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扬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语文
2020.0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词之为体的双重价值
“诗言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一个传统的观念。就《诗经》而言,它在古代诸侯外交中是被用来“言志”的,这就赋予了《诗经》以神圣的光环。“言志”的功能与古代诗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共同铸就了诗歌的严肃面目。综观历代诗歌,伟大的诗人无不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如屈原用诗歌歌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主的忠贞,杜甫用诗歌抒发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李白用诗歌表达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与诗相比,词就轻松得多。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再加上歌妓的女性身份,更使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如身为一朝重臣的欧阳修,在作诗与作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不单单是其人格分裂使然,也是诗与词两诗体的不同体性造成的。词的这种娱乐性的天职,使得欧阳修等词人在作词时可以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从史的角度来看,词的思想性的发展是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的。宋代的词选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这是由其娱乐价值所决定的。
- 29 -
然而,任何文学样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词亦然。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于是《花庵词选》以比较新的面目在词坛上出现了。在《花庵词选》中,辛弃疾一人就入选四十三首。他那些被张炎等认为“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作,纷纷入选。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黄昇介绍张元幹时,特别指出:“绍兴戊午之和,胡澹庵上书乞斩时相,坐谪新州。仲宗以词送行,后并得罪。”并全录了他送胡铨、寄李纲的两首《贺新郎》。黄昇评论吴激在金国所作的两首感怀故国的词《春从天上来》《青衫湿》时说:“右二曲皆精妙凄惋,惜无人拈出,今录入选,必有能知其味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他重视作者人品、重视词的思想内容、认识到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清人焦循曾针对朱彝尊等人一味抬高《绝妙好词》而压低《花庵词选》的言论大发感慨:“周密《绝妙好词》所选,皆同于已者,一味轻柔润腻而已。黄玉林《花庵绝妙词选》,不名一家。其中如刘克庄诸作,磊落抑塞,真气百倍,非白石、玉田辈所能到。可知南宋人词,不尽草窗一派也。”到了宋元之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两种倾向又糅合而生出了一部奇特的《乐府补题》。这部词集,从思想内容看,有学者认为是为元僧杨琏真迦发掘宋陵而作,抒发着遗民亡国的哀思;而从艺术风格看,则又是雕琢章句、用典使事。它回环曲折地吐露着某种不敢直言的感情,正如朱彝尊所言:“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这比之南宋初年咏物词选《梅苑》算是更进了一步。
总之,宋代词体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不仅仅被当作娱宾遣兴、应宴佐欢之具,还被当作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诗体来看待,从而取得了兼具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效用。
(选自丁放等《宋元明词选研究》,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与诗的严肃面目相比,词是用来助兴的,并且它是轻松、愉快、悦人的,因而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
B. 从史的角度看,宋词的娱乐价值决定了词的思想性发展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词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
C. 南宋时期,因为爱国词的地位得到提高,使得词选者也不得不选择重视思想性的词,这也催生爱国词人及词篇大量出现。
D. 《乐府补题》回环曲折地吐露着某种不敢直言的情感,相比南宋初年的咏物词选《梅苑》算是更进了一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总体论证了宋代词体文学在时代变化过程中渐渐取得了兼具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效用。
B.
- 29 -
第一段作者举屈原、杜甫、李白诗歌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伟大的诗人都是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的。
C. 第二段黄昇评论吴激在金国所作的两首感怀故国的词的言论,说明他认识到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D. 作者对《乐府补题》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的评论,重点论述了编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的特点,逐层深入,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等词人作词时能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表明北宋时词的创作要比诗歌轻松愉悦得多。
B. 在清人焦循看来,朱彝尊等人一味抬高《绝妙好词》而压低《花庵词选》,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C. 黄玉林《花庵绝妙词选》,选了些“磊落抑塞,真气百倍”的作品,说明南宋人词中有重视作品思想的内容。
D. 宋代词体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单被当作娱乐之具,还被当作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诗体来看待,可见词这种文学样式在创作上也会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与诗的严肃面目相比,词是用来助兴的,并且它是轻松、愉快、悦人的”错误,第一段说的是“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由此可知,“用来助兴”和“轻松、愉快、悦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因而”错误,原因概括不全,“词有软媚的情态”的原因不仅仅是“助兴”“轻松、愉快、悦人”,还有“歌妓的女性身份”。
B项,“从史的角度看,宋词的娱乐价值决定了词的思想性发展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错误,娱乐价值只能决定“宋代的词选特征”;“词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错误,文中第一段说的应为“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
C
- 29 -
项,“因为爱国词的地位得到提高,使得词选者也不得不选择重视思想性的词,这也催生爱国词人及词篇大量出现”错误,选项因果倒置。第二段说的是“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重点论述了编者偏重艺术性和兼重思想性的特点,逐层深入,有说服力”错误,并非逐层深入,从文章第二段“这部词集,从思想内容……;从艺术风格……”可知,这是并列关系;而且并非是作者的观点,而是有些学者的观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重视作品的思想性”错误,从第二段来看,应该是因为《绝妙好词》所选的是“轻柔润腻”作品。
故选B。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
- 29 -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命
(西班牙)阿索林
多思加诺先生住在一条冷落的街上。他的房间是一间屋顶楼。在那间屋顶楼里有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洗脸台,两三把椅子和一个小桌子,还有些书。在墙上,你可以看到四五幅古画。
多思加诺先生戴着眼镜,生着很长的胡须,他衣衫褴褛,但是总是清洁的。他的粗布的衬衫非常干净。他是照例每天换衬衫的。
“多思加诺先生,”有时有些头脑简单的人问他,“听说你以前很有钱,是真的吗?”
多思加诺先生微笑了。
“我想是这样!”他用一种窘得有些滑稽的神气回答,“比此地坐汽车招摇过市的人还有钱,还有钱……”
在一八七零年,多思加诺每年有一万四千杜洛斯的收入。他的太太漂亮而且聪明。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多思加诺爱好艺术和自然。他的家是宁静的。在这个家庭里,生活是静静地流逝过去的。靠着他们的足够的收入,他们住在马德里,人们总以为他们会花更多的钱,比他们实际所花的还多。他们没有自备的车子,又只接待世交的老朋友。家里的房间都是清洁的。家具都很简单又合用。在墙上挂着的不是那些刺目的图画或是什么别的,而是一些名画,一些画着风景、古寺的画。你不会听到喧嚣的声音。仆役们静静地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早上八点钟,在这一家未起身以前,好像是由于魔术一般,一点细小的声音也听不见,一切都已经弄得井然有序了。饭菜是简单的,而且烧得很好。桌布是洁白有光的,杯盘都晶莹耀目。花枝在洁白的桌布上愉快地招展着。
多思加诺先生和他的家人在马德里住了几个月,后来便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消息。他们节约地去旅行欧洲了。
- 29 -
有一天,一八九零年二月二十四日,巴黎的一个银行家破产了。多思加诺的全部财产差不多都在这破产中损失了。多思加诺的妻子生起病来;几年之后,多思加诺的儿子,一个炮队的士官,在古巴战争中阵亡了。两年之后,他的另一个孩子,那个纤弱而聪明的美貌的少女,突然病了,她害着急性肺炎,第四天便死了。多思加诺的妻子悲痛不已,为那接连地降到家庭的不幸所激疯,于是不得不被送到疗养院去了。她在这种持续的痛苦中活了两年。两年之后,她便离开这世界了。
在一九零二年,多思加诺原有的可观的财产已差不多完全没有了。从前他本来有一万四千杜洛斯的收入,现在多思加诺的收入每月只有二十杜洛斯了。多思加诺便到他现在住着的屋顶楼中去过活。
多思加诺每天早上八点钟起床,也没有仆役或是什么人来帮助他,他亲自收拾房间,亲自在一个小炉子上做他的饭。
多思加诺的每月的二十杜洛斯中,八杜洛斯是规定付伙食费的,四杜洛斯是付房租的,其余是作添置衣服、洗衣服、和其他意外的零用的。我对于这位小小的穷老人和他的清洁的衬衫,感到一种真正的崇敬。我从来没有听见他吐过一句怨言。我时常在国家图书馆或柏勒多博物院碰到他。
“你好吗?多思加诺先生?”我问他。
“还过得去,”他说,“谁能比得上我呢?你看,图书馆和博物院都是属于我的,我有全世界最美的图画,我要看什么书就拿什么书。而且,我还有一个可以散步的绝好的公园,那就是莱谛罗。”
虽然我时常在国家图书馆中碰到他,多思加诺先生所读的书却并不多。他说,所有的书所说的差不多是一样的话,只有几本书中含有人类心灵的精华,这几本才是应该经常去翻阅的,可以提醒自己,并可以长些知识。
在天气好的日子,多思加诺先生便到处去散步。他走遍马德里的各区,漫游乡野。他慢慢地走着,一连几小时地观察着他所看到的事物。
“我旅行过许多地方,”他对我说,“我很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把我在世界上得到的经验灌输到一些青年的头脑中去。可是这事必须要有头衔和文凭,而我却没有。”
一年中,每天在多思加诺都是一样的,每月都是一般无二地过去的。他收拾他的小房间,出门到博物院和图书馆去,去散步。他老是贫苦而清洁,老是穿着他的洁白无垢的衬衫。有一天,他的屋子看门人看不到他走下来,接着人们知道他是病了。几天之后,一口简陋而黑色的棺木从门口抬出来。
“我对于什么也没有遗憾,我对于什么也不鄙视,”多思加诺这样说,“我将带着现在伴随着我的宁静死去。”
(戴望舒翻译,有删节)
- 29 -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将多思加诺先生人生故事的后半段置于文章开头,使读者急于探究他贫富转变的因由,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B. 第四段“多思加诺先生微笑了”,一句话单独成段,起强调作用,多思加诺此时的微笑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C. 文中多思加诺的妻子在经历了财产损失、儿子阵亡、女儿害急性肺炎死去等事情之后,承受不住痛苦,两年后离开人世,作者意在表现女性在变故面前的脆弱。
D. 小说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文中“巴黎银行家破产”“古巴战争”等寥寥几笔,展现社会的一角,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
5. 请以多思加诺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6. 经历了人生的大变故,多思加诺临终前却说:“我对于什么也没有遗憾。”“我将带着现在伴随着我的宁静死去。” 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尾脱离现实、太过拔高,有人认为收尾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你如何看待?请阐明理由。
【答案】4. C 5. 参考答案一:(1)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多思加诺穿着破旧而洁白无垢的衬衫,表现他虽然贫困,但生活态度郑重严肃。(2)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状态。如多思加诺与“我”的交谈,可以看出他自得其乐,平静安然。(3)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多思加诺家庭变故之前,仆役们的行动都是静悄悄的,侧面烘托出多思加诺内心的安宁。
参考答案二:(1)形象描写。如多思加诺穿着破旧而洁白无垢的衬衫,表现他虽然贫困,但生活态度郑重严肃。(2)言行描写。如多思加诺与“我”的交谈,可以看出他自得其乐,平静安然。(3)侧面烘托。如多思加诺家庭变故之前,仆役们的行动都是静悄悄的,侧面烘托出多思加诺内心的安宁。
6. (1)收尾顺理成章。①从人物形象来看,多思加诺是乐天安命的人。在顺境中不张扬,在逆境中也能有所坚守,一直心态平和,所以没有遗憾。②从情节发展来看,多思加诺的生活是静静地流逝过去的。经历大变故之后,他喜欢读含有人类心灵精华的书,喜欢漫步乡野,在书本和自然中安放灵魂,所以能平静地死去。③从社会环境来看,虽然有古巴战争这样的殖民地争夺战,但西班牙马德里社会安定,使多思加诺有图书馆、博物院和公园等物质条件调整身心。④从文章主旨来看,小说赞美的是面对无法补救的事情乐天安命的品质。人有旦夕祸福,很多事不可逆、不可改,唯有转变心态,安然接受。最后多思加诺的宁静,顺理成章。
- 29 -
(2)结尾脱离现实,太过拔高。①使人物形象单一。多思加诺有过美满而幸福的家庭,家庭成员宁静而和谐地生活、旅行,临终前他真的没有丝毫怀念吗?如果写成有遗憾但内心依然宁静,更符合人之常情,人物形象更立体。②从前文情节来看,多思加诺看的几本书是含有人类心灵精华的,恰恰因为他的内心还不够平静,才需要经常翻阅,以提醒自己。③从社会环境来看,多思加诺有很多经验,但因为缺乏头衔和文凭,难以将人生经验传递给青年,反映出社会的不合理之处,多思加诺临终前依然会有遗憾。④从文章主旨来看,文章赞美的是乐天知命的品质,但整篇文章包括结尾,多思加诺对于儿女和妻子的过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痛苦,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又如何谈得上乐天知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作者意在表现女性在变故面前的脆弱”错误,从文中来看,并非表现女性的脆弱,而是通过变故的突如其来和猛烈异常说明命运的无常。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形象的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以多思加诺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哪些表现手法”,然后回顾塑造形象的手法有哪些,再到文中圈出直接或间接描写多思加诺的内容并进行分析。
- 29 -
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看,如“多思加诺先生戴着眼镜,生着很长的胡须,他衣衫褴褛,但是总是清洁的。他的粗布的衬衫非常干净。他是照例每天换衬衫的”是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展现出人物生活的贫困以及生活态度的郑重严肃;如“我想是这样”“比此地坐汽车招摇过市的人还有钱,还有钱……”“还过得去”“谁能比得上我呢?你看,图书馆和博物院都是属于我的,我有全世界最美的图画,我要看什么书就拿什么书。而且,我还有一个可以散步的绝好的公园,那就是莱谛罗”“我对于什么也没有遗憾,我对于什么也不鄙视,”多思加诺这样说,“我将带着现在伴随着我的宁静死去”是语言描写,展现出他的自得其乐,平静安然。从侧面烘托的角度来看,“家里的房间都是清洁的。家具都很简单又合用。在墙上挂着的不是那些刺目的图画或是什么别的,而是一些名画,一些画着风景、古寺的画。你不会听到喧嚣的声音。仆役们静静地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饭菜是简单的,而且烧得很好。桌布是洁白有光的,杯盘都晶莹耀目。花枝在洁白的桌布上愉快地招展着”,由家中的环境、仆人以及饮食等来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安宁。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方向指向小说结尾。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尾脱离现实、太过拔高,有人认为收尾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你如何看待?请阐明理由”,然后明确观点,即“脱离现实、太过拔高”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接着分析结尾的内容,再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小说主旨等几个方面陈述理由。
小说结尾说经历了人生的大变故,多思加诺临终前却说:“我对于什么也没有遗憾”“我将带着现在伴随着我的宁静死去”,这些内容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安宁,心态的平和;结合上文来看,小说既写了主人公在顺境中的情形,如家中的环境、生活的方式以及仆人的表现,也写了经历变故后人物的表现,如生活虽然贫困,但生活的态度依然严肃庄重,这说明人物的心态一直是平和的,所以结尾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是自然的;从情节方面来看,上文写主人公经历变故之后喜欢到图书馆阅读含有人类心灵净化的书籍,喜欢在乡野漫步,这也就让结尾人物能平静死去变得梳理成章了;从小说的主旨方面来看,小说围绕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以及在生活中的态度赞美了人在无法改变的情形中安然接受的心态,那么设置这样的结尾也就正常了;从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西班牙马德里,这个地方社会安定,有可以让人调整心理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条件,人物最后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正常的了。如认为过于拔高,则要从人物的经历、所处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9 -
一些电商平台会利用满减、红包、优惠券等活动,通过“先涨价再促销”的方式,以假折扣误导消费者。某些网店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不惜在商品标题或宣传页面中夸大甚至虚构部分产品功效或性能。许多商家以次充好,混搭销售劣质商品。还有许多商家把钱花在“刷单”上,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虚增的部分好评或销量蒙蔽。网购不仅要看商品评价和成交量,还要注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不少网店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合同约定,使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网络专供款”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待遇也大相径庭,售后维权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这种既费时又费钱的等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煎熬。部分不良商家针对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特征,定向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容易导致订同样的酒店、买同样的服务,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用户贵;同样的打车起点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
(摘编自《市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网购的八大“陷阱”》,《盐阜大众报》2019.3.15)
材料二:
2017 年“3·15”之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可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进行了细化界定,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七天无条件退货”是一种双向保护,在维护消费者合理合法退货选择权的同时,对于商家而言,也避免了以往在退货协商时标准不清、各执一词带来的纠纷和矛盾。规范化、透明化的电子商务市场,将进一步促进消费者的网购信心,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淘宝等平台而言,应坚守依法依规运营底线。在市场层面,电商竞争白热化,如果电商设置过于苛刻的网购限制性条件,只会造成用户流失;在法律层面,平台无权擅自修改国家法规,这也就是其官方回应称“不会影响七天无条件退款”的原因。
(摘编自《“七天无理由退货”依然具有双向保护作用》,《消费日报》2019.5.15)
材料三:
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再次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门店,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突破合规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电子商务法对商家行为的规范,还是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质上都是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的重塑。当然,从缺少规则、野蛮生长向透明化、规范化过渡,可能会伴有转型阵痛,但从长远看,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要真正让网购环境清朗,必须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盼望随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愿的不断提升,未来的网购商品不仅能让人们买得放心,而且用得舒心。
(摘自《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5.1)
- 29 -
7.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存在商家“刷单”行为,商品评价和交易量只能作为购物参考,销量突增突减的一定有陷阱。
B. “网络专供款”商品品质差,售后服务难,消费者维权费时费钱,维权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C. 国家出台法规对可以无理由退货商品进行细化界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对电商也有益。
D. 只要电商遵循诚信经营的原则,参与竞争,履行义务,就能使整个电商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8.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样消费服务,苹果手机用户应比安卓手机用户更加小心防备不良商家对自己提供的搜索结果。
B. 根据《电子商务法》,如果产生消费纠纷,商家要为消费者举证,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C. 电商竞争激烈,若取消对消费者的限制,必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线下转到线上,从而促进电商行业发展。
D. 网络购物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必将推动重塑电商行业规则,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措施。
【答案】7. C 8. C
9. ①政府部门完善法规,强化监管;②电商合法经营,履行义务;③消费者勇于发力,强化维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销量突增突减的一定有陷阱”错误,“一定”说法太绝对,从材料一来看,可能有陷阱。
B
- 29 -
项,“‘网络专供款’商品品质差,售后服务难,……”错误,文中说的是“质量参差不齐”,并不都差;文中说的是“售后待遇大相径庭”,并不都难。
D项,“只要……就能使……”错误,“只要”的说法不对,不能得出结论,材料三说的是“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只有”是必备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那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的条件。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必将”的说法没有依据,材料反对的是电商设置过于苛刻的网购限制性条件。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措施”,然后浏览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找到设题的区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从材料来看,材料一指出网购的八大“陷阱”,材料二由工商部门发声——“七天无理由退货”依然具有双向保护作用,材料三是说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既然不能“自认倒霉”,那么应该如何去做?由此可知,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在材料三中。
由第一段“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可以概括出第一点。
由第二段“但从长远看,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可以概括出第二点。
而第三段“要真正让网购环境清朗,必须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盼望随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愿的不断提升”则涵盖了答案。
- 29 -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二、课外名著阅读(15分)
10.(1)填空。
鲁迅、沈从文和路遥的作品都体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良知和担当。鲁迅以社会医生的角色,抱着救死扶伤的态度,以批判的方式鞭策民众获得思想觉悟。他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如小说《端午节》中以“ ”为口头禅的方玄绰。而沈从文则将自然的风貌和传统的节日紧紧结合在一起,营构出神奇优美的“湘西世界”。《边城》以边城最热闹的三个传统节日之一 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了众多善良的人,如“掌水码头”“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的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展示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变迁,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平凡却又壮美的人生画卷,典型的如 ,长子的身份让他过早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但仍艰难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成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2)《欧也妮·葛朗台》结尾处说:“金钱还是免不了以它冷冰冰的色调,沾染了这个超凡脱俗的生命,使这个充满感情的女子不敢相信感情了。”请简述欧也妮不敢相信感情的原因。
(3)鲁迅先生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祝福》中,鲁镇的人们是看客,他们观看、赏玩祥林嫂的遭遇。《阿Q正传》中同样有看客,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对其中“看客”形象的理解。
【答案】(1)差不多、端午、顺顺、孙少安
(2)①亲情缺失。欧也妮的父亲是个守财奴,只关心金钱,毫无亲情。她的母亲在饱受惊吓后去世。②爱情的背叛。欧也妮爱上了堂弟查理,但查理为了追求金钱背弃了她。③周围人的冷漠功利。围绕在她周围的人,大都不是真正关心她的人,而是冲着金钱来的。
- 29 -
(3)①麻木、愚昧。例如屠杀革命党人时,阿Q是“看客”。他唾沫飞溅地炫耀在城里观看革命党杀头的“荣幸”:“咳,好看,杀革命党,好看好看。”对革命丝毫不理解。②冷漠、残忍。例如阿Q被游街时,吸引了一大群“张着嘴的看客”,这些“看客”还“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他们对阿Q之死没有丝毫的同情心。③无聊、空虚。例如阿Q被游街时,一大群看客跟了一路,觉得“这是多么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喜欢凑热闹、百无聊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熟读高考必读书目,把握这些篇目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文章主旨,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
第一题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三部作品,如第一空是考查《呐喊》中《端午节》一文,问的是方玄绰的口头禅,书中提到“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由此可知,应为“差不多”。第二空和第三空是考查《边城》中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即“边城最热闹的三个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第二个内容是书中“‘掌水码头’‘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的人物,自然是顺顺。第四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根据“长子的身份让他过早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但仍艰难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成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这一提示可知,应为孙少安。
第二题是简答题,考查的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内容,即“欧也妮不敢相信感情的原因”,从书中来看,欧也妮不敢相信感情与她的父亲、她的爱人以及周围的人有关,如在她父亲的心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而她的爱人查理为了金钱背弃了她,她周围的人都是冲着金钱,这些让欧也妮不敢相信感情。
第三题是针对《阿Q正传》设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情节,谈谈对书中“看客”的理解,而题干中借助《祝福》一文给出了“看客”的样例,如“鲁镇的人们是看客,他们观看、赏玩祥林嫂的遭遇”,由此可以联系《阿Q正传》中有类似表现的人物,如阿Q本身就是看客,他炫耀观看革命党杀头,认为“好看”;而当阿Q被游街时,别人有是看客。这些看客麻木愚昧,冷漠残忍,无聊空虚,以他人的痛苦来取乐。
三、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多微辞。
泰定
- 29 -
元年春,除监察御史,首言:“逆贼铁失等虽伏诛,其党枢密副使阿散,身亲弑逆,以告变得不死,窜岭南,乞早正天讨。”逾月,调国子监丞。时宿卫士自北方来者,复遣归,乃百十为群,剽劫杀人桓州道中。既逮捕,旭灭杰奏释之。蒙古千户出使京师,宿邸中,适民间朱甲妻女车过邸门,千户悦之,并从者夺以入,朱泣诉于中书,旭灭杰庇不问。本适与议,本复抗言:“铁失余党未诛,桓州盗未治,朱甲冤未伸,刑政失度,民愤天怨,灾异之见,职此之由。”辞气激奋,众皆耸听。二年,转中书左司都事。会议招抚溪洞民,故将李牢山之子李恢尝假兵部尚书,从诸王帅兵征郁林州徭民,李恢在道纳妾,留不进,兵败归,枢密副使王吉言:“李平徭有功,当迁官。”本言:“李弃军娶妾,逗挠军期,宜亟置诸法,况可官邪!”王色沮,乃不敢言。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知贡举,取进士满百人额;为读卷官,增第一甲为三人。父官南中,贫,卖宅以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至不给。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僦屋以居。及卒,非赙赠几不能给棺敛,执绋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弟褧,字显夫,登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校书郎,累官至翰林直学士,谥文清。褧尝为监察御史,于朝廷政事,多所建明,其文学亦与本齐名,人称之曰二宋云。
(《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
B.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
C.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
D.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泰定: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 兵部: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法律、刑狱、军械、军令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 29 -
C. 贡举: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称贡举。元、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D.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所加的带有褒或贬意义的称号。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本天资聪颖,嗜爱读书,为学力求字斟句酌,且求融会贯通,再加上他治学善问,使得他学问造诣颇深。
B. 宋本刚正不阿,敢于直斥,面对百姓朱甲妻女被千户所抢,旭灭杰包庇不问之事,他痛斥旭灭杰错误行为,辞语气愤激昂,众人震惊。
C. 宋本清廉孝顺,身居高官,仍住在他的旧房子里。去世时,靠捐赠的钱物才得以入敛。成年后,他招收门生来奉养双亲,达二十年。
D. 宋本为政有建树,治学也颇有造诣,他的弟弟宋褧也是如此,兄弟两人被当时的人所称赞,人称“二宋”。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弃军娶妾,逗挠军期,宜亟置诸法,况可官邪!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11. C 12. B 13. C
14. (1)李恢放弃军务娶妾,延误军期,应立即依法治罪,还可做官么(怎么可以做官呢?)!
(2)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天下),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例(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高抗不屈”意思是“刚直不屈”,这是形容宋本性格,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持论坚正”是主谓结构,“制行纯白”也是主谓结构,前者是说“持论”,后者是说“制行”,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 29 -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兵部:……掌管……法律、刑狱……”错误,法律与刑狱应属“刑部”。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宋本清廉孝顺,身居高官,仍住在他的旧房子里……成年后,他招收门生来奉养双亲,达二十年”错误,并非仍住在他的旧房子里,而是“租房子住”,并非成年,而是在“未成年时”。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逗挠”,延误;“宜”,应该;“亟”,立即;“诸”是兼词,“之于”;“官”,名词作动词,为官,做官。(2)中,“以”,介词,凭借;“天下之大”是定语后置,应为“大之天下”;第一个“下”,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故事”,古今异义,旧例;“是”,这。
- 29 -
【点睛】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参考译文: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幼年时就聪明出众,异于同龄人,童年时收集经史诸书并日夜攻读,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认真探究思索,一定要达到融会贯通才罢。曾随从做官的父亲宋祯到达江陵。江陵王奎文,通晓性命义理之学,宋本带着自己的感受前去向他求教,造诣一天天精深。他善长创作古文,语言都是自己所写,文义简洁深刻,且多有精妙之词。
泰定元年(1324)春,升任监察御史。他的第一句话是:“逆贼铁失等虽已被诛,其党羽枢密副使阿散,自身参与叛逆,因告密未被处死,逃窜到了岭南,请求及早进行讨伐。”一个月之后,宋本调任国子监丞。当时有北方来的值宿卫士,又被遣返回去,他们就以百十人为一群,在桓州途中抢掠杀人,被捕后,旭灭杰上奏请求释放。蒙古千户出使赴京,夜宿旅舍,正巧百姓朱甲妻女之车经过旅舍门前,千户大喜,和随从把朱甲妻女抢入官邸,朱甲向中书泣诉,旭灭杰包庇不问。宋本正与旭灭杰议事,宋本又抗议说:“铁失余党未除,桓州的盗匪尚未得到惩治,朱甲的冤案未伸,刑政混乱,天怨人怒,灾异出现,当是由此而来。”辞语气愤激昂,众人都十分震惊。至治二年,转中书左司都事。开会商讨招抚溪洞民之事。已故将领李牢山之子李恢曾代理兵部尚书,随从诸王带兵征讨郁林州徭民,李恢在途中娶妾,留兵不进,结果兵败而归,枢密副使王吉说:“李恢平定徭民有功,当升官。”宋本说:“李恢放弃军务娶妾,延误军期,应立即依法治罪,还可以做官么!”王吉沮丧竟不敢说话。
宋本性格刚直不屈,议论刚正,言行正直纯洁,不被私心干扰,而且对朋友情义笃厚,坚如金石。人们如有一点善良表现,他就大加称善而一点都不少说,尤以树古代礼乐制度为己任。主持贡举时,录取进士超过百名;当阅卷官时,第一甲增至三人。其父官至南中,家中贫困,他卖掉住房赴任。做官以清廉、谨慎克制,甚至连稠粥都不能自给。宋本尚未成年,就招收门生以奉养双亲,大约有二十年。任显要官职,但仍租房而住。到他去世时,不靠捐助的钱物都不能入敛。送葬的人近二千,都是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和国子生,没有一个其他宾客,当时人们都称赞。著作有《至治集》四十卷,流行于世,谥号正献。
- 29 -
他的弟弟叫宋褧,字显夫,泰定元年考中进士,授校书郎,多次升官至翰林直学士,谥号文清。褧曾任监察御史,在朝廷政事中,多有建树,他的文学也与宋本齐名,人称他们叫“二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落笔不凡,开篇即以“痴儿”自比,引人入胜,首联语言平白、节奏明快却内涵丰富。
B. “晚晴”可“倚”,想象奇特,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也为下联进一步写看到的景物作铺垫。
C. 颔联将“木”、“山”、“天”、“江”、“月”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阔大春景图。
D. 全诗借景抒情,层层推进,善于化用典故,体现了黄庭坚“理得而辞顺”、“夺胎换骨”的创作主张。
16.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
【答案】15. C 16.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壮美自然的欣赏——对知音难觅的哀叹——对归隐山水的渴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描绘了一幅阔大的春景图”中“春景图”错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中“落木”即“落叶”,由此可知,应为秋景图。
- 29 -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诗歌内容,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然后梳理全诗的内容,把握景象的变化以及情感的流露,最后分析变化过程。
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是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痴儿”“了却”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心情,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写景,诗人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流露出对壮美景象的赞赏。
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哀叹。
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是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归船”、“白鸥”之想流露出归隐之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认为“士”需要胸怀宽广、勇担重任、意志坚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从侧面表现出箫声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
(3)《涉江采芙蓉》中的“______,________”通过游子的动作和感受表达了一种缠绵无限的哀伤之情。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任重而道远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还顾望旧乡 (6). 长路漫浩浩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名篇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弘毅、壑、嫠、顾、漫浩浩。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四川(重庆),西南是贵州,东及东北、东南则属于湖南,处在三省的交界点上。这里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路整洁风雅,吊脚楼 ,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 。《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索了。(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带的民情风俗、老幼贵贱的爱憎哀乐,写得 。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我想,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沈从文,使他 。有了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声名鹊起
B. 遗风余韵 波光粼粼 光怪陆离 风生水起
C. 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风生水起
D. 遗风余韵 波光粼粼 光怪陆离 声名鹊起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B. 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C. 老人还在那里摆渡,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D. 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了沈从文,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B. 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 29 -
C. 因为沈从文,才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D. 沈从文因为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所以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答案】18. A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组,“古色古香”是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遗风余韵”是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从语境来看,该句主语为“吊脚楼”,应选择“古色古香”。
第二组,“明澈如镜”是明亮而清澈,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波光粼粼”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从语境来看,“河水”为主语,整个语境为“安宁静谧”,选择“明澈如镜”最好。
第三组中,“绚丽多姿”是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五彩缤纷;“光怪陆离”是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语境中无“奇形怪状”之意,应使用“绚丽多姿”。
第四组中,“声名鹊起”是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风生水起”是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从语境来看,夸奖对象为“沈从文”,是说这块土地滋养让沈从文知名度迅速提高,应使用“声名鹊起”。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上文中的“还是‘拉拉渡’”,说明茶峒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相似,且由“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索了”可知,这里说的应该是渡口的情形,这就排除AD两项,因为这两项从爷爷的居住情况来说的,与前面的渡口情形不一致。
后文说“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C项,“也许是没有的”与后文矛盾,排除C项。
故选B。
【20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有了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该句“有了……使……成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分析句子可以发现,这句话的主语应为“这荒远的边地边城”。
B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沈从文”,而后一句的主语是“边城”。
C项,偷换主语,后一句的主语应是“边城”。
D项,偷换主语,后一句的主语应是“边城”。
故选A。
21.2019年3月19日,民政部正式发布“中国社会工作”标志。“中国社会工作”标志由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严格评选确定。该标志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我国社会工作形象的集中体现。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进行说明。(不超过60个字)
【答案】①心形寓意着社工赤诚之心或奉献之心或为民之心或爱民之心;②“社”字寓意着社工服务社会;③“社”字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神韵;④“社”字图形象征着两个人互帮互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分析图的类型,如本题属于徽标类,然后分析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进行说明”,接着分析徽标的构成以及徽标使用的场合,最后按照要求答题。
从题干来看,材料所提供的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徽标,“社会工作”寓意服务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
- 29 -
从徽标的构成来看,徽标的主体部分包括心形图案、两个人构成的“社”;由心形图案可以联系服务社会的奉献之心、为民之心;由“社”想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的工作性质;由“社”的字体想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由两个人的图形想到人与人的互帮互助。
22.下面是某中学文学社对高一新生招聘的片段,有多处用语不妥当,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扬帆文学社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骇人听闻的成绩。为了使文学社更好的发展,给初来乍到的高一同学们提供一个机会,贵文学社决定招聘学生作者数名。爱好文学,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的同学均可报名。有意者请于9月20日之前,将个人简历和一篇拙作交到班级团支书处。
【答案】①“骇人听闻”改为“令人称赞”;②“初来乍到”改为“刚刚入学”;③“贵文学社”改为“本社”;④“拙作”改为“习作”或“文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材料使用的场合,然后把握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辨析是否得体。从题干来看,这是“某中学文学社对高一新生招聘的片段”。
第一处,“取得了骇人听闻的成绩”中“骇人听闻”错误,“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而此处说的是取得的成绩,是好事,情感色彩不当,应改为“令人称赞”。
第二处,“给初来乍到的高一同学”中“初来乍到”错误,“初来乍到”指初次来到某个地方,一般是来者说自己,此处说高一新生不当,应改为“刚入学”。
第三处,“贵文学社”中“贵”错误,“贵”是敬辞,对对方的京承,而此处是文学社自称,谦敬不当,可以改为“本社”。
第四处,“拙作”不当,“拙作”是称自己作品的谦词,只能说自己,此处说对方,不当,可以改为“习作”或“文章”。
五、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刘亮程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其实,“证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出生证明、户籍证明、成长记录……这些“证明”记录了生活的点滴,确认了存在的价值。人生路上,我们常常需要证明自己、证明他人、证明万物……
【答案】证明了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微风拂面,池水中漾起可爱的涟漪,我在池水中照见了真实的自己。我相信,跃入水中,我也可以成为出水芙蓉,同样美丽。
- 29 -
时光辗转回到那洒满童真的庭院,我们几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微笑着转圈。我在他们中间,似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裹,仰望着他们头顶美丽的光环,只能黯然神伤,因为他们都有骄傲的一技之长。
为此,妈妈没少费心思。我辗转于各种和小伙伴们相同的兴趣班。我没有芳芳的纤长手指,奏不出牵动心灵的乐声;我没有丽丽的修长双腿,舞不出令人惊叹的姿态;我没有娜娜的一双巧手,画不出让人称赞的图画……纵使这样,妈妈还是积极地鼓励着根本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的我,让我活在了他们美丽的影子里,难道我和别人一样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报名参加了游泳训练班。第一次跃入池水,我仿佛跃入了快乐与自由之中。那白白的水花簇拥着我,那蓝蓝的池水拥抱着我,那五彩的笑声环绕着我……这一切仿佛是美丽的梦幻,交织着珍藏在我小小的心灵里,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
从那以后,我不再胆小地躲进别人的影子里,我勇敢地站了出来,向妈妈描绘着学习游泳的快乐:我可以像鱼儿一样灵动,可以像水中莲花一样美丽……。虽然妈妈依旧认为我应该学习芳芳、丽丽、娜娜,应该培养艺术修养,虽然妈妈依然指望着我能为她拿回与她们一样的荣耀,但是我站在妈妈面前,自信地向妈妈保证我可以在游泳上取得成绩。我向妈妈倾诉了我不愿意做我不喜欢的事,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
妈妈释然了,放下了多年来承受的负重。
每天我在泳池里尽情地绽放自己,证明自己。泳池里,埋藏了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像一只蝴蝶蜕变一样,我慢慢地掌握了各种泳姿。我开始用尽力气,我开始争做领头雁,我开始成为大家的骄傲。
领奖台上,我站到了最高处。接过金牌后,我狠狠地咬了一口。远处,我看到了妈妈骄傲自信的笑容,我用努力与拼搏成就了真实的自己。
跃入了池水,我成为了那最美的出水芙蓉。这种美丽,无与伦比。
我证明了自己,我和别人不一样。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也将活出自己的精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则以“证明”为中心话题的材料,考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
- 29 -
【审题】材料先由刘亮程的话引出中心话题“证明”,接着联系生活中的常见证明,如“出生证明”“户籍证明”“成长记录”,然后分析这些“证明”的意义,即“记录生活的点滴,确认存在的价值”,最后拓展到人生旅途的“证明”,如“证明自己”“证明他人”“证明万物”。“证明”可以是有形的(实指),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指)。有形的如一纸文件、一张照片、一本书,如脚印、伤疤、皱纹、拥抱等,无形的如成长的经历、成功的果实、精神收获的体现,如丰功伟绩、成就作品、高尚品德等,这是从“证明”的寓意角度立意。如从“证明”的做法入手,考生可以思考如何来证明,证明什么,证明的结果如何。从文体来看,本次作文要求写作记叙文,考生可以思考当我们被人误解的时候,被人低估的时候,被人怀疑的时候,面临困境的时候,该如何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如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真诚,证明自己的勇气。写作的过程要注意细节描写。
参考立意:学会证明自己;微笑是最好的证明;给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成长的证明。
行文结构:开篇写“池水照见”“真实的自己”既扣题,又由很强的画面感,自然引出下文;接着以“时光辗转”移动镜头,自然地切入“我”活在别人“美丽的影子里”生活情景的概述,以“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中心事件的描述,具体叙述了在游泳中所感受到的乐趣和自由,付出与成功,以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说服妈妈不再要求“我”与别人一样地生活,从而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成为“那是最美的出水芙蓉”。结尾简洁,有意蕴深远的效果,“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也将活出自己的精彩”,表达出自信。
素材:
1.秋日的清晨一边的清凉,舍弃小路,在满是荒草的荒地中行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荒草上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霜,像碎的钻石,阳光不是很强烈,是红色的,照在“水钻”上。呈现出蓝色,紫色,粉色的光。晃着我的眼,使我的视线再也不想离开半刻。一会儿,随着太阳的升起,霜渐渐消失了,我只得惋惜着离开。回到家,想到清晨消失的霜,除了可惜,似乎还感悟到了什么,它也许明知道吸收太阳的光会使自己蒸发,它也许明知道太阳一出来它就会魂飞烟灭,但是它却还是努力的吸收阳光,迎来太阳升起的时刻。霜吸收阳光反射出五彩的光线,使别人能够注意到它,哪怕会消失也在所不惜,因为它向世界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忽然想起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一种马哈鱼,它们成群结队的往上游游,不畏惧河岸上的它们虎视眈眈的动物,不在乎逆流的河水,一心只想到上游去,为了到那里产出自己后代,但是繁殖出后代后,等待它们的就是死亡,然后它们的后代也循环着它们上一辈的生命规律————繁殖后代然后死亡。
2.马哈鱼费尽千辛万苦产出后代,要后代一直繁衍下去,永不停息,这不是就是它在向世界表示它的存在吗,方法也许愚蠢,但它至少说明它在这个世界存在着。
3.在人类
- 29 -
世界中,证明存在的方法有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创造,医生的救死扶伤,工程师的奇妙建筑,都证明着他们的存在,也许有卑微,有的伟大,但是各行各业都有证明它存在的方式。
4.我用什么来证明我的存在呢?我没有事业没有一技之长,只有学业和善良的心。也许在学有所成的时候我可以说我存在过。也许在我帮助他人后,我会觉得我存在着,只有做过贡献,发出过光彩才能说曾经存在过,所以从现在开始,做点什么吧,才能在老的时候不会有所悔恨。
5.一道痕迹,是历史遗落在人间的证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痕迹依存。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跃动着多少忠奸贤愚之人,演绎着多少回肠荡气之举。翻开蜀汉历史,诸葛亮跃然纸上。他的睿智,他的忠诚,都为烽火岁月的三国增添了一页亮丽的色彩。还有少年英雄周瑜,还有褒贬不一的曹操,还有……但也留下了多少饿殍千里的惨象,只有残垣断壁在默默地诉说。在仓促而过的历史面前,我们深情地凝视,千般感慨,万种无奈,但我们依然一次次根据祖先遗留的线索,去寻找曾经的辉煌与悲哀,看历史给今天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我们如何沿着这痕迹去开拓未来的路。
6. 一道痕迹。是生命遗落在人间的证据。雪莱死了,带着他的浪漫,带着他对生命的诠释,带着他所说的:“在人类面前,王朝的兴衰,日月的更替又算得了什么”而长眠于地下。我们为他的语言而深深震撼,我们为他的离去而深深惋惜,但谁也无法乞求死神给予他重生。这让人感到寒颤。不过,十分庆幸,我们还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理念,我们还会在雪莱倒下的那个冬季里憧憬着樱花浪漫的春天,如同他还在一般,如同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一颗生命之星陨落,我们看到了他在天际划过的痕迹,狭长而醒目,时刻提醒着活着的人。其实故事并没有结束,有些东西仍在延续,因为要充当曾经生存过的证据——比如雪莱的痕迹。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9 -
- 29 -
- 29 -
相关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3页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2020学年2021-06-0429页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21-06-0425页
- 【语文】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2021-06-0413页
-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6页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2021-06-0413页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2021-06-0418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6-0425页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2021-06-0410页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四中2019-2020学2021-06-0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