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00 KB
  • 2021-06-04 发布

江苏省徐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徐州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 语文Ⅰ 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生而益民,死而谢民”,这是刘志丹 的人生理想。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眼里,刘志丹 是“现代侠盗罗宾汉”;他又是那么质朴无华,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 ,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A. 忠贞不渝 诚然 谈笑自若 B. 矢志不渝 诚然 谈笑风生 C. 矢志不渝 俨然 谈笑风生 D. 忠贞不渝 俨然 谈笑自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本题中,①“矢志不渝”指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忠贞不渝”指忠诚坚贞,永不改变。“矢志不渝”强调立誓的坚定,“忠贞不渝”强调忠诚,此处强调“刘志丹”立誓的坚定,用“矢志不渝”更准确。②“俨然”,非常地像;“诚然”,确实如此。此处强调“刘志丹”和“侠盗罗宾汉”很像,用“俨然”更准确。③“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此处强调“刘志丹”和“质朴”有亲和力,用“谈笑风生”更准确。‎ 故选C。‎ ‎【点睛】词义的考查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和问答题为主,阅读理解题中对句段环境下字、词义的考查也有涉及,此类题型的常用方法有:一、查字典据词定义法,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二、分解词素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三、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四、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五、联系上下文解词法。‎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 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 ‎ - 30 -‎ 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 ‎④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 A. ①②⑥③⑤④ B. ⑤②①⑥③④ C. ①②⑤④③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本题中,⑤总领出“金黄”,后面的“金黄”才不突兀,①⑥都不能排在⑤前面,故而A、C可以排除;‎ 风吹来引起金黄的起伏,由远及近,视觉效果越来越壮观,以此逻辑,应为④③⑥的顺序,⑥句的“波涛”进一步增强为“骇浪”,与下文“掀起金色的骇浪了……”连接符合逻辑,故而可以排除B。‎ 故选D。‎ ‎【点睛】解答衔接排序的题型,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 ‎3.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②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 ①嵩山②泰山③华山④衡山 B. ①嵩山②华山③泰山④衡山 C. ①衡山②华山③嵩山④泰山 D. ①衡山②嵩山③泰山④华山 ‎【答案】B - 30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化常识,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重要信息。‎ 本题中,①“面壁十年”“渡江一苇”都是达摩祖师的故事,此为嵩山少林寺面壁亭的对联,所以此为嵩山;‎ ‎②“黄水”指黄河,“太华”即华山,黄河边上正是华山,“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即为证,所以此为华山;③“鲁”“齐”“东海”“西河”都指向东岳泰山;‎ ‎④由“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可以推断,此为南岳衡山。‎ 故选B。‎ ‎【点睛】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化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后来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 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 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 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 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仔细阅读材料,本文段强调“八士”,而非“周人”,故排除A项;‎ B、D分别从智、勇单方面概括,不全面;根据文中最后一句总结句与行文内容,C项最为准确完整,强调“八士具智勇兼备”。‎ - 30 -‎ 故选C。‎ ‎【点睛】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选项,准确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二是能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合理准确地概括。‎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矫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自分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速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累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矫旨削夺 矫:假托 B. 自分为权奸所忌 分:分类 C. 是速我死也 速:加速 D. 兄光霁累死 累:牵连 - 30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 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 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 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8. 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 ‎【答案】5. B 6. D ‎ ‎7. (1)当时,赵南星做冢宰(吏部尚书),(朝中)那些奸邪小人仓猝惊愕,就想借助魏忠贤的势力。‎ ‎(2)(诸位父老子弟)又暗中约集了几百人,准备去宫阙拜伏呈上奏疏,左光斗用利害关系劝告说服,(他们)送行到黄河边上才回去。 ‎ ‎8. ①不畏权势;②廉洁奉公。‎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本题中,B项的“分”应该“估计,料想”的意思。‎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D项,错在“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原文“荫一子入监”,是说“受荫庇准许送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故选D。‎ ‎【7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时”应理解为“当时”;“为”应理解为“担任,做”;“群小”应理解为“那些奸邪小人”;“错”,通“促”,应理解为“仓猝”;“借势于魏忠贤”,是状语后置句。第二句中,“伏阙”,应理解为“去宫阙拜伏”;“譬以利害”,是状语后置句;“譬”应理解为“劝告说服”;“(送行的人)至黄河始反”是省略句;“反”,通“返”,应理解为“返回”。‎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本题要求是“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由“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可以看出,左光斗不畏权势;由“通籍十八年,橐如洗”可以看出,左光斗廉洁奉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入选御史,等到考察选用的任命下来,做了中丞。‎ 熹宗初年,李选侍占据乾清宫,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在九月初一日就随即呈上了一道请她搬出乾清宫停止封号的奏疏,李选侍十分愤怒。左光斗改任大理丞,升职做了少卿;过了一年,任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当时,赵南星做冢宰(吏部尚书),(朝中)那些奸邪小人仓猝惊愕,就想借助魏忠贤的势力。附带呈上朝中官员名单,某人应该先被罢黜,某人应该最后围击,某人应该正面弹劾,某人应该借力打倒,布画安排全部妥当。这时候左光斗已经草拟了魏忠贤的三十二条死罪想启奏皇上,却被家奴福生泄露了出去,魏忠贤假托圣旨削除罢免了他的官职,左光斗回家了。在任十八年,他清贫得囊中如洗。‎ - 30 -‎ 他料想被掌权的奸人(魏忠贤)所忌恨,绝无生还的可能,却苦于没有办法来告诉年老的父母,就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中示意妻子。妻子心里知道了,就向左光斗的母亲讲述东汉范滂母亲勉励儿子(慷慨赴死)的旧事,左光斗的母亲也因此勉强地做出欢欣的样子。那些奸佞的宦官假托诏书下达逮捕命令,官府的捕役到了桐城,左光斗神情气度坦荡,只是私下里告诉子侄们说:“我父母都岁数很大了,怎么跟他们道别啊。”至于妻子孩子们都围着他哭泣,他也没有回头。勉励子侄们要读书行善,几千乡里人,为他祭祀神灵,想要击打官府捕役,左光斗竭力制止了他们,说:“你们这样做会加速我的死亡”。囚车出城,各位父老子弟拥聚阻拦对天哭嚎,举香到头顶朝京城方向参拜祈祷,又参拜请求官府捕役,官府捕役也替他流泪。诸位父老子弟,又暗中约集了几百人,准备去宫阙下拜伏呈上奏疏,左光斗用利害关系劝告说服,他们送行到黄河边上才回去。‎ 左光斗到了京城,被交付镇抚司严刑拷问,体无完肤。判罪为贪污两万两白银。被害的那天夜晚,长虹横亘天空,乡里有星陨落,亮光闪闪像斗一样大。三天后尸首抬出来,肢体骸骨都断裂了,面色还像活着一样。因为这次行为,左光斗的哥哥左光霁受连累被处死,他母亲为他哭泣而死,他弟弟左光先、左光明屡遭凶险几乎丧命,他的学生被逮捕的有两人。威胁恫吓要诛灭他全族,一天之内几十次惊吓,他变卖完家产抵偿栽赃,还不满一千两。整个家人兄弟辈凑集资产,也不满一万两。受到株连的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没有一人幸免。牢狱里挤满了人,道路上还络绎不绝,才凑齐两万两的数目。思宗(崇祯皇帝)即位,诛杀叛逆的太监(魏忠贤),颁布诏书优厚抚恤(左光斗),庇荫他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为他祭拜安葬,另外追赠他太子少保的官职,给予三代诰命的封号。士人百姓联合请求为他建庙祭祀来劝勉世人,苏州一带那些管事的人都多少不同地捐助了资财。‎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9. 请简要分析本诗前四句的作用。‎ ‎10. 诗歌中间六句(“载酒五松山……流光畏蹉跎”)描绘了哪些场景?‎ ‎【答案】9. ①前两 - 30 -‎ 句用反问句式,后两句把殷淑比作殷仲文,表现了殷淑的才貌非凡;②赞赏殷淑,为下文表现惜别作铺垫。 ‎ ‎10. ①载酒歌吟;②月下相聚;③抚酒抒怀(感喟,感慨,叹息)。‎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在诗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诗歌,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句,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诗句在诗中的作用,往往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 本题中,前两句用反问句式,先夸对方的才情。好友殷淑“秀色”江南,“风流”无比;后两句把殷淑比作殷仲文,说殷淑像才貌双全的殷仲文再生,表现了殷淑的才貌非凡。写才情是为了突出友情。不平凡的才华和“独立扬清波”的傲岸不羁的性格是双方彼此深入了解并引为同调、至交的不寻常友谊的纽带。同时,友情的深厚引起刻骨铭心的离情之苦。好友一去,知音难觅,还有谁能如此理解和慰抚自己。委婉地把诗人离别时复杂的痛苦心情表达出来,为下文表现惜别作铺垫。‎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整合、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要求概括“诗歌中间六句描绘了哪些场景?”,“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是说“他们带着酒来到五松山上,醉中高唱《白云歌》”,描绘了诗人和朋友载酒歌吟场景;“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是说“中天的月亮已经偏西,但仍遥隔万里拜访你我”,描绘了诗人和朋友月下相聚场景;“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是说“手把酒壶流连这轮明月,唯恐把大好的时光蹉跎”,描绘了诗人和朋友抚酒抒怀场景。‎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名句名篇默写 - 30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春冬之时,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答案】 (1). 来吾道夫先路 (2). 则素湍绿潭 (3). 金樽清酒斗十千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泣孤舟之嫠妇 (6). 吟鞭东指即天涯 (7). 君子和而不同 (8). 风物长宜放眼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默写内容,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道”“潭”“樽”“唯”“嫠”“涯”“而”“量”。‎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逝川 迟子建 - 30 -‎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如果不想听逝川在初冬时节的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渔妇们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时人们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吉喜被敲门声惊醒,觉得冷,加上一阵拼命的咳嗽,她的觉全被惊醒了。她穿衣下炕,将火炉引着,用铁质托架烤上两个土豆,然后就点起油灯,检查捕泪鱼的网是否还有漏洞。她将网的一端拴在火墙的钉子上,另一侧固定在门把手上,从门到火墙就有一幅十几米长的鱼网像疏朗的雾气一样飘浮着。银白的网丝在油灯勃然跳花的时候呈现出琥珀色,吉喜就仿佛闻到了树脂的香气。网是吉喜亲手织成的,网眼还是那么匀称,虽然她使用木梭时手指不那么灵活了。在阿甲,大概没有人家没有使过吉喜织的网。她年轻的时候,年轻力壮的渔民们从逝川进城回来总是带回一团团雪白的丝线,让她织各种型号的网,当然也给她带一些头巾、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男人第一次当爸爸时都是这么慌乱不堪的。吉喜喜欢这种慌乱的神态。‎ 吉喜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一百多幢房屋的阿甲渔村在雪中显得规模更加小了。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吉喜望了望逝川,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微妙的震颤了。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这个可怜的老渔民在七十岁那年成了黑熊的牺牲品。年轻时的胡会能骑善射,围剿龟鱼最有经验。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曾在某一年捕泪鱼的时候告诉吉喜他没有娶她的原因。胡会说:“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 吉喜恨恨地说:“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吉喜的这种想法酿造了她一生的悲剧。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 - 30 -‎ 逝川日日夜夜地流,吉喜一天天地苍老,两岸的树林却愈发蓊郁了。吉喜过了中年特别喜欢唱歌。但过了四十岁就不再歌唱了,她开始沉静地迎接她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见到吉喜,眼睛湿湿地望了她一眼。‎ ‎“吉喜大妈,我会死吗?”产妇从毯子下伸出一只湿漉漉的手。‎ ‎“头一回生产的女人都想着会死,可没有一个人会死的。有我在,没有人会死的。”吉喜安慰道,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补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产妇说:“我自己。你告诉我怎么剪脐带,我一个人在家就行,让胡刀也去捕泪鱼。”‎ 吉喜嗔怪道:“看把你能耐的。”‎ 夜越来越深了,吉喜换上一根新蜡烛,给产妇讲她年轻时闹过的一些笑话。产妇入神地听了一会儿,忍不住笑起来。吉喜见她没了负担,这才安心了。‎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吉喜大叫着:“胡刀胡刀,你可真有造化,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胡刀兴奋得像只采花粉的蜜蜂,他感激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像看着一位功臣。产妇终于平静下来,“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没有那种悲哀之声从水面飘溢而出了,逝川显得那么宁静。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她开始起网了,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她一心一意地收着网,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跌坐在河岸上。‎ 天色渐渐地明了,篝火无声地熄灭了。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选自《短篇小说三十年精选》,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0 -‎ ‎ 阿甲渔村在每年初雪降临的黄昏捕捞泪鱼,是为了消灾祈福。人们在寒冷的夜晚安慰了一条条悲伤的鱼,便也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B. 胡会告诉吉喜:“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是吉喜古稀之年仍然单身的直接原因,而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 C. 这篇小说充满了北国情调,对景物描写生动贴切,如“窗棂发出刮鱼鳞样的嚓嚓的响声”“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 D. 作者描绘的一条神秘的河流——逝川,它会发出鸣咽之声,是一条时间之河,也是一条生命之河,见证了世间的欢乐悲苦。‎ ‎13. 请简要分析吉喜这一人物形象。‎ ‎14.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12. B 13. ①勤劳能干:能捕鱼,会接生,“什么都会”;②孤单悲苦:至古稀之年仍孤身一人;③乐观坚韧:面对不公,她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④善良:愿意为村里的女人们接生,哪怕耽误祈福。 ‎ ‎14. ①呼应开头,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②细节描写,富有画面感,具有感染力;③表现了吉喜的疲惫与感动,吉喜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回报;④升华主旨,体现作者对人性的礼赞。‎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 B项,“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错误,依据第九段“吉喜恨恨地说:‘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吉喜的这种想法酿造了她一生的悲剧。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可知,吉喜单身的根源不是在于“吉喜保守落后”,而是吉喜始终抱着“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的想法。而且“吉喜保守落后”于文无据。‎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景物描写、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描写内容作答。‎ 依据第六段“在阿甲,大概没有人家没有使过吉喜织的网”,第八段“百里挑一的她”“‎ - 30 -‎ ‎ 胡会说:‘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第十段“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可知吉喜会织网、会捕鱼、会接生的勤劳能干的特点。‎ 依据第五段“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第九段“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可知,吉喜孤单悲苦的特点。‎ 依据第十段“吉喜过了中年特别喜欢唱歌。但过了四十岁就不再歌唱了,她开始沉静地迎接她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可知吉喜乐观坚毅,从容面对悲剧命运的特点。‎ 依据第十五段“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吉喜坚持为女人节省后再去捕鱼;第十八段“给产妇讲她年轻时闹过的一些笑话”“吉喜见她没了负担,这才安心了”,吉喜讲笑话安慰产妇。这两件事都体现了吉喜的善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段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能力。赏析文中的句段的表达效果,可从该段在用词、句式和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对表现文本主旨、构成行文线索以及其在过渡、伏笔、照应等方面的作用 最后一段中“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以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极富画面感地写出吉喜的苍老疲惫;‎ ‎“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呼应第一段的“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写泪鱼的来和去,构成首尾呼应,使全文情节和结构更完整;‎ 承接倒数第二段“吉喜慢慢地站起来,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蓝色泪鱼”“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故本段中“她跪伏在岸边”体现了吉喜因得到村民悄悄放的泪鱼而感动,说明吉喜获得了村民的关爱和回报,体现了人与与之间的友爱和乐,赞美了人性之美。‎ ‎【点睛】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苍古之境 朱良志 - 30 -‎ 中国古代画家所说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一般意义上“古”,即古代;一指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作为境界的“古”,包含着足以使艺术家倾心的因素。如古雅、古淡、古朴、苍古、率古等,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或被称为“老境”,老即是古,所谓“画之老境,最难其俦”。如山之峰巅,罕有人能攀及。邵梅臣说:“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 对此境的追求,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出于挚爱生命的殷殷之心。真正的苍古之境满溢着生命的热烈。犹如人之老年,览尽人间风烟,进入一片生命的化境,返归于平淡,在衰老的外表中满蕴着对生命的体验。亦如红霞如醉的秋末丹枫、斑驳陆离的桦树林,在暮秋之中展示绚烂之美。画之古境就是要在苍老简淡之中释放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画之古境,追求的是生命时间的最高峰。‎ 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故中国画在选材上有表现春日溶溶、夏意滔滔的场景,但更多的是寒天雪地、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 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表现宇宙创化的混莽感,将艺术触角直溯向生命创化的根源处,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如体现米家山水特点的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画面峰峦出没于云翻雾卷之中,混混莽莽,犹如宇宙创化时阴阳相摩相荡的一片混沌,此画被论者称为“一片混元之气”。“混元”即体现出生命造化的特点。‎ 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如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如经历万世的风雨。一个苍老的生命中裹孕着它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信息。因此中国画的苍古之境,是苍老中的鲜嫩,太古中的当下。‎ 可见,中国画提倡苍古,不是提倡复古,而是创造新颖独特的生命境界,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是把握生命的最高形态,体现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唐人绘画重秀润宛丽,而五代北宋一跃而推重苍古浑化之境,细润的笔墨、褊狭的形式被捐弃,由嫩至于老,由褊狭至于博大,由丰润一变为枯老,从而借老境来表现鲜活的生命感。当代画家吴茀之说: “画贵有古意,因为古就是今的对称,不趋附流俗叫古,古意的古,是不落时习,无烟火气的说话,并不是学古人画就是古意。”古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国画家就是通过绵长的时间达到远离俗世的目的,通过时间的回复实现空间的超越。‎ ‎(选自《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有删改)‎ - 30 -‎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苍古之境被称为画之老境,是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很少有人能攀及。‎ B. 好比人进入老年,历经世事之后趋于平淡,苍古之境是在衰老的外表下蕴藏着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C. 中国画在选材上偏好寒天雪地和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也利于表现苍老之境。‎ D. 追求苍古之境,不是提倡复古和眷恋逝去,而是创造全新生命境界,体现对宇宙意识、生命精神的追求。‎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邵梅臣的话“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意在论证中国画中要实现苍古之境是极其困难的。‎ B. 《潇湘奇观图》的“混元”,将艺术触角指向生命创化的根源,论证了中国画家内心在追求苍古之境。‎ C. 文章举“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例子,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 D. 文章将唐人绘画风格与五代北宋绘画风格加以比较,意在阐明五代北宋绘画更利于表达苍古之境。‎ ‎17. 请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高峰”的内涵。‎ ‎【答案】15. A 16. C ‎ ‎17. 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就是秋末和严冬;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就是生命创化的根源处;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就是枯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错误,原文是说“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 故选A。‎ ‎【16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中,C项,“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错误,原文第7段说“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举例是为了证明上述看法,此处弄错材料和观点的对应关系。‎ 故选C。‎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等。‎ 本题要求“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高峰’的内涵”,结合下文的“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可以得出,一年中,“生命时间的最高峰”就是秋末和严冬;由“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表现宇宙创化的混莽感,将艺术触角直溯向生命创化的根源处,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可以得出,在历史长河中,“生命时间的最高峰”就是生命创化的根源处;由“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如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如经历万世的风雨。一个苍老的生命中裹孕着它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信息”可以得出,在自然物的生长过程中,“生命时间的最高峰”就是枯老。‎ ‎【点睛】理解重要语句的方法:‎ ‎1.瞻前顾后,审读语境。‎ 这既是理解句子较为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就是原句,只需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 30 -‎ 关键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词的含义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辨析手法,思考意图。‎ 结合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来理解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常会运用反语、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常表现为象征句、暗示句、影射句、委婉句等,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必须注意结合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句子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4.句式不同,效果迥异。‎ 句式不同,其特点往往有别,表达效果也往往不同:‎ ‎①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反问句,加重语气;③感叹句,加强感情的抒发;④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它还正迅速铺向全球,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商业业态,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目前,1+9个“支付宝”已服务全球超过9亿人。晚于支付宝10年的微信支付,目前支持的世界币种已涵盖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等16个币种,跨境业务也已支持4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接入。‎ 对于移动支付,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习惯、市场痛点都不一样,每到一地都要非常专注地研究如何解决当地用户的痛点,采取“一地一策”。‎ 马来西亚有一种非常普及的全民交通卡TnG卡,在该国3000多万人口中的发卡量高达2000万,在当地众多交通场景中实现“一卡通”。这种实体卡虽然方便,但最大问题是需要排队充值,且平时没法查询余额。支付宝团队找到这个需求和痛点后,和TnG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TnGD,2018年3月,TnGD的电子钱包产品落地投运,9个月里,逐步实现了支付、转账、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买机票等常见应用。‎ - 30 -‎ 菲律宾在全球的海外劳务人员多达1200万,他们每年向菲律宾国内的亲朋好友汇回的外汇约60亿—80亿美元,但菲律宾有6000万人未被银行服务覆盖。2018年6月,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两个当地版“支付宝”——香港AlipayHK与菲律宾GCash之间实现了全球首笔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 ‎(摘编自《中国移动支付,用暖科技贡献世界》)‎ 材料二:‎ 表1:2013-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表2: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主要场景使用率统计情况 材料三:‎ 移动支付市场在经历了扫码支付的迅速发展之后,生物技术逐渐引入其中,比如采用刷脸支付,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支付。‎ 各大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刷脸支付,支付宝开发“蜻蜓”,微信开发“微信青蛙”,均在逐渐布局刷脸支付市场。此外,许多其他生物科技也在逐步探索进入支付领域,包括声纹、眼纹、掌纹等。尤其是声纹技术,据相关专家介绍,该技术由于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伪造难度高,很可能成为继指纹、人脸之后,最快在金融支付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 - 30 -‎ 生物技术带来了移动支付方式的改变,但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以刷脸支付为例,其基本原理是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然后解锁完成人脸支付。因此,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信息泄露,人脸支付就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加强监管。此外,企业也应当自律,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减少刷脸支付的安全隐患。‎ ‎(摘编自《支付新亮点,好使但谨慎》)‎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支付宝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B. 针对马来西亚的全民交通卡TnG卡,支付宝团队找到其需求和痛点,通过研发,最终逐步实现了支付、转账、买机票等常见应用。‎ C. 中国的移动支付增速2016年达到最大,而2018年近6亿的移动用户中,则有57%的用户用移动支付参与实体零售购物。‎ D. 生物技术支付虽然便捷,但它是以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为前提,一旦云端生物数据库信息泄露,这种支付就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支付宝研制的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可有效解决银行网点覆盖面不全,网民急需跨区域汇款的实际困难。‎ B. 移动支付目前主体是直接用于生活消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接用于理财、转账等金融活动可能逐步增多。‎ C. 生物识别技术中,声纹技术因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伪造难度高,很可能继指纹、人脸之后,最快得到应用。‎ D. 市场的交易支付,经历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刷脸支付阶段,简便快捷。‎ ‎20. 我国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18. C 19. D ‎ ‎20. ①发展迅猛,影响世界;②用户多,增幅快;③方式多样(适用范围广);④使用便捷。‎ ‎【解析】‎ ‎【18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C项,“材料二”中表2,57%不是用户,是“主要场景使用率”。‎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D项,“经历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等几个阶段”错误,“移动支付”与“扫码支付”种属关系。‎ 故选D。‎ ‎【20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本题要求是“我国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由材料一“移动支付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它还正迅速铺向全球,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商业业态,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可以概括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猛,影响世界;由材料二的两个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多,增幅快;由材料三“移动支付市场在经历了扫码支付的迅速发展之后,生物技术逐渐引入其中,比如采用刷脸支付,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支付……”,可以概括为我国移动支付方式多样,适用范围广,使用便捷。‎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30 -‎ ‎①发展迅猛,影响世界;②用户多,增幅快;③方式多样(适用范围广);④使用便捷。‎ 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 ‎【答案】参考范文:‎ 人生因看淡痛苦而精彩 饶雪漫曾言:“生活就像一个巴掌打在脸上。”是的,人生旅途中布满荆棘,痛苦也必不可少。既然如此,何不看淡痛苦,乐观面对?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智者看淡痛苦,勇往直前,在痛苦中且歌且行;庸人则汲汲于痛苦,意志消沉,抱怨生活,殊不知,痛苦如盐,唯有拥有湖水般宽广的胸怀,才能体会到盐水的纯净与甜美。‎ 即使面临痛苦时眼前是无际黑暗,我们也要奋力捕捉那一抹微弱的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他们的身影如光束在空中摇曳:史铁生看淡失去双腿的痛苦,在那个只属于他的废弃古园里感悟生死,参透万物,写出一篇又一篇经典佳作;俞灏明看淡意外烧伤的痛苦,用他的坚韧和顽强挑战生活,演绎生命的精彩,最终攀上人生新的台阶;尼克胡哲看淡海豹肢症的痛苦,拼搏进取,一路向前,最终获得双学士学位,并且周游世界做多场励志演讲。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看淡痛苦,于痛苦中奋进,让生命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成功的果实。‎ 当你把痛苦当成苦味果一般去咀嚼,它只会让你更痛苦;当你把痛苦当成盐巴投进心灵的湖泊里,它会转化成甘甜甚至快乐。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胸怀如杯水之人因感到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胸怀如杯水之人因感到痛苦而停滞不前……看淡痛苦,抛却抱怨,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仕途不顺的痛苦中,他抱怨了吗?没有,看淡痛苦,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在匡扶天下的宏愿一点点的被消解后,他因痛苦而麻木了吗?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淡痛苦,痴心不改,为百姓牵肠挂肚,为百姓疾苦写诗高呼,锻造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 30 -‎ 对于痛苦,我们不应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人生的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代社会,我们会因各种原因而感到痛苦。看淡痛苦,才会登上成功的顶峰。若因一时痛苦,沉陷在抱怨情绪中不思进取,则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人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看淡痛苦,继续前行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你也一定会触摸到成功的脸庞,你的人生会因看淡痛苦而精彩。‎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结合本次作文材料“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分析,这是一段哲理性的材料,启发我们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才能够战胜生命中的各种痛苦。如果只有一颗狭窄的心,那就不能忍受一点点的痛苦,只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结果不仅不快乐,还会一事无成。我们既要深味苦难,又不悲观绝望;既要看到光明,又不盲目乐观;既要忧虑自己,更要关注天地……‎ 参考立意:‎ ‎1、直面苦难 ‎2、人生因看淡痛苦而精彩 ‎3、梅花香自苦寒来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5、胸怀若海,痛无痕 ‎6、痛苦是盐,人生是湖 可用素材:‎ ‎1、风月流转,世事沧桑。人生在世,你我都是凡人,又怎会摆脱痛苦?于是有人终日抱怨,心中难过,但也有人悠然自在,赏菊品茶。究其原因,只在于前者心胸小若杯水,容不得痛苦;而后者胸怀如海,能纳得下百川。唯有胸阔如海者才能“沏一壶茶,等一树桃花”,而小如杯水者只会“哀吾宅荒芜,羡邻家繁华”。人生不过几十载,弹指一挥间,何不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赏十里荷花?‎ ‎2、北岛说过:“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此博大的心怀,只因他已找到那心中的湖,那清澈明净的湖水定能融化所有的苦,让我们不再抱怨,生命安好!佛曰: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3、古人欢喜用“蚌病成珠”这个成语来喻指艺术家作品杰出多半为痛苦使然,就像蚌因为体内进了沙粒,就不断分泌粘液来包裹它,以便减轻痛苦,时间长了,便形成璀璨的珍珠。‎ - 30 -‎ ‎4、痛苦既然难以躲避,我们要琢磨的是承受痛苦的方法。设若痛苦是一把盐,我们的人生只是一小杯水,那杯人生之水势必苦涩刺喉;痛苦之盐是一面浩大的人生之湖,那么人生的水自然甜润适口。为沙粒所苦的蚌反倒孕育珍珠,受宫刑之辱的司马迁写成《史记》,自小丧父、童年不幸、历尽坎坷的韩愈、欧阳修最终傲视唐宋文坛,都是用浩大的人生湖水消释痛苦之盐后取得的成果。‎ ‎5、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会响彻在那里的天空,并能穿越历史的长河,久久响彻在世代人们的心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人生的苦痛。‎ ‎6、廖智看淡失去双腿痛苦,像一朵莲花翩翩起舞;王菲抹去婚姻不幸的痛苦,仍像一株寒梅狂傲绽放;俞灏明摆脱脸部毁容的苦痛,仍像一根竹子深深地往岩石里扎根。心怀宽广,人生就会像四月天一样充满爱,充满希望。‎ ‎7、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有痛苦才有欢乐,有失败才有成功。既然如此,不如让胸怀若海,笑看云淡风轻,而不住地抱怨,只会让事情更糟,让心情更坏。‎ ‎8、有人说,人生本是苦海,其实苦海无涯,不一定要回头才是岸。昨日的电闪雷鸣终将逝去,以一颗宽容的心态悼念逝去的昨天,哪怕痛苦,心怀希望,明天也将会是风和日丽的。然后重新起航,迎接属于自己的另一段征途。青丝也好,白发也罢,既是岁月带给我们的礼物,为何不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欣然接受?至少,静好的岁月让我们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刚强,那些痛苦最后不过一指柔肠。‎ 行文思路:‎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人生因看淡痛苦而精彩。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语文Ⅱ 附加题 - 30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当尧之时,洪水滔天。舜登用,乃命禹平水土。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行相地宜所有以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 ‎(节选自《资治通鉴》)‎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3. 《资治通鉴》是北宋____(姓名)主编的我国一部____(体例)通史。‎ ‎24. 请概括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答案】22.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 ‎ ‎23. (1). 司马光(司马君实) (2). 编年体 ‎ ‎24. ①尽心尽力(用心苦干);②方法得当。‎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劳身焦思”是并列短语,是说“禹勤劳奔走,苦苦思索”,之后要断开;“居外十三年”是时间状语,之后要断开,修饰“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都是动宾短语,是禹的一系列举措,中间要分别断开。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禹勤劳奔走,苦苦思索,在外治水十三年,经过自家门口都不曾进去。他节衣缩食,尽力敬奉鬼神,住在矮房子里,筹集费用挖沟排洪”。‎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 本题中,根据填空要求,可以回答,《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 ‎【24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本题要求是“概括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 30 -‎ 由“劳身焦思……致费于沟洫”,可以概括为禹治水尽心尽力;由“以开九州……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可以概括为禹治水方法得当。‎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尧在位时,洪水滔天。舜进用后,命禹平治水土。禹勤劳奔走,苦苦思索,在外治水十三年,经过自家门口都不曾进去。他节衣缩食,尽力敬奉鬼神,住在矮房子里,筹集费用挖沟排洪。终于开辟了九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条河道,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测量了九大山系,行进中考查各地适宜生产的物品来缴纳贡赋。东临近大海,西至沙漠,从北到南,声威、政令和教化达至四海边陲。于是舜帝赐与他一块黑色的圭玉,并诏告天下禹治水已经成功。‎ 名著阅读题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后来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率领蜀汉精兵伐吴,为兄弟报仇,致使蜀汉元气大伤。‎ B. 《茶馆》第二幕,开场时李三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利发夫妻二人的口角;而王利发催促去买菜,又为常四爷出场做铺垫,情节环环相扣。‎ C. 《家》中,觉慧瞒着家人为《黎明周报》撰文抨击旧制度和旧思想,不久,该报被查封,他又决定和别人筹办《利群周报》,传播新文化思想。‎ D.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弟弟破产自杀,葛朗台为了把弟弟的债权抓在手里,就请人去巴黎,让查理签了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书。‎ E. 《哈姆莱特》中,王后葛鲁特看戏后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让人点起火把,表现了她担心罪恶被揭穿的烦躁害怕的心理。‎ ‎【答案】A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 - 30 -‎ A项,“后来张飞、关羽先后被杀”错误,应为“关羽、张飞先后被杀”;‎ E项,“王后葛鲁特看戏后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让人点起火把”错误,应为“国王克劳狄斯看戏后脸色阴沉……”。‎ 故选AE。‎ ‎【点睛】解答识记文学名著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26.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宝玉被罚去做什么事?为什么要罚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述。‎ ‎(2)《明天》中的“何小仙”和《狂人日记》中的“何先生”都从事哪种职业?鲁迅对这种职业持何种态度?‎ ‎【答案】(1)折一枝红梅。一夜大雪后,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结果宝玉落第。‎ ‎(2)①中医。②否定。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呐喊〉自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中,(1)第五十回的情节简介为:大家来到地坑屋里,开始依题即景联句。凤姐虽一向不太识字,却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尤其是湘云、黛玉、宝琴三个,更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评判结果,自然又是宝玉落第,李纨于是罚他到栊翠庵向妙玉求一枝红梅来。宝玉果然不负众望,取来一大枝梅花。可以据此简介内容回答本题。‎ ‎(2)《明天》中的“何小仙”和《狂人日记》中的“何先生”都从事的都是中医,由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可知,鲁迅对这种职业持否态度。‎ ‎【点睛】解答识记文学名著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 30 -‎ 学者风度,中外一理。不过以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设备环境而论,我们要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似乎甚有困难。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以此例彼,便可知我们的教育积弊之所在。我们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努力自修成功的,很少是学校机构培养出来的。这不是办法。国家不能等待着学者们自生自灭。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培植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这不是一纸命令的事,也不是添设机构即可奏效,最要紧的莫过于稳定的生活与充足的设备。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从前的人可以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那时候的学术领域比较狭窄,现代的人作学问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作辅助。我深感我们的高级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常嫌准备不足,继续研究作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很差。这是很可虑的。‎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谈学者》)‎ ‎27. 从学校制度方面概括大学很难“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的原因。‎ ‎28.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积弊”一词?‎ ‎29. 作者认为“学者的养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27. ①文字训练不够;②无淘汰制度;③漫无目标。 ‎ ‎28. ①学问上无纪律;②功课上分量轻。 ‎ ‎29. ①国家要有培养计划;②所有学术教育机构要营造学术气氛;③做学问要开拓视野。‎ ‎【解析】‎ ‎【27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 30 -‎ 本题要求是“从学校制度方面概括大学很难‘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的原因”,由“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可以得出,学校对学生的文字训练不够;由“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可以得出,学校无淘汰制度;由“我深感我们的高级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常嫌准备不足,继续研究作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很差”可以得出,学校培育人才漫无目标。‎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鉴赏能力。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等理解词语的含义。‎ 本题要求“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积弊’一词”,首先,要理解“积弊”是指积久相沿的弊病,联系前文,由“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可以得出,画线句子中“积弊”一词指的是学问上无纪律;由“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可以得出,指的是功课上分量轻。‎ ‎【29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本题要求概括“作者认为‘学者的养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由“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培植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可以概括出,国家要有培养计划;由“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从前的人可以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那时候的学术领域比较狭窄,现代的人作学问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作辅助”可以概括出,所有学术教育机构要营造学术气氛;由“我深感我们的高级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常嫌准备不足,继续研究作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很差。这是很可虑的”可以概括出,做学问要开拓视野。‎ ‎【点睛】关键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词的含义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30 -‎ - 30 -‎ ‎ ‎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