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0 KB
  • 2021-06-04 发布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上)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轨迹上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原创遗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我国正处于飞速变革的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赋能都对网络文艺下半场的发展提出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络小说《大国重工》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成为网络文艺书写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实践的紧迫任务,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我们要警惕当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以及一些所谓的“冲奖文”对现实的机械排列。同时还应看到,一些被归入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作品看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却也是自带网络写作惯有的金手指、操作系统、随身空间等升级技能,不免重复着凡人修仙、穿越重生的游戏套路这样的想象无疑是一种白日梦般的欲望叙述,无法触及现实生活的坚硬和痛感,也就无从谈及把握时代生活脉搏,不能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盛唐诗歌有磅礴浑厚之气,晚明戏曲小说追求思想解放之风,“五四”新文学吹响启蒙与救国的号角,当代文学与文艺讴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那么,网络文艺又将绘写怎样的新时代精神图谱呢?网络文艺要满足人们对多层次、高品质阅读的期待,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地去感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展现新时代人民生动丰富的精神风貌,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气象,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网剧、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但客观而言,与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韩剧、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成功的文化愉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因此,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络空间共同体的目标,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精神,使中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摘编自刘桂茹《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网络文艺响应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现实题材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 B. 网络文艺在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时,既要注重现实题材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数量基础上的质的提升。‎ C. 网络文艺要满足人们对多层次、高品质阅读的期待,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D. 在成功输出文化产品方面,中国网络文艺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经验不足和影响力不够的差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从中国网络文艺近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人手,提出当前网络文艺的使命,总领全文。‎ B.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用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证明网络文艺创作只要关注现实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C.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描摹时代现实画卷的重要性,态度鲜明.‎ D. 第五段对中国网络文学如何引领文化风向提出建议,包括加强原创品质提升和全面反映时代精神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解决了低俗、庸俗、媚俗、原创匿乏等问题,网络文艺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就能够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B. 网络文艺创作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将难以受到大众喜爱,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C. 凡人修仙、穿越重生之类的网络文艺,只是自日梦般的欲望叙述,无法触及现实生活,不能传递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D. 盛唐诗歌、晚明戏曲、“五四”新文络文艺都绘写了时代精神图谱,可见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那个时代精神图谱的体现。‎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网络文艺……出现了一些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理解错误,原文为“重要作品”,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证明网络文艺创作只要关注现实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错,原文第二段说“《大国重工》……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未说“获得成功”;而且,原文说《大国重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原因不只是关注现实,还有人物命运起伏。‎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只要……就”过于绝对。‎ B项,推导不出“将难以受到大众喜爱”的结论,文章只是说“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并没有说不这样做的结果。‎ D项,理由不充分,且“当代网络文艺都绘写了时代精神图谱”错,原文是“那么,网络文艺又将绘写怎样的新时代精神图谱呢”。‎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要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信息的困境由过去的遗乏转化为过剩。一方面,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人们应用谋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如何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诸如“今日头条”等资讯类APP,借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过滤掉部分信息,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困境。‎ 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激化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供给,用户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刺激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这种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较之传统的人工信息在内容的把关上更为精准,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定制”感,真正实现了用户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摘编自齐沛尧《浅析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材料二 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高效地打造了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然而换个角度看,技术、算法与其说是引领者,不如说是迎合者;与其说是提供思考的导师,不如说是强化偏见的囚徒。‎ 技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开启了符合读者口味的一扇窗,却关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门。我们或可名之为“孤岛效应”—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 ‎(摘编自《算法时代,人民日报透过舆情看大势》)‎ 材料三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流量焦虑”;而智能推荐改变原有分发模式,又带来了“算法焦虑”。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 现实中,一些互联网信息平台确实在内容审核上下了大力气某信息聚合类APP的员工中,内容审核团队几乎占去了一半但“偏轨”问题一再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内容的生产靠“众包(一种新闻生产模式,新闻机构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用户为新闻报道贡献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承担包括消息源、文字记者、摄影师、评论员等多种角色)”、内容的分发靠算法,这些具有谋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谋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技术承载着价值,决定了它可以也应该成为主流价值的载体比如,在决定给用户推送哪些内容时,不但要考虑用户的个人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各取所需”;更需要对内容产品的质量做出全面评价,善于辨别真伪、敢于判断对错技术不是号称中立、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应该成为启发思考、启迪智慧、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流量入口。‎ 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更需要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这也启示主流谋体,不能再“埋着头”创作、“仰着头”传播,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摘编自《用主流价值纤解算法焦虑》)‎ ‎4. 下列不属于对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A. 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人们的眼球,使当代社会的人陷入困境。‎ B. 当代社会已经由信息匿乏转化为过剩,人们应用媒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 C. 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焦虑,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广泛的“流量焦虑”。‎ D.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能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定制”感,满足当代社会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算法推送能让被过剩信息包围的用户减少虚假信息的干扰,但又因“推荐阅读”的方式迎合用户而助长了虚假信息。‎ B. 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受用户欢迎,看上去好像在引领用户成长,实则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C. 一味追求“众包”生产新闻内容和靠算法分发内容都体现了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偏差。‎ D. 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使得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一也难保导向。‎ ‎6. 在信息化社会,众多网络信息平台盛行运用算法推送,你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请结合全文思考和分析。‎ ‎【答案】4. C 5. D ‎ ‎6. 优点:①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缓解信息过剩困境;②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不足:①阅读难以多元化,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危险;②“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③缺少“总编辑”,缺少“把关人”,难言质量,难保导向。‎ 如何改进:①保持技术敏感,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②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筛选文中信息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C项,“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广泛的‘流量焦虑’”这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属于答非所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D项,“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分析错误,原文是“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认识。‎ 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对“众多网络信息平台盛行运用算法推送”这一现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改进的意见。优点如:“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困境。”“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缺点如:“开启了符合读者口味的一扇窗,却关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门。”“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流量焦虑之下,……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这些具有谋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改进意见如:“保持技术敏感,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这也启示主流谋体,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巧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树大山河远 刘醒龙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相信,那棵树竟然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3200年了!‎ ‎3000年前,由西周都城丰镐西出200公里,抵达那时叫作西戎的平凉;2000年前,由大汉皇城长安西出200公里去往那时刚刚不再叫义渠的平凉;1000年前,由五代名城大安西出200公里来到名为大原实则野树萧条的平凉;在今天,由西安西出,还是200公里,追随雾中寒雁,到平凉那号称陇首地界的一处山坳,卢照邻诗里的马系千年树依然在那里!‎ 一棵树生长得久了,便有些哲学意味信或不信,人是树的命运,树也是人的命运去平凉的路上,每隔一阵,就会有人提起那棵树,其间有见过那棵树的,更多是没有见过的。无论见没见过,只要提起那树,从没有一连说出三句整话的人与此行同样要去的公刘故里、峻桐山、大云寺和浸川人遗址相比,人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所说的话却最少。‎ 为了弥补语言的贫乏,我联想到别的树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去西藏,在海拔5138米的查果拉哨所,放眼望去,不要说一棵树,就连紧贴地面的花草也难得一见在绿色苔鲜也朝不保夕的地方,那种在两指宽的石头缝里开着蓝色花的骆驼刺,是整个哨所唯一与森林相似的风景。‎ 哨所里的一位士兵,因为生病从山上下来,到了日喀则,一下车就像抱着亲人一样,抱着医院院子里的一棵白杨放声大哭治好了病,士兵又重新回到那座永远也不可能长出树来的哨所,将自己站成迎着冰霜雪雹的最坚强的白杨。‎ 平凉所处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无人区是近邻,那位在查果拉主峰值守的士兵,是否知道,邻居家有如此大的一棵树并非关键,重要的是人在哪里,就有沃土在哪里。‎ 没有叶子,也没有年轮,只有在大地上无限深扎的根须。这样的树,冰雪冻断弓弦,也冻不断一根枝条,台风吹折旗杆,也吹不掉一片叶子。由平凉漫卷开来的黄土高原,由查果拉舒展出去的青藏高原,有太多长不出树木的山野沟壑和坡滩。在没有见到平凉那棵树之前,人心就是那棵树而在没有树的地方,人就是树 毫无疑问,天下之树都生长在原野的空白处平凉这地名,命中注定为那棵3200年的大树腾出偌大空间。壮游不可无诗,登山,总得见树平凉那棵树,仅次于天下第一的轩辕庙内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轩辕柏和天下第二的浮来山定林寺内那棵银杏树在5000年的轩辕柏和4000年的定林银杏面前,3200年的平凉国槐,虽然贵为天下第三大树,却能与周遭的山林结结实实地合为一幅原野宏图。‎ 在平凉城东锦屏镇的一处山坳,一切都是那样平凡,除了那棵树,万物都不曾有丁点儿异样。下了车,走上百十步,首先看到的树梢,正在生长着嫩芽。走近了些,又能见到大大小小繁复如蛛网的树枝,正由冰天雪地染成的深揭色,逐渐过渡到花香四野时浅浅淡淡的灰黛走得更近时,那粗壮的主干像是一堵老旧的城墙,找不着那扇门就无法入得其内,只好低头环顾,看看如何绕过去。绕着那棵树走了一圈,又走一圈,然后再走一圈。一圈圈走下来,再看那棵树,这才有些明白,为何偏偏这叫国槐的大树,能够一口气生长3200年,至今还是如此生机勃勃三山五岳之上,五湖四海之内,除了国槐,再无冠名以国来称其他树种的,即便是无数文人笔下的常客—松柳梅,也难担当如此桂冠。‎ 山是一种生命,水是一种生命山水的生命是生机蛊然的万物赐予的,包括人,包括兽,包括花卉和篙草,苔鲜与地衣平凉地界上的这棵名为国槐的大树,用苍育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接下来,这32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来过又离开的人,都让这叫国槐的大树走得更远还有长空中的风云,还有天际里的鸿雁,甚至还有当今世界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都使这树朝向更悠远的未来。‎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以一组排比句具体表现了3200年来平凉国槐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所经历的历史沧桑,具有深厚而内敛的意蕴和情味。‎ B. 去平凉路上的人们虽然提及平凉国槐的次数最多,但所说的话却最少,原因在于这些人缺乏文化和见识,认识不到这棵树的价值。‎ C. 文章叙述海拔5138米的西藏查果拉哨所那位生病的士兵的故事,表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树能鼓舞人的精神,催人奋进,战胜困难。‎ D. 文章把平凉国槐称为天下第三大树,主要是从它生长和存活长达3200年之久的角度来评价,并未刻意关注和考虑它的外形特征。‎ ‎8. 文章中画横线部分是正面描写平凉国槐的句子,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9. 为何说“三山五岳之上,五湖四海之内,除了国槐,再无冠名以国来称其他树种的”?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答案】7. B 8. ①采取由远及近的观察角度,全面地表现了平凉国槐壮美的外观。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枝比作蛛网,写出了国槐的繁茂,将主干比作老旧的城墙,体现国槐的历史沧桑感。③从色彩变化的角度,写出国槐经历了自然的洗礼,依然生机勃勃,表达对国槐由衷的赞美。 ‎ ‎9. ①平凉国槐生长地广袤,与周遭的山林结结实实地合为一幅原野宏图,更能代表一个国家。②生长地恶劣,长于漫卷开来的黄土高原,具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伟大的民族精神。③生命存活久远,成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底蕴。‎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缺乏文化和见识,认识不到这棵树的价值”分析错误,判断太主观武断,人们提到平凉国槐的次数多而言语甚少体现的是他们被国槐的存活之久所震撼而陷入沉思,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划线句子中,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又能见到大大小小繁复如蛛网的树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枝比作蛛网,写出了国槐的繁茂,将主干比作老旧的城墙,体现国槐的历史沧桑感。从观察角度,“下了车,走上百十步”“走近了些”“走得更近时” ‎ 采取由远及近的观察角度,全面地表现了平凉国槐壮美的外观。从色彩变化的角度,“嫩芽”“正由冰天雪地染成的深揭色”“逐渐过渡到花香四野时浅浅淡淡的灰黛” 从色彩变化的角度,写出国槐经历了自然的洗礼,依然生机勃勃,表达对国槐由衷的赞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意蕴和艺术构思的能力。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本题需要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那棵树竟然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3200年了!”“3200年的平凉国槐,虽然贵为天下第三大树,却能与周遭的山林结结实实地合为一幅原野宏图。” 以上语句说明,平凉国槐生长地广袤,与周遭的山林结结实实地合为一幅原野宏图,更能代表一个国家。“能够一口气生长3200年,至今还是如此生机勃勃三山五岳之上,五湖四海之内,除了国槐,再无冠名以国来称其他树种的”。以上语句说明,生长地恶劣,长于漫卷开来的黄土高原,具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山是一种生命,水是一种生命山水的生命是生机蛊然的万物赐予的,包括人,包括兽,包括花卉和篙草,苔鲜与地衣平凉地界上的这棵名为国槐的大树,用苍育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这些语句说明,生命存活久远,成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底蕴。‎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质上就是第1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与篛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篛林家金坛,余居江宁,率历岁始得一会合,至是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语经谁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余曰:“君纵忘此地为圈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姗笑何?”然篛林至则不能遮归,余亦不能畏昔警而闭所欲言也。‎ 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篛林官翰林,每以事入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篛林手书,必寸余戊戌春,忽告余:“归有日矣”余乍闻,心忡惕,若哄行驻乎虚空之逗,四望而无所归也篛林曰:“子毋然吾非不知吾归子无所向,而今不能复顾子,且子为吾计,亦岂宜阻吾行哉?” 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篛林抵旧乡,春秋佳日,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酣嬉自适,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 ‎(选自方苞《送王第林南归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B.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C.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D.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辛卯,干支之一。“干”指天干,“支”指地支,上下相配以纪年,如“辛卯”之前是“庚子”,之后是“工辰”。‎ B. 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人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C. 编旗籍,清代对犯人的一种处罚,即把释放犯人的户籍编人军队,加以管制。八旗汉军旗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D. 幽燕,古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幽”即古幽州,“燕”也是河北的别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林珍惜友情。在辛卯、工辰年间,他正好进京应试,隔一两天就来看望作者。‎ B. 第林虚心向学。作者被关监狱期间,他前来问学,不顾监狱中其他犯人耻笑。‎ C. 第林重情重义。作者出狱后,人城办事常住在他家,他们还经常彼此书信往来。‎ D. 第林善解人意。他准备南归,发现作者忧虑紧张的情绪,就多方开导劝慰友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第林推户而入矣。‎ ‎(2)林之归一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一也。‎ ‎【答案】10. C 11. A 12. B ‎ ‎13. (1)每当(我)吃过早饭,背着手走上台阶,就看见篛林推门进来。‎ ‎(2)篛林回家,时间定在秋天(把秋天定为归期),而我仲夏就出了塞门,多次写信询问消息却没有问到。‎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海淀离城里来回将近六十里,但两家互相派出送信问候的人早晚都有,无论事情大小,一定把有关忧喜的事都让对方知道。‎ 句中,“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这是一个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以……相闻”意思是“把……让对方知道”,句中“关忧喜”意思是“关于忧和喜(的事情)”,“关”与“忧喜”直接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项,“辛卯”之前是“庚子”解说错误,“庚子”应为“庚寅”。‎ 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不顾监狱中其他犯人耻笑”分析错误,不顾耻笑的是作者。‎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负手……‘阶除’”背着手……台阶;而且该句省略了主语“我”。(2)“秋以为期”时间定在秋天;“数”多次;“息耗”消息。‎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和篛林的交情更为深厚,是在辛卯、壬辰年间。在这之前,篛林家住在金坛,我住在江宁,通常是一年才能会一次面,到那时,我因《南山集》案子的牵连被囚禁到刑部的监狱,而篛林正好进京应试,隔一两天一定要来看我。每当(我)吃过早饭,背着手走上台阶,就看见篛林推门进来。进来后便脱去外衣,盘腿而坐,向我询问经史方面的知识,好像旁边根本没有别人。同囚禁的有人对此厌烦不满,劝告我说:“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狱,自己被判了死刑,但有什么办法对待旁观者的讥笑?”可是篛林每次来了总是不能立即回去,我也就不能因为怕别人诋毁讥笑而不让他说话了。‎ 我出狱后,被编入旗籍,居住在海淀。篛林在翰林院任官,我每次因事到城里去,便在他家住宿。海淀离城里来回将近六十里,但两家互相派出送信问候的人早晚都有,无论事情大小,一定把有关忧喜的事都让对方知道。每过一个多月,检收篛林亲手写来的信,必定有一寸多厚。戊戌年春天,他突然告诉我:“回家乡有日子了。”我乍一听到,心中不禁感到忧虑紧张,好像在夜间赶路时停在空旷无人的小路上,四面观望都没有自己的归宿。篛林说:“你不要这样。我不是不知道我回去后,你将来没有来往的地方,但现在我不能再照顾你,况且你为我着想,难道该阻止我走吗?”篛林回家,时间定在秋天(把秋天定为归期),而我仲夏就出了塞门,多次写信询问消息却没有问到。现在真的回到了家乡吗?我知道篛林回到家乡后,春秋好时节,和至亲好友一起,游山玩水,畅快欢乐,感到很舒适的时候,会忽然想到一生的好朋友中,有一个衰弱有病而远隔在幽燕的人,一定会为此而向着北方感到惆怅而快乐不起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钓屿①‎ ‎(明)郭汝霖 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 黄擎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唇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倚墙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注]①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册封正使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国进发,航行到钓鱼岛海域即兴而作此诗。‎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既描绘了封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的生动场景,一也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B. 领联写初见钓鱼岛。诗歌借着对封舟的动态描写,将钓鱼岛这一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读者眼前。‎ C. 颈联用想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钓鱼岛的风景,给人一种迷蒙飘逸的美感与和谐安详的听觉感受。‎ D.‎ ‎ 尾联写诗人倚靠着船上的桅杆不时地浩歌长啸,奇美的祖国山川,让他感到足以告慰平生,直抒胸臆。‎ ‎15.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 ‎【答案】14. C 15. 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官员。①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②他面对祖国壮美山河,兴奋喜悦,倚靠桅杆浩歌长啸,体现出爱国者豪迈的诗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想象”错,涛声为实写,应为“虚实结合”。‎ 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诗中所写景物。人物形象鉴赏题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时可省去);③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 ‎“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 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写出了郭汝霖这位天朝使节自己的豪迈胸襟。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黄擎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写初见钓鱼岛。册封使有护封军人随行,擂鼓以壮声威。“唇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对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的详细描绘和赞美。诗人惊奇与兴奋喜悦的心情也就包括其中了。“倚墙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作者直抒胸臆,诗人那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豪情跃然纸上,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胸襟表露无遗。‎ 分析可知,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 ‎【点睛】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首联是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在遥远的天际,自己所乘的航船,驾长风破万里浪,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一往无前地行进。诗歌既描绘了封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的生动场景,也写出了气势,写出了郭汝霖这位天朝使节自己的豪迈胸襟。颔联写初见钓鱼岛。黄鼙即黄色的鼙鼓,鼙鼓为军中所用,册封使有护封军人随行,擂鼓以壮声威。诗人说,封舟伴随着鼙鼓声渐行渐远,而掩没于碧波中的钓鱼岛却愈行愈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它的身影。诗歌借着对封舟的动态描写,将钓鱼岛这一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读者眼前。颈联是对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的详细描绘和赞美。蜃是传说中的蛟属,也有人说是大蛤,据说蜃能吐气成海市蜃楼,实际则是由于光线经过不同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全射,产生了像城市、楼台亭阁等奇异幻景。这里用以形容钓鱼岛上的云彩变幻多奇。钓鱼岛上的云彩呀,就像海市蜃楼一般美丽迷人;周围的涛声则与清脆的竹笛一样悦耳动听。 这一联是全篇的警策,诗人巧妙地用“将”“共”二字,分别使“蜃气”与“山”、“涛声”与“笛”形成暗喻关系,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地处大洋深处的钓鱼岛那美妙奇幻的景致,而且生动地描绘出钓鱼岛的周围环境。钓鱼岛山峰之间云彩状如海市蜃楼,可见天气晴好,海阔天高;周围涛声如笛,自然海水平静,波澜不惊。诗人这里用幻中有真、虚实相生的写法,给人一种迷蒙飘逸的美感与和谐安详的听觉感受,诗人惊奇与兴奋喜悦的心情也就包括其中了。尾联是作者直抒胸臆:我倚靠着船上的桅杆不时地浩歌长啸,一览祖国如此奇妙的山川景色,也足以告慰我的一生了吧。“浩啸”二字, 使诗人那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豪情跃然纸上;一个“慰”字,则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胸襟表露无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邻船无声,冷月寂静,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3)《离骚》中,屈原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为追求家国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也无悔的坚贞情环。‎ ‎【答案】 (1). 沉舟侧畔千帆过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东船西舫悄无言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亦余心之所善兮 (6).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畔、舫、悔。‎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 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匀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 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在戏曲表演过程中, 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 的审美效应。‎ ‎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淹没 揣测 五光十色 荡气回肠 B. 湮没 揣测 五颜六色 荡气回肠 C. 淹没 揣摩 五光十色 勾魂摄魄 D. 湮没 揣摩 五颜六色 勾魂摄魄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 B. 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 C. 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D. 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B.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C.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D. 中国戏剧家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语辨析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 第一空,“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声音等的“盖过”。“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根据语境“喧嚣”,这里应该用“淹没”。‎ 第二空,“揣测”和“揣摩”是近义词,都有猜想的意思。“揣测”根据不足的证据推测。“揣摩”反复思考推求,仔细推想探求。根据语境,应选用“揣摩”。‎ 第三空,“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前者强调颜色多,而后者指颜色鲜艳,式样繁多。联系下文“人间生活”,这里用“五光十色”来指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好。‎ 第四空,“勾魂摄魄”形容事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人心神摇荡,不能自制。“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此处强调戏曲的吸引力,用“勾魂摄魄”更恰当。‎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 根据后文“矫情镇物,装腔作势”可知,其前文应具体说明特点,而这八字对应的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从衔接的紧密度上排除ABC三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本句的病因有两处,一处是“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排除AD两项。‎ 一处是“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语序不当。排除C项。‎ 故选B。‎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蒿素是继乙氨嚓咤、氯喳、伯喳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①___________疟原虫发育的早期(滋养体期),对青蒿素并不敏感所以不管采用多高的剂量,青蒿素对早期的疟原虫也无能为力。②___________,青蒿素才能发挥作用。但是青蒿素的半衰期又非常短,在体内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只有在对的“时间”(青蒿素还在半衰期内),遇上对的“人”(处于中晚期的疟原虫),青蒿素才能对疟原虫起效用。对于早期疟原虫,需要在下一个生长循环周期碰到给药才能被杀死,在这样的情况下,③___________。‎ ‎【答案】 (1). 但对不同时期疟原虫作用不同 (2). 只有在疟原虫发育的巾晚期 (3). 青蒿素用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的能力。为语句补写题。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通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要清楚空缺处所处的位置是层次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拓展句。再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及关键词,拟写空缺处的句子;同时,如果有与空缺处相对应的句子,要考虑句式结构的照应及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文段说明对象是青蒿素,内容是青蒿素对不同时期疟原虫的作用,所以第一空联系下文来看应该填一句总领句;第二空联系上文“在疟原虫发育的早期(滋养体期),对青蒿素并不敏感”和下文。处于中晚期的疟原虫”,结合下句巾的“才能”此处填写的关键词应该包括“只有”和“中晚期”;第三空根据上文的介绍,推断得JLH“用药时间应该加长”这样的结论。‎ ‎【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该机构追踪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即“供给”)。超载日指从这一天起,人类当年对自然资源的已有“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数据显示,今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1.75倍,即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 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答案】示例:2019年7月29日是“地球超载日”,创20年来新纪录。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 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本则新闻共3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7月29日是“地球超载日”,创20年来新纪录。第二句介绍“超载日”。第三句,数据显示,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 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资源消耗速度最快。抓住这些关键信息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摘取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会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某大学一位讲古诗的教授成了“网红”。网友们赞誉他用“接地气”的幽默为诗歌讲解增加了许多不寻常的现场感。该教授深受网友喜爱与他独特的讲课风格分不开。他生活化、个性化的“另类解读”常常与诗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形成巨大反转,再加上口音浓重的“麻辣普通话”和激情澎湃的现场表现,造就了这些授课视频巨大的影响力。但随着授课视频被大量转发,该教授的讲课方式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批评和质疑有人指出该教授讲课中的幽默感裹挟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误导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甚至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而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本题为时事类的多角度材料作文,考察学生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最忌讳学生就事论事的表面思维和简单粗暴的片面思维。‎ ‎ 审题与立意角度有:‎ ‎ (l)教授的角度 ‎ 赞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 反对:不可将中国文化艺术的经典庸俗(低俗)化。‎ ‎ (2)网友的角度 ‎ 赞同:互联网时代,网友也能推动象牙塔的高雅文化艺术走向大众。‎ ‎ 反对:不可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迎合市场需求的时候降低品位。‎ ‎ (3)专业人士的角度 ‎ 赞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现实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 反对:高雅的文化艺术只能存留于象牙塔,不可被庸众糟蹋。‎ ‎ (4)辩证的角度 ‎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需要在现实中传播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但不能为了迎合大众毁坏了文化艺术的品位。‎ 行文结构示例:‎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并给文章拟一个明确的标题。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证过程中需要把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相结合,特别是需要结合新近发生的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传承民族文化的热点事件。论证结构宜采用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论证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要以一个时代青年的身份,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意义之重大,方法之重要。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观点。‎ 素材准备:‎ ‎1.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2.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3.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4.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5.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6.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7.‎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8.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就是对端午文化的一种传承,有助于从中挖掘仁爱、民本、正义等思想时代价值,以及敬业乐群、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9.当代中国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世界文明同样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张力。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一步步地走入了世界各国的视线。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赛龙舟变身为国际赛事,粽子也加入了西餐味。‎ ‎10.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唯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相加就能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几年,端午期间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等活动风靡网络,让古老端午节实现了与“数字化”浪潮的完美结合。‎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