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诗歌阅读 命题动向 考法体验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提示:影响本诗语意理解的语言有以下特点:构词陌生,随意苟简,古今异义,临时搭配。‎ ‎[字义疏通]‎ 一窗间:指画幅不大。‎ 晚:晚照或晚气。‎ ‎【速读指导】‎ ‎①读标题,感知诗歌内容: ‎ ‎②读作者,把握诗人特点: ‎ ‎③读正文,理解诗歌内容: ‎ 答案 ①此诗为一首题画诗。题画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②陈与义,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宋政和三年以太学上舍及第,历任开德府教授、太学博士,后谪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辗转南渡。宋绍兴元年至临安,授中书舍人,兼掌内制。绍兴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力主对金议和,深得高宗满意。③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藏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诗人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言表。五、六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互相感发,景物中含有诗人浓浓的主观情感。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 ‎【真题试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浓缩于窗子大小的尺寸之间。并非“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答案 C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解析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理解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用尽心力创造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需要结合前六句中对许道宁画作的描述以及诗人的主观感受,来分析概括尾联中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全诗前四句描述画作中的山水,“满眼”“苍然”赞美画家描摹物象的功力,“何郡山”之问,比直接正面说画山似真山更婉曲有致,“万里意”赞美画作意境空灵,画外有画,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画面中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第五、六句描述画作中的树木与浮云,树木“含晚”,浮云“不还”,表达了诗人观画时独特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尾联用衬托的手法,以诗人竭尽心力写出的诗句的平庸来衬托画作蕴含的诗意的高妙,对许道宁的画作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 提示:影响本诗语意理解的语言有以下特点:构词陌生,随意苟简,古今异义,临时搭配。‎ 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 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 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字义疏通]‎ 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 朱门:权贵之门。‎ 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垂纶(lún):钓鱼。‎ 地:见地,缘由。‎ 等闲:平白无故。‎ ‎【速读指导】‎ ‎①读标题,感知诗歌内容: ‎ ‎②读作者,把握诗人特点: ‎ ‎③读正文,理解诗歌内容: ‎ 答案 ①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的自荐性质的诗歌。②杜荀鹤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杜荀鹤早年屡试不中,直到唐昭宗大顺二年才中进士。唐亡,任后梁翰林学士,仅五天,便病逝。杜荀鹤的诗大多为反映现实、揭露时弊、同情人民之作。语言通俗,风格清新。③首联表明心志,虽然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不会改变,自己不会去拜谒朱门权贵之人,而是拜谒裴侍郎这样的儒家学者。颔联点题,把投书裴侍郎的目的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颈联从直抒胸臆转而写景,更为形象地展现出自己孤高耿介的情怀。尾联再次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会随便地接受恩惠。全诗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正常渠道进身的思想感情,语言铿锵有力。‎ ‎【真题试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解析 D项,“受恩必报”属于无中生有。“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的意思是“‎ 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有相应的理由,我平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这是对别人施加恩惠的态度,并无“受恩必报”之意。‎ 答案 D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 第一问,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颈联描写了渔乡隐居(垂纶,垂丝钓鱼,指隐居)和风中鸿雁鸣叫两个场景,“隐者”和“鸿雁”都是孤高耿介的意象代表,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第二问,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其他三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感情激烈,而间接两个具体场景,使得全诗节奏得到了舒缓。‎ 答案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诗人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3.(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 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 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 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 嘤咛如《竹枝》。‎ 提示:影响本诗语意理解的语言有以下特点:构词陌生,随意苟简,古今异义,临时搭配。‎ ‎[字义疏通]‎ 田塍(chéng):田埂。‎ 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 白纻(zhù)裙:白麻布做的裙子。纻,麻布。‎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的雨衣。‎ 嘤咛(yīng níng):形容相和的声音。‎ ‎【速读指导】‎ ‎①读标题,感知诗歌内容: ‎ ‎②读作者,把握诗人特点: ‎ ‎③读正文,理解诗歌内容: ‎ 答案 ①插田:即插秧。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②‎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元和年间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大力提倡并创作反映现实、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题乐府诗,史称“新乐府运动”。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但是又不入乐,而以新题反映时事,因此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刘禹锡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有所了解。“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插田歌》即其中之一。本题节选了其中的前八句,语言质朴易懂,平白如话。③诗的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视觉景象,冈头花草整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还有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绿苗白水与白裙绿衣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传达出一种朴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描写来展现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背景的铺叙,而后两句则通过歌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真题试做】‎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 B项,“田塍望如线”,运用了比喻修辞,意思是说远望田埂笔直如线,而不是“蜿蜒起伏”;“时隐时现”也不准确,原诗中的“白水光参差”是说水田之上清水粼粼闪光,变幻多姿。‎ 答案 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解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酬赠诗: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因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整首诗诗情起伏跌宕,语言雅丽工整,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到本诗,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这几句笔墨虽淡,却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