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诗教争礼制最初经历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西周初创,即十分重视诗礼文化建设。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学文本了。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当时,七雄争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面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去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诗教走向了它的终极形态——政教化。当时,上有官学,下有私学,形成了诗教彬彬之盛的局面,国家政教道德得到了强化。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汉书·吴奉传》)。足见《诗》和其他儒家经典一道,参与了汉代国家礼制的建设。
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基本类型;进而从诗礼文化的起落兴衰中,既可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运行与演变规律,也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摘编自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原文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帝舜要求对子弟开展诗教,标志着诗教开始与礼制相结合。
B. 西周时代周公旦等人创制新诗用于王室和公室典礼,诗教与礼制已水乳交融。
C. 春秋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渐行渐远,秦朝时达到极点,诗教从全社会彻底消失。
D. 汉武帝时期官学、私学都重视诗教,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教走向了政教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互动的总体情况。
B. 中间五段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论述诗教与礼制离合关系的五次历史性演变。
C. 文章末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作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D. 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五次历史性演变中,第一次是开端,经历了最漫长的过程。
B. 诗教与礼制的离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五次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
C. 从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不同状态来看,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
D.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从全社会彻底消失”错误。原文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并没有说彻底消失。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未引述《诗》《春秋》。原文语句“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可能会干扰选择,需要注意。故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结合“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分析,“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C项,“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错误。结合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于文无据。D项,“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错误。结合文本倒数第二段内容分析,推断错误,于文无据。故选A。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C技术跟传统的3G 、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C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刚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至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话,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至2014年,用户达4.85亿。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至 2018年底,用户达11.7 亿。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 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 由于4G技术可以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两倍还多。
D. 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现万物互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5G技术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 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 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6. 5G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6. (1)叠加技术进步,加强科技创新。(2)保持领先优势,引导技术潮流。(3)破除藩篱,交流互通。(4)拥抱合作,互利共赢。(5)带来便利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相关内容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相关材料,仔细对比。本题,
C项,“由于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不合文意,以偏概全。材料二中4G时代优点为“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选项缺少“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这一因素。并且由材料可知,3G时代就已经可以传送视频了。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技术的国家”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本项错把未然当作已然;
C项,“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混淆时态,原文相关表述为“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项,“双刃剑”,应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并非负面作用,文章结尾表述为: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由此可见,这只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恶意诋毁,并非5G的负面影响。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概括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整合答案。
本题要求为“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材料一“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刚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可概括为“叠加技术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根据材料三“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可概括为“保持领先优势,引导技术潮流”根据“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可概括为“破除藩篱,交流互通”以及“拥抱合作,互利共赢”等信息;根据“,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可概括出“带来便利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节选自《赵鑫珊散文选》)
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 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 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 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8. 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如何理解?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9. 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案】7. B 8. 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 ;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愧疚之情。
9. 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文中未提及,表述错误。上了大学,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主要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含义,并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作用。
本题中,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赏析语句的作用可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先到文中找到“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这句话中“笑”和“哭”分别指的什么。从文中来看,内容上,这句话中“笑”指“我”为考上北京大学而开心,“哭”指的是以后将与母亲分别,不能再侍奉母亲,同时母亲也为舍不得“我”的离去而哭;然后再从结构上分析这句话的作用,小说和记人记事散文的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其他的如,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另外答题时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答。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相关描写;开头是幸福的情节,结尾是忏悔的心理,此句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等,并结合具体时间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另外有时候也可以结合侧面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
题干问的是“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中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当“我”接到通知书后,“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母亲不善言辞”,从这些表现中可以概括出“不善言辞”这一特点;如“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这表现出母亲的爱子之心;如“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这表现出母亲的忠厚老实;如“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这表现出母亲的好强。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和主旨、艺术特色等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惧,顿首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世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帝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曰,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B.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共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C.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D.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首是古代一种礼节,以头叩地而拜,也常用于书信表奏,表示致敬客套语。
B. 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文中窦氏家族在汉朝和后魏都贵为外戚。
C. 凤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文中代指后宫,与“归去风池夸”中的意思相同。
D. 关东在古代说法不一,通常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近现代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威偏好文史,通晓礼仪。他喜爱文史,被讥为“书痴”,著有文集十卷;他参与制定朝廷典制,被称为“今之叔孙通”。
B. 窦威行事执着,坚守原则。虽然个人做法受到兄长们质疑,但他却笑而不答;杨秀征召他,他因杨秀常不讲礼仪称病归田。
C. 窦威位高权重,深受宠信。他贵为皇亲国戚,官至内史令;博学多识,奏事时仪态大方,多引古事,高祖常与其促膝而谈。
D. 窦威为官谨慎,深享哀荣。因外戚身份,他小心为官;在他患病时,高祖亲临探视,去世后,高祖让太子及百官前去送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
(2)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
(2)窦威几经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草创”,开始创建,开始进行,修饰“军旅”,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多”修饰“识”,“多”修饰“参与”,排除D项。
句意: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文中代指后宫”错误。结合“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分析,臣又攀附成为外戚,忝列朝廷,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早晚都很谨慎害怕。“凤池”,这里代指朝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不讲礼仪”错。结合“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分析,“行事多不法”是指“做事不遵守法纪”。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采分点:“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迁”,升迁;“而”,连词,表转折;“固守”,坚守,主观固执地遵循;“其”,代词,他的;“广”,广博。
(2)采分点:“累迁”,几经升迁,多次升迁,连续升迁;“以”,介词,因为;“数”,多次;“忤”,违背;“坐事”,因事获罪;“归”,返回。
【点睛】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是太穆皇后的堂兄。父亲窦炽,是隋朝的太傅。窦威家世代都是功臣显贵,几位兄弟都崇尚武艺,而窦威专心研习文史,意志专一,自我坚守。兄长们都嘲笑他,称他是“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主持科举,窦威在考试中考中甲科,被授予秘书郎的官职。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当时各位兄长都因军功官运通达显贵,交往结识豪门权贵,家中宾客很多,但窦威仍是职掌闲散事务。各位兄长又对窦威说:“过去孔子积累学问成了圣人,仍然生活窘迫,在当时漂泊失意到那样的地步,你效仿这种做法,又想追求什么呢?功名地位不显达,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了。”窦威笑笑没有回答。过了很久,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宣一职,因为杨秀做事大多不遵守法律,窦威自称有病返回乡里。等到杨秀被废放逐后,他幕府中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而得到保全。大业四年,窦威多次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高祖进入关中,征召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一职。
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高祖常对裴寂说:“窦威就是如今的叔孙通啊。”武德元年,窦威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奏议时仪态文雅大方,多引用古事进行说明,高祖非常亲近器重他,有时将窦威领到卧室,常常与他促膝而谈。又曾经对他说:“过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国的显贵官位,我和您的家人都担任过这一官职,现在我已是天子,您是内吏令,我们本源是相同的,只是衍生出来的末流不同,竟这样不平等了。”窦威害怕,叩头拜谢说;“臣的家庭以前在汉朝时做过两次外戚,到了后魏,三次成为外戚,陛下您成为了皇上,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成为外戚,忝列朝廷,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早晚都很谨慎害怕。”高祖笑着说;“近来见关东人和崔氏、卢氏结亲,还自我夸耀,您家世世代代是帝王的亲戚,不也很高贵吗!”等到窦威卧病时,高祖亲自前去探望。不久,窦威去世,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留下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谥号是靖,赠同州刺史,追封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高祖下诏让太子及百官一起前去为他送葬。留有文集十卷。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
D. 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表达效果。
15. 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答案】14. A 15. 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安”,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③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首联“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的意思是只要吃的喝的姑且能够填饱肚子就好,衣裘就算不名贵只要能暖身就行。说明诗人对于吃穿等物质享受并不讲究,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不高。
A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答时明确诗歌的题材、诗歌的主要内容及由此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本诗已经明确意在“自咏”,首句“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白居易认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颔联“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诗人认为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可看出其乐观知足。颈联“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桃李”可以在春天争辉,但没有蟠木果实,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不“羡”不“争”。尾联“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可见诗人淡泊随性、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点睛】分析情感,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喻指自己的刚烈不屈与世俗难合,因为这是自古圣贤的处境;用“_________”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因为这是前贤所推重的。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先喻写依山而筑的楼阁的布局特点,后慨叹高耸楼阁的密集之状。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鸷鸟之不群兮 (2). 伏清白以死直兮 (3). 蜂房水涡 (4).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 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鸷、清白、蜂、涡、矗、霏、暝。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主旋律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好看了”已经成为近年来文化消费市场的共识。究其原因,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更加注意到题材内涵层面。主旋律题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由________的元素变为作品的灵魂。它带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深邃命题,裹挟着现实主义的磅礴力量,扭转了其近年来过于娱乐化的倾向。
多年来,影视作品对如何消弭宏大主题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过分严肃,失却观众缘;过度煽情,对主题来说又会________。经过不断尝试,创作者终于发现了一条平衡态度与温度的可行之路,那就是要讲“好故事”,更要“讲好”故事。要讲的“好故事”,就是以小见大的故事。经过精挑细选的“好故事”,( ),呈现的是大时代、大格局、大情怀,既能代表一群人的一个时代,又闪耀着________的人性微光。相比选择好故事,“讲好”故事更为复杂。完全以纪实影像呈现固然不失为良策,但都采用这种方式未免略显单调。而好的艺术形式则将细节从历史中唤醒,将英雄人物还原成________、可见可感的鲜活生命。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究其原因,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响应自身使命的感召,更加注意到题材内涵层面。
B. 究其原因,是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适应了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更加注意到题材内涵层面。
C. 究其原因,在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下,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更加注意到题材内涵层面。
D. 究其原因,在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下,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更加注意挖掘题材内涵。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画龙点睛 喧宾夺主 无与伦比 活灵活现
B. 锦上添花 反客为主 无与伦比 有血有肉
C. 画龙点睛 反客为主 独一无二 活灵活现
D. 锦上添花 喧宾夺主 独一无二 有血有肉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讲述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
B. 切入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
C. 以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为小切口
D. 小切口地展现时代洪流与个体命运
【答案】17. D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搭配不当,“适应”与“感召”不搭配;成分残缺,末句最后缺成分“的挖掘”。B项,“是创作者开始俯下身子,适应了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语意错误;末句最后缺成分“的挖掘”。C项,成分残缺,末句最后缺成分“的挖掘”。故选D。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锦上添花: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或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修饰“元素”,结合“变为作品的灵魂”分析,选用“锦上添花”。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反客为主: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结合“过度煽情,对主题来说又会”分析,选用“喧宾夺主”。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结合“人性微光”分析,选用“独一无二”。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结合“将英雄人物还原成”“鲜活生命”等分析,选用“有血有肉”。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综合考虑语境,根据“大时代、大格局、大情怀”与“小切口”相对,排除A项、B项;因为小切口展现的是个体命运,以此反映“大”的时代洪流,所以排除D项。故选C。
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致。
如果您是国宝档案的揭发人,文物修复的传承人,书画瓷器的藏匿人,文玩市场的投机……请与我报“天下收藏”栏目联系。本栏目定期开发互动话题的讨论版,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介入。
【答案】①“揭发人”改为“揭秘人”;②“藏匿人”改为“收藏人”;③“投机人”改为“投资人”;④“开发”改为“开设”;⑤“介入”改为“参与”。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本题所给材料是招领启事,招领启事是指拾到东西后寻找失主前来认领的一种应用文书。要注意写作的格式和正文内容要求。主要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内容。(1)“揭发人”中“揭发”一般是揭露缺点、错误、罪行等,感情色彩不对,可改为“揭秘人”。(2)“藏匿人”也不合语境,“藏匿”表示隐藏、躲藏的意思,可改为“收藏人”。(3)“投机人”为贬义,感情色彩不对,可改为“投资人”。(4)“开发”文中搭配不当,可改为“开设”。(5)“介入”和语境意思不合,是插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的意思,可改为“参与”。
【点睛】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就很可笑;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与有恻隐之心的孔子相遇,可得“仁爱”精神。
材料:
义勇 超然 辩证
玄妙之智的老子 浩然之气的孟子 通透之慧的庄子
忧乐天下 福祸依伏 有无相生 清静无为 舍生取义 任性逍遥
【答案】示例:
舍生取义,忧乐天下,与有浩然之气的孟子相遇,可得“义勇”精神;
有无相生,福祸依伏,与有玄妙之智的老子相遇,可得“辩证”精神;
清静无为,任性逍遥,与有通透之慧的庄子相遇,可得“超然”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结构找仿点, 每一个仿写题抛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这个分析出来的基本格式,就是我们仿写句子的仿点。其次仔细看清题目要求,有的是规定了主题,有的是隐藏着需要自己去揣摩,不管怎样,仿句在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最后就是按照要求组织文字材料,注意隐藏的信息,做到既要 “形似”又要
“神似”。仔细看题目,这个题目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古代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的考查,不过是借用仿写的形式罢了。分析例句,“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是一组四字短语,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代表人物是孔子,其实质是“仁爱”。所以仿写的结构应该是:一组四字短语,加上与……相遇,可得……精神。分析所给的四字短语,舍生取义,忧乐天下,都是儒家思想;有无相生,福祸依伏,是《道德经》的内容;清静无为,任性逍遥,是庄子的思想精华。然后舍生取义,忧乐天下,表现的是“义勇”;清静无为,任性逍遥表现的是“超然”;有无相生,福祸依伏表现的是“辩证”。按照例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舍生取义,忧乐天下,与有浩然之气的孟子相遇,可得“义勇”精神;有无相生,福祸依伏,与有玄妙之智的老子相遇,可得“辩证”精神;清静无为,任性逍遥,与有通透之慧的庄子相遇,可得“超然”精神。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表彰了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孔繁森、邹碧华、杨善洲、郭明义等多名优秀模范共产党员人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等多位企业家上榜,袁隆平、厉以宁、姚明、郎平、屠呦呦、钟南山、鲁冠球、潘建伟、霍英东、李谷一、李雪健等知名人士也在列。
你生于改革开放,长于改革开放,一定听闻过他们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也一定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智慧。请选择其中2-3位表彰对象,并结合他们的相关事迹写篇文章,表达你在新时代中该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才能不负时代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初心是前进的信念,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
——题记
总书记曾经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如果当代大学生忘了初心,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目标,何谈希望?何谈力量?将初心付诸行动,国家才能振兴,才能兴旺。
袁隆平本可以好好享受晚年幸福生活、天伦之乐,但他却放弃安逸的日子,无悔无怨选择在迪拜热带沙漠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更不用说是一个耄耋老人。袁隆平院士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就去做,再小的可能都要尝试,从来不计成本、不惜血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都有过在某一时刻心头一热的冲动,但是,在这花花世界中,有的人对于自己的理想矢志不移,无论前方是荆棘坎坷,还是艰难险阻,他都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持,为了实现自己的初心,始终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着。
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工作中,屠呦呦牺牲小家成就大家,甘冒风险以身试毒,淡泊名利坚守岗位。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她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忘初心,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创造出更加闪亮的工作业绩。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屠呦呦却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她还在努力使中医药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
我们每一个人的初心大都不一样。有的人的初心,很容易实现。虽然比较容易实现,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灿烂;有的人的初心理想,则是需要披荆斩棘,需要经历种种的磨难,需要度过道道坎坷,才会绽放,然而一旦绽放,就会光芒万丈。所以,我们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初心决定的。我们未来是想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是想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那就要看你是否能守住初心,然后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初心。
坚定初心以后,我们在实现初心的道路上有荆棘,有诱惑,有陷阱,所以我们需要指明灯般的初心为我们指明方向,不断前行。有时我们很羡慕那些实现了自己初心理想的人,我们之所以产生这些羡慕嫉妒恨,是因为我们还在这条道路上经历着坎坷与磨难,经历着许许多多的艰辛与挫折。而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他们坐在巨人肩上的遮阳伞下,品味着属于他们的胜利果实,这让我们羡慕,让我们模糊,让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疲惫,也让我们会流下羡慕的眼泪。我们此时需要的就是坚持,坚定,咬牙前行。因为我们知道那些是别人的成功,别人的风景,我们人生的旅行还在继续,还在前行。初心此时可能激荡,可能动摇,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保持着清醒,脚踏实地,砥砺前行,那就离初心的实现又进了一步。
每一个人初心,都必须自己在人生的海洋里搏流击浪,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实现自己的初心,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初心,坚持不懈的走着自己的征途,一步一个脚印,那么初心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作为当代青年,珍惜韶华、敏于求知,方能练就过硬本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方能谱写人生篇章。我们青年学子只要坚定自己的初心,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的任务很明确,“选择其中2-3
位表彰对象,并结合他们的相关事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改革开放时代,年青人该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方能不负时代的认识”,考生要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表彰对象,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选出有相关性的两三个人物进行立意,立意的时候要由他们而想到作为改革开放时代的年青人该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及的名字既有“优秀模范共产党员”,又有“企业家”,又有“知名人士”,类型广泛,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成功,做出了贡献,考生可以从这些人物取得成就这个角度入手,阐述青年人在新时代要树立远大的理由,有远大的抱负;这些成就的取得与这些人物的坚持分不开,与他们的埋头苦干分不开,与他们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分不开,考生可以从这些人物如何获得成功的角度收入,阐述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要能够守住初心,能够脚踏实地做事。从文体角度来看,任务中要求给明确的对象为写作对象,而且还有可选的余地,而且写作的主题方向也指明了,即“表达你对改革开放时代,年青人该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方能不负时代的认识”,那么议论文是最佳的写作文体,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清晰的论证思路,要有充足的论据。
立意:材料中提及的名字既有“优秀模范其产党员”,又有“企业家”,又有“知名人士”,人才类型广泛。写作指向中给出了明确的写作对象,且有可选余地,还指明了写作的立意方向,即“表达学生在新时代中应该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才能不负时代的认识"据此可知此题比较适合写议论文,但如果撷相关人物的事迹片段组构成文,形象表达自己在新时代的抱负和胸襟也是可以表现主题的。参考如下:
师法先进人物,共谱改革华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负韶华,奋勇向前
素材:1.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开始,他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后,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2.
回想当年“放卫星”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虽然是狂热得要抓着头发离开地球,却承载着多少人吃饱肚皮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然而,在没有科学技术作保障的前提下,那时的想法终是一场梦。如今,我们进入了实实在在的“超级稻”时代,袁隆平不仅有力地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纪之问”,而且还把超级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屠呦呦是一朵花,中国当代医学科研最灿烂的一朵花,历经4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这朵花终于彻底绽放了。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社会,给国人争光,给人类造福,功在当今,富润后世。
4.面对“为什么阿里巴巴当时选择了电子商务而不是其他别人看好的赚钱方式”的提问,马云的回答是:“只有电子商务才能改变中国未来的经济,我坚信人们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中国完全有可能进入世界一流的国家。……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进入WTO,而中国的腾飞又是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我们用IT武装他们,帮助他们腾飞,也帮助自己腾飞,公司也能赚钱。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客户挣钱,帮助他们省钱,帮助他们管理员工。”
淘宝网2003年5月10日诞生,2013年5月10日整整10年,马云选择十周年纪念日卸任别有一番含义。 10年来,马云率领阿里巴巴不停歇地坚韧爬坡,使得阿里巴巴每隔一段时间就上一个台阶,步子走得稳妥扎实。2003年,阿里巴巴每天的“收入”为100万元;2004年,阿里巴巴实现了每天“盈利”100万元;2006年5月,淘宝网推出淘宝商城,开创了全新的B2C (企业对个人)业务;2009年1月,淘宝网对外宣布成为亚洲最大的网上零售商城;2012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2012年四季度净利润为6.5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的净利首次超过腾讯和百度,位居第一。马云率领的阿里巴巴着眼长远,十年磨一剑,最终企业自身取得了骄人业绩。
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针对的不仅仅是个体,还有国家。当我国的GDP在直线上升的同时,你是否会注意居民CPI指数也在居高不下?你是否会留意到菜价、房价、车价也在接近“爆表”?你是否会关注到雾霾、PM2.5让好空气变得好奢侈?请问,中国,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要的是经济飞速增长吗?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和美国吗?不,不是的!我们要的是人民幸福和谐的生活,要的是国民能在环保、文明、和谐的环境下安居乐业!若忘记初心,我们国家最终也只能变成徒有华丽空壳的城堡。唯不忘初心,坚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我们国家定能达到希冀的终点――富强、繁荣、和谐的中国!
朋友,不管遇到什么,或晴天,或雨天,或富贵,或贫穷,或受挫,或得意,都请不忘初心。谨记,唯不忘初心,方得初心。
行文结构:本题建议采用议论文文体,写作时注意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方法要恰当。一篇议论文的经典布局或谋篇模式:
首先,拟一个隐含观点的题目。
其次,写一个简洁明了的开头段,简引材料或者名言,亮明观点。
然后,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1)先来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然后详写人物的事例,也要有总领或总结的议论性文字,谨记,画龙还要点睛。
(4)再来一组排例,不能简单重复上文事例的角度或内容,力求多角度多侧面举例,正反假设对比以突出观点。
(5)联系自身以及现实生活,解决问题,提出方法措施,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结尾部分应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明确或升华深化观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使用祈使句或者呼告修辞。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