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高一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 29 -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 29 -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 “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 “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 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 《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 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 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 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5.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C 3. A
4. (1)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2)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3)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新颖;(4)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的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5. (1)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2)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为了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3)引用朱自清一些的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
【解析】
- 29 -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中“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B项,“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运用了比喻修辞。
C项,“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
D项,“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中“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 ‘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题时要审清题干,找出关键词语,把握答题方向;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理清要点,在文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最后归纳要点分点作答。
- 29 -
原文“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等这些信息可以概括归纳出是从艺术手法的方面赏析的;据“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可知,是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的;据“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可见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的;据“《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能分析概括出是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方面来赏析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引用论证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如果引用的名言警句,可以从论证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等角度分析,如果是名人轶事、奇闻趣事,那么就会有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
- 29 -
分析材料二、三种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的作用,如材料二中“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就是为了证明下文的“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材料二中“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证明了分论点“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同时也增强了本文观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材料三“《荷塘月色》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为了论证文章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章作者引用的朱自清自己说的内容“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并且引用朱自清本人的原话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文章中引用的朱自清的这些观点或说法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有文化色彩。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一个画画的姑娘竟然将自己身体的病状与不断飘落的树叶联系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琼珊就是这样的姑娘。“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哟,我从没听到过这样荒唐的话。”琼珊的好友苏艾边作画边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数落她说,“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你一向很喜欢那株常春藤,得啦,你这淘气的姑娘。别发傻啦。”
琼珊仍然凝视着窗外:“又掉了一片。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琼珊,亲爱的,”苏艾弯下腰对她说,“你争取睡一会儿,我要去叫贝尔曼上来,替我做那个隐居的老矿工的模特儿。”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而去。
- 29 -
“什么话!”贝尔曼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他们上楼时,琼珊已经睡着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做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贝尔曼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翻转过来权充岩石的铁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说。
苏艾困倦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下午,医生来了,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搞艺术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进医院,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苏艾说:“她现在脱离危险了。现在只要营养和调理就行啦。”
- 29 -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王永年译,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艾边作画边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装出”表明苏艾其实是很担忧琼珊的心理状态与病情,但又不愿让琼珊看出来。
B. “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一个“贴”字,意味深长,可以是叶子被风雨吹打“贴”到了墙上,也可以有其他原因。
C. “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琼珊不顾与苏艾的友情,一心想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狠心”是对生命的漠视。
D. “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深蓝色披肩,这里的“毫无用处”暗指琼珊已经挣脱了生命困境,对生活有了情调。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亨利长于采用幽默、风趣、讽刺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
B. 小说中的苏艾是线索人物,参与故事的发展,读者靠她的引领进入“欧·亨利式结尾”,从而获得一种对生命对艺术的感动与震撼。
C. 小说中的琼珊遇到的生命危机,具有典型意义,告诉人们要有信心,要勇敢面对,而不能丧失希望,听之任之。
D. 苏艾称琼珊“小东西”,表达了她对琼珊的强烈谴责,如果不是琼珊将常春藤叶与生命挂钩,贝尔曼就不会雨夜画叶子,也就不会得肺炎死去。
8.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能带给人们哪些启示?
9. 请以贝尔曼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6. C 7. D
- 29 -
8. 小说的结尾有的特点:小说的结尾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特点。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使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启示:这片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上去的叶子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希望和信念,这片叶子包含着爱,象征着希望,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9. (1)运用正面描写。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贝尔曼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生活失意;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傻念头”后,说“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2)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文章前面部分是写贝尔曼的性格暴躁,潦倒失意,在文章最后才让读者发现这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物,给别人带去生的希望。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能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3)运用侧面描写(虚写)。文章没有正面描写贝尔曼化常春藤叶的情节,而是在结尾由苏艾说出,表现了贝尔曼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既给人出乎意料之感,又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还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琼珊不顾与苏艾的友情,一心想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狠心”是对生命的漠视”中“琼珊不顾与苏艾的友情”理解有误,琼珊与苏艾是很好的朋友,她们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在琼珊生病之时,苏艾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还给她精神上的安慰,琼珊“狠心”是为了表现出她生病对生的绝望。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 29 -
D项,“苏艾称琼珊‘小东西’,表达了她对琼珊的强烈谴责,如果不是琼珊将常春藤叶与生命挂钩,贝尔曼就不会雨夜画叶子,也就不会得肺炎死去”分析有误,苏艾称琼珊“小东西”表达了苏艾对琼珊的怜惜和朋友之间的真挚的感情,并不是强烈地谴责,并且“如果不是琼珊将常春藤叶与生命挂钩,贝尔曼就不会雨夜画叶子,也就不会得肺炎死去”这样的意思也不是苏艾要表达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以及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上,探究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时,可以从内容、情节、人物、主题、读者的感受等方面入手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联系具体语境进行阐释。
本篇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名篇,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小说结尾体现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这种艺术特点。贝尔曼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画家,“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可见他是个火气十足的老头,完全看不起人间的温情。但在结尾,却为了增加琼珊的生活希望,不惜自己的生命,冒雨画最后一片树叶,得肺炎而去世,这样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老画家贝尔曼听到琼珊的“傻念头”的嘲笑,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但那片叶子掉下后,琼珊就会无望死去。所以才会有结尾苏艾说“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贝尔曼后来冒雨画常春藤树叶,鼓舞琼珊生的斗志,给她活下去的希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结尾使小说情节曲折,也更能突出贝尔曼先生的美好心灵。文章的这种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使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 29 -
分析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能带给人们的启示,要根据内容、人物、主题等来作答。患病的琼珊本来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常春藤叶上,她说“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觉得常春藤叶落光的时候,她的生命也结束了。等到结尾通过苏艾的话明白了贝尔曼先生在最后一片藤叶掉落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一幅杰作——最后的常春藤叶。那片叶子总是不落下,“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琼珊慢慢地开始反思,“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总之,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去了生的希望,从而挽救了她的生命。表现了贝尔曼崇高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进而升华了主题,这片叶子包含着爱,象征着希望,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的能力。艺术手法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描写、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人物形象和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本题要求分析塑造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表现手法,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看,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写)以及先抑后扬的手法。本篇小说,一开始就对贝尔曼进行了外貌描写,“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从中可以看出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中间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傻念头”后,说“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以上的分析是对贝尔曼的正面描写;最后又通过侧面描写,即借苏艾的口交代了贝尔曼是因为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对贝尔曼的塑造还运用了先抑后扬,文章前面的内容写贝尔曼的性格暴躁,潦倒失意,在文章最后才让读者发现他很有爱心,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给别人带去了生的希望和信念。由此可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出人物形象,分析效果作用。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
- 29 -
上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B.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C.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D.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朱:即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辅助越王勾践破吴后,弃官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陶朱猗顿指巨富之家。
B.
- 29 -
雍州:“九州”之一。其余八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战国时期楚国据有雍州之地。
C.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 四海: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涉是一个出身贫穷、身份卑微、才能一般的普通人,率领疲弊的士卒,却推翻了强大的秦国,是因为天下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
B. 九国之君地位高贵,军队强大,兵器锋利,谋臣策士众多,却败于秦国,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
C. 秦王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以来混战的局面,百姓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诚心景仰皇上,这是始皇保住威权,稳定功业的有利条件。
D.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的思想,只想施展妄自尊大的智慧,焚烧诗书古籍,首先以严刑酷法治理天下,然后才实施仁德信义,为时晚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14. 两文都分析了“秦之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结论。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2)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14. 上篇指出秦王朝是不施行仁政而不能守住天下。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
【解析】
【10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要求为画线句“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断句,句中“五霸既灭”是主谓句,表意完整,其后断开,排除BC;“令”是“令不行于天下”的主语,“令”后不能断开,“天下”后断开,意为“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排除AC;“是以”是固定结构,意为“因此”,常用于句首,所以“是以”之前断开,排除AC。译文: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四海: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中“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说法错误,应该这样表述:古人认为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核实情节,找到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
B项,“九国之君地位高贵,军队强大,兵器锋利,谋臣策士众多,却败于秦国,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中“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理解错误,作者用九国之师和陈涉做对比,是为了论证“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说明陈涉虽然处于弱势,但他顺应民意,实施仁政力量强大,最终灭掉了秦王朝。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
- 29 -
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兵:兵器、武器;揭竿:举起竹竿;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担负、背着;而:连词,表修饰;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2)高:形容词作动词,重视;诈:诡诈;贵:形容词作动词,重视、看重;顺权:顺时权变;术:方法;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判断句式,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
上篇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意为“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作者表明自己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为“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指出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政。中篇秦王朝建立,“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意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但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意为“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所以“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意为“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由以上分析而得出作者的结论,注意用自己的话解答。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上篇
- 29 -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中篇
秦朝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驯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面南称帝统一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国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它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 29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5. 下列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古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却能够于质朴中见真情,令人回味不已。
B. 明明所思之人在远道,却还要采芙蓉送给对方,这是一种无奈中的寄托。
C. 远道、长路,空间上的距离遥远更是增添了男女双方离居后的忧伤之深。
D. 诗歌以乐景开篇,以忧伤终老收尾,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离乡不归的怨恨。
16.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有不同认识。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5. D 16. 示例一: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女子(思妇)。女子“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所展示如画之境,美好欢乐的情景。“还顾”句可以理解为女子对远在外地的丈夫的想象。想象丈夫在远方也与我一样,想念着我,这样就更增添了诗歌的忧伤之情。忧伤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而且丈夫也一样。这实际上是诗歌的跳跃性,视角发生了变化。“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真实别致地突出了采莲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示例二: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游子)。诗歌表达了一位男子的情思。“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男子回忆他们曾经的相遇,在南方夏末芙蓉怒放的江边。之后,男子奔向海角天边,每每看到清丽的芙蓉或嗅到兰花的暗香,便不由想起旧时的缱绻。触及旧景,回忆往事,但是尔今天各一方只愿意厮守着孤独忧伤终老。
示例三:是“游子和思妇”说。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首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是思妇独白;末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游子独白。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解析】
- 29 -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情感,思考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诗歌以乐景开篇,以忧伤终老收尾,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离乡不归的怨恨”中“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离乡不归的怨恨”分析错误,全诗抒写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以乐景开篇,以忧伤终老收尾,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以及评价其思想内容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理解掌握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就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手法、情感进行分析。
本题可以先明确抒情主人公是女子(思妇)。“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在写法上,采用了“悬想”方式。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抒发了采莲女子对丈夫思念的深切忧伤。
可以明确抒情主人公是男子(游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是男子回忆他们曾经的相遇,在南方夏末芙蓉怒放的江边。之后,男子奔向海角天边,每每看到清丽的芙蓉或嗅到兰花的暗香,却只能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不由想起旧时的缱绻。但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旧乡”有漫漫长路阻隔。男子触及旧景,回忆往事,但是尔今天各一方,“同心而离居”,只愿意厮守着孤独“忧伤以终老”。
- 29 -
还可以明确是是“游子和思妇”说。诗文可以分为这么两段:第一段是思妇独白。首两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古文即多指“长江”;芙蓉,谐音“夫容”。思妇思念自己的爱人,思妇深爱着自己的爱人,思妇为自己的爱人而骄傲。第二段是游子独白。末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游子知道故乡有位可爱的姑娘深爱着自己,思念着自己。但自己又何尝不是深爱着对方?但是“同心而离居”,游子他自己知道,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两颗相爱的心却注定不能在一起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忧伤的呢?全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只要认真研读诗歌的文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说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
(2)《阿房宫赋》中,杜牧分析了秦国灭亡的原因,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在异族帝王庙前祭祀,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答案】 (1). 一日克己复礼 (2). 天下归仁焉 (3).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己、递、祠、鸦。
- 29 -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熟悉的中国地图,目光追随、抚摸两条蜿蜒曲折的线,耳畔有淙淙的水声日夜不息,是的,它们就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长江与黄河。它们有着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样的( )、厚重与宽广,在它们的岸边有我可爱的家园。
前段时间,朋友邀约一同去韩城看黄河。这条河由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源,一条小溪逶迤着逐渐浩荡,翻越千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来到 ① ,进入它生命的又一个峡谷。此处两面大山, ② ,最窄处河宽不足四十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 )。传说大禹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也指这里。我们的车子缓缓( )在峡谷之中,但见两岸山石陡峭,山脊隐在冬日的雾霾里,稀薄处直插云霄。我打开车窗,感到刚刚还和煦的阳光 ③ 。下车,但见一面高耸的山脚下、公路边,一湾滩涂被巨大的白色冰块( ),有人在冰块上行走,孩子们在嬉戏,就在那冰块的中央,隐隐有一径细流而过。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老 一泻千里 行进 覆盖
B. 古老 一日千里 行进 遮盖
C. 苍老 一泻千里 穿行 覆盖
D. 苍老 一日千里 穿行 遮盖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极难发现那条细流。
B. 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C. 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户外滑冰场,极难发现那条细流。
- 29 -
D. 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案】18. A 19. D
20. ①陕西韩城大禹口 ②黄河夹中 ③忽然黯淡起来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古老:陈旧的,时代久远的。苍老:说话、行动、外貌显老。也形容书法绘画笔法遒劲。语境中表现长江与黄河的时代久远,所以选用“古老”。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一日千里:意思是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后比喻事物的进展快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快。根据上文“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可知,语境是说黄河奔流直下,所以选用“一泻千里”。
行进:向前行走。穿行:从某种通道、缝隙中通过。语境是说车子缓缓地在峡谷之中向前开动,所以选用“行进”。
覆盖:遮盖;掩盖。也指地面生长的成片植物。遮盖:从上面遮。掩饰;隐瞒。遮盖,范围面积小;覆盖却是大面积的。此处语境中“一湾滩涂”面积应该不小,是说一湾滩涂被巨大的白色冰块掩盖,所以选用“覆盖”。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画线句“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存在不合逻辑和语序不当问题。“如果这湾滩涂” 不合逻辑,这个句子强调突出“这湾滩涂”,所以提前到句首,且假设的情况是“不细看”,排除BC;“那条细流发现极难”语序不当,“极难”应该是作状语修饰“发现”的,所以应该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排除A。
故选D。
- 29 -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本题要求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第一处根据上文说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再联系开头“朋友邀约一同去韩城看黄河”,所以黄河应该是来到了“韩城”,再看下文“进入它生命的又一个峡谷”,“传说大禹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所以具体应该是来到了“陕西韩城大禹口”;第二处根据下文“最窄处河宽不足四十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可知,对象是“黄河”,再据上文“此处两面大山”可以推断出黄河是夹在两面大山之间的,所以填写“黄河夹中”;第三处根据上文“山脊隐在冬日的雾霾里,稀薄处直插云霄”提示,因为有雾霾,所以会“感到刚刚还和煦的阳光”黯淡下来,因为有表示时间状态的“刚刚”,所以表述成“忽然黯淡起来”。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四、名著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8分)
21.阅读下列《红楼梦》中节选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填空。
(1)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__________’(表字)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第三回)
(2)只见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在那一处好?”黛玉正盘算这事,忽见宝玉一问,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合我的主意!我也要叫你去那里住!我就在__________(住处名)。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第二十三回)
(3)__________(人名)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你得空儿,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第四十八回)
- 29 -
(4)“(宝玉)竟杜撰成一篇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毅一幅楷字写成,名曰《__________》(文名),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第七十八回)
【答案】 (1). 颦颦 (2). 怡红院 (3). 香菱 (4). 《芙蓉女儿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
(1)结合黛玉的名字“黛”,再依据《古今人物通考》上说的“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以及“林妹妹眉尖若蹙”可知宝玉给黛玉的字“颦颦”指黛玉眉毛似蹙非蹙的样子。
(2)根据“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红楼梦》中潇湘馆与怡红院遥遥相对。
(3)通过“好歹教给我做诗”这句可知是香菱。香菱出身书香门第,虽然后来被薛家抢来做妾,但是她的骨子里仍然没有丢弃对文采的追求、对诗书的渴望。她进入大观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薛宝钗教她作诗,后来她有机会认识了最具文学才华的女子林黛玉,也找到了梦寐以求的老师。香菱见到了林黛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想学习作诗的想法。
(4)这篇文章是为悼念“晴雯”的“诔文”,且“捧至芙蓉花前”“ 挂于芙蓉枝上”,所以这就是贾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
22.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高明的作家形象描写也是能揭示人物性格的。请阅读下面两段形象描写,说说描写的分别是哪位人物,揭示了什么性格。
(1)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第三回)
(2)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
【答案】(1)王熙凤,性格:贪婪与俗气,八面玲珑、精明强干、刁钻、狡黠(或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笑里藏刀);(2)薛宝钗,性格:品格端方,举止娴雅,才德兼备。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选段部分的能力。这道题突破了以往的单纯叙述,原来文学名著考题只要求情节叙述,这两题要求阅读名著后指出具体人物并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比原来的考查要求更广阔、更科学。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看名著,而且一定要看透,看懂。
(1)本题在解答时要注重对名著内容的整体把握,侧重于分析名著的整体形象,如这段文字节选自《红楼梦》,描写王熙凤的肖像是是从两个角度写的,一个是服饰,一个是容貌。写服饰表现的性格:猛一见“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裙边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全身上下衣裙华贵而绚丽。这透出她占有财富的欲望,有着贪婪、俗气的性格。写容貌表现的性格:“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可见她年轻貌美、风骚绝伦;“三角眼”“吊梢眉”又写出她绝非安分、善良之辈,而是刁钻、狡黠之人。“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画龙点睛地表现了她的威势及笑里藏刀的阴险性格。
(2)此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去探望在家养病的宝钗。 “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 既不失少女的青春气息,又兼有端庄之态,在着装方面她遵从简约原则,力求保持朴素、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宝钗这一身装束,体现出一种不事张扬的富贵之气,作者用衣服衬出了宝钗的风神气度,她生在绮罗丛中,却没有世俗富贵气。通过宝玉的眼睛我们看到的宝钗是一个衣着端庄之人,身上无过多的修饰,不刻意装扮而改变自然美,一切以体现自身原有的容貌气质为主。“纂儿”,旧时妇女在较比正式场合戴髻。“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作者曹雪芹更是用水杏等一些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来形容她的容貌,来体现她的自然美。薛宝钗不喜欢用化妆、佩带饰物来修饰自己,她天生丽质,自然形成的美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姨表姐,她容貌丰美,品格端方,举止娴雅,才德兼备,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其实用心探寻自然、人生、历史……我们都可以听到属于自己的回声。
请结合材料提示,以“倾听回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倾听回声
让我们用心探寻自然、人生、历史……会有什么发生?如果是那样,我们都可以听到属于自己回声。
- 29 -
当历史的车轮匆匆碾过,只留下一路的烟尘。而我站在这里倾听历史的回声,往昔的一幕幕似乎近在眼前。
一八四零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区区几艘军舰就将清政府派去的所谓“精英部队”打得体无完肤。最后清政府不得不为自己的闭关锁国付出代价,签定了《南京条约》。几年之后,野心勃勃的英国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事不断扩大。终于有一天,英国的舰队沿海岸线来到了舟山。他们的炮口早已对准了这里的海防线。岛上的守军将领葛云飞等人早已严阵以待,带领自己的官兵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随着一声炮响,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守军的官兵一个个英勇战斗,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不断阻击敌人,但最终还是因为敌众我寡,武器上的差距败下阵来。他们为自己所热爱的土地洒下了最后的鲜血。
一百多年过去了,历史也随着时光渐渐远去。但是在海山公园的山顶上一座座锈迹斑斑的大炮依旧架在曾经的城墙上。虽然它们的表面被绣迹覆盖,但是炮身依旧完好,它们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一百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它们那饱经沧桑的身躯曾打败了多少敌人。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士兵们将炮弹上膛,点火,一次次将敌人打退,他们并肩作战到了最后一分一秒。而今天,它们的炮口依旧对着海天相间的地方,依旧威风凛凛地面对着波涛汹涌,这是一个民族永不服输,永不低头的信念。即使面对再多风雨的洗礼也不能使它改变,这是一个民族的魂。
三总兵的宝剑巍然屹立在山顶。每每看到它们,总是会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那是一种正义的力量,面对风雨它们不曾动摇,面对挫折它们不曾逃避。面对威胁,它们不曾屈服。这是一个民族的傲骨,足以支撑天地,披荆斩棘。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使它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千年不倒。
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倾听历史的回声,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决心。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而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写作时应该先审读材料,再结合所给题目进行立意。
- 29 -
审题:本次作文给了一段说理性材料,材料从概念“回声”进行生发,引申出“其实用心探寻自然、人生、历史……我们都可以听到属于自己的回声”,写作要求是“请结合材料提示,以‘倾听回声’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已经明确,写作时不能更改。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结合题目确定立意方向。题目“倾听回声”是动宾结构,从字面上看,“倾听回声”的意义是听回声;从深层次来看,“倾听”可以是接受、享受、感知、理解等等;“倾听”还可以意为“虚心地听取”,它不是简单被动地聆听,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的、带有主观态度或倾向的聆听。“倾听”的内容是“回声”,根据材料的提示,“回声”是对自然、人生、历史、自己过往的探寻和感受。写作时我们可以倾听的回声;可以是大自然的各种天籁,如海浪声、溪流声、鸟鸣声;可以是音乐、话语、或教诲;可以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可以是人生路上对自己的反省;还可以是对厚重历史发出的认知。有了如此描述,文章内容才充实;写作时还要表达出倾听回声时的感悟,突出情感体验,这样文章才有深意和主题深度。文章写成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都比较好把握。
参考立意:(1)倾听历史的回声(2)倾听心灵的回声(3)倾听大自然的回声
相关素材:
(1)当我还是小孩时,我就喜欢大声呼喊着,然后好奇而满心欢喜地侧着耳朵聆听那返程的无忧无虑的声音。倾听回声,对世事浅尝的心有了喜、怒、衰、乐时,我就会一个人在旷野傻傻地狂笑或是呐喊,而那回荡的声响,就成了与我共肩的分享和承担。 如果说,曾经把聆听的回声只是当作自己的声音,那么直到一次崭新的经历后,我终于欣喜地感悟到:回声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声响的复制,而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
(2)世事浮沉,倾听回声,何其迫切,倾听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选择,才能无悔于短暂的人生。这并非叫人遵从内心的杂念,亦非教人盲目地随大流而是真正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独具个性的心声。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外界的人或物可能会使我们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此时,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摒弃杂念,与本真自我交谈,在为全人类幸福生活着想的前提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抉择,并坚定自己脚下之路,无怨无悔地为之奋斗,人生定会有别样的精彩!
(3)心灵的回声,那缓缓回荡的声音,震动着,在警示我们?生活是一道七色的彩虹,有鲜活的橙色,也有厚重的紫;有翡翠般的绿色,也有沉甸甸的靛;有金光闪闪的黄色,也有广阔无垠的海蓝。成功时不必骄傲,因为有陡峭岩石在后面;失败时不必气馁,因为有清澈溪流在眼前;失意时不必抱怨,因为有灿灿阳光在身边。多彩的生活有不同颜色的画笔点缀,不妨听一听心灵的答案。
(4)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
- 29 -
芸芸众生都以不同的面目走在生活的边缘。为了世界的纷扰,为了遥远的追求,为了仅存的希望,每个人都忙碌地游走在时间的尖锋上,“滴答滴答……”,它悄悄流逝着,送走了日出,迎来了日落,像一位无声的导演,演绎了每场生命的旅行,而在这段平凡而深刻的旅程中,你是否打开过车窗,留意一下拂过的微风,让自己的心灵静下休息,倾听它的回声呢?
(5)当外界的干扰使我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动力,这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回声,然后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古今中外,坚守内心,取得成就的人不胜枚举。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如果听从父母的安排他将会坐拥万贯家财,但他并没有被金钱和名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回声。他选择了文学创作,留下了《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著,成为了文坛巨匠。比尔·盖茨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他发现自己的才能在学校不能得到发展,于是,他倾听自己内心的回声,毅然放弃学业,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研究。后来,他创办了微软公司,成了家喻户晓的全球首富。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本想学医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国人被耻笑为“东亚病夫”的命运。可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被国人精神的麻木所震惊。即便有强健的体魄,思想是麻木不仁的,强健有何用?他倾听自己内心的回声,决定弃医从文。从此,他用笔做武器,与黑暗的现实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他用文学做良药,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他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终于成为历史上耀眼的一颗恒星。
(6)倾听大自然的回声。在心情难过之际,冲破一切牢笼,站在岩谷之前,对着岩谷大叫一声,这时从山谷也传来回声。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原来,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回声也会以一种同样的态度回复。倾听,是最好的选择,它可以让你化解心情的不悦,从而使心情豁然开朗,乐观面对一切,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感到沮丧。那么,就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回声吧!用心领悟它所带来的美好!
行文结构:文章开篇引述材料提出观点“倾听历史的回声”。主体部分先简略回顾屈辱的近代史,列举舟山守军将领葛云飞迎击英国的舰队的壮烈史实,引出下文百年以后,“一座座锈迹斑斑的大炮”表现出的民族精神,进而表达了历史对人们的鼓舞以及振奋。结尾扣题,升华主题“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点睛】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 29 -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 29 -
- 29 -
相关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6-0429页
- 【语文】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中2021-06-0416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2021-06-0423页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9-22021-06-0422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2021-06-0425页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6-0426页
- 2019-2020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2021-06-0413页
-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1-06-0423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2021-06-0418页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2021-06-0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