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50 KB
  • 2021-06-04 发布

专题10 散文(仿真押题)-2017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致命的江南 潘向黎 读诗可能尚不明显,读词,简直触目就是“江南”。对这个词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温润而明媚的印象,而且连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匀有致,音节也那么悦耳动听。六岁时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对江南的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父母温暖的双手。那真是绝好的启蒙教育。‎ 有人说,在历史上“杏花春雨江南”总不是“骏马秋风塞北”的对手,纤柔的南方一次次败给骁勇的北方。如果这是宿命,我想大多数江南人宁可接受这样的命运,也要守着江南,寸步不离,永不叛逃。‎ 最早记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而最浓艳销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写给江南的情书,表达的已经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了。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忆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在烛火黯淡的光线下,在有着美人蕉图案的屏风边,诗人梦见了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夜雨潇潇,诗人(或有人)在船上吹着笛子,桥上传来低低的吴侬软语。这是个笼罩着迷蒙烟水汽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 江南如果仅仅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 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提到的季鹰,名叫张翰,西晋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官南归。这就是著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脱身的借口,但是谁能否认,莼鲈之思,也是张翰决定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始终相信,江南作为人性的栖居之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这种选择的另一个版本,稍涉香艳而已。‎ 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丘迟的一篇《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招降书,写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动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与其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如说是江南的胜利。‎ 它甚至是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柳永的《望海潮》将江南的繁华旖旎写到了十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慕西湖胜景,就起了挥鞭渡江、立马吴山之意。我不怀疑江南有这样的吸引力,会让人起觊觎之心,但是将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阕词,未免荒谬。朱东润先生说得公允:“说金主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但是这都是前尘往事了。留下来的只是关于江南的美丽的咏叹,只是关于江南的千古传说。江南,是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人性的空间,是中国人永远的梦境。在这里,我们滤去了现实中的不洁、不美、所有的缺憾,只留下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虽然那些笙箫吟唱的烟波画船已经去得很远。‎ ‎(选自《才女书·百篇女性散文经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江南不让塞北,且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他们不仅在诗词歌赋中浓缩了这一意象,而且经过竞相歌咏,渐渐形成了一种诗学传统。‎ B,“江花”“江水”承载着江南特有的招牌景致,而“垆边人月”“皓腕霜雪”等场景散发着中国文化最深处的芬芳气息,引发了无数人有关江南的心事与情思。‎ C.“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作者借解释张翰隐退的原因,表明自己顿悟世事、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D.“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一句,说明了乡思、乡愁是陈伯之心中最柔软的一角和最本能的情感,同时也是他人生的最终归宿。‎ E.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抒发了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并从人性和文化等方面阐释了江南的精神内涵。‎ ‎【答案】BD ‎2.作者为什么说江南“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江南给了作者儿时绝好的启蒙教育;②终身守望着江南、爱恋江南是大多数江南人的“宿命”;③古代文人赞叹江南的名作丰富了江南的人文内涵;④江南所具有的“温暖又惆怅、迷离又清新”的独特气质和意境,让人迷恋。‎ ‎3.文中大量引用了与江南有关的古诗文,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古诗文的引用能够生动、凝练、有韵味地展现江南的美,让读者在品读中深切感受江南的深刻内涵、独特意蕴。②充分展现我国古代诗文的魅力,吸引读者关注作品中人物的行事,获得人生感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本文以“致命的江南”为题,意蕴颇深,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对此进行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以“致命的江南”为题,意蕴主要有二:①江南与个人、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莼鲈之思”使张翰弃官南归;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丘迟的书信,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金主完颜亮读了《望海潮》,慕西湖胜景,对江南顿起觊觎之心。②江南业已化成中国人斩不断的血脉。江南具有一种精致、雅洁、温润的文化气质,是文化的空间,是人性的空间,是国人的梦境,更是人们心中真、善、美的存留,是人类美好事物和情感的寄托。人们走进江南,便与江南融为一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吃瓜子 丰子恺 ‎①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 ‎②‎ 我以为中国人的三种博士才能中,咬瓜子的才能最可叹佩。常见闲散的少爷们,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一只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吸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真是“交关写意!”他们不须拣选瓜子,也不须用手指去剥。一粒瓜子塞进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的壳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由此看来,咬瓜子是中国少爷们的专长,而尤其是中国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 ‎③在酒席上、茶楼上,我看见过无数咬瓜子的圣手。近来瓜子大王畅销,我国的小孩子们也都学会了咬瓜子的绝技。我的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们远甚,只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记得从前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一个日本人同舱。偶检行箧,发现亲友所赠的一罐瓜子。旅途寂寥,我就打开来和日本人共吃。这是他平生没有吃过的东西,他觉得非常珍奇。在这时候,我便老实不客气地装出内行的模样,把吃法教导他,并且示范地吃给他看。托祖国的福,这示范没有失败。但看那日本人的练习,真是可怜得很!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部完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粜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像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我问他滋味如何,他点点头连称umai,umai!(好吃,好吃!)我不禁笑了出来。我看他那阔大的嘴里放进一些瓜仁的碎屑,犹如沧海中投以一粟,亏他辨出umai的滋味来。但我的笑不仅为这点滑稽,本由于骄矜自夸的心理。我想,这毕竟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像我这样对于此道最拙劣的人,也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何况国内无数精通此道的少爷、小姐们呢?‎ ‎④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之所以最有效是因为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 ‎⑤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⑥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 ‎(有删节)‎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那手和头的转侧姿势也窈窕得很,有些妩媚动人,就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令人叹佩。‎ B.吃瓜子是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是少爷们的专长,从他们的吃玩情形以及商店里瓜子的畅销状况中,足见有闲阶级的“消磨”状况令人害怕。‎ C.文章先写少爷、小姐、太太们咬瓜子的才能,再写在我教导下的那个日本人吃瓜子的可怜相,最后指出这种“消闲”法令人害怕,这样消闲注定会亡国。‎ D.作者因旅途寂寥而与那个同舱的日本人共吃瓜子,日本人吃瓜子没有“的,的”的声音,而有一口唾液,还点头连称“好吃,好吃”,真是对日本人极度讽刺。‎ E.小孩子们咬瓜子的手艺也不错,虽然赶不上那些在酒席上、茶楼上的“圣手”,但一定能胜过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我同舱的那个日本人。‎ ‎【解析】A项,“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理解错误,原文是“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 ‎【答案】BE ‎6.作者在第③段中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日本人吃瓜子笨拙、滑稽,“真是可怜得很”,为下文的讽刺进行铺垫。②“我”算不了“圣手”,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们远甚。但“我”在这个日本人面前却成了“内行”。通过层层对比,突出“有闲者”的“闲”。③通过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窘态,反衬出国人吃瓜子技能的高超,他们把吃瓜子变成了一种消遣玩味的游戏,“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作者在轻松幽默的话语中给予了“有闲阶级”无情的讥讽。‎ ‎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瓜子具有“吃不厌、吃不饱、要剥壳”这三个消磨时间的最有效的条件,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所以我“害怕”。②在中国,吃瓜子是少爷们的专长,是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也是他们最有效的“消闲”法。全中国恐怕会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所以我“更加害怕了”。③“害怕”二字表达出作者对这“现状”的担忧,对有闲阶级消磨时间的否定与讽刺。‎ ‎8.丰子恺的散文有构思精巧、小中见大、亲切率真、幽默风趣等特点,请根据本文内容,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本文“小中见大”,中国人“吃瓜子”可谓生活琐碎之事,小之又小,然而作者却能由此推想到“有闲阶级”的“闲”,深挖国民性中日日消磨的懒散,并提到国家将因此衰弱的高度,可谓见微知著,于细微之中见宏大!‎ ‎(2)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例如写“闲散的少爷们”吃瓜子熟练,寓贬于褒写出了他们的丑态;又说“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使用反语写出了对他们的厌恶。这些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12分)‎ 耽在磁器口的光阴 向狸狸 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 我已望不见它,却知道它仍旧在重庆城西,头微微偏着,左手轻轻挽着嘉陵江水。这个曾经的水陆码头,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变迁成的著名瓷器产地——它因此而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烦就将书本一推,径直出学校后门搭车去磁器口。‎ 磁器口的大门横立在马路中间,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车辆在其中来来往往。磁器口的正街从上往下,将世界剖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半条街住着的磁器口人,靠在时间的背后,坐在低矮的檐下,嗑着瓜子,闲聊着天,不曾看三三两两过往的行人一眼,他们是磁器口的昨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个繁华的热闹的磁器口闹市就近在眼前了。‎ 茶馆是磁器口大街上旧时的影子,店堂很小,台下的人喝茶聊天,台上的艺人敲敲打打,唱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曲子。在离开重庆之前,我和朋友从茶馆门前经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会儿,突然一阵接一阵砰砰的沙哑的胡琴声传来,那么近那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紧了,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我从未听懂的茶馆里的音乐,我知道离别即将来临。‎ ‎…………‎ 我终于离开磁器口了。尽管如此,我仍然经常想起磁器口,想起那些兜兜转转的少年往事,想起不能回复的独一无二的大学时光,想起那些耽在磁器口里的光阴。我就这样从青春的路口路过,来来回回地路过,直到最后一次路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有删改)‎ ‎2.(开头句段作用题)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4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总领下文,引出描写对象——磁器口。‎ ‎3.(中间句段作用题)文章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①照应前面的“离开重庆已有三年”,并与结尾相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②领起后文对磁器口的介绍。‎ ‎4.(结尾句段作用题)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4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①总结上文,照应开头。②强化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表达了无法回去的痛惜之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生死之间 雷抒雁 ‎①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 ‎③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④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 ‎⑤‎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⑥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 ‎⑦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 ‎⑧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 ‎⑨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 ‎ (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人称各尽其妙,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 B.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亲后备受煎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 C.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法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 D.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振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死亡等命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 E.本文语言风格可谓独具特色:行文朴实平淡、不事雕琢,呈现出了返璞归真、清浅通俗之美,同时,字里行间又流露出浓浓的情感。‎ ‎6.(开头句段作用题)文章第①段引用了一位墨西哥作家的名言“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题目要求回答引用墨西哥作家名言的作用,那么首先就要看作家的名言的意思。“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说“死亡就意味着生命彻底结束”,再看这句话之后作者的进一步说明,知道这一段强调的是,死亡就是“永远没有了,没有了”。由此可总结出内容上的作用。而结构上的作用则可联系下文去分析。‎ ‎【参考答案】①引出“死亡是生命彻底的结束”的观点,强调死亡就是消失。②与下文“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形成对比。(6分)‎ ‎7.(整体行文思路分析题)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清晰地梳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 ‎【参考答案】①先写人会逝去,但记忆不会消失,引出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②通过追忆母亲病逝,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③提出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的方法。(6分)‎ ‎8.(结尾句段作用题)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目问的是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那么就要考虑“能删去的原因”“不能删去的原因”。最后一段一般有收束全文、升华主旨等作用,那么考虑能否删去就要考虑两个问题:删去结构上是否完整;删去内容上是否影响表达,即是否妨碍表达主旨。最后一段讲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曾失去过亲人”的意思;倒数第二段表明“理性是医治丧亲之痛的方法”。由此即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展开讨论。‎ ‎【参考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8分)‎ ‎(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文章结尾会显得简洁,也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8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解析】本题两问,第一问是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第二问是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 ‎【参考答案】①‎ 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3分)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3分,选准角度1分,谈看法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长 调 朱以撒 坐进老式的乌篷船,船身微微晃了一下,天色忽然暗了下来。走出一段,薄薄的月色浮在水面,两边房舍影影绰绰。有人走下来提水,有人在窗内立着,静谧的气息无声地铺开。主人轻轻摇着长长的橹,木质之间相互摩擦,欸乃而起,成了水面上最朴素和温柔的声响。人不开腔,耳朵全力倾听着,霎时没了丁点牵挂。游了一遭,回到木质的老房子里,关了灯,见月光从天窗洒了下来,夏虫唧唧。主人开始关门了,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了,只是闭合时还发出冗长的声响。左邻右舍显然也听到了,不一会儿,可以觉出近处远处相约一般,一连串地闭门、落闩,像是用这种声响向外部世界和蔼道别。简明质朴,宣告白日劳作结束,进入安息。‎ 这种带着水乡诗意的摇橹声、闭门声,人倾听中,时光停滞不前。‎ 长调——我只能在感慨之余,简洁形容这种安息一般的响声。‎ 长调意味着缓慢和从容。这和生活在水乡人家惯有的温文尔雅行止有关系。波澜不惊的节拍,使整个生活节奏舒缓下来。像目连戏里边的长腔,漫长的过程附着在上;像前世的回溯,要许久才能抵达。长长的倾诉从唇齿间飞出,前方没有阻遏。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许多优雅的情节,像婉转飘逸的花腔女高音发出的咏叹调,让人感受着长长的美好。我想,再也没有其他更抽象的形式了。‎ 其实,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我都留意着一些修长的、绵延的状态。长,说到底就是一种情趣的蔓延——它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未及展开便戛然而止。在我抚摸时,它是没有尽头的;在我的目光巡视时,它是辽远的;当我用心联想时,它的疆界是不存在的。譬如,起伏相衔的古城墙,委婉潮湿的海岸线,翠绿遮覆的峰峦脉络。漫步其间,生命悠长起来。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以这种长调的状态,无声地推动着一股伟大的力量。唱过蒙古长调的人认为,唱出长调的韵致,最好是骑在风驰电掣的骏马上;而唱“花儿”,最好安然地坐在马背上,持有信马由缰的散漫——花儿比之信天游和采茶调,文静于前者,粗犷于后者,像从寂寞苍穹落下的一根空弦,你悠悠然地弹拨吧。显然,这都是要有条件,就如同我写行草,一定要用柔韧的长锋,拉扯出的线条才具有潇洒的气度。这种伸长的过程中,许多蓬勃的朝气,喷涌而出。要说短长,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由于人的存在,无疑要把喜好和淡漠附加上去。旧日戏台上,一身短打和一袭长裙,看上去就知道他们内心的距离。长袖善舞啊,手的直露和足骎骎而行,让柔软的绫罗包裹,运用得当,除了斯文,羞怯,欲说还休,什么诗意都跃动荡漾,沉入平民百姓寻常的日子里。直到有一天,看到台上一律短打,戴着袖章、扎着皮带、跺着脚、挥动着手臂,声色急切,才知道悠扬的余韵已脱略到剩下一个曲牌了。‎ 开阔的地带可以听到长调。山林、原野的人们依然习惯用长调交接和联系。长调里,体内的力量被调集,还有对于对方的情感,在长调的延伸中荡漾着。我喜爱这种伸入空气里的细节,有时只是一个腔调被拉动,遥远的河对面,船篙直直戳入旁边的沙地,野渡无人,扁舟自横。踌躇间,蓦然记起山村曾经用过的腔调。一声长传,掠过河面,声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点水,船破涟漪而来。约定俗成的音符,比言语的直陈更有韵味。在山水间浸染过的人,想必会心于此。而密集人群生存的城市,高墙林立,没了寥廓高远。面对面的人,从张开的嘴迸出的话语,嘈嘈切切,都直奔主题。街市上匆匆赶脚的人,有的正在使用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指挥遥远处的进程。世间的漫长被控制了、简化了,天涯只是咫尺,其中就包含了腔调悠扬的终结。我固执地认为,舒缓或急切的腔调,是由空间空旷或逼仄来决定的。我听到的长调 ,平和、通畅贯穿首尾,属于一些从容不迫喝着大碗茶的人,坐在不太通亮的民居茶馆,想着童年的阿娇和摇不到的外婆桥,想着衣袂飘飘、身影长长的旧日时光,看着夜张开翅膀,在淡淡的月色下,听着隔岸隐约可闻的箫声。过日子的步子停了下来,让我的贪恋,如同梭罗之于瓦尔登湖、艾略特之于荒原。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 ‎(有删改)‎ ‎1.(理解词语含义题)联系全文,简析“长调”的含义。(3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白长调是作者的一种生命感受。然后从 ‎【参考答案】缓慢、从容,平和、通畅,充满力量、情感和韵味的生命感受。‎ ‎2.(理解句子含意题)品读文章,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3分)‎ 答: ‎ ‎ ‎ ‎ ‎ ‎ ‎ ‎(2)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3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含意应该从语境入手,结合句子中的手 ‎【参考答案】①这种缓慢从容的曲调能够引发人美好的遐想。②当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静静地品味生活,就能充分领略到生命的诗意与美好。‎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25分)‎ 一千年的村庄 陈应松 ‎①是谁使大地上布满了村庄?也许,在田野上劳动求食的人,要有个睡觉的地方,于是有了村庄。也许,一些四处乞讨的人,走累了,决定停下来,于是有了村庄。‎ ‎②舟车劳顿,千辛万苦,还要走向它。你爱它,或者疏离它,或者怨它,抛弃它,你不可能不走向自己的家乡。你永不回家,你的心,就依然顶着漫天风雪,寻找你曾经的家门和稻草铺垫的床榻。即使你的心不能到达,你的梦,你的噩梦,也会把你带向故乡的村庄。因为,虽然你在富贵繁华处,但你的灵魂却依然衣不蔽体,永远在那个村庄寂寞无依地游荡。我很自卑,我来自草莽,可我不会掩饰和逃避。因为我喜欢草窝!‎ ‎③夕阳下,烟雨中,它无比美丽。到了晚上,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像黑暗漫上来,星星,萤火虫,再加上有一声没一声的牛叫和狗吠。还是狗吠,村庄的歌,永远的恶调,诅咒和警告着世界,宣告它们威严的存在。当我在村庄里待着,走着,躺着,面对星空大野,突然感觉自己就会变成一只家禽或是一头牛、一件农具。那些在圈里嚼草反刍的牛,或是墙角那在灯火的盲处泛着汗水之光的犁,都是我们,也是他们——村庄的草籽,村庄的祖宗,村庄的人。那些紧守村庄的,在田野上劳作的,我的乡亲,一个个酷肖与他们亲近并饲养的家畜、摆弄的农具。他们分明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张犁或者一把锄头。‎ ‎④我从来没有见过村庄的春天,就犹如没有见过草们发青和抽芽的时候一样。这些村庄,一律地老。砖,瓦,池塘,石磙,树,炊烟,河流,鼾声和月光,都苍老,像是存在了一千年。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它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或者,哪怕是一个莽里莽撞的二货楞仔?村庄也许一开始就是老的,因为它叫村庄,所以它才衰老。它的老年斑、凹陷的面颊和青筋暴起的手就是农谚习俗和耕种的经验。它必须是一个老人,豆蔻年华、轻狂无知、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 ‎⑤面对一个衰老的长者,不说话,只是拉着它的手,用体温交流。因为它从心底里不再愿意说话,或者它根本就不会说话。沉默是村庄的品德。它嘴巴漏风,牙齿脱落,喉咙嘶哑,它喝过传说中的时间的哑水,它是个哑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只有风声模仿着它,穿过无数的小路和巷口,竹篱与窗棂。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簌簌发抖。在冬天,它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雪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于太久的往事?‎ ‎⑥‎ 村庄里全是些晒太阳的老人,磨得越来越旧的农具与房屋。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从我眼前飘过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哀伤,在深深的无言中大美着。说吧,村庄,为什么你一言不发?你灯火暗淡,屋顶低矮。在朝暾中苏醒,在星空下沉睡。‎ ‎⑦每一次,往村庄走去的路上,都是百感交集,爱恨交织,拼命从心底里挖出对它依恋的理由。走近一点,亲爱的村庄,如果我哭过,我也不会妥协。我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有着强大美好的生存力量和趣味,我生命的葳蕤不取决于他人和泥土,而取决于我的基因。尽管,亲爱的村庄,你老了,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扑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车辙恶狠狠地砸在道上,破缸、坛坛罐罐随便扔弃,装满了水,养着些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了你,你将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 ‎⑧不要伤心,村庄。我听出来了,你的内心像冬天里莫名从原野上划过的哀鸣,仔细倾听,是风?是树?都不是,是村庄,蜷缩在大地深处的村庄。‎ ‎⑨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当我的心因莫名的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选自《散文选刊》2013年5月,有删改)‎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主要是以第一人称来抒情,表达了“我”想要撇开自己和村庄的关系,想要脱离村庄,却又怀想它、靠近它等复杂情感。‎ B.作者没有太刻意地限定文章的结构,而是追求以情感来带动文章的发展,这体现在“我”对村庄的复杂感情上。‎ C.大量的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频繁的反问和疑问语句,使文章语言瑰丽,优美而飘逸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和内涵。‎ D.第④段中“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它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流露出“我”对村庄不美丽的抱怨。‎ E.第⑦‎ 段中“我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这一句流露出“我”对村庄的感恩和赞美。‎ ‎【解析】选C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夸张手法在文中很少使用,比喻手法则使用频繁。D项,这句话并非“对村庄不美丽的抱怨”,而是说村庄就应该是一个老人,体现了对村庄的敬仰。‎ ‎4.在作者的笔下,“村庄”具有哪些特点?(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古老”“沉默”等关键词语文本中都有体现,不难答出。‎ ‎【参考答案】①古老;②沉默;③美丽;④让人魂牵梦萦,是心灵的港湾,是灵魂的归依之地。(如回答“隐蔽”“孤独”“沉默”“抗拒”“坚韧”等,可酌情赋分)‎ ‎5.(理解句子含意题)第⑤段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请结合原文,谈谈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重点抓住“从土里伸出头”和“无边无际的沉默”等关键词句。村庄布满大地,傍土而居,苍老羸弱,受着风雨的蹂躏。这种现状千百年来没有得到改变。村庄老旧,只有老人、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这是村庄凋敝破败的表现。‎ ‎【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村庄是古老的,千百年来,产生于土地之上,扎根于土地之中,饱受风雨蹂躏,遭受贫穷苦难,一直未曾得到改变;同时,村庄是沉默的,在沉默之中更表现出一种麻木,越来越凋敝破败,这种现状无法得到改变。‎ ‎6.(理解句子含意题)陈应松说:“深山农村的现状对我内心产生了强大冲击……我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表达了我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忧虑……对我们社会孤儿般的农民给予了椎心泣血的同情与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和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该题为探究题,‎ ‎【参考答案】本文中,作者用饱含情感和极富个性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真实、感伤而又充满质感的乡村世界。这乡村世界是古老而沉默的,作者对它充满感恩和赞美。同时,作者以不同凡俗的视野和锐度,写出了乡村的麻木、凋敝,为我们呈现了乡村日益破败的严峻现实。作者在对乡村的深深眷恋中审视乡村,在批判中蕴涵着浓郁的同情,表现出强烈而自觉的责任感。‎ 现实中,“村庄”逐渐被遗弃,村民忙着入城务工,留下荒废的田地、失修的房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乡村变得衰老而破败不堪,这些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关注的。(意近即可。答案要点:句意+作者的表达意图+迁移延伸+例证)‎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10分)‎ 老去的苦枣树 ‎①‎ 最后一次见到家乡门口的那棵苦枣树,是去年的八月份。那天回家处理父亲的后事,刚到村口,就见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拉着板锯,大汗淋淋地切割只剩下一个木墩的苦枣树。一会儿工夫,被雨水腐蚀得发绵的苦枣树根被拔了出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亲吻着养育它一生的泥土……‎ ‎②苦枣树老了,老去的是曾经枝繁叶茂的枝干;父亲也老了,老去的是曾经风华正茂的躯体。‎ ‎③父亲说,苦枣树很老,他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那时是最旺盛的时期,像娃娃一天一个模样似的在长。到我们小时候,苦枣树长得要三个成年人才抱得住,足足有二十米高,遮阳面积有七八十平方米。苦枣树正好长在家门口的十字路中间,南来北往的人经过时,都会在它怀里小憩一会儿,退却一身的疲惫和燥热,继续上路。‎ ‎④我们记事时的苦枣树已是晚年了,树皮斑驳陆离,表面那层枯裂。但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仍然焕发顽强的生命力。在吐苞献蕾的季节,苦枣树不甘拜下风,沐浴亮丽的春霞增枝拔节,枝头没有绿叶的空白。‎ ‎⑤春夏,苦枣树是鸟儿的天堂,也是我们的乐园。麻雀在树枝上,向着刚露小脸的太阳,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几个小孩就爬上滑下,吊在树枝上翻跟头,躲在树叶里捉迷藏,像猴子似的,从这根树枝翻腾到另一树枝。或许是因为有一次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我手臂,或许是因为苦枣树的开花,散落满地的苦苦花蕊,熏得人发晕,每次我们玩得尽兴时,父亲不知不觉就突然出现在树底下,拿着竹鞭子,催赶我们下来。看着父亲手里长长的鞭子,听到父亲的怒斥声,我们不敢下来,钻到密密的树叶里,使劲往树顶上爬。父亲也曾几次想爬上树,捉我们下来,可他毕竟上了年纪,腿脚没有我们灵活,蹬了几脚就滑了下来,喘着气,在树底下好言劝我们下来。我也是每次忘记了父亲的美丽谎言,乖乖地一忽悠溜到了地下,父亲趁机一把抓住我,抽几鞭我小屁股,告诫我要记得“栽跟头”的教训。‎ ‎⑥‎ 秋冬,苦枣树是过冬鸟的避风港,也是我们嬉戏的打闹场。苦枣树是一种季节性非常明显的树。带着少许燥热的秋风刚起,树叶似乎忽如一夜秋风黄。那时我和几个顽皮的小孩坐树杈间,审视树底下,一见有行人过来,就比赛似的猛摇树枝,如秋风扫落叶,飘洒一地黄叶,落满行人肩头。父亲也同时收到了不少关于要好好教育我的投诉。串串的苦枣,没有绿叶的衬托,有点发黄了。我们随地取材,折一支树杈,一边套上一根橡皮筋,系上一小块帆布,就做好了一把弹鸟的皮射雕,捋下一串串的苦枣,作为射击子弹。对准树枝上还没来得及封顶的鸟巢,几个小孩枪林弹雨般扫射一番,惊得小鸟可怒又无奈,叽叽叫地盘旋在我们的头顶,等待机会重新修建过冬的家园。苦枣树如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了,有些怕冷。当凛冽的寒风刮起时,时常是一层层的树皮剥落。父亲每年冬天,都会弄些黄泥浆,裹糊着冻得张裂的树杆,尽量保持苦枣树不失去水分。小时不理解父亲的那片苦心,偷偷用树枝扒开泥巴,撕毁枯死的树皮,放在小提炉里作取暖的柴火来烧。父亲心痛的同时,也会狠狠地教训我一顿,罚我在寒冷的冬天,去水沟里捞些泥浆补好。‎ ‎⑦小学毕业后,告别了家乡,也告别了苦枣树,一直在异乡求学、工作。每次回家乡,都会去看看苦枣树,亲抚被岁月侵蚀得剥落的老树皮,聆听树梢上的教诲。前年,听父亲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苦枣树被雷电击中了主干,就一直没有康复过来。那两年父亲也一直拖病在身,与苦枣树相扶相守,两位病魔缠身的老人,苦苦撑了两年,终于没能吐出一枝绿芽,消失在他们眷恋的土地上!‎ ‎⑧如今,苦枣树老去了,没有带走一捧它眷恋的泥土;如今,父亲老去了,没有带走一片他烧制的瓦片。在人与自然的轨迹上,他们划下了一个完美的生命轮回。生者犹可追,死者长已矣。拾起行囊,尘封苦枣树的那段童年生活,收起苦枣树下父亲的教诲,我继续上路求索。‎ ‎2.(技巧鉴赏型之修辞手法题)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6分)‎ 答: ‎ ‎ ‎ ‎ ‎ ‎ ‎ ‎【解析】答题时,分析修辞手法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从苦枣树的角度说是拟人,从父亲的角度说是 ‎【参考答案】①将苦枣树比作老人,“撑”“眷恋”生动地写出了苦枣树对生命的留恋和抗争;②将父亲比作树,用“没能吐出一枝绿芽”来形象地表达他生命的消失;③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苦枣树与父亲糅合到一起来写,写出了苦枣树和父亲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3.(技巧鉴赏型之行文技巧题)双线结构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技法,文章设置的两条线索彼此映照、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简要说说,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是怎样映照的?两条线索最终完全重叠交合,它们的“重合点”在哪里?(4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行文技巧,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看作者所写的内容,本文一方面写树,一方面写人,重点是父亲,两条线索是相辅相成、互相映衬的。第二问是对主旨的把握,二者的结合重在精神的相似,也就是作者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写树,是在写人;写人,也在写树。树与人(父亲)互相映照。重合点:在人与自然的轨迹上,他们画下了一个完美的生命轮回。‎ 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25分)‎ 梦里华村 顾兆农 ‎①如果人生还有下辈子,我想去当画家,为的是画一幅《梦里华村》。不成,就去做个建筑师,克隆一个“华村”。‎ ‎②“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看,这“华”,就是“国”,而“村”就是“家”,大又小,虚而实,只“花”了两个字,很节约。新中国成立后,那里一直是南京银行系统的职工宿舍。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 ‎③这个“村”,本该只住8户人家,因为该“村”主要由8幢三层小楼组成,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地道的花园洋房,也算双拼别墅,每两幢楼连成一体,各自一个独立的单元。只是,那时这“村”里却住着40多户人家,有的人家就一间房。厨房在楼道口,卫生间是共用的,楼道的拐角处堆着煤砖等杂物,连车库也住着人。‎ ‎④尽管如此,“华村”的风采却是掩藏不住的。梦里常回这个“村”,不只是因为情感记忆,更是因为怀念那里老建筑的美韵。‎ ‎⑤这是一群哥特式的老建筑。小角度、长长的尖屋顶,瓦要掉下来似的,绛红色的立体状的木质线条,沿着屋顶,勾勒出小楼轮廓的曲线之美,老远就看见了。灰色的外墙,被做成凹凸状,具有立体感。院子依地形而成,约呈S状自然延伸开去,楼一般高的冬青树,依院墙顺序排列着,四季举着绿伞。楼内上天花下地板,墙角内含金属里衬,窗子是钢结构的,把手和龙头等金属五金部件,是全铜的……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有情有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 ‎⑥然而,更有遗憾!1958年大炼钢铁时,“华村”那富丽堂皇的铁铸雕花大门,每家每户的暖气片,都被送到炼钢炉里去了。更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院子被拆了!‎ ‎⑦“华村”和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感的老建筑一样,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真材实料,少偷工减料。据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与“华村”一起消失的,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 ‎⑧折腾5年多后,居民们回迁到了原址。28层楼,两部电梯,住着228户人家,没有一个汽车位,没有院子,更没有绿地。20年不到,这里从里到外,都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有人称它是竖起来的“贫民窟”。‎ ‎⑨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在新建“老房子”。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华村”还活着,她几乎不用修饰。历史与文化,尽可在这里穿越时空,交融流淌。一边行走,一边触摸,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和富有诗意的事情!‎ 相信如果“华村”还活着,今天该不会再有人敢去拆她。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人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⑪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别人长高了,矮就成了特色;别的地方都“新”了,“旧”和“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就会凸显出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是有现实意义的。‎ ‎⑫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所以老做梦,下辈子还想住在“华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或复制“梦里华村”,永远留住“梦里华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对华村深深的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从“华村”老建筑的风格、外在结构、布局、环境、居住者等方面描写了“华村”老建筑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C.文章第⑦段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这表明“华村”老建筑不是因为破败无用而被拆除,明褒实贬,亦含遗憾。‎ D.本文写“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同时,插叙“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这一句,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 E.本文以“华村”的变迁为线索,叙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对“新与旧”和“做与不做”作辩证的思考,颇有思辨色彩,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5.(技巧鉴赏型之表现手法题)第⑤~⑧段记叙了“华村”的变迁,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本题已经明确答题区间是第⑤~⑧段,可看出前后对比明显,将曾经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楼房进行对比。解答“有什么作用”,须从文章整体入手,分析对上下文的情节或文章主题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曾经有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没有院子、绿地,被人称为竖起来的“贫民窟”的楼房进行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文章“‘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的主旨。‎ ‎6.文章结尾说:“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6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 ‎ ‎【参考答案】①作者出生于斯,又生活于斯几十年,华村留存了他的成长记忆。②华村是地道的花园洋房,属于哥特式的老建筑,有情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③结构多真材实料,坚固结实。④华村早已消失,只留存于记忆或梦中,因此也赋予了作者想象的美感。‎ ‎7.全文都是写现实中的华村,而文章的题目是《梦里华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8分)‎ 答: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思考本文作者写作的意图是什么,标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标题和本文的主旨有何联系,尤其要注意文中与标题相关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参考答案】①“梦里华村”是指曾经的华村,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深深的怀念和留恋。②“梦里华村”也就是说华村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无比遗憾之情。③人们拆除了老建筑,又在新建“老房子”,作者对此表示无限感慨。④提出呼吁: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的老建筑要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来保护。‎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8分)‎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的。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选自《散文选刊》) ‎ ‎1.(物象概括鉴赏题)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单调(或荒凉、缺乏生机),辽阔(茫茫)。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做铺垫。‎ ‎2.(物象概括鉴赏题)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作比较。(4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