。
- 28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题对冬夜雪花的具体描写极为巧妙,“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可知与开头完美照应;“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这些描写展现出具体的季节特点,烘托出寂静的环境氛围,展现出老人的内心的具体感受,突出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得知真相的人们内心得到一种瞬间的转变,从而增强文本的核心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点睛】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从2015年悬疑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已经加上了细节环境描写。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 28 -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 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 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 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 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 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 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 28 -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答案】13. D 14. D 15. C
16. ①有关部门(或地方官员)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的,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
②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
句中“输”承上句作“赋”的谓语。“国藏”是指国库,作“充”的主语,中间要断开,排除A和C。“亡何”,是时间词,不久的意思,前后要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本题,
D项,“屯田”由工部掌管。
故选D。
【15题详解】
- 28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间颠倒、地点错误、因国失当等多种情况。本题,
C项,曲解文意,原文“帝首肯之,有所蠲贷”,皇帝不是没有采纳,而是答应有所减免。
故选C。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①中关键词:“讳”,隐瞒;“匿”,隐瞒;“黜”,贬退;“虽”,副词,即使。
②中关键词:“而”,连词,表转折;“罔”,欺骗、蒙蔽;“钳”,惩治;“宜痛钳以法”,状语后置句。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8 -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以宰相为目标,相互鼓励。许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推心置腹地委任张居正。张居正和宦官冯保关系很好。他劝皇帝应该尊崇两宫太后。按照旧制规定,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称号有区别。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张居正不敢违抗,议定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于是两宫地位就没有区别了。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各地的群盗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有关部门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盗窃供应边备和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一律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或病死狱中。只有张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这样盗贼气焰才被打下去以至最后被消灭。当时皇帝逐次修缮六宫,国库的银两很多被调进宫中花销。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上书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目放在御座旁边,时时翻看,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他的奏疏呈上去,皇帝没有批复。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销,张居正认为这样铸钱之利也不能抵偿宫中的消费,便加以制止。言官建议停止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张居正当面请求,才得以减去一大半。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事中所上各地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因而请求加以救济,并说:“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皇上也要格外节俭,对于宫中的一切开支、服饰器用、赏赐布施,应加以裁省禁止。”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及后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③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欧阳修写过《洛阳牡丹记》。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
B. 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
- 28 -
C. 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感悟的诗。
D.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18. 钱鐘书先生《谈艺录》云:“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趣的最高境界是将哲理和逻辑融于诗境。请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的理趣之美。
【答案】17. B 18. 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哲思融于诗境:首联一果一因,语气连贯,因“未见花”而“疑春风不到”,写出山城荒僻冷落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颔联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既状难写之景,也抒不尽之意。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见过冠绝天下的洛阳牡丹,就不须嗟叹山城野花晚开了。全诗结构巧妙,脉络清晰,由感伤而自我开解,并最终达到理性的认识,以乐观旷达收结。含失意之情却不一味消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逆境的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宋诗的理趣之美。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春风”“二月”交代的是时间,“山城”是地点,“未见花”是山城早春的景色。“春风”一句,结合注解中交代的写诗背景,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故A正确。
B项“中间两联均为写景”表达不正确。“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是写景,“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则是抒情,抒发了诗人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表述错误。故B错误。
C项,尾联诗人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故C正确。
D
- 28 -
项,结合诗歌中诗人所流露的情感看,这首诗描绘了边远山城初春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贬官后的郁闷心情。所以题目冠以“戏”字,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故D正确。
故选B。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的理趣之美”,作答时根据题干所给的提示,围绕诗中所体现的“理趣之美”进行分析即可,如本诗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体现了宋诗的理趣之美。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三个选项分别为文章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紧扣老师解决疑难问题来说,指明了不从师的危害,语句精警,发人深省。
(2)《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惑而不从师 (2). 其为惑也 (3). 终不解矣 (4).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惑”“翼”的书写。
- 28 -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文物修复还有一个关健问题—即修复方法。如同治病,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手到病除。目前的文物修复,多采用古今融合的手法,( )。所谓传统既指传统材料,也指传统技艺。【乙】材料的选择能用砖木土石的,就不用水泥钢材和塑料,油漆彩绘能用天然物质的,就不用化学合成的,石雕木雕砖雕若用现代机具替代传统手工,则原有的神韵气质定会大打折扣。当然,陶瓷器的粘接、金属器的除锈、竹木漆器的脱水、田野石刻的防风化、古代建筑的基材等,则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或科学技术助 。很明显,当代的文物修复已成为一门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领域。这就要求文物修复人员不仅要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考古、文物知识,具备传统工艺的修复、制作技艺,还要有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要 ,【丙】掌握一定的诸如《虚拟设计》《3D打印》等最新的数字信息技术。但是,无论是利用现代材料、工艺,还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都不能改变文物的传统外形与特色,不能随意增减 ,而只能为恢复文物的原真性提供支撑与服务,为恢复原状的文物 文化传统增强表现力。简而言之,【丁】文物修复方法的本质应是“翻译”而非“创作”,是“复原”而非“化妆”。
20.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必须强调,应该以传统为主、现代为辅
B. 但必须强调,应该以现代为辅、传统为主
C. 但必须强调,应该以现代为主、传统为辅
D. 但必须强调,应该以传统为辅、现代为主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绵薄之力 与日俱增 粉饰 再现
B. 绵薄之力 与时俱进 妆饰 表现
C. 一臂之力 与日俱增 妆饰 表现
D. 一臂之力 与时俱进 粉饰 再现
22. 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0. A 21. D 22. D
- 28 -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从后面的文意可以看出,“文物修复”应以“传统为主”“现代为辅”,排除C、D两项。从后文先交代“传统”,再交代“现代”可知,应选择A项。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一臂之力: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此处没有“尽自己的努力”的语境,应选“一臂之力”。与时俱进: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根据下一句可知,这里并非强调增长,而是强调要紧跟时代掌握新技术,应选“与时俱进”。粉饰:涂饰表面,打扮,刻意地掩盖或美化事物的缺点和纰漏。妆饰:装扮修饰,有修饰打扮的意味。此处语境强调“涂饰表面”,应选“粉饰”。再现:过去的情况再次出现。表现:表示出来;显现出来。此处的语境是“文化传统”,即以前已存在的,因此应选“再现”。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选标点无误的一项。甲句“破折号”与“即”不可同时使用。乙句第二个逗号和第四个逗号改成分号。丙句书名号使用错误。丁句标点无误。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蒲公英的遗产
- 28 -
秋,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
在每个孩子的头上,
戴上了一把远飞的伞。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爱·延续
蒲公英妈妈给她的孩子们一把伞,用风将他们带向世界各地,同时也将这一份浓浓的饱含希冀的爱意传递下去,让子女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让一切充满希望。爱如空气,看似渐远疏离,实则紧紧环绕;看似虚无缥缈,却又恩重千金。独生的我们,将孤身前行,面对一切的未知,貌似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自己的想法便是行事的准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抱怨,有时甚至在抱怨父母的爱。但实际上,年轻的我们,懂爱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爱是给予。爱,是自我付出,并丝毫不期待等值的交换。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全部出于他们深深的爱。他们努力工作,为的是孩子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他们嘘寒问暖,为的是孩子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体魄;他们考虑深远,为的是孩子有一个触手可及的更加光明的未来。
爱是放手。真正的爱是敢于放手,正如蒲公英妈妈在逝去之前给儿女头上的那一把伞。那是一把寄托了爱和希望的伞,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殷殷期望,是让他们坚强前行寻求自我,用自己的能力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放手,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内心也万般纠结,但是只要想到放手便会使他们获得自我生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他人,这一切便是值得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鹰妈妈在悬崖边含泪将小鹰推下深渊,郭橐驼种树也没有精心呵护,但他们却见证了小鹰的骁勇以及果实的丰硕。因为他们知道,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爱是延续。就像太阳会透过月亮继续照亮、温暖这个世界一样,没有什么是一去不留踪迹的,爱更是如此。爱,更多的是分享。让自己的儿女学会如何去爱,是用一颗强大的心脏去感受他所处的世界,是给予他人的一个微笑,是久经别离的一声问候,是参与公益活动的一腔热情,是对于自己孩子的放手……
- 28 -
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爱,就有爱的传承与延续。爱是人生存的氧气,每个人都渴望被爱包围环绕,沉浸其中,汲取那份温暖与感动。我们应该做的,是将这一份叫放手的爱代代相传,静水流深,亘古不变。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则材料是一首寓言诗,中心话题是“遗产”,它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蒲公英妈妈给孩子一把远飞的伞,伞是凭借或用以繁衍生息的手段,蒲公英妈妈留给孩子的不是丰裕的物质,也没有耀眼的地位,她把“远飞的伞”这一生存利器交给了孩子们,也交给了孩子们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蒲公英妈妈希望孩子用冒险、开拓、进取、奋发的精神去争取更新更广的生存空间。由物及人,我们作父母的该留给孩子什么样的“遗产”,作子女的又该继承什么样的遗产,就不言而喻了,联系现实写作,就会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启迪性。
【立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母亲给予自立的信念;最宝贵的遗产是一颗坚强独立的心;给遗产一份爱心等等。
【结构】题目切题《爱·延续》,首段联系材料,提出问题,“但实际上,年轻的我们,懂爱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爱,“爱是给予”“爱是放手”“爱是延续”“爱,更多的是分享”。为文要抒写“真性情”!本文的小作者能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从自己胸臆下笔,去伪存真,张扬自然个性,于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诚挚的感情,着实令人称叹。
【素材】1. 不由使我联想到一则寓言故事。小鹰跟着老鹰学飞,看到鸡妈妈正捉小虫子给小鸡吃,很委屈地对妈妈说,“你看鸡妈妈对小鸡多好啊!而你就是会逼着我学飞。”老鹰严肃地说,鸡妈妈给小鸡的只是虫子,而我给你的是翱翔蓝天的本领和不折不挠的意志。
那位蒲公英母亲留给子女的“远飞的伞”不正是这种本领和意志吗?
2.我们每一位母亲都应给孩子一把这样的“远飞的伞”。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院的奖章给孩子玩,让他们认识到钱和荣誉不过象玩具一样;刘少奇不让亲戚因自己的关系到矿里做工,而让他自谋职业;《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雷军长让儿子隐姓埋名,到基层当一个士兵……他们都给后代留下了最珍贵的“财富”,这种财富是后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
- 28 -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母亲总是希望子女伴于膝下,不愿让孩子出门远行。于是,倾自己所有,尽自己所能,或留给子女万元遗产,或给子女找份好的工作,让他们在自己的荫护下安逸地生活。可是,“逸豫可以亡身”,父母给子女布置了一个舒服安乐的小巢,却在不知不觉中销蚀了子女的抱负和志向,使他们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不是有一个大学生连最起码的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结果跳楼自杀了吗?如果我们的后代都被养成这样的“温室花草”,那么祖国的未来就很令人担忧了。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8 -
- 28 -
相关文档
- 【语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20192021-06-0319页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2021-06-0325页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一中2020届高2021-06-0327页
-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2021-06-0314页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2021-06-0325页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2021-06-027页
-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2021-05-274页
-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2021-05-2711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2021-05-269页
- 【物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2021-05-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