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净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此诗第二联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金城临河驿楼
岑参①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②。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注】 ①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金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②五凉: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
(1)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重险”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 ①“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②“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1)简要概括此诗典型人物的三个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流泪。三个生活场景是边关战士一生历程的缩影:少年渴望建功立业、青年在笛声中吞咽痛苦、老年沉沦边疆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睢阳道中
术虎邃【注】
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
临歧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
【注】 ①术虎邃:字士玄,为女真纳邻猛安(金朝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及其主官名称)。这首诗是他寄给汉族好友文士刘祁的作品。
(1)本诗首联中的“思依依”三字有何意蕴,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依依”用叠音手法,表明诗人睢阳之行的心事重重,“思”字意为思念故乡,思念朋友;居于篇首,为全诗笼罩一重思绪濛濛的气氛,奠定了这首抒情诗的感情基调。
(2)尾联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诗人来到了一个南来北往的歧路口,眺望春天迁徙的大雁紧追东风向北飞去,而自己却只能背道而驰,一种人不如物的酸楚之感油然而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闲 行
邵雍
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
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
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
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诗歌五、六两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军 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形象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为国杀敌立功的将士的赞颂之情。
(2)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以战马的神骏和马鞍的名贵衬托出将军高贵的身份和赫赫战功,以战事结束后沙场月寒、战鼓犹震和金刀血迹未干,来烘托出将军的英勇善战。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1)有人说,首句“暗”字气象浑涵,用得精当,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试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巧妙地运用联想和比喻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答案: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进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楚汉两城①
王冕②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注】 ①楚汉两城:是项羽和刘邦历久对峙之地,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的广武山。东广武城为楚王所筑,西广武城为汉王所筑。②
王冕:元末诗人、画家,浙江绍兴人,终生未仕。本诗作于诗人北上游历途中。
(1)请自选两个角度来赏析这首律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人的哪些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面对这旧时干戈遍地,今日荒凉萧瑟的古战场,战败的楚王和取胜的汉王都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两座空城相倚,不论是志在建功立业的有为者,还是无意功名的无事者都会生出岁月无情、功名成土的感慨和凄凉;作者心潮起伏,升起了对远在东南的故乡的思念,却只看到了萧萧的芦苇和黄浊的河水。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前四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处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萌芽”,把“游历生活”比作“梦”。
(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现了哪些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
然后进行整合即可。“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2)“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诗歌鉴赏】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摆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诗人触景生情,像这样颠沛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承载着作者的所见所闻,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整首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抒幽思。
作者融情于景,全诗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
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题考查了考生对《诗经》常见手法的了解。
(2)比兴,诗歌的常用手法。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答案 (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1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 峡 吟
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游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猿声
(2)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
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1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8分)
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2)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