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87 KB
  • 2021-06-05 发布

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三摸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师大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试卷 语 文 ‎2020.6.29‎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故宫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它勇于改变。故宫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陆续推出的《穿越故宫来看你》等爆款H5,可以让你立即体验故宫的魔性!用逗趣活泼的文案语言讲历史故事,让历史中的帝王生动起来,让内容更有可读性和传播性。再结合H5这种比较具象的传播形式,故宫这一比较严肃的文化IP开始走出围墙,变得有趣、好玩,吸引了年轻人传播和互动的热情。‎ 通过这种现代话术的解构,高冷、严肃的文化走进现代传播语境,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通过走近年轻群体,强化了大众对故宫的品牌感知。‎ 除了传播内容的转变带来了故宫形象的转变之外,故宫IP年轻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品牌形象的智慧化呈现,即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故宫IP,强化大家对品牌的日常场景感知。故宫和腾讯长期合作,除了用H5的形式活化故宫,还推出了有故宫IP元素的表情包、游戏等泛文娱作品,让故宫文物和各种元素重新“活”起来。比如,在游戏《天天爱消除》里还原金水桥等故宫知名建筑景观等。游戏《奇迹暖暖》分别以《清代皇后冬朝服》《十二美人图》以及养心殿文物为主题进行还原与再创作。‎ 此外,腾讯地图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1.0,以“轻应用”玩转“大故宫”,以“新方法”连接“新公众”。腾讯地图基于位置的场景化服务与真实世界中的故宫连接起来,把真实的景点客观还原到手机地图上,用科技手段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故宫。‎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载体,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故宫将品牌感知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更迭的互联网场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故宫以多样化的场景打造,以及不断迭代的智慧化沉浸式体验,让故宫的文化IP形象主动融入年轻化的氛围,将品牌不断创新,走在潮流前沿的形象深深的植入了年轻群体的心中。‎ ‎(取材于网络文章)‎ 材料二 如今游客喜欢在逛景点时购买伴手礼,“景区文创”产品的消费习惯渐渐形成,但北京礼品店货架上的产品却良莠不齐,销量更是天差地别。‎ 北京多数知名景区其实都各有文创“宝藏”:故宫有“朕的心意”;颐和园也有“皇家礼品”,主打“福”“寿”元素的皇家贺岁礼物,如围巾、“颐和八景”御膳糕点等;天坛公园推出天坛福道香炉、祈年佑福U盘等多款贺岁礼;北海公园、动物园等也纷纷推出了特色文创产品。‎ 但到目前为止,游客和市民对故宫之外的北京景区文创产品知晓程度却十分有限。紫竹院公园的文创商品店备受冷落。而故宫的文创生意却很红火,除了故宫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大IP,年客流量达到1700万人次,赶上了微信公众号和网购发展的最好时机,又有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使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更因为故宫文创产品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评审专家宋慰祖看来,很多景区挖掘自身文化题材和历史故事不够深入,文创产品仍停留在普通旅游纪念品层面,如冰箱贴、马克杯等。他考察了世界各地多个景区后,对日本东京都市政厅观光楼层售卖的文创产品印象最为深刻。日本风光、文化、人物等内容印在了食品、化妆品等生活消费品的精美包装上,很受游客欢迎。他考虑到公园游客多以市民为主,购买意愿自然比不上以外地游客为主的故宫,建议景区文创可考虑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这样可以同时吸引外地游客和市民游客群体的目光。‎ 最好的文创产品,要将传统与时尚、实用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而在消费者眼中,目前北京故宫之外的景区文创吸引力较弱,最大的软肋是没有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更时尚的产品,营销手段也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无法引发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取材于《人民日报》)‎ 材料三 雪中的故宫、暴雨中的故宫,故宫中的猫、故宫中的花,故宫文创、故宫展览,桩桩件件都能引起关注。在2019年的上元节,故宫近百年来首次夜间开放,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更是让故宫再次刷屏。一座古老的皇家建筑群越来越“火”,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真真切切地“活”起来了。‎ 近年来,故宫最显著的变化是开放面积变大了,观众可以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清明上河图”特展、“千里江山图”特展都引来“故宫跑”,寿康宫原状陈列展让清剧迷们一窥“甄嬛”(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的天地,改陈后的珍宝馆和钟表馆成为新的打卡地标,正在持续中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更是把每年1月淡季的游客量提高了70%。‎ 故宫文创则让紫禁城真正“活”起来。“萌萌哒”故宫御猫、戴墨镜的乾隆、“如朕亲临”行李牌等等,故宫淘宝店和天猫旗舰店里各种文创产品被网友盛赞。仅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15亿元人民币,这并不能仅用物美价廉来解释,追究根源在于这些文创真正跟民众的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故宫文化“活”在了当下。‎ 据故宫发布的统计数据,30岁以下观众占40%,30至40岁的观众占24%,40至50岁的观众占17.5%。年轻观众尤其是“80后”和“90后”,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而这个比例还在攀升。‎ 探究故宫成为“网红”现象的背后,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文博场馆各有镇馆之宝、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创意要与生活结合,设计新颖之余还要学会讲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均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取材于中国新闻网)‎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品牌形象的智慧化”的一项是 A. 用逗趣活泼的语言讲帝王的故事 B. 用H5这种传播形式活化故宫形象 C. 推出有故宫IP元素的泛文娱作品 D. 推出“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1.0‎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只要有H5这样的传播形式,就能吸引年轻人传播和互动的热情。‎ B. 现代传播语境让历史有了情绪、态度,强化了年轻人的品牌感知。‎ C. 故宫传播内容转变了故宫形象,是形成故宫IP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D. 故宫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将品牌感知已融入到人们的全部生活中。‎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北京知名景区都各有文创“宝藏”,产品却良莠不齐。‎ B. 游客和市民对故宫之外的北京景区文创产品却并不知晓。‎ C. 故宫文创生意越来越红火是因为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 D. 景区文创若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中可以吸引游客。‎ ‎4. 根据材料二,紫竹院公园文创店等备受冷落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身的知名度不高,客流量低。‎ B. 文创产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 C. 所处位置偏僻,未能引人注意。‎ D. 缺少时尚性,忽视了消费群体。‎ ‎5.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正确一项是 A. 故宫开放面积的变大可以让观众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 B. 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5亿元人民币。‎ C. 年轻观众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并成上升趋势。‎ D. 故宫因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而成为“网红”。‎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故宫“火”起来的原因。‎ ‎【答案】1. A 2. C 3. D 4. C 5. B ‎ ‎6. ①故宫让历史文化融入了现代潮流文化。②故宫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品牌形象,注重创新。③故宫文化关注了受众对象,倾向于年轻群体。④故宫创造出传统与时尚、实用相结合,并有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⑤故宫开发了大量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活动。⑥故宫充分挖掘自身的馆藏资源,提高展览质量。‎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品牌形象的智慧化”的一项。‎ A项,“用逗趣活泼的语言讲帝王的故事” ‎ 没有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只是语言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从原文可知,“故宫IP年轻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品牌形象的智慧化呈现,即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故宫IP,强化大家对品牌的日常场景感知”。‎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一,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 A项,表述太绝对,“只要有H5这样的传播形式,就能……的热情”的表述太绝对,原文是“再结合H5这种比较具象的传播形式,故宫这一……吸引了年轻人传播和互动的热情”,即H5这种比较具象的传播形式只是吸引年轻人的一种方式而已。‎ B项,“现代传播语境让历史有了情绪、态度,强化了年轻人的品牌感知”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述是:通过这种现代话术的解构,高冷、严肃的文化走进现代传播语境,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通过走近年轻群体,强化了大众对故宫的品牌感知。即是“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而不是“历史”;是让“大众”对故宫品牌感知,而不只是“年轻人”。‎ D项,以偏概全、曲解文意。错在“已融入到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原文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载体,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故宫将品牌感知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不完全等同于“全部生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二,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 A项,以偏概全,错在“都各有文创……”,原文是说,北京多数知名景区其实都各有文创“宝藏”。是“多数知名景区”而不是“都各有”。‎ B 项,曲解文意,错在“却并不知晓”这个地方。原文是:但到目前为止,游客和市民对故宫之外的北京景区文创产品知晓程度却十分有限。 即“知晓程度却十分有限”不等于“却并不知晓”。‎ C项,以偏概全,“故宫文创生意越来越红火”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原文的表述是:故宫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大IP,年客流量达到1700万人次,赶上了微信公众号和网购发展的最好时机,又有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使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更因为故宫文创产品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二,紫竹院公园文创店等备受冷落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C项,推断错误。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更何况位于北京西直门中关村附近的紫竹院并不偏僻。该公园文创店等备受冷落的原因并不是所处位置偏僻,未能引人注意,其备受冷落是相较于故宫这样的文化大IP而言,加上ABD项的理由:知名度不高,客流量少;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缺乏时尚性,忽略了年轻人等消费群体。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浏览选项,回归文本,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错在“近年来”这个地方,从原文可知,仅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15亿元人民币,而不是“近年来”。‎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故宫“火”起来的原因。从材料一:故宫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它勇于改变。而改变的表现就是“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通过走近年轻群体,强化了大众对故宫的品牌感知”“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故宫IP,强化大家对品牌的日常场景感知”等;从材料二“而故宫的文创生意却很红火,除了故宫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大IP,年客流量达到1700万人次,赶上了微信公众号和网购发展的最好时机……更因为故宫文创产品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可概括出在景区文创产品上做足了功夫。从材料三,近年来,故宫最显著的变化是开放面积变大了,观众可以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可概括出走近百姓,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非常走心等。材料四最后一段:探究故宫成为“网红”现象的背后,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文博场馆各有镇馆之宝、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创意要与生活结合,设计新颖之余还要学会讲故事。从中可以概括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善于讲好“自己”的故事等。‎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斯 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蹀躞①登堂,抗著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有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②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③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勿罪。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葺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九江严望及望兄子元,字仲,能传云学,皆为博士。望至泰山太守。‎ 云年七十余,病不呼医饮药,终于家。遗言以身服殓,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 ‎[注] ①蹀躞,音diéxiè,小步走的样子,形容步态从容。②见《论语》:“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③龙逢,夏桀时臣;比干,商纣时臣。皆因忠言直谏而被杀。‎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言非,固当容之勿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B.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察传》)‎ C. 时出,乘牛车,从诸生/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 D. 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勿易!因而葺之/因之以饥馑(《四子侍坐》)‎ B. 抗著而请,音动左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C. 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逍遥游》)‎ D. 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原毁》)‎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现朱云“学识渊博”和“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 A. 既论难,连拄五鹿君/今有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 B. 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 C. 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小生乃欲相吏邪 D. 能传云学,皆为博士/鄙夫不可与事君 ‎10.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写朱云辩赢五鹿充宗,想象新奇,比喻生动成趣,夸赞了朱云的学问与辩才。‎ B. 九江郡官至泰山太守的严望,还有严望哥哥的儿子严元,都是朱云的高徒,能够继承朱云的学问衣钵。‎ C. 朱云直谏震怒了汉成帝,成帝本有口谕杀他。只因为辛庆忌当场叩头流血地“死争”,成帝才免其一死。‎ D. 宋祁《咏汉史》:“殿槛不修旌直谏,安昌依旧汉三公。”歌颂汉成帝幡然悔悟,咏叹朱云的殡葬风光。‎ ‎11. 本文第一、二、三段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性?请概括朱云的相关生平事迹,对此做简要说明。‎ ‎【答案】7. A 8. D 9. A 10. D ‎ ‎11. 第一段为二三段做铺垫。第一段,介绍朱云生平,交代了朱云的有侠义之风、博学多才。第二段,叙述朱云舌战贵幸充宗,受到诸儒赞扬。第三段,叙述朱云抗言直谏,以求诛杀佞臣。‎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A项,都是动词,治罪,归罪。‎ B项,交结;调和。‎ C项,使动用法,使诸生跟从;听从。‎ D项,凭借,依仗;顺随。‎ 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项,介词,按照;动词,继续,接着。‎ B项,表修饰;表递进。‎ C项,代词,这;副词,就。‎ D项,副词,表反问。‎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A项,前句写与充宗论《易》,连胜对方,后句写指斥佞臣,义正辞严,合乎题意。‎ B项,前句写诸儒怕充宗,对朱云博学只是侧面烘托;‎ C项,后句写朱云自嘲和对丞相薛宣的调侃; ‎ D项,前句写弟子严望等人的学识不凡,不是直接表现朱云。‎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手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比对原文,辨析正误。‎ D项,“颂汉成帝幡然悔悟,咏叹朱云的殡葬风光”错误,“殿槛不修旌直谏”是指文中:等到后来修理栏杆时,成帝说:“不要调换了!照原样补好它,用来表彰刚烈正直的臣子。”只是说明汉成帝的做法,并不能就说“颂汉成帝幡然悔悟”,再根据“遗言以身服殓,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可知,并没有咏叹朱云的殡葬风光。‎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需要首先仔细阅读并翻译相关段落,概括主人公的相关生平事迹,然后结合事迹进行分析。‎ 第一段为二三段做铺垫。第一段,介绍朱云生平,“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交代了朱云的有侠义之风,倜傥洒脱,“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写其博学多才。第二段,“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既论难,连拄五鹿君”叙述朱云不惧权贵,舌战充宗,受到诸儒赞扬。第三段,“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等句叙述朱云抗言直谏,以求诛杀佞臣。因此,第一段写朱云的性格和博学多才是为下文写他不惧权贵、直言进谏做铺垫。‎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治今山东曲阜市东)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交结轻捷豪健的侠客,帮助侠客报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凭借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侍奉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授《周易》和《论语》。喜欢倜傥洒脱的大节,当时社会上的人因此而很看重他。‎ 当时,少府五鹿充宗显贵,很得元帝宠幸,治学《梁丘易》。元帝很喜好其解说,想考辩梁丘氏与其他各家解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命令五鹿充宗和《易经》学各家辩论。五鹿充宗凭仗着贵宠和能言善变,诸儒没有谁能和(他)相抗衡,都借口有病不敢与会。有人推荐朱云,就把他召入。(朱云)提衣登堂,昂首提问,声音震动左右。开始辩论以后,他接连驳倒五鹿充宗。所以诸儒为他编了一句词儿:“五鹿高又高,朱云折其角。”从此朱云担任了博士,迁为杜陵县令。‎ 到成帝时,丞相、原来的安昌侯张禹以皇帝师傅的资格破格提拔,很被尊重。朱云上书求见,皇上召见他时,公卿大臣都在旁边。朱云说:“如今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君主,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职位、白领俸禄而不理事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如果担心失去宠幸俸禄,就会言行僻邪,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臣希望皇上易给我尚方斩马剑,斩断一名奸臣的头来警戒其他官员。”皇上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回答说:“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说:“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指责长上,在朝廷上侮辱我的师傅,罪死不赦!”御史拖朱云下殿,朱云死死攀住殿前的栏杆不走,结果栏杆被他拉断了。朱云喊道:“臣能到地下和关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交游,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不知道国家前途会怎样?”御史终于拉着朱云走了。这时候左将军辛庆忌摘下帽子,解下印绶,在殿下叩头说:“这个臣子向来以狂放正直而闻名于世。假如他的话说的对,就不能杀他;他的话不对,本来也应该宽容他。臣敢用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的怒气逐渐消解,终于免了朱云的死罪。等到后来修理栏杆时,成帝说:“不要调换了!照原样补好它,用来表彰刚烈正直的臣子。”‎ 朱云从此以后不再做官,经常住在鄠田(鄠县的乡下),教育后生,传授学业,有时乘牛车使诸生跟从(或带领诸生)出门,经过的地方的人们都对他很敬重。薛宣做丞相时,朱云前往拜见。薛宣尽备宾王之礼相待,于是留朱云住宿,从容对朱云说:“您在乡下也没有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看看天下的奇士。”朱云说:“小生(我到你这里来)难道想做丞相(你的)小吏吗?”薛宣就不敢再提这事。朱云传授学业,挑选学生,选众人中好的然后收为弟子。九江郡人严望及严望哥哥的儿子严元,字仲,能传承朱云所学,都成为博士。严望官至泰山郡太守。‎ 朱云七十多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时不请医生不喝药。立下遗嘱说,穿着身上的衣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只造个一丈五尺的小坟,埋葬在平陵城的东门外。‎ ‎(二)(共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无友不如已者”,即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请结合以下材料简要概括《论语》中的交友观念,并说明你是否认同“歧视和偏见”的说法。‎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答案】在孔子看来,分清朋友的类型,他最希望和“中道之士”,即具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并成为朋友。‎ 认同。如果将其理解为“不和地位、权力、财富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有等级观念和门户观念,那么就是一种功利的交友观,是应该批判的。‎ 不认同,如果将其理解为“不要和人品、价值理念、才学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目的是从朋友身上学到甚至得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提升自我,那么是可以的。‎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具体考查材料内容理解与分析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理由。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后世对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来谈自己的看法。‎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和有学识、有道德的人交朋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 ,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强调要与仁人交朋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强调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辨析有益和有害的朋友,选择有益的朋友。‎ 对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解读,要注意区分,如果将其理解为“不和地位、权力、财富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有等级观念和门户观念,那么就是一种功利的交友观,是应该批判的。‎ 如果将其理解为“不要和人品、价值理念、才学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目的是从朋友身上学到甚至得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提升自我,那么是可以的。‎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①‎ 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③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④。都是斜川⑤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本词作于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期。②东坡:苏轼在黄州时开辟的耕地。③雪堂:苏轼所筑居所。④曾城:山名。⑤斜川:陶渊明曾游于斜川,并有《游斜川诗》。‎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作开篇,词人以渊明为“前生”,是说两人有相似的人生境遇。‎ B. “依旧却躬耕”与“躬亲抚养”中的“躬”都是“亲自”的意思。‎ C. “雪堂”几句描写了雪堂周围的景致,表现出一种田园生活气息。‎ D. 结尾三句,词人因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 ‎14. 本词中“乌鹊喜,报新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乌鹊”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感情。下列词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B.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C.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 D.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15. 下面的《如梦令》也写到了“东坡”这一地点。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如梦令》与《江城子》两首词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情感有何不同。‎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注】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宋代翰林学士的官署,苏轼作此词时,任职其中。‎ ‎【答案】13. D 14. C ‎ ‎15. 《江城子》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东坡春雨、乌鹊报晴、小溪潺潺、亭台丘壑错落,描写了一派山水美景;“梦中了了醉中醒”写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是说理;“吾老矣,寄余龄”是抒情,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如梦令》直抒胸臆,“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点明归去理由和打算,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词人因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错误,“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意思是:这山水田园一一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是说苏轼以为东坡雪堂初春的情景宛如渊明斜川之游,并非是“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 故选D。‎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C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意思是: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争”“妒”运用拟人修辞。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手法、情感以及主题等,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 ‎《江城子》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意思是: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的清醒者,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写世俗、写醉梦、写人生真谛,是说理;“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描写春雨如甘霖,滋润东坡田园,更有喜鹊报喜来,晴暖气象新。雪堂西畔一道幽泉的潺潺;最爱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小溪横流在山前;南望亭台丘壑,错落有致,四望亭的后丘耸立高山巅,描写了一派山水美景;“吾老矣,寄余龄”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是抒情,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 ‎《如梦令》直抒胸臆,“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白居易《琵琶行》这样描写琵琶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诗词写愁情,手法不一。李清照的《声声慢》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李煜在《虞美人》则以譬喻手法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阿房宫赋》一文写道:“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借古讽今,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④“新冠”疫情给高三的学生备考增加了忧思,请你引用古诗文的句子给自己、也给同行者以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问君能有几多愁 (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秦人不暇自哀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7). 长风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舫”“唯”“暇”“鉴”“沧”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一)(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10余年。嵩阳书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3)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选、倍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汉唐以来儒学衰败,五代时期佛、道极盛。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4)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河,远涉入淮。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5)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6)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院初为宗教之所。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7)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8)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9)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教化的气息在院中飘散。随风上溯千年,开理学之宗的程颢正站在路口,低语苍然,与学生道别,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学生们渐行渐远。又有虔心求取圣王之学的杨时远道请益,“静敬”以候“偶瞑”的大师,“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昨日的程门岁月终成严厉的训诫。‎ ‎(10)嵩阳书院无可替代地完成了使命,理学使儒家经典的伦理化达到了新的高度,积儒、道、佛三教精华于一身,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却也成为一种思想和制度的桎梏。使人既惊诧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与智慧,又不免感叹千年行走的路途有那样多的无奈和悲哀。‎ ‎(11)一种祭祀凭吊的心绪,融入悠远宁静的空气。从宋朝至今,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书院以安详而坚韧的姿态,典雅而淡然的步子走过岁月。院中汉武帝命名的将军柏至今“郁然如山”,“大唐嵩阳观纪盛德感应之颂碑”,连后来的乾隆都认为:“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碑文出自权臣之笔,书法却姿态横生。‎ ‎(12)倾听旷野的风啸,凝望天空的云飘,可以沉思可以怀想可以轻叹。忽有“高山流水”的琴音传来,参天古柏下,素手古装的豆蔻少女,正端坐抚琴。曼妙出尘的曲调弥漫着万岁峰的花香,如淡烟袅然。‎ ‎(13)似乎置身于宋明的山径了。一院青枝,如长衫飘逸;清越的鸟鸣,像是苦读书生的吟唱。枕泉石,醉烟霞,朝夕面对飞泉蔓草、鸟影苔痕,守正的儒风同隐逸的道气浑 ‎(14)汉武帝封将军柏,不会想到一千年后这里书香缭绕;司马光埋首案头,未必到《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程颢谆谆教诲,应不知座下有多少历史的书写者。见证这一切的,只有书院自身。‎ ‎(15)时隔千年,程颢、程颐头上明月,范仲淹、司马光眼前草色犹在,程门前的青石板,雪却化去无踪影。山风猎猎,千年沧桑扑面。一个鼎盛的王朝消失在风中。时空轻盈嬗递,学问身后孤寂。书院弥散着怅惘。访客落寞,与左近少林的摩肩接踵适成对照。唯“高山仰止”的匾额格外端肃。在所有物质的时世,多少人皓首穷经,满腹经纶,却只能两手空空。书中的黄金屋,不过是黄粱一梦;书中的颜如玉,早已纷然离去。即便在少室山下,一个耿介的书生也再回不到遥远的初始。‎ ‎(16)斜阳清风中飘落香雪似的闲花。任几片秋叶落在肩头,带走千年墨香的回忆,带走千年书院的气韵和千年古柏的灵动苍劲。‎ ‎(17)嵩阳书院,吸引我们的应该不只是瞻仰者的目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遗落和古朴的珍贵,一道探寻与思考的题目,一个议论与感叹的话题吧。‎ ‎ (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接:碰。踵:脚后跟。‎ B.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C. 皓首穷经:到年老头白之时在学问上仍没有什么成就。穷:贫乏 D. 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经纶:原义是整理丝缕。‎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书院气氛与苏东坡的书法一样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 B. 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读书的地方,应具有清幽、深邃和静穆之气。‎ C. “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现在已失去文化传承的作用。‎ D. 理学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也阻碍了思想和制度的发展 ‎19.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嵩阳书院坐落在河南嵩山山麓的北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B.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C.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D. 朱熹继承“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创立了南宋理学。‎ ‎20.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旨。‎ ‎②第(9)段画线语句中“训诫”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21. 本文题目为“千年书香落闲花”,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2. 在当今时代,书院已不具备原有的传道授业的功能,但仍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生活中像“书院”这样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请任举一例,说说其原有功能和现今作用,并从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简要分析其具有现今作用的原因。‎ ‎【答案】17. C 18. C 19. A ‎ ‎20. ①捍卫和复兴儒学;培养优秀人才。②传承理学;尊师重道。 ‎ ‎21. 寓意:文章营造了书院的一种钟灵毓秀的优美的环境氛围并具有丰富的寓意,与“千年书香落闲花”意境相吻合;文章绝大部分笔墨都扣住了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写出了嵩阳书院千年的文化积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落闲花”既写出了书院在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又可以看出作者看到了书院的落寞的一种伤感。也正如文中所讲书院虽然现在“沉默”“寂然”,但仍时时“穿过千年积淀”给人以灵魂深处的震撼。‎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 ‎22. 圆明园,本为清代皇家园林,是供皇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偶也供皇帝理政之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奇珍异宝无数,集中外建筑精粹于一身,也是一座奇花异木之园,可以说是古代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被誉为“万园之王”,圆明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之后,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现在的圆明园废墟,无时无刻不在告诫国人,国家羸弱就会被欺凌,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成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来看,然后通过认真审题,调动知识储备,选出正确的答案。本题中,C项解释错误。皓首穷经正确解释: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穷: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本类题目,应该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的选项,锁定答题区间,通过比对,得出正确的答案,本题中,C项表述错误,“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古人讲经论籍时代距今已经时间很久远了,但是书院仍然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的能力。解答本类题型,需要审清题目要求,调动知识储备,找出正确答案。本题中,A选项,嵩阳书院坐落在河南嵩山山麓的北面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山南水北,可知,应该在嵩山的南面。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本类题型,需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的选项,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概括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旨。根据文章中第三段“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 ‘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可以概括书院的创办宗旨①捍卫和复兴儒学;培养优秀人才。根据第(9)段内容,“开理学之宗的程颢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杨时尊师重道,程门立雪,两个历史人物立在书院的门口”,可以将“训诫”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传承理学;尊师重道。‎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标题的寓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标题的寓意题,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再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 ‎ 突出主题;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等。本题中,题目的寓意:文章营造了书院的一种钟灵毓秀的优美的环境氛围并具有丰富的寓意,与“千年书香落闲花”意境相吻合;文章绝大部分笔墨都扣住了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写出了嵩阳书院千年的文化积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落闲花”既写出了书院在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又可以看出作者看到了书院的落寞的一种伤感。也正如文中所讲书院虽然现在“沉默”“寂然”,但仍时时“穿过千年积淀”给人以灵魂深处的震撼。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解答此种开放性试题应严格遵守提干要求,首先要观点明确,即需要在答案中写出你自己的看法,最好直接表达,不要拐弯抹角,然后既然有观点,就需要举例,例子要新颖,要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之后要有一定的分析,分析需要合理,最后在文采上,语言表达需要优美,整体来看,类似于一个非常精炼的论证过程。本题中让从历史遗存中任选一个,来谈其原有功能和现今作用,并从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简要分析其具有现今作用的原因。以圆明园为例来分析如下:圆明园,本为清代皇家园林,是供皇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偶也供皇帝理政之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奇珍异宝无数,集中外建筑精粹于一身,也是一座奇花异木之园,可以说是古代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被誉为“万园之王”,圆明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之后,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现在的圆明园废墟,无时无刻不在告诫国人,国家羸弱就会被欺凌,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标题的寓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标题的寓意题,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再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突出主题;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等。‎ ‎(二)(5分)‎ ‎23.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节选内容,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直接出现“雪”的回目共有三处,分别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请概述这三回中与“雪”相关的情景,并选择其中一回,说明“雪”在情节发展或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答案】(1)情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妙玉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泡的茶,宝玉吃了,果觉清香无比,赏赞不已。第四十九回天公凑巧,一场大雪如约而至,姐妹兄弟欢聚一堂,赏新雪,烤鹿肉,大观园顿时热闹非常。第五十回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广饮酒赏雪,联对吟诗,锦心绣口,觥筹交错,热热闹闹地作出即景联句诗。‎ ‎(2)作用: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雪推动了情节的展开,使这一情节成为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 ‎【解析】‎ ‎【详解】本题查概括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明确题干要求,并通过解读要求明确考查方向和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去回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包括主题、主要情节、人物等,并对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考生平时要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思考。‎ ‎《红楼梦》中多次写到了雪。雪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道具或场景来充当书中故事情节的背景,作为推动情节展开的重要环节,而且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符号,成为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概述与“雪”相关的情景时,要叙述与“雪”有关的人物、事件、场景,表述要清晰准确。‎ 选择其中一回,说明“雪”在情节发展或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时,考生可以选择第五十回,此回文字是全书贾府盛况空前的赏心乐事。却也是由盛转衰的高潮。作者写这样的乐事,正是为了衬托后面更大的悲哀。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语言基础运用(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各题。‎ 南宋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成功靠的是信念,而非条件。顽强的意志是成就梦想的可靠保证。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我们才能不为困难吓倒,不为逆境___________。没有顽强的意志,我们只能是在不幸面前徘徊不定,在逆境当中___________。意志坚定,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劳苦不足以使他们___________,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他们内心强大,神鬼难近。‎ ‎24.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屈服 首鼠两端 心灰 B. 折服 裹足不前 心灰 C. 折服 首鼠两端 灰心 D. 屈服 裹足不前 灰心 ‎25.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结合文意将它修改为正确的句子。要求:注意上下文内容衔接,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30个字。‎ ‎【答案】24. D 25. 拥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屈服:有降服,折服,妥协,服从,弯曲起伏的意思。折服:指信服,心服,制服,说服,使人从心里屈服或服从。结合“为逆境”分析,不被逆境折服,选用“屈服”。‎ 首鼠两端:意思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裹足不前:意思是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结合“徘徊不定”分析,选用“裹足不前”。‎ 心灰: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灰心:谓悟道之心,不为外界所动,枯寂如死灰;因失败而丧失勇气或信心。结合“劳苦不足以使他们”分析,选用“灰心”。‎ 故选D。‎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划线句子,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把“没有”去掉。‎ 微写作(10分)‎ ‎26.‎ ‎①请从《边城》《红岩》《呐喊》《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作品,简述一个你认为最意味深长的情节。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答案】《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感到意味深长:少安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队、公社乃至县里一些领导的恐慌,最后,地区革委会做“终审判决”: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正月十五,农村闹秧歌,田福军也带着妻子、女儿回到了乡亲们中间。见到少安并没有被压垮,他很欣慰,便拍着少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鼓励道:“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改革,如果没有像田福军这样的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没有孙少安这样勇敢的带头人,怎么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考查概括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明确题干要求,并通过解读要求明确考查方向和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去回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包括主题、主要情节、人物等,并对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考生平时要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思考。‎ 本题要求选择情节进行概括。概括时的一般思路是“谁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如果需要概括几件事,则需要按照某种顺序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表述要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最后还要说出这个情节的妙处或意义。本题可从五部作品中选择最熟悉的一部,或者最熟悉的情节,先概括情节,再说出“意味深长”的原因。‎ ‎【点睛】解答名著情节类题,一定要熟悉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特别是关系到人物命运和生死转折的情节。同时也应注意情节勾连类的问题答案一般不会出现在选段内,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对整部名著重要情节内容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某选段的内容理解。‎ ‎27.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日子,它们是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的极致表现,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比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请就“如何过好传统节日”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答案】‎ 例文:过好传统节日要有仪式感。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逐渐丰富起来。过节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不论是何种形式,都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同时能跳出材料,领悟内涵,理解“题外话”,真正洞察材料所暗示的中心,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其次内容要精悍,要有鲜明的灵魂,紧紧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要有清晰的条理,处理好点面、详略的关系;语言精练,杜绝废话。第三要注意体裁特点。最后要注意结构要完整,开头要明快,用1——2句话引出话题或点明中心,结尾收束迅速,或照应开头或点明、深化中心,集中笔墨写好主要部分。‎ 本题要求“就‘如何过好传统节日’谈谈你的认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考生首先要理解传统节日的价值,把握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然后回顾常见的过节方式,再思考更好的过节方式是什么。比如春节,传统的方式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等,而进入21世纪后,人们过春节更多追求的是自由、快乐、奔放和自然,但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春节理念没有变。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进行答题。写作的时候可以围绕“传统节日的意义”“过好传统节日的方式和目的”等进行拟写。‎ ‎28.③张文宏教授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动起来;对青少年来说,也特别需要动起来。”请你请描绘一个疫情时期人民群众运动健身的场景。要求:场景具体生动,具有时代特点。‎ ‎【答案】这场疫情让大家认识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随着疫情的紧张气氛逐渐放缓,全民健身的热情开始高涨,处处都是运动健身的亮丽风景。您看,广场上,悠扬而不失动感的民乐声中,飞舞旋转的彩扇、上下翻飞的手绢,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阿姨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表演博得观众热烈掌声,虽然她们都带着口罩,可依然挡不住她们脸上的笑意;湖边的塑胶跑道上,年轻男女戴着耳机、口罩在绕着湖边跑步,只是他们不再成群结队,而是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青春的动感带来洋溢的激情;公园健身器材旁是大爷们的天地,他们不再聚在一起下棋,而是各自找到适合的器材,或者压腿,或者搓背。而健身场馆里更是热闹非凡,兵乓球馆是孩子们的乐园,即使带着口罩也挡不住他们边运动边笑闹,笑声飞出场馆,飞上云霄。‎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本题要求描写疫情时期人民群众运动健身的场景,这是考查“描写”的。特别需要注意是“疫情时期”,如何体现这一特征?可以从“戴口罩”“间隔一米以上”等标志方面去体现;也可以描写居家健身,甚至“云健身”;另外这是“群众运动健身的场景”,最好有群像,也有独像;老人与年轻人甚至孩子的运动项目和姿态是不同的,要注意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作文(5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共识,表示共同的认知。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较大范围、众多族群、不同阶层的人们,在重大社会话题上,达成统一看法,具有共同的价值判断与追求。信仰、理想、爱憎观念相对一致的人们,容易取得共识。克服己见,消除分歧,优先大局,求同存异,有助于形成利国利民的共识。共识产生合力,共识需要珍惜。个别团体或派别内部的利益同享与政治同谋,并不反映共识的真谛。许多重要共识来之不易,甚至必须通过斗争或经历人生跌宕和社会震荡才能取得。‎ ‎ 以上说法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共识”为题目,自选角度,并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沟通社会现实热点焦点问题,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共识 ‎——风雨过后的彩虹 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观念或者决定。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谈判,就有了共识。但是这种共识分很多种,比如因为内部利益互相妥协形成的共识,因为共同的信仰、理想而达成的共识,为了消除分歧、求同存异而达成的共识等等。无论是哪种共识的达成,都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时候需要经过斗争或者经历人生跌宕和社会动荡才能取得。在我们当今这个发达的社会当中,也有很多的共识需要去达成,需要我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不停的磨合、不断的争取去达成。需要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最终见到“彩虹”。‎ 一场疫情打破了我们美好的新年氛围,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也在各自的领域奋战,这场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影响、生命威胁都特别大。由于疫情的传染性极强,世界各国也需要加强预防,共度难关,这就需要各国达成共识,共同防疫,打赢这场攻坚战,虽然过程很曲折,道路也很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枪响之下没有一个是赢家”。只有达成共识,共同写作,才能见到彩虹。‎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孟晚舟事件就真实的体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人,华为是我们的骄傲,它不畏霸权,同霸权相抗争,但是仍然掉入了“圈套”,孟晚舟女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扣押在加拿大不能回国,与家人分离,这既破坏了国际竞争的公平原则,也伤害了国家交往之间的和谐,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加拿大的经济会亏损,美国的强硬我们不会妥协,华为有骨气,自己研发芯片,是中国的脊梁,率先开发5G,领先世界,只有在合作方面达成共识,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 王尔德曾经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是的,互助协力,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如左手拉右手一样理所当然,大家互助协力,达成共识,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国家才会繁荣进步,新时代的领路人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贯彻落实,人类发展的新篇章才会掀开崭新的一页。‎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春江。美好的新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要摒弃冷漠姿态,尽力所能,达成共识,互帮互助,共渡难关,我们的“和谐社会”巨轮才会劈波斩浪,驶向远方,我们才会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本题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本题要求以“共识”为题,自拟副标题进行写作,并要求沟通社会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依据所给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出达成共识的目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有人为利益或者政治阴谋暂时达成不正当的共识,这样的共识不是我们追求的。有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达成共识,有人为了求同存异、优先大局达成共识,这样的共识能产生合力,需要珍惜。达成共识的道路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途是光明的,有时需要斗争和鲜血才能达成共识。本题要求联系当下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考生注意在举例论证时例子的选用要符合题目要求。‎ 立意:‎ 共识——在曲折中达成 共识——通过正当手段达成 共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素材:‎ ‎1.在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会后,各方在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高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推动东亚尽快恢复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中方对会议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各方同意继续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加强药物和疫苗研发合作,相互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药物和医疗物资的供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各方一致同意要避免污名化和歧视性的做法,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各方一致同意,致力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维护必要的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保持贸易投资往来和适度开放,保持供应链畅通,制定疫后经济复苏计划,采取包括财政刺激政策在内的积极举措,促进经济增长,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的支持,警惕潜在的金融风险。各方欢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采取行动,为应对疫情、抵御风险提供资金支持。‎ ‎2.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技术最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构建。只有全球性的生态系统才能成为主流,4G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目前业界在5G标准的制定上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是更多的人还是看到只有打造全球最大的产业链,才能承载5G的发展,才能快速推进产业的成熟,最终带来海量应用的落地。因此在当前的这个时间节点,业界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构建全球统一的5G标准上,通过全球的开放合作,共同推进5G产业的发展。在产业界的努力下,5G的轮廓正在越来越清晰。‎ ‎3.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认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du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 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利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结构:‎ 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只有达成共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达成共识的道路不是一番风顺的,要经历坎坷。然后列举的新冠疫情下各国达成共识,共同抗疫的例子,孟晚舟时间背后达不成共识,有负面影响的例子进行论证,一正一反,有理有据。最后引用名人名言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思路清晰,条例明确。‎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时可以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天职,通常指某一职业(或身份)的个体、群体应该承担的使命、责任或义务。比如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天职……践行天职,体现人生的价值与光荣。天职所在,义不容辞;而敷衍天职,甚或亵渎天职,是人生的大忌。‎ 请根据上一段话的基本内容,关注现实,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角度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天职,使命所 古人认为四时变化,百物生长,是天的职能,因称“天职”。陶行知有言: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我言:知天职,明天职,担天职。只因,天职,是使命所在。‎ 人,不是沙漠中孤独的仙人掌,不是莽林中独来独往的山大王。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们支撑着社会这栋大厦,他们是栋梁,是砖瓦,是石子,无论大小,都有不可缺少的价值……‎ 天职, 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分内应做的事情,是义务,是应该承担的职责。承担职责,是每个人义不容辞、与生俱来的就要做的事情。父母承担养育子女的职责,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战士承担保卫祖国的职责,医生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职责伴随每一个人的一生。做分内的事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分内的事做好。正如古罗马的塞内卡说:“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才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在生命的舞台上全身心地 投入到“做分内的事”,用行动把爱和福音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受益者。正是因为人类的责任心、天职感,我们身边才充满了 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才总是阳光普照。‎ 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在黑暗的对面是光明,光明后面是阴影。”是的,既是总有光明,但也总是会有一丝丝阴暗。那天,浙江杭州在修建地铁隧道时发生塌方事故。据群众反映,地表出现裂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事了,并且出现的裂缝也不止一、两条,如此严重的事情施工方应该是知情的,为什么只是草草地掩盖过去呢?这是明天职,却不担天职的表现。试问:当隧道塌方,当生命消逝,他们心何以安,情何以堪?‎ 天职与使命、责任共存共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人生的信念;“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豪迈的誓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们的情怀;“拯救祖国”是他们的呐喊。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把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天职;保护老人,爱护孩子,这就是天职;以天下为己任,像陆游所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堂堂正正做人,为大家,为人民谋福利,这就是职责。 ‎ 天职,使命所在。知天职,明天职,担天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求社会长足发展,国家长治久安。‎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首先解释“天职”含义,然后列举实例: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天职。接着指出意义:践行天职,体现人生的价值与光荣。最后指出做法:天职所在,义不容辞;而敷衍天职,甚或亵渎天职,是人生的大忌。因此,学生围绕“天职”这一关键词,结合社会现实,分析原因,阐释意义,明确做法即可。‎ ‎【立意】践行天职,职责所在;天职所在,义不容辞;天职不可亵渎;天职,使命所在。‎ ‎【结构】首段,点明观点——天职,是使命所在。‎ ‎2-3段,指出人有职责感的人是国家栋梁,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4段,正面论述。‎ ‎5段,反面对比。‎ 结尾,排比句式,回扣论点。‎ ‎【素材】1.猫吃鼠或是吃鱼,完全是为了活着,为了生存。吃鱼或吃鼠是猫的自由、猫的爱好,但选择吃鱼吃鼠或在有鱼吃的前提下吃不吃鼠,则能看出猫们的修为、思想情操及敬业精神。鸡司晨,犬守夜,猫吃老鼠,天经地义,是它们的专职,是它们的本分。在我的意识里,有鱼吃的猫一定对老鼠不感什么兴趣了,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多么浅陋。事实就明摆着:仍有有鱼吃还对老鼠耿耿于怀的猫。这样的猫不简单,不一般,我甚至都想用伟大这个词来表示我对它的膜拜。因为这只进入小康生活的猫没有忘本,没有忘记它的天职,始终以恪尽职守为处世之道。请问,这么恪职尽忠的猫难道不让我们敬佩么?‎ 我由动物界想到了我们的人类社会,由猫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有鱼便不吃老鼠的“猫”确实太多了。比如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在势利的市场经济商品社会里,获得利益成了一个前提,如果没有利益的攫取,谁还去救死扶伤呢?惩恶扬善扶正祛邪是警察和司法人员的天职,可在金钱美女、豪车别墅的诱惑下,这些人把职业道德丢得一干二净不说,有的还为虎作伥,狼狈为奸,这些“猫”不但不捉老鼠,还放任“老鼠”恣意为害,甚至助纣为虐。像前两年成都火车站的警匪勾结、震惊天下的重庆文强案就属此类……在整个社会上,诸如此类因为有鱼吃而忘本的“猫”简直不胜枚举。‎ ‎2. 蜜蜂自从破蛹而出那一刻,‎ 就开始了辛勤地劳作,‎ 开始——‎ 为世间带来甜美的蜜汁,‎ 因为这是它的职责,‎ 它的选择。‎ 江湖自从第一滴水涌入它的胸怀,‎ 就开始了酝酿生命,‎ 开始——‎ 为世间带来生命的溶剂,‎ 因为这是它的职责,‎ 它的选择。‎ ‎【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见证,指确定不移的事实或事物,比如鸦片战争、拉贝日记;也指参与其中的亲历者或给予深切关注与思考的观察者记录者,比如钟南山、路遥。如何凝聚民族群体的公共记忆,如何书写重大社会事件的信实历史,考验一个人的道义良知,对于国运和人生利害攸关,影响深远。‎ 请以“见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自拟副标题(写在主标题正下方,句子前加破折号),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见证 ‎ ——历经磨难,见证风雨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1949年10月1日,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以后,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迎来一个辉煌的节日。今天,我们迎来一个辉煌的盛典。回眸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的六十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心绪激昂,我们豪情万丈,那些感人的场面,那些发烫的日子,一页一页,又在我们心底激荡。‎ 漫长的黑夜里有一个民族,深重的大山下有一个神州。黑夜里你苦苦挣扎,大山下你忍辱负重。黑夜里我们渴望黎明,风雨中我们仰望彩虹。黑夜里开始长途跋涉,探索中始终苦苦追求。白色恐怖里你不怕担风险,红色风暴中你冲在最前头。地下工作者开拓的是明天的太阳,冲锋陷阵的高举的是镰刀锤头。任千斤锁链锁住我的双手,任万般毒刑绞烂我的血肉。牢狱里的歌声响彻大地,刑场上的婚礼震撼全球。青春在刻刀前光彩夺目,生命在枪口下永垂不朽。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横刀立马穿云破雾。中国从一场场大火中冲出来,东方的天空从此阳光灿烂。走过风雨,走过沧桑,迎来共和国灿烂的日出。‎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人民从此昂起头颅。‎ ‎1949,中国一个崭新的日出,中国走向饱含春天体温的大路,中国大地欣欣向荣,中国大地天翻地覆。中国大地,墒情正好。春天勤劳的人们忙着耕种,秋天殷实的人们忙着收割,我们把春天种植,我们把幸福托起。改革开放的鲜花,盛开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大手笔挥毫出大神话,在天与地之间云霞升起。那是我们的梦想,那是我们梦想的光芒。多少先烈的身躯倒成一尊雕塑,多少先烈的血汇成一条河流,多少先烈对生死苦累不屑一顾,多少先烈待人民大众亲同手足,多少先烈把自己铺成道路,多少先烈把废城建成高楼。多少先烈把身体疾劳消瘦,多少先烈把心都无私捧出。‎ 历经一次次磨难,见证一次次风雨。‎ 和谐的祖国、幸福的祖国。祖国迈开坚实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未来,一步步走向美好。见证,共和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共和国欣欣向蒙的局面。我们欢欣鼓舞,我们心潮澎湃,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解释了“见证”的含义:表层——指确定不移的事实或事物;深层——指参与其中的亲历者或给予深切关注与思考的观察者记录者。并且材料提供了具体的实例——鸦片战争、拉贝日记;钟南山、路遥。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凝聚民族群体的公共记忆,如何书写重大社会事件的信实历史;接着再指出意义——考验一个人的道义良知,对于国运和人生利害攸关,影响深远。因此,学生围绕“见证”分析原因,阐述意义,指出办法即可。‎ ‎【立意】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见证祖国苦难;见证祖国辉煌;历史的见证。‎ ‎【结构】‎ 文章开篇写见证是经历,是人生与社会记忆的凝聚。接着写“见证中国人民从苦难中站起”;“见证新中国的成立”;“见证祖国的辉煌与发展”。见证,共和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共和国欣欣向蒙的局面。结尾表达见证祖国变化的喜悦。‎ ‎【素材】1.历经一次次磨难,见证一次次风雨。‎ 没有走过路的脚,不称其为脚。没有脚走过的路,可能称其为路。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是艰苦创业,才有了眼下这美好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为我们祖国建设打新了一幅美丽的宏伟前景。我们启动改革开放的杠杆,创新是亮晶晶的支点。让品格的结晶,加上最丰硕的果实呈现给你。过去,这里狂烈的风沙让你的皮肤粗糙;现在,这里柔曼的水让你的肌肤细腻光滑。‎ ‎2.祖国,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祖国建设者,以风风火火的工作姿态,与时俱进的工作心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繁荣富强。这是怎样的情怀,脚步有力神情飞扬,那是勤劳的体温,用是智慧的体温,那是坚实的脚步,那是厚实的肩膀。鼓起创新的翅膀,才会拥有辽阔的天空。祖国!从你厚重的书卷里,我读到你浓彩重抹的华章。天空是为翅膀准备的,所以天空才会高远。路上也会有风,也会有雨,但你能在风雨中,欣赏风景。中国是盛产传说的地方,盛产传说的地方是幸福的地方。心灵的天空有多高,发展前景就有多高;仰望有多远,前景就有多远。只要不在今天的风雨中忧郁,你便会迎来明天的绚丽的彩虹。没有天空就没有建筑,中国的建设天高地阔。改革者的步伐铿锵有力,科教兴国的力度壮阔波澜,以其巨大的肺活量,同春天一路呼吸。‎ ‎3.我们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每一次改革开放的力度壮阔波澜。我们以其巨大的肺活量,同改革开放的春天一路呼吸。你可以从每一次改革领略一种气势,你可以从祖国发展感受一种速度,你可以从不断建起的楼房仰望一种高度,你可以从祖国不断壮大体会一种力度,你可以从林立的楼群切入视线,你可以从刷新的成果收获惊叹。这一切,来自祖国人民坚实的脚步;这一切,来自祖国人民厚实的肩膀。‎ ‎60年的奋斗,一路走来。一个个力的章节,一个个美的段落。耕一层云,梨一曲彩虹,我们把春天设计,我们把巨龙的翅膀种植。打开未来的前景,把辉煌筑起。‎ ‎4. 北京奥运,我们见证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盛会;神七飞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吹响了向航天进军的号角。护航编队远赴索马里,我们见证了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南极科考载誉而归,我们见证了挑战生命极限的不屈的民族脊梁见证的将成为历史,一段辉煌凝重的历史。‎ 长江见证了三峡水利枢纽,黄河见证了拉西瓦水电站;塔里木盆地见证了西气东输的豪迈,青藏高原见证了天路的神奇;西部大开发见证了党中央的统筹兼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见证了国家的远见卓识。‎ 我们见证了祖国现代化建设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那样的铿锵有力;我们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每一年可喜的成就,那样的赏心悦目。‎ 我们见证了香港、奥门继续持续了繁荣与稳定;我们见证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更加密切;我们见证了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们见证了祖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制定的一揽子计划正逐步发挥作用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见证的太多太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从童年走到了中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从和平走向了和谐。‎ ‎3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见证,指确定不移的事实或事物,比如鸦片战争、拉贝日记;也指参与其中的亲历者或给予深切关注与思考的观察者记录者,比如钟南山、路遥。如何凝聚民族群体的公共记忆,如何书写重大社会事件的信实历史,考验一个人的道义良知,对于国运和人生利害攸关,影响深远。‎ 请以“见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在主标题正下方写一句话作题记,文章具备叙述基本要素,语言表现力强,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见证 ‎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 历史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历史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富起来”;历史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中国人,将会有更多的奇迹见证于世界。其实,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 寒假中,我就做了一次历史的见证人。那是一次参观行程,早晨,大家迎着满面春风,踏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惬意极了。遥遥见到那矗立的高大建筑,我们立刻加快了步伐,直奔目的地——杭州博物馆。‎ 漫步于这座坐落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吴山的博物馆内,陶瓷、书画、玉石、印章、邮票……无不令人啧啧称奇。走进古钱币馆,大家立刻被沉甸甸的文化气息给感染了。馆内存放着大量不同国家与朝代的钱币和铜像,钱币上还印有各种活灵活现的图案。隔着一层玻璃,却深闻到了岁月的气息。‎ 一枚名叫“招纳信宝”的铜钱瞬间引走了我的目光,它的正面雕刻着“招”“纳”“信”“宝”四个大字,铜质铸造异常精美,如鬼斧神工一般令人赞不绝口。正是这枚小小的铜钱,瓦解金兵数万,迫使完颜昌退兵而胜。许许多多的铜钱虽早已斑斑痕迹,但它们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人,见证了贵族生活在雍容华贵下而民众的生活却截然相反,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封建王朝从兴盛到腐败。一座又一座的铜像依旧栩栩如生,巍然伫立,折射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这些见证人带我们穿越回数万年前,那个充满着勾心斗角,贵族称霸的时代。‎ 转过一个拐角,便来到了书画馆。映入眼帘的是大量珍藏于馆内的书画作品。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等闻名天下的大书法家字体独成一派,笔墨酣畅淋漓,刚健有力。正所谓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自然,楷书端庄大方,草书凤舞龙翔……视线一转,数匹骏马赫然从画中气势磅礴地冲撞而来。一幅幅画画出了华夏春秋的演变,画出了日月星辰斗转星移,也画出了社会上种种的是非善恶……‎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下,人们或许已忘记了过去生活条件的艰难,忘记了皇室贵族为了私利而互相残杀。一回畅游,让生活在和平时代下的炎黄子孙见证了古人为了如今的生活条件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见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只有时常铭记起这段历史,才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离开博物馆时,已是黄昏时分。街旁华丽的霓虹灯渐渐点亮天空,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们沉醉于灯红酒绿。大家带着不舍与深深的回味,各自踏上回家的旅途。‎ 见证是记忆的凝聚,是心灵的观察。我们在见证人生的喜悲中感悟人生;我们在见证历史的变迁中体味改变。一生中我们会见证很多事情,让我们做好见证人,见证自我的发展,见证群体的进步,见证祖国的腾飞!‎ 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我们,也将是历史的见证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要求以“见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正如材料所说的那样,“见证”可以是具体事事物,也可以是亲历者、观察者、记录者的关注与思考,更有着与人生和国运利害攸关的重要意义。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关键是,我们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在意什么。找对了方向,人生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找对了方向,国家也会越走越强大、辉煌。注意写出“记叙文”,也就是通过记叙来表达关于“见证”的某些感悟。‎ 参考立意:‎ ‎1. 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如蛟龙探海、量子通讯卫星上天、嫦娥探月等等。‎ ‎2. 生活的变迁见证了人生的悲喜。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他人,也可写自己的经历,在文体的选择上最适合写成记叙文。‎ ‎3. 某些具体的事物见证了观念的变迁。如手机见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转变,门的变迁见证了城市人际关系的亲疏等等。‎ ‎4. 无论国家、社会、历史、个人层面,见证都需要每个人的实干精神。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联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新时代发展理念来行文立意,从而让文章更具有时代感。‎ 参考素材:‎ ‎1.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历史的久远,见证了城镇的繁荣发展,是民族之魂,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热爱着自己的故乡——敕勒川。历史的跨越,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敕勒川儿女们对这片广阔平原的一腔热血。今天,我们将一起掀开尘封的史册,去见证辉煌岁月的不朽篇章。‎ ‎2.接下来我们将正式步入三楼展厅,首先参观的是“革命史”展览馆。人物雕像和不计其数的展品及文化背景令我们应接不暇。我们穿越历史来到大窑遗址,古人凿石取火的场景,以及石斧、石锛等石器,让我们不禁赞叹古人那种神功开物的智慧。博物馆给与我们穿越感,历史感,震撼感,身临其境,战国时期的青铜鼎、春秋时期的青铜剑、秦汉时期的铜弩机、瓷器、书画等如同珠玑一般,璀璨夺目。元代的白釉剔花瓶,罐身绘于白燕还巢的春归盛景,体现了生机盎然,春归大地的自然景象。粉彩荷叶形杯,形似荷叶,神似荷叶,精巧别致,巧夺天工。蓝釉橄榄瓶,釉质细腻,极光幽沉。古近代名人书画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敕勒川平原上也有过一段激昂的战火纷飞的岁月,从“独贵龙运动”到内蒙古政府成立,多少革命伟人,如王若飞,乌兰夫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是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现代科技声光电的结合为我们重现了一场场逼真的战争场景,革命先辈的雕像手中高举革命英雄主义伟大旗帜,斗志昂扬。让我们在一次见证了革命历史不朽的丰碑。‎ ‎3. 长江见证了三峡水利枢纽,黄河见证了拉西瓦水电站;塔里木盆地见证了西气东输的豪迈,青藏高原见证了“天路”的神奇;西部大开发见证了党中央的统筹兼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见证了国家的远见卓识……见证的将成为永恒,一阵刻骨铭心的永恒。‎ ‎4. 我们见证了香港、澳门继续保持了繁荣与稳定;我们见证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更加密切;我们见证了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们见证了祖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制定的“一揽子”计划正逐步发挥作用……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见证的太多太多。‎ ‎5. 科技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的崛起坐上了高速列车!是否还记得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否还记得杜甫的“家书抵万金”?高铁的发展使得蜀道不再那么难于翻越,家书也不再那么难以收到。科技促进了高铁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朝发夕至”。成都至上海的动车使得蜀道不难,而且动车组的发展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于是“李商隐”不会再因为思念妻子而夜不能寐,“杜甫”也不再因为思念亲人而感慨,因为只需坐上高铁即可。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这个速度也将使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看今日科技辉煌之中国,真乃厉害了,我的国!‎ 参考结构:题目是“见证”。文章以参观杭州博物馆为记叙内容,通过描写参观过程及感悟来表现主题。作为记叙文,本文参观路线清晰,与“见证”有关的感悟独到深刻,比如“许许多多的铜钱虽早已斑斑痕迹,但它们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人,见证了贵族生活在雍容华贵下而民众的生活却截然相反,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封建王朝从兴盛到腐败”“一回畅游,让生活在和平时代下的炎黄子孙见证了古人为了如今的生活条件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见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只有时常铭记起这段历史,才有奋发向上的动力”,结尾更是升华了主题“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我们,也将是历史的见证人”。‎ ‎3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近代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先生说:“什么是青年的大敌?我告诉你,顽固的头脑是一个,时髦的朋友是一个,颓废的习气是一个,厌世的思想是一个。”‎ 那么,你认为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大敌”是什么呢?请就此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针对现实,有理有据,体现一定的批判精神。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告别懒惰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肯定都会有一些坏习惯,如说睡懒觉,贪吃,话多之类的特点,相信大家一定都觉得自己的毛病很烦人吧,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我们的文明素质必须得展现出来,但是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影响了我们的形象。‎ 懒惰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特点,有的人是不定性的懒惰,心情好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觉得累,反而精神越来越集中,但是一旦遇到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便会暗淡许多,简单的事情我们都会因为心理思想的原因变得不愿意去动手,更别说哪些大的事情了。有的人是天生的懒惰,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动手完成,依靠家里面和朋友的力量来完成,或者直接把事情放在那里不管,就当没有遇到过。所以这样的懒惰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我们已经从小养成的习惯,是很少有可能在短的时间内纠正,相反,我们越是不管它,越是让它纵横,那么我们的坏毛病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 在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冷,大家肯定都喜欢在被窝里睡懒觉吧,但是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时间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对身体无害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保证不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危险的环境中,更不能让自己给自己带来危害,我们要学会合理的生活,正确的面对前方的道路。‎ 懒惰是一种习惯,他也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大度造成的,我们如果对自己狠心一点,哪怕在寒冷的天气,哪怕在麻烦的事情,我们都毫不退缩,勇敢的向前迈进,那么我们的行为习惯就会有很大的改善,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也会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坏毛病,就不会以为自身的习惯给自己带来太大的损失。有的时候懒惰就是一道阻碍自己前行的墙,我们想要穿过它,但是懒惰却不让我们穿过它,于是我们就会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向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丢失掉了很多机会,包括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 懒惰也是能够决定成败的因素,一个人的天资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机智,但是如果后天的努力和付出不够多,那么他跟平凡人相差不大。但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经过无数磨练和培养,那么他将会有很大的几率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所以我们不能看低自己,更不能让自己面对事情缩头后退,我们要昂首挺胸,给自己自信,让自己不再为懒惰的存在而影响自己的步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点,那么相信我们已经要甩开懒惰了。‎ 想要做到勤奋也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养成不拖拖拉拉,敢于接受自己有实力完成的任务的习惯,并且朝着终点不断迈进,遇到困难毫不低头的性格,这就是勤奋。勤奋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但是能不能够掌握就得看自己的努力达到标准没有,我们想要摆脱懒惰,学会勤奋,那么就应该先把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不要总是想着等到明天再去完成。这就是最基本的事情。‎ 勤奋是我们给自己信心和鼓励,有了它,我们才会不断的挑战困难,面对更多的挫折,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懒惰而选择逃避,最后以失败和无成结束。勤奋,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我是一个勤奋的人,我并不懒惰。我是最棒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观点发表看法。本则材料引用近代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先生的一句话,围绕青年的大敌,讲了四种情况,顽固的头脑,时髦的朋友,颓废的习气,厌世的思想,结合要求“你认为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大敌’是什么呢?”不难发现,材料是在讨论青年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材料所讲的四种情况是个引子,考生可以针对这四种情况任选其一论述,也可以从当代青年可能具有的缺点来立意。‎ 参考立意:‎ ‎1.浮躁让人粗心大意,当代青年应静下心来;‎ ‎2.抗压能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挫折,青年应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3.目光短浅终难成大事 ‎4.给孩子插上独立的翅膀,独立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素材:‎ ‎1.要学会自己走路,不要老依靠父母和他人。不管他们财富多大,那是他们的事,我们要自己创造财富,让大家见征我们存在的价值,那样生命才有意义。——(著名学者)方海权 ‎2.莎士比亚离家寻自立:莎士比亚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他出生在斯特拉福的一个富商之家,但他16岁就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他当过乡村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还帮人家做过书童,他还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自立,他还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荷兰、意大利闯荡。寻求自立过程,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出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世界戏剧的伟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老记者鼓励女儿“出走”:据一位在密执安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介绍,有一位美国女青年学生谈到“边学习边工作”生活时,认为很有意思。有时也觉得挺艰难的,可还是坚持下来了。她父亲是个老记者,属于中产阶级,并不是没有钱供子女上学。有一年,她回家看望父母时,曾问父亲:为什么当她18岁时,就鼓励她离家“出走”?她父亲回答:“因为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受教育,一是要有独立性。这不仅指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还包括要锻炼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个性,努力自强不息。”‎ 结构示例:文章题目“告别懒惰”亮明观点,揭示主题;作文以中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开篇,让读者感同身受,指出告别懒惰的重要性;之后结合现实,分析了青年懒惰的表现特点、懒惰的原因,表明了作者对懒惰的否定态度;然后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了青年要改变懒惰的方法“勤奋”。结尾点题并照应题目,强调勤奋,号召当代青年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我是一个勤奋的人,我并不懒惰。我是最棒的”。‎ ‎【点睛】谈论“青年的大敌”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学生写作容易流于说套话,为了避免出现假大空的作文,写作前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些鲜活素材,比如名言警句、精彩语段以及新颖典型的事例,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创新思维,不一定非得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可能会更具体有效,富有表现力说服性。‎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心灵之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透过标题,我们可初步感知作者的文学素养,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有经验的考生,往往会在作文中,尤其是短时间内就要判定分数的考场作文,拟一个亮丽新颖的标题,留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 常见拟题方法有:1.论点式,表现为主谓、动宾短语,或判断句、祈使句形式:直接亮出观点,为阅卷老师节省时间,避免误判;2.问悬式,巧用问句,设置悬念或矛盾,引发兴趣,新奇抢眼;3.并列式,对偶、对仗、排列词语,形成对比、对照、类比关系,整齐生美;4.反复式,指题目中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又叫复沓、叠词或反复;5.化用式,巧借相声小品、影视剧歌曲的名字或经典语句,古诗词、名言警句、歌曲题目和歌词等;6.比拟式,巧用比喻、拟人,想象丰富,形象亲切生动。‎ ‎34.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这里,“精神”可以指道德境界,也可以指情绪状态,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比私我意识、俗常思考更高尚更永恒的心灵特质与意志力量。‎ 以上说法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作为参加某青年论坛的发言稿。角度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站在历史的拐点,回眸一瞬,风声点点,马铃清脆,这一眼览尽千古悠悠,栉风沐雨中早已洗净一代代风流人物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没有随之一同老去,崇高精神永存,感动之心常在,每一次动辄全身的感动告诉我:人需要有一点精神!‎ 乘舟浮泛历史长河,或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我见多少仁人等待着,等待斩将搴旗,等待羽扇纶巾,是的,人需要等待的精神!等待中,李白踏上了蜀道;杜甫觅到了草堂;陶潜心归终南山;欧阳修醉在醉翁亭;等待着,诸葛孔明在草庐了知天下大事;林逋在西湖边陪伴鹤妻梅子。等待是美丽的,那份淡定与从容别有一番英雄之气,等待惊天一鸣,等待千古垂倾。多少人在排起的长队中满腹牢骚,学不来这数久年的等待,的确,人需要有一点等待的精神!‎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人生之海,有平静也有风浪,大浪冲刷,多少颗浮燥的心经不起半点亏待,于是乎,人需要一点忍的精神!韩信出身市井,身份卑微,街头无赖的嘲笑乃至胯下之辱,他一一咬牙忍过,几多年后却助汉赢了天下;刘备织履为业,在兖州被曹操软禁、束缚,无事可为,他却将心一横忍下,却最终为百姓称赞,青史永载。忍是必须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功之人必定了解“忍小谋大”之道。多少人因那小小一点吃亏便记恨千日,前人之忍让人警醒:人需要有一点忍的精神!‎ 流星一闪而过,却刺穿整个天幕,这奉献让人倾慕,昙花惊鸿一瞥却芬芳整个世界,这奉献让人感动,是的,人需要一点奉献的精神!艾伊修女捐出诺贝尔和平奖奖金于非洲儿童;罗忠贵老人蹬车19年,33万元全部资助大学生;比尔·盖茨倾其所有,580亿美金奉献于更需要它的人。奉献是永恒的,它有如世上另一注明月,点亮整个人间。多少人家财贯亿,却不肯相资一毫,体会不到这永恒的快乐,真的,人需要一点奉献的精神!‎ 人需要有一点精神——等待寒冬散尽,春燕来,忍住万千寂寞,百态孤独,奉献醉红卧暖,点燃霜秋。人需要这精神温暖世间,照亮周围。‎ 青年朋友们,我们是新时代的开创者,站在新的起点,极目远眺,历史的一页已然翻过,但崇高的精神却高挂星空,俯瞰人间,时时提醒我们,人需要有一点精神!‎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给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审题:在理想追求日趋驳杂、思想观念日趋多元、生活方式日趋多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课题,也是高考的考题。本题聚焦考生精神发育和思想成长,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这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历史的潮流。新时代的新青年,就要在时代与潮流中,追逐青春梦想。本题材料首先引入伟人的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然后对“精神”的内涵作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尽管朝代不同,时代各异,发展阶段不一,但人们干事创业,都离不开饱满旺盛的“精气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强调的是“精神”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谋求成功”“获取幸福”“得财富”“突破困境”“成就精彩”需要“精神”;职场,官场,商场,考场,战场……场场都需要“精神”;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工人,农民……行行都需要“精神”;商业界、企业界、学术界、文艺界、军界……界界都需要“精神”……。考生可以聚焦“精神”的内涵,阐释对“精神”的理解;可以列举人物事例,表达“精神”对于人的重要;还可以具体到某一种或者几种“精神”。注意议论文的文体要求,还要注意写作的情境要求“参加某青年论坛的发言稿”,写作时要结合青年人在“精神”方面的成长需要,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1)作一个精神富有的人(2)让精神提升我们的涵养(3)新时代新精神(4)青年尤其需要精神的养料(5)崇高的志向就是青年的精神旗帜 参考素材:‎ ‎(1)精神是遇到挫折后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志气,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精神的人,不仅可为人,更可谓人杰,陈涉仰慕“鸿鹄之志”,最终振臂一呼。位列世家;项羽志在天下,一句“无可取而代之”“成就了霸王之业”。“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留取丹心照汗青”,前人的志向,无不融入了自己的尊严和节操,只有如此精神的人才能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他们的人生已成为朵朵永不凋零的奇葩。‎ ‎(2)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慨叹“人比黄花瘦”,但也高歌“死亦为鬼雄”;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怀恋“金戈铁马”,但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我喜欢意志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又“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个人的精神是不一样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他们才会在人们的心中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的确,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 ‎(3)人需要有一点正直的精神,正直的光芒总会穿透黑暗的乌云,散落在人们心中,给人以希望之光。夜幕悄悄地降临,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但是,在知府杨振的府宅外,却有人前来拜访。原来是下属官员带重金前来送礼,杨振却拒绝了。“夜深无人知,知府为何不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振毅然将他送出门外。为什么他没有收下?因为正直的光芒在他心中照耀,即使天黑了,但他的心依然光芒照亮,所以他必须拒绝。一个人只有心中充满正义,才会懂得正直,也才能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4)人需要一点奉献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奉献会给他人带来美好的期盼,也让自己快乐。八十年代的青年张海迪,她终日忍受残疾的折磨,埋头快乐地学习生理学、针灸学,使一个个患者离开了病床,拿起了工具,走向广阔天地;她用热情洋溢的信念抹去犯罪青年眼前的阴影,使之愉快的重张生命之帆;她以内容丰富的泽蓍向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她说:“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如果当初他不这样做,那么这个世界只不过多了一个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但是却少了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结构示例:《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开篇直接入题,亮明观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设置三个分论点:人需要有一点等待的精神;人需要有一点忍的精神;人需要一点奉献的精神。结尾总结,发出呼吁。‎ ‎【点睛】‎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季节”“诗意地生活”“我能”等等。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首先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考生写作时偏向一方面;其次,有利于考生的思想迅速集中,能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写作。命题作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限制性,命题作文给出的作文题目,要求所有考生用同一个题目写作,这是文章标题的限定。实际上,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文章的立意方向。因此考生作文就多了一些比较点,就评卷而言,便于比较,容易分出优劣;二是富于启发性,命题作文只给一个概念或者短语让考生写作,要考生根据这个概念或短语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未来的生活情景,再对此做理性的思考后进行写作。不管哪咱类型的写作,主要是从审题、立意、选材、安排结构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