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8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
讲目标
1.了解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筛选信息
【高考典例】
1. 【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 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
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 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
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 20 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 1965 年 3 月 8 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
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 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
月 25 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 40 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
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
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 10 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
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
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
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
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 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
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
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
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
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
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
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
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
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
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
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
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
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
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 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
《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
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 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
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
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
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
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
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
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
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
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
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
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
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D A (答 D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
项以上,不给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
主旨错误,也有细节错误。解答此类题的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
(2)为什么说 1985 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
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
为自己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题,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把答题
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
文中词语。一是“1985”的时间限制,必须是发生在 1985 年的事,包括作品发表与获
奖。二是陈忠实的“标志”,包括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先泛读:了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再审题:确定范围、角度、
要求;然后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最后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信息。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
20 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
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
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借助相关链接,巧妙进行转换。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
分)
【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
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
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
离,寻找到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
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探究题题型开放,但观点必须紧扣文本要求,并与现实结合起来。做这类题,
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
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
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
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
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
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
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
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
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
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
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
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
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
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
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
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
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
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
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
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
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
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
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
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
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
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
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
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
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
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
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
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
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
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
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
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
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
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
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
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答案】C 项 3 分,B 项 2 分,A 项 1 分,DE 不给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
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
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
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
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ADE 三项都是考查文本内容。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叙述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这是考查学生
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抓住题干中“创造性成果”这几个词,然后到文中筛选
信息。文章第三段“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除了学
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文章倒数第二段“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
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文章最后一段“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
链接 2“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找到
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
指引下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
成果”,考生应该抓住题干中“创造性成果”这几个词语,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的
区域。本题的答题区域涉及的区域比较广,包括链接材料中也有涉及。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
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数学方法太功利,
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首先应找到答题
的区域,“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是答题区域的提示,文章倒数第三节的开头说“对
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这说明答案就在这一节。
【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筛选概括题。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
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
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考生应该抓住题干中“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几个词语,
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的区域。本题的答题区域主要在倒数第三段,这一段的开头说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依据这句话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
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 分)
【答案】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
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
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
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之前,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
审答案的模式。“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考生首先应
找出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再看这广泛的兴趣与数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
看似自由,实际上在设题时,出题人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即应到文中找出吴文俊的
广泛兴趣,再分析这些兴趣与数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考点剖析】
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确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要么遗漏要
点,要么原文抄录。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粗加工”。
针对上述问题,复习时要注意吃透筛选标准,确定筛选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
合。
【命题揭秘】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二
是总结概括题。可单独设题,也可与分析传主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
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
【备考技巧】
1.加强化练习,参透高考,提高复习效率。
历年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
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
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
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加大传记阅读量,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的前提。学生可通过加大阅读量,进一步熟悉传记特点,掌握传记中选材组材的方法,
了解传记阅读信息筛选常用方法,提高对传记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掌握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1)读,把握全文内容
面对传记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
全文,观其大略,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对文本作整体感知,弄清楚它写
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关注题干涉及的信息,而
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
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
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
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辨,辨析整合材料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
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
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
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
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
4.了解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1)常见提问方式
①×××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请概括。
②×××的性格特点怎样?用哪些事件来表现的?
③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④下列各项,不能(或能)表现×××的一项是?
⑤下列各项,属于(或不属于)×××的一项是?
(2)答题步骤
第一步,划分本段(或全文)的层次;
第二步,提取要点句子;
第三步,整合答案;
第四步,分条作答。
【能力训练】
1、【广东省 2018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霍金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更被世人誉为“宇宙之
王”。
自传:私人回忆
作为霍金的华人弟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吴忠超认为,“霍金的《我
的简史》全球学界都已经期盼很久。作为一本自传,这本书肯定也会像《忏悔录》《我的苦
难史》一样,传诸后代”。
吴忠超向记者说起了霍金写这本自传的起源,那是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剑桥大学和国
际同仁为霍金举办了“宇宙的态”的学术会议。“但是因为霍金的健康状态,医生不允许他
亲自出席庆典。所以霍金在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
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在吴忠超看来,《我的简史》一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因为身体原因,霍金不能
正常写字,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甚至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
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吴忠超感慨说,“但是《我的简
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他写得很慢,所以这本书也很短,
但是他却能把自己的生平和研究经历写得很清楚。”
在书里,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用
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
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等等。
《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
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传:充满敬意
起初,物理学教授杨建邺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然而,在翻看《时间简史》之后,
杨建邺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所吸引。
后来杨建邺看了吴忠超写的中文版序之后对霍金有了大概了解。又先后看了《时间简史
续编》《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 2005 年完成《霍金传》一书。
2014 年,杨建邺出版了新作《霍金传奇》。书中新增了 2006 年以后霍金经历的一些事情,
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写作时间也一直写到 2013 年 3 月霍
金获得“特殊物理学基础奖”为止。
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是因为
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 30 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
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懈追求宇宙真理、充
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
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
①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
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摘自
百度百科)
②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
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 20 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摘自中国新闻网《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金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
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B.杨建邺起初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通过阅读《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
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
C.霍金在自传中,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霍金和同事打赌开玩笑、
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
D.如果想认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的,那
么不妨读读《我的简史》。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吴忠超认为准确
是此书最主要的特点。
B.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决定
写自传《我的简史》。
C.霍金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在 2013 年获得“特殊
物理学基础奖”。
D.霍金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怀着对他的由衷的敬意,杨建邺写了霍金的传记
《霍金传奇》。
【答案】B
【解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
的是“不正确的”“一项”。B 项,“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
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错误,在“自传:私人回忆”
的第二段,70 岁生日前霍金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
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3)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
受。
【答案】人格魅力:①乐观,有顽强生命力与超凡毅力。金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但不愿
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身体状况极差,仍读书、写作,②有梦想与抱负,
不懈追求宇宙真理。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在轮椅上 30 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③有非
凡幽默性格。在自传中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霍金。感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程度和意义上的欠缺,有些人虽
然身体强健,但他们精神空虛、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才是最可怕的残疾。人生和阅
历太平常使一些人流于放纵,因为他们从未感到什么不正常,可是对于那些高度残疾的
人来说,他们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与正常人的巨大差异,然而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却做出了
正常人无法做出的成就。人强大的永远都是精神。
【解析】题干问的是“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
谈 谈 自 己 的 感
2. 【2018 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1926 年 3 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
他未来能够从医。然而在他颠沛流离求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
同胞受难的景象,“如果国家太弱,那我们只会任人欺凌、宰割!”黄旭华在心里默默发下
了誓言,“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
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1945 年 7 月,从小在海边长大、时海洋有着深厚感情的黄旭
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
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
1954 年,美国核潜艇首次试航。1958 年,面对占据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
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工作。毛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怀
着科技强国的梦想,面对“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严苛誓言,黄旭华一颗火
热的赤子心开始熊熊燃烧。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
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加之国外严密封锁,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黄旭华
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国外的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仔细甄别这些信息的
真伪,拼凑出核潜艇的大致轮廓。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大量数据只能用老式算盘和
计算尺来计算。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黄旭华还想出了更“土”
的办法——磅秤称设备。为了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旭华要求,所有拿
到船上的设备、管线都要过秤,登记在案;凡是拿出船体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记,几年
来天天如此。他还要求记录的重量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逐一检查,不合格的退回去
重称。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
底的情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和年轻的同事们忍饥挨饿,笑对困难。
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央决定全面上马核潜艇研制工作。1965 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
任副总工程师。1966 年,黄旭华拖家带口,带领同事们进驻荒岛葫芦岛。岛上一年四季狂
风怒吼,黄沙肆虐,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极其匮乏,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年见
不到一滴油水。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父母的“信箱”。
越是有成就,就越需要把自己埋得深,黄旭华就像深海里的潜艇一样,无声,但有无穷
的力量。为了积蓄这撼山震地般的力量,他的割舍超乎寻常。
1957 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老家。临别时,母亲叮嘱:“以前战
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黄
旭华含泪答应。但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 30 年,30 年间,他和父母只靠书信往来。再相见
时,黄旭华已双鬓斑白,母子对视却无语凝噎,而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妻儿的“客家人”。
同丈夫一个单住,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她选择了“不打
扰”的相守,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毫无怨言。
而这一切,黄旭华都不曾知道。他正带领同事们向一道道技术难关发起冲击。功夫不负
有心人,他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
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七项技术难关,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 年 12 月 26 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试航,从此劈波斩浪,邀游在深蓝大
洋之中,为保卫世界和平释放着巨大的震撼力。
1988 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原
本不必下水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100 米、200 米、
250 米、300 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
指挥若定,给了大家无穷的信心。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黄旭华笑了,
当即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官。惊涛驻浪,乐在其中!”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6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著名的“护校运动”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在让国民党当局悚然心惊的
“五四营火晚会”中,黄旭华敢为人先,不仅积极参加各种表演,而且竭力维护晚会秩序,
阻挡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在“大江歌咏团”与“晨社”里,黄旭华更是身先士卒,机智地与
国民党当局周旋,领导同学们坚持对敌斗争。经过一系列的血与火的洗礼,黄旭华终于在
1949 年春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完成了从一名进步学生到革命者的蜕变。
(王艳明《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
②1994 年,因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
“中国核游艇之父”。他却说:“中国核潜艇是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的直接领导下,由
大批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其中一员,在自己的
岗位上尽心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
(方凡《“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 许身报国铸辉煌》)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出生在海边,黄旭华对海洋有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又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学
习船舶制造专业,所以没有继承祖业学医。
B.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不仅面临着无经验、无资料的严酷现实,而且遭受国外势
力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独立研制非常不易。
C.黄旭华 1957 年至 1987 年这 30 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甚至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回
去,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他毫无怨言。
D.为获得第一手资料,62 岁的黄旭华不顾年事已高和深潜试验的危险,大胆做出了与
艇员一同下水,亲自傲极限深潜试验的决定。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
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没有继承祖业学医”,最重要
的原因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志;C 项,“对他毫无怨言”的是他的妻子;D 项,
做出该决定的目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交大的学习与锤炼使黄旭华不仅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而且成为了一个铮铮的革命
者,为他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业基础和思想基石。
B.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土”办法,体现了他高超的技术和科学创新的能
力,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
体等七项技术难关,因而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文本列出“100 米、200 米……”的数据记录了核潜艇不断下潜的深度,既体现出
传记的文学性,同时也暗含崇敬仰慕之情,增强了感染力。
E.深潜成功后,黄老赋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官。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尽显他对
核潜艇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答案】AE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
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用秤来称的土办法并非“高超的
技术”;C 项,黄旭华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是“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
勋卓著”;D 项,下潜深度的数据首先体现的是传记的真实性。
(3)支撑着黄旭华几十年如一日“誓言无声初心永恒”的是哪些精神?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矢志报国、坚定执着的爱国精神。 ②攻坚克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③不怕吃苦、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 ④谦逊淡泊、默默无闻的奉献 精神。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
后对筛选的信
由大批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其中一员,在
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
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
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
句。
3、【2018 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张充和:“她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
宋宇晟
民国时期,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
四位,就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大姐张元和,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与语言
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张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张充和,擅书法
昆曲,成为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
张充和 1913 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由于身处灿若星辰
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张充和的知交师友中有胡适之、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
卞之琳、张大千等等。抗战年月,这位正当韶年、俏皮聪慧的“张家四小姐”,在一群“国
粹”长者中间穿梭来去,恰如烽火战场间绽放的春兰秋菊,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和娇宠。
1933 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张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家里
人劝她考大学,她于是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张
充和的数学得了零分,但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
阅卷老师的激赏。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
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充和受益良多。三年级时充和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无
缘得到北大的学位。康复后,《中央日报》的储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张充和就到副刊《贡
献》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才华。
因为与沈从文一家接触较多,张充和对沈从文有着许多深刻的记忆。湘西凤凰沈从文的
墓上就有张充和提的四语诔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这段诔
文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沈先生走的时候,北京的一个侄子给我打电话,让我写一副挽联,说第二天开追悼会
就要用。”张充和说,“那天夜里,我怎么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跟沈先生有关的事情。睡
到半夜,干脆爬起来,研磨,写字,顺手就写下了这四句话。不折不从,说的是沈先生的坚
守。”写好用传真机传真过去,大家都说好。“更神怪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他们说,我把沈
先生的名字也嵌在里面了。我倒大大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唉呀呀,可不是吗?四句话的
尾缀,正是‘从文让人’!”
在重庆时,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尚待字闺中,石榴裙下尾随着一批追求者,用情最专最深
的当数诗人卞之琳。当年卞之琳的名作《断章》传闻是为张充和而写,诗中的“你”就是卞
之琳苦恋了几十年的“张充和”。虽然不及徐志摩与林徽因、张爱玲与胡兰成等几段著名的
罗曼史,“卞张之恋”也算传扬久远了。可张充和却直言,“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
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张充和回忆道,自己在进北大之前,就在校园见过卞之琳,又来又在沈从文家里碰见过,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至少是有点一厢情愿吧。那时候,在沈从文家进出的有很多
朋友,章靳以和巴金那时正在编《文学季刊》,我们一堆年轻人玩在一起。他并不跟大家一
起玩的,人很不开朗,甚至是很孤僻的。可是,就拼命给我写信,至少有过几百封信吧。”
在张充和眼里,卞之琳很收敛,又很敏感,不能惹,一惹就认真得不得了,因此从来没有跟
他单独出去过。
抗战爆发,张充和随同沈从文一家流寓西南。那时来往的很多朋友都是西南联大的,跟
闻一多很熟。张充和回忆说:“闻一多性子刚烈,朱自清则脾气很好,都说他是不肯吃美国
面粉而饿死,我听着不太像,这不像他的秉性所为。”一年后她在重庆教育部下属的礼乐馆
工作,整理礼乐。期间登台演唱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
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章士钊曾将张充和比作东汉末
年的蔡文姬。这让张充和十分不悦,认为是“拟于不伦”:“我是因为抗战从苏州流落到重
庆,怎么能跟因为被匈奴打败流落到西域嫁了胡人的蔡文姬相比。”
但最终,张充和还是被章士钊一语言中,1948 年 11 月,张充和与德裔汉学家傅汉思喜
结秦晋,次年 1 月双双赴美定居。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美术学院教
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并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张充和从小身处于一众名家贤士之间,耳濡目染给她未
来的发展与成就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B.张充和考北大时数学零分,但依然被破格录取,是因为她的国文满分,尤其是作文
写得很好,这体现了当时北大对人才的重视。
C.由于身体问题,张充和并没有拿到北大的学位,才到中央日报副刊《贡献》当了编
辑,尝试写散文、小品与诗词,奠定了她文学创作之路的基础。
D.张充和为沈从文所写的诔文虽说是“顺手”而为,但从内容和情感来看,这体现了
她对沈从文先生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人格、文格的崇敬赞扬。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待字闺中,用情最专最深的诗人卞之琳以名作《断章》表达对她
的深沉爱意,卞张之恋也成为佳话。
B.抗战爆发后,她曾在重庆教育部下属的礼乐馆工作,从事整理礼乐的事务,并有登
台演唱昆曲的经历。
C.张充和在很多事情上都与别人的看法不同,如从朱自清的性格推断他不会不吃美国
提供的面粉。
D.章士钊曾拿她和蔡文姬相比,引起了张充和的不满,是因为她认为蔡文姬是流落到
西域嫁了胡人,而自己只是因抗战从苏州流落到重庆,二人不能类比。
E.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并赴美定居,二人又同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书法以及昆
曲等,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答案】BD
【解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
的是“最恰当的”“两项”。A 项,“卞张之恋也成为佳话”表述不正确,二人并未恋
爱,文章第七段中,张充和对此作了说明,“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
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C 项,“在很多事
情上都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于文无据。E 项,“同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书法以及昆
曲”不正确,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美术
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由此可知,她的丈夫教中国诗词,她教授书法和昆曲。
(3)张充和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接受正规的现代大学教育:国文满分,尤其作文写得更是文采飞扬;②富有文学
才华,曾担任中央日报副刊的编辑,在文学方面展露才华;③文艺造诣深厚,精通琴棋
书画,能够登台演唱,后在美国耶昝大学教书法及昆曲。
【解析】题干问的是“张充和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这是考
4、【2018 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三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蒋兆和:为历史人物传神
1956-1966 年这十年中,蒋兆和创作了几十幅现实人物画,比较好的有《纪念刘和珍君》
《迎春》《马连良戏装像》《一笛横吹万户歌》等。他本人对这一阶段的部分作品不满意。他
在这十年中,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把心血倾注到下一代人身上了。这不免使他在
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而约稿者又总是不断,出于一种可以理解的政治热情,他每求
必应,时常仓促为之,故作品有些粗糙,甚而有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这恐怕是当时不少
艺术家难以避免的现象。蒋兆和也走过这样一段弯路。
蒋兆和作历史人物画,是从 1953 年纪念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时开始的。1954 年,
他又为张衡、祖冲之、僧一行等古代科学家创作了头像。这几幅头像根据史传,想象凤采,
各具情态,曾被印为单幅画,并多次据以制版作为特种纪念邮票发行。由于人物个性鲜明,
画出了作者深刻理解后概括出来的人物性格特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极深,甚而成为后来继
续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依据。由于画家在从事这种创作时,不可能有照片作为参考,能否使
他们的艺术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合拍,完全取决于画家对古人的认识深度和表现技巧的
程度。为此,他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
1956 年,蒋兆和创作司马迁半身像,画家强调了他蕴藏智慧的高高的额头和深邃锐利
的目光,令人敬佩这位“直笔史书”家。一般现实人物画家不像写意花鸟画家那样愈老愈精,
他们的创作盛期往往在青壮年时代。那时对生活充溢着激情,有充沛的精力解决造型等一系
列复杂课题,也敢于创造新的技巧。39 岁完成一生代表作《流民图》的蒋兆和基本上就属
于这种情况。50 岁以后,蒋兆和想方设法深入社会,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再加之他的
修养和条件,作出的历史人物画太史公,其受宫刑之后的外在特征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
势力的愤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蒋兆和对人物衣纹的处理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寥寥十
数笔,简练明快,宛若有梁楷遗风。蒋兆和喜欢杜诗,也曾多次作杜甫画像。1956 年作的
《杜甫》,告别京畿,牵马荒郊,面对人生,慨然长叹,诚为一幅“写心”的力作。1959 年,
他再画杜甫,创造了中国画史上迄今最好的一幅杜甫肖像。他将杜甫依石而坐的上半身,处
理为稳重的三角形构图,就像一尊雕塑迎风而立,刚柔相济的衣纹,处理简练。作者精到地
体会并刻画出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在外形上的变化。以形写神、写心,入木三分。
要为历史人物传神,须先熟悉历史,并能站到历史的高度评价历史人物。蒋兆和为此看
了不少历史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再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然后把他对历史
人物的抽象评价转化为可视的具体的艺术形象。1959 年,正是史学界对曹操展开争鸣的一
年,郭沫若、翦伯赞均忙于为曹操正名,亦有不少学者反对为这位“白脸奸臣”翻案。此时,
蒋兆和应历史博物馆之约作《曹操像》,以画笔参加了这场讨论。在他的笔下,曹操体魄宽
厚,气宇博大,倚几案而前倾,目前视而有雄风,人物的动势,面部的情绪,大红表袍与元
书纸的土黄色和每一根稳重有力的线条都交织在一起,肯定了这位“文才武略,勋业彪炳”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从曹操的眉宇间、唇颊间,特别是眼神
里,也透露出一些暴戾和奸诈的气质。一贯追求传神的蒋兆和,永不满足。他独到地运用造
型艺术技巧,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在丹青史上首次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历史人
物形象。
(选自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在水墨人物画
领域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
绘画的行列。50 年代末期,着重于历史以及现代人物肖像画的创作,如《杜甫》《曹操》《李
白》等。
②蒋兆和的绘画造型精谨,笔墨精深,深刻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中国人物画在
20 世纪的发展创作出了诸多代表时代的经典佳作。
(选自杨欣《蒋兆和的“不尽丹心”》)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蒋兆和 1956-1966 年间的作品出现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是因他将主要精力用于
教学体系的探索,从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所致。
B.蒋兆和查阅了很多有关杜甫的历史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所以他创
作的杜甫画像与人们心目中的杜甫形象完全合拍。
C.蒋兆和用《曹操像》参加了对曹操的争鸣,站在郭沫若、翦伯赞等人的一面,很好
地为曹操进行了正名,为这位“白脸奸臣”翻案。
D.蒋兆和在创作历史人物画时,没有照片作参考,但仍然画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个性
特征,甚至成为后来继续描绘这些人物形象的依据。
【答案】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并进行概括能力。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蒋兆和创作的《纪念刘和珍君》《迎春》《马连良戏装像》《一笛横吹万户歌》等约
稿作品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作者认为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B.蒋兆和创作的司马迁像,既强调了司马迁蕴藏智慧的高高额头和深邃锐利的目光,
又用其受宫刑后的外在特征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愤慨。
C.蒋兆和为历史人物画像,不只注重细节上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还注意人物形象的造
型之精谨,像杜甫依石而坐和曹操倚几案而前倾的形象均是如此。
D.为弥补激情和精力的不足,年届五旬的蒋兆和对创作方向进行调整,由现实人物画
调整为历史人物画,并创作了一系列成就显著的历史人物画作品。
E.这篇传记选取了传主蒋兆和创作历史人物画的一些典型事件,展现了他在历史人物
画方面做出的非凡成就,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
【答案】A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
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两项”,A 项,“作者
认为是难以避免的现象”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这恐怕是当时不
少艺术家难以避免的现象”。D 项,“由现实人物画调整为历史人物画”属于无中生有,
相关链接中提到“50 年代末期,着重于历史以及现代人物肖像画的创作”说明他的创
作不只是历史人物画像。故选 AD。
(3)蒋兆和为什么能出色地“为历史人物传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①熟悉历史人物:根据史传想象人物风采;②运用了适当的表现手法:注意人物的
内在情感,以形写神。③进行了微妙的艺术处理:注意整体造型,强调局部细节。④创
作上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永不满足。
【解析】题目是“蒋兆和为什么能出色地‘为历史人物传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
☆考点二:概括要点评价观点
【高考典例】
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
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
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
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
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
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
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
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肇城志》。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
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
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
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
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
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
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
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
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
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
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
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1 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
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
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
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
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2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
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
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
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
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
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答案】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
【试题分析】选项 A 对应的原文是“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
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前后是“并列”关系,而选项中“更重要”强
调“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以游为隐”是结果也不是原因,选项不严密,
所以 1 分;C 项中的原文在游历过程中编写的书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城志》,
选项中的另两部书籍不是此间编写的,选项混淆范围;选项 E“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
他的著述事业”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
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
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
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均为考核内容,其中 ACE 理解
出现偏差。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的概括。
【答案】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
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
对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
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
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
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
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
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概括的是顾炎武的“治学特点”,通过题干看是一道局部信息筛
选的题目,答题对第二段进行简单的划分,然后提取关键的词语从“注重学术创新”“不
断增改”“严谨笃实”的角度作答。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
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
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答
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
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
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
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
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
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概括的是顾炎武“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的原因,
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文章第三段和链接①的概括,重
点注意段首句,然后提取关键的词语从“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两个角度作答。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
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 分)
【答案】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
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
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
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
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注意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出顾炎武的“普
通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
的精神品质,然后分析现实意义“成为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教育后人有担当
意识和爱国奉献精神”。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
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
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
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
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
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
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
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
关。此题属于二者综合的题目,首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顾炎武身上的具体体现,
然后结合现实分析具体的意义。
2.(2015 年高考新课标 2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 73 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
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
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
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宗是否
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
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
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
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
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
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
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
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
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
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
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曰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
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
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
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
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
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
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
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
山密林。1942 年 5 月 26 曰,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 38
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
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
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
地位? ”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
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
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微。师称
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堂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
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
主席的名义向遗嘱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
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 破,
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 各官长
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阑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 书
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 他的
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
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
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
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
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 200 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
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答案】E3 分,D2 分, B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
成诵”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选项 B 对应的原文“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
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选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
后的生活”不准确;选项 C 对应的原文“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
收容”选项“要他申请难民身份”错误,张冠李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设置基本选取文章的某句或某个部分进行命题,
主要是改变文中的说法是意思发生变化。做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区位,把原文和
选项对读,发现细微的错误,注意题干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所以”“以致”“因为”等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还要注意“都”“全”等表示绝对关系的词语。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 分)
【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
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答案来自原文,答题时分析题干中要求筛选的
信息,找到区位,对文段进行简单的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做到信息全,然后按着一定
的标准进行整合,做到不重复,然后分条作答。
(3)戴安澜率第 200 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
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 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疆拓土的事迹,表达超越
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找到历史人物,然后点明志向,人物主要是“诸
葛亮和秦始皇”,志向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和“远征”相联系,答题时可以以一对一作答,
可以先答出人物然后综合分析志向。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章内容和诗歌内容结合分析的题目,首先要筛选出“人物”然后答
志向。志向要结合全文作答,难度较往年有所提升。这是一道文章和课外结合较紧的一
道题目,答题时注意既要从诗句中找到人物,还要结合人物的事迹分析其建立的功业,
然后集合文章内容分析表现传主的哪些特征。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
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 分)
【答案】①超越党派立意,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
危不惧,胸怀坦荡;③自关心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
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志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点都结合文章的具
体实例分析)
【解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目一般为两种,向内挖掘和线外延伸,向内挖掘主要
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文中寻找事例,关键点是对人物品质的概括;向外延伸首先明
确传主的观点,找到文中事例加以论证,然后然自己的看法,此题属于是第一种,要结
合全文概括楚传主的品质,然后找相关的事例加以论证即可。
【考点剖析】
本考点不仅包括对文本主旨的概括,还包括对文本所包含的各项内容要点的概括、评价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命题多要求对某一语段或某
几个语段进行归纳概括。要求能够把握各类作品所传达的立场、观点、态度、道德观念和思
想感情倾向、价值取向。对此,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能找出它们支持自己观点
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
【命题揭秘】
从历年高考来看,本考点单独直接命题形式很少,一般表现为对传记部分中心层意、段
意的概括,或对整篇作品中心意思的概括,还可以是对作品反映出来某种思想倾向和作者观
点、写作意图的探究,常采用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以主观题为主。
【备考技巧】
一、强化阅读,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考生常常能在语文高考中考
出优异成绩。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高考传记阅读中概括主旨必需的能力,但大
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
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
平时的阅读积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
轻松解决高考中传记阅读概括内容的问题了。
二、加强练习,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通过对高考传记阅读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内
容概括类试题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传记阅读中内容概括类试题命
制规律,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三、解题思路
1.读原文,切分层次,知大意
2.审题干,明要求,知答题方向
3.找区域,作对应,析要点
4.组织语言整理答案。
四、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事件概括型
1.【命题特点】事件概括型,指要求对人物某个特定阶段主要事迹、贡献、成就的概括
或故事情节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概括的试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命题涉及内容在文本中的跨
度比较大,有的甚至涉及文章的全篇。
2.【设问方式】
(1)对事情的归纳,一种是对事理的概括:
“概括×××的贡献(成就)”
(2)对事理的概括:
“概括×××成就(成功)的原因”
“概括××的个性品质”
3.【技法点拨】解答这类事件概括型试题,要分三步走:
(1)细心审题,看清试题要求。有的要求概括某阶段或在某地发生的事件,有的巧设
问题,而其中隐含对相关事件概括的要求,这里属于前者,虽然未指明具体段落,但考生根
据题干要求析读后发现,答案素材主要集中在第②③⑤⑦段。
(2)根据题干要求,顺着文章思路,圈点出相关事件的叙述材料。第②段写人才培养
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第③段写实践业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第
⑤段写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第⑦段写声望和
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
(3)根据题于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对叙述性材料运用“去次留主”“归并整合”“提
取要素”等方法进行概括。
(二)要点概括型
1.【命题特点】要点概括型,指要求考生概括作者(或人物)在某人、某事上的观点,
或要求根据题干提示的“核心词”结合文意进行概括分析的试题。命题多从文章内容的重要
侧面切入,重点考查概括能力,涉及内容的分析,能力层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2.【设问方式】
×××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请简要分析。
传记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列出。
3.【技法点拨】解答这类要点概括题,应注意三个方面:
(1)学会摘引原文中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关键性词语。如本题要点①,就摘录了原文中
的“努力探索真知”,本题要点②则利用了原文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
(2)学会根据题干要求,对原文相关事件、细节的本质内涵进行概括。如本题要点③
中的“一丝不苟”,就是从原文最后一段谢希德修改科学小品的细节描述中概括出来的。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感,最好是用①……②……③……的方式,分条列举出答案
要点。
(三)性格概括型
1.【命题特点】性格概括型试题,指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传记文中人物性格、精
神品质类的试题,以概括能力为考查重点。有的要求作简要分析,重视对人物性格、品质的
不同侧面的概括能力,答案一般要求 2 至 3 个要点。
2【设问方式】
×××有哪些优秀品质?
3.【技法点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关注事件、细节。如文中写“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
可以看出他的“学识渊博”。
(2)关注作者议论评价传主的语句。如“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这里作者肯定
了他面对权贵,不卑不亢的骨气。
(3)关注文中人物对传主的评价。如“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
张鸣的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林庚淡泊名利的特点;“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袁行霈的这
句话则道出了林庚待人热心、真诚。
五、组织答案方法:
根据试题的不同要求和难度,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
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2.合并法
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
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①各段大意之间,有
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②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
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3.舍取法
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如果主次不
分,全盘托出,那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考生答
某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把所写内容都概括进去,是不合要求的。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
根据题干要求,作出舍和取的决定。
六、答题模式
因题干问法灵活,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常用:“①②③……”这种形式分条分色组织。
具体要点可引述、整合、概括等。
【能力训练】
1、【2018 届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年巨匠林风眠
林风眠的一生真的太孤单了:6 岁时,母亲走了;求学途中,父亲去世;新婚不久,妻
离子去;事业刚见起色,凄然离职;艺术巅峰期,身陷囹圄;饱经沧桑后,在异乡孤独终老……
林风眠,倾尽 92 年岁月,不打折扣地践行着“孤单”两个宇。他,注定成为 20 世纪中国画
坛一道独立的风景。
林风眠从小就对色彩有特别浓烈的兴趣。9 岁时,他凭着一幅《松鹤图》,成了远近闻
名的神童画家。15 岁时,在梅州中学,林风眠遇见了他平生第一个伯乐——清末著名美术
教育家梁伯聪先生。梁先生诗画并举,倾囊相授,并鼓励他不要囿于国画,大胆学习西画。
1919 年,林风眠赴法留学。在巴黎,他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为塞尚、莫
奈、马蒂斯等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瓷器花纹上,
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
1924 年,他的巨幅油画《摸索》在法国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上,赢得了巨大声誉。蔡
元培从《摸索》里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希望,保荐林风眠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
科学校校长。到任后,林风眠坚持开放多元的教育方针,做了几件“出格”的事:他聘任西
方画家登台,挡了某些“国画家”的道;请来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碍了保守主义的眼;推出
人体模特写生课,捅了封建势力的马蜂窝。1927 年,在全校师生的拥戴声中,林风眠孤单
离场。
1928 年,受蔡元培提携,林风眠赴杭州出任国立艺术学院(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首
任院长。他请潘天寿教国画,还请来法国印象派画家科罗多教油画。中国艺术界,有了新的
气象。在林风眠主持下的杭州艺专,短短十载,就培养了一大批国际顶尖艺术大师。吴冠中,
李可染,赵无极,席德进,苏天赐……林风眠直接培养出的学生足以撑起现代中国美术的半
壁江山。抗战期间,他辗转西南,箪食瓢饮。抗战结来后,他两番被聘又两度被免……尽管
命运多舛,但只要能画画,他就可以同画里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对话、交流,他的内
心就是愉快的。可是,就是想静静画画的梦想,也被不请自来的文革打破了。在预感自己在
劫难逃时,他把几十年心血凝聚成的成千幅画作,或泡为纸浆,或焚为灰烬,他说:“我不
要连累任何人,我还会再画。”1977 年,78 岁的林风眠移居香港,度过了人生最后 14 个春
秋。他不停地画,把记忆里的画——重新画出,直到生命的终点。
作为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亲历了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20 世纪的风雨几乎在他身上
留下烙印。这个温厚的画家领受着这些苦难,笑对着人生的变迁。他的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天
地,一边是清新隽远的作品,如静物、仕女,像清丽的小诗,另一边是古刹秋暮、芦苇孤鹜
等悲情的画面。他就像画坛的一只孤,凄美地飞翔在天地之间,又像身披蓑衣的独钓老翁,
任由烟雨吹打寂静地漂流在艺术之湖上。
相关链接:
①林风眼(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县人,画求、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
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②居德进曾回忆恩师林风的教益:“你应该放松一点,便画,乱西嘛!”“去读一些文
艺、哲学、历史方面的书吧!先实你的心灵,增进你的感受力,启开你泥浊的心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风眠自幼喜欢绘画,一幅《松鹤图》,证明了他在绘画方面有着让人咋舌的天赋。
B.林风眠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后,做了几件“出格”的事,这也是他后来凄然离职的原
因。
C.林风眠先后遇到梁伯聪先生和蔡元培先生,二人的赏识和提携让他少走了弯路。
D.林风眠在文革中毁掉了自己几十年的画作,客居香港后,他把记忆中的画重新画了
回来。
【答案】C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
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
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
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留法期间,林风眠认真向西洋画家学习,也认真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说明他已
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希望是打破中西艺术界限。
B.林风眠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和法国印象派画家科罗多等来教学生画画,这正与蔡元
培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C.林风眠的作品透露着时代和个人的悲情.他的艺术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心灵境界:
一种是清新隽远的诗意,一种是悲苦孤寂的深情。
D.林风眠培养了一大批声中外的艺术大将,从他对弟子严厉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让学生释放天性、自由选择.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E.本文按时间的纵线历数林风眠孤独艰辛又光辉夺目的一生,20 世纪中国的重大变迁
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他的人生映衬着一个民族百年文化的痕迹。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 项“说明他看到中国美术教育的希望是打破
中西艺术界限”错,文中是“蔡元培从《摸索》里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希望”;
D 项“他对弟子严厉的教育”错,他对弟子的话语温和而坚定;E 项“都在他身上留下
烙印”错,文中是“几乎在他身上留下烙印”。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林风眠成为艺术巨匠的原因。
【答案】①兴趣浓烈,天赋惊人;②幸遇伯乐:③专著执着,勤奋博学;④高远的艺术眼界;
⑤高尚的人格,隐忍的胸怀;⑥保持初心,笑对磨难:⑦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大师。
2、【2018 届湖南汨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人一校一国家
1898 年 7 月的一天,山东威海卫的日本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黄龙旗
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国帜三易”。原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制占
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国转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水师见习
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13 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4 年张伯苓在水师学堂毕业,
翌年春天到通济舰。他亲眼见到了“国帜三易”,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海军力量明显占
优,为什么却战败了?问题在人。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
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 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1904 年春天,严、张二人东渡日
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强盛的根本原因。
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堂,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
生 73 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
捐出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严、张即在这里兴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
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称南开,学校因此在 1907 年改名南开中学堂,1912 年改称南开学
校,张伯苓任校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
教,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
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他重视修身教育,每周亲
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场有学生发问:“您不许我们抽烟,
为什么自己抽烟?” 张伯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
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从此终身
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生也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
生的身体锻炼,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
的总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迎合教育部
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能力,学校增设了“社会视察”
和“木工金工技能”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工厂。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淘汰率高。当时人们常说:“进南开难,毕业也难。”
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 50%。在张伯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南
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现了兴办南开系列学校的设想:
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1919 年 9 月创建南开大学,1923 年增设南开女中,1928 年增设南开
小学,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其中南开女中始建于 1923 年,到
了 1924 年,就已经有四名女子进入南开中学和男生一起听课了。南开中学的办学成绩引起
海内外瞩目,孙中山曾赞誉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育
的一位创造者”。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很多南开学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地,请
张伯苓代为介绍,他都一一给他们写了介绍信,将大批有生力量迁往抗日后方。张伯苓重视
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的“国帜三易”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 年 11 月张
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局的清醒认识,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学(1938
年 12 月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平津沦陷,当时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多有不便,惟独南开
中学从容应变,弦诵未辍。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南开中学、南开大
学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当南开校园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张伯苓大义凛然地宣告:“敌人
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张伯苓的四子张锡祜投笔从戎,
以身殉国,张伯苓闻讯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
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1949 年 4 月,蒋介石两次到张伯苓住所,要求先生离开重庆。去台湾或去美国,可任
其选择。张伯苓始终不应。蒋氏又派蒋经国和张群先后三次劝行。张伯苓以“不愿离开南开
学校,更不想离开祖国”为词,拒绝了蒋氏最后的邀请。
1951 年 2 月 23 日,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享年 75 岁。逝世的第二
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
来敬挽”。他说:“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摘编自《爱国教育家张伯苓》)
【相关链接】
①不少爱国华侨慷慨解囊,不愿留名,不要收据,张伯苓都分毫不差交到学校。他为学
校增辟校址,为教职员安排半西式独院住宅,却从未替自己建一所“校长公寓”,始终住在
南开后边毗邻电车厂的一个羊皮市中。一次,张学良登门拜访。汽车在这普通居民区的土道
上转了多次才找到张宅。张学良亲睹此景,不禁惊叹道:“偌大大学校长居此陋室,非我始
料!令人敬佩。”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
②生命弥留之际,张伯苓给南开学子留下遗嘱:一八九七年,余愤于帝国主义之侵略,
因严范孙先生之启发,从事教育,五十年来,矢志未渝。凡余所致力而未逮之科学教育、健
康教育、爱国教育,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与我同学共勉者,今将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
付诸实现。余所尝效力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在人民政府之下,亦将积极
改造,迅速发展。今日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有之廉洁良好政府。凡我友好同学,尤宜竭
尽所能,合群团结,为公为国,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
余将含笑待之,友好同学,务共努力。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全文看,张伯苓制定的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允公”就是培养学
生的爱国、敬业、献身精神;“允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日新
月异”就是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革新。
B.南开中学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故意加大考试
难度,毕业率只有 50%左右。
C.张伯苓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 1936 年 8 月建成南渝
中学。当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无法正常上课时,惟独南开中学的学生们能正常学
习。
D.四子张锡祜以身殉国后,张伯苓的一番话既表露了对儿子杀敌报国的称许,也隐含
了痛失爱子的哀伤,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憾。
【答案】A
(2)张伯苓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的性格思想特征。
【答案】①具有爱国精神,以身报国;②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矢志未渝;③以身作则,严于
律己,身正垂范;④开明进步,有创造精神;⑤公私分明,不谋私利,一清如水。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
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传主的优秀品质,注意根据文
中的情节“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
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
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张伯苓当即
唤校工,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
赞国事”“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辟有体育
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裁判。南开中学
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
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
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
句。
(3)文章以“一人一校一国家”为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张伯苓“一人”与 “一
国家”关系的理解。
【答案】①“一人”字面上指张伯苓,突显他毕其一生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以身报国,矢志
未渝的人格;② “一国家”指的是张伯苓一生强烈热爱的祖国,从决计以教育救国,
为国培养人才,开创教育先河,到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在生命弥留之际,仍
激励南开学子竭尽所能,建设富强康乐的新中国。③“一人” “一国家”高度概括了
张伯苓和国家的紧密联系,传神地地塑造了张伯苓的爱国形象,准确地评价了他一生的
贡献、精练地概括了他的爱国精神。
3、【2018 届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春季学期高三 4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
题。
冯端传
1923 年,冯端生于苏州,适逢端午佳节,父亲冯祖培便为他取了这个简单的名字,冯
端也就一辈子端端正正地做人。
冯祖培擅诗词,工书法,他鼓励子女自由读书,按照各自的意愿发挥潜能。而母亲常背
诵唐诗宋词给孩子听。宽松的家庭环境,在冯端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
冯端读苏州中学时,就读当时的中央大学(1949 年该校更名为南京大学)的大哥冯焕
常买科普读物送给他,使他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受其启发,冯端还自制望远镜观察星体和星
象,探索星座的名称和位置。随着阅读范围的拓展,他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对文史哲等领
域的书籍也如饥似渴。
1942 年,冯端考入中央大学,因自幼喜爱自然科学,便最终选择物理学。在恩师的谆
谆教诲下,冯端系统学习物理知识,至此终身与物理学结缘。他还选修法语和德语,新中国
成立后又学了俄语,加上之前掌握的英语,数门外语为他日后的科研与教学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中央大学学物理,学业艰难,学成不易。入学时班上物理系的同学有十多个,最后坚
持读完四年大学的仅冯端等三人。1946 年,冯端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因成绩优异,系
主任、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对他说:“你留下来吧。”这一留,便是七十载。
从最初的助教到院士,再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教遍物理学各个分支,到开创我国
晶体缺陷物理学先河,再到成为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位科学大
师清晰的奋斗轨迹,让人敬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冯端以金属材料缺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外涉足不多的钼、钨、
铌等难熔金属为突破口,借鉴国际上刚问世的电子轰击熔炼技术,设计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
电子束浮区区熔仪,制出钼、钨单晶体,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重要贡献。
“文革”后,冯端认为科学研究不能故步自封,应开拓新的领域。于是,他将视野转向
晶体缺陷研究领域,同时提出将南京大学金属物理教研组改建为晶体物理教研组,开展晶体
生长、晶体结构与缺陷、晶体物理性能三方面研究。但是,质疑、反对和不满席卷而来,冯
端顶着巨大压力,最终在逆境中坚持下来,他带领团队开展深入研究,阐明晶体缺陷在结构
相变中的作用,开创了我国晶体缺陷物理学科新领域,跻身国际前沿。
20 世纪 80 年代,冯端将目光聚集到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汇合处,他通过实验论
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洛姆伯根有关非线性光学晶体准位相匹配的设想,实现倍频增强效应,
并进一步提出独创性设想,从研究自然界的微结构过渡到人工微结构。
20 世纪 90 年代,冯端和严东生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八五”国家攀登 计划项
目“纳米材料科学”,开创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之先河。
2013 年,冯端 90 大寿之际,我国物理学界 20 多位院士、近百位青年精英齐聚南京,
为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宗师祝寿,堪称学界盛事。
教书育人这件事,冯端也做到了极致。
从教近 70 年,冯端采用“分类教学”法,观察学生不同兴趣,以启发为主,适当引导,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冯端也不赞同分科太细,而是要求学生进行交叉学科
的学习,使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互交融。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的领军人物,冯端有多次出国
进修的机会。但实验室尚在初创阶段,经费紧缺、工作繁重。他便分期分批将出国名额推荐
给系里的年轻老师,并为他们指明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方向,自己则一心扑到实验室的建设
与发展上。
在学生眼中,这位高山仰止的物理学泰斗,是一位谦虚开明的老师。
相关链接
①冯端,物理学界泰斗、教育家,曾任中国物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资
深院士,1993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冯端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
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并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被誉为国内金属物理
的“圣经”)专著。近年来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著作的撰写,发表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
等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编号为 187709 的小行星命名为“冯端星”。
(百度百科)
②冯端创建了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并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领
导,在全国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两次荣登榜首,他本人亦荣获“金牛奖”。
(互动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冯端出生时适逢端午佳节,因而父亲冯祖培便为他取了这个简单的名字,只是为了
让他记得自己的出生日在端午节。
B.冯端读中学时,由于他大哥经常提供科普读物给他看,因而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并因此与物理学终身结缘。
C.当年,在中央大学学物理时,不少同学因学业艰深而不能坚持完成学业,冯端却以
优异成绩毕业,因而被留校任教。
D.这篇传记主要叙述了冯端的求学生涯、从最初的助教到科学大师的奋斗过程以及我
国物理学界对他的肯定与尊敬。
E.由于冯端对于中国科学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编号为
187709 的小行星命名为“冯端星”。
【答案】CE
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
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
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
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
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 1 分选项,1 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2)作为物理学泰斗,冯端在科学上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①设计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束浮区区熔仪,制冉钼、钨单晶体。②开创了我国
品体缺陷物理学科新领域,并跻身国际前沿。③论证了布洛姆伯根的设想,并进一步提
出独创性设想。④主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在这一领域的国
家级科研项同中开创了先河。⑤发现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并主编中国第一部《金属物
理》,发表了《凝聚态物理学新沦》等。⑥创建了同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并进行了卓
有成效的学术领导。
(3)为什么说“教书育人这件事,冯端也做到了极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矢志不渝,热爱教育。在大学物理系一留就是七十年,教遍物理学各个分支。②
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不仅系统学习物质知识,而且掌握数门外语,为教学奠定扎实基
础。③因材施教,教艺高超。采用“分类教学”法,善于启发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④谦虚开明,提携青年。将出国进修机会让给年轻老
师,并为他们指明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方向。⑤成就斐然,深受爱戴。90 大寿之际,
20 多位院上、近百位青年精英为他祝寿,成为学界盛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说“教书育人这件事,冯端也做到了极致”的原因分
析,“从教近 70 年”“从教遍物理学各个分支,到开创我国晶体缺陷物理学先河,再
到成为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位科学大师清晰的奋斗轨迹,
让人敬仰”,
在大学物理系一留就是七十年,教遍物理学各个分支;“冯端采用‘分类教学’法,观察学
生不同兴趣,以启发为主,适当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因材施
教,教艺高超;“冯端有多次出国进修的机会。但实验室尚在初创阶段,经费紧缺、工
作繁重。他便分期分批将出国名额推荐给系里的年轻老师,并为他们指明国际上最前沿
的科研方向”,谦虚开明,提携青年;“冯端 90 大寿之际,我国物理学界 20 多位院士、
近百位青年精英齐聚南京,为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宗师祝寿,堪称学界盛事”,成就斐然,
深受爱戴。
(4)冯端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科学大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家庭环境的熏陶。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冯端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激发他对科学
的强烈兴趣与探索精神,扩大了他的阅读范围。②恩师的谆谆教诲。读大学物理学时,
在恩师的教诲下,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并终身与物理学结缘。③不畏困难,坚持不解。
面对艰难的学业,他坚持读完且成绩优异;面对质疑、反对与不满,他顶着巨大压力,
在逆境中坚持下来,最终获得成功。④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他不
断开拓新的领域,提出独创性的设想,开创科研项目之先河,发现新规律,主编新著作。
⑤领导有方,团结协作。在担任领导过程中,他勇于担当,以身作则,一心扑在工作上,
并善于发挥团队力量,工作卓有成效。
【解析】题干问的是“冯端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科学大师”。题干中问的是“成为一代科学
大师”的原因,这一信息说明要筛选冯端的主观努力方面的内容,客观环境方面等。这
就需要考生把冯端取得成就所做的储备工作找出来,然后分析在这些准备的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特点。如不畏困难,坚持不解。面对艰难的学业,他坚持读完且成绩优异;面对
质疑、反对与不满,他顶着巨大压力,在逆境中坚持下来,最终获得成功。勇于创新,
敢于开拓等。生活的外在环境的影响等,家庭环境的熏陶。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冯端心
中播下文化的种子,激发他对科学的强烈兴趣与探索精神;恩师的谆谆教诲。“但实验
室尚在初创阶段,经费紧缺、工作繁重。他便分期分批将出国名额推荐给系里的年轻老
师,并为他们指明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方向,自己则一心扑到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上”,
领导有方,团结协作。
4、【2018 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钱穆:凤鸣高岗
1931 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
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
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著书乱世
1938 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
大地。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
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
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
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
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任教燕园
1929 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
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
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 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
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
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
校门就看到 M 楼,S 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
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 M 楼改为穆
楼,S 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
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命名为“未名湖”——1949 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
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传统人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
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
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
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
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
后所著的书中。在 20 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
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 年 6 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
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
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集大成者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
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
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
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
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 7 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
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
世无两。”
相关链接:
①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
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
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
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
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
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 2015 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曾向当时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建议,更改学校大楼的名字,
他为燕京大学命名的“未名湖”,后来成为了北大的名胜。
B. 作为一名“传统人物”,对于菲薄传统风气的深沉忧虑,遍见于钱先生的著书中。
C. 钱穆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反对让人惊心动魄的求新求变。
D. 除了勤奋苦学的态度之外,龚鹏程认为,钱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他为《公
孙龙子》作注就能看出来。
【答案】B
【解析】B 原文信息“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少了时间
上的限制。
点睛:本题考查分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开篇写钱伟长,体现了钱穆对他的影响与熏陶,侧面衬托了钱穆的学问深厚,引出
下文对传主钱穆的正面叙写。
B. 钱穆的学生严耕望认为老师在抗战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其他的
史学家都比不上他。
C. 与主流学派不能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严厉批评新风气,劝人多读中国书,做中国
人,即是他身上一大争议所在。
D. “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钱穆在告别杏坛时所说的这句话,流露出了钱穆对梁启
超的高度肯定,也表达了自己对新风气的态度。
E. 钱穆先生不仅根底深厚,著作宏富,而且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近六十
年来在中国史坛几乎无人可与之并论。
【答案】AE
(3)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相关链接信息第二则中,钱穆将其化用为“我宁
愿失言,也不肯失人”。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阐释钱穆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现出钱穆先生的温厚与深忧。失言指的是在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不厌其
烦地劝人要做中国人,严厉批评新风气时所表达的看似不合时宜的话。不肯失人指的是
处世温煦,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对待学生问学毫无厌倦;治学方面,对传统文化
的坚守;爱国情感方面,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所谓“六看”,指
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
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一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
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答题时应注意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
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
意;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
☆考点三: 文体特征技巧
【高考典例】
1.(2015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朱东润自传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
一定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
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
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
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
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柽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
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
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
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农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
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
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
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
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
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
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
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
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
子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
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
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会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
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 1940 年左
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
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
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
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
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
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
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則传叙二字连用
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丁传叙文学的
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
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
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
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
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
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
还是在自传中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答案】D3 分,B2 分,A1 分;CE 不给分。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设置一改往年答对读原文就能找到答案的方式,
每个选项都要分析段意,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做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区位,
把原文和选项对读,发现细微的错误,注意题干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所以”“以致”“因
为”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还要注意“都”“全”等表示绝对关系的词语。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
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
读莫罗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
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的内容涉及到全文,所以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
单的划分。筛选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归类,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
三个方面进行。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设置一改往年局部信息的筛选,增加了整
合的内容,难度较大,答题时分析题干中要求筛选的信息,找到区位,提取关键词语,
做到信息全,然后按着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做到不重复,然后分条作答,如此题的关
键就是把信息分为“阅读”“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部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6 分)
【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和学术二者
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
谈一样。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特征的题目,首先应从内容和风格两个角度入手进行,首先
内容和一般传记的区别,然后是风格手法方面的特征。内容上主要是以记述学术为主,
风格主要是平易近人。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课标卷这几年一直是两道信息筛选,今年加入文本的特色分析,迈出较大的
一步,有些同学可能不太适应,得分会较低,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和一般
的传记不同,那就应该答出一般传记的特征,然后答出本文的特征,然后还要从语言
风格上分析,主要是材料的组织,语言的风格,选取的重点等。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
说明理由。(8 分)
【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
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
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
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第二问观点一: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传主的个性,
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
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
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
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解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课标卷这几年探究题说是探究实际就是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今年真正的出现探
究,学生可能不适应。探究的重点是向内挖掘和向外延伸,此题是综合的题目,首挖掘
文本答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向外延伸,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看法,答作者的观点的时候
要结合事例。延伸的时候要紧扣对作者的观点的评价进行。
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①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为了王文显①。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
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
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③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是谈正事,说完便走,“没
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④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撇。1936 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
他穿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自 1915
年伦敦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 1937 年学校南迁。其间,他历任教务主任、
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大
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伸手要抓
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写得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
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
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至少,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
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各个方面无疵可求”。甚至,
他永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和“定影②液”:
“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⑩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充满了嘲讽,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
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柔和的、恶嘲的微笑……
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⑾“(他的作品)是那种坐在小剧场里,一边喝着咖啡和茶,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中
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耀杰说。
⑿1990 年,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杂志。
上面布满灰尘,旧得“翻几下就会烂掉”,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
激昂,他的文字温文尔雅,很有情趣。
⒀“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没有火药味,温厚中带着一丝人文关怀。”张耀杰说,
“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⒁只是这种情趣“缺乏战斗性”,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上
世纪 80 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权威著作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书,732 页里对他的
介绍只有薄薄 4 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基于这种精神对中国黑暗
现实的批判,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书中写道。
⒂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
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
⒃而如今,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有学生在看书,也有老人
推着童车,早已不复是“点点翠竹千般绿,几条小路尽文人”的景象了。
(摘编自《过去的那些人》)
【注】①王文显(1886-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②定影:把经过显影的
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溶去全部的卤化银,只留下银质的影像,并把影像固定下来,
不再变化。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第②段说温源宁用“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一语描述王文显上课的
情形,写出了他严肃、枯燥的授课特点。
B.第⑥段引用《梦里京华》对大小老婆争宠的生动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袁世凯称帝
的荒谬,说明王文显的剧作别有一番幽默。
C.王文显的话剧作品文字饶有情趣,值得细细品味;他追求的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潮流
不尽吻合,其作品透露出一定的人文情怀。
D.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表达
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
E.“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意味深长,“遥远”既指王文显的喜剧已少有人知,也指王
文显式的幽默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已不多见。
【答案】 B D。(5 分)(答对一项得 3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4.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①增强说服力,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
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形成对比,以突出王文显
治校的持重务实,一丝不苟。(4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举两个事例当然要比一个事例更加有力度,内容也更加充实。另外也要考虑语句
在上下文之间的前呼后应的作用。必须注意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突出人物的性
格特征的表达效果,每一点 2 分。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5.请根据文本,探析“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
也依旧是清华”这句话的涵义。(6 分)
【答案】①(表层方面)王文显身上体现了清华的特质与精神,在清华有着重要的地位。②
(深层方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包容的治校理念,是清华的灵魂。坚守学术性和包容性,
清华就不会因为任何变革而改变;反之,清华将不再是“清华”。 (6 分)(意思对
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剖析】
这一考点包括准确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
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
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
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修辞、首尾照应、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等。叙述顺序(一般是顺序,以时间为序。也可以据实际采用其他叙述方式,例如:
倒叙、插叙。空间顺序:国内国外。逻辑顺序:由主到次。
【命题揭秘】
本考点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从高考题来看,传记类文本考查表达技巧,一般放在传记的
独特手法上,而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
表达的作用。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以主观题的形式为主。
【备考技巧】
一、勤读多积累,提高能力。
在传记阅读的考查中,写作手法,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考生在解答时往
往会忽略传记的独有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能够加强对传记的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传记体裁特点,熟知传记常用表现手法,这样在答题时才会有备无患。
二、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传记阅读分析写作手法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历年高考传记阅读分析
写作手法类试题的反复研究,对最新模拟试题的练习,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
见传记阅读分析写作手法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三、掌握传记阅读分析写作手法类试题答题原则及步骤:
(1)审题
文本考查表现手法,一般放在传记的独特手法上。因此,它在命题上有明确的指向。审
题要审准这种指向。如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另外,注意题干的提示或暗示角
度。如“文章引用了文中××的话有什么作用”,这是提示从“引用”手法作答;又如“文
章列举了数字,有什么作用”,这是提示从“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作答。
(2)答题
①一般与具体结合。这主要是针对文体基本特征的分析而言的。不管是传记还是通讯,
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当我们要分析的是传记时,就应该抓住传记的特征
来分析。
②侧重一点突破。这主要是针对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而言的。表现手法是作者用
来实现其写作意图,表现其中心思想,再现或表现生活的一切手段。任何一个文本都难以单
纯地依靠一种表现手法完成写作。它有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有次要的表现手法。而对主要的
表现手法,我们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是能分析出来的。这样,我们分析的注意力就
要集中,笔墨也不能过于分散。这种题目最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如有其他主要的表现手法,
我们可以简略写出,这样既可以保证答题的全面,又可以使答案变得丰实。
③注意效果解读。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还必
须分析它们的“效果”。分析“效果”:一是从作者的表达考虑,看他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
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
果。传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离开“效果”分析文体特征或表
现手法,是很容易流于浮泛空洞的。
四、常考写作技巧及题型:
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
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
甚至一笔带过。
读者陌生 ——详写——作用 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读者熟悉—— 略写——不符合主题
(1)问题设置: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材?(或选材的角度和作用)
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何特点或这篇文章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
选材是为中心服务的,因此角度要准,材料要精,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对中心的作用来答,
材料对中心的作用往往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深化文章主题,增加文章可信度,渲染某种氛
围”等 。
2、描写手法:
(1)问题设置:
这类考查较简单,就是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语句或描写段落在文中作用?
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
用?
(2)人物描写方法(小说和记叙类作品通用)——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
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有时叫侧面烘托 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
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
象。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
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注意:细节描写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
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
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
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
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 环境(景物)描写作用: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
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
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3、人称:
(1)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语言或
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
展现丰 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4、叙述顺序:
①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
构上浑然一体。
③插叙: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5、修辞手法
问题设置:文章中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其表达作用如何? 法
(1)比喻:更形象生动地凸显人物的某方面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2)反复:强调、突出重点,抒情感染力强;
(3)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
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问题设置:作者选用大量的数据(或引语)有什么用处?
作用:
①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
格。
②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③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
档案资料等材料。
作用:a 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b 传记写作
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
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c 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6、其他表现手法及作用:
(1)对比、衬托法:
①问题设置:文章中写了除传主外其他人物或其他事的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②解题思路:这类题大多数考查为表现传主形象采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是衬托和
对比这些人和事主要是为了传主服务的,衬托传主的性格,或对传主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
响,或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③作用:a 突出强调表现的主体事物,b 表达强烈的感情和感受,c 丰富文章的表现技
法,d 深化文章的主题。
(2)以小见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3)欲扬先抑:先对描写对象一个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即“抑”,然后着重描写
作品要赞扬的方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产生恍面,即“扬”。 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开头,往往可以造成悬念。
(4)象征:①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
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能力训练】
1、【2018 届北京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 4 月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A)】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
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
的殊荣。
1943 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 年,郑哲敏所在的
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
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
郑哲敏的极大兴趣。1947 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
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 年 4 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
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
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 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1956 年 1 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
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
炸力学学科。1984 年 2 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
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
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
力学研究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
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
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
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
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
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
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
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
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 C-C 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
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
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
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
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在郑哲敏眼里,现代
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
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
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
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
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
已 89 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
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
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 年 1 月 18 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钱伟长的课上,在清华大学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
代力学理论,使他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B.郑哲敏是中科院力学弹性力学组组长,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 年 2 月,郑哲敏
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C.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
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
D.郑哲敏创立了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
害力学等多个力
学分支学科或领域。
【答案】D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
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1955 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
学森的鼓励,他们回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
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
D.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
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E.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
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答案】A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 项错在回国时间顺序,郑哲敏与钱
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先回国,钱后回国。郑回国不完全是钱学森的鼓励,还有个人
意愿。另外,冲破美国的阻挠文中无据。D 项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是唯一原因。E 项没有动作描写。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
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所谓“信息”,是指作者
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所谓“筛
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
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回答本题,要把选项回归文本,找到答题的区间与文本进行认真比对。
(3)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
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
由。
【答案】观点一:郑哲敏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
①留学美国,学成归国,跟随导师钱学森大力发展中国力学,为中国力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
献。②根据国家需要,曾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又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
学研究方向,并拉开爆炸力学研究序幕。③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
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
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观点二:他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
他把“自由探索”的精神看作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也作为一种人生目标,在力学研究领
域不断探索创新的经历就是实践了这种精神。②科学需要耐心,要力戒浮躁。他是这样
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才在力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③始终保持科研的
热情,耄耋之年的郑哲敏还活跃在科研一线。
2、【20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小题。
桥边一盏灯
李白凤 1914 年 3 月出生于成都,4 岁丧母后,父亲辞去广汉知事举家回北京定居。李
白凤的父亲曾是京师大学堂首届毕业生,爱好诗词,熟读经史,擅长书法,对医道亦有研究。
父亲除了养家糊口,还担起教孩子读书、习字的任务。父亲交游甚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耳濡目染使李白凤从小受到 J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为今后走上文学与艺术之
路打下了基础。
1925 年,李白凤进入天津扶轮中学读书。不久他又随长兄来到青岛,在铁路中学学习。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白凤因参加学潮运动,加上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非议
时局,被勒令退学。当时青岛有个传播进步文化的“荒岛书店”,他成了那里的常客,阅读
不少进步书籍,还认识了常来书店看书的臧克家、崔嵬、于黑丁等文化人士。1934 年李白
凤考入北平民国学院国文系学习,师从林庚。戴望舒 1936 年 10 月创办了《新诗》杂志,李
白凤在上面发表不少作品引起诗坛注目,并与施蛰存、戴望舒、吴奔星等现代派诗人成为很
好的朋友。
抗战爆发后,李白凤一度靠写诗文为生。李白凤的夫人后来在书中写道:“1941 年初秋,
白凤离开南宁来到桂林这一大后方的文化名城……使他的文艺创作更贴近火热的抗日斗
争。”在桂林,李白凤结交了端木蕻良、田汉、安娥、尹瘦石、陈迩冬等文化界名流,又经
端木蕻良的介绍认识了老前辈柳亚子先生和欧阳予倩先生。此时的李白凤满腔热情地搞起文
艺创作,积极宣传抗日救国。
1946 年 6 月,李白凤来到上海暂居柳亚子家中,后在朋友介绍下到财政局工作并找到
住处。当年他是中国诗歌协会理事,工作之余全力以赴搞文艺创作。这个时期所写的诗歌多
发表在《诗创造》《新诗》《大公报》等报刊杂志上。由于上海物价飞涨,李白凤曾在柳亚子
的支持下,挂牌为人治印来补贴生活.
1949 年夏季,解放军的炮声逼近上海,李白凤拒绝了本家侄子送来的去台湾的船票。
李蓉裳记得李白凤当时说:“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天,怎能走啊!”1950 年,李白凤响应党
的号召,第一批报名支援东北建设,应聘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国文系副教授,在这里他开始
学习俄语,1951 年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52 年夏到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苏联文学,结合
教学开始写作《苏联文学研究》。在全国高校调整的洪流中,他在 1954 年的秋天来到开封,
受教育部委派,到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讲授苏联文学。
佟培基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57 年春夏之交,在高校“大鸣大放’中,李白凤贴
出《长歌当哭》一组 18 首七律,受到批判。佟培基教授从一个文件盒中拿出一份 1957 年 7
月《人民文学》刊发的一篇李白凤的文章《给诗人们的公开信》说,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当
年 8 月李先生被错划为“极右派”,隔离审查后于 1958 年被送往西华县农场劳教。1963 年 4
月李白凤劳改期满,失职居家,只靠夫人的工资维持生活。他白天接受劳动改造,晚上回家
再开始读书、练书法。佟培基教授说,李白凤走遍开封的古旧书肆,寻搜南明野史笔记约
97 种,深夜挑灯相互校勘比对,渐渐草成《小腆纪年校补》《明史校补》《张苍水集笺注》
等。这个时候他和施蛰存又开始了通信,两人探讨学问,互通有无。
1966 年夏,“文革”冲击到了开封,“破四旧”的时候,李白凤苦心收集的书籍,资料
被红卫兵拉出 4 车全部焚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李白凤仍然不坠青云之志,他刻制一方“十
年不制衣”的石印用以自勉。
1969 年,青年佟培基在桑凡先生的介绍下认识了李白凤。佟培基教授说,李先生平易
近人,那种高雅的气质和文人风骨让人心存敬意。孙作云先生曾说:“像白凤先生这样的人
还如此醉心于学术事业,足使当今破坏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者耻。”
1978 年春天,李白凤被平反.正当他踌躇满志要大干一番的时候,却于当年 8 月 18 日
病逝于开封。他曾在诗歌《桥和灯》中写道:“桥,用自己的脊梁联接起大路灯,用自己的
脂膏照亮别人的前程。”李白凤,何尝不是桥和灯呢?
(摘编自刘海水《诗剑平生任我行,困顿流离栖沛京》)
相关链接
①20 世纪 40 年代诗歌流派“中国诗艺社”频繁出镜的中坚力量是程千帆、李白凤等。
“中国诗艺社”虽然不无稚嫩,却对未来的中国诗歌构成了一种方向上的启迪,无意间架起
了一道从“现代诗派”通往“九叶诗派”的艺术桥梁。
②从 1957 年到白凤先生去世,这风雨艰辛的 20 年中,他写下了 80 多万字的学术研究
著作,免费为朋友和学生写下数千张书法作品,治印数千方。
③1957 年以后,李白凤致力于古文字学,古史和《周易》等研究,并继续坚持书法和
篆刻,其篆刻尤精金方,出入周、秦之间,格调古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本第一段介绍了李白凤的出身以及家庭,突出介绍了李白凤父亲的爱好、学问、
人际交往,是为了说明李白凤有良好的家庭背景。
B.李白凤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潮运动、非议时局,被勒令退学,此后,他到
“荒岛书店”阅读进步书籍,结识了臧克家等文化人士,并与他们成为朋友。
C.抗战爆发对李白凤有消极和积极影响。他一度以诗谋生,但他结识了端木蕻良、田
汉、安娥等文化名流,认识了老前辈柳亚子和欧阳予倩。
D.在高校“大鸣大放”中,李白凤因一组七律受到批判,他又在《人民文学》发表文
章《给诗人们的公开信》,他因此被划为“极右派”,被隔离审查。
E.李白凤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他历经坎坷,抗战时期备受生活煎熬,“文革”时
遭受迫害,晚年平反,踌躇满志却溘然长逝。
【答案】EC
(2)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在结构上,以时间为顺序,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李白凤的一生历程。②在行文上,
多用引述,引述李白凤夫人、子女、孙作云先生、佟培基教授的话或文章,刻画了李白
凤的为人品性,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解析】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把握文章结构能力。由文本中出现的大量的时间词,
可以发现本文在结构安排上,以时间为顺序,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李白凤的一生历程。同
时在行文上,多用引述,引述李白凤夫人、子女、孙作云先生、佟培基教授的话或文章。
(3)为什么说李白凤是“桥和灯”?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参加诗歌流派“中国诗艺社”,架起了一道从“现代诗派”通往“九叶诗派”的
艺术桥梁。②在 20 年艰难生活中,免费为朋友和学生写下数千张书法作品,治印数千
方。③李白凤的高贵精神,让人心存敬意,照亮青年及学术界。
【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分析为什么说李
白凤是“桥和灯”,要分别从“桥”与“灯”角度入手,理解“桥”与“灯”的特定含
义。
(4)李白凤的哪些品质应该为后世所铭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宣传抗日;与
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绝不离开大陆,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②珍视、保护传
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寻搜南明野史并校勘,收集书籍、资料珍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③矢志不渝,有强烈的事业心。长期忍受政治迫害的折磨,在艰难中一直校勘古籍。④
持之以恒,执着信念。即使在劳动改造时,夜晚也要坚持练习书法和篆刻;当藏书被毁
后,仍坚持搜集。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
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我们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或传者精神实质的那些材料进
行分析,要善于分析提炼概括。当然,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
的。
3、【2018 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儒宗马一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
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
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后举
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
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 20 世纪的“读书种子”。李叔同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
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
的还不及马先生的多。”
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
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据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资本论》
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
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
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 1906 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
年内,他读完了 36400 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
基础。
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
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
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除精通书法外,马一浮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
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①,马一浮虽少践
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
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
改正现实之丑恶。”
1907 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
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
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
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
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
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
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
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
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学人不能实下
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
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
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
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一浮所说的
“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
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
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圣人出,
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然而,他对传统文
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
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
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减)
【注释】①绘事:绘画;绘画之事;图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马一浮启蒙早,幼年跟着母亲学文,才智极高,以至于后来他父亲请来的郑举人也
辞馆不教,父
亲也不延师。
B. 文章的题目是“一代儒宗马一浮”,但在行文的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对西方之学的热衷,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他的学术涉猎范围之广,学问广博。
C. 精通艺术和儒学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
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
D. 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肯定,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
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肯定了他的观点。
【答案】D
(2)文章介绍了马一浮的哪些“儒学主张”?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②马一浮研儒,不在
于义理,而在于复“性”。③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真儒者在于
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④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
一切学术”,反对“六艺皆史”。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归纳、概括的题目,人物传记常考的题型,答题时注意审清题
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全文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分析。本题要
着眼于从全文筛选有关马一浮的“儒学主张”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整合概括。
(3)此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
【答案】作用: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丰富传主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引用李叔同的评价,突出了传主的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引沙孟海的说法,高度赞
扬了传主对历史碑帖研究的独到,知晓其书法精纯的因由;引梁漱溟的评价旨在突出传
主在我国儒家学派的宗主地位;引文末的赞语,是对传主终生追求并践行“语默动静,
贞夫一也”的肯定与敬佩。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手法的作用。从突出传主的性格的角度:使传主形象更丰满;从
情感的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增强传记的真
实性。
点睛:分析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是人物传记常见的类型。答题时首先答出引用的话语的内容,
然后答出一般的作用: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有时还要结合语
句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在文章的开头统领全文、表达情感、引起下文、引起阅读兴趣,
在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在文章的结尾升华主旨、表明情感。答题时结合具体的文章具
体的分析,此题首先答出通用的作用: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
然后列举具体的话语具体的分析。
4、【2018 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
2016 年 10 月 13 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著名摇滚、民
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是诺贝尔
文学奖第一次将奖项授予“非文学界”人士。
鲍勃·迪伦 10 岁时便自学了口琴、钢琴和吉他,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
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物·迪伦为艺名签约哥伦比
亚唱片公司。
1961 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
思里,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鲍勃开始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执着地相信自己是其中的一
员。他让诗歌走出文学殿堂,以一种大众的视角重新来到民间歌谣中,以现代音乐形式进行
传播,从而让诗歌又恢复了那种万人传唱的生气。他创作了一首美国民谣史上的经典作品《大
雨将至》,这首歌第一次将民谣和诗歌结合了起来,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以致于牛津
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里克斯认为迪伦“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迪伦的歌词就是他的
诗,年轻人在他的歌声和歌词中沉溺!
1965 年,鲍勃·迪伦第一次以一种接近摇滚的方式来表现民谣,被当时的听众视为民
谣界的叛徒,但今天,这摇滚民谣已在美国蔚然成风。
鲍勃·迪伦在他的忆录中写道:“你想要写的歌曲源于生活。”1963 年到 1964 年间,他
写下一首又一首关于黑人民权运动、关于反战、关于青年对时代的困感与焦虑的歌曲。如迪
伦创作的著名歌曲《答案在空中飘扬》,提问发人深思,影射美国越战,在当时成为了整个
民权运动的圣敬,鲍勃·迪伦的歌曲关乎民权、关乎爱情、关乎政治、关乎宗教,内容厚重
真实,远离虚幻,让内容僵化的传统民谣走进了新时代,并开创了民谣的辉煌岁月。
迪伦全身心融入生活,关注历史,这让他写出的歌词能够震撼他当时所生活的年代,经
久不衰。他的歌词不是简单的流行话语,他以丰沛的诗意和真挚饱满的词汇来表现人性、叩
问人生,他用一生的创作阐释了人类生命的意义,他的歌词跨越了国界!
70 年代,鲍勃·迪伦开始涉足其它诸多领域。鲍勃·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集;他
还是位优秀的传记作者,2004 年鲍勃·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一路畅销:他的
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节;1971 年他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小说《塔
兰图拉》;自 1994 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 6 本画作,他的绘画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
过……2008 年,鲍勃·迪伦获得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
诺贝尔奖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认为,鲍勃·迪伦的诗词可以和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莎孚的
作品相媲美。1997 年,鲍勃·迪伦第一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此后的 1998 年到 2002 年
间,鲍勃·迪伦每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菜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 年 5 月,迪伦获
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2010 年 2 月他受邀参加奥巴马夫妇在白宫组
织的纪念民权运动的大型音乐会,但他对唱歌之外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不参加演出前的宴
会,也不愿和自己级别最高的粉丝奥巴马拍照留念,他只给了奥巴马一只苍老的手和一个微
笑。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该不该颁给歌手鲍勃·迪伦成为各国人民争议的话题。《纽约时报》
撰文写道,“瑞典文学院选择一位流行音乐人赢得世界文学界最高的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
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是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畅销小说《十九分钟》
的作者乔迪·皮考特尖刻地写道,“我为迪伦高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也可以获得格莱美音
乐奖?”
在迪伦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瑞典学院称一直联系不到现年 75 岁的音乐人鲍勃·迪伦。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 22 日发送电邮请求鲍勃·迪伦的发言人拉里·詹金斯对获奖做出回应,
但截至 23 日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有消息说,迪伦目前正在巡演出。
鲍·迪伦是个不平凡的人,他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的巡演”,迄今为止,他发了
40 多张音乐专辑,创造了 20 世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歌曲。
也许,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 1895 年 11 月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设立“诺
贝尔奖基金会”,文学奖是其中之一,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②《时代杂志》:“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歌词是优雅的,他所关心的课题是永恒的,不管
在哪一个时代,都只有少数诗人的影响力可以超越他。”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鲍勃·迪伦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就对民谣产生兴趣,最终开启
了美国民谣时代。
B. 作为歌手,鲍勃·迪伦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其歌词如诗句一样为人称道,这
使他被公认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
C. 由于鲍勃·迪伦在歌词、传记、回忆录、小说、绘面诸多方面的贡献,他获得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
D. 本文撷取鲍勃·迪伦人生的若干片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
形象,体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
【答案】D
(2)鲍勃·迪伦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鲍勃·迪伦的美好品质:①兴趣广泛,拼搏进取。鲍勃·迪伦爱好民谣、摇滚,还
涉猎传记、诗词、绘画、小说等领域。②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鲍勃·迪伦开启了
流行歌曲、摇滚民谣新风貌、新时代。③淡薄名利,心态平和。鲍勃·迪伦不与奥巴马
拍照留念,不关心各种荣誉,有一颗平和的心。④持之以恒,奋斗不止。鲍勃·迪伦发
了 40 多张音乐专辑,并在诸多领域获得不凡业绩,现年 75 岁还在巡回演出。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
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
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
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
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面对颁奖争议,你觉得歌手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请结合材料谈谈理
由。
【答案】 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
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
的作品:①鲍勃·迪伦将民谣和诗歌结合起来,出版歌词合集,其歌词跨越了国界。②
鲍勃·迪伦是优秀的传记作者,其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其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获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③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
教授”、《时代杂志》等都给予他很高的赞誉。
【解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是先分析“诺贝尔”奖的宗旨,然
后分析传主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的作品,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 (完整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1-06-0413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第二部2021-06-0423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2021-06-044页
- 2005年高考语文四川省、云南省、贵2021-06-048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021-06-0416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古代诗2021-06-047页
-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142021-06-0442页
-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议论文素材:谨慎2021-06-042页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2021-06-044页
-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021-06-0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