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2020-2021 学年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第二单元 (能力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七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
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显示了它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
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
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
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心理状态和精
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
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
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
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
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
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
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
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从表面上看来貌似逍遥的人与物
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它体型太大,飞翔
时不仅需要借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
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斥鴳由于生活环
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没有能力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翱翔,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
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月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
而寿命较长的冥灵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
看上去似乎比动物、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
受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
2
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在此我们可以发现庄子论证自由的
逻辑进程,那就是离开自然原始本性愈远的物性,就愈不自由;因而要获得自由,就必须离弃物性,
恢复自然的原始本性,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无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克服时空等局
限而进入永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
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
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有删改)
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的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
出地位。
B.从《逍遥游》中,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心理
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逍遥游》中的大鹏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
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 项,“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的第一篇”说法
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的内容,“把《逍遥游》放在《庄子》的第一篇”不一定是庄子的做法。故选
A。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中的“逍遥”
相比,内涵更加丰富。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逍遥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逍遥哲学的认识论根源
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作者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
都是不自由的。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和其他动物、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
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答案】C
3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要求选出
“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 项,“宇宙中的万物都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
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张冠李戴,这是庄子的观点,不是作者
的观点。故选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庄子的《逍遥游》中,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
自然融为一体。
B.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是“逍遥游”,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C.“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富贵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
“逍遥”。
D.大鹏和斥鴳在空间上有局限,朝菌、寒蝉、冥灵和大椿在时间上有局限,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
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
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只要我们不为功名富贵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
‘逍遥’”中“只要……就”说法爱国与绝对,且该句曲解文意,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
法达到真正的“逍遥”的。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2014 年,在“反四风”的形势下,演出市
场及舞台演出制作公司 60%倒闭,艺术品、画廊行业持续低迷;同时由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同质化、
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 70%-80%处于大面
积的亏损;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
4
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板文化
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
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截止 2014 年底,市场每 6 天就有一起并购
案。同时加上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
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这些现状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在低水平,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面临着巨
大的市场需要以及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重大调整的机遇,这些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也是文化产业的发
展基础。
(摘编自于建玮《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材料二:
分行业类型来看,2016 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7.6%,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为 38.6%;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 13.0%,占 9.3%;而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7.5%,占
52.1%,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此外,2016 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
出为 800 元,比 2013 年增长 38.7%;属于文化服务业的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 4.7%,高于
2013 年 4.4%的水平,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2016 年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作为国内首档大型文化创意创投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意中国》选择的制作路径——文创、投资、
综艺跨界融合,则显现了其对文创产业“痛点”的把握,即搭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
的平台,让文创业者与投资人零距离对话。
节目依托综艺这一日臻成熟、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以及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全媒体的播出
架构,形成了更具关注度、话题性、实效性的平台。投资人、文化名人、创业达人做嘉宾,或给出
前瞻规划,或提供理性建议;投资机构代表和百姓投资人组成“百人天使团”,根据各自投资意愿,
5
选择文创业者与项目。对参加《创意中国》的文创团队和创业者而言,闯过“猎奇好创意”“创意
秀出来”“资本爱创意”三关后,就可以与投资人零距离对话,就可能遇到投资的“天使”。从《创
意中国》录制开始,短短 3 个月,就有 12 家创业公司与现场的投资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
(摘编自梅松《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台》)
材料四: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在不断升级的旅游
需求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单纯的文化与旅游的集聚已难以立足。未来,文化旅游的融合度将会越
来越高,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将以有效融合为核心。在一个开放的文化旅游循环中,文化和旅游是
主体,但非唯一的存在,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
文化旅游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遗址等内容。文化旅游所应传达
给人们的美,不只是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也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痕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丰富,文化在旅游的认识中得以传承。文化旅游,因
文化而集聚人气,因旅游而塑造人格。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创意驱动个性凸显 文化旅游进入 2.0 时代》)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包括一定的政策因素,也包含其自身问题。
B.2016 年,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并引领着相关两个方面的发展。
C.《创意中国》的制作路径符合当下文创产业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搭建文创资本对接的平台。
D.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有利于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这也对产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
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 项,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化服务产业
占整个收入的 52.1%,但材料中没有信息提示是文化服务产业引领着其它产业在发展。故选 B。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
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
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呈现出两个极端并存的现象,部分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堪忧,而部分
6
文化产业则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B.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种合力的帮助之下,使文化产业
正发生了质和量两个方面的飞跃。
C.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但并不只是包含“文化”和“旅游”这两个要素,它是一
个包含社会诸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
D.文化旅游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
魂,文化和旅游相互补充并获得提升。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
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
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 项,结
合文本内容“同时加上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
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
展”分析可知,互联网龙头企业本身就是三种合力里的“市场”这部分,不能理解成其在三种合力
帮助下。故选 B。
6.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请结合材料概括说
明。(6 分)
【答案】(1)文化企业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单纯的文化与旅游的集
聚已难以立足。(2)抓住现在的有利调整机遇;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台;融合经济、社会、
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道
题首先关注“结合”这个词,意味着应该首先进行文本的概括。“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
概括的方向。“建议”应该是在概括原文要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冰火两重天”
现状,决定需要均衡发展。材料一结尾部分和材料二都提到升级调整,这也是建议的内容。从材料
里提到的投资问题,可以看到融资的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可以围绕着抓住机遇、搭建平台
和提升文化旅游品质等方面来考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7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
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
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
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
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
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
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
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
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
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
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
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
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
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
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
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
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
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
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
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两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
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躲在云层下。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8
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
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
无语,唯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
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
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
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选自《散文》,有改动)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作者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
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
B.作者借滕王阁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种忧郁伤感的情怀,并高
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C.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
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思。
D.文中“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
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意在说明人生无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
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 项,“忧郁伤感”错误,从文中“一腔激
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这句话可知,王勃
当时表现的应是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C 项,“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思”错误,从“王勃馈赠给
它们的礼物”可知,这里应是表达赣江也正是由于王勃的生花妙笔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D 项,“说
明人生无常”错误,结合全文可知,应为“表明对王勃命运的深深惋惜”。故选 A。
8.本文作者笔下的滕王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用意?(6 分)
【答案】①清冷、寂寞、流泪、忧伤。②借滕王阁凭吊王勃,表现了王勃难言的遗憾与伤痛,慨叹
9
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抒发了对王勃的千古之思,为王勃的际遇而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本文作者笔下的滕王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用意”,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概括作者笔下滕王阁的特点,二是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而概括作者笔下滕王阁的特点,
首先应整体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归纳。从文章的标题“流泪的滕王阁”,
以及“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 “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寂寞的阁上”"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
追随”等语句中,不难概括出其特点,可用“清冷、寂寞、流泪、忧伤”等类似的词语加以概括。
分析作者如此刻画的用意时,可从营造气氛、对主题的表达等角度展开,如作者其实是借滕王阁来
凭吊王勃,表现了王勃难言的遗憾与伤痛,慨叹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抒发了
对王勃的千古之思,为王勃的际遇而伤感。
9.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
遗憾的门。”结合文意,联系王勃的际遇,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 分)
【答案】①人生的道路有很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否则,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②如果
王勃“一心为文”,那就选择了永远敞开的门,但他不甘寂寞,走上仕途,选择了那扇对他来说关
着的门,注定遗憾终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
敲人生遗憾的门。’结合文意,联系王勃的际遇,分析这句话的含意”,然后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
引文,结合语境和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意。理解本题中句子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中关键词
“门”“敞开的”“遗憾的门”的含义:“门”指“人生的道路”;“敞开的”门指自己较为擅长
的,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遗憾的门”指自己不擅长的,不能展现个人才华、
施展抱负,给自己带来不幸的领域。整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选择永远敞开的门可以让自己的人
生成为坦途,而选择那扇关着的门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联系王勃的人生经历来看,这句
富有哲理的话意在惋惜王勃没能一心为文,却敲了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误入官场,触怒龙
颜,两次被贬,探父返回时溺水而亡,留下人生遗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
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
10
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
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
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
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
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
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①改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淳厚的样子。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
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
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
/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
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
慎弗之劾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
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
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出为温令”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据
此可排除 D 项。根据前后文意可知,“从事”是官名,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 C 项。“司隶以密
在县清慎”句意完整,说的是司隶不肯弹劾李密的原因,中间不能断开,而且“弗之劾也”的主语
是承前省略的“司隶”,而不是“清慎”,据此可排除 A 项。故选 B。
11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征辟,是从汉代开始出现的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
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动之以
情”。
C.司空,是三公之一,西周始设立,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管理官。隋唐虽有设置,仍为三公之一,
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
D.武帝,是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
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
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
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 项,“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管理官”错,“司空”主管土
建工程,主管军队的是“司马”。故选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蜀汉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
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的遭遇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
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
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
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
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 项,“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错。“密有才能……
自以失分怀怨”是说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
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故选 D。
12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答案】(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
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
(2)孔明没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谈论,他的言教因此琐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
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
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暇:空闲的时间。师事:拜……为师。
门人:弟子。第二句中,敌:对等,相当。是以:因此。碎:琐碎,烦琐。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又名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
几岁,感伤眷恋备至,笃深的孝道之情,于是积郁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
孝顺和恭敬闻名。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睡,饮食汤药总要尝过之
后才端上去。(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
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
李密年轻时在蜀汉做官,当郎官。多次出使吴国,有才智机辩,吴人很欣赏他。蜀汉平定后,泰始
初年,(皇上)下诏任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官职,并向朝廷呈
上《陈情表》。皇上读后说:“士人有名节,不是平白无故的!”于是停止征召。
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征召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
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询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
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信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身长蛆。安乐公得到诸葛亮
而抵抗曹魏,任用黄皓而丧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那么
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与普通人说话,语言
适宜琐碎。孔明没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谈论,他的言教因此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很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从事,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
难不会结束。”从事把他的信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
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担任汉中太守,自己认为
失去了应有的职分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
“人们也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皇上英明睿智,
13
这话岂能这样说!”武帝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于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夜
罗隐①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②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试,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铩羽而归。②欹(qī):倾斜,歪
向一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明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暗含后悔之意。
B.颔联以“风霜”作喻,意指自己应试时因为朝中无人而受到的冷遇与打击。
C.颈联描绘出客居夜读与异地思家的情境,抒写自己多年在长安生活的凄凉境况。
D.全诗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又有对现实情景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情感饱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 D 项,“相互映衬”赏析有误。本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来映衬眼前悲凉的境况,并没
有“相互映衬”。故选 D。
15.本诗以“九衢双阙夜苍苍”作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苍黑夜色,寄寓自己年华已老、羁旅思乡和一事无成的绝望和愤恨
之情;②照应首联,表现报效朝廷的理想破灭后对黑暗现实的觉悟;③象征,以“双阙夜苍苍”象
征朝廷的黑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作用能力。分析诗句作用,答题的关键是明确诗句的内容是什么。
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其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本诗以“九衢双阙夜苍苍”作结有
何用意,首先明确诗歌尾句“九衢双阙夜苍苍”是景物描写,就应该是以景结情,结尾一般和情感
14
有关,同时注意结尾和首联的照应。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以“长安秋夜”为题,通过在长安
秋夜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首联“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写诗人满怀希望,
离开渔乡来到京城,交代了事情的原因。首句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达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
暗含后悔之意。“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由于自己前途渺茫,充
满沧桑之感,凸显出自己的失魂落魄和无奈;“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两句洗出自己
流落他乡,内心无比痛苦,揭示出一种极度感伤的悲苦情怀;“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的意思是:今后的归计未知而自身年纪已老,只见长安城里九衢双阙夜色苍苍。尾联寓情于景,以
“双阙夜苍苍”象征朝廷的黑暗。尾联诗人表示前程未卜之时又念及年已渐老,最后以街衢宫阙一
切都是黑沉沉作结,突出人生不易,岁月沧桑,感叹自己前程悲苦的哀愁一事无成的凄凉、绝望和
愤恨之情。同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表现报效朝廷的理想破灭后对黑暗现实的觉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鹏背之广;“___________
_________”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两句描绘了新旧更替、生机勃勃的景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乘船回家时,风儿轻轻吹起衣袂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山岭和平原展
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答案】(1)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
风飘飘而吹衣 山原旷其盈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
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翼”“垂”“畔”“旷”“盈”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
的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
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
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
15
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
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
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 16 年后的 57 岁时写成_______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
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
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
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
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
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
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大张旗鼓:
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
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本题可先根据最后一空
的前后内容“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 16 年后的 57 岁时写成________的《桃花源记》”,此处指《桃
花源记》收人称赞合适,选“脍炙人口”,排除 CD。再根据第三空前后文“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
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强调“他”办事果断而有魄力的,所以选“大刀阔斧”合适。故选
B。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
16
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
析修饰成分。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
理解认知”。A、B 两项主客体颠倒,C 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故选 D。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
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
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
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
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
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题根据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
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 A、C 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
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 B 项。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25 个字。(6 分)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①_________,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②________,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大领域: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
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的申报,③_______。
【答案】①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②传统农业生产与节气密切相关 ③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
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范畴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
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语境可知,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②处结合“种瓜”“种豆”
等可知,传统农业生产与节气密切相关;③处结合主要是给“二十四节气”进行领域规划,属于“有
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范畴。
21.下面是某中学处理事故的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17
语言连贯,不超过 150 个字。(5 分)
【答案】学校如有事故发生,就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临时应急救治的工作,同时迅速向学校
领导报告并请求医疗救援。学校领导在向上级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协助医疗救援,安排
老师联系家长,并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
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
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解答此题,考生应先根据题目提示读懂流程图的意思,然后按流程图中的顺序进行叙述。考生在叙
述时要注意箭头的指示方向,比如“临时应急救治”“报告领导”“医疗救援”三者为并列关系,
表述时应注意其关系:“做好临时应急救治的工作,同时迅速向学校领导报告并请求医疗救援”;
再如,先表述“向上级报告”,再表述指向右下方的“现场指挥”,而“现场指挥”又向外发散出
“医疗救援”“联系家长”,以及“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等,这时需要考生分清主次和前后
关系,做出正确表述:领导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指挥,而且现场指挥不但要协助医疗救援,安排
老师联系家长,还要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最后还要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最后考生
还要注意叙述的条理要清晰,字数不能超过 150 个字。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
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
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
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
取到火种。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
就感。
18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
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立意指津】此题考核写作内容,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就钻“最厚的地方”
还是“最薄的地方”进行选择,立意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述,重点注意材料
后面“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
题”的要求,要从“个人”上升到“国家、民族”。可从以下角度立意。“最厚的地方”意味着困
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于个人而言, “钻最薄的地方”就是
缺乏韧劲,拈轻怕重,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敢于“钻最厚的地方”就是不怕 困难,攻坚克难,终将
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 进。于国家而言,核心
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 民心;深化改革中
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 厚的地方”。直面
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面。 “与其花许
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与其跨界发展, 不如专一
执着,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必有大成。
相关文档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导学案2021-06-059页
- 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2021-06-055页
-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1渔父含解析2021-06-056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2021-06-051页
-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及答2021-06-0512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2021-06-054页
-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课时作业8含2021-06-057页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2021-06-0513页
-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2021-06-0515页
-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作业1含2021-06-0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