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眉山市高中 2022 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2020.07
语文试题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
们的心灵。
②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不少人纷纷选择阅读,用读书充实生
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在社交媒
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的面对疾病的乐观
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
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
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③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
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
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但能给人以系统化的
知识、整体性思考的是集人类知识与智慧于一体的经典作品,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同时,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能让人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这
样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
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
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④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少时
- 2 -
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
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
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美景,但只有继续往上攀爬,才
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只有“攻
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
精神和修养。
⑤阅读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
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
⑥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正如有人所言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
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
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摘编自人民日报时评《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能让人的心灵更辽阔宽广,坚韧顽强,更温馨宁静,拒绝外面世界的喧哗和浮躁。
B. 阅读能给人以知识,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延展人的深度、厚度,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
C. 阅读能让人有独立思考能力,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应对风浪时会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
D. 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之后,以书为伴,我们将拥有强健的精神筋骨,收获丰盈的精神生命。
2. 下列四则名言,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
专。(鲁迅)
B.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C.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
种养料。(雨果)
D.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为立论背景,倡导人们通过阅读浸润心灵。
- 3 -
B. 文章论据的选择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历史上读书经验的总结,又具有鲜活的时代性。
C. 能丰盈我们精神生命的是经典,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攻读经典,更能提升精神修养。
D. 文章末段通过书籍的生命与读者的阅读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设立世界读书日的意义。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题干指定材料的内容,尤其是对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下列关于原文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阅读能给人以知识,能改变人生的长度”说法有误。原文第③自然段中说“阅读虽不
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选项说法与文意相反。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辨析论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准
确把握作者观点;然后逐一认真阅读选项所提供的名言,理解其主旨内容;最后将选项提供
的论据与文章中观点比对后,确定正确答案。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四则名言,不能作为本文
论据的一项”。
A 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
然后专”的大意是:不偏好某类书,就能读很多书。不先泛读群书,没有比较就不知道读什
么好或者只爱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不一定好)。先广泛阅读,这样以后再深入钻研,视野开阔
之后再钻研专业。分析内容可知,鲁迅先生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读书方法,而本文“让精神在
阅读中丰盈”,强调的是读书的意义,所以不能作为论据。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这类题目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一项”。
D 项,“论证了设立世界读书日的意义”说法有误。结合文章结尾语句“以书为伴,让阅读成
- 4 -
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
命”分析,应是作者总结强调阅读的重要意义。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
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
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
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
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究之外人
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
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
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
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
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
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
终,书籍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
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
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
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
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
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摘编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 年)
材料二:
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
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
因此,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
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
- 5 -
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大学发展,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我们不能
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我认为,大学的文
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大学必须守护真理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不良风气玷污青年人的灵
魂;大学有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我们只有把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大学的使命。
(摘编自林建华《“大学是个大家庭”——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
话》2015 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元培认为,每一个人求学的目的各不相同,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入大学,进北大,
要把目标统一到求学上来。
B. 蔡元培强调大学时期要“植其基”,这里的“基”既包括学问的根基,也包括求学目的纯
正、道德品行端正等内容。
C. 在林建华看来,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既包括平等的学术争论,也包括允许学生犯错,错
误和失败也是学生成长之路。
D. 蔡元培和林建华都认为,北大师生不应以做官发财为目的,必须追求真理,守护真理,代
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元培演讲的对象是学生,他对北大当时的腐败现象深为不满,因此提出了“大学者,研
究高深学问者也”的主张。
B. 蔡元培希望学生专心学问,珍惜光阴。虚度光阴,不但学问无成,耽误自己;投身社会,
还可能贻害他人和国家。
C. 林建华演讲的对象是教师干部,因此他演讲的内容显得概括,重在摆出观点,明确方向,
提出要求,亮明态度。
D. 林建华提出把“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北
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6. 蔡元培和林建华都强调了大学在研究学问方面的重要作用,虽时代不同,各有侧重,但仍
有不少共同的地方,请简要概括其共同之处。
【答案】4. D 5. A
6. (1)都强调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林建华认为
- 6 -
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场所;(2)都强调道德体系、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做学问的作用。
蔡元培提出要“植其基”’,林建华认为“德行为要”;(3)面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二人都
强调抱定宗旨,孜孜以求,不急功近利。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
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
析。
D 项,“蔡元培和林建华都认为……必须追求真理,守护真理,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
错误,这是林建华的观点,材料二第二段,“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大学必须守护真理
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不良风气玷污青年人的灵魂;大学有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
我们只有把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大学的使命”。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
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
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他对北大当时的腐败现象深为不满”错误,原文材料一“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
可知是外人认为北大腐败,不是蔡元培的观点。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
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
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
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
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火花”,即都强调大学是
做学问的地方。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林建华认为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
的场所;“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
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
- 7 -
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家族兴衰,德行
为要;大学发展,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我们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
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即都强调道德体系、正确的价值观念对
于做学问的作用。蔡元培提出要“植其基”’,林建华认为“德行为要”;“宗旨既定,自
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
造诣,容有底止”“我认为,大学的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
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即面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人都强调抱定宗旨,孜孜以求,不急功近利。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苦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
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从前那个酷烈非常
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②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
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
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
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都依从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
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
长的夏么?
- 8 -
③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
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
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
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
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
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边上;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
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再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
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时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
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
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
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
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句的苦字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有一无
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收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⑤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当头默默又
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
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
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
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
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的玻璃上的美妙..
无比..的感觉。
⑥在维瓦尔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
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
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
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
它。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
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⑦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
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
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挥发。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
- 9 -
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⑧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在一
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表达了作者对四季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突出对夏天的赞美,
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 作者认为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不是欣赏乐曲本身带来的审美感受,而是将自己的经历赋予
其中以提升审美境界。
C. 第 5 段中的“美妙无比”是指作者在与酷夏的“苦斗”中锻造了生命的韧度,激发了创作
热情,内心充满强者的喜悦。
D. 本文首尾照应,开头作者不明白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结尾认识到夏是被它自己融化的,
并由此产生了对夏的崇拜之情。
8. 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作者对“夏”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
9. 冯骥才先生认为“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请结合文章内容,
从“平常生活”的角度分析本文选材的特点,从“最值得”的角度分析立意的特点。
【答案】7. B 8. (1)快乐:夏天给儿时的我带来生活乐趣。(2)难耐与难熬:生活发
生变故,在艰难的人生里,我体会到岁月难熬。(3)热爱:夏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锻造我生
命的硬度和韧性,激发我的创作热情。(4)崇拜:夏淋漓尽致的挥发能量,创造出最后的辉
煌,这种自我牺牲式的生命境界让我崇拜。
9. “平常生活”角度:本文写的事是作者平常生活中经历的真实琐事,且都围绕散文主题展
开。例如儿时夏天种种趣事,父亲夏天睡觉压死蝎子以及后来父亲被批斗,挨整;我汗湿胳
膊粘在书桌玻璃上写作;我常常只喜欢听《四季》中“夏”一章等,都是生活琐事,但都围
绕对“夏”的感悟展开。
“最值得”角度:本文善于从平常琐事中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文章主题意蕴丰富,可读
性强。《苦夏》中作者把自然四季和人生四季联系起来,把夏的酷热和人生艰难联系起来,并
在与酷热之夏的苦斗中锻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韧性,展现出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从而深
化散文主旨。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 10 -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
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 项,“作者认为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不是欣赏乐曲本身带来的审美感受”错误,原文第六段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可知也包括音乐本身的感受。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散文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
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
出这一点内容。学生阅读散文时应注意抓出作者抒情议论的词句,明确作者情感变化,进而
理解文本主旨。“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
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
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即快乐,夏天
给儿时的我带来生活乐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
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
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即难耐与难熬,
生活发生变故,在艰难的人生里,我体会到岁月难熬。“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
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当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即热爱,夏象征着
人生的艰难,锻造我生命的硬度和韧性,激发我的创作热情。“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
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挥发。但谁能像它这样,用
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即崇拜,夏
淋漓尽致的挥发能量,创造出最后的辉煌,这种自我牺牲式的生命境界让我崇拜。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形散神聚”是散文写作的基本笔法。所谓“形散”,
指两个方面:一是题材海阔天空,不受限制,它不仅对这种文体的总体而言,即使就一篇散
文,也可以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不受时空限制,都可根据主题需要自由选择,融于一篇。
二是指笔法自由疏放,可以任意挥洒,纵横驰骋。所谓“神聚”就是主题要集中,它是贯穿
全文的一根红线。形散神聚,就是要求文章不但要具备鲜明而深刻的主题,还须抓住表面看
来似不相关的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使它们组成一个
有机的艺术整体,使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一贯、语不离宗。本文作者固然写到夏之
苦,但更多的是写夏之乐趣,这些乐趣甚至包括“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
- 11 -
然压死了一只蝎子”等恐怖“事件”。显然,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作者在以后的岁月里经历
过无数的人生苦难,那才是真正的“苦夏”,可作者最终认识到,正是那样的“苦夏”,锻
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韧性。“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
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
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边上;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
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即平常生活角度,本文写的事是作者平常
生活中经历的真实琐事,且都围绕散文主题展开,都是生活琐事,但都围绕对“夏”的感悟
展开。“最值得”角度,“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都依从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
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
长的夏么”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
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苦夏》中作者把自然四季和人生四季联系起来,把夏的酷
热和人生艰难联系起来,并在与酷热之夏的苦斗中锻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韧性,展现出积
极昂扬的人生态度,从而深化散文主旨。
【点睛】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
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阅读这类文本一定要掌握答题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
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名.籍,字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
皆楚歌..,项王大惊。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
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
若何!”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乃觉而追之。项王途迷失道,卒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
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
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
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
- 12 -
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
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
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
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
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
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B.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
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C.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
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D.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
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古人一般用于自称,无论是贵族还是一般老百姓,一出生都会有正式的名。
B. 楚歌,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
C.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按周制,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
D.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所以江东又称为“江左”。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多愁善感。驻军垓下时,项羽面临四面楚歌,却夜饮账中,慷慨悲歌,流泪吟诗,挂
念着美人和骏马。
B. 项羽勇善战。被困垓下,项羽率八百骑突围,并在东城溃围之战中,斩杀汉一都尉及数十
百人,迫使敌军退避数里。
C. 项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项羽本欲东渡乌江,却在听了亭长一番话后觉得自己“无颜见
- 13 -
江东父老”,最终自刎而亡。
D. 项羽盲目自负。项羽追忆自己自起兵到称霸天下、身经七十多战而无败绩的辉煌过往,认
识不到自己的失败的真正原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2)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
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
“下马步行”是两个连续动作不能断开,排除 AD;“籍”是下句“所杀汉军数百人”的主语,
不能断开,“独”作“杀”的状语,故在“独”前断开,排除 B。“汉骑司马吕马童”是一个
人,做“见”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 AD;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错误,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汉族民歌。
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
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
- 14 -
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C 项,“却在听了亭长一番话后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错误,原文是“乌江亭长檥船
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
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前后
并无因果关系,不能说是项羽听了亭长的话内心羞愧。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关键词:
卒,最终;“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之,取独。
(2)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关键词:闻,听说;
“邑万户”定语后置句;若,你。
【点睛】文言文翻译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
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
者”,译“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
定”。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
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
(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
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
“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
- 15 -
介词“在”。
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
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
(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
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
参考译文:
项王,名叫项籍,字项羽。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
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
谣,项羽大惊失色。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
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自己写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
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项羽泪流数行。左右侍从都哭泣,
没有人能仰视。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
马奔逃。天明,汉军才发觉追赶。项羽迷了路,最终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
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
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
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
们包围起几层。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
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
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
几十上百人,再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
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
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
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
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
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
- 16 -
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
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
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①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屋上春鸠的鸣声、村边雪白的杏花,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田园春景
图。
B. 颔联描写田园劳动场景,有的去砍伐高高扬起的桑条,有的扛着锄头去查看泉水的通路。
C. 颈联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以及旧主人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 本诗和《归园田居》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叙事,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15. 本诗抒发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前六句描绘春天美景,斑鸠、杏花、村民、归燕等意象表现了春天的
美好,富有生气,充满生活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尾
联抒发了诗人惋惜、惆怅之情,表达了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诗人看到春天美景很想开怀畅
饮,可是,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表达了远行者对乡土的
眷恋。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本诗和《归园田居》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叙事”错误,没有虚写。
- 17 -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
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
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
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农民有的
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
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前六句描绘春
天美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
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
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
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
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
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
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
“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城内兵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气势。
(2)在《离骚》中,我们看到屈原处境艰难,举步维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出了被群小嫉妒,被奸佞毁谤的愤懑之情。
(3)《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夜游赤壁,看到茫茫江面,水天一色,不禁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凌空驾风,飞升入仙境。
【答案】 (1). 黑云压城城欲摧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
- 18 -
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
平 时 默 写 时 反 复 写 。 注 意 重 点 字 词 的 写 法 , 如 “ 摧 ”“ 鳞 ”“ 嫉 ”“ 蛾 眉 ”“ 谣
诼”“苇”“顷”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 的考验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与牺
牲。我们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高山;众志成城,没有过不去的坎坷。但同时,
我们也要痛定思痛,开始深刻反思。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无比珍贵、用中国人的
生命和苦难书写的、生动而深刻的生命教科书。我们应记得,当疫情 时,当我们居
家自我防护时,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行,奋勇向前。钟南山、张文宏、刘智明、徐辉等
的白衣战士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是他们守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发奋读书,是为了
要做一个钟南山、李兰娟那样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知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
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克服危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突如其来 坚信 暴发 成千上万
B. 防不胜防 坚信 爆发 妇孺皆知
C. 防不胜防 自信 爆发 成千上万
D. 突如其来 自信 暴发 妇孺皆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不仅有国士的担当、战士的勇猛,更有院士的专业
B. 他们不仅有院士的专业、国士的担当,更有战士的勇猛
C. 他们不仅有战士的勇猛、院士的专业,更有国士的担当
D. 他们不仅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知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战胜危险。
B. 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克服危险。
C. 不仅知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克服危险。
- 19 -
D. 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战胜危险。
【答案】17. A 18. D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
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
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
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
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
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
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修饰
考验,填入“突如其来”。
第二组,坚信:指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自信:相信自己。根据语境“万众一心,没
有翻不过的高山”,填入“坚信”。
第三组,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
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
(事变)突然发生。暴发:突然发作;突然兴起;突然发迹。根据语境“我们应记得,当疫
情”,填入“暴发”。
第四组,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
流传得很广。修饰众多白衣战士,填入“成千上万”。
故选 A。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
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括号前句子“发奋读书,是为了要做一个钟南山、李兰娟那样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钟南山、
李兰娟的身份首先是“院士”,在抗击疫情的时候,他们是“战士”,当他们以院士的身份,
冲锋在前,做了战士的时候,他们就是有担当的国士。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入“他们不
仅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 20 -
故选 D。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
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
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
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原句“知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将不再惧怕,而是用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克服危险”,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仅……还……”前后主语都是
“知识”,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后,排除 AC;
“克服危险”,搭配不当,应该是“战胜危险”,排除 BC。
故选 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
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疫情唤醒了社会,让人性回归,道德至上;__________,让民族凝聚,同舟共济。在这场疫
情防控战中,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大书,我们要深刻思悟: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
是精致利己;什么是力挽狂澜,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废寝忘食,什么是见利忘义;
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借机逃避。在其中,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体察,学会分辨,
______________。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意识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无比珍贵、用
中国人的生命和苦难书写的、生动而深刻的生命教科书,也更要让孩子们懂得读书是一种责
任。
【答案】 (1). 疫情唤醒了民族 (2). 什么是推波助澜 (3). 学会在其中感悟做人
的道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
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
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
- 21 -
补写后的句子要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空,根据“疫情唤醒了社会”和“让民族凝聚”可知,应为“疫情唤醒了民族”;
第二空,根据“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借机逃避”可知,前后句应表达相对的意思,因此,
根据前文“什么是力挽狂澜”可知,应为“什么是推波助澜”;
第三空,根据“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体察,学会分辨”和“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意识到,
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无比珍贵、用中国人的生命和苦难书写的、生动而深刻的生命
教科书,也更要让孩子们懂得读书是一种责任”可知,应为“学会在其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21.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语言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光阴荏苒,转眼间犬子即将参加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期末迎
考复习阶段,他更希望得到您的鼓励。为了指导您有效地激励孩子学习,贵校决定于本月 12
日上午 9 时在学校会议室举行家长会,邀请市内知名的高中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
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奋斗中学高一年级组
2020 年 6 月 10 日
【答案】(1)“犬子”修改为“您的孩子”;(2)“生死攸关”修改为“至关重要”;(3)
“指导”修改为“帮助”;(4)“贵校”修改为“本年级”;(5)“不得”修改为“请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谦
敬词语。“家大舍小令外人”。(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
解。(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1)“犬子”是谦辞,此处指别人的孩子,修改为“您的孩子”;(2)“生死攸关”指生死
的关键时刻,语意过重,修改为“至关重要”;(3)“指导”是敬辞,用于别人帮助自己,
此处修改为“帮助”;(4)“贵校”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修改为“本年级”;(5)“不
得”语气生硬,修改为“请勿”。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场疫情,人情尽显。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出无数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护士
单霞剃光及腰长发,只为更好投入一线工作;农民郝进将老板用于抵付工资的 15000 只医用
- 22 -
口罩全部捐出;同是医生的父子,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写字加油……情期间,在我们
身边又有哪些打动人心的人和事呢?
请以“疫情期间,你令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或套作。
【答案】【范文】
疫情期间,你令我感动
2020 的春节不是一个普通的春节,疫情注定了它是充满血与泪的。疫情的爆发虽然在武
汉市,但它牵动的却是整个中国的心。因此,你出现了。
在人们惊慌失措时,你挺身而出;当人们痛苦万分时,你奋勇拼搏!你,就是那千千万
万的白衣战士。你为大家战斗,为人民奉献。你奋战在一线之上。你不曾,也不能离开战场,
因为你知道,一旦稍稍松懈,疫情便会蔓延!你在生死之间工作,与死神斗争。将生的希望
留给别人,自己却拥抱了死的恐惧。单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 月 26 日,湖北武汉,90 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护士单霞,投入抗击疫情时,
毅然剪掉了齐头长发“光头明志”。剃光长发,你却笑着对同事说:“没有关系,头发没有
了可以再长嘛,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你只是一位护士,但你却将护士的职位演绎的丰满、尽职。在人海中逆行的你充
满自信,你发出了坚定的声音:“请相信,我们一定凯旋而归!”这是你的选择。什么重要,
也没有生命重要。但你的选择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医生,你也是普通人,你也有家人是别人的孩子或父母。面对疫情,你也怕,但是责任
让你选择了逆行,勇敢面对。
同样,这几天火爆朋友圈的还有一位院士,或许在此之前我们对于这个名 字是很陌生的。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 2003 年非典的医务人员,你的名字是值得每一个人敬畏。
2003 年“非典”肆虐,作为疫情重灾区,广东省召开会议对这一结果进行讨论。轮到你
发言时,你沉默良久,摇摇头——你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引起这次疫情的元凶。最终,你用
有理有据的论述说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后来的事实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你的意
见在“非典”狙击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今,84 岁的你再次挂帅亲征。劝诫国人没有
特殊情况不要进入武汉,而你自己却冲在抗战的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奔赴武汉,火车上
疲惫的身影使人泪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狙击 战
中,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医护人员和科学家们,为了守护人民健康,义无反顾,为我们留下 最
- 23 -
美的逆行身影。我们在此真诚地向此次防控疫情的逆行者致敬!向你致敬!向你们致敬。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国难时期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令
我们感动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此类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
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
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本题要
求以“疫情期间,你令我感动”为题,学生首先明确限制条件“疫情期间”,题目核心是“你
令我感动”,这里,必须明白“你”指代的对象——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小区工作人
员、快递小哥、党员同志、人民大众等。核心词“感动”意味着必须写出“你”令“我”感
动的事件,事件要打动人,要凸显“你”的精神。
【立意】逆行者,让我感动;终南山、李兰娟院士等让我感动;快递小哥,不顾危险,让我
感动;小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任务,让我感动;教师停课不停学,让我感动等。
【结构】记叙文应当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
顺序包括顺序、倒叙和插叙;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等,还应当注意对事件的
详细记叙和对主人公的细致刻画,最后通过记叙事件抒发情感,讲述道理。本文首先交代时
间——2020 年春节,然后记叙在人们惊慌失措之时,“你”出现了——单霞、郭琳、终南山
等医护人员和科学家。最后抒情结尾——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国难时期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 果有机会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素材】1.一个护士姐姐笑着问躺在病房里的患者,身体怎么样了?在听道病人回答说好多
了后,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虽然隔着那厚厚的防护服,但我们可以被护士姐姐温暖灿烂的
笑容所感染。离开病房回到更衣室后,只见她小心翼翼的把脸上的“装备”全都卸了下来。
“呀!”看到这里我的心突然抽痛了一下。原来在卸完“装备”之后护士姐姐的脸上留下了
一道道很深的印痕,甚至有的地方都出了血磨了泡,在她旁边的另一个护士姐姐问道:“你
的脸比昨天更严重了,痛吗?要不这几天你先休息一下?”“不!没事,我不用休息,因为
我知道我的患者需要我,既然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那么我就要抗战到底。再说了,这要是
在战场上,我总不能当逃兵吧!”她说完后,微笑了一下,又带上“装备”出去了。
2.看看这“战争”中最勇敢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她们的名字正如这四个字一样,不顾
危险,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们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
念,惊人的毅力感染着在“战场”上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对患者们说:“相信我们!我们一
- 24 -
定会胜利的!那明媚的阳光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加油!”
3.疫情至今,宅在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利,但是只要健康可以克服的。今天小区里一
个邻居在小区给邻居义务理发,为了安全理发地点选择了小区的广场。他因为疫情困在武汉,
老婆跟孩子回老家了。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大家解决下问题。小区里有理发需求的人都
是在群里预约去理发。一次一人。春天来了,阳光真好,期待武汉赶紧恢复往日的活力两天
的理发结束,理发的邻居也在群里感谢了为他送午饭的邻居,此外还有一些邻居感谢他为他
送上一些新鲜蔬菜。真好,平时彼此不认识,疫情让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有爱的小区。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
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
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
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 25 -
相关文档
-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0526页
- 新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2021-06-0525页
- 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0511页
-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9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2021-06-0516页
-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2021-06-0523页
- 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525页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1-06-0525页
-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2021-06-0510页
- 湖南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2021-06-0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