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00 KB
  • 2021-06-04 发布

专题14+小说阅读(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4+小说阅读(押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额尔齐斯河畔 刘斌立 额尔齐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 源自阿尔泰山的融雪,冰冷着额尔齐斯河,她一路向北,湍急的地方可以击碎岩石,而舒缓的地方柔美得像图瓦人里最美的姑娘。‎ 鄂尔德西静静地坐在河畔上,他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那是黄昏最后一刻的阳光披到了他的身上。20年了,他知道每天最后一刻的霞光收拢在河畔的位置,他从没有坐错过。‎ 鄂尔德西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河水潮气的空气,无比幸福地托起了一直依靠在他身边的草笛。那根叫作“楚尔”的乐器,是鄂尔德西一生的珍爱。于是在落霞过后,在天色渐暗时,在额尔齐斯河平缓的流淌声中,楚尔响起了她震颤的和声。她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全靠舌尖控制着气息。在鄂尔德西老人的嘴里,楚尔更是美妙而又神奇地可以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 那个黄昏,鄂尔德西又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了《美丽的喀纳斯姑娘》。‎ 一阵缓慢但异常沉重的咳嗽声,突然打断了那美丽的乐曲。鄂尔德西脸上的幸福被肺部剧烈的疼痛替代,他只能放下楚尔,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胸膛和嘴……‎ 鄂尔德西终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告诉老人,这个电话我已经等了两年。‎ ‎10天以后,我和5个图瓦少年围坐在鄂尔德西的周围,听额尔齐斯河倾诉着她的衷肠。而鄂尔德西的楚尔正轻柔地哼唱。65岁的鄂尔德西,已经是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不能再完整地吹奏哪怕一首乐曲。他只能断断续续地给我和孩子们讲解吹奏楚尔的技巧。‎ 半年后,鄂尔德西只能卧床了。在他那间小木屋里,听我们用粗劣的技巧吹起楚尔。每每这时,他总是看着窗外,那里有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已经在那儿沉睡了20年。‎ 那样的日子只延续了3个月,我和那5个少年一起将鄂尔德西以及他的楚尔埋葬在那个姑娘的身旁。我听说,鄂尔德西和那个叫作艾琳娜的图瓦女孩,相识相爱于额尔齐斯河畔。那根楚尔,曾经是他们相爱相伴多年的见证。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鄂尔德西都要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楚尔,他的艾琳娜就坐在夕阳最后的霞光下面,沐浴着爱和那些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喀纳斯姑娘》就是鄂尔德西为她写的曲子。‎ 我终于决定离开阿尔泰,离开额尔齐斯河畔。我最终也没有真正学会楚尔的吹奏。两年前,在额尔齐斯河畔听到了鄂尔德西老人天籁一般的旋律,我想留下跟随这最后一位会吹楚尔的图瓦老人学习。我整整等了两年,一直等到他即将离世的时候才给我打了电话。‎ ‎ “我觉得现在的时间可以了。”鄂尔德西在电话接通后,讲了第一句话。‎ ‎ “你的意思是,你同意传授我了。”我不知道我为何如此平静,其实我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整整等了他两年。‎ ‎ “我想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答应过艾琳娜,我的楚尔今生只为她吹响,我做到了。”老人有点激动,又开始了一阵猛烈的深咳。‎ ‎“这两年我走遍了图瓦人的村子,几乎没有人会吹了,更别说吹得像您这样好的。”我在为这么好听的乐器而惋惜,楚尔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孤品了。‎ ‎ “哦,哦。”老人想起了什么,在电话那头应答了两声又沉默了。‎ ‎ “你帮我选5个图瓦少年吧。”老人平静地告诉我。‎ 在挂断电话前,老人对我说,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 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 我背着行囊沿着额尔齐斯河离开的时候,听到了5位少年为我吹奏的曲子,那曲子一直弥漫在那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林中,在那山林溪涧,我仿佛看到鄂尔德西与艾琳娜又幸福地徜徉在永恒的岁月里。‎ 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但我知道,远山落红时,那空灵悠远的美丽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她也会随着额尔齐斯河的波涛,一路向北,流向北冰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讲述了图瓦人楚尔演奏者鄂尔德西的故事,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B.小说中写到楚尔演奏可能将要失传,“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来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深化了关于文化传承的主题。 ‎ C.小说的结尾说“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写出了“我”的遗憾之情,也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心。‎ D.小说不仅写了鄂尔德西与艾琳娜的爱情故事,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疆少数民族风景画,表达了对大自然风光的讴歌之情。‎ ‎【答案】B ‎【解析】A项,小说还采用了插叙的记叙方式。C项“也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心”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但我知道……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可知,“我”并不担心。D项“表达了对大自然风光的讴歌之情”分析错误。‎ ‎2.小说的主人公鄂尔德西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热爱艺术,技艺高超。他一生珍爱楚尔,在河畔尽情吹奏,乐声悠扬婉转,天籁一般。②忠于爱情,恪守承诺。一生只为爱人吹奏楚尔,并为她谱写曲子,痴情为她吹奏20年。③深明事理,传承文明。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毅然决定把楚尔吹奏技艺传承下去。‎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小说中描写 ‎3.小说的标题是“额尔齐斯河畔”,有人认为改为“楚尔”更好。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以“额尔齐斯河畔”为题更好。①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额尔齐斯河畔”给人诗情画意的美感,烘托主人公额尔德西人物形象,彰显艺术魅力;③以具体独特的边疆河流为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以“楚尔”为题更好。①突出故事主要情节,表明故事紧紧围绕“楚尔”展开;②以乐器为题,彰显此乐器对主人公的重要性,突出人物形象;③“楚尔”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是主人公感情的寄托物,同时它身上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更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小说的标题选择哪个更合适,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成理。解答此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小说内容具体阐释理由。说明理由时,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小说环境等方面来思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下第一桩 凌鼎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嘴里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天下第一桩”。‎ 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好的东西。郑有樟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赏心悦目,更难得的是这香樟木桩香气扑鼻,且香得柔和、高雅。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语,也不离去。‎ 阮大头已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不无得意地说:“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 郑有樟从小命中缺木,所以取名“有樟”,而今,这古桩出现在眼前,不是缘又是什么?郑有樟下决心非要把这天下第一桩弄到手不可。‎ 他很有诚意地对阮大头说:“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命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您老成全我,割爱吧。您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 阮大头一听,笑笑说:“想看,尽管看;想买,则免谈!再说就伤和气了。”‎ 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 郑有樟不甘心,他实在太喜欢那天下第一桩了。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郑有樟吃饭想着这事,睡觉想着这事,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老艺人创作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据说已连续雕刻好多年了。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他八成会喜欢的。‎ 事不宜迟,郑有樟第二天就开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 果然不出郑有樟所料,阮大头一眼就相中了这大型根雕作品,请郑有樟爽快出价。‎ 郑有樟很坦率地说:“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你的树桩。”‎ 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 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悻悻而回。‎ 藏友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记着那天下第一桩,就给他出主意。‎ 藏友甲说:“阮大头的独生女今年26岁了,还没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条件嘛,非天下第一桩做嫁妆不要……”‎ ‎“缺德缺德,婚姻是儿戏啊?”郑有樟一票否决。‎ 藏友乙说:“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 ‎“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郑有樟依然不同意。‎ 藏友丙说:“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 ‎“你们怎么尽出馊主意,难道就想不出一个金点子?”郑有樟脸色凝重了起来。‎ 郑有樟突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藏友们才知道,他去了安徽,去调查了解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还翻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回来后窝在家里写了篇《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据郑有樟考证: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安徽著名的博古斋收进,后为画家闵双城收藏;元代时为贵族王孙铁木儿秘藏;明代时,在安徽布政使及大收藏家华佰裘等多人手里珍藏;清代时,在桐城露过面,后来就不知去向,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最近,才重现江湖。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吟咏此桩的诗文。‎ 郑有樟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后,交给阮大头斧正。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对这天下第一桩如此有感情,如此有心,很是感动。他拉着郑有樟说:“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 三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说:“啥话别说,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 郑有樟去搬天下第一桩时,特地沐浴焚香,极是虔诚,出屋进屋前,还点了鞭炮、放了高升呢。‎ 当时人群中说啥的都有,有说“神经病”的,有说“作秀”的,有说“文人怪癖”的……‎ 郑有樟一点儿也不恼,他乐呵呵地说:“我全当补药吃。”‎ ‎(原载《人民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有樟命中缺木,才取名“有樟”,现在“天下第一桩”出现了,他决心要把它弄到手,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B.郑有樟亲自去安徽调查了解“天下第一桩”的来历,还写了一番考证的文章,这是他为了得到“天下第一桩”采取的“迂回战术”。‎ C.郑有樟不同意三位藏友的建议,是因为这些建议是缺德骗人和有失尊严的,说明他是一个讲方法、自尊自重、有道德感的人。‎ D.小说围绕一件藏品“天下第一桩”展开,通过郑有樟向阮大头求取树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表现了做人做事应诚心正意的主题。‎ ‎【答案】C ‎5.小说中写郑有樟买东阳老艺人的水浒人物根雕与阮大头作交换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根雕精美贵重可阮大头仍不愿用天下第一桩交换,衬托出天下第一桩的价值。②设置悬念,推动故事发展,引出后面三位藏友出主意的情节。③突出郑有樟、阮大头对天下第一桩的喜爱,凸显郑有樟的诚恳与阮大头的固执。‎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作用类题目一般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展开分析。本题中,郑有樟用贵重的根雕与阮大头作交换,而阮大头不为所动,在内容上衬托出树桩的珍贵无比,也凸显了人物性格和二人对树桩的喜爱。阮大头没有收下根雕,这才有了下面三位藏友出主意的情节,所以从结构上看,设置了悬念,引出了下面的情节。‎ ‎6.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两段完全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同意删除。①故事讲到郑有樟搬走天下第一桩,已经结束,后两段显得多余,破坏故事的完整性;②没有这两段,小说结尾更加简洁精练,以场景描写结尾给人想象的空间;③删除最后两段,也不影响小说主题思想的表达。‎ ‎(示例二)不同意删除。①这一结尾中,郑有樟根本不在乎别人“神经病”“作秀”等议论,更突出了他对天下第一桩的痴迷;②这一结尾,突出了郑有樟宽宏大量、乐观积极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小说氛围来讲,以主人公得到来之不易的东西的欢快舒心结尾,更符合小说的整体格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的常住人口各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 “你早。”他向她致意。‎ ‎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的身材,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正。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风韵犹存。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鲜花的商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次数极少。背有点驼了。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时候,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耽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 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动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突然。‎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对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进行了描写,“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的作用是创设氛围。‎ B.邻居们不清楚潘雪娥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的确没有结过婚,这说明邻居们有猎奇心理,对潘雪娥的人生充满了好奇。‎ C.郑若奎每次回家的时候,都带回来一束鲜花,而潘雪娥在西街花店工作,这里作者埋下了伏笔,郑若奎去潘雪娥那里买花实际是为了表达爱意。‎ D.在潘雪娥离开小院前,她送来的大大的、缀满鲜花的花圈和仍旧明亮洁净插着白菊花的花瓶,都暗示了潘雪娥对于这份感情的珍视和惋惜。‎ ‎【答案】D ‎【解析】A项,开篇的环境描写在文中除了创设氛围外,还有暗示人们的思维状态、烘托悲剧主题等作用,此选项只说出一方面,不全面。B项,文章中相关内容的描写是为了对潘雪娥进行介绍,并没有有意刻画邻居们的心态。C项,无中生有。文章中并没有明确交代郑若奎的花是从潘雪娥那里买的。‎ ‎8.小说中多次出现对高脚花瓶和鲜花的描写,这在文章中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出郑若奎内心的年轻活力和对爱的渴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合理引出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造成波澜。③与男主人公的外貌、家中环境形成反差,增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9.小说题目“永远的门”耐人寻味,结合小说内容,你认为“门”指什么?造成郑若奎和潘雪娥感情遗憾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门”:既指墙上画着的门,也指心门,是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顾虑等而无法沟通的现实。造成小说两个主人公感情遗憾的原因:①潘雪娥一贯的冷漠表现。每次郑若奎向她致意时她总是冷漠相对。②郑若奎的拘谨怯懦。他不能勇敢地表达爱意,只用含蓄的方式来自我安慰。③邻居们的看客心理。邻居们的情绪只是随着故事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没有人为两人的感情主动做些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门”的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郑若奎的墙上画着一扇门,但二人却没有迈开那一步,是因为心门没有打开。至于二人感情遗憾的原因,可以从人物方面进行探究。如潘雪娥对郑若奎的态度,郑若奎的性格,还有邻居们的表现等,这些因素都使得二人没能走到一起。‎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里人 侯发山 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一户农家乐。随同去的老孟,是个盖房子的,又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刚坐下,老孟就豪气十足地对老板二狗说:“先来盘鳄鱼肉。”‎ 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 老孟眼也不看二狗,“啪”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 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不信您问侯老板。”‎ ‎ “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来,土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 二狗这儿有个规矩,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我点完菜,二狗一算账,四百八。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百元大钞。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儿优惠。”‎ 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二狗还是不愿意。‎ 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 老孟没说话,叉掏出一张十元的。‎ ‎ “还差二十。”二狗伸着手,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 我看不过去,刚要掏钱,①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 ‎ “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老孟黑着脸。‎ 菜一道道上来了。味道嘛,也确实不错。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 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 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我忍不住提醒二狗:“老板,你可看清楚了,他给你的可是冥币!”‎ ‎ “我知道。”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 ‎ “难道男孩的父亲是个地头蛇,惹不起?”我有点糊涂地看着二狗。‎ 二狗淡淡一笑:“孩子得过脑膜炎,脑子不大灵醒,经常把冥币当钱使。”‎ 老孟附和道:“都是有本钱的,咋说也不能干赔本的买卖啊。”听口气,完全是在嘲讽二狗。‎ ‎ “他也只是要碗面,没啥。”二狗不以为然。‎ 我由衷地说:“你这么好心,这孩子真幸运。”‎ 二狗说:“不只是我,村里凡是开店铺的都这样对他。”‎ 这时,服务员刚好过来端菜,她说:“这个孩子是村长的。”‎ 老孟放下酒杯,冷冷一笑,说:“谁说山里人老实?也会拍马屁嘛。”‎ 二狗真是傻蛋,居然没有看出老孟的冷嘲热讽,说:“别说吃碗面条,吃俺身上的肉俺都舍得。”‎ ‎ “我明白了,村长在这里挂着账……行。老板真会做生意。”老孟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 二狗没接他的话茬,叹口气,说:“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下起大暴雨,村长进山巡视,发现刘大爷的屋子裂缝了,忙把刘大爷背出屋子。刘大爷说他的收音机还在屋里,刘大爷孤寡一人,收音机可是他的宝贝。村长就放下刘大爷,刚返回屋子,轰隆一声,屋子塌了……刘大爷在屋子前跪了整整一天。”‎ ‎②我们几个人一下子沉默了。‎ 临走时,老孟不声不响放到吧台上五张百元大钞。‎ ‎ “老板,已经算过账了,您是不是喝多了?”二狗不知如何是好。‎ ‎ “这个,那个,那孩子想吃啥你就做点啥……”老孟头也不回,走出了农家乐。‎ 半个月后,我接到老孟的电话,他邀我一起去靠山屯。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 ‎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说老孟“是个盖房子的”,有戏谑、讽刺的意味,用“俗称房地产商”表现老孟的财大气粗,这为后文刻画老孟这个人物做了铺垫。‎ B.小说使用先抑后扬和烘托的手法,开头用不少篇幅写二狗和老孟的讨价还价,似乎两人都很小气,斤斤计较,但后来的情节发展却说明并非如此。‎ C.在写村长的儿子用冥币买面时,小说使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二狗对“我”、老孟说话的不在意,以此表现二狗的坦诚态度。‎ D.二狗介绍村长牺牲的情节,是要告诉“我”和老孟他并不是想巴结村长,让村长的儿子免费吃面是因为村长的无私和自己对村长做法的敬佩。‎ ‎【答案】D ‎2.请结合上下文,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几个人一下子沉默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动作、语言描写,准确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忙掏出……”表明老孟好面子,不想让“我”付剩余的饭钱,“摔”“不用找了”表现了老孟对二狗连二十块钱都不退让的愤怒、不满之情。‎ ‎②神态描写,“沉默”表现了“我们”知道事实真相后的感动以及对之前误解二狗的惭愧之情等。‎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题干的具体要求和画线句的内容。题干要求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作答时可从描写的手法以及表现的情感等角度分析。①描写了老孟的动作和语言,看到“我”要补齐饭款,老孟连忙拿出钱来,但“摔”表现了老孟对二狗的不满;②是“我们”听到村长的故事后的神态描写,“沉默”体现了“我们”的沉思和对村长的做法的感动以及对之前误解二狗的惭愧之情等。‎ ‎3.文章结尾的“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是理解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语句。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味道”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二狗开的农家乐饭菜的味道还算不错,得到了老孟他们的认可;二是该村村长的行为令人敬佩;三是十分“抠门”的二狗对村长的儿子的关爱很让人感动。‎ ‎②小说以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帮助,相互理解的主题,同时也赞美了英勇无私的精神。‎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犇 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继承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身份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模仿徐渭的画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佳话,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德的人提供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褪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雪上加霜。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的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说裱画徐早年清高不作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了事情的经过,并说他在仿作的画轴夹层里都盖了方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从裱画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的传承状况写起,这样既交代了写作背景,也将淮城的裱画行业经营不善与裱画徐的善于经营形成对比。‎ B.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 C.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的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答案】C ‎【解析】A项,小说中没有说“裱画徐”善于经营,只是写他一直坚持手工装裱。B项,向边寿民学习的是裱画刘的祖上,而不是他。D项,小说中并没有语言描写。‎ ‎5.裱画徐除了裱画技艺高超外,还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综合素养好。他善裱、能画、工篆刻。‎ ‎②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有标志,并向公安局举报。‎ ‎6.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倒卖赝品的人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②徐家裱画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时的做法形成照应;③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寄到公安局的举报信里说他在仿作的画轴夹层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回答问题,首先要从小说中找出照应的部分和属于伏笔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如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为后文倒卖赝品的人找他做赝品埋下伏笔;徐家裱画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时的做法形成照应等。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父亲 ‎[智利]奥莱加里奥·拉索·巴埃萨 一个小老头下巴蓄着又白又长的胡须,上唇的小胡子被尼古丁熏成了红色。他披着一件大红斗篷,脚登高跟皮鞋,头戴一顶龙舌兰编的草帽,胳膊上挎着一个小篮子,来到兵营的门口,走过去,倒回来,走过去,倒回来,反反复复,显得十分胆怯。他想向哨兵打听什么,但哨兵没等他开口就高声喊道:“警卫班长!”‎ 一个班长从门后跳了出来,仿佛是埋伏在那儿的。他仰起头用询问的目光打量着他,老头儿说:“我儿子在吗?”班长笑了起来。‎ ‎ “他叫曼努埃尔……叫曼努埃尔·萨巴塔,先生。”‎ ‎ “我不知道哪个士兵叫这个名字。”‎ 乡下人骄傲地直起身子讥讽地笑了:“可是,我儿子不是士兵,他是军官,是正儿八经的军官……”‎ 警卫团的号手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凑过来低声告诉班长:“是新来的,刚从学校来的……”‎ 班长看他是个穷人,没敢请他去军官俱乐部,而是叫他去了警卫团。‎ 老头儿坐在一条木凳上,把篮子放在伸手可及的身边。士兵们一下子围拢来,以好奇的目光看着那个农民,他们对那个篮子很感兴趣。篮子不大,用一片口袋布盖着。那帆布下面先是听到啄食声,接着便有一只红冠老母鸡露出头来,由于闷热,它的嘴张开着,不停地喘着气。‎ 看到那老母鸡,士兵们一边鼓掌一边像孩子似的高声叫道:“炖鸡吃!炖鸡吃!”‎ 农夫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面对那么多持枪的士兵又十分紧张,不禁傻乎乎地笑起来,思想也乱了:“哈,哈,哈……对,炖鸡吃,炖了给我儿子吃。”‎ 说罢,老人却是一阵心酸,脸上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又说道:“我都五年没见他了!他不愿意回村里去……”‎ 一个卫兵去叫中尉。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现出了他老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道:“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 卫兵又主动解释说:“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 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行啦……您走吧!”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划起来。‎ 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老头子……他说他是您父亲……”‎ 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恕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滚吧!我就来。”‎ 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得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他竖起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那脖子又红又皱巴,跟火鸡脖子一样。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来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立——正!”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兴奋得浑身颤抖着高声叫道:“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 尉官只冷冷地向他打了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吗到这儿来看我……我有军务在身……不能出去。”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 “给你们吧,就你们吃。”‎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 ‎ (选编自《外国文艺》,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儿子一再拒绝与父亲见面,直到军官来找他时,才迫不得已去警卫团,这是因为他虚荣心作祟,不想让同僚知道他的出身,以免影响前途。‎ ‎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儿子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话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紧张,他点上香烟用刀鞘包头划地是为了逃避他人询问的目光。‎ ‎ C.小说背景设置在军营,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警卫班长、哨兵、号手等军人形象,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D.小说地域特色鲜明,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南美的风俗人情画。‎ ‎【答案】B ‎【解析】A项,“以免影响前途”的分析只是推测,小说并未明确交代。C项,“性格鲜明”不准确,小说对哨兵、号手的形象一笔带过,没有表现出他们鲜明的性格。D项,选项说法不恰当,小说地域特色不鲜明,其情节在军营中展开,人物对话没有乡土气息,小说也未对当地风俗进行描写。‎ ‎8.小说主人公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贫穷卑微:穿着朴素,探视儿子只能带一只鸡,进入军营前胆怯紧张,遭到士兵们的嘲笑和轻视。②以子为荣:为儿子是一个军官而骄傲,看到儿子受到尊重而喜悦。③念子心切:在军营中等待儿子时忐忑,见到儿子时激动,被儿子赶出军营时虽气愤,但仍对儿子十分牵挂。(意思对即可)‎ ‎9.小说中两次说到吃鸡,父亲的表现和心情都不同,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次是士兵起哄要“炖鸡吃”,父亲不禁乱了方寸,说“炖了给我儿子吃”。这背后是初进军营的紧张和对儿子的惦念。②第二次是父亲把鸡送给警卫班长,临走时还不忘请求分一块鸡脯给儿子吃,这背后是对儿子的失望和无法割舍的爱。③两次描写,对比鲜明,凸显了父亲的心理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说主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两次写到吃鸡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的表现并分析他的心情。第一次是士兵们起哄要炖鸡吃,此时的父亲不知所措,因为他就想炖了给自己的儿子吃,这里既表现了他的紧张,又突出了对儿子的惦念。第二次则是父亲把鸡送给警卫班长,但他没有忘记请求给儿子一块鸡脯,这里有对儿子的失望,也有无法割舍的爱。分析效果时,可从人物的心理、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入手。‎ ‎10.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但有较大篇幅是在写儿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儿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父亲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儿子的刻画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儿子是父亲探视的对象,所以对儿子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对塑造父亲形象、表现父亲的心理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对儿子的描写和对父亲的描写随着故事的发展交替进行,使情节更富悬念,儿子的冷漠虚荣与父亲的真切深爱互为比照衬托,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对儿子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儿子冷酷无情的批判和对父亲爱子之心的同情,这不仅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深刻,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