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请写到答卷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ruò) 夹(jiá)衣 高挑(tiāo) 攻艰克难
B.缱绻(quǎn) 揩(kāi)油 框(kuāng)架 牝鸡司晨
C.踮(diǎn)脚 雏(chú)型 糅(róu)合 盘根错结
D.骠(piào)勇 祛(qū)除 撒(sā)手锏 口蜜腹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B.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C.我们也希望尽全力帮助麦蒂适应在CBA的生活,延续他的篮球生涯,这一年的合作做得好一些,然后希望他下一年还能来青岛,长此以往,也希望他能帮助青岛队冲击总冠军。
D .近年来,TCL、银泰百货、富士康等传统制造领域的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市场。面对行业的高速成长,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电商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面前,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各种挑战,其国际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政府为适应新的世界而调整的外交政策。
B.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被时代一次次重新解读,被赋予一次次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C.“人肉搜索”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络行为,而是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人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D.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虽然东京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审美的情感价值不但与科学价值有矛盾,而且与实用的道德价值有矛盾。 ▲ 这当然是一个流派的观念,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①象征主义的鼻祖波德莱尔说:“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
②美不一定是善的,甚至可能是恶的。
③但这种矛盾又不是绝对的,在更高的层次上,智、情、意三者的统一。
④浪漫主义把抒情的美发挥到极致,必然激发出以恶为美的象征主义。
⑤但在艺术创造和文本分析这个层次,把它们分开是前提。
5. 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4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2012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6.仿照下面的小诗,以“春笋”和“春天”(或“雪花”和“冬天”)为一组关系体,另写一首。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字数不要求与示例完全相同。(5分)
雨 ▲
夏天是强盛的 ▲
一踏进它的疆界 ▲
就听见隆隆的车马 ▲
奔驰在夜的长街 ▲
二、 现代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严歌苓: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金 涛
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在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严歌苓会翻开桌上李商隐的诗集读上一段,虽然她和李商隐的语言风格有很大差别,但严歌苓觉得这可以使她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平常读好的语言,包括英文,总是在给我营养。作家要不断地被陶冶,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养分,也可以从古文和现代文字中吸取大量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依靠谷歌、百度,现在人人都可以一分钟变成学者,但这样了解知识很害自己。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原著,不一定是看小说,还可以看一些政论、哲学书籍等,然后去思考。这样知识就在血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表述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要厚积薄发。”
严歌苓小说讲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国际视野。“在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样。”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孩子的同时,还在救赎自己。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一种被世俗认为低贱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保护变得宝贵。”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精神是普世的。”
创作时是支燃烧的蜡烛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陆焉识的前半生就是我爷爷的影子。我从小就对爷爷很着迷,他是我们家的骄傲。那么年轻就出国留学,16岁上大学,会多种语言,博闻强记,25岁读完博士,40岁自杀。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精英了。这样的精英好像是活不下来的。但后来我发现他可能跟我一样有狂躁症、忧郁症,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工作、都在思考,然后高到浪峰的时候哗一下就跌下来了。因为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个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脑子里就发生化学转换,产生很黑暗的东西,感觉就完了,开始厌世……”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在美国读书时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还看了当代人的传记。不过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少之又少。因此她写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
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第一主题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所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不依不饶。”
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她看来,现在的作家像韩寒、郭敬明,已经不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负担。年轻作家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苦闷,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全世界都会共同关注、都会懂得的宇宙。“他们写作的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这个主题是全世界的同龄人都在做、作家都会有的共同命题。年轻的作家不去讲‘文革’、三年自然灾害,外国人不懂那个时期生活形成的特定术语。现在青年作家考虑的问题如就业、购房、环保等正和西方青年作家逐渐靠拢,相似的环境下产生了类似的文学命题,这也造成他们情感表达的接近,文学不与世界接轨也得接轨。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文学不应高高在上
严歌苓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民间的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编造不出来,也想象不出来。所以有时我会搜集这些东西。《第九个寡妇》是我听到的故事,《小姨多鹤》也是我听到的故事,都是朋友给我讲的。”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行不通的。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7.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严歌苓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站在国际的视角上看问题,这使她的作品更具有普世的精神。
B.像她的祖父一样,严歌苓也具有极高的创造力,而且也因为创作时过于专注和投入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
C.作为一个知名而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她认为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创作的第一主题,这是韩寒等年轻作家不具备的特点。
D.相对上一代人而言,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苦闷,把个人视作一个宇宙,考虑的问题比较闭塞。
8.下列对严歌苓的创作理念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严歌苓认为创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她非常重视知识储备,除小说外,还提倡阅读政论、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B.严歌苓重视语言的训练,认为作家需要不断地从好的语言文字中汲取养分,学的语言越多越好。
C.严歌苓平时非常注意搜集生活中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写作时会用想象力补足素材间的空隙。
D.严歌苓认为当下读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小说创作必须把技巧放在第一位,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
9.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请结合文章分析其原因。(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8分)
橘 子
【日本】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站台的廊柱一根根地从眼前掠过,送水车仿佛被遗忘在那里似的,戴红帽子的搬运夫正向车厢里给他小费的什么人致谢——这一切都在往车窗上刮来的煤烟之中依依不舍地向后倒去。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这时,从窗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突然由电灯光代替了,印刷质量不高的几栏铅字格外明显地映入眼帘。不用说,火车现在已经驶进横须贺线上很多隧道中的第一个隧道。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暮色苍茫之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此刻直逼到窗前,可见火车就要开到隧道口了。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一股浓黑的空气,好像把煤烟融化了似的,忽然间变成令人窒息的烟屑,从方形的窗洞滚滚地涌进车厢。我简直来不及用手绢蒙住脸,本来就在闹嗓子,这时喷了一脸的烟,咳嗽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姑娘却对我毫不理会,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好容易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
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
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注】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作家。他的一生,亲情爱情两不得意,又受尽病痛折磨,后因健康与思想情绪的原因服毒自杀。本文发表于大正八年(1919),题材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这一年,他的生父去世,他又与被称为“愁人”的女子秀茂子陷入苦恼的情感纠葛。
10.火车上的“我”一直无精打采,请列举具体表现两处,并探究“我”处于如此状态的原因。(3分)
▲
11.分析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
12.第二段中的划线句对小姑娘作了细致的描写,结合全文,分析这部分描写对小姑娘形象塑造的作用。(6分)
▲
13.“橘子”有何象征意义?有人因为“橘子”,认为小说结局积极;有人则认为消极。细读最后一段,并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18分)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循循莫不有规矩 夫子循循善诱人
B.喜为异说而不让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要在于不可易也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D.敢为高论而不顾 相如顾招赵御史书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浩乎不知其津涯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虽为圣人无难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B.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C.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D.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3分)
▲
(2)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3分)
▲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7分)
忆旧游·别黄淡翁①
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②。叹病渴③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④,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⑤。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苏州留别友人所作。②尘沙:指旅途上的灰尘、风沙。③病渴:指消渴之疾。④葵麦: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兹观,当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⑤秋蛇:指文字。
19.“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两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 ▲ 一句所描绘的景致相似。(1分)
20.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如何渲染离情的。(6分)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5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
21.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 ▲ ,而荀子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 ▲ 。(2分)
2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荀子与孔子观点有无不同之处?(3分)
▲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子路》)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23.材料中划线词“要盟”指的是 ▲ 的盟约。(1分)
24.试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 (5分)
▲
(五)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 。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 。
(3) ▲ ,来者犹可追。
(4)子路曰: ▲ ,敝之而无憾。
(5) ▲ ,任重而道远。
(6)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 。”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俄)巴尔蒙特1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定了合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
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注】巴尔蒙特:俄国诗人、评论家、翻译家。他追求音乐性强、辞藻优美、意境深远的诗风,每首诗都是浑然天成的歌曲。他以一生的创作印证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阅读诗歌,以意逆志(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围绕诗歌意旨和诗人情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D(A高挑tiǎo,攻坚克难B框kuàng架C雏形,盘根错节)
2.B(赶鸭子上架,比喻强人所难,迫使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挂一漏万,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长此以往,长久这样下去。指长期如此不加改变会有坏的结果;百里挑一,形容极为出色或少见。)
3.A(B句序不当,应为“一次次被时代”“一次次被赋予”C缺少宾语中心语,不再是……的行为,而是……的行为D结构混乱,应为“人员并未造成伤亡,在避难和疏散过程中并未有明显混乱”。)
4.③⑤②④①(“这种矛盾”,对应前文原文“矛盾”,所以③排首位;“它们”指代具体内容是“智、情、意三者”,所以,⑤紧承③之后。①为④的例句,②是前后衔接句,应放在当中)
5.示例: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增加背诵、减少识字引发争议
6.示例:春笋 春天是积极向上的/天雷的钟声一响/一只只小手比赛着举高/想在山花烂漫的教室演讲。 雪花 冬天是调皮的/一踏进它的门槛/就看见飘逸轻灵的白蝴蝶/扑飞进大地母亲的怀抱 ( 5分。内容契合2分;语言3分,其中修辞恰当2分。有欠缺酌扣)
二、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
7.A(B项中的说法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出来;C项“她认为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创作的第一主题,这是韩寒等年轻作家不具备的特点。”属于无中生有。D项,“考虑的问题比较闭塞”这一说法错误。)
8.D(小说创作确实需要一定技巧,但文中并没有提到“技巧放在第一位”。)
9.①青年作家未曾经历动荡的历史和灾害的年月,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1分)
②青年作家更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与个人的苦闷,和西方青年作家有着类似的文学命题,这使他们更易与国际接轨。(2分)
(二)
10.第一问:刚上火车时,“我”连晚报都对不起精神掏出来看;懒得;我读到报纸上那些无聊的新闻,看到小姑娘的卑俗之后,对一切感到心灰意懒,把晚报撇在一边,像死人一样打起盹来。
第二问:觉得现实卑俗,人生庸碌无聊。
11.环境昏暗、寂寥、萧条,渲染了阴沉颓败的气氛;奠定了小说灰暗压抑的情感基调;烘托了我阴郁倦怠的心情。
12.①塑造了一个贫苦寒酸,肮脏俗气的小女孩形象。她给“我”留下了贫穷卑俗,愚蠢的第一印象:邋里邋遢,俗里俗气,甚至分不清二等车和三等车,被“我”看成卑俗现实的象征,是“我”鄙薄的对象。(3分,其中特点1分,分析2分)
②这与后文形成反衬(先抑后扬)。正是这个看上去卑俗愚蠢的小姑娘,为了家庭牺牲自己去为仆,还关爱着来送行的弟弟们,并把对贫穷的人们来说非常不易得的橘子,慷慨地给了弟弟。划线句的描写,与后文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反衬出后文小女孩质朴无私、善良温情的形象。(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13.第一问:橘子象征淳朴无私的人性光辉,象征人与人互相依恋关爱的温情,象征着生活的光明与希望。(3分)
第二问:放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认为积极的,可从末段“忘却”入手。“我”一开始的阴郁倦怠,愤世嫉俗,觉得人生庸碌,现实卑俗,没有意义;但小姑娘与弟弟们告别,并扔橘子给他们的事,使“我”感受到小姑娘的淳朴无私,善良重情的人性之美,也感受到人与人的可贵温情,从而让“我”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此是积极的。
认为消极的,可从末段“聊以”入手。“我”尽管从小女孩身上感受到人性之美,温情之美,但这仅仅只是短暂的“安慰”,“我”只是暂时获得了精神上的“假释”,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精神困境,无法改变、摆脱或接受那无法理喻的卑贱而无聊的人生。从芥川龙之介的人生结局中也可见一二。
三、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14.B(A循规蹈矩/有顺序 B谦让C更改、篡改/容易 D顾忌/回头)
15.C(A形容词尾/比 B 只/专门C即使D介词,利用/动词,用)
16.D
17.B(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18.(1)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默然”译为“沉默寡言”,“若” 译为“好像”,“无以”译为“没有……的地方”,“亟”qì译为“多次”)
(2)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采分点:“历诋”译为“骂尽”,“是”译为 “认为对”,“足”译为“值得”)
【译文】
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知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辩,冉有的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其实,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二)
19.应是绿肥红瘦(1分)
20.(1)以春归之时序相渲染,以伤春之情突显伤别之情,渲染离愁别绪;
(2)环境的烘托,通过环境描写如片红飞尽、啼鸦之声、残阳草色烘托渲染离情;
(3)夸张渲染,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己因离别而一下子白了双鬓来渲染情绪;
(4)想象,通过想象别离双方将因病、旅途劳顿而日渐消瘦,又将为友人不再身边而备感凄凉,以此突出渲染离情;
(5)虚实结合、对比,通过回想当日虚写西湖旧游场景,如今垂杨依旧,渲染物如昨日而人将别去的感伤;
(6)化用典故,以葵麦、离巢孤燕表明自己将像离巢的孤雁,无固定的依宿,来表明漂泊伤感情绪;
(7)结尾以景结情,在友人题壁后,自己带醉走上吴台眺望,看见夕阳青草的郊野,引起长远的归思,渲染了伤感情绪。(写出1点2分,3点得6分。)
(三)
21.正名 隆礼或礼。(每空1分)
22.有不同之处(1分)。孔子的“正名”是为了“复礼”(“兴礼乐”)(1分)。荀子在强调“礼”同时,也重视“法”。(1分)
(四)
23.强迫性/要挟形成
24.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1分),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1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3分)
(五)
25.(1)天下归仁焉 (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往者不可谏
(4)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异乎三子者之撰
四、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