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6-04 发布

(散文阅读+鉴赏评价)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散文阅读+鉴赏评价)第04课+新题 一、(北京市昌平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过尽行人君不来 ‎——梅岭古道随想 王威廉 ‎①这世间已有太多的路,但只有极少数的道路,才能借助历史的机缘,在蒙蒙的时间尘埃里脱颖而出,被永恒铭记。‎ ‎②我是站在梅岭古道的关隘处,想到这些的。两侧逼仄的山崖,逼人警觉,仰视,仿佛山石随时塌陷。向山脊南北眺望,是望不到边际的葱绿。梅岭古道山体上那些被墨绿色苔藓遮盖的斧凿痕迹依然鲜明,没有炸药的年代,面对顽石,人们只能以硬碰硬,山间全是叮叮当当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才有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样的艰辛,无法想象。我伸开双臂丈量,怀疑最宽处都不足五米,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我要不断低头看路,小心着脚下的石头。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可一世。‎ ‎③这条路纵使早已废弃,却绝不会被遗忘。这条路就是那种从时间的尘埃里脱颖而出的道路。离古道向南再继续走一阵,就到了珠玑巷,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正是从那里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④这条路最让人怀念的,却不是它的地理意义,它和人类的其他事物一样,所能彪炳千秋的,依然是沉淀下来的文化风采。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赞美这儿绚烂的梅花。是的,若遇上对的时节,这里的梅花开得格外艳丽,尤其站在关隘高处向下望去,是一片灿烂热烈的花海。这样绝美的风景,怎能不引发诗心的吟唱?不过,只要读过古人的诗篇就会明白,这条道路打动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 ‎⑤“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走上梅岭写的《赠岭上老人》格外打动我。秘密就在此:“曾见南迁几个回?”越过五岭,穿过梅关,在古代是一种流放,一种罪刑,此地虽有梅花千顷,此身却是戴罪之躯。理想就如这梅花般娇艳,可是该如何去实现呢?也许这一去就是一生,就是无法抵抗的微躯消亡,就是无法忍受的信念熄灭。古道梅关,是一道无形的界限,来和去,进与出,每一遭,都是一场命运的浮沉,无所适从的渺小个人,怎能不深深喟叹呢?‎ ‎⑥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古道如人,像梅岭这样重要的道路,自然无法逃脱。文天祥的《南安军》一诗,读来至今让我觉得荡气回肠:“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写这首诗时的文天祥,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向北方押解走过梅岭,他的心碎裂了,红梅如血,白梅如尸布。岭南那原本的流放之地现在成了大宋的最后根据地,如今根据地也没了,山河彻底易主,向南向北的含义截然相反了。东坡向北路过梅岭,那是梦寐以求的还乡之旅,而文天祥的北上,却是“归乡如不归”的惨烈。国已倾覆,何来家园?对比同时期的胜利者,他们的心境是轻松明快的,率军南下灭宋的元主将伯颜,在走过梅岭时写了《度梅关》一诗:“马首经从梅岭归,王师到处即平夷。担头不带关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伯颜是那么巧妙地写出了征服者的真正傲慢,看似不经意地在行囊上只插了一两枝梅花,却是一种更强大的宣告:不是不带走你们南关的物产,而是天下都是我们的了,用不着了!‎ ‎⑦如今,我的微躯站在隘口,被苍老的风吹着,我真切意识到时间的诡异,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地球上的这个地址还没有变,虽然也是暂时的,但这是唯一可以确信的事物了。因为石头的“暂时”,要长过无数人的生命。我只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今日岭南无疑已成中心之一,五岭的山壑也被科技的发展轻松逾越,今天要是说句“曾见南迁几个回”,恐怕有点儿戏谑和玩笑的含义了,我便是其中的一员,过五岭迄今已经十五年。来岭南不再是流放,而是相反——寻梦。那么,东坡写梅岭的诗,今天还能打动我吗?我相信东坡就是东坡,他总有在千百年之后依然直击人心的本领。‎ ‎⑧这一次,东坡先生终于遇赦北回了。他往北走,往回走,不急不缓,终于,又到了梅岭,不管心境还是思绪与以往全然不同。他又赋诗一首《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成熟审慎的东坡,他也许是带着些许希望的欢悦的,但这欢悦已经被流放的生活化成了一种内心的笃定与超然。君虽然还没来,我却没有格外的焦急,我有的是旷达的耐心,哪怕青梅变成了黄梅,我却觉得那更美。只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一颗酸涩的青梅。‎ ‎⑨同行者都返回了,我一个人走下梅关的另一侧,坐在一处石台上,享受一会儿天地间的孤独。附近只有一家小店,我要了一杯褐黄色的土茶,慢慢喝着,满口苦涩,心中竟然充满了“过尽行人君不来”的感慨。我没有在这里约过、错过什么人,但依然渴望遇见什么,也许遇见的就是这一番历史的感慨吧,归根结底,渴望遇见,这是生而为人的那一份固有的期盼之心。正是这份期盼之心,让我们在道路上启程、停歇并最终抵达。‎ ‎(取材于《散文》2016年第5期)‎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逼仄:指山崖逼近B.彪炳千秋: 指古道的文化风采流传千秋万代 C.诡异:指时间变化奇异D.笃定:指苏轼流放后的从容不迫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梅岭古道亲眼看到了斧凿的石壁、千年的石阶、茂盛的梅花。‎ B.从梅岭古道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C.古人之所以写下赞美梅岭古道的无数诗篇,本质原因是这里绝美的风景。‎ D.作者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并从东坡的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 ‎21.文章第⑥段引用文天祥和伯颜的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⑦段写到“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以“过尽行人君不来”为题有何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来岭南是为了寻梦,梅岭古道触发了他对未来的梦想。类似的梦在许多文学名著中出现,如翠翠的梦、桑提亚哥的梦、孙少平的梦等。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取一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现的精神或追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A ‎20.D ‎ ‎21.①用此二人的诗歌形成对比,面对同样的梅岭古道,文天祥和伯颜心境迥异,情感一悲一欢,前者不愿归去,后者傲慢前行。②梅岭古道的来去进出都是命运的浮沉,用二人的诗说明“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这一观点。 ‎ ‎22.①一旦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就会发现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②古时候穿过梅岭古道就是戴罪之躯的流放之地,是边缘之地;而今,岭南已成中心之一,是当代中国很多南迁之人的寻梦之地。 ‎ ‎23.①题目出自苏轼的诗歌《赠岭上梅》,是他北归经过梅岭之时的感慨,君虽然没有来,他却没有格外的焦急,有的是旷达的耐心和内心的笃定与超然。②“过尽行人君不来”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渴望有所遇见,并且这份渴盼给予他前行的力量。③“过尽行人君不来”作为题目,富有诗意,能够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 ‎24.解答提示:明确人物的梦想,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分析追求或精神。‎ ‎21.第⑥段引用文天祥和伯颜的诗的作用,用他们的诗歌形成对比,面对同样的梅岭古道,前者不愿归去,‎ 后者傲慢前行。用二人的诗说明“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情势所裹挟”这一观点。‎ ‎24.“寻梦”(对未来的梦想)是探究的目标和重点,从翠翠的梦、桑提亚哥的梦、孙少平的梦等“选取一例”,分析其表现的精神或追求。‎ 二、(北京市通州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 炜 ‎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作者: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 ‎(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 ‎19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得而知: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 笼罩:带入情境 C. 盛宴:美好感受 D. 一贫如洗:物质极其贫乏 ‎2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对他的重要性。‎ B. 作者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内容的精彩。‎ C. 十几岁的时候,作者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因为它是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D. 作者求学、工作到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几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部残卷的想念与日俱增。‎ ‎21. 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作者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横线的语句。‎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作者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作者那时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中,也找到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 D ‎20. A ‎21. ①他的书陪伴了我的童年,拓展了我的友谊,生成了我的人生梦想。②他的书让我了解我生活之外的世界。③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我的写作道路。④他和他的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知道生活中有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 ‎22. ①失去书的空虚、失落与前文拥有书时的充实、快乐形成对比,突出书对我影响的重要性。②寻找书的艰难与找到书后的欣喜形成的对比,突出我对书的喜爱与感激。③因为失去书,所以凸显我对这书的内容早已牢牢记住,它已经深入我的灵魂。④行文有波澜,跌宕中吸引读者。‎ ‎23. 略 ‎24 示例:①写出了乡土与文学的关系。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学,凤凰之于《边城》(黄土高原之于《平凡的世界》、大海之于《老人与海》)就是如此。茶峒的山水草木滋养了顺顺、天保、傩送、老船夫、翠翠这样的人物,为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比如山、河的存在才使得山歌更加动听,比如水急才有天保的溺亡等都是如此。茶峒的山水也滋养了人物的灵魂,充满了真和爱。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生活的环境会对其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赋予它创作灵感,是他创作的源泉。③或文学对乡土也有促进的作用,文学的传播使乡土闻达天下,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自己之外的生活。‎ ‎23. 应当从语言、手法等方面入手,把握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关键词语,抓住表情性较强的词语,结合分析事物的状态,人物的活动进行,从修辞手法运用方面分析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还应该注意音律的和谐,语言的流畅。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一方面要关注该句的字面义,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的主旨来分析该句的深层含义。‎ ‎24. 这是一道较为开放性的试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三部作品中选出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从任意两方面谈即可,重点谈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即可。如分析凤凰之于《边城》、黄土高原之于《平凡的世界》、大海之于《老人与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可。散文阅读是一种鉴赏性阅读,不仅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还要明确怎么样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 三、(北京市朝阳区2017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时 间 季羡林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③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 ‎。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⑥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⑦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 (取材于季羡林《一花一世界》)‎ ‎19.下列语句中的“焉”,与“焉能不心跳”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 C.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红楼梦·题帕三绝其一》)‎ D.盘盘焉,囷囷焉 (《阿房宫赋》)‎ ‎20.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中的“更漏”,就是“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 显示和测定时间”的计时器。‎ B.第③段中说“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望”即 最大月相,指农历每月十五。‎ C.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与春节、中秋节、元旦并 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D.“方生方死”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生的同时就出现死,死的同时就出现 生,道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 B.第④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 C.在作者看来,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他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D.第⑥段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描述着天上的生活,体现出一种透悟人生真谛的幽默感。‎ ‎22.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简要说明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 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C ‎20.C ‎21.D ‎22.答案要点:①由孔子对流水的吃惊兴叹,引发自己对时间的联想、感触;②感悟到时间 与水有相似性,都在不停地流逝;③认识到时间与水也有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时 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④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23.①远古的人根据太阳的出没规律来感知时间,时间是模糊的; ②后来根据太阳光和阴 影的推移来认识时间,时间被称作光阴;③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更精准;‎ ‎④发明钟表来清楚的显示和约定时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也使人类成为时间的奴隶。‎ ‎24.①心跳,是因为感到时间飞逝,人生短暂;②心不跳,是因为明白了生死的规律无可 抗拒,明白了时间的价值,要好好珍惜时间;③从跳到不跳,写出了作者对时间深刻的感悟,‎ 对生命透彻的理解——生命虽然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时间带 来的快乐。‎ ‎20.C项,“元旦”有误,应为“端午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 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21.A项,“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错误,原文只是说“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 没有“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的意思。B项,作者在文章第四段中对初侠景物的描绘是 为了说明“万物‘方生方死’的自然规律”,所以,选项中的“深度感伤”错误。B项,C 项,文中第五六两段比较了中国人和印度人对生与死的态度,并没有“比中国人聪明”的意 思。‎ ‎22.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作者开篇写看到座钟的秒针在跳动,想起了孔子名言,把水和时间联系起来,引出下文的思考。引用名言的作用一般有可以增加文章的内涵,丰富文章的内容等。‎ ‎24.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考查方向,然后分析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既要注意其 表层含义,更要结合语境分析其深层含义,找出“跳”与“不跳”的原因,然后通读全文,‎ 分析由“跳”到“不跳”的变化原因,得出答案。作者在第一段说“我的心跳,跳的是时 间”,因为面对座钟,作者“再清楚不过看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待 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 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作者以为自己想通了,所以“心不跳了”。“跳”‎ 在开头,“不跳”在结尾,作者由“跳”到“不跳”,是因为自己“想通了”,作者“想”‎ 的内容,也就是中间部分作者所写到的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