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50 KB
  • 2021-06-04 发布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学案: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1. 走近作者 生平 关汉卿(约 1230—约 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 初大都(今北京)人,戏曲家。他与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 四大家”之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被称 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元末熊自得《析津志》 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 之冠。”他也曾把自己比作“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 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表明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 作品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 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2. 背景解读 《窦娥冤》源自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全剧主要情节如下:窦娥 之父窦天章要进京应考,因欠蔡婆债,被迫将女儿窦娥卖给蔡婆家做 童养媳。窦娥婚后不久丈夫病死,她和婆婆一起生活。蔡婆因为索债 被赛卢医骗到郊外,险被赛卢医勒死。无意中“救了”蔡婆的张驴儿 父子逼着蔡婆和窦娥婆媳俩嫁给他们。蔡婆不得已答应了,窦娥坚决 拒绝。张驴儿为了威逼窦娥嫁给他,想毒死蔡婆,不料却毒死了自己 的父亲。张驴儿又借此事威胁窦娥,窦娥仍不屈从,张驴儿以毒死他 父亲的罪名诬告窦娥,窦娥被屈判死罪。后来,窦天章应举及第,做 了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娥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3. 相关知识 元杂剧 (1)折、楔子和本 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 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 (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 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 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 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 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 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代,其作用相当于引 子或序幕。也有的放在折与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或联络。 (2)角色行当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 除了正旦外,还有小旦、贴旦(可省作贴,一般为丫鬟)、搽旦(反面的 女角色)等配角;末是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外末(正末之外的男角)、 冲末等为男配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 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 例如,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小厮)、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 邦老(强盗)等。 (3)曲词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展示人物 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代剧情,具有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 因为这种曲词采用的曲牌体,是由一个个固定的曲调连缀的组歌,而 且在剧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元杂剧,称之为曲、北曲、 元曲等。 杂剧剧曲的编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戏用四个套数,每个套数都 有固定的宫调。元杂剧共用九个宫调,即所谓“五宫四调”:仙吕宫、 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每个 宫调下都统率着若干曲牌,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与之配合 的文辞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格律。 曲律与诗词不同,采用中原音韵的新四声。其特征是“平分阴阳” 和“入派三声”,即平声分化为阴平与阳平两个声调,入声消失,所 有入声字都归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曲文创作就是在一定的音乐框架中“填词”,必须遵守曲牌规定 的字数、句数以及平仄格律等定式,这与宋词的写作是相同的。不同 的是,曲文与曲乐的配合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可以随时增添衬字、 衬句,也可减字减句。因此杂剧曲文显得灵动活泼,口语性很强,实 际上是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 (4)宾白 元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对此前人解释为“唱为主,白 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徐渭《南词叙录》)。 杂剧道白的样式很丰富,除了对白、自白,还有“带云”(歌唱中 附带的说白)、“背云”(旁白)、“内云”(后台人员或角色与台上角色 的对话)等。这些都属于口语化的散文白,与此相对,还有韵文白。如 上场诗、下场诗以及常见插入的通俗诗词,这都是由人物当场念诵的。 可以说后世戏曲的各种道白形式,在元杂剧中已是应有尽有。 (5)科范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 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介”,或通称科介。 (6)题目正名 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 交代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在演出结 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或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 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 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 最后三字即简名。 4. 文化常识 【仙吕】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 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 “调”,合称“宫 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泛指坏人。例如: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1.字音识记 古陌.(mò) 荒阡.(qiān) 盗跖.(zhí) 衔.冤(xián) 前合后偃.(yǎn) 尸骸.(hái) 嗟.怨(jiē) 罪愆.(qiān) 湛.湛青天(zhàn) 两泪涟.涟(lián) 杳.无音信(yǎo) 苌.弘(cháng) 变徵.(zhǐ) 2.熟语积累 (1)怕硬欺软: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2)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3)负屈衔冤:含冤承受委屈。 (4)古陌荒阡: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 “阡”。 (5)前合后偃:前倾后仰,站不稳。 (6)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多指没有亲属或亲属不在身边。 (7)苌弘化碧:形容受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8)望帝啼鹃:常指悲哀凄惨地啼哭。 (9)顺水推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 便说话办事。 (10)吞声忍气:有话不敢说出来,受了气勉强忍耐。 3.近义词辨析 (1)埋怨·抱怨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与“怨”有关,含有“因不满有所责怪” 的意思。“抱怨”的责怪程度较重,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多 用于别人或事物。“埋怨”的责怪程度较轻,可用于自己,也可用于 别人,还可以用于事物。 【即时小练】 ①李娜在自传《独自上场》中表示,不管输球赢球都找不到任何 可以埋怨的理由,不管结局好坏都要你自己一个人去承担,因为都是 你自己在场上独立完成的。 ②成功人士对未来抱有希望,乐观看待未来,他们从不抱怨,只 检查自己的问题,永远都尝试帮其他人解决问题。 (2)分辨·分辩 辨析:两者的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分辨”指根据不同事物的 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指用语言 辩白,重在解释清楚理由,针对的是别人的误解和诬陷。 【即时小练】 ①巴菲特说起话来声音沙哑,咬字含混,说到一半常自顾自笑了, 但语气间分明不容分辩。 ②日前,英国研发出一种智能手杖。有了它,有视力障碍的人不 但能躲避障碍物,还能从人群中分辨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3)顺水推船·顺风转舵 辨析:都有顺应某种情势或趋势的意思。“顺水推船”指顺着水 流方向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是个中性词,后多作“顺水推舟”。 “顺风转舵”指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 义),也说“随风转舵”。 【即时小练】 ①缅甸政府借大赦之机顺水推船地释放中国伐木工,既能顾及缅 甸的国际形象,又能缓和各方的不满。 ②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不顺风转舵,不失去 自己的品格和操守。 (4)杳无音信·杳无踪迹 辨析:都有人或事物不在眼前的意思。“杳无音信”指一点消息 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侧重一点消息也得不到。“杳 无踪迹”指一点踪迹也没有,不知去向。侧重一点踪迹也没有。 【即时小练】 ①7 年前,19 岁小伙到郑州打工,至今杳无音信,生死不明。 ②这部脑洞大开的悬疑漫画讲述了 90 年代初,某荒山里迷路的司 机偶遇别墅后便杳无踪迹的故事。 1.阅读【端正好】这支曲子,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 答: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地受到了刑罚,冤屈可以动地 惊天。窦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 2.【滚绣球】曲子的各句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请理清此曲中窦娥 的情绪变化过程。 答:窦娥先前也是认为世间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惨的遭遇让 她不禁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而后愤怒地揭露社会的不公、阶级的 对立,对天地鬼神大胆地彻底否定。但封建社会的一个弱女子,又能 如何呢?窦娥天大的冤屈、怨恨,也只能化为一声悲泣。 窦娥的情绪变化过程:传统观念→怀疑质问→揭露黑暗→彻底否 定→一声悲泣。 3.怎样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这两句唱词的含意? 答:这两句是作者借窦娥之口,对封建社会所做的猛烈抨击和尖 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十分具有思想 性。 4.【倘秀才】唱词中,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这一情节具体表现 了窦娥的什么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答:原因:她哀告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怕婆婆为自己伤心。 品质: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的温顺善良、善解人意。 作用: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 环境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 切同情。 5.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 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答: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 且在思想上也受毒害。按当时的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 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 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 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 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 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 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 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对这一情节的设计,历来存有争议。 有人认为这一情节集中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深化了主题;也有人 认为这是将胜利寄托于神灵的消极描写,冲淡了整个作品的积极意义。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他人之见] 观点一:关汉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极端黑暗的时代。元代的 统治者对人民实行野蛮统治,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百姓怨声载道。 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个被封建势力迫害而至死不屈的典型,一方面深 刻地揭露了元朝黑暗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 精神。三桩誓愿的实现,在有冤不能伸、有仇无法报的社会里,表达 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劳苦大众对封建统治者制造冤狱不顾百姓死 活的愤慨。关汉卿运用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继承了神话的传统,借 助感天动地的宏伟想象,让誓愿一一实现,正是在感情上满足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三桩誓愿的实现,使主题更加深化,悲剧气氛 更加浓烈,《窦娥冤》的“冤”也就更加突出了。 观点二: “三桩誓愿”的设计与主人公窦娥的性格产生了冲突, 这三桩誓愿是窦娥冤情的体现,是对世道不公的报复,但窦娥想要老 天帮她惩罚的是官府那些“桃杌”太守们,而在作者对“三桩誓愿” 的设计下,老天把官府和百姓一起惩罚了。百姓是无辜的,窦娥的后 两桩誓愿让这么多无辜百姓为她陪葬,那些百姓岂不是比窦娥还冤? 所以,从人物塑造上说,“三桩誓愿”的设计与窦娥的善良性格产生 了矛盾,“三桩誓愿”的设计是关汉卿的失误,关汉卿的本意是想通 过窦娥的“三桩誓愿”来对元代黑暗社会进行猛烈的抨击,却产生了 一些反面效果,这恐怕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否则,他也不会在戏剧中 做这样的安排。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节选部分写窦娥负屈含冤,呼天抢地,临死前发出的三桩誓愿, 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剧作的思想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三桩无头愿竟然感动了天地,果真显示了冤情:天地作证这是冤 案。但是冤屈并没有因此得到洗刷,正义并没有因此得到伸张:太守 桃杌反而升官晋级,张驴儿依然逍遥法外。这不仅进一步揭露了官吏 们无心正法的罪恶本质,而且从深层次揭露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腐败。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作品以窦娥为主人公,集中笔墨塑造了她的形象,突出其所遭遇 的千古奇冤,因此她必然成为作者描绘的重点。但是,如何写窦娥? 是事无大小,尽收笔底,还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作者自然选择后 者。凡是和主题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作者就不写或略写,反之,就 详写。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窦娥受刑前发的三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桩桩儿都应验,真个是,连“皇天 也肯从人愿”。可见,“冤”“怨”二字是贯穿始终的。剧作家这种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由于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观众 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遇, 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奸民恶吏的滔天罪行。激起观众对剧 中人物事件强烈的爱和憎,正是悲剧所要达到的戏剧效果。本剧把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坚 实的现实生活基础,又通过想象和夸张,反映出女主角主观上所表现 出的而非客观上能实现的愿望,突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作品主题, 使人物和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使整个作品达到了“寓褒贬,别 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3)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 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反映了 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文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 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 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 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把握戏剧冲突 一、知识讲解 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矛盾只有通过外部形式表现出 来,发生了对立双方的摩擦、争执、撞击,才称之为“冲突”。戏剧 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它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所以 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 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牵住了全 剧的“牛鼻子”。 二、答题步骤 1.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 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感染。 从情节的推进入手,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可以从场次入手, 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考察,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 情节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 起来,作综合分析。 2.分析冲突性质,把握戏剧主题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冲突、 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几方面。 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剧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 特别是人物性格(指人物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政治观点、道德品质、 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抵触”、相互“冲 突”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因此要把握人 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戏剧主题,应从分析冲突入手。其方法是分 析戏剧一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 因等。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 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 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 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 做药死公公了。(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 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 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 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 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 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 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生天便 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 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 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 可也瞑目。 (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 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 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 罪名儿改。(下) 1.下列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 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 的话也体现了她善良的性格,劝父亲为民除害,与天子分忧。 C.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语言通俗自然, 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D.作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时,采取了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使 悲剧更具社会性。 解析:D 项,作者并没有采取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 2.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诉冤并 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处理?用两点来 说明。 答:①增强控诉力量,揭示封建社会统治下黑白颠倒的社会本质。 ②寄托了人们锄恶雪冤的美好愿望。 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的凌辱而被诬陷,贪官不问情由, 判她死罪。关汉卿出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的支持下写成悲剧《窦娥 冤》。该剧一出,触怒权贵阿合马。阿合马责令关汉卿按照他的要求修 改,被关汉卿严词拒绝,关汉卿因而被下大狱。演窦娥的歌伎朱帘秀 也一同被押,演蔡婆婆的赛帘秀还被残忍地挖去双眼。此事使得群情 激愤,义士王著刺死阿合马,但关汉卿仍被统治者驱逐南下。朱帘秀 在狱中许下与关汉卿双宿双飞之愿,为当时残酷的律法所不容,二人 只得在卢沟桥畔悲歌话别。这是戏剧《关汉卿》中的剧情。由于元代 统治者轻视戏剧艺人,因而文献中留下的有关关汉卿的史料非常少。 但关汉卿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 豌豆”,没有这样的性格,确实写不出感天动地的《窦娥冤》。 悲天悯人,心怀天下。关汉卿面对朱小兰的遭遇义愤填膺,写下 了《窦娥冤》。权贵逼其修改,却被关汉卿拒绝。这是悲天悯人的关汉 卿,是希望用文笔来拯救世人的关汉卿。 活出真我,不畏权势。坚持真我,敢于揭露真相,不屈服于权势, 愿意为百姓呐喊,这是关汉卿感动人们的根本,也是淋漓尽致的真我 展现。 艺术家要成为社会的良心。艺术家以感人的艺术作品为人民奔走 呼喊,反映百姓的生存状况,这就是艺术的人民性,也是艺术家的良 知所在。具备良知的艺术作品才会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而打着 艺术标签的所谓艺术品,终将被淘汰。 示例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去,李白“天子呼来不 上船”“仰天大笑出门去”,关汉卿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 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李敖一次又一次因言获罪而官司 不断,王小波再苦再难也要践行他的“骑士精神”,王朔敢于宣称“我 是流氓我怕谁”,韩寒在“六盏红灯照亮前程”的高调后写作、赛车、 拍电影……这些都是活出真我风采的体现。 示例 2:坚强是一种品质,正是这种品质,让一个又一个高大的 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迹。窦娥,这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 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她是那么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又那 么刚毅顽强、英勇无畏。虽然生于严酷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虽然明 知道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但面对不公的命运,一个柔弱的女子竟 然挺直了身躯,勇敢地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并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展 示了坚强的魅力。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关汉卿带着一份同情深入剖析了窦娥的心灵深处,将她最美好 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然后又让我们在看着它毁灭的过程中体会 到了生命的坚强。 关汉卿,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 瑶台望月 你从关公故里昂首走来,你从窦娥之冤流泪走来,你是梨花园中 的“曲圣”,你是文明古国的“莎翁”,你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 帅首,捻杂剧班头”(推进梨园发展的领袖,统领剧作家中的第一人, 领导杂剧班的班主),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 家”…… 你更是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 你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 无所不通。你北漂在元大都,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但那是一个 穷兵黩武的马上民族,只识弯弓射大雕。歧视汉人,仇视文化,废黜 科举,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 尤其是汉族文人寒窗苦读的梦想。灰心绝望,斯文扫地,苦不堪言, 读书人沦落到“八娼九儒十丐”的悲惨地步。一个文人不如娼妓的朝 代,有何留恋? 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不得不栖身于农舍、田间,混迹于长街、 陋巷,淹没于青楼、行院。他们就像一群失宠于父母的孩子,选择自 暴自弃的颓废生活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既功名不入凌烟阁,放疏 狂落落陀陀!”“苍天负我,我负苍天!”既然“天公放我平生假”, 那我就只好“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既然“这壁挡住贤 路,那壁又挡住仕途”,那我也就只好“往那烟花儿道上走”! 你曾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但你并未彻底 绝望。你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那官府草菅 人命。蒙受不白之冤的朱晓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往刑场。那凄 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你的心在流血,你握紧了拳头, 你咬紧了牙齿,“我该怎么办?”你反复地扪心自问:“难道我当真 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 “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 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你觉醒了! 彻底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 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 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辜的百 姓们呐喊…… 大凡历史上的文学艺术家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逢迎时势而得名, 一种是因为直面现实有一身骨德而留声。你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 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你“一管笔在手,敢与孙吴斗”,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 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 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 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令人扼腕叹息! 这不正是你义愤填膺的呐喊?不正是你酣畅淋漓的痛骂? 笔不就是你的刀吗?你在剧本中骂过杨衙内、骂过葛彪、骂过鲁 斋郎,看过戏的都跟着我们一起恨这些不明道德、陷害良善、鱼肉百 姓的人。 女性不是各种档次的“人肉筵席”。你流连于勾栏瓦肆,出入风 月场所,但绝不是为了风月而风月,而是严肃地将“编杂剧”作为自 己一生的理想。你蘸着血泪,和着怨气,以磅礴的才思、扛山拔鼎的 笔力、摧枯拉朽的批判威力,为最底层的女性伸张正义。你笔下的女 性既非白居易笔下的弃妇悲鸣,又非辛弃疾笔下的“红袖揾英雄泪”, 更非屈原的香草美人伴君王……一位位有着鲜明个性的女性:窦娥、 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不管 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也不管是身高位尊,还是身卑位贱,在你辛 辣雄放的笔下形神毕肖、风姿绰约、熠熠生辉! 真庆幸,你有一位红颜知己——珠帘秀,一位当红的歌伎。姿色 虽说不是倾城倾国,但风姿绰约,能诗善曲,歌喉清婉。一个是砚田 笔耕、佳作频出的戏曲巨匠,一个是技压群芳、独步当今的表演明星, 情投意合,志趣相同。“只要你敢写,我就敢演!”这是怎样的一种 情怀!当《窦娥冤》公演时,窦娥的冤魂唱道:“将滥官污吏都杀坏, 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观众高声呼应,要“为万民除害”。这出 戏激励着台下的观众,也激怒了阿合马这样的贪官酷吏。阿合马下令: “不改不能演,演,要你们的脑袋!”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不要 脑袋就都不要吧!”你与珠帘秀互相鼓舞。《窦娥冤》一字未改,仍旧 上演,阿合马恼羞成怒,立即禁演。你与珠帘秀双双锒铛入狱……一 道亮丽的血色,映照天地,存留人间。 将碧血,写忠烈,做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 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 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岸奇枝斗霜雪? 念我汉卿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 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弘血。 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窗云,行时节相应一 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时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 魂,争道这青山有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 穴。待来年遍地杜鹃开,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 庆幸历史创造了关汉卿,更感谢田汉先生于缠绵爱海中,掬出这 捧血色艳美的人间恋情,铸造出粉蝶如铁的《蝶双飞》。长歌当哭,柔 情如练。铜豌豆,一身正气数风流。风流更是伟丈夫! 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激情洋溢地盛赞我国戏剧大师关汉卿。全 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讴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起 的作用,赞美关汉卿的爱民之情和救民之志,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在 元代黑暗现实面前的反抗精神的敬佩与称颂。文章挥洒自如,气势磅 礴,节奏鲜明,情感真挚。语言上多用整句,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恰到好处地融入文中,读来既芳香四溢,又激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