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2021-06-04 发布

高中必修下册《六国论》ppt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六 国 论 苏 洵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课题解释 知识回顾   1.关于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 苏轼 ) 、“小苏” ( 苏辙 ) 并称“ 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 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知道读书。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 《 论语 》《 孟子 》 、韩愈的文章取来,读了七八年,读之益精,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 三字经 》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六国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 290 年 , 韩割武遂予秦 前 280 年 ,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 275 年魏割温予秦 前 273 年 , 魏割南阳予秦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 230 年灭韩 前 225 年灭魏 前 223 年灭楚 前 222 年灭赵、燕 前 221 年灭齐 从上面的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 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20 万两,绢 30 万匹;向西夏纳银 10 万两,绢 10 万匹,茶 3 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 六国论 》 的。 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背景介绍 写作目的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为 wéi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表目的:为了。为何。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帮助,卫护。 为 wèi 1 、注意下列句子的正确朗读节奏 思厥 / 先祖父,暴 / 霜露,斩 / 荆棘 故 / 不战而强弱胜负 / 已判矣 后 / 秦击赵者 / 再,李牧 / 连却之 以赂秦之地 / 封 / 天下之谋臣 2 、注 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 赂 秦( lù ) 暴 霜露( pù ) 与 嬴 ( yíng ) 洎 ( jì ) 燕 国 ( yān ) 下 咽 ( y à n ) 草 芥 ( jiè ) 互 丧 ( s à ng ) 胜负之 数 ( shù ) 殆 尽 ( dài ) 抱 薪 救火( xīn) 或未易 量 ( liàng) 邯郸 ( hán dān ) 为 (wéi) 国者无使 为 (wéi) 积威之所劫  1 、注意词语的意义 赂 lù : 贿赂。 厥 jué :其,他的,他们的。 暴 pù :暴露。 草芥 jiè :喻细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厌:满足。 与 yǔ :亲附、亲近。 洎 jì :等到 …… 的时候。 谗 chán 诛:受诬陷被杀。 数 shù :天数,命运。 劫 jié :挟持。 2 .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不能独 完   义 不赂秦 李牧连 却 之  礼 天下之奇才 日 削 月 割 并力 西 向 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使 …… 退却,使动用法。 礼待,名词作动词。 一天天、一月月地, 名词作状语。 向西,名词作状语。(亦或者宾语前置)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 1 ):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 第二部分( 2 、 3 ):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层: 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部分( 4 、 5 ):作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 参考译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 互丧 , 率 赂秦耶?” 重点句子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病在于向秦割地求和。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呀! 有人说 : “ 六国 相继灭亡 , 全都 是因为贿赂秦国的原因吗? ” 判断句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 赂秦而力亏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学生 阅读二三段 秦 以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 之 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 诸 侯之所大 患 , 固 不在战矣。 较秦 之 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重点句子 如果把秦国因六国贿赂而得的土地,同它凭借打仗而夺得的土地相比较,那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各诸侯国因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土地,跟他们打了败仗失去的土地相比较,那前者实际上也是后者的百倍。 思 厥 先 祖父 , 暴 霜露,斩荆棘, 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 ( 之 ) 以予 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 兵 又至矣。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至于 颠覆, 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 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 得 之。 1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 人 ,如弃草芥。 重点句子 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珍惜, 拿它送给别人 ,就像丢掉一根草芥一样。 2 、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 ,奉之 弥 繁,侵之 愈 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度,而暴秦的欲望是没有 满足 的,谁送给它的 越 多,他侵略谁就 越 厉害。所以双方还没有交战,而强弱、胜负已经分得清清楚楚 了。 省略句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 类比论证 反证论证 归纳论证 归谬论证 论 证 方 法 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①秦所得与战胜所得,诸侯所亡与战败而亡; ②祖父创业之难与子孙毁业之易; ③六国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对比论证 弊在赂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赂者灭亡的道理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本段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古人云: … …” 引用论证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举例论证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六国之间的对比 对比论证 证明破灭必然性 齐 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 迁灭 ,何哉?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 既 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 义 不赂秦。 是故 燕虽小国 而 后亡,斯用 兵 之效也。至丹 以 荆卿 为 计, 始速 祸焉。赵尝 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 再 ,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 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可谓 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 爱 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 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数 ,存亡之 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 、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重点句子 亲附 秦国而不援助五国呀 2 、 是故 燕虽小国 而 后亡,斯用 兵 之效也。至丹 以 荆卿 为 计, 始 速 祸焉。赵尝 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 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是燕国敢于用武力对付秦国的功效啊。到了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这才 招致了 亡国 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了五次仗,两败三胜。 3 、 洎 牧以谗 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重点句子 等到 李牧因受诬陷被赵王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使用武力抗秦而不能坚持到底。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易水悲歌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 秦武阳 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荆轲刺秦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李牧驻守代郡、雁门郡期间,率军大破匈奴。后期以抵御秦国为主,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受封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赵王迁七年(前229),赵国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政(始皇)乘机派大将王翦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王翦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 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 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李牧 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 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 。 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李牧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赵将犹在 胜负或未易量 (举例论证) 向使(假设论证)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呜呼!以赂秦之地 , 封 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 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 国者,无使 为 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 之势; 苟 以天下 之 大,下 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1 、 为 国者 ,无使 为 积威之所劫哉! 重点句子 治理国家的人 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2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 之势;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尽管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势力。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是否多余? 第四段 ------ 第五段 ------ 总结上文,解决问题 不是画蛇添足,犹如 画龙 点睛 ,这篇史论赋予了强 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最 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 论的主旨所在,篇末点题。 —— 借古(六国破亡) ——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 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 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 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 安。要奋起抵御 , 积极谋求不赂而 胜之道。 引证法, 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 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 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 论证方法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 亡 ,与战败所 亡 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 亡 以荆卿 为 计 邯郸 为 郡 而 为 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 国者无使为 ------ 六国破 灭 薪不尽,火不 灭 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 向 而秦 兵 又至矣 斯用 兵 之效也 以地事秦, 犹 抱薪救火 良将 犹 在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动词,好象 副词,还 或 曰 …… 或 未易量 以地 事 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 燕赵之君, 始 有远略 始 速祸焉 终 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 终 也 故 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 故 事 强弱 胜 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 胜 之之势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于,副词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名词 战胜,动词 较秦之所 得 此言 得 之 诚不 得 已 暴秦之 欲 无厌 则秦之所大 欲 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想要,追求,动词 欲望,名词 暴露,显露,动词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5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判断句 ( 3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4 )洎牧以谗诛 ( 5 )举以予人 ( 6 )至丹以荆卿为计 ( 7 )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宾语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介词结构后置 阅读苏辙的 《 六国论 》 节选, 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 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 : 2. 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 :(1) 洵文的中心论点是 : 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 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弊在赂秦 背盟败约 , 自相屠灭 洵重 : 史实 , 辙重 : 假设 . 3. 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 , 不过是借题发挥 ; 而从论古讽今的贴切来说 , 还是苏洵的文章有意义 , 所以洵文得以流传 , 而辙文则知者甚少 . 你同意这说法吗 ? 为什么 ? 同意 . 因为宋对西夏有贿赂退让 , 与六国赂秦土地相似 . 4. 解释下列举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义 : (1). 藉之以 ( 蔽 ) 其西 : (2). 而为天下 ( 出身 ) 以当秦兵 : (3). 以 ( 阴 ) 助其急 : (4).( 至于 ) 秦人得 伺其隙以取其国 : 遮挡 挺身而出 暗中 发展到 … ... 3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 暴”同“曝”。读 pù ,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 厌”同“餍”。读 yà n ,满足。 “ 无”通“毋”,读 w ù 不,不要。 (D)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 日”“月”,名词作状语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 ------ 退却;击退。 第五段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古(六国破亡) ------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指出下列各句通假字并解释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C、当与秦相较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 暴”同“曝”。读 pù ,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 厌”同“餍”。读 yàn ,满足。 “ 当”通“倘”,读“ tăng ” ,如果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 日”“月”,名词作状语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 ------ 退却;击退。 ( 3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4 )洎牧以谗诛 ( 5 )举以予人 ( 6 )至丹以荆卿为计 ( 7 )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宾语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状语后置句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判断句 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 亡 ,与战败所 亡 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 亡 以荆卿 为 计 邯郸 为 郡 而 为 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 国者无使为 ------ 六国破 灭 薪不尽,火不 灭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 向 而秦 兵 又至矣 斯用 兵 之效也 以地事秦, 犹 抱薪救火 良将 犹 在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动词,好象 副词,还 或 曰 …… 或 未易量 以地 事 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 燕赵之君, 始 有远略 始 速祸焉 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 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 终 也 故 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 故 事 强弱 胜 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 胜 之之势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名词 战胜,动词 终于,副词 坚持到底,动词 较秦之所 得 此言 得 之 诚不 得 已 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暴露,显露,动词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课后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以”的词义。 ( 1 )不赂者(以)赂者丧 ( 2 )秦(以)攻取之外 ( 3 )(以)地事秦 ( 4 )洎牧(以)谗诛 ( 5 )至丹(以)荆卿为计 [ 由于,介词 ] [ 凭借,介词 ] [ 用,介词 ] [ 因为,介词 ] [ 用,介 ] ( 6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 ( 7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 8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9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用、介 ] [ 凭借、介 ] [ 而, 连 ] [ 而, 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