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00 KB
  • 2021-06-05 发布

第01辑诗(一)-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夺分秘笈Word版含解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参考答案】BD 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本题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一样的担忧。‎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答本题,不但要关注首联,还应关注全篇。诗歌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互相关心。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小儿女之态。‎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飞月向南端”主要是诗人主观上的感觉,作者连续运用衬托笔法,以“飞月”形容时光飞逝,以时光飞逝暗示话别之久,以话别之久点出友情之深。‎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E.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答案】BC ‎2.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寒”字使用精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答案】①“寒”即寒冷,这个“寒”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②“寒”因“此夜”两字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肌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诗人独特的感受;③这里“寒”字分别呼应了首句形容夜烟弥漫,诗人心情迷乱的“乱”字,次句暗示诗人伫立凝望产生的聚散匆匆感的“飞”字,第三句既写外界景象,又写内心情怀的“寂寞”,这样全诗就把送别之后的孤寂惆怅之情用寓情于景法融入描写之中了。‎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中的字词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结合诗句作答,不能撇开文本。‎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小心爱护意味;“裛”字尽显轻柔,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D.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E.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答案】CE ‎4.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写出了生计潦倒却仍能赞赏自然景物之美,潦倒穷愁中“疏放”“自笑”、消愁遣闷的狂夫形象,表现了狂夫疏狂和贫困不能移的精神。②反衬(乐景写哀情)。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这样的赏心悦目之景;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明。‎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又名“鹤书”),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严重的毁弃。“乱”指战乱,“烧”字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伤怀之感,“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指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了诗人归隐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诗人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 ‎【答案】BD ‎6.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①‎ 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司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2)不同点:①使用手法上,司诗中颈联的上句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为静态描写,颈联动静结合;白诗使用的都是动态描写。②表达情感上,司诗通过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愉悦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和景物特点的能力。回答本题,应注重把握两位诗人在诗中描写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等。白居易的两句诗,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看,使用的是动态描写的手法,通过对早莺、新燕的描写,体现了新春时节的勃勃生机;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司空图的诗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春水满池塘、春花开满园的描写,展示了雨后初晴的景色;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表现了归隐田园后的诗人对归隐生活和春光烂漫的喜爱之情等。‎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7.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答案】BE ‎8.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再加上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直接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这对一个文人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C.“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两诗都写出了作者房屋破旧遭逢大雨时窘迫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 D.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风格是诙谐风趣,读来令人欢欣鼓舞,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答案】CE ‎10.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处。‎ ‎【答案】“润”浸润、滋润。久晴干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炎热全消;“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身体上的清凉感,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喜悦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一般解答思路是: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达技巧(不要忘记“修辞手法”);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