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说闻一多是新月派诗歌的元帅型人物,新月派的副帅就是徐志摩。他们的主张虽然差不多,但写起诗来,他和闻一多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风格上的差异。徐志摩跟闻一多相同的是他也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向人炫耀他的学历。但他那些文章看来看去,你总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好学生,道理讲得比较差。在新月派里,论理论修养他不如闻一多,不如梁实秋,这也未必就是缺点,他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 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一般以青少年为主,在中文系待着,二年级以上的人恐怕就没有喜欢徐志摩的了。徐志摩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依靠灵感,所以在当时被看成是天才诗人。徐志摩的确是天才,他自己也说,他写诗是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这没法用道理来解释。胡适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郭沫若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闻一多也有,但徐志摩所依靠的就是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 其实徐志摩最好的诗不是《再别康桥》,比如他的《沙扬娜拉》写得更好。这首诗非常短,不整齐,不押韵,好像不符合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但是你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整齐,内在的韵律,它的表达形式和它的表达对象完美地统一了。另外有一首既整齐又自然的诗叫《雪花的快乐》,可以说既能代表徐志摩,也能代表新月派。这诗一共是四节,每一节的形式都一样,整齐和不整齐是搭配的。这首诗每一节选的韵也是很见匠心的,潇洒的时候用的花韵,飞扬用的是比较明亮的韵,最后落到姑娘身上的时候变成消融,变成鼻音结尾。这首诗几乎无可挑剔,能够代表徐志摩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新诗要格律化,徐志摩的这种格律化是受人欢迎的,但是这种格律化需要诗人本身的天才。格律没有束缚人,相反刺激人们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闻一多、徐志摩之外,新月派还有朱湘。朱湘和闻一多、徐志摩都不一样,他是刻苦作诗的人。闻一多用心但不刻苦,徐志摩是天才更不用刻苦,而朱湘是认认真真的,像做学问一样的,把作诗看成一种工作,看成一种科学实验。比如他曾琢磨过一个问题,新诗一行一句到底写几个字为好?他就进行这样的实验:写过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一直写到九个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新诗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但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道理。‎ - 16 -‎ 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诗歌以抒情见长,但是专门有一类为叙事诗。闻一多等人也探索过叙事诗,只是朱湘相对写得好,他写过一些长篇的叙事诗。朱湘这个人不像闻一多、徐志摩交友广泛,他脾气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不好,不善于交往,所以他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人们只能从他发表的作品中了解他。他和徐志摩、闻一多相同的地方是也很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采莲曲》在形式上一句长、一句短,读起来很像小船在摆动,有采莲的运动感。‎ 新月派是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一个诗派,但是朱湘的个人命运比较悲惨,后来由于生活的种种压迫,他自杀了,投水而亡。新月派诗歌的三员大将皆无善终,令人惋惜不已,不得不感叹新诗的格律化道路怎么这么艰难!‎ ‎(摘自《国文国史三十年》孔庆东著,中华书局)‎ ‎1. 下列对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徐志摩和闻一多的诗歌主张差不多,平时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但徐志摩的道理讲得比较差,在理论修养上逊于闻一多。‎ B.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不是刻苦作诗的人,徐志摩是天才,不用刻苦;闻一多很用心,但还没有到刻苦的程度。‎ C. 徐志摩和闻一多的写作风格差异不大,二人都很注重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 徐志摩、闻一多交友广泛,他们的诗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二人均未善终,令人惋惜。‎ ‎2. 下列对徐志摩诗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一般来说,诗人创作应该以深厚的理论修养作为功底,反之就成了他的缺憾。但在徐志摩那里却未必如此。‎ B. 徐志摩从性格上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他写诗更加依靠灵感,依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青少年一般很喜欢他的诗。‎ C. 在徐志摩创作的诗歌中,作者认为《沙扬娜拉》比《再别康桥》更好,《沙扬娜拉》有着内在的整齐和韵律,实现了表达形式和表达对象的完美统一。‎ D. 《雪花的快乐》既能体现新月派的主张又能体现徐志摩的创作成就,它因为在押韵上无可挑剔而至善至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月派主张新诗格律化,这种格律不但没有束缚徐志摩这样的天才诗人,反而刺激了他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B. 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相对闻一多等人,成就较高,但由于他性格古怪,与人交往较少,因此创作影响较小。‎ - 16 -‎ C. 朱湘以做学问、做科学实验的态度作诗,他曾琢磨过新诗一行一句的字数,最后得出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的结论。‎ D. 新诗格律化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完全是因为其三位代表诗人没得到善终,但新月派对中国诗歌格律化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喜欢炫耀自己学历的是徐志摩,不是闻一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雪花的快乐》无可挑剔,不只是音韵方面。‎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新诗格律化艰难,三位代表诗人没得到善终并不是唯一体现。表述过于绝对、单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6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   寿:拜寿 B.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C. 不如因善遇之 遇:款待、对待 D.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良曰:“长于臣。”      ②以其无礼于晋 B.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 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 ‎6.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 下面四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具告以事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 以其无礼于晋 D. 夫晋,何厌之有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虽然其人重情义,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 刘邦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在危乱之时不乱阵脚,他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 张良是善于谋略的大智者,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营的总导演。‎ D. 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9. 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4. A 5. C 6. D 7. C 8. B ‎ ‎9. (1)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2)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 16 -‎ ‎【解析】‎ ‎4. 试题分析:寿:祝酒。‎ ‎5. 试题分析:C项,均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①介词,表比较/②对;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修饰;D项,①“以”,介词,把/②因为。‎ ‎6. 试题分析:扼腕: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古今义相同;婚姻:古义,儿女亲家;行李:古义,出使的人;夫人:古义,那个人。‎ ‎7. 试题分析:例句和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8. 试题分析:B项,“表现了他处变不惊”说法不当,文章中有“沛公大惊”一语 ‎9.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距:把守;内:通假字,通“纳”,接纳;王:名词动用,称王;籍:名词动用,登记;所以:表原因;非常:意外的事情;出入:偏义复合词,进入。‎ 参考译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 - 16 -‎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夜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注释:这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10. 有人认为“卷帘残月影”的“残”字用得精妙传神,请分析其妙处。‎ ‎11. 请结合第三、四联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答案】10. ①残,残缺。卷起窗帘,夜深时分看到一轮残月,感觉自己就像这残月一样形单影只。②这个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深夜独自客居他乡不能入睡的孤寂相思之情。 ‎ ‎11. 第三、四联刻画了一个漂泊在外的穷苦和孤寂的主人公形象:从颈联诗人无衣无食,要靠朋友救济才能度日,可以看出他生活窘迫;从尾联诗人妻子常年不在身边,只能靠书信互诉衷肠可以看出他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孤寂。‎ ‎【解析】‎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打出字在诗中含义,再分析艺术效果。此题“残”在诗中是“残缺”的意思,诗人写天上的月的残缺,实际是写自己像“残月“一样形单影只,借以表达深夜独自客居他乡不能入睡的孤寂相思之情。‎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方面考虑。‎ - 16 -‎ ‎11.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此题诗中的“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未归”等生活境况的描写可知是一个“漂泊在外的穷苦和孤寂的主人公形象”,答题时先概括然后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 ‎(2)徐志摩在“康河的柔波”前,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深深的爱恋使他“甘心做一条水草”。‎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慷慨激愤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起名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大事,中国喜欢以经典诗文名句起名,既文雅大气,又寄意深远。《诗经》《离骚》《论语》等经典都是经常被用到的。如科学家屠呦呦、小说家琼瑶的名字分别来源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老一辈革命剧王任重的名字分别来源于《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 台湾男歌星任贤齐的名字来源于“_________ ”。‎ ‎【答案】 (1). 书生意气 (2). 挥斥方遒 (3). 软泥上的青荇 (4). 油油的水草 (5). 在水底招摇 (6). 士皆瞋目 (7). 发尽上指冠 (8). 任重而道远 (9). 见贤思齐焉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在‘康河的柔波’前,看到”“送行气氛慷慨激愤”“来源于《论语》”“任贤齐的名字来源于”,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遒”“荇”“瞋”的写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 16 -‎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首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了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 ‎“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 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 16 -‎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13.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B.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 ,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C. 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14. 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5.‎ - 16 -‎ ‎ 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给合小说加以分析。‎ ‎16.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荆轲已死”的理解。‎ ‎【答案】13. A 14. ①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②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③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 ‎ ‎15. ①这样安排情节使小说前后形成照应。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勉强默认为后文埋下伏笔,之后金科按照老剧本演戏,与之形成照应。②这样安排符合常理。金科的勉强答应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也使得后文的按老剧本演戏更能凸显金刚烈、坚持原则的性格特点。③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波澜,在高潮处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 ‎ ‎16. 一语双关。①既指金科拒演荆轲,从此告别舞台,不在演戏。②又指荆轲价值形象的毁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文化产业畸形发展,在媚俗恶搞的现实中荆轲已无存在的土壤,荆轲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英雄气概遭人漠视。‎ ‎【解析】‎ ‎13. 试题分析:B项,文中的赵团长属于有文化,但素养不高的艺术工作者,此项属于片面认识。C项,“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有误,小说的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D项,金科与荆轲有形象性格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耿直刚烈”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耿直刚烈”“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15. ‎ - 16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情节安排的好处的题目,答题分关键是答出这样安排在情节和内容上的作用,安排的情节是“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可以通过文章的内容分析这样做的原因,答应是因为“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这样是文章的情节前后照应。勉强默认了下来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也使得后文的按老剧本演戏是金科的“刚烈、坚持原则”的使然,这样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答题关键是答出表层和深层的含义,结合全文,文章的结局是金科不在演戏所以说“荆轲已死”,从主旨的角度分析本文的主旨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文化产业畸形发展,在媚俗恶搞的现实中荆轲已无存在的土壤,荆轲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英雄气概遭人漠视,“荆轲已死”指荆轲价值形象的毁灭。‎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常言道∶七月流火。今天成都市的气温上升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窜到40.3度。‎ B.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 C. 港独分子不断散布分裂祖国的言论,不断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 至上映以来,《战狼2》由于观影人气十分火爆,成为了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截至10月5日达到55亿,其它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只能望其项背了。‎ ‎【答案】B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有生代”的观众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应防止不要让大众娱乐走向低俗的偏向。‎ - 16 -‎ B.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 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7日在郁达夫故乡富阳举行,到时本届获奖作品名单及评委评语也将在网站上公布。‎ D. 在刚刚结束的征兵体检中,近六成左右的青年大学生因身体不过关而与军旅生活失之交臂,当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防止不要”多重否定;B项,搭配不当,“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D项,成分赘余,“近六成左右”重复。‎ 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B项一面对两面。‎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分析家早就指出,“如今日本国内的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这 ① 不是耸人听闻的谣传, ② 不是今天才有的迹象。美国一位学者 ③ 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没有必要争论日本是否在做战争准备, ④ 指出一点 ⑤ 够了:日本 ⑥ 不做战争准备,那它 ⑦ 是疯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不但 而且 也 如果 就 只要 就 B.‎ 因为 所以 而 只要 就 如果 就 C.‎ 既 也 也 只要 就 如果 就 D.‎ 既 也 也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 1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本题中,第一、二空不表因果或递进关系,排除A.B项,第四、五空填转折关系的连词不通顺,且紧缩复句不表转折。‎ 点睛: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20.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0字以内)‎ 正在起草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倡议: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对此,不少人认为,提倡停车3分钟熄火能够使车主充分了解停车熄火的必要性,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使停车熄火变为自觉行为。不过,也有人对这一条款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出租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说,对停车熄火的时间地点不应该一刀切,比如早晚高峰和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动也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出租车在酷热或寒冷天气时需要开启空调,如果严格要求停车熄火,就有可能招致乘客的不满甚至投诉。‎ ‎【答案】北京“停车三分钟熄火”倡议引争议。‎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主题事件北京“停车三分钟熄火” 倡议,特征是引争议。‎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16 -‎ ‎21. 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案】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小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级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初步构思框架”,根据框架图的要素,结合构思的内容分析。注意字数的要求。‎ 五、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仔细分析这则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只有奔跑与追求才能突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我们的生命却十分短暂。我们希望能攀上梦想的顶峰,但短暂的生命载不起这漫长的攀越之路。有座山峰我们永远都无法征服。我们该选择放弃,带着苦闷隐没还是选择不懈地奔跑?‎ 康有为选择了放弃。在变法失败后,在清军的追捕下,他选择放弃,选择退避国外。而谭嗣同选择奔跑,选择用热血传递变法精神,用生命去唤醒人们。他在断头台上的震天长啸被刻入了历史的年轮,回荡于千万年历史的天空。退缩的康有为,隐没于这长啸激起的尘埃中。‎ 奔跑的生命永远伴着历史年轮一起转动,而退缩的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风蚀,‎ - 16 -‎ 终而烟消云散。‎ 山顶的风景纵然美丽,但奔跑的过程比山顶的风景更美,因为这一路的风景有汗水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滋润。‎ 飞蛾扑火,终其一生。灯罩里闪亮的火种是它的目标。它希望拥抱火光的温度,但这是永不可实现的一个梦。它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千万年来不曾有一只飞蛾放弃过。因为奔跑与追求的过程更美。一次次地撞击,又一次次地飞起,从不放弃,直到生命的终结。短暂的生命也因而燃烧,在奔跑的途中燃烧得比灯火还要热烈还要亮。‎ 逆流而上的水,虽然触不到蓝天,但至少它追求过;夜间开放的昙花,虽然看不到黎明的曙光,但至少它艳丽过;我们有时虽然无法体会到“会当凌绝顶”的快感,但至少我们勇敢过,我们追求过。‎ 追求过,奔跑过就不后悔。有人常说“我真后悔……”“要是当初……就好了”。其实成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站得最高,是否完成梦想,而是在于你是否追求过,是否为梦想奔跑过。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目标,但至少有一代人为这个美好的目标奔跑过,只要追求过就有意义,何必悔于无法达到顶峰?努力奔跑,勇敢追求,享受奔跑的过程,短暂的生命也无怨无悔。‎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奔跑让生命绽放得更绚烂!‎ - 16 -‎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整体把握材料①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②干了什么?③最终结果如何?蜗牛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好高骛远,目标确立得太大,远远超出自身的实际情况。二是放弃了梦想,没有行动。三是哀叹生命短暂,消极无为;不能从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蜗牛悲剧教训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启迪?1.确定目标要认清自我,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恰当的目标,如此,目标才能有效地发挥引领人生的积极作用。(梦想和现实)2.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成就梦想。蜗牛东游泰山、南下长江的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它若能马上行动起来,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如借助外物);即使最终没有实现目标,但在行动的过程中,它也会收获颇多。(想和做,空想和实干,梦想和行动)3.生命固然渺小和短暂,个人能力固然有限,但这不是我们消极悲观的理由,只要我们坚持梦想,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限的生命便能创造无限的精彩。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更重要。(从小事做起,在拼搏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无论怎样立意,基本上不外乎以上三个方面,写作时,一方面防止错误的理解材料,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材料及其含义的范围内来展开论述,防止扩大论述范围。‎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 ‎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