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1-06-04 发布

语文卷·2017届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7-01)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省实验中学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题(卷)‎ 语 文 说明:‎ ‎1.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3.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 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正是此意。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 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 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当时,农家学派之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是不合时宜的,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恰恰是反对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天下之物的价值本应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不可以“同价”贾之,如若以“同价”来买不同之物,必然会造成良莠不齐,以次充好。若这种“比而同之”的思想上升至社会政治领域就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在孟子看来,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由“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的社会。“劳心者”从事治理、组织和教化之事,是“食税者”,古代圣贤如后稷、尧、禹等都属于这类人;“劳力者”从事生产劳动,包括耕作、做工和经商,他们要“上税”,为“劳心者”提供衣食之资。可见,孟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一常识之语目的在于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二者不可同,不能同,不必同,亦无高下之分。在那个战乱频仍、世道窳败的战国之世,他们发现的是不同的症结,因此对“君臣佐使”的调配,亦大不同。唯其不同,才证明了思想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以孟子对人性之善的信念补庄子的自然天性论,以免人性的沉沦、堕落和虚无;以庄子“万物一齐”之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补孟子哲学所许诺人生之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以避免人生的异化、僵化、道学化。‎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7日第16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认为“以道观之,万物一齐”,无所谓贵贱短长,但他也承认意味着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万物之不齐”这一前提。‎ B.庄子的“万物一齐”是强调因“不齐”而走向“齐”。“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正是章太炎对庄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的赞赏。‎ C.庄子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正如《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D.庄子的“齐物论”是对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初始图景的呼唤和向往,渗透了一种诗人的乡愁意识和一种哲人的批判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是一种客观常识,天地万物本来就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不能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 ‎ B.孟子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君民同耕”的农家学派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会造成天下大乱。‎ ‎ C.孟子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而认为存在社会分工是必然和合理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 ‎ D.孟子认为天下之物的价值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价格不一样;“劳心者”和“劳力者”虽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为社会所尽职责却是相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对世道人生的关怀方式和观照态度的迥然不同,庄子与孟子对“物之齐否,的观点和态度迥然不同,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 ‎ B.庄子“万物一齐”的处世态度可以把生命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解放出来;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为阶级剥削提供了借口。‎ ‎ C.庄子的“万物一齐”反对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目的是建立有序合理的社会秩序。‎ ‎ D.庄子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使人沉沦、堕落和虚无;孟子宣扬的人生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则导致人生的异化、僵化和道学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梁思成:宗匠一意 梁思成出生在1901年4月的东京。身为父亲的梁启超,那丰厚又不失风趣的家学,滋养着成长中的梁思成,也为梁思成的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11岁的梁思成随父回国,并于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的公派留美预科班。此时的梁思成是校园里飞扬的少年,既做美术编辑,也任管弦乐队队长,还获过校运动会的跳高冠军。 ‎ ‎1924年6月,梁思成与林徽因结伴赴美留学,“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这使梁思成生发了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的念想。‎ 其间,父亲梁启超特地给梁思成寄来一本书,这是一本由朱启钤先生新近寻得之《营造法式》的重印本,并随书附信道: “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文化之光宠也已。”‎ 收到此书的梁思成立即开卷,而在一阵欣喜后,痛苦和失望随之而来——面对生涩的《营造法式》,有如“天书”一般,百思不得其解,这使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编写《中国建筑史》的想法更加笃定。‎ ‎1928年3月,新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便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游历近半年。此行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使二人所学与实际相合求得增进。旅行结束,又按父亲的安排奔赴沈阳,为国立东北大学筹建建筑系,开始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代,二人如春燕衔泥,从筹划到授业,系内事务一应照顾。‎ ‎1931年,梁思成离开沈阳,接受了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的邀请,担任法式部主任。朱的邀请,源于二人都想要“破解”《营造法式》。梁思成表示,要弄懂《营造法式》,“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这是他接受西方建筑学教育而得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1932年春至1937年初,梁思成及学社成员考察了全国137个县市的1823座古建筑。梁思成在日记中写道:“暴雨骤至,下马步行,身无寸缕之干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据其助手莫宗江回忆,他们找到应县木塔后,“九层重叠,我们硬是一层一层,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一个斗的测。最后把几千根的梁架斗都测完了。当我们上到塔顶时已感到呼呼的大风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唯一的办法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铁链上去,但是这九百年前的铁链,谁知道它是否已锈蚀断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 抗战爆发,梁思成一家几经颠沛,先到昆明,后迫于战争威胁,与营造学社同仁迁至四川李庄。林徽因肺结核病复发,病势凶猛,经久不愈。为了保证药品的持续和日常的饮食,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去典当衣物、派克金笔和手表,并换回两条草鱼。即使如此,夫妇二人仍然不改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梁思成幽默地对林徽因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抗战胜利,梁思成受梅贻琦聘之为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返回北京。梁思成邀请了他在重庆时的助手吴良镛来清华执教。他还为建筑系挑选了他在李庄时的三位助手——刘致平、莫宗江、罗哲文,他们都为初创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创建的营建系将属于理工科的建筑学与社会科学和文科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进行史学知识的培养,讲求建筑艺术理论与建筑创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梁思成在他一生中建筑教育思想最为活跃时期,所推行的这一系列的建筑教育方法,也体现了他对建筑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1956年,梁思成付诸心血多年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卷)出版,从此《营造法式》不再是无人能识的天书。‎ ‎1953‎ 年,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负起了解释和计划拆除的任务。不可避免的,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林徽因也曾拖着病体哑着喉咙,去找当时的市委领导辩说:“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逝世。‎ 两千年前,曾子曾说:“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身为知识分子的情怀,总使梁思成肩负对中国建筑历史的使命感,这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责任。他是为中国古建筑文化醉心的理想者,为建筑遗存执殳的前行者,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讲述者,中国建筑史研究与探索道路的开创者。正是他使这样一种传统的匠作艺术,进入国际视野,进入到世界建筑的体系。‎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6年第5期)‎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梁思成赴美留学时,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都做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自己的祖国却没有,于是萌生了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的念头。‎ ‎ B.梁启超对梁思成最终走上建筑研究的道路颇具影响,特别是梁启超寄给梁思成附有朱启钤书信的《营造法式》,对梁思成触动很大,影响至深。‎ ‎ C.梁思成所接受的西方建筑学教育,使他在破解《营造法式》时,想到了实地调查测绘,并为此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努力,最终赢得了成功。‎ ‎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曾子的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是借以盛赞梁思成为了所肩负的中国建筑历史使命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5. 文章题为“梁思成:宗匠一意”,传主应该是梁思成,但对林徽因的叙述几乎贯穿始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6. 梁思成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匠,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本,从个人与其成长环境两个方面做探究。(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孝顺女儿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你看,这雨下得多带劲!越下越大,简直就像洒水车洒的似的。我就喜欢下雨。要是现在能喝上一口酒就更好了!暖和暖和。可我大儿子不让,我大儿子是医生。大儿子可是我的骄傲!他从小就想当医生,后来真就当上了!而且还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现在只应邀出国出诊。但他从来没忘了我这个父亲。我记得去年他从匈牙利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纪念品!一个布达佩斯的城徽纪念章,一套非常罕见的明信片。我儿子说非常漂亮,但怎么个漂亮法我还不知道,因为他一直没时间给我送来。但不管怎么说,他没忘记我这个父亲。这不,不久前他刚从意大利回来,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爸爸,你身体怎么样?把听筒贴到胸部,我给你听听心脏。”我知道,儿子是教授,通过电话就能诊断。“爸爸,”我儿子听完后说,“你心衰,以后别喝酒,别吸烟……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这不是出来散步了吗?‎ 今天我还去了我小儿子那儿。我小儿子今天过生日。小儿子也是我的骄傲!他小时候不爱学习,现在却是哲学博士。他没想到今天我会去,看见我时高兴得不得了!“爸爸,”我小儿子说,“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我特意没请你,是怕打扰你。既然你来了,咱们就去厨房坐一会吧。我给你倒一杯你从来没喝过的格鲁吉亚葡萄酒,我妻子再给你从客厅的桌子上端点你以前从来没尝过的小菜来。”我和儿子一起把酒喝了。‎ 我兴奋地回忆起了小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俄语考试得了2分的趣事。这时,他立刻起身把门掩上了:“这些回忆非常温馨,所以咱们还是留着下一次慢慢回忆吧。现在你还是回家吧,今天来的客人都是著名学者,他们谈论的那些话题你肯定也不感兴趣,而且他们烟抽得很凶,你心衰,最好还是回家休息吧。今天有足球赛,是斯巴达克队比赛。你记不记得我小时候,咱们总是一起给他们助威?差点忘了,你把这雨伞带上,外面雨越下越大了,你用不着急着还给我们,反正这把伞也破了。我们还有新的。”‎ 就在我往门口走的时候,客厅里有个客人说:“同事们,现在按照传统,该为主人父母的健康干杯了。祝他们健康长寿!”唉!我老伴儿死得太早了,那么有名的学者对我们的祝福她都没听到,太遗憾了!‎ 我喜欢看下雨,等雨停了,我就回家,打开壁炉,坐下来看电视。也许我女儿还会给我打电话来呢。女儿也是我的骄傲!她是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但她也像他那两个哥哥一样,没忘了我这个父亲,经常给我打电话。上周听她哥哥说我病了,马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爸爸,你的病严重吗?用不用我去看看你?要不我派几个学生去看看你吧?顺便让他们把你那儿的旧报纸拿回来……”两天前,我女儿又来电话了:“爸爸,你要是感到特别不舒服的话,就不用到我这儿来了。但我知道,你太要强,所以你要来的话,下了地铁,你就沿着那个街心花园步行来吧,顺路还能在小铺里买点葡萄酒,喝点葡萄酒对你的身体有好处。顺便也给我们买两瓶。我们这个门洞的电梯坏了,所以你就不用上五楼了,你到楼下的时候按门铃,我下去拿,咱们见个面……”你看我女儿想得多周到!‎ 女儿为了我,换了三年的房子,那容易吗?“爸爸,我们家人多,已经两个孩子了,第三个也快出生了,又吵又闹……而且我丈夫还抽烟。可你需要安静,你心衰,所以得单独给你弄一个住处。”房子真就换成了!她用我们原来的那套房子给自己换了一套两室的,还给我在一座公寓楼里换来了一个房间。邻居是跟我同龄的一个老头儿,他也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他的儿子也住在本市。不久前给他写了一封信,老头给我读了好几遍。在公园里,他给那些老头老太太们都读了。所以我想说,孩子们啊,你们要是给你们的父母写信的话,一定要用结实点儿的纸写,因为你们的父母说不定要读多少遍呢!‎ 我的两条腿都湿透了,我得回家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去了。也许我女儿又来电话了呢。足球赛开播前我先看看报纸。但愿今天斯巴达克队别输,要不我儿子该失望了……‎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记述了老人去看过生日的小儿子,然后独自返回的经过,巧妙地穿插老人对三个孩子的介绍,情节安排合理,结构紧凑。‎ ‎ B.老人的三个孩子个个儿优秀,这与老人的悉心教导与培养不无关系,但只因老伴早逝,所以老人到了晚年,难免孤独寂寞。‎ ‎ C.女儿让老人顺道带了两瓶酒,因电梯故障,担心老人攀爬太累,亲自下去拿,可见女儿对父亲一向体贴入微,关心备至。‎ ‎ D.“雨”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一方面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老人生活的寂寞凄凉。‎ ‎ E.小说叙事语言平实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与老人的年龄、身份相吻合,很好地表现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有很强的表现力。‎ ‎8.请就小说中“小儿子同事提议为老人干杯祝福”和“公寓邻居老人念信”两处情节的妙处做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老人三次感慨儿女们“是我的骄傲”,请从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及主题表现三个角度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 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 ‎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是文人才子荟萃的地方,唐玄宗后,分为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 ‎ ‎ ‎ B.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所以称为封事。另有“封章”一词,也指密封的奏章。‎ ‎ C.丁母忧,也叫“丁外艰”,古代母族、妻族一般称“外”,所以也把处理母亲的丧事称为“丁外艰”。‎ ‎ D.摄,暂时代理官位或事务。文中“摄省事”意即代理行省事务,与此同义的词还有行、署、权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2)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 皆太平党也。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望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①王绩:在隋朝和唐朝都作过官,后来隐居还乡。此诗写于隐居时。②徙倚:徘徊。③采薇:薇是一种植物。传说周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14.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语言质朴,一扫南朝诗风的华靡艳丽,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苦闷和彷徨。‎ ‎ B.首联用典。“东皋”虽是作者家乡,但也可理解为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归隐之意。‎ ‎ C.颔联中“秋色”和“落晖”色彩对比鲜明,光影的搭配恰到好处,描绘了一幅山家秋晚图。‎ ‎ D.颔联和颈联以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动静、远近相结合,精细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 ‎ E.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是律诗章法结构上的创新。‎ ‎15.诗中流露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庭下如积水空明, ”两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月下“竹柏影”的景色。‎ ‎(2)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里以“ , ”两句描绘旷远雄浑、苍凉悲壮的边塞景象,为抒写戍边将士的心愿作了有力的烘托。‎ ‎(3)在《醉翁亭记》开头,欧阳修从整体上描绘了滁州的山色,指出滁州西南的山峰,“ , ”就是琅琊。‎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 ‎ 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老师已退休,不再教我们,但他在许多画展上不断出现的画作依然给我们以形象的教诲。‎ ‎ ③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维与潮流,这一代人过惯了太平盛世的舒适日子,要求他们效法先民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的干劲,既苛求,也不切实际。‎ ‎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 ⑤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 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络平台的文章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左右的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 ‎ B.农业部与阿里巴巴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商合作协议,双方实现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 ‎ C.国家公务员考试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 D.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高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部分省市98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七元时代”。‎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 ④⑤③②① D. ③⑤①②④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   ①         ‎ ‎。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人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          ②         。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③           ,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2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6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得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参考答案 ‎1.C(原文所论庄子观点只是与《中庸》“近似”,而非“正如”)‎ ‎2.D(应是“他们为社会所尽职责是不同的”)‎ ‎3.D(片面强调消极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过于绝对。见⑤段,“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 ‎4.B(随书附信的是梁启超)‎ ‎5.①起到补充作用,丰富传记内容,以使读者对梁思成有更全面的了解;②林徽因与梁思成是情谊相投、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夫妻,写林徽因可以很好地衬托梁思成的形象。‎ ‎6.个人方面:①发展全面,视野开阔;②目标专一,追求执著;③勤苦耐劳,探索创新;④当仁不让,勇于担当。‎ 环境方面:①家学浸淫,父亲帮扶;②名家垂顾,委以重任;③夫唱妇随,琴瑟和谐;④团队支持,同心协力。‎ ‎7.答A给2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和C不给分。‎ ‎8.①同事礼数周到,话语得体,是小儿子形象的绝好补充,由此不难想见,或许他(他们)的父母也经常孑然一身;②邻居老人也常念叨“为自己的儿子骄傲”,同城寄来的一封信念了又念,他的儿子怕和老人的儿子如出一辙;③两处情节互相补充,彼此映衬,表明老人处境绝非偶然,而是普遍存在,极好地拓展和升华了主题。‎ ‎9.情节安排:三处感慨,自然引出对三个孩子的分别介绍,衔接自然,布局合理;‎ 人物刻画:三处感慨是老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老人的骄傲,既是为儿女的由衷骄傲(因为从社会地位和成就看,三个孩子确实优秀);同时也是老人的一种自我欺骗和宽慰(得不到关爱,却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麻烦子女,甚至给他们带来不孝的骂名)。心理刻画成功,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主题表现:三处感慨,前后贯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三个子女虽身份各异,但对老人都是嘴上孝顺,表面关爱,不愿落下不孝的骂名,实则漠然,甚至以孝顺之名搪塞、拒绝、算计老人。这与老人对孩子的拳拳之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强烈,颇具讽刺意味,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 ‎ 10.D (官府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不授予的条文,成遵说:“卖官鬻爵,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 ‎11.C (丁母忧又叫“丁内艰”)‎ ‎12.A (“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 ‎ ‎13.(1) 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译出大意给1分;“狱”“按”“定语后置”“当”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 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特别怀恨在心,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译出大意给2分;“忤”“衔”“党”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A(3分)B(2分) C项中“色彩对比鲜明”错。D项中“工笔细描”错,这里应是“白描”。E项中“章法结构的创新”错,这也是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 ‎15.首联用典抒情(1分),化用《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自己归隐后百无聊赖的彷徨苦闷。(2分)中间两联写薄暮所见,在一片秋日夕阳的余晖下,牧人与猎马各自归来,但在这静谧安闲的氛围中,诗人却慨叹“相顾无相识”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的落寞。(3分)‎ ‎16.(1)水中藻荇交横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3)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7.D 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山高水长: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也比喻恩德深厚。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泥沙俱下:该词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18.C A.项 “超过”和“左右”不能搭配B项句式杂糅,实现……达成合作。D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应加上“的价格”。‎ ‎19.D 【解析】③句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⑤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20.①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②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 ③‎ 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1.内容:画面上是一片汪洋,水中伸出一只呼救的手,岸上一群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却无人施救。画面上方一行大字:“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 ‎ 寓意:讽刺批判了现今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和道德的退步。(内容、寓意各3分)‎ ‎22.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 ‎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至正元年,提升为太常博士。不久授任监察御史。随从(顺帝)到上京,用封章上奏,说天子应当注意日常生活,节制嗜好欲望,以保重圣体,圣体安康那么国家就安定了。言论非常急切,顺帝为之动容并称好。又奏言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顺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三年,由刑部员外郎出任陕西行省员外郎。至正五年,为母亲服丧。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司郎中。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没过多久,就没有遗留的案件了。当时有命令交纳粮食入官府可以补授官职,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奸恶罪行而通过交纳粮食获得七品杂流官,被仇家告发。官府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不授予的条文,成遵说:“卖官鬻爵,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中书省官员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正十四年,调任武昌路总管。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于是他远设哨所,关闭城门,征发百姓当兵,得到五千多人,设置四个万夫长,分配防守四面的城门,因此防御准备得很周到,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得当。贼寇战船在长江中往来游弋,但始终不敢近岸,武昌城赖此得以安宁。至正十七年,升任中书左丞。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至正十九年,当权者秉承皇太子暗示的意思,唆使邓子初等人诬告成遵与参知政事赵中等六人都接受了赃物,皇太子命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罗织罪名进行结案,成遵等人最终都被杖责而死,朝廷内外都为他们感到冤屈。至正二十四年,御史台官员辨明成遵等人全都是被诬陷,皇上下诏并发还原来授予他们的委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