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01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六)(含解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六)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 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 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 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 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 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 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 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 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 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 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 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 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 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 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 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 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 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C 【解析】 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 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 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2.【2015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 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 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 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 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 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 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 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 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 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 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 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 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 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 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 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 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 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 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 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 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 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 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 “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 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 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 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于文无 据。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客观世界是有形有色、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如果是用客观 外界的形体、形象来思考,这就是形象思维。人们最早发现并研究形象思维,是在文学艺术 领域。我国古代文人曾经用“神思”“想象”“幻想”和“形象”等来描述骚人墨客的思维 活动。在西方,意大利哲学家马佐尼注意到了文艺创作与想象的关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已 经看到了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区别。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古代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科学见解,往往与当时的哲学思想、宗教 意识杂糅在一起,混融于某种文学样式之中。古代的自然学者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以直观、 直觉的方法描述外部世界。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天文、地学、生物、气象和工程的篇章, 大多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形象描述,堪称科学散文,是可以当文学作品来欣赏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察的视野越拓展越宽广,记载的事实越积累越众多,科学家们便在 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精深的基础上进行抽取和概括,科学思维渐趋抽象。 但是,在科学研究中辅以形象思维仍然是必要的。列宁认为,在数学上要是没有幻想, 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古人类学家从现代人形态去想象原始人形态,从已知的形象推及未知 的形象,根据一片颅骨或几枚牙齿,逼真地复原几百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形貌,这些研究,如 果没有从现代人的行为去揣摩、设想古人类行为的形象思维能力,几乎无法前进一步。现代 宇宙学利用宇宙早期演化过程中的遗物来推测当时的宇宙状况,必须借助形象思维能力。文 学家构思时运用形象思维,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天文学家探索宇宙天体, 则须观百亿年之演化于须臾,抚百亿光年之太空于一瞬,文学家与科学家,都需要有不受时 空限制的形象思维能力。 想象的东西总是直感的、具体形象的。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回忆是过去形象 的复现,那么想象就是未来形象的映现。想象的基础是个人的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广泛的 经验和渊博的知识是想象力丰沛的源泉。想象是以往经验与知识的延伸和变形,即放大和缩 小,粘连和分离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是先前外界刺激的印痕,循着极其复杂程序的 一次次重新组合。因而,想象就是在人脑中改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生动地说明前所未有的 形象境界。 艺术家以形象思维为主,辅以抽象思维,以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科学家以抽象思维为 主,辅以形象思维,以认识世界和表述世界。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摘自刘欣大《科学家与形象思维》,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思维就是用客观外界的形体、形象来思考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 一种思维形式。 B.人们最早是在文学艺术的领域发现和开始研究形象思维的,说明形象思维在当时只用于文 学艺术领域。 C.我国古代,有人用“神思”“想象”和“形象”等来生动形象地描述人们在文学艺术创 作活动中的思维状况。 D.西方的哲学家们,既注意到了形象思维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又看到了艺术思维和哲学 思维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 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 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 “文外之重旨”和“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生 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难 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 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 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生文外”,可以说在 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 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 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 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 矣。”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 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 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生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 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山”这 个字,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 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山”这个字又是一种“音响形 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发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苍翠碧绿的峰峦 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 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字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 “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字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 来了。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 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生动形象地去写景 状物,这样,语言就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 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选自童庆炳 《文学语言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说的很多”与“说出的却很少”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文学创作中“言不尽意”这 种困境。 B.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生文外”的主张,为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 疏离、对立提供了思路。 C.“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 意无穷的效果。 D.梅尧臣的“意新语工”和“略道其仿佛”,是对司空图的“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的 发挥和补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这个字作为一种概念,是抽象的,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作 为概念的“山”体现了语言的指称功能。 B.“shān”这个发音就是“山”的“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 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C.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这两种功 能一般是重合在一起的。 D.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去写景状物,使语言感觉化、心理化,能够解决“言不尽意”的 问题,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1.B 2.(1)D 【解析】 D 项,“是对司马图的……的发挥和补充”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司马图的 “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梅尧臣的“意新语工”和“略道其仿佛”,都是对刘勰所 开辟的思路的发挥与补充。 (2)B 【解析】 B 项,“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 同一”错误,原文中有“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这一前提。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