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暨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分唐宋,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
兴而理在其中。”
面对唐诗,宋人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诗歌模式;另一方面,又在被
动甚至主动接受唐诗影响,在唐诗中寻找创作源泉和灵感,甚至寻找诗歌革新的依据或动力。
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的影子。“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
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晚唐体”是宋代诗坛的独特存在,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在诗坛的历史使命前后
不同。“晚唐体”诗人多为隐士、僧侣或具有强烈隐逸倾向的中下层士人,在现实社会中属
于边缘化群体。学术界一般认为,“晚唐体”诗歌宗奉贾岛、姚合。宋初“晚唐体”的盛行
是历史惯性,是晚唐五代风气在宋代的自然延续,“晚唐体”诗人“九僧”与寇准、钱惟演
等当时诗坛、政坛的重要人物和士大夫阶层都有诗歌酬唱活动。南宋“晚唐体”是在“江西
派”与理学诗统治诗坛,而“江西派”陷于“杂博者堆对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
缚律者少变化”困境之时,在叶适支持下,由“永嘉四灵”的倡导和实践而逐步为诗坛所接
受,尤其在“江湖诗人”中产生较大影响。其历史使命是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因
此,南宋人对“晚唐体”的态度因其诗学立场而有所不同。可见,“晚唐体”既是宋诗的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宋诗”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变革推手,研究“晚唐体”实际就是研究整
个宋代诗歌发展史。
从诗歌风格类型看,“晚唐体”属于清瘦型诗歌,与之相对的是富贵型诗歌,深入研究
“晚唐体”,能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开辟新思路。从现有材料看,富贵型诗歌早在先秦即已
出现,《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其意象、辞藻皆带富贵气。而清瘦型诗歌大致是从六朝以来隐
逸之士全面介入诗歌创作开始逐步生成,如陶渊明《有会而作》《咏贫士》诸作,无论意境还
是语辞,皆有清淡寒蹙之意。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开始初步形成清瘦与富贵两类诗歌对立
- 2 -
互补的格局。清瘦之诗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开始,一路经大历十才子,到姚贾及李洞、
杜荀鹤、喻凫、许浑、许棠、郑巢、周贺、周朴等中晚唐宗贾诗人,格局越来越逼仄,景物
越来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越来越走向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富贵之诗从李白开始,
经李贺、韩愈、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一路向前,虽路径不同,但或辞藻丰赡,或意境瑰丽,
总体带有较为明显的富丽之气。进入宋代,“西昆体”承商隐衣钵,“江西诗派”“脱胎换
骨”之法亦使诗歌辞藻丰赡,而显学问之富丽,“晚唐体”则意境和语辞皆清冷寒瘦,“吟
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薛嵎《闲居言怀》),“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罗
与之《玉梁道中杂咏》),“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戴复古《山中少憩》)。
可见作为清瘦型诗歌的代表,“晚唐体”本身也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漫长的发展
脉络,而且在唐宋两代基本与富贵型诗歌各占诗坛半壁江山,前赴后继,互相补充。
(摘编自王胜明《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人严羽认为,宋诗崇尚讲理,但有不注重营造意境之美的问题,唐诗则能做到两者兼顾。
B. “晚唐体”诗宗奉贾岛、姚合,南宋时期,经“永嘉四灵”倡导、实践,逐步为诗坛所接
受,后产生较大影响。
C. “晚唐体”诗较为清寒,盛行于宋代,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使命,宋人对它的态度并不
同。
D. 和清瘦型诗相比,富贵型诗出现得较早,成就也较大,整体带有富贵气,更受诗人喜爱。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历史使命和风格类型两个维度论述了“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B. 文章第 4 段引用诗例,展示“晚唐体”这种清瘦型诗歌的特点,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C. 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模式,结构简明,段落匀称,条理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论证思路。
D. 第 4 段交代深入研究“晚唐体”的意义后梳理了清瘦型诗歌和富贵型诗歌发展的大致脉
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影子,但是在面对唐诗时,宋人的态度实际
上是矛盾的。
B. “晚唐体”的研究之所以有很大价值和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宋代“江西诗派”之外成就和
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C. 虽然南宋“晚唐体”承担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的历史使命,但“江西诗派”对它
- 3 -
应该是持反对态度的。
D. 清瘦型诗歌的格局日益逼仄,景物日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日益清淡和寒瘦,甚至枯
寂,成就可能越来越低。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
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 项,“‘晚唐体’诗宗奉贾岛、姚合”错误,表述不严谨,原文中说的是“学术界一般认为”。
C 项,“盛行于宋代”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是“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
D 项,“成就也较大”“更受诗人喜爱”错误,于文无据。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模式”错误,文章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
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 项,“……是因为它是……”错误,以偏概全,全文有两个原因:“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
程中,最能体现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
大的诗歌流派,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 4 -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 PPT 演示、网络资源搜索、在线讨论测试等形式为主。教
师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频繁操作设备、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进行
网络互动等,这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观念并无更新。智慧教学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与数字化
教学相比,教学环境由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
化学习转变。智慧教学平台能自动向教师推送备课素材,引入外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帮
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开展个性化指导,自动分析学生作业成绩,等等。师生间
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
(摘编自杨现民《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教育研究》2014 年 5 期)
材料二: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的
教育资源“杂货铺”,为何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使用的人少之又少?要破解这个难题,
可以参照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例子。一是走产教融合之路。主持院校联合了全国 3
个行业协会、45 所院校和 50 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整合,率先实现全国金融专业群
(包括院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
么建”的问题。二是更新教学模式。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将金融运营等工作场景
转化为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尝试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大大激发教与学的
活力,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用”的问题。三是实行多元评价。设置校企“在线双导师”,
支持教师应用网络空间进行在线点评与在线实训指导,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一次性终结
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解决了资源库应用效果“怎么评”的问题。
(摘编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好还得用好》,《光明日报》2018 年 5 月 25 日)
材料三:
法国和挪威等国家开始将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英国、爱沙尼
亚、芬兰等也正计划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使用快速变化的技术来驾驭世
- 5 -
界。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主题内容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
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数字化技术向学习者提供模拟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应用知识或技能并
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至关重要。教师
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这些做法
对于我们在数字化教育中的“思想纠偏”很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余胜泉《欧洲数字化教育发展现状与启迪》,《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8 年 1 月)
材料四:
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置身虚拟的教学
环境之中,数字化教育缺乏现实情境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对学习者的情感关怀,
这极易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冷漠及交往能力退化。数字化环境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
规范约束,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易发生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数字化教育为学习者
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尤其是可带来强烈刺激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有的络游戏的奴隶,身心发展严重受损。
(摘编自王森《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与回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年 1 期)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学主要采取 PPT 演示、网络资源搜索等形式,存在师生间、生生间缺
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观念守旧等不足。
B. 依靠数字化技术的升级,智慧教学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依赖,
从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
C. 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调用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数字化技术,
并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此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D. 欧洲不少国家十分重视数字化与教育的融合,希望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和转变教师的
角色,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并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比我国当前的数字化教学,未来的智慧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开放,师生间的互动将
更加深入,同时教师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B. 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摆设的重要原因,是片面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忽略了学习者
的实际需求,无法提供足够好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C. 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这既与数字化技术虚拟化的特点有关,
- 6 -
当然也与教育者和学习者不恰当的使用方式有关。
D. 在世界范围,积极改变传统教育、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数字化教育
相对于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
6.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
【答案】4. B 5. D
6. (1)视教学为“标准化生产”的陈旧观念。(2)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片面追求“大而全”
(或:不重视教学资源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3)以数字技术代替教学。(4)把教师
当作知识提供者而不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练。(5)在数字化教育忽略人文意蕴的培养。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从
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错误,原文“师生间实现课内外、校内
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故选 B。
【5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在
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错误,原文“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
题”。故选 D。
【6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
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
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学习转
变”“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
的教育资源‘杂货铺’”“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
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
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
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 7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道路以目
张爱玲
有个外国姑娘来中国两年了,故宫、长城、东方威尼斯,都没瞻仰过,对中国的新文艺
新电影似乎也缺乏兴趣,然而她特别赏识中国小孩,说:“真美呀,尤其是在冬天,棉袄、
棉裤、棉袍、罩袍,一个个穿得矮而肥,蹒跚地走来走去。东方人的眼睛本就生得 好,孩
子的小黄脸上尤其显出那一双神奇的吊梢眼的神奇。” 我们听了她这话,总不免回过头来向
中国孩子看这么一眼——从来也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家里人讨人嫌,自己看
惯了不觉得;家里人可爱,可器重,往往也要等外人告诉我们,方才知道:拣那可喜之处来
看看也好。
街上值得一看的正多着。寒天清早,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煽出滚滚的白 烟。
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多数人不喜欢燃
烧的气味——烧焦的炭与火柴、牛奶、布质——但是直截地称它为“煤臭”、“布毛臭”,
总未免武断一点。
坐在自行车后面的,十有八九是风姿楚楚的年轻女人,再不然就是儿童,可是前天我看
见一个绿衣的邮差骑着车,载着一个小老太太,多半是他的母亲吧?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然而李逵驮着老母上路的时代毕竟是过去了。做母亲的不惯受抬举,多少有点窘。她两脚悬
空,兢兢业业坐着,满脸的心虚,像红木高椅坐着的穷亲戚,迎着风,张嘴微笑, 笑得舌头
也发了凉。
黄昏的时候,路旁歇着人力车,一个女人斜欠着坐在车上,手里挽着网袋,袋里有柿子。
车夫蹲在地下,点那盏油灯。天黑了,女人脚旁的灯渐渐亮了起来。路边的烘山芋的炉子的
式样与那黯淡的土红色极像烘山芋。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 那热腾腾
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有人在自行车轮上装着一盏红
灯,骑行时但见红圈滚动,流丽之极。
隔壁的西洋茶食店每晚机器轧轧,灯火辉煌,制造糕饼糖果。鸡蛋与香草精的气昧, 氤
氲至天明不散。在这“闭门家里坐,帐单天上来”的大都市里,平白地让我们享受了这馨香
而不来收帐,似乎有些不近情理。我们的芳邻的蛋糕,香胜于味,吃过便知。天下事大抵如
此——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熔时期的焦香。
四五年前在隆冬的晚上和表婶看霞飞路上的橱窗,霓虹灯下,木美人的倾斜的脸,倾斜
- 8 -
的帽子,帽子上斜吊着的羽毛。既不穿洋装,就不会买帽子,也不想买,然而还是用欣羡的
眼光看着,缩着脖子,两手插在袋里,用鼻尖与下额指指点点,暖的呼吸在冷的玻璃上喷出
淡白的花。另外一家理发店的橱窗里,张着绿布帷幕,帷脚下永远有一只小狸花猫走动着,
倒头大睡的时候也有。
附近有个军营,朝朝暮暮努力地学吹喇叭,迄今很少进步。照说那是一种苦恼的,磨人
的声音,可是我倒不嫌它讨厌。伟大的音乐是遗世独立的,一切完美的事物皆属于超人的境
界,惟有在完美的技艺里,那终日喧哗的,疲乏的“人的成分”能够获得片刻的休 息。在不
纯熟的手艺里,有挣扎,有焦愁,有慌乱,有冒险,所以“人的成分”特别浓 厚。我喜欢它,
便是因为“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还有一天晚上,在落荒的马路上走,听见炒白果的歌:“香又香来糯又糯!”是个十几
岁的孩子,唱来还有点生疏,未能朗朗上口。我忘不了那条黑沉沉的长街,那孩子守着锅,
蹲踞在地上,满怀的火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从家里上办公室,上学校,上小菜场,每天走上一里 路,
走个一二十年,也有几千里地;若是每一趟走过那条街,都仿佛是第一次认路似的, 看着什
么都觉得新鲜希罕,就不至于“视而不见”了,那也就跟“行万里路”差不多,何必一定要
飘洋过海呢?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外国姑娘欣赏中国小孩,触发作者悟出了寻常当中也有可喜处的道理,引起下
文对寻常生活的描写。
B. 作者喜欢在冬天街上小火炉和煤炭汽车行门前产生的呛人的白烟里走过,表明她有喜欢闻
臭的燃烧气味的爱好。
C. 作者通过动作、表情描写,细致传神地刻画了坐在自行车后的小老太太那种不习惯如此高
的待遇、既害怕又享受的状态。
D. 作者不讨厌军营里的学吹喇叭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中有军人的挣扎、焦愁、慌乱,有特
别浓厚“人的成分”。
8. 第五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9. 本文由多个片段组成,请结合文章标题,探究这样行文的好处。
【答案】7. B 8. ①对于制作蛋糕的师傅而言,最香的时候,是在烘焙时期;②人生就像
是烘焙蛋糕,最值得回忆的不是成功后得到了什么,而是过程中所付出的一些努力和辛酸。
- 9 -
③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美好很多,只是我们被习惯所蒙蔽,习惯了“赶路”“视而不见”,
闭上了发现美的眼睛,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希望人们睁开双眼,道路以目,去发现生活的美
好的意愿。
9. ①“道路以目”在文中的意思是用眼睛去观察、发现、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以片段式结
构全文,有利于扣紧立意,从繁杂的生活琐事中调取事例,构思便捷;②结构明晰。以片段
式结构全文,正契合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得出正确结论。
B 项,“表明她有喜欢闻臭的燃烧气味的爱好”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
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多数人不喜欢燃烧的气味——烧焦的炭与
火柴、牛奶、布质——但是直截地称它为‘煤臭’、‘布毛臭’,总未免武断一点”可知,
“我”只是喜欢在烟里走过,而且“多数人不喜欢燃烧的气味”,并不能得出“她有喜欢闻
臭的燃烧气味的爱好”的结论。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
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
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
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本题中,画线的句子“天下事大抵如此——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
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熔时期的焦香”,首先要分析句子的表层意义:对于制作蛋糕的
师傅而言,最香的时候,是在烘焙时期。这实际上是在影射生活,文中我们听了她这话,总
不免回过头来向中国孩子看这么一眼——从来也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家里人
讨人嫌,自己看惯了不觉得;家里人可爱,可器重,往往也要等外人告诉我们,方才知道:
拣那可喜之处来看看也好”“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希罕,就不至于‘视而不见’了”,生活
中的种种,往往只有第一次才能吸引人的目光,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直至视而不见。
张爱玲为我们看着平凡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若是每一趟走过那条街,都仿佛是
- 10 -
第一次认路似的”,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惊奇,于平凡中发现“真、善、美”。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散文的艺术构思以及标题含义的能力。本题题干是“本文由多个片段组成,请结合
文章标题,探究这样行文的好处”,作答本题,首先解读题干,题干要求“结合文章标题”
探求行文的好处,那么文章的标题与行文之间的关联首先要明确。“道路以目”,意思是用
眼睛去观察、发现、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这同样也是张爱玲写作本文的主旨。这样的主题
表达,在选材上空间很大,但生活中的事例很多,稍有不慎,就会使文章琐碎,而作者采用
片段式结构全文,有利于扣紧立意,从繁杂的生活琐事中调取事例,构思便捷;其次,以片
段式结构全文,正契合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点睛】散文中分析句子含意题的解题思路: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
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3、理解文中的句子与理解文中词语的关系:词语是基础,
句子是扩展,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离不开信息的筛选,所以,
有时考查会把三者结合起来。方法指津: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
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
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
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
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
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
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
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
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
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
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
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
- 11 -
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
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
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
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
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
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B. 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C. 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D. 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舍人,古代官职。字面意思为太子屋下之人,自汉开始,也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
子舍人”之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
B. 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守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
者必须离职,称“丁忧”。文中“遭父忧”即指遭遇父亲去世之事。
C. 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文中
还出现其他官职变动称谓,如“拜”指授予官职,“迁”特指贬谪,“黜”也指贬退。
D. 耆耋,指老人高寿,“耆”指六十岁以上,“耋”指七八十岁。古代还有许多年龄称谓,
比如“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
施展自己的才智。
B. 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
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 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
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 12 -
D. 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
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没
有停止(上路)。
(2)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
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
“先是”是这以前,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往往单独成句,之后应该断开,可排除 AC。“处
士多不称望”句子结构完整,“处士”作这个句子的主语,所以“李固”应该放后一句,作
“素慕于琼”的主语,所以 D 项正确。原文标点是: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
琼,乃以书逆遗之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以前,朝廷召请的处士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
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说。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C 项,“‘迁’特指贬谪”错,“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古代常在
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
- 13 -
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
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本题中,
A 项,“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错,原文“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
是说“如果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踪巢父、许由,这也就罢了”,并没有批评
巢父、许由的意思,只是假设的一种情况。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本题中,
第一句中得分点:“有司”,有官吏;“下”下达;“以”按照;“慰遣”,宽慰并予以遣
送;“遂”,这才、于是;“已”,停止。
第二句中得分点:“辱人”可耻的人格;“贱行” 卑贱的行为;“视”,比较;“固”,到
底;“何如”,怎么样。
第三句中得分点:“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形容词作动词;“庠、序”都是学校,
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
爱兄长;“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负”,背着东西;“戴”,
顶着东西。“申之以孝悌之义”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都是状语后置句。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 14 -
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黄琼最初因父亲的关系而任太子舍人,他以有病为由没
有就任。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官署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永建年间,公卿
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
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
将他遣送至京城(或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这以前,朝廷召请的处士多名不符
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说:“听说你已经渡过伊水和洛水,接近
万岁亭,是不是很快就能任官服从王命呢?君子有言:伯夷太偏执,柳下惠太不恭敬,所以
传书中说‘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这可是圣贤处世立身所珍视的。如果
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踪巢父、许由,这也就罢了;如果还有心参政救助百姓
的话,现在正是时候。自古以来,清明的政治少而坏风俗多,一定要等到尧、舜出世,那这
对于志士来说恐怕根本就没有机会了。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
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希望先生能有深远的谋略,
作出令众人叹服的成绩,为处士洗雪恶名。”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稍后又改任尚
书仆射。
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等到他居位任职,便对官府
运作驾轻就熟,在朝堂上议政争论时,没有人能够驳倒改变他的观点。当时连着出现灾异,
黄琼便上书顺帝说:“皇上应该打开石室,研读《河》和《洛》,同时命令史官整理史料,将
皇上登位以前直至汉初所有灾异,与登位以来直到现在的灾异情况,一一登录上报,看看各
个时期灾异发生的多少。并让近臣和儒生结合时政提出意见,经常引见公卿共议,检查政务
得失。那些没有功绩德行的官僚应一律罢免。我看巴郡的黄错、汉阳的任棠,年岁在八九十
岁,都是有名的隐逸高士。宜于引荐招纳,从而使其辅助陛下,实现大治理想。”于是下诏
书征召黄错等人。
永建三年,大旱。黄琼又上书条陈政见,说:“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旱灾,就从六个方
面自我检查,躬行节俭,禁止女子干求请托,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
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而今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
务必追求节俭朴实,让世人耳目一新。宫中所有地方,一律停止那些耗费巨大之事。明令近
臣,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常常会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
询问政事,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另外,狱中囚满为患,很多人死于狱中,这也触犯和气,
招致灾旱。如能革除弊端从善如流,择用好的建议,那么就会灾消而福至了”奏章呈上后,
皇帝在德阳殿接见了他,让中常侍责成掌管的人按黄琼奏章所列事项切实施行。
- 15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十八虔①贬台州司户
杜甫
郑公樗②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郑十八虔:即郑广文。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安史之乱”中郑虔为叛军所劫
并授予伪职,肃宗平贼收复两京后对接受叛军伪官的一批官员进行了惩处,虔以次三等罪被
贬台州司户参军。时郑虔被“严谴”仓惶赴台,杜甫没能为他饯行,因此作诗遥赠。②樗(chū):
落叶乔木,质松而白,有臭气。此指无用之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刻画郑虔的音容笑貌,白发苍苍,是“樗”那样的“无用之材”,即使喝了酒后,他
只是自称“老画师”而已,足见他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从而为郑虔贬鸣冤。
B. 颔联紧承首联,层层深入,抒发了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慨,可说是一字一泪。
C. 本诗结构上前后照应,衔接紧凑。如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紧承“严
谴”而来。
D. 尾联想到朋友已是古稀,贬所远在万里,这一别哪里还有机会再见呢?也许只能黄泉之下
再重逢了。含蓄地表达了与友决别的悲痛之情。
15. 前人评这首诗说:“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D 15. (1)对朋友郑虔的同情,对严谴的愤慨。首联郑虔不过是“樗栎”
那样的“无用之材”罢了,既无非分之想,又无犯“罪”行为,不可能是什么危险人物。次
联对于郑虔这样一个无罪、无害、“垂死”的人,还“谴”得那样“严”,竟然把他贬到“万
里”之外荒凉的台州去,真使人伤心愤慨。(2)对郑虔真挚的友谊,对郑虔前途的担忧,以
为一别很可能是永诀的痛心。 “苍惶”一联作者没来得及送行,郑虔已经“苍惶”地踏上了
漫长的道路。因而发出了“便与先生应永诀”的感叹。然而即使活着不能见面,仍然要“九
重泉路尽交期”啊!
【解析】
- 16 -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
D 项,“含蓄地”分析错误,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是直接抒情。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
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
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本题要求结合
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可逐句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首联意思是说,郑虔为人虽有大才,但仅才而已,并不合世用,不可能对朝廷构成什么伤害,
何况年龄已晚,更不可能有什么政治野心和作为,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承认,经常酒后自嘲
是一介老画师。这一联,诗人写得大义凛然,理直气壮,以事实公开为友人辩护,正义之音,
掷地有声,铿锵作响。可见一、二两句,并非单纯是刻画郑虔的声容笑貌;而是通过写郑虔
的为人,为郑虔鸣冤。
颔联的意思是:朝廷把郑公贬去台州实在过于严厉,垂死之人却要去到偏远之地度过余生,
实在让人伤心。这一联紧承首联,层层深入,抒发了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
慨,的确是一字一泪,一字一血。
颈联的意思是:对方已经仓皇赶路,前往台州,我只能这样匆匆一见,无法诉说不舍之情。
“苍惶”一联,紧承“严谴”而来。正因为“谴”得那么“严”,所以百般凌逼,不准延缓。
作者没来得及送行,郑虔已经“苍惶”地踏上了漫长的道路。诗人为未能在友人出京之时把
酒话别深引为恨,这又进一步揭露了朝廷的无情。
尾联的意思是:这次告别后恐怕再难相见,只能等到黄泉路上再相见。“永诀”一联,紧承
“垂死”而来。郑虔已是“垂死”之年,而“严谴”又必然会加速他的死,不可能活着回来
了。因而发出了“便与先生应永诀”的感叹。然而即使活着不能见面,仍然要“九重泉路尽
交期”啊。诗人已按捺不住满腔悲愤与忧愁,长歌当哭,呐喊着要与友人在九泉之下送上一
盏离别之酒,一慰平生相知。此情此意,情真意满,“肺腑流出”,“纯是泪点,都无墨痕”,
是不折不扣的友谊之歌。
- 17 -
综合整首诗歌的内容,主要情感有:对朋友郑虔的同情,对严谴的愤慨,对郑虔真挚的友谊,
对郑虔前途的担忧和以为一别很可能是永诀的痛心。围绕着这几点分析即可。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
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
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李商隐《锦瑟》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表示追
梦巳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答案】 (1).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 举类迩而见义远 (3). 茕茕孑立,
(4). 形影相吊 (5). 此情可待成追忆 (6).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
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迩”“茕”“孑”“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阅读下列新诗,选出最适合填入横线上的选项
(1)大丽花/开在后院里/月亮__ 篱笆时/顺手带走一丝春天残余的香气…… (洛夫《花
落无声》)
(2)鸟声在汉城各座宫殿庭院内_ _/如密 密雨点落在鬼面瓦上/一处处都是回声……蓉
- 18 -
子《古典留我》)
(3)一口老瓮/装着全家人的心/放在屋漏的地方接水/_ 一家人的辛酸……(林焕彰
《雨天》)
A. 翻过 滴落 弹唱
B. 翻过 流淌 记录
C. 驻足 流淌 弹唱
D. 驻足 滴落 记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
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本题中,
“驻足”意思是指停住脚步或立足,根据后文的“顺手带走”,应该选“翻过”符合语境。
“滴落”意思是指水状或颗粒状的物体, 因地心引力而掉落下来;“流淌”指液体流动。根
据语境“如密密雨点落在鬼面瓦上”,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鸟声比喻成雨点,所以选“滴
落”符合雨滴的特点。
“弹唱”弹奏唱歌;“记录”把说的话、做的事写下来。根据语境“放在屋漏的地方接水”,
把水滴落到老瓮里的场景,用“弹唱”形象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歌哀婉的意境。所以选“弹
唱”合适。
故选 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颇改。
C.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19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对常考修辞的特点有所了
解,再结合诗句进行辨析。常考修辞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等。
A 项,“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丝竹”为借代,用乐器代指音乐;
B 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颇改”中的“朱颇”也是借代手法,用“朱颇”代宫中的红
粉佳人;
D 项,“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彩笺”“尺素”也是借代手法,用“彩
笺”“尺素”代书信;
C 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了比喻手法,陶渊明把官场比喻成尘网。
故选 C。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其.还也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B. 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D.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臣闻求木之.长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
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
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
则不同。本题中,
D 项,“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表反问语气,难道;
B 项,“以”:介词,凭着;介词,按照;
C 项,“因”:趁机;依靠。
故选 D。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
- 20 -
B. 失其所与.. 与:给予
C.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D. 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这里指逃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
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中,
B 项,“失其所与”的意思是: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与”动词,交往,友好,联合,结盟。
“所”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结合时,就构成名词性结构。“所与”名词(名词结构),同盟国。
故选 B。
21. 下列句式中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大王来何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主要
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考生要熟知各种句式的特点,
注意平时课内的积累。本题中,
例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意思是: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见……
于”表被动,是被动句;
A 项,“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也是省略句: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B 项,“求人可使报秦者”意思是: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C 项,“若属皆且为所虏”意思是: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为……所……”句式,表示
被动;
D 项,“大王来何操”意思是: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何操”,即操何。带了什么,是宾
语前置句。
- 21 -
故选 C。
22. 《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宝玉说:“女儿是
水做的骨肉。”请选取《红楼梦》中一女儿形象,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 150 字。
【答案】贾宝玉认为少女们的纯洁美好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如黛玉,在
本真的自我方面,她率性如海。在与宝玉的相处中,耳鬓厮磨,很少避忌。“雨夜戴笠”、
“静日共枕”“花下共读《会真记》”等情节青涩含蓄,纯真唯美。有时也耍耍小性,给宝
玉来个“官断十条路”,令其欲恨不得,欲恼不能。有个性,有情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名著的能力。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但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
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
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又要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
本题是对《红楼梦》内容的考查,要求选取《红楼梦》中一女儿形象,并结合具体情节,简
述你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是宝玉说的,他认为少女们的纯洁美好
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晴雯、鸳鸯、司
棋等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
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生活里,他周围的女性和那些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男性,处处都形成
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
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的爱憎倾向。分析的时候,可列举黛玉、薛宝钗、
史湘云、探春、妙玉等人都可以,但要有具体的情节分析。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五四青年节,B 站青年宣传片《后浪》一经推出便持续刷屏。该视频中的演讲者、
中年演员何冰对年轻一代有诸多艳羡、激励和称许:尽享文明成果、自由探索兴趣、拥有选
择权力、叱咤互联世界、打破交际壁垒、分享快乐事业、包容多元审美……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对于以上结论性的评价,作为年轻一代的你都认同吗?请围绕你认同或反对的一个点,写
- 22 -
一篇评论。
②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年轻一代的你,如果你被《后浪》感动到,请你写篇演讲稿,献给年
长一代。
③何冰老师说:“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
来。”想象一下,中年的你将会怎样?请结合自身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给青年一代写一封
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1
《后浪》掀起的“浪花之争”,难以取悦的年轻市场
看过《后浪》宣传片的人,都能很直接的感受到视频里的澎湃情绪与宣传意图。
不管是文案中出现的“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弱小的
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
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等金句,还是何冰老师跌宕顿挫、感染力极强的演讲,
这都是一封写给青年的情书。B 站有意再一次抓紧年轻用户市场,以极尽美好与鼓励的话语引
起用户的共鸣,传播正能量。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乌托邦式美好的辞藻和极具煽动力的表达方式,让部分人在鼓舞
之外,更真实的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落差。当代年轻人面对的社会压力、资源限制、生存竞
争、物质差距、阶级固化等问题被视频里 UP 主们舞蹈、音乐、电竞、科技等美好影像掩盖,
一切都是积极向上、自由美好的,年轻人都充满了希望与选择。
视频里没有完全展现现代年轻群体的真实图景,反而打造出了一个符合中年人臆想中的
年轻社会与青春岁月。如同老一辈总是不经意间对年轻孩子感叹,“你们现在的时代多好
啊。”
而这种论调被舆论市场认为是“给年轻人贴标签”,“这是献给家庭条件良好或优越的,
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部分中国青年的”,而视频的视角则像“既得利益者逐梦网络的自我感
动”。
同时,《后浪》作为给青年人的演讲,内容指向性很强,如文案中“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
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
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等句子,都有意凸显出了年轻人的优势。
不难理解这话语的初衷,始终是在鼓舞激励年轻人,但是如此明显的指向性,又让舆论
- 23 -
针对“年轻”进行了讨论。“年轻确实是一种资本,但更年轻的身体未必就能容下更多”“人
类几千年积攒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不是专门给‘年轻人’的,是给全人类的”。
另一方面, 《后浪》也被认为带着一股“爹味”,“B 站这类演讲,令人讨厌的地方就
是,跟你无冤无仇的,你偏要居高临下语重心长爹味十足的指点人生提携后浪”。
《后浪》引起的讨论,除了营销内容上出现的争议,或许也证明了如今年轻市场的审美
与需求已经更加复杂与成熟,即便是 B 站这样植根于年轻文化与年轻用户的社区平台,也未
必能获得所有人认同。
范文 2
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
——前浪,我想对您说
尊敬的“前浪”们:
你们好!
疫情大考即将交上满意的答卷,直播课程即将合上完美的篇章,青春之我即将踏上返校
的征程。这时,我听到了前辈深情的朗诵——《后浪》,不禁心如潮涌。我想说:作为“后浪”,
我们一定会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
尊敬的前浪们,您羡慕我们可以尽享文明成果;但我们所“尽享”的,又何尝不是“前
浪”们的奋斗拼搏?
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危亡,“前浪”们前赴后继投入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斗争,实
现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前浪”们冲破重
重阻碍回到祖国怀抱,投身建设、兴学助教;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前浪”们选择了
远方,砥砺奋进,风雨兼程。你们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后浪”。但我
要说,尊敬的“前浪”们,你们才是这片风景的缔造者!是你们缔造了文明成果,我们才能
够尽情地享用!
尊敬的“前浪”们,您说您对我们“满怀敬意”;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嘱
托!
古之名相张居正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作为“后浪”,我们一定会
怀梦想,勇创新,重实干。以梦想为光,告别迷茫,行稳致远;以创新为剑,乘风破浪,一
苇以航;以实干力行,厚积薄发,成功即迩。我们会激活创造,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
典的变成流行的;我们会秉承实干,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我们会因
热爱而分享,因强大而自信;我们会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到我们变成“前浪”的那一天,
- 24 -
一个个曾经的“后浪”都能骄傲地说:“前辈们:我们,都没有辜负身为后浪的时光!”
尊敬的“前浪”们,您说您对我们“满怀感激”;我想说:我们一定会让世界看到一个
最好的中国!
一人一机新媒体,一撇一捺中国情,作为“后浪”的李子柒用镜头讲好了中国故事,把
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一曲星梦东方红,嫦娥奔月创奇迹,中国的科技领域中增加了许多“后
浪”的身影,让中国科技持续发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众多的“后浪”们参与建
设的港珠澳大桥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许;一袭白衣,心有锦缎,抗“疫”斗争中不计其数的
“后浪”们用自己的奉献和无私抒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尊敬的“前浪”们啊,请你们相
信,作为“后浪”的我们一定会铭记“前浪”的嘱托,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亮剑新时
代,共谱华章!
谢谢大家!
范文 3
中国青年: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给青年一代的一封信
年轻时的记忆是一颗种子,一代人的命运就是这颗种子的生长。
“80 后”还记得 2001 年,申奥成功那一刻我们在大街上、广场上欢呼拥抱,紧接着中国
就加入了 WTO,世界真的向我们走来了;“90”后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从第一次碰到网络
时的新奇和兴奋,到亲历整个互联网时代席卷的浪潮,世界已经不过是一根网线的距离、一
个屏幕的大小;“00”后见惯了 2008 年鸟巢上空的华丽焰火,上海世博会上的人山人海,G20
时西子湖上的醉人夜色,世界就在这里,世界就在中国。
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从一出生开始,就具有令人称羡
的国际化基因,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最鲜明烙印。
时代在变,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
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站起来、
富起来、强起来,中国走入新时代,也同样为你提供了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
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也正因此,知识渊博、
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
2011 年,一位耶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中国小山村,走进基层当起村官;4 年后他发
- 25 -
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支持和培养杰出的农村创业者、公共服务者;2017 年,他获评感动中
国人物、入选“全球青年领袖”——他叫秦玥飞,一位“85 后”年轻人,用国际化的知识储
备与思维方式,尝试改变原始落后的中国乡村。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和秦玥飞一样,从中
国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他们兼具国际化的智力资源、本土化的问题意识以及直面
挑战的社会担当,为中国的未来开辟出无限可能。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的视野不仅意味着一种能
力,更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
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早已有了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正跟随中国青年遍及全球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
波澜。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
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激情澎湃的字句,激励青年人再次审视自己的
人生坐标。就像我们面对波澜起伏的海面、连绵不绝的群山,很难抚平内心激荡起的豪情一
样,当身处这样一个转型与崛起的新时代,我们也很难抑制窥探其全貌、参与其进程的内心
冲动。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
为想象和行动的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影响世界,年轻的你们或许都该这样追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次作文,模仿了 2019 年全国高考 1 卷有明确写作任务
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
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
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一、写作材料解读
五四是青年人专属的节日,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则国家,有希望,今年的 5 月 4
日,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在 B 站为奔涌的后浪点赞,着实振奋人心。5 月 3 日《后浪》在央视新
闻联播前黄金时段首播,时代需要怎样的青年,中国需要怎样的未来,《后浪》尝试给出了答
案。《后浪》在 B 站上线,3 小时观看量破 100 万。一天内,400 万播放,6 万弹幕,56 万点
赞,清一色都是年轻人。高中生作为年轻一代不刷 B 站者几乎没有,未观《后浪》者,着实
不多。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何冰对年轻一代有诸多艳羡、激励和称许,他认为年轻一代有
- 26 -
着思考与辨别能力,也告诉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
二、写作任务解读
任务一:写一篇评论
第一个任务是写一篇评论。安全围绕你认同或反对的一个点,写一篇评论。《后浪》成为现象
级刷屏,但口碑却两极分化,有人点赞其热血,也有人批评其割裂,其中的很多观点,似乎
都可商榷,选取其中一点,赞同也好,反对也行,通过评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赞
同,可从年长一代对青年一代的期望,青年一代担负的使命,青年一代他们充满思想,也懂
得用知识批判地看待世界等角度分析;如果反对,可从视频内容的说教意味的较重,《后浪》
作为给青年人的演讲,内容指向性很强等角度评论。
任务二:演讲稿
第二个任务是演讲稿,要求作为年轻一代的你,如果你被《后浪》感动到,请你写篇演讲稿,
献给年长一代。《后浪》中何冰的演讲对年轻一代多是艳羡、激励和称许,00 后献给年长一代
的演讲,也当是对“前浪”的感恩、敬佩和礼赞,可以像《后浪》一样,选取年长一代值得
褒扬的几个点倾注真情,美美与共。
任务三:书信
第三个任务是书信。要求结合自身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给青年一代写一封信。《后浪》中
何冰的演讲对年轻一代多是艳羡、激励和称许,给青年一代的信,也可以表达对青年一代的
赞美、激励和期望,还可以给青年一代提出更好的发展方向,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也可以
就青年一代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善意的批评,并给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参考立意:
(1)越自由,越幸福;(2)年轻是态度,分享是幸福;(3)文明守望者,青年在行动;(4)
多元审美不等于以丑为美;(5)选择的权利,这个真的没有;(6)《打破交际壁垒的代价是身
份的缺失》;(7)前浪——献给老一代的演讲;(8)白衣执甲,未来我来。
结构示例:
评论文是对一段论证的评论,陈述一个论证, 要求对这论证作出评论,适合写议论文。基本
结构是:
第一段:写引子。比如本题《后浪》成为现象级刷屏,但口碑却两极分化,有人点赞其热血,
也有人批评其割裂,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要在第一段点明。
第二段:重复事实。向你的文章的读者介绍你为什么想起来谈论这个问题。即评论的由头。
第三段:就事论事。围绕你第一段的引子结合事实,表明自己的议论。
- 27 -
第四段:可以讲开去。比如想到另外一件事,但切记要在同一主体下!比如不要本来讲《后
浪》成为现象级刷屏的问题,讲着讲着去讨论中青年之间的差距问题!要切题。
第五段:收回来,属言简意赅重申你文章的主体和意义。
素材积累;
1、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成长在国富民安的环境中,浸泡在互联智能的世界里。曾在游
戏境,寻过王者梦;曾隔高清屏,目睹天宫一号升空;曾在快手 APP 回放阿尔法狗横扫棋坛
的场景……我们是拥有灵感和想象力的年轻一代,我们与时俱进,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更了
解高科技,我们叱咤互联世界,我们是深蓝一代。
2、古之名相张居正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作为“后浪”,我们一定
会怀梦想,勇创新,重实干。以梦想为光,告别迷茫,行稳致远;以创新为剑,乘风破浪,
一苇以航;以实干力行,厚积薄发,成功即迩。我们会激活创造,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
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我们会秉承实干,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我们会
因热爱而分享,因强大而自信;我们会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到我们变成“前浪”的那一
天,一个个曾经的“后浪”都能骄傲地说:“前辈们:我们,都没有辜负身为后浪的时光!”
3、一人一机新媒体,一撇一捺中国情,作为“后浪”的李子柒用镜头讲好了中国故事,
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一曲星梦东方红,嫦娥奔月创奇迹,中国的科技领域中增加了许多“后
浪”的身影,让中国科技持续发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众多的“后浪”们参与建
设的港珠澳大桥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许;一袭白衣,心有锦缎,抗“疫”斗争中不计其数的
“后浪”们用自己的奉献和无私抒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你们,身体力行,将情怀与责任传递:冯
骥才,醉心文保,坚守文脉,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单霁翔,让故宫和文创一起,俘获万千国
人的目光;刘健,耗费 25 年巨资搜集 10 余万件古代建筑构件;秦腔剧《王贵与李香香》,让
红色记忆以秦腔的方式呈现……感谢你们,教会我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
能更好创新”。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约占 25%):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
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 28 -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
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
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
主体部分(约占 65%):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
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
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
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
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
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
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
4.层次拓展的方法:
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
结尾部分(约占 10%):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
勉、呼吁号召。
- 29 -
相关文档
-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2021-06-0427页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6-0412页
- 【语文】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2021-06-0416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2021-06-0413页
-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新高2021-06-0411页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高中、慈溪市三山2021-06-0426页
-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2021-06-0420页
- 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2021-06-0426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06-0412页
- 山东省平邑县、沂水县2019-2020学2021-06-0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