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0 KB
  • 2021-06-04 发布

(新课标Ⅲ)2017 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01(无答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新课标Ⅲ)2017 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01(无答案)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要通过画面将“美”传达给欣赏者。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 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 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 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 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 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说,李璟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 萏”是“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 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 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为什么呢?“菡 萏”一词出自《尔雅》。《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 2000 年了,够古老;而且 《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因 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香”是芬芳的香气,“翠”不只是绿的 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销”了、“残”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 暮”的感慨, “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 美感。 中国画中的“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 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 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 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问题,而更是中国画中有“我” 的存在,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如同一次心灵的散步。 中国画肇始就是在客观之上表现作者自己,特别是自从宋代的文人染指绘画以后,中国画便 有了一种特别的追求──文人气。文人们将自己追求的诗意精神需求融入笔墨之中,重意趣 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离尘绝俗,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愿望。所以说,中国 画的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延伸,强调文人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格调。无论画山水、 人物,还是花鸟,画中可以无人影,但“境”中一定有一个人,就像中国人论诗“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随着 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门打开,西洋画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面对写实逼 真的西洋画,许多人惊讶不已,西洋画里那铜制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纽扣,那细密逼真的发丝, 那如同真人一般,好像还有着温度的人,似乎让重神不重形的中国画相形见绌,中国画好像 成了明日黄花,许多有见识的文化人,此时也像是被洗了脑,反对写意,要改良中国画。但 是智慧者是始终知道水墨意韵的,带有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遗憾的是,许多人舍弃滋养自己的本土文化,试图丢掉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不再关心 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文化赋予艺术的那种诗意的精神追求,放弃自己主观精神 的追求,过分强化和追逐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有些人剑走偏锋,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借鉴 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硬地照搬照抄会水土不服,或许最终忘记了自己 是从哪里来,也弄不清自己要到哪里去。 (节选自《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究古意》,有删 改) 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A.中国画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更要讲求审美理想,以及哲学意 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菡萏香销翠叶残”有一种古雅的美感,能给人以词语意义之外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如果换成“荷花凋零荷叶残”则意味索然。 C.中国画重“意境”,古意盎然,能给欣赏者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欣赏者不仅 能享受到客观上的美,还能获得主观上的美。 D.西洋画的特点是细密逼真,所画人物好像还有温度。西洋画的引进让中国画坛的画风 和画技更加丰富多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菡萏香销翠叶残”传达了一种香消玉殒的悲凉之情,以致王国维读完后有了“众芳 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 B.中国画讲究古意,远离现实,追寻超现实的意象和美感,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 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 C.自从文人参与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文人的气质,有了文人的诗意情怀,强调高古 的气韵,无论什么内容,画中总有“人”的存在。 D.西洋画与中国相比,西洋画重“形像”,中国画重“神似”。中国画更强调意蕴,重视 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距离”产生美,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绘画,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 所以越是远古的绘画越具有审美价值。 B.画家石鲁曾感慨:“画山就是画人、画人格、画精神、画自己。”说明了中国画的创作 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 C.文章批评了当今一些人忽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画所体现的诗意与精神 追求,而过分强调外在表现形式的现象。 D.中国画与西洋画比较,二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所以对西洋画应 运用“拿来主义”,吸其精华,西为中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史学大师阎宗临 夏明亮 ①1904 年阎宗临诞生在山西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喜欢读书,苦于家境窘迫,上小学 时经常步行三十多里山间小路到表兄家借书阅读。小学毕业后,父亲想送他到县城里的店铺 当学徒,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表兄深知这个表弟嗜书如命,读下去可能会挣个好前程,于是 主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这样他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1919 年,阎宗临考入五台县川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中学,毕业时,化学老师乔松岩先生建议他去北京报考高等师范。当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 他就拿着乔先生给的十元钱,孑然一身前往北京。 ②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没有考取高等师范,坐困愁城,维持生活成 了问题。经朋友劝说,他报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开办的重华书院,斩获第一名。梁先 生爱才心切,亲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阎宗临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诺为这个穷学生负担食宿并 免除学杂费。 ③重华书院的课程以儒学、佛学和印度哲学为主。阎宗临试读了一段时间,对这些课程 提不起兴趣,还是想读文学或历史学。他思虑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辞行。梁先生不阻青年人 之志向,欣然放行。这段相处虽时间不长,但梁先生那渊博的学识、宽厚的为人,给青年阎 宗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宗临结识了留法归国的学生华林。华林得知阎宗临想读“洋书” 的理想后,竭力劝说他赴法勤工俭学,并应允代他在法国联系工作事宜。 ⑤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阎宗临终于到达法国马赛港,通过法华教育会进入公学开 始学习法文,同时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经历了整整五年的打工生涯,阎宗临于 1929 年冬天 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主攻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化课程。 ⑥拉丁文晦涩深奥,在语言学界有“死文字”之称。学校规定,东方国家的学生可以免 修拉丁文,学校里几位日本籍学生知难而退,申请免修,只有阎宗临这个中国学生硬着头皮 选修了拉丁文。在阎宗临看来,这不仅是因为要获得伏利堡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必须通过 拉丁文考试,更是因为西方历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不学通拉丁文,就无法真正理 解欧洲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着“触摸欧洲文化灵魂”的精神,经过三年多的刻苦学习,阎 宗临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33 年夏,阎宗临获得瑞士国 家文学硕士学位。 ⑦1929 年 11 月,阎宗临拜访了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先生。在一间堆满书籍的接待室里, 他与罗曼·罗兰开始了一场超越年龄、语言、国籍等诸多界限的敞开心扉的畅谈。他们从托 尔斯泰谈到中国的辜鸿铭,从《阿 Q 正传》谈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两人越谈越契 合,越谈越投机。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深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 惋惜。 ⑧1937 年 7 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阎宗临再也无法在书斋中安坐下去, 他毅然向岱梧校长辞行。校长再三挽留,说瑞士是中立国家,不会有战争的危险,而且他可 以帮助阎宗临取得瑞士国籍。阎宗临婉言谢绝了,他说:“国家有难,留在国外怎能安心?外 国人也会看不起你!” ⑨回到战乱中的故乡山西,阎宗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担任外 文秘书,一是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阎宗临理 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⑩1938 年 6 月,阎宗临应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任仁之邀,赴桂林受聘出任广西大学历史 系教授。身处战乱之中,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阎宗临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保存中华 民族的文化血脉贡献一份华夏学人的绵薄之力。正如他在《罗马史》自序中所写的那样:“一 个读书人,在那离乱之时,外面秩序破坏如同沙漠中的生活,所可求者,只有设法安定内心 的纪律,埋头工作,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试将所授之罗马史,整理成书。这并不是一种 如何新奇的著述,这只是一个清苦的中国教授,苦守他的战时岗位……” ⑪在桂林的六年是阎宗临一生中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在教学之余,他抓紧一切可 以利用的时间,写作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他去世后结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 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共计六十余万字。 ⑫阎宗临在欧洲生活十三年,其中五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 识;他刻苦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从本科直至博士,对欧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加之他 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因此他的学术著作被史学界誉为“多年来罕见 的一种真学术”,而且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 20 世纪的史学界真可 谓凤毛麟角,“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他而言实属当之无愧。 (摘编自夏明亮《阎宗临:史学大家的辉煌与遗憾》)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阎宗临家境贫寒,由于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所以多次得到别人的帮助。表哥每年 资助他二十元,中学老师乔松岩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赴京参考,梁漱溟先生免除他的 学杂费。 B.因为对重华书院的课程没有兴趣,阎宗临便离开了重华书院。他虽然与梁漱溟先生相 处的时间不长,但梁先生对他的影响并不小。 C.虽然拉丁文有“死文字”之称,但阎宗临为了真正理解欧洲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毅然 选修了拉丁文。通过他的刻苦学习,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 D.罗曼·罗兰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也相当熟悉,但他还是为自己不 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而内疚,为欧洲人不了解中国而惋惜。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阎宗临初中毕业后,拿着乔松岩老师资助的十元钱,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报考高等师范。 这为他后来成为史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阎宗临回国后,拒绝了外文秘书一职,而选择了山西大学教授,说明他对当时国民党 统治缺乏民主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民主的追求和向往。 C.阎宗临说“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苦守他的战时岗位”表明他在国家离乱之时, 以一个文人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国家排忧解难。 D.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欧洲社会,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阎宗临长期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历了五年的打工生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6 - E.阎宗临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一种真学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将深厚的国学与对欧 洲社会、历史、文化的理性认识融合起来,实现了中西会通。 6.阎宗临并没有因为梁漱溟先生对他的优待而违心地留在重华书院学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 这件事的看法。(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事故之后 韩少功 有个村庄的两个后生惨遭大祸。一个电工,一个帮手,架设外线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 然啊呀一声,双双翻倒在水田里,水淋淋的身体抽搐不已。 有人怀疑他们违章操作。有人怀疑另有第三者肇事,比方说在配电间贸然合闸。到最后, 几乎所有人却一口咬定了供电公司:施工前缺少培训,施工时没有监督,材料质量也可疑…… 总之他们应对死人负责。当时公司总经理把汽车停在村口,不打算进村了。村民们将汽车团 团围住,七手八脚要连车带人抬进村去,抬到惨兮兮的灵堂前去。他们一开始并没想到什么 钱,但既然时逢丧礼,狗屁总经理对死者看都不看一眼,鞭炮没有放一挂,祭幛没有送一条, 撒腿就想走,实在太没人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 掀了它!掀了它!开个铁乌龟来吓哪个?有人冲着汽车大吼。如果不是村干部及时赶来, 人们的扁担和锄头还要砸在车上。 总经理只是不想沾包,但不合人情的躲闪犯了众怒。也许正是这一点使舆论全面恶化, 使他陷入了是非难辩的泥潭。人们异口同声要求供电公司对事故负责,相干和不相干的恶语 都一齐砸过来。加上死者的亲属在场号啕大哭,人见人怜,人见人悲,妇人们泣声纷起,急 得总经理满头大汗,钻地无缝,插翅难飞,捐出了两百元还不够,向所有人赔笑脸还不够, 最后只得答应承担责任,一咬牙,给两家各赔十二万。 到了这一步,乡长才“及时”地出现,连声说自己来迟了,来迟了,劝退了几个吵闹的 后生,然后接总经理去吃饭,算是压惊和联谊。 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灵堂里的调解已经完成。但这算什么调解?我私下里已隐隐约约 知道肇事的第三者是谁。这就是说,肇事者并没有承担责任,供电公司却在相当程度上代人 受过。在全面推行法制建设的今天,这一结果大可奇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7 - 贺乡长对我说:“是不是有人肇事,这不难查。但查出来又如何呢?他赔得出二十多万 吗?赔不出。查来查去的结果,不但要毁掉两家人,还要毁掉第三家,你说是不是?” 他的意思是,肇事者家里也太穷了,经不起罚。而受害者的家里呢,如果没有补偿,就 只能讨饭。 “但事实总归是事实……”我支吾。 “事实是:现在三个家庭都有了活路,有什么不好?” “那供电公司是不是有点儿……” “你是说冤枉?是有点儿,但他们放点儿血,也是九牛一毛,不过是酒楼里少埋几张单, 麻将桌上少点几个炮。你还不知道他们?” 我无话可说。我以前只知法度的重要,但眼下不得不承认,法外有法,非法法也。山民 们心目中自有一套更为重要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在后果与动机之间更关注动机,比如考虑到 肇事者并无恶意,因此须从轻发落;在死者与生者之间更关切生者,比如考虑到两家遗孤都 要活人,那么补偿就比查案更重要。他们还怀恨供电公司赚得太多,太容易,太霸气,这次 切不可放过。这一切算计如果不是颠倒黑白,至少也是颠倒主次,活脱脱造出了一个假案。 但山民们认为此事办得天理昭昭无可置疑。他们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胡言乱语,乡村干部也 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两面三刀,反正是要逼供电公司掏银子——何况供电公司也不是完全没 有责任。 我不大能接受这种胡来和恶搞,但三个贫困家庭(受害两家加肇事者一家)由此免了灭 顶之灾,在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能继续活命,又不能不说是各种结果中最让人心安的结果。 我又能说什么?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村民们对结局一派欢喜。 有人说:“他们死得好啊!你想想看,一没有吃药,二没有打针,三没有动刀子,什么 苦都没有吃,就像一觉睡过去了。这种死法哪里去找?” 另一个说:“哪里死了呢?明明还活着呵。老人还由他们养,堂客还由他们养,连娃崽 的学费也还是由他们出,只是家里少了一个影子。没关系的,同外出打工差不多。” 还有一个更是无限憧憬:“我下次一定要给供电公司打工去!吊颈也要挑棵大树不是? 跳河也要选条大河不是?” 东一句,西一句,事情就真的这样过去了。 (选自 2015 年第 9 期《微型小说月报》)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8 - A.事故发生后,村民们一致认为供电公司要负责赔偿,于是当他们发现供电公司的经理 后,二话不说就把他连人带车抬进了村。 B.“我”对事故处理结果的态度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由最初的气愤不已,到后来的无可 奈何,再到最后无言地默认。 C.“村民们对结局一派欢喜”这句话发人深省,既刻画了事故处理后村民们喜形于色的 神态,更批露了村民愚昧自私的内心世界。 D.小说最后“事情就真的这样过去了”,与标题相呼应,表达了“我”因事故终于得到 处理的欣慰之情。 8.请简要分析贺乡长这一形象的作用。(5 分) 9.现实生活中与小说中相似事件不在少数,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父熹,字义和,习骑射,尝与人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 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质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永初元年,为员外散骑侍郎。 母忧..去职。服阕,为江夏王义恭抚军。以轻薄无检,为太祖所知,徙为给事中。 虏侵徐、豫,拓跋焘率大众数十万遂向彭城,质率万人北救。既败,质投盱眙。盱眙太 守沈璞完为守战之备,质大喜,因共守。焘与质书,质答书曰:“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 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①哉。”二月二日,乃解围遁走。上嘉质功, 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明年,太祖又北伐,使质率所统见力向潼关,质顾恋嬖妾,弃营单 马还城,散用台库见钱六七百万,为有司所纠,上不问也。 元凶弑.立,以质为丹阳尹,加征虏将军。后世祖即位,加质为散骑常侍,使持节如故。 时世祖自揽威柄,而质以少主遇.之,是事专行,多所求欲。台符屡加检诘,质渐猜惧,便有 异图.。 以义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会义宣有憾于世祖。质因此密信说诱, 陈朝廷得失。又谓“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势均,事不两立。持疑不决,则后机致祸。” 义宣时未受丞相,质子敦为黄门侍郎,奉诏敦劝,道经寻阳,质令敦具更譬说,并言世祖短 长,义宣乃意定。驰报豫州刺史鲁爽,期.孝建元年秋同举。爽失旨,即便起兵。遣人至京邑 报弟瑜,瑜席卷奔叛。瑜弟弘为质府佐,世祖遣报质,质于是执台使,狼狈举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9 - 兵败无所归,乃入南湖逃窜,无食,摘莲啖之。追兵至,窘急,以荷覆头,自沈.于水, 出鼻。军主郑俱儿望见,射之中心,兵刃乱至,肠胃缠萦水草,队主裘应斩质首,传京都, 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宋书·臧质传》,有删改) 【注】①桑乾:桑乾宫。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质以少主遇之 遇:待遇 B.质渐猜惧,便有异图 图:图谋,打算 C.期孝建元年秋同举 期:约定 D.自沈于水,出鼻 沈:沉入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母忧,指母亲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必须解官回家,为父母守孝,守孝期满才可回 朝为官。 B.寡人,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和“朕”一样是皇帝称自己的专有名词。 C.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 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弑,古时儒家尊卑思想意为以下犯上之意。如“弑君”“弑父”。此处指太子刘邵杀宋文 帝,自立为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臧质年轻时喜欢打猎,特别会赌博。曾经与人一起去打猎,遇到老虎突然冲出来,同 来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将老虎射死了。 B.臧质为人轻佻放纵,因此被太祖降职处罚。辅佐世祖时,也专横独断,贪得无厌,多 次被朝廷派人检查质问。 C.臧质因击派北魏拓跋焘有功,受到太祖的褒奖,甚至因留恋姬妾,弃军回家,大肆挥 霍府库钱财而被弹劾,太祖也没处罚他。 D.多行不义必自毙,臧质自恃功高,藐视君主,私欲膨胀,最终唆使义宣造反,兵败被 杀,脑袋被传到京师。 1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哉。(5 分) (2)以义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5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11 分) 阮郎归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0 -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http://www.zk5u.com/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 身。 【注】公元 1176 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 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14.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 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 一句的喜逢故人作铺垫。 C.“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 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 D.《招魂》是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主要内容为呼唤楚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作 者借此为徽钦二宗招魂。 E.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 全无凝涩之感。 15.本词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 ) 庄子 在 《 逍遥 游 》 一文 中 , 借助 “ 大 鹏直 上 ” 表 达了 自 己 的志 向 , 其中 “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 , ”一句。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1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 做法是不可取的。 B.范冰冰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武媚娘栩栩..如生..,演得真绝 了。 C.爷爷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之外,还能抽空写字画画,跳迪斯科,生活真 是丰富多彩....。 D.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 难以断句。 E.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副其实.... 的中学生。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会议指出,今年我国 H7N9 疫情与往年相比来得早,病例数增加。各地和有关部门按 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效开展联防联控。下一步,要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疫情, 防止引起恐慌。 B.2 月 20 日,以“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云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 交部蓝厅举行,美景美食一应俱全。外交部部长王毅和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 成发一起向全球推介彩云之南。 C.党政领导干部在协会商会中任(兼)职的,必须符合干部管理有关规定,不得领取报 酬和其他额外利益。确属需要的工作经费,要从严控制,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和实际 支出。 D.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降低了物质消耗, 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 为, , 。 , 。 , 。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 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2 - ①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 ②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 ③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 ④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 ⑤人是怎么沦为兽的 ⑥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①③⑥⑤②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⑥③④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据科学家分析,地震前最敏感的植物是含羞草。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 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 闭。 ① ,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含羞草不但能预测地震, ② ,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 动。 ③ ,而且还能将地震情况记录下来。美国科学家哥尔顿杰可比发 现,树木的年轮具有记录地震的作用。 21.下面是第 26 届全国花样轮滑锦标赛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 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个字。(5 分)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16 年 11 月,江西省一个名叫范小勤的小孩突然闯入了网友的视野,原因是他与马云“撞 脸”了。一时间他的照片满网飞,众网友惊叹他与马云的极其相似,称其为“小马云”,让这 个 9 岁的小男孩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网红”。随后关于他的家庭情况也出现在网上:家境贫 寒,奶奶患老年痴呆症,父亲曾被蛇咬伤,被迫截肢;他自己和哥哥从没上过学……这些内 容引来了大量网民的围观。 有人认为这是对范小勤隐私的侵犯,是消费他的痛苦,属于网络暴力。也有人认为公布 范小勤的家庭情况,有助于他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与关爱。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3 -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