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新余市2017高三毕业年级二模
语文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
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礼记》所载《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
B.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
C.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的实证,包括殷商的甲骨文,先秦两汉的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
D.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盘庚》《商颂》等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骨文从文学角度看,其文字载体意义有两个,一是从文字数量来考虑的,一是从文字书写角度看的。
B.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
C.甲骨卜辞是早期文学的一种,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
D.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就造成了它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
B.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
C.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心深处有丰碑
于良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候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会春,脑子转的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后来,杨会春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的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去年12月初,李保国正在邢台市做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邀请他去村里作指导。本来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答应了下来。可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的人员都劝李保国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们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就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有说清楚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都过上他们向往的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么能不爱戴他、不尊崇他呢? 百姓们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摘编自2016年6月13日《河北日报》)
4.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的声音”一语,暗示出李保国平时与老乡们联系之紧密、感情之深。
B.“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表和通讯名字一样,是李保国怕农民说不清,取“模式”为名方便指导。
C.开篇写人们为李保国办理丧事,结尾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前后照应,既暗示丧事办理——因为坟上是要立碑的,又突出他所建功业。
D.倒数第三段以一组问句构成排比,引发人们思考,紧接着下一段用一句话进行回答,这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李保国崇高的思想境界。
5.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农民增收28.5亿元”,突出李保国之辛苦及工作卓有成效。
B.“外出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以去世前的一组数据,突出他为了农民脱贫,像个“拼命三郎“一样工作着。
C.“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这是李保国在计算自己的劳动效益,主要是突出他的自豪感。
D.“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一天多”“小灶”主要目的是突出杨会春的脑子慢。
E.“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通过强调时间,表现出李保国急农民所急,不让农民空等的品质。
6.为了表现李保国的精神品质,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说明。(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乡下佬的劝告答案
〔美〕威廉·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
“你会知道的。”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老人说,“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
“婊子!”老人喊道,“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装做聋子,”老人说道,“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
“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老人说道,“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我们不要多谈了。”老人说道。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老人说,“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老人说道,“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谢谢你。”我叔父说道。
“还有一件,”老人说道,“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
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
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
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
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
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
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
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
“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他说道,“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老人远望着天空。
“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他说道。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主要是体现叔父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
B.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C.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
8.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9.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0.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移河东 移:调任
B.恕甚德之 德:感激
C.会西鄙有警 鄙:边境
D.为戎人所剽 剽:劫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C.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
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5分)
(2)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带有泉水的青峰一样凝重;琴声越来越远,又如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的黑鹤凄厉的叫声。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
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在作用上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出本诗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他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 ”。
(2)《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送东阳马生序》中人们愿意借书给他,是因为他,抄录完之后,跑着送还给书主人,表现他十分守信的一句话是:“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
②新近兴起的叫“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陈忠实决定性的影响,他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人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醍醐灌顶。
③小说开头寥寥几句的对话,安六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掷地有声,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④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⑤小羽先前的一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更加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⑥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毋庸置疑的。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针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还需认真思考。
B.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民币近期对美元贬值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所致,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④⑥⑤②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②④⑥⑤
D.①③④⑥⑤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 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21.根据下面这幅题为“车祸的影子”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1)简单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字)(3分)
(2)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字)(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一个消息轰动了媒体,武汉某家长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放心不下,就在孩子身上装了3个“追踪器”,孩子的情况每天24 小时尽在眼底。对此,有人指责这个做父亲的过分紧张、过分焦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孩子成长;有的则对此行为持认同态度,认为多一重保护措施,就少一些安全隐患;还有的由此联想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希望政府加强治安管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
1.C 【解析】范围不准。①文中的“铜器铭文”是指“殷商”的,不是秦汉的;②文中说的是“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不是所有的“先秦两汉传世文献”。(3分)
2.D【解析】因果错误。原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也就是说,选项把因果关系弄反了。(3分)
3.C【解析】“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推断错误。原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可以推出铜器铭文与青铜器制造密切相关,但不能得出“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3分)
4.B(根据后文“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 展之路”来看,显然是指“探索”致富形式,而不是为了指导农民方便。)(3分)
5.CD(D主要不是突出自豪感,而是突出他心里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农民脱贫的事放在第一位。D主要是突出李保国在教学时的耐心。这两个选项特别注意“主要”二字,事例本身就是赞扬李保国的)(4分,每项2分)
6.①细节描写,如电话通话录的名字,表现出他对农民方便的事情记在心上;②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 内心世界的崇高。如去石家庄不辞劳苦所说的话,表明其为农民脱贫的急切心情。③善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教杨会春、到前南峪村指导等典型事件表现他一心为农民着想的品质。④通过列举数据来表现他的崇高品质。如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表现他为农脱贫奔美好的 信念。(答对任意一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3分,答对任意三点5分。)
7.答案:D(A项旅行回来后叔父看望“我”的言行不能体现他的热心和关爱;B项美立克在听叔父的教导时“一直恭恭敬敬”不恰当;C项后文美立克的经历证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很安定和谐了。)(3分)
8.答案:①心有不满,他不想再听叔父的唠叨指责。②
心有怀疑,他已经不再相信叔父所说的内容。③敷衍叔父,他认为叔父既理解不了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敷衍他。(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答案:①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乡下佬的劝告”来展开的。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去想象他劝告的内容和效果等等。③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乡下佬”三个字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美立克的叔父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同时也赞美了美立克顺应本心的需求、敢于打破先辈人的规矩的勇气。④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内容。(6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10.答案:B(详见译文,3分)
11.答案:B(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3分)
12.答案:B(“职责内从来没 有出过什么差错”表述错误。宋太初任陕西转运使时,其副使卢之翰运送军粮被敌人抢掠而去。)(3分)
13.(10分)答案:【】
(1)皇上认为情况紧急时,难以同心协力,就任命宋太初为四路的都转运使,紧要的事务让他统一协调规划。
( “缓急--偏义复词”“均济”“要切”“俾同”各1分,句意1分)
(2)我喜欢用古代圣贤的思想道理来契合当代的事情 ,然而担心学识不够广博,于是用笔有选择地记录下来,来防备脱漏遗忘。( “契”“博”“简”“阙”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考中进士,初入仕担任大理评事、戎州通判,凭借良好的政绩而闻名。皇帝下诏褒奖赞美他,升任将作监丞,后来转任太常丞。雍熙三年,担任成都府通判,赐给他绯鱼袋。正赶上皇帝下诏征求直言,他就写了《守成箴》呈献。淳化初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北方正在打仗,选任他为雄州通判。淳化二年,他又担任京西转运副使。不久,调任河东。宋太宗至道初年,宋太初升任兵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当时陈恕是盐铁正使,宋太初有任何计划安排必定询问陈恕,不曾自作主张争功,陈恕认为他很有德行。正巧西部边境有紧急情况,转运军粮艰难急切,宋太初就充任陕西转运使。至道二年,命令白守荣、马绍忠护送粮草,分三批运往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背旨 意一起运送,被戎人抢劫。皇上大怒,逮捕了宋太初和副使秘书丞窦玭,将他们关入狱中。宋太初被处罚为怀州团练副使,卢之翰、窦玭
削职为民。第二年,朝廷重新起用宋太初为祠部郎中,让他做梓州知州。不久又恢复了他原来的官级。宋真宗即位后,把宋太初召回京城。咸平初年,宋太初官拜右谏议大夫,任江陵府知府。蛮寇骚扰入侵江陵,宋太初凭借便宜行事之权,制服了敌人,皇帝下诏褒奖了他。咸平三年,他再次担任梓州知州。第二年,益州长官雷有终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还乡,皇帝下诏宋太初前往代理。当时把川陕分为四路,各路设置转运使。皇上认为情况紧急时,难以同心协力,就任命宋太初为四路的都转运使,紧要的事务让他统一协调规划。宋太初与钤辖杨怀忠很不和睦,当时蜀地刚刚安定,皇上担心他俩在处理事情时会有矛盾,就立即把宋太初召回京城。恰值御史中丞赵昌言等人因事获 罪被弹劾,皇上就任命宋太初代理御史中丞的职务。在这以前,审查揭发有罪的大臣必须预先请示朝廷的旨意,宋太初认为有失御史的体制,在立案后才禀报皇上,当时的舆论认为他正确。不久,宋 太初出任杭州知州。宋太初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以浙东地区地势低洼潮湿、身体不便为由,请求到近地就职,得任庐州。疾病缠身时间久了,糊涂健忘,不能够治理大郡,被接连调任到汝州、光州二州。景德四年,宋太初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宋太初性格周密谨慎,所到之处有任职干练的美誉。曾经撰写了《简谭》三十八篇,自序大略说:“我用尽平生编纂汇集儒、道、释的学问,曾经认为《礼记》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自然 之理,佛家的无为之说,它们的思想宗旨都是一致的。我喜欢用古代圣贤的思想道理来契合当代的事情,然而担心学识不够广博,于是用笔有选择地记录下来,来防备脱漏遗忘。”
14.答案:CD(C应该译为: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是一种由远而近的感觉,而不是比喻凝重,此比喻重在“水”而不是“山”;同理,应该译为: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是一种声音向远的感觉,并不是指“凄厉”。--关键在于诗歌的翻译。D“急促”改为“悠远”。) (5分,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
15.(6分)答案: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1分)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 的情形,(1分)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②同时借月光、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1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1分 )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
16.(5分)(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不敢稍逾约
17.D(①正确,五彩缤纷:五彩 :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符合语境;②正确,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③对象错误,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不能用来形容“老农形象”;④正确,荒诞不经: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符合语境;⑤正确,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符合语境;⑥不合语境,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 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应改为“难能可贵”;故选:D.)(3分)
18.D (A为成分残缺,缺介词“针对”的宾语,应为“针对……的问题”;B.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剖析”与“现实”动宾搭配不当或“案例”和“现实”
互换位置。C句式杂糅“原因是……所致”;) (3分)【】
19.A(③句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句紧承③句,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④句承①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⑥句承④句的比喻,⑤句承⑥句的“千姿百态”,⑥⑤两句同时回应③句揭示两者关系。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3分)
20.(6分)
① 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
② 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
③ 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的(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6分)
21.(1)一辆汽车在行驶中撞在了一棵大树上,车后的影子看起来像一个酒瓶。(3分)(2)批评了当下存在的因醉驾而造成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丑恶现象。(2分)
22.(60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提示:①本题中“对此”中的“此”是指装追踪器这件事。后面附有对这件事的三个看法:一是指责,二是赞同,三是由此联想社会治安,即认为这是无奈之举。
②本作文实质:用自己懂得的道理,说明你是赞成跟踪,还是反对跟踪。或是由跟踪这件事,反应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