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0 KB
  • 2021-06-04 发布

四川省内江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保管好本试卷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 “外求光辉”。‎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 C.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C.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D.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水袖之痛 肖复兴 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 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 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 也是值得的。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 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 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 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 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 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 ‎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 “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 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30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 ‎ (原载《今晚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痛做铺垫。‎ B.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到,所以可以暂时不必在乎。‎ 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文阁的“心头之痛”,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一句。(5分)‎ ‎ ‎ ‎ ‎ ‎6、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6分)‎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 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7.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颖敏,有权略。‎ ‎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鐍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 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青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寝。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 选编自《明史徐·阶传》‎ 注:青词,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B.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C.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D.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三,在文中是指在科举会试考试中,获得一甲第三名,称为探花,赐进士出身。‎ B.服除,在文中指除去丧服,守丧期满。丧服有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C.故事,在文中是指先例,旧例,跟“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句中的意思相同。‎ D.畿内,古指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一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京都辖区。‎ ‎1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比如皇帝不想徐阶离开自己;进入内阁官居一品后,九年之内一再加官进爵;所进言都被采纳。‎ B.徐阶做事有主见。仇鸾被诛,时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没有同意;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还请求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 C.徐阶行事讲求谋略。在吏部折节庶官,庶官皆愿为用。自度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事奉他,且更加精心写青词迎和帝意。杨继盛一案,又用危语使严嵩害怕而罢手。‎ D.徐阶深遭严嵩忌惮。严嵩害怕夏言置他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有图谋不轨之心,又想借仇鸾事件做文章,都没有成功。‎ ‎1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 ‎ ‎(2)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问讯”写作者探听湖上的景色,是为了烘托后文“重来”的惊喜。‎ B.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C.“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D.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 ‎15.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粱”,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表现了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 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 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 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D. 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18.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上下纵横近万公里, 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 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C. 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 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什么酷热时扇扇子能让人感觉凉爽:正确的答案绝不是扇子会扇来凉风。因为人体附近的空气, ①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这些热空气的温度相同, ② ?主要原因是快速吹来的热风让汗液加快蒸发,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让人感觉凉爽。这里要说明的是,没有热风(或冷风), ③ ,只是蒸发的速度更缓慢。‎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山东杜郎口中学运用“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山东桓台一中实行“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可见,更换教学模式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改变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必有质的飞越,因此,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应尽早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 ‎①更换教学模式不一定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夏天,某单位组织了一次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当志愿者们把准备的书本和文具交到孩子们手中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张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下面的话——‎ 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 ‎2019届高三上期入学考试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 ‎ 违纪标记 ‎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语文·答题卡 一、二、三(36分)‎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5.(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0分)‎ ‎(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A ] [ B ] [ C ] [ D ] [ E ](5分)‎ ‎15.(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6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 ‎ ‎ 语文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C.A项“不‘外求光辉’”错,原文是说“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B项新进作家写骈俪文在文中没有根据。D项文中是说“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2.C.不是举例论证是比喻论证。‎ ‎3.C.文中是说用“僻典”,且不是所有的用典跟情感都没有关系。‎ ‎4.B.“觉得亲情容易得到”于文无据,“可以暂时不必在乎”也是曲解。‎ ‎5.参考答案比喻。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会的事物等比喻成“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美丽的图画”,2分。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年轻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不懂亲情不珍惜亲情的现象,2分。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及痛心之情,1分。(不围绕比喻及其表达效果作答不给分,,意思对就可给分)‎ ‎6.参考答案:胡文阁的水袖。具体的水袖,因为买水袖,胡文阁失去了给母亲买生日礼物的机会。 我的“水袖”。抽象的水袖,具体指我年轻时自己的事情。因为觉得自己的事情重要,我错过了陪母亲看月季花的机会。 年轻人的“水袖”。抽象的水袖,具体指年轻人心中的事业、爱情、婚姻、子女等。年轻人为了追求这些事情而忽视或不珍惜亲情。(从“具体”和“抽象”两个角度答也可以,注意“紧密结合全文”)‎ ‎7.A.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未然变已然。‎ ‎8.C.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然变已然。B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D项“不建议”在文中无据。‎ ‎9.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方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 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答对一点1分,五点6分。意思概括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10.B.(注意陈述对象)‎ ‎11.A.文中“进士第三”是指在“殿试”中获得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12.D.原文表达的是严嵩置夏言于死地。‎ ‎13.(1)徐阶和仇鸾曾经在一起值班,严嵩想借助仇鸾的事情排挤徐阶。(5分“同直”“因”“倾”三个词语各1分,句意2分)‎ ‎(2)徐阶告诫陆炳说:“如果不谨慎,一旦牵连皇子,国家怎么办?”(5分“即”“一”“如…何”“宗社”各1分,句意完整1分)‎ ‎14.AE 【解析】A 项,“问讯”理解不准确,“问讯”是“问候”的意思,目的是表达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从全词看词人已经到湖边。E 项,“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 ‎15、①‎ 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静。一静一动,描绘出一幅充满了蓬勃的生气画面;‎ ‎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每点 3 分,手法 1 分,解释 2 分)‎ ‎16.(1)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错字、多字、漏字的,该句不得分)‎ ‎【解析】(1)根据语境中的提示“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可以推知答案;(2)根据语境中的提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可以推知答案。易错字:萦、扪、胁、膺、汗。‎ ‎17.D.‎ ‎18.B.‎ ‎19.C.‎ ‎20、①都是温度相同的热空气 ②为什么会感觉凉爽呢 ③汗液也会蒸发(每句 2 分) ‎ ‎21、②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影响教学质量。③改变教学模式,不一定使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越。( 意思对即可得 5 分)‎ ‎【解析】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 ‎《明史·徐阶传》译文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1523)考取进士第三名,性情聪颖机敏,有权术谋略。‎ 皇太子出阁读书,皇帝召拜他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遭逢母亲丧事归乡。守丧期满,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不久调任吏部。旧例,吏部总是大门紧闭,接见下层官吏不多言语。徐阶屈尊礼遇他们,会见必定久坐,咨询边塞腹地要害,吏治民疾。他们都高兴自己被徐阶赏识,愿意为其所用。尚书熊浃、周用都看重徐阶。周用死后,闻渊接替他,以前辈自居,做事独断。徐阶不乐意,恳请将自己调出以回避他,被任命兼任翰林院学士,不久晋升礼部尚书。‎ 皇帝明察徐阶的辛勤,加之唯独他所撰写的青词合乎圣意,召他值宿无逸殿,赐给飞鱼服和宫廷饮食,皇帝对徐阶优礼不断。朝廷推举徐阶为吏部尚书,皇帝没有同意,不想徐阶离其左右。‎ 严嵩恃宠弄权,猜嫉加害同列。因为仇视夏言,置其于死地,而夏言曾推荐过徐阶,严嵩因而忌恨他。一天皇帝单独召对严嵩,谈及徐阶。严嵩缓缓地说:“徐阶缺的不是才干,仅多二心罢了。“大概因为他曾奏请册立太子吧。徐阶岌岌可危,考虑到不能与其争执,于是谨慎事奉严嵩,而且更精心撰写青词迎合皇帝心意,不久晋升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秘密上书告发咸宁侯仇鸾罪状。严嵩认为徐阶与仇鸾曾经共执政事,打算以仇鸾事打倒徐阶。待听说仇鸾的罪行是徐阶告发,才愕然作罢,但对徐阶更加猜忌。‎ 皇帝诛杀仇鸾后,更重视徐阶,屡次同他谋划边疆事务。当时商议减去仇鸾所增加的卫兵,徐阶说:“不能减。京营积弱的原因,终不在疲乏而在于闲散,应当做精选淘汰,提取他们的粮饷作为奖赏的花费。“都听从了徐阶的意见。徐阶一品三年满期,功勋有加,任柱国;六年考满,并任用其子为中书舍人;第九年,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被打入锦衣卫的牢狱,严嵩嘱托陆炳追究主使人。徐阶告诫陆炳:“如果不谨慎,一旦涉及皇子,宗庙社稷怎么办!“又说了令人害怕的话劝阻严嵩:“皇上只有两个儿子,必定不忍心开罪于皇子,以回答你的质询,以此来向您道歉,问罪的只是左右朝臣。您为什么要公开同宫邸结仇怨呢?“严嵩闻言惊恐,才算了结。倭寇蹂躏东南,皇帝几次询问徐阶,他力主发兵。又念及边关士卒苦于饥饿,奏请征收京都辖区的麦子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往宣府,从紫荆输往大同。皇帝很高兴,下诏实施这个方案。‎ 万历十一年,徐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被追封为太师,谥号文贞。‎ 附二 于武陵《赠卖松人》赏析 唐代的长安是豪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的这种行为不合时宜。‎ 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首联是说,把松树拿到集市上去卖,我相信你的真实用意是好的。‎ 卖松人把松树作为商品送入市场,和桃树与李树去竞争,意在求利,结果却不能达到目的,这件事的本身就具有讽刺的意味。诗人借题发挥,用婉而多讽的语言寄托了自己的情愫。‎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颔联是说,你想把这深山溪边耐寒的松树,卖给富贵的人。‎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高尚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颈联是说,窄长的松叶虽经过几度风霜,但春天开放淡淡的花儿不好看。‎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尾联是说,都市长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的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中,就不会被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不一致,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好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是寒涧青松徒为六街染尘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个比喻。诗人所讽喻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他们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的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