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深圳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三校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赵祺、曹海容 审题人: 、
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50,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姓名、准考证号。
2. 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答题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 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
陈仕彬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山水画深刻影响和熏染着中国人的审美品格、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毫无疑问,山水画精神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的山水画家,担负着“正本清源”,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并且将传统山水画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正本清源”的“源”不仅仅是山水画艺术层面上的“源”,不仅仅是明清,是唐宋,甚至是春秋,它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是对“道”的体认。如龙瑞先生所言:“我们所谓的‘正本清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从而让人们在山水画面前产生感动,产生震撼,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感天悟地的人文精神之美,重新建立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的同构关系,最终深刻体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之境,感受“天地境界”,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山水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不被大多数山水画家和大众所认识,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承担起“教育和传播”的责任,“志道”,“弘毅”,真正担负起任重道远的文化使命。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山水文化及山水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崇尚自然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这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B.儒家以山高水长来体现“仁爱”的哲学内涵,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C.中国佛教和禅宗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在对山水的感受中提高自己的修悟,所以寺庙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组成部分。
D.儒道释对山水的态度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最终使中国山水画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其“以形媚道”的特点,实际上为山水画家和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B.中国山水画能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超越,是因为它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
C.所有山水画家都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加之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进而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留下辉煌的成就。
D.为山水画家开辟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的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中国山水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传承山水画精神内核,可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C.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言下之意,说的是当代的山水画家和大众对于中国优秀山水文化基因认识的缺失。
D.“正本清源”的“源”,包含着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中“道”的体认和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B.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B.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C.韦贸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5分)
(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贺铸①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北宋都城东京。③放夜:解除夜禁。古代,正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夜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美如浓艳的桃李。
8、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赏析。(5分)
9、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传家金簪
秦嗣林
我的邻居黄老太太,她家从上一代开始便累积了不少房地产,晚年生活优渥,在地方上小有名气。她的儿子黄先生则在市场里摆了个莱摊。其实以黄家的经济状况,黄先生根本不需要赚钱,与其说是做生意,倒不如说是打发时间。
不过有一天,黄老太太却上门来找我,小心翼翼地说:“我有样东西不能放在家里,放朋友那边也不放心,不知道可不可以放你这里?”说着就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用方型包布层层包覆的布包,里头是一个摩娑得发亮的木盒。黄老太太从中取出一只金簪,样式并不花俏,但可以判断出是件有些年头的金饰。
我问老太太:“这只金簪不占空间,为什么不放家里呢?”黄老太太扬声说:“要是放在家里,迟早会被我不孝的儿媳妇偷走。”我不解地问:“老太太,我认识你儿媳妇啊,有像你说的那么坏吗?”
黄老太太一听我提她儿媳妇,便噼里啪啦地数落起来,什么不孝顺、言词顶撞、甚至偷拿东西,让黄老太太气得要命。
虽然我心想她儿媳妇看起来不像是忤逆婆婆的人,但是对别人的家务事,我也不方便置喙。我赶紧岔开话题说:“大家都是老邻居了,东西放我这里保管当然没问题。但是按照惯例,还是要开张当票作为收据。”
黄老太太说:“好,就当5000元好了。可是你要注意喔,我这只金簪是祖上留下来的,哪天我走了,一定会一起带走。如果我没来拿,你千万不能给那个女人(儿媳妇),连我儿子也一样。”
我很好奇黄老太太为何如此重视这只不起眼的金簪,聊天后,总算慢慢拼凑出事情的原委:
原来黄老太太从小就被送到黄家当童养媳,婆婆待她十分苛刻,但是黄老太太不曾有过一句怨言,侍奉婆婆犹如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地无微不至。时间一久,婆婆终于被感动。临终前,她将黄老太太叫到病榻前,将金簪塞到她手里,温柔地说:“这只簪子是阿祖的阿祖(曾祖父)留下来的,我只留给你一个人。”婆婆的举动无疑宣告黄老太太从毫无地位的童养媳,晋身继承家族衣钵的长媳。
至此,我总算了解黄老太太为何不断叮嘱我绝对不能把金簪交给她儿媳妇,因为在她眼中,儿媳妇根本不曾尽到孝顺婆婆的义务,担不起金簪代表的持家有方。
没想到两年之后,黄老太太终究还是生病住院了。她的几个女儿帮忙整理房间,发现黄老太太视若珍宝的金簪不见踪影,却在平常收着私人物品的抽屉找到当票。于是黄老太太的儿子黄先生带着当票上门,告诉我黄老太太住院了,他要赎回金簪。我摇摇头说:“黄先生,很抱歉,你妈妈交代我,不能让你赎。”
黄先生听了不能接受,质问我是不是想要霸占他们家的金簪。
我索性敞开来说:“你知道她为什么执意要拿来我这里当吗?相信你和你母亲的相处情况,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要把家里的问题套到我这个外人身上。你应该跟妈妈好好商量。”
但没想到当天晚上十二点,黄先生竟再次闯进店里。
黄先生说,其实他并不在意金簪的归属,而是他妈妈平日到处宣扬儿媳妇如何不孝,传家的金簪绝不会交给他们云云,让黄先生饱尝亲友误解的目光。
我问他:“我不只一次听到黄老太太说儿媳妇不孝,可是我又觉得你太太不像是这样的人,而黄老太太也不是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到底是什么原因?”
黄先生苦笑说:“一开始我和太太谈恋爱时,我妈妈极力反对,她认为自己可以帮我挑个好老婆。所以从新婚第二天开始,婆媳大战就正式上演。其实我也不想让事情发展成这样,只是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每次婆媳意见分歧时,我总是没耐心跟妈妈好好商量。久而久之,我太太受到我的影响,与我妈妈之间演变成了对立关系。秦先生,你知道吗?我在妈妈和太太之间夹了20年啊!”黄先生眉头深锁,无比忧愁。
黄先生一口气说出了心里话,我便告诉他:“这支金簪代表的是孝顺长辈的传统,她认为你们违背了传统,想让她们和平相处,解题人只有你能胜任。你是不是该跟太太商量商量,改变你们跟妈妈沟通的态度?”
约莫过了10天,黄先生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黄老太太一起进到店里。黄老太太虽然有点虚弱,但是脸上的线条较过去柔和许多,看来黄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问黄老太太:“要不要把金簪赎回去啦?”黄老太太想了想说:“让你保管了两年,也该赎回去了。”金簪终于物归原主,黄老太太万分珍惜地收入原本的木盒中,黄先生推着妈妈走向门口。临走前,他转身朝我点了点头,母子两人一起出了大门朝家走去。
(摘编自《29张当票》)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一些细节描写独其匠心,如写黄老太太的那个装金簪的木盒“层层包裹”,“木盒摩挲得发亮”,都体现了金簪传承年代的久远。
B.在小说中,“当票”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果没有“当票“,黄先生就不会来找“我”而“我”也不会劝导他,最后母子两人也不会重归于好。
C.黄先生在母亲生病住院后,不顾撕破脸皮,极力要从“我”这里赎回金簪,说明他是一个见钱眼开、非常贪婪的人。
D.小说围绕传家金簪所叙写的故事,不仅情节曲折,而且母子两人对这支金簪的重视引发了人们对家族传统文化的深思,升华了主题。
E.小说结尾写“母子两人一起出了大门朝家走去”,这一结局暗示了母子两人重归于好,场面温馨感人,内涵丰富让人回味。
(2)“我”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黄老太太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传家金簪”有什么含义?作品以它为标题,有什么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费正清:美国汉学家的中国情
1929年,哈佛大学的约翰·金·费尔班克(即费正清)以优秀的学业赢得了一份罗德奖学金,这也迫使他选择一个专业。在哈佛客座教授查理斯·K·韦伯斯特的指导下,他决定把中国近代的外交关系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不过,当时约翰对中国的了解几乎等于零。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种“信念”的选择。他敏感地认识到,“美国和哈佛大学都需要了解中国”。他说:“中国研究需要才智、想象力,需要探求、创新,更需要进取精神。一旦进入这一领域,我马上为之着迷。我不知道它会让我产生什么认识,也不知道它会把我引向何地。但这到底是一桩事业,一桩使人心醉神迷的事业。”
1929 年约翰事业有目标,人生遇伴侣,可以说是双喜临门。这一年的情人节,他在哈佛的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威尔玛·D·坎农。两人几乎一见钟情。接着约翰到牛津求学深造,他决定以“19世纪中英关系”为题撰写博士论文。但是牛津图书馆所存的资料不仅有限,而且是一面之词,他需要到中国进行实地调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这样,他在1931年夏天争取到罗德基金会的支持,出发到中国调查、进修。1932年7
月,威尔玛也到中国。在北平,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在北平,约翰认识了中国知识界的一些头面人物,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北平社会研究所所长陶孟和、中国地质调查所研究员丁文江等。这批中国学者既继承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某些优良传统,又受到西方的现代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无疑是当时中国的精英人物。中国朋友中,跟费尔班克夫妇交谊最深,也最受他们推崇的无疑要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约翰的中文名字费正清和威尔玛的中文名字费慰梅便是梁思成给它们取的。从中国朋友那里,费正清逐渐意识到中国面临的文化整合问题,那就是如何鉴别出过去的糟粕加以抛弃,又如何在外来的东西里挑出精华加以吸收。这种同时驾驭两种文化的工作实在需要智慧、毅力和勇气。这批中国知识分子在生活上经历了不同的坎坷,却始终保持爱国的赤子之心。
50年代初,对中国的研究在美国似乎是一张白纸,美国还不曾有任何一个大学有像样的中国历史专业,这方面的学术专著也寥寥无几。然而这项工作却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条件,这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抗状态,朝鲜战争使美国人再也不敢小觑中国。这样才刺激了美国学术界对中国的浓厚兴趣,费正清的研究才能得到更大的响应。
1946年,费正清回到哈佛不久,就积极进行中国研究的组织工作。同年,哈佛大学的部分学者组成了“国际和区域研究教授委员会”。这一组织使原来互不相干的学者和研究领域捐弃门户之见,汇聚到一起。福特基金会率先在1955年为哈佛提供资助用于研究中国经济。这种援助以及校方的支持,使费正清及其同事建立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基金会不甘落后,先后慷慨解囊。“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不但开战后美国研究中国风气之先,而且其规模之大、出版之多与影响之巨,在整个西方也是首屈一指的。”
费正清面对的实际上是一块肥沃的处女地。哈佛仅有的一些有关近代东亚的资料既贫乏又肤浅,而且往往是以英国和欧洲人为核心来写的,亚洲只不过为这些富于冒险精神的西方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而已。而美国却没有任何人真正了解这个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结果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行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作为学者,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美国人民廓清一些对东亚的模糊认识,这当然是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从1966年起,费正清就在探讨美中关系的前景,寻找改善两国关系的突破口。
在1966年6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费正清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中国的新思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对美国政府当时的中国政策提出了疑问。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互相防范,在宣传上互不相让。中国政府把美国当作头号敌人,美国政府则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围堵中国。这种单纯的敌视中国的政策,多半受感情的支配,并无足够的现实依据。
一次偶然的机会,费正清跟后来成为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在飞机上邂逅,话题转到美中关系上来。费正清告诉基辛格,古往今来,中国的领导者在京城接见了无数“番邦”的来使。同样,毛泽东主席驾临异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美国总统却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去的地方。这次短暂的会面之后,费正清有先后给基辛格寄去了《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外交的传统》一文以及论文集《中国的世界秩序》。在这些著作中他和他的同事详细分析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具体例子说明中国文化虽然有妄自尊大的一面,其外交政策的重点却是自卫。这些著作显然大开了基辛格的茅塞。用基辛格自己的话来说,费正清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摘编自《费正清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费正清并非一开始便立志研究中国,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的,在确定专业时他对中国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是他听从了查理斯·K·韦伯斯特的劝告,这种选择完全是出于对这个教授的信任。
B.费正清在英国牛津求学时,发现牛津图书馆有关中国的资料不仅有限而且是一面之词,其中“一面之词”与后面提到的“往往是以英国和欧洲人为核心来写的”意思有相似之处。
C.约翰和威尔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们在北京结婚。他们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关系非常好,而且梁思成还给他们分别取了中文名字:费正清、费慰梅。
D.中国崛起了,对费正清的研究是有利的,学术界同仁对研究中国感兴趣了,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都投资了,不过只研究中国经济。
E
.费正清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且抓住可能的机会,甚至是偶然的邂逅机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美国领导人知道,影响他们对中国的政策。
(2)哈佛大学时,费正清为什么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1966年起为了改善美中两国关系,费正清采取了哪些行动?请结合材料简述。(6分)
(4)以前西方人研究亚洲,往往是“以英国和欧洲人未核心来写”,费正清是如何克服这一缺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一次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在南海问题上,作为域外国家,日方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停止对中国_____,更不要总是跟在某些国家后面做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的事情。
(2)四川航空原订4月9日正式开通三亚、高雄每周两班包机直航,并透过威龙中国联盟经海旅会牵线邀请高雄在地旅行业者多人12日至16日赴海南岛进行五天四夜踩线行程。却在出发前一天临时喊卡,让受邀者感到错愕,___。
(3)作为HD Radio系统唯一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授权商,ibiquity公司搁置了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转向新的HD编解码器。HD Radio能否比卫星广播更加成功,各界_____。
A、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指手画脚 B、指手画脚;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C、指手画脚;莫衷一是;议论纷纷 D、议论纷纷;指手画脚;莫衷一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口过度集中影响了大城市的运行效率及居民生活质量,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及产业布局的优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B.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较高,从工资收入看,鲁迅和徐志摩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他们如果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D.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要重建文化自信,只有建立了文化自信,中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才会达到文化自律、自觉,才能获得更多百姓的认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度思想家甘地说,“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从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来看,如果没有尊重生命这个基础,,而这些都是社会治理、法律制定的重要基础。动物福祉实际上衡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关乎人类自身的福祉。
A.人类社会也许无法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
B.人类社会中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不可能被演化出
C.人类社会不可能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
D.人类社会将会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吗
1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5分)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①,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②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③,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17.下面是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徽标图像(主体图案为蓝色,颜色由浅入深),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作家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演讲之后让学生写纸条提问题。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这位作家看到这个纸条,马上想到了小说《简爱》中简爱的一句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对这位同学的问题,你将如何回答?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三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1、C (强加因果,原文并未说“寺庙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佛教和禅宗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在对山水的感受中提高自己的修悟”产生的结果。此句还偷换概念,原文为“……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山水文化”不等同于选项中的“中国山水画”。)
2.C(表述不严密。原文说“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不代表“所有山水画家都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另,“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主要受释家的影响,而不是道家。)
3.B (原文中“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是指山水画的欣赏者而不是当代的山水画画家。原文关于当代的山水画画家的表述则是“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创作出“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的作品,使这些作品最终达到感染受众、教育受众的社会效果。见原文第8段。)
4. B(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5. B (为避唐宪宗李纯之讳,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
6. A(“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7.(1)(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说者”“骤”“且”“诣”各1分,大意通1分)
(2)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寝”、“衔”、“构”各1分,“卒为所构”被动句式1分,大意通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人有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徇私枉法。于是转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他再次上奏说:“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当时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皇帝还是没有听从。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张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答案:
8、①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整个上片为虚写,虚写梦境,着力描绘在东京的往昔场景。下片写实,写眼前天涯沦落的现状。(1分)②对比的手法。(1分)昔日是笙歌阵阵,灯火璀璨,场面热闹,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如何对比的分析1分)通过今昔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词人现实处境的落魄与悲凉。(情感1分,相近情感即可)
如以下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借景抒情或融情入景给2分;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对偶(对仗)给1分;
“香冉冉,梦依依”叠词给1分,“步莲秾李”比喻给1分。
(2)①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极写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舒心惬意,笙歌不断,灯火辉煌,佳人相伴(上片内容或诗句分析1分),表达了词人对东京繁华往昔和过往岁月的追念、珍惜和留恋的感情。(情感概括2分)
②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幻化,眼前独处暮春时节的天涯,远离凤凰城阙,星河寥落,处境孤凄,(内容或诗句分析1分),通过今昔鲜明对比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2分)
补充:此种回答亦可给分
下片表达了沦落天涯的孤独凄凉、怅惘无助之情。(2分)“天涯寒尽减春衣”写凄凉,“凤凰城阙知何处”写怅惘,“寥落星河一雁飞”写孤独寥落、迷惘无助。(1分)
赏析: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紫府”:紫色象征华贵,皇宫、仙居皆可称紫府,此处指整个东京。“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使人对东京元宵之夜产生了良辰美景、舒心惬意的印象,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梦中京城,如今天涯;梦中佳节,笙歌灯火,激动人心,如今暮春,只有琐碎平凡的减衣换季;梦中的五更,他与佳人相伴,踏月赏灯而归,眼前的拂晓,只有对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不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吗?读者自然会冲破这一凄清画面的本身,而体味出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
全词构思完整,一气呵成。上下片的环境、氛围、情绪截然不同。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
10.(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25分)
(1)(5分)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A项“都体现了金簪传承年代的久远”分析有误,“层层包裹”不能体现年代久远,只能说明珍贵。C项“说明他是一个见钱眼开、非常贪婪的人”分析错误,黄先生要赎回金簪主要是想消除亲友们对自己媳妇的误会。D项“情节曲折”错,这篇小说情节不曲折。
(2)(6分)①“我”在小说中贯穿始终,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起到了连缀情节的作用。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故事,有利于叙述,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③“我”这一形象的塑造,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我”通过劝导、启发使黄先生与母亲重归于好,引发人们对家族传承文化的思考。(每点2分)
(3)(6分)①坚守孝敬长辈的家族传统。作为传家宝的金簪她宁愿死后带走也不留给她认为不孝的儿子、儿媳。②自信、固执。认为自己可以给儿子找个好老婆,容不下儿子自己找的老婆。③宽容、明理。在儿子的主动沟通、转变后,她原谅了儿子、儿媳,赎回了金簪。(每点2分)
(4)(8分)含义:金簪代表孝顺长辈、持家有方并得到家族的认可,是黄家继承家族衣钵的象征。(2分)
作用:①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作品以传家金簪为线索,揭示矛盾,展开情节。②巧设悬念。“金簪”冠以“传家”,引发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③揭示作品主题。作品中人物对金簪的态度,能引发读者对传统家族文化的思考。(每点2分)
12.(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A“这种选择完全是出于对这个教授的信任”错,原文中提到费正清说“这是一种信念的选择”,他还敏感地认识到了“美国和哈佛大学都需要了解中国”。C 原文中仅提到威尔玛到中国并和费正清结婚,说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证据不足。D 福特基金会是出资研究中国经济,另外两个基金会并没有提研究中国的具体内容)
(2)①哈佛客座教授查理斯K·韦伯斯特的指导;②他对汉学前途的“敏感”,觉得“美国和哈佛大学都需要了解中国”。③他喜欢迎接挑战,这个研究需要才智、想象力、进取精神,所以在对中国了解为零的情况下,他仍然能“着迷”。④研究对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一进入研究领域,他就“着迷”了,觉得“心醉神迷”。(答出3点即可)
(3)①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关于中国的新思考》,质疑美国政府当时的中国政策②利用邂逅基辛格的机会,与他谈论美中关系,表示希望美国总统主动去中国同中国领导人会晤③先后给基辛格寄去了《中国的世界秩序》,让他了解中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融入中国社会,不远万里开到中国,体验中国人的生活。1931年夏天费正清争取到罗德基金会的支持,出发到中国调查、进修,并在中国结婚。②与中国的精英阶层交朋友,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内心,没有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知识分子,反而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智慧、毅力和勇气。③廓清美国人民对东亚的模糊认识,引导美国政府正确认识中国。与同事在哈佛建立东亚研究中心,开战后美国研究中国风气之先;发表文章对美国政府当时的中国政策提出疑问。④能一分为二地分析中国的文化,为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放在平等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B
【解析】指手画脚指的是“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议论纷纷: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结合语义及语境选B。
14.D(A搭配不当,“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搭配。B成分赘余,删去“自己的”或“私人”。C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和“它是……造成的”两种句式取其一)
15.C(A预测语气与前后文的语气不对。B叙述对象不一致,前半句是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而B项的叙述对象是“文明”。D句式不当,后半句没有答句)
16.①如果缺少睡眠(1分)
②学习效率反而降低(2分)
③睡眠不足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 图形由五角星、海洋和盾牌构成(1分),五角星代表国家,寓意深海事业已成为国家战略(1分),海洋颜色由浅入深,代表中国深海事业不断刷新深度(2分),盾牌代表安全,突出管理中心将为国家深海事业保驾护航。(2分)
六、写作(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