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6-04 发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题 高二语文 ‎2020.08‎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千城一面、房地产化,显然不符合人们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心理预期。一个理想的特色小镇,应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这种“念念不忘”产自颜值,更源于气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青墙黛瓦每个小镇都能造得出,但独特的文化印记却是无法复制的专属品。文化,才是特色小镇应有的特色所在。‎ 文化从哪里来?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却舍本逐末,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转而去发展并不符合当地水土的外来文化。针对这种情况,去年7月,住建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可见,特色小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畏之心,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对当地传统文化展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16‎ 当然,怀抱优质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不能忘记在传承中创新。做足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还要在“文化+”上做好文章,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增强当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并放大其价值,将文化资源转换成特色产业,加强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充分彰显各地传统文化的个性,才能让人们看到千姿百态的特色小镇,留给人们念念不忘的回想。‎ ‎(摘编自陈晨《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材料二:‎ 特色小镇被人们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各地域、各民族都有拿得出手的文化特色。知名特色小镇中,苏州震泽丝绸甲天下,浙江横店以影视拍摄而闻名,大理喜洲白族民俗独具一格……‎ 可惜的是,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人情味,在商业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路上走偏了,造出大量的赝品景观,让人审美疲劳,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 特色小镇建设,重外观、轻内核。这个内核就是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常见的误区是用做地产的思维建小镇,大拆大建。迁出原始居民和生产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公寓酒店,处处是“人造盆景”,照搬欧式洋房别墅或江南小桥流水。初看富丽堂皇、古色古香,细看各地造型都差不多,给人一种“南橘北枳”的感觉。人们寻找的是与拥挤喧嚣的城市不一样的感觉,是千姿百态、小而精致,而不是大而划一。‎ 特色小镇建设,重商业、轻文化。开发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资本搭台、文化唱戏”。不错,商业是文化的重要经济支撑,然而很多地方在开发的时候,过度重视商业利益,导致商人来了,艺术家走了;消费产业来了,文化产业走了。也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但多用舶来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这也等于没有文化。‎ 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感召力和神秘感,激发人们来旅游学习、投资创业、安居立业。有了人气支撑,地方的经济产业才能自我循环,反哺文化培育。我们并不惧怕商业化,担心的是过度商业化、唯有商业化。‎ 16‎ 失败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少,切莫再商业至上,让人去了一次不想再去第二次,使得小镇陷入死亡的“陷阱”。特色小镇回归文化,充满烟火,才能生机四射。正如那首著名的小曲唱道:“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摘编自《央视网评》《没有文化的特色小镇是没有灵魂的》)‎ 材料三:‎ 安徽芜湖市六郎镇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打造出了一个集文创、生态、美育为一体的焕发勃勃生机的小镇。小镇发展的“秘诀,就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 六郎镇的特色小镇发展再次表明,一个优秀的特色小镇绝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和街区环境上,也往往要以发展一个或多个当地特色产业为根基,并着力在各个方面挖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然而,从目前建设情况看,一些地区在特色小镇文化保护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偏差。对古村落盲目改造,破坏植被、水系、农田等生态系统,一些民间传统劳作方式难以传承创新。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张小军认为,应建立人类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原貌与特色。‎ 专家指出,在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中,只有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多种功能互动叠加,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摘编自李慧《特色小镇如何“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就要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不需要外来文化。‎ B.安徽芜湖市六郎镇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二是要做好文化保护,发展文化产业。‎ C.材料一认为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既要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在传承中创新。这一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有表述。‎ 16‎ D.材料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一内核,这个内核和材料一中“文化灵魂”的内涵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导致的后果就是特色小镇文化灵魂和个性的丧失。‎ B.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人情味,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C.商业驱动带来小镇短期的人气和效益,唯有深挖文化的魅力才是发展的持久引擎,所以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文化至上。‎ D.优秀的特色小镇不仅有一个或几个当地特色产业,还有独特的文化印记,独特的文化离不开挖掘继承、创新和借鉴。‎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意大利维特尔博小镇又称“教皇之城”,至今到处仍可看到中世纪风格的历史建筑,每一栋建筑都是活生生的历史。‎ B.我国某地德国小镇,小镇主打异域风情,从汉诺威百货,到德黑啤酒吧、温德姆酒店等引入一系列德国的东西。‎ C.安徽芜湖市六郎镇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打造出了一个集文创、生态、美育为一体的焕发勃勃生机的小镇。‎ D.西班牙胡斯卡尔小镇(3D动画《蓝精灵》拍摄地),用动画主题把文化要素注入到所有旅游、消费项目。‎ ‎4.材料二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4分)‎ ‎5.如果你的家乡正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请你结合文本就小镇文化建设方面向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6分)‎ 16‎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奶奶的小木船 吴建 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 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 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 ‎“是呀。”‎ ‎“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 ‎“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 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的真不少呢。”‎ 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 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 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 16‎ 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看着。‎ 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 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 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 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 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 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他们是同乡。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着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 16‎ 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海燕》2019年第3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题目中将老人和小木船放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小木船具有某种特殊意义。‎ B.三奶奶要照顾木头不得不放弃亲自去南海的夙愿,而漂流小木船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 C.那只露脚趾的旧布鞋是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它寄托了三爷对三奶奶的绵绵深情。‎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语言简洁明白、朴实纯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7.透过三爷这一着墨不多的人物,你能感受到哪些可贵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8.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虽怀忧伤,却不悲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将击乌桓①,诸将皆曰:“今深入征之,万一为变,事不可悔。”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操从之。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初,袁绍数遣使召田畴于无终②,又即授将军印,使安辑所统,畴皆拒之。畴忿乌桓多杀其本郡冠盖,意欲讨之而力未能。及曾操定冀州,遣使辟畴,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曰:“普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拜为蓨令,随军次无终。‎ 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16‎ ‎。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默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③可不战而禽也,”操曰:“善!”乃引军还。‎ 八月,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车重在后,披甲者少,左右皆惧。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公孙康欲取(袁)尚、(袁)熙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遂斩尚、熙。操枭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新!”牵招独设祭悲哭,操义之,举为茂才。‎ 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 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灭其国,余众迁至乌桓山,因以为号。 ‎ ‎②无终:地名。③蹋顿:人名,乌桓首领 。‎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 B.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 C.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 D.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辎重,古代军事用语,指行军作战时部队所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 B.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后来亦借指平民百姓。 ‎ C.礼命,国家记载名位尊卑的礼籍和君王封官授爵的策命,也指礼聘和任命。‎ D.茂才,汉代的一种察举科目,原作“秀才”,因避光武帝刘秀讳而改为茂才。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长于纳谏,精于谋划。征讨乌桓前,能够听取部下的不同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行军至无终,又采纳田畴的建议,及时调整进军方略 。‎ B.曹操威名远播,招贤纳士。当初袁绍曾多次征召田畴都遭拒绝,但见到曹操派遣的征召使者后,田畴非常痛快地随使者来到军营并为曹操所用。 ‎ 16‎ C.曹操用兵有法,决断果敢。曹操和胡人相约在白狼山作战,当时士兵都产生畏战情绪,曹操敏锐地觉察到敌方军队不整,果断出兵,一战告捷。 ‎ D.曹操通晓人情,处事灵活。曹操救免了违反军令为袁尚设祭悲哭的牵招,并举荐他为茂才;又在征讨乌桓凯旋后重赏了当初劝阻他出兵的部下。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4分) ‎ ‎(2)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田叟 李商隐 荷蓧①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畲②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直诚感激,在野无贤③心自惊。‎ ‎ 【注】①荷蓧: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孔子认为荷蓧丈人是隐者。②烧畲:烧荒耕种。③在野无贤:语出《尚书》“野无遗贤”。天宝六年,唐玄宗诏令选拔天下人才,宰相李林甫担心殿试时有人指责他失职,以“野无遗贤”为借口,导致无人中选。‎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田叟年岁已高,仍热情好客,与初次相遇的诗人携手绕着村子游玩。‎ B.颔联烧荒的火光映天,暮色中伐木声在深谷回荡,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 C.颈联田叟与人相处融洽,亲友官场得志便形同陌路,对比鲜明,令人慨叹。‎ D.尾联诗人流露出对眼前现实深切而复杂的情感。全诗语言精当,堪称佳作。‎ 16‎ ‎1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叟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每空1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 ”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 ,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琵琶行》(并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句,表明诗人与琵琶女思想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3)《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中的小事,不可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 。‎ ‎(4)《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词人描写钱塘街市与人家繁华富丽景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中,写诗人目睹苍凉萧瑟的秋景,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9分) ‎ 移动互联时代,“AI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算命把戏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技术的旗号,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更有甚者,__ 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 )。事实上,“AI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此外,用户在算命时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对待不断 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 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约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破除网络迷信,防止“算命”这类迷信活动 ,还得找准病灶、标本兼治。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 16‎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宣称 改头换面 惩治 卷土重来 B.宣传 改弦更张 惩治 重蹈覆辙 C.宣称 改头换面 惩罚 重蹈覆辙 D.宣传 改弦更张 惩罚 卷土重来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并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B.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C.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被美化成弘扬传统文化 D.美化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成了弘扬传统文化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B.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C.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D.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四、名著阅读(11分)‎ ‎19.下列有关《三国演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16‎ A.《三国演义》中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操对他很轻慢,用做鼓吏来羞辱他。祢衡当着满朝文武之面,借击鼓来发泄愤懑,大骂曹操。曹操借刘表之手杀死了祢衡。‎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D.火攻是《三国演义》中最常见的攻略手段之一,仅诸葛亮一生就五用火攻,第一次火烧新野,第二次火烧赤壁,第三次火烧藤甲兵,第四、第五次火烧司马懿父子。‎ ‎20. “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哪两个故事?(4分)‎ ‎21.根据小说情节,依次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 ① ,“董太师”指 ②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③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④ 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 五、 写作(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碗好粥,需要慢火熬煮;一碗良药,需要文火慢熬;一碗羹汤,需要慢熬慢炖。熬煮,才解其中真味。“熬”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生多姿多彩的历程。‎ 16‎ 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题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2020.08‎ ‎1. D(A项,“不需要外来文化”错,原文“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并非完全否定外来文化。B项,两个方面的经验概括有误,应为“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或“以当时特色产业为根基,着力挖掘产业的附加值”。C项,材料二没有谈创新。)‎ ‎2. C(C项,“应坚持文化至上”错误。原文为“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 ‎3. B(B项,从“从汉诺威百货,到德黑啤酒吧、温德姆酒店等引入一系列德国东西”可知,这是在照搬外国文化,而材料一中作者观点为“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显然,这与作者的观点相悖。)‎ ‎4. 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展开论述。②首先,通过对比引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③然后运用破立结合法,先列举错误表现再谈正确做法。④最后总结全文,表明特色小镇建设要回归文化的观点。 ‎ ‎5.(1)小镇文化建设应当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2)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3)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 C(C项,“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错误,由原文“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可知,并非是留给,而是连长抢回的,因而也不是“寄托三爷绵绵深情”的物件。)‎ ‎7.(1)永不褪色的爱情。三爷与三奶奶的爱情,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2)战友深情。三爷的带领敢死队冲锋时的嘱托与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3)爱国真情。对国家来说,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 ‎8. 忧伤: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她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 16‎ 不悲伤:故事包含着友情、爱情、爱国心,充满着一种正面的力量,给人积极的情感指向。对爱情的执着,一场婚姻是一辈子的思念;对战友的承诺与坚守,一句话守候了一辈子;对祖国义无反顾的爱,为了祖国的解放奋不顾身,牺牲自己。‎ 9. A ‎10.B (“冠盖”没有“平民百姓”的意思)‎ ‎11.C (错在“曹操和胡人相约在白狼山作战”。据原文可知,曹操与胡人是不期而遇。) 12.(1)乌桓人凭借他们身处僻远之地,一定不会设防,趁着他们没有防备,突然袭击他们,可以消灭他们啊。(远、设备、因、卒然,各1分:若整句译文不顺当,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2)各位的规劝,才是万全之策,所以赏赐你们,后面进谏的就不会难以开口了。(每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顺当,在分句赋分基础上,扣1分。)‎ 参考译文:‎ ‎(207年三月)曹操将要出兵征讨乌桓,他的部将都反对说:“大军深入塞外征讨乌桓,万一局势发生变化,这件事就后悔也来不及了。”郭嘉说:“您曹公虽然威势震动天下,(但)乌桓人凭借他们身处僻远,一定不会设防,趁着他们没有防备,突然袭击他们,可以消灭他们啊。”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大军挺进到涿郡易县,郭嘉提议说:“兵贵神速,如今远涉千里奇袭敌人,所带的辐重太多,难以掌握先机,而且假如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不如留下辐重,军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急进,出其不意地进攻。” 当初,袁绍曾几次派使者到无终县去征召田畴,还派人授予田畴将军的印信,让田畴招抚所统的部众,田畴都拒绝了。田畴忿恨乌桓人经常杀害本郡的士大夫,想讨伐乌桓而力量不够。等到曹操平定冀州后,派使者来征召他,他吩咐门客赶快为他准备行装,门客说:“以前,袁绍仰基您的名声,曾五次礼聘,您一再拒绝;如今,曾操的使者一来,您就好像迫不及待,这是什么原因呢?”田畴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田畴随同使者一起来到曹操军中,被曹操任命为蓨县县令,随大军进驻无终县。‎ 16‎ 当时正赶上初夏的雨水下过不停,沿海一带泥泞难行,曹军受阻无法前进。曹操十分忧虑,向田畴询问对策。田畴建议说:“这条道路每逢夏秋两季常常积水,浅不能通车马,深不能载舟船,是长期无法解决的难题。现在乌桓人以为无终县是我军的必经之路,如果大军不能前进而撤退,这样可以麻痹敌人,让对方不设防备。如果我们偷偷地撤军,从卢龙口翻越白檀山之险,进入到他们没有设防的区域,路近而且行动方便,攻其不备,可以不战而活捉蹋顿。”曹操说:“很好!”于是率军从无终撤退。 到了中秋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乌桓军相遇,而乌桓军军力强盛。曹军的车辆辎重都在后边,身披铠甲的将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恐惧。曹操登高,看到鸟桓军队的阵容不整,就连忙派张辽为先锋发动进攻,乌桓军队大乱,投降的胡人与汉人共有二十多万。 公孙康想要杀死袁尚、袁熙作为立功的机会,于是他先埋伏精兵在马既中,然后请袁氏兄弟进来,这对兄弟还没来得及入座,公孙康就大声召唤伏兵,把袁氏兄弟擒住,并斩杀了他们。曹操把袁尚的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并向三军下达命令:“有谁敢为袁氏兄弟哭泣,一律处斩!”牵招却独自为袁氏见弟设祭悲哭,曹操认为他是忠于故主的义士,推荐他为秀才。 这时的北方已经天寒地冻,又遇到大早,二百里之内没有水源,军队缺乏粮食,只好杀掉几千匹战马作为军粮,挖地三十余丈才找到水源,大军返回时,曹操调查以前劝阻他出兵征讨乌桓的人,大家不知道曹操这样做的原因,都心怀畏惧。曹操对动阻过他的人都加以厚赏,对他们说:“我先前出兵,是想趁乌桓之危抱着侥幸心理取胜,虽然大获全胜全是靠上天保佑,只是(今后)不能(把它)作为征战的常规。各位的规劝,才是万全之策,所以赏赐你们,后面进谏的就不会难以开口了。 13. B(“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错误,“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颔联写所见所闻,皆为田园生活之景,无荒凉破败。)‎ 14. 田叟形象:年岁已高,热情好客;纯朴淳厚、了无心机。‎ 寄寓的感情:田叟使诗人感受到返朴归真的禅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污浊的憎恶。‎ ‎15.(1)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6. A (宣称: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的意思。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第一空说有人公开表示“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应用“宣称”。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此处强调网络迷信换汤不换药,应用“改头换面”。惩治:惩办。惩罚:处罚。此处说的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治理,用“惩治”更合适。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这里是说防止封建迷信活动再重新恢复,应用“卷土重来”。)‎ ‎17. B(括号前是说有人宣称“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为了保持话题一致,括号内句子的主语仍然应当是这类行为,而CD项主语是“行为”,排除CD项;A项“重拾……行为并美化为……”表达不准确,应当是“将……行为美化为……”。)‎ 16‎ ‎18. C(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应该“先打击违规,然后弘扬理念,倡导精神”;二是“发扬……理念”搭配不当,改为“弘扬……理念”。两处都改对的是C项。)‎ ‎19.A(A项错,祢衡被黄祖所杀。)‎ ‎20.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单刀赴会 ‎21. ①王允 ②董卓 ③貂蝉 ④吕布 ‎22.审题:材料的关键词是“熬”。材料的第一句的三个小分句呈现了“熬”的不同对象,好的食物、药材、羹汤均是需要慢慢熬的。第二句则提示学生熬煮的意义。为何熬煮才解其中味?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想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就需要慢慢去“熬”,慢慢去经历、品味和体会。只有走过了这个过程,才能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将人生熬出最本质的精髓。第三句引导学生拥有更积极的人生观。在“熬”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尝遍各种各样的味道,咸味的眼泪,甜味的幸福,酸味的记忆,苦味的失败……但是,只要我们慢慢的“熬”,耐心地过,永远保持美好的希望和憧憬,过后你就会发现你拥有了人生里最为珍贵的历程。‎ 立意:(1)材料的中心词是“熬”,立意行文都要围绕“熬”来谈。行文中要明确挖掘“熬”的内涵,“熬”是一种经历,经历需要的是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才称得上是“熬”。‎ ‎(2)“熬”,表面上是一种考验,实际上是一种升华。“熬”,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调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