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 第2课 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 鲁人版必修3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不是个好儿子 心中的佛光 有一个老和尚在垂暮之年,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一个弟子。可他的众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禅极深,老和尚一时难以选择谁为传人。‎ 一天傍晚,老和尚已猜到自己寿命将止,该到他决定继承人的时候了。他叫来三个弟子,吩咐他们出去各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便宜又能塞满禅房。‎ 老和尚给了弟子们每人一枚铜钱后,有两个弟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个弟子却端坐在老和尚身边坐禅,没有行动。‎ 不久,有一个弟子回来了。他告诉老和尚,他买来了几车干草,足以填满禅房了。老和尚听后,摇头蹙眉,非常失望。‎ 接着,另一个弟子回来了。只见他从袖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老和尚见状,口念“阿弥陀佛”,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神色。‎ 这时,老和尚把目光投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见那弟子起身,将铜钱还给老和尚,双手合十说:“师傅,我买的东西就要来了!”说完,他吹熄蜡烛,禅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将手指向门外说:“师傅请看,弟子买的东西已经来了——”师徒齐向门外望去,只见东边天上,一轮满月刹那间从地平线上跃出,冉冉上升。银色的月光照进禅房,禅房里顿时洒满光辉,一片通明。‎ 老和尚惊讶得半晌无语。禅房里一时寂静无声。许久,老和尚才问坐禅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弟子双掌合十,说:“干草固然能装满禅房,却使禅房不洁而黑暗,虽价廉而实平庸所为;蜡烛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烛光充盈禅房,买烛者非上智而不能为也!”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肃穆,继续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谓九天中最无价之物!月光为何物?月明则天明,天明则地明,天明地明则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见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闻言,脱下袈裟披在坐禅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聪至慧者也!”‎ 8‎ 老和尚选到了传人,我也悟出了生活中的禅意——心中的佛光,诚如我们生活中的快乐美满、幸福温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微感言: ‎ ‎ ‎ ‎ ‎ ‎ ‎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赏读: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赏读: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3.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赏读:如果一个国家的士人都有羞耻心的话,那就永远不会有国耻了。‎ ‎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赏读: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5.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桓谭传》‎ 赏读: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一、作者视窗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陕西省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8‎ ‎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多次荣获文学大奖。‎ ‎ 中国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早期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意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以《废都》为代表的后一种创作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独行侠”。 ‎ 二、写作背景 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子女的那种天然、无私、不掺杂任何私欲与杂质的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动人的感情之一。朱自清的《背影》不知打动过多少读者的心,一首《鲁冰花》不知曾叫多少人潸然泪下,这都是源于这种朴素而圣洁的感情。本文就是一篇以母爱和真情而感人肺腑,具有情感深度的优秀散文。‎ 三、基础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讥讽(  )   ②积攒(  )   ③门闩(  )‎ ‎④打盹(  ) ⑤暖和(  ) ⑥唠叨(  )‎ ‎⑦劫难(  ) ⑧埋怨(  )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3.近义词辨析 ‎①品性·品行: ‎ ‎ ‎ ‎②检查·检察: ‎ ‎ ‎ 8‎ ‎4.词语解释 ‎①有口皆碑: ‎ ‎②委曲求全: ‎ ‎③心安理得: ‎ ‎④牵肠挂肚: ‎ 一、文本助读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通过描写自己母亲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塑造了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身上的传统美德,老实、本分、善良、勤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意和不能尽孝的惭愧、内疚之情。‎ 二、小组合作 ‎1.本文作者善于选取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文中主要用哪些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至爱?‎ 答: ‎ ‎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文中的重要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8‎ ‎(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2)对重要概念知识的解释和阐述;‎ ‎(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 ‎(4)文中的概括句,包括全文的概括句,也包括一层或一段的中心句,以及其他一些集中表现了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词语;‎ ‎(5)文中的过渡句;‎ ‎(6)文章的标题;‎ ‎(7)文后的注释。而从答题来说,符合题目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 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整合”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2.文章一开始写母亲操心“我”的命苦;在倒数第二段的结尾部分,母亲又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到底“我”的命苦不苦?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 ‎ ‎ ‎ ‎ ‎3.课文写了母亲若干个生活片断,这些生活片断有什么特点?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 ‎ ‎ 三、师生探究 作者在文中说“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 ‎ ‎ ‎ ‎ ‎ 8‎ 一、文本审美 ‎(1)选取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 这一特点是作者在本文中的主要表现手法。作者为了表现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意,极力选取母亲生活中的琐事,这些琐事看似平凡,但每一件事中都蕴涵了说不尽的至爱亲情。‎ ‎(2)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寄情于事。‎ 作者在叙事时,本着生在乡下的母亲的身份,用语朴素平实,平实的语言中包含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感情真挚,感人至深。在表达感情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流露,而是寄情于事,通过每一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 ‎(3)叙事中穿插精要的议论,高度评价了母亲的优良品质。‎ ‎(4)细节描写,真实可信,令人回味。‎ 二、写法迁移 ‎【我来练笔】‎ ‎“感恩”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请以“感恩父母”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答: ‎ ‎ ‎ ‎ ‎ ‎ ‎ 答案精析 ‎2 我不是个好儿子 自主积累 三、‎ ‎1.①jī  ②zǎn  ③shuān  ④dǔn ⑤huo  ⑥láo dao ‎ ⑦jié  ⑧mán 8‎ ‎2.①拙 茁 绌 咄咄 ②琐 锁 唢 ③揣 湍 惴惴 喘 端 ④掂 惦 踮 ⑤媒 煤 ‎3.①“品性”指品质性格,如:品性敦厚。“品行”指有关道德的行为,如:品行端正。②“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如:检查工作。“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 ‎4.①比喻人人称赞。②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③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④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合作探究 二、‎ ‎1.母爱伟大而无私,作者并没有直接来展示,而是通过一些生活琐事来表现的,让读者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了亲情的浓厚。文中写到的生活琐事主要有:(1)“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母亲就操心“我”的苦;(2)母亲为“我”和孩子缝制过冬的衣物;(3)因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母亲每次都高高兴兴来“我”家,而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4)父亲去世后,“我”寄钱给母亲,她却舍不得花,想攒起来整着给“我”,“我”要她逢集赶会去买零嘴吃,她买回了许多红糖,分给到她那儿的别家的孩子吃;(5)母亲操持家里的吃穿琐碎,事无巨细,日夜操劳;(6)平日里攒下的鸡蛋,母亲自己不舍得吃,大都用来招待来客(邻里乡亲);(7)每年院里的梅李熟了,她总是要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留着;(8)“我”得病入了院,母亲悲伤得落了泪,冒着风雪来城里看“我”。这些琐事看似平常,但浓浓的亲情都流露于笔端,感人至深。‎ ‎2.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我”的命并不比母亲的命苦。文章第二段作者引用母亲说“我”命苦的话,是写母亲对“我”的关心,对“我”生活和工作的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母亲给我们全家做的厚厚的棉衣等方面看出来。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我”生病时,母亲来看“我”,又一次说“我”的命苦,这也是母亲对“我”的爱和关心,这给作者极大的感动。母亲自己命苦而不自知,却反复唠叨着孩子的命苦,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这些话都有力地表现出母亲的无私的爱,对塑造母亲的伟大形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8‎ ‎3.文章中写了母亲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这些生活片断都反映了母亲的勤劳、节俭和对“我”无私的爱。文章一开始写母亲到城里来看“我”,对“我”命苦的唠叨,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母亲对“我”的关心。接着,作者写少年时候的生活,特别是写“我”外出上学临走的前夜,一家人开会的情景,父亲的谆谆教导,母亲无言的爱,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写了母亲在家庭会上打盹的情景和散会后母亲的忙碌,说明母亲不是一个善于说教的人,她吃苦耐劳,无怨无悔。在父亲去世后,她一直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花“我”给她的钱,家中的东西都留着给“我”。在听说“我”生病后,又拖着生病的身体来看“我”,一再认为“我”的命苦。文章正是在这些片断中反映了母亲的伟大,也正是在这些片断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我不是个好儿子”的愧疚之感。‎ 三、不但在本文中,在很多文章里作者都强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为人处世也保持了农民那种特有的质朴和深沉的特点。这说明这一切都与母亲的影响分不开,这是从侧面写母亲的伟大。‎ 文本拓展 二、[示例] ‎ 岁月催人老,不老的是亲情。无论我们身处何境,身在何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支柱、最理想的感情寄托!‎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我感激他们,是打心眼里的感激,从我上中学的那一刻我就发誓,在亲人的有生之年,我会用最大的努力去善待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间,我都会像他们待我那样待他们,让他们以后的生活过得好点——这是我最大的义务。我知道,不管我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及他们对我的爱和恩情。因为那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感恩亲情,感恩父母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