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0 KB
  • 2021-06-05 发布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二)线下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六安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语文自测试卷(二)‎ 审题人: 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②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③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形式、道德法则。”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 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小了,而是变大了。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他们向善的路标,而非研究的障碍。‎ ‎④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缺乏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不足之处。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训练,这使得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有待完善。‎ - 24 -‎ ‎⑤如今,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科技从业人员将大幅增长。因此,作为有限理性的研究者应时刻牢记伦理规范在各个环节上的伦理边界,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全过程以及整个漫长的研究周期,始终置于伦理的光照下,这样才能保证研究行为对外提升社会福祉,对内则因追求至善而实现内在的幸福感。这是关注科技伦理在当下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摘编自李侠 《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 B. 科技伦理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 C. 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 D. 当下关注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是保证研究行为对外提升社会福祉,对内实现幸福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 B. 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 C. 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入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D. 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 B. 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 C. 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 D.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牢记伦理规范,保证研究行为追求至善,从而提升社会福祉。‎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错误。根据第三段哲学家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伦理”。选项后半句以偏概全。‎ 故选B。‎ ‎【2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深入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错误。文章第三段主要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并没有论证其“可操作性”。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 项,“造成了”表既成事实,原文中的“可能”表推测,选项将未然变已然,分析错误。‎ B 项,后半句于文无据,且“因此能有效避免”说法过于绝对。 ‎ D 项,“追求至善”的结果是“实现内在的幸福感”,并非“提升社会福祉”,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追溯体系,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采集记录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24 -‎ 近年来,一个完善的追溯体系正在形成。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10多项重要政策意见,明确了追溯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例如,在标准规范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肉菜、中药材及酒类流通追溯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接口规范等22项行业标准,为追溯体系互联互通和全国推广打下基础;在法规建设方面,一些行业追溯体系建设要求先后写入《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海、福建、甘肃等地先后出台了本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北京、石家庄、牡丹江等市出台了专门性地方政府规章;山东建立起政府部门间追溯数据共享方案,拟定追溯体系运行考核制度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应急预案,推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很多地方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破解追溯难题。例如,北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肉菜商品流通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不少地方还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手段相结合,提高消费者使用追溯平台的积极性。‎ ‎(摘编自彭训《把“追溯”进行到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月12日,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新加坡食品局法案,日后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并协助新加坡农业食品业探索机遇,将新加坡打造为农业食品中心。‎ 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为法案进行二读时说,全球农业食品环境正在迅速改变,随着发展中国家收入的增加,全球粮食需求预计也将上扬60%。与此同时,全球食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意味着食品有更多机会遭受污染,并且在问题发生后会更难找出污染源头。因此,成立新加坡食品局将有助政府全方位地应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发生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事件。‎ ‎(摘编自《新加坡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海外网2月13日电)‎ 材料三:‎ 据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为有效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中心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力度,每日出动食品快速检测车,对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豆制品、禽蛋制品、调料和调味品、乳制品等节日热销食品开展重点检验,主要检测这些品种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新鲜度等易出问题的项目。快检过程中,检测人员严格按照食品抽检规程及产品抽样要求开展抽检工作,现场取样,现场快速出结果并及时公布,将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市市场监管局处理,对不能及时得出检验结果的项目,将通过短信等方式向送检者告知,进一步确保了检验工作规范化、公开化、痕迹化,受到群众“点赞”。‎ 在眉山新区大市场的检测服务点,笔者见到工作人员向来往的群众发放图文并茂的食品安全宣专单,讲解如何辨别食品质量、科学认识食品安全、破解食品安全谣言等知识。市民反映,政府部门的快检服务帮助老百姓辨别食品真假、好坏,是一个很好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让大家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 24 -‎ 据悉,1月31日至2月10日期间,眉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共出动检验人员39人次,车辆13台次;监测和接受群众送检285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切实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站好岗、护好抗,快检服务将持续贯穿整个节日期间。‎ ‎(摘编自李洋《眉山快检护航春节市场食品安全获群众“点赞”》四川新闻网2月1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完善的追溯体系,关键环节在于信息的采集与记录,据此才能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B.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有助于破解追溯难题,而为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可尝试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相结合。‎ C. 为应对全球农业食品环境的迅速改变,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食品污染的治理难度加大的局面,新加坡成立单一食品监督机构。‎ D. 眉山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以规范化、公开化、痕迹化的操作实现了食品快检,护航春节市场食品安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层面提供标准规范、法规建设等政策保障,部分省市出台本地的规章制度、数据共享方案等,共同打造完善的追溯系统。‎ B. 由材料三可以看出,眉山节日期间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检验力度,主要检测了热销食品的药物残留、新鲜度等易出问题的项目。‎ C. 眉山节日快检除了突出了“快速”和“现场”特点外,还发放材料进行了食品安全宣传,帮助老百姓增长该方面的知识。‎ D. 由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落地不易;而眉山“快检”操作便捷,更值得推广。‎ ‎6. 以上三则材料,对“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4. B 5. D ‎ ‎6. 材料一,侧重于政府层面,强调要建设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材料二,侧重于新加坡食品局成立的背景及其功能。‎ 材料三,侧重于眉山在春节食品安全检验方面的做法及效果。‎ ‎【解析】‎ ‎【4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可尝试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相结合”曲解文意。据原文“不少地方还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手段相结合,提高消费者使用追溯平台的积极性”,不是“尝试”,而是不少地方已经在做。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 D项“更值得推广”于文无据。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三则材料,对“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到材料中圈出关键语句,根据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材料一,“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10多项重要政策意见,明确了追溯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很多地方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破解追溯难题”侧重于政府层面,强调要建设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材料二,“摘编自《新加坡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 “全球农业食品环境正在迅速改变”“球食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是食品局成立的背景;“因此,成立新加坡食品局将有助政府全方位地应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发生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事件”是食品局的功能。材料三,根据“摘编自李洋《眉山快检护航春节市场食品安全获群众“点赞”》”, 侧重于眉山在春节食品安全检验方面的做法及效果。考生结合以上内容行文作答。‎ - 24 -‎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意外的帮助 ‎(美)海伦·卡伦 ‎18岁那年,我只身离开纽约,来到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利兹大学研读历史。我一边努力去适应陌生的环境,一边默默忍受着内心巨大痛苦的煎熬——我的父亲最近去世了,我不知道这种痛什么时候是尽头。‎ 一天下午,我来到集市,打算买一束花回去装饰我那简陋的学生公寓。在花店前,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袋苹果,摇摇晃晃的,好像就要摔倒。我赶紧上前扶住他。‎ ‎“谢谢你,宝贝儿!”他用那种我从来都听不厌的轻快调子对我说,“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不用担心。”说完,他微笑地看着我,双眼闪动着老年人少有的明亮的光芒。‎ ‎“我可以和你一起走吗?”我说,“免得让这些苹果过早地变成苹果酱。”‎ 他哈哈一笑,说道:“小姑娘,你一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对吧?”‎ ‎“是的,我从纽约来。”‎ 我和本斯先生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路上,本斯先生一直依靠他的手杖走路。回到他的家,我扶他坐下椅子后,我坚持要帮助他准备晚饭。‎ 做好饭后,我问我是否可以再来看他,我想随时来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他眨了眨眼,微笑着答道:“我从来没拒绝过一个好心的姑娘呢!”‎ 第二天,我再次来看他。虽然他从未请求过帮助,但是那根大手杖默默提醒着他的虚弱。那天晚上,本斯先生问了我的学习,我的未来计划,不过他问得最多的还是我的家庭。我告诉他,我的父亲最近去世了,心中非常悲痛。听了我的话,他默默地举起手指指着旁边桌子上的两个相框,那是两个不同的女人,但她们长得非常像。‎ ‎“那是玛丽。”他指着照片说,“她已经去世6年了。那是我们的爱丽丝。她是一个很好的护士。7年前她因意外事故去世了。失去她对我的玛丽打击太大了。”‎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一周去看望本斯先生两次,总是在星期二和星期五,每次见到他,他都是坐在椅子上,而他的手杖则靠在墙上。本斯先生有一台小黑白电视机,但他显然比较喜欢看他的书和那几本厚厚的相集。看到我来,他总是显得格外高兴。‎ - 24 -‎ 当我沏好茶,我们的畅谈就开始了。我告诉本斯先生,父亲去世两周前,因为和他闹别扭,我一直都没有跟他说话,为此,我觉得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我永远也没有机会请求父亲的原谅了。‎ 大部分时间本斯先生都是让我说,他则做一个耐心的听众。我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凭他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力做出准确的理解。‎ 大约一个月后,我决定在星期天去看望他,没有事先打电话。靠近他的房子,我看见他正在花园里干活,轻松的弯腰,然后又灵活地站直。我顿时目瞪口呆。‎ 他突然转身,看到了正在发愣的我。他招手示意我过去,我没有做声,但我接受他的邀请进了屋。‎ ‎“哦,亲爱的。这次让我来替你沏茶吧。你看起来累坏了。”‎ ‎“怎么回事?”我开口问道,“我一直以为……”‎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亲爱的。你第一次在集市看到我时……哦,那天早上我在花园里干活时被一颗石头绊倒了。”‎ ‎“但是……你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正常走路的?”‎ ‎“啊哈,我想是在我们第一次相遇之后的第二天。”‎ ‎“可是你为什么一直瞒着我呢?”我问,他肯定不是假装孤苦无助来让我为他沏茶、做饭。‎ ‎“亲爱的,你第二次来看我的时候,我看到你非常不开心。于是我就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人的肩膀来依靠。如果你知道我恢复了健康,你认为你还会来吗?当时正处于痛苦中的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与给你安慰的人,并且这个人懂得如何倾听你的诉说。”‎ ‎“可是,那根手杖又是怎么回事?”‎ ‎“呵呵。那是一根好手杖。我到荒野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了。下个礼拜天,我们就一起去荒野,怎么样?”‎ 下个礼拜天,我们真的去了荒野游玩。‎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和本斯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中,我扶他回家,给他做饭,是因为本斯先生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而随后的交往中,其实是我从本斯先生那里获得帮助。‎ B. 本斯先生介绍相框后,我“泪流满面”,是为玛丽和爱丽丝过早离世而哀伤,为本斯先生孤老一人生活而同情,为自己没有机会请求父亲原谅而痛哭。‎ - 24 -‎ C. 本斯先生给我“沏茶”是关心我,也是因他装病对我表示歉意。他装病的目的是甘心做一个听取我倾诉的观众,让我有理由到他家里,获得他的慰藉。‎ D. 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写我帮助本斯先生,暗写本斯先生帮助我,以我和本斯先生精神上的相互帮助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真情,充满了正能量。‎ ‎8. 小说中的本斯先生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9. 小说多次写到“手杖”,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热心助人(充满爱心,对人有好,有善心);②生活乐观(为人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笑对生活);③善于沟通(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交流方式灵活); ‎ ‎9. ①结构上: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出现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使结构完整,内容紧凑;②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本斯先生身体不好,让我产生了错觉,随后它没有出现使我发现真相,最后本斯先生和我一起去荒野游玩又用到它;③形象上:有利于表现我的善良,对本斯先生的关心;也有利于突出本斯先生对我的精神帮助和乐观生活态度。‎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D项,“精神上的相互帮助”表述不当,应该是本斯先生在精神上帮助我。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根据人物的事情概括其形象特点。此题从主要性格“热心助人”、“为人开朗”、“笑对生活”“善于沟通”等角度概括本斯先生的形象特点。文中本斯先生说“亲爱的,你第二次来看我的时候,我看到你非常不开心。于是我就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人的肩膀来依靠。如果你知道我恢复了健康,你认为你还会来吗?当时正处于痛苦中的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与给你安慰的人,并且这个人懂得如何倾听你的诉说。”这表明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的人。‎ - 24 -‎ ‎ “大部分时间本斯先生都是让我说,他则做一个耐心的听众。我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凭他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力做出准确的理解。”这表明他是一个细心观察,耐心开导,理解他人的人。他假装衰老软弱,是为了让“我”来他家,消除“我”心中的痛苦,这说明本斯先生为人善良,跟人交流方式非常灵活。本斯先生在妻女都去世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我”,题干只是要求考生“简要概括”,并不用结合事例分析。“哪些形象特点”要分点作答。‎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物象的作用。答题方略:从情节结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②为下文作铺垫(伏笔)作用;③衬托人物,寄托人物情感;④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⑤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阅读小说,找到小说中写到“手杖”的语句或段落,“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袋苹果,摇摇晃晃的,好像就要摔倒。我赶紧上前扶住他。”此处“手杖”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利于表现我的善良,即“我”对本斯先生的关心。“路上,本斯先生一直依靠他的手杖走路。”“虽然他从未请求过帮助,但是那根大手杖默默提醒着他的虚弱。”“每次见到他,他都是坐在椅子上,而他的手杖则靠在墙上。”“可是,那根手杖又是怎么回事?”“呵呵。那是一根好手杖。我到荒野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了。”“手杖”暗示本斯先生身体不好,让我产生了错觉,随后它没有出现使我发现真相,最后本斯先生和我一起去荒野游玩又用到它,所以,“手杖”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手杖”也有利于突出本斯先生对我的精神帮助和乐观生活态度。“手杖”出现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使结构完整,内容紧凑。综上分析,小说中“手杖”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情节上、形象上主题上分点回答。‎ - 24 -‎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伯仁字安道,伯雄之弟也,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丁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 改著作郎。居母丧,服除,调镇西节度副使。入为起居注兼左拾遗,上书论时务六事。改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得其冤状,馆陶人为立祠。府尹荆王文坐赃削封,降德州防御使,同知裴满子宁及伯仁、判官谢奴皆以不能匡正解职。伯仁降南京留守判官,改同知安化军节度使,到官三日,召为太子右谕德、兼侍御史,改翰林待制,复兼右谕德。‎ 除滨州刺史。郡俗有遣奴出亡,捕之以规赏者,伯仁至,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如是者数辈, 其弊遂止。入为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 上闵其劳, 特免入直。改吏部侍郎,直学士如故。郑子聃卒,宰相举伯仁代之,乃迁侍讲,兼礼部侍郎。‎ 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上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吕忠翰草《降海陵庶人诏》,点窜再四终不能尽朕意,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凡进士可令补外,考其能文者召用之。”不数月,兼左谏议大夫,俄兼太常卿。‎ 大臣举可修起居注者数人,上以伯仁领之。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 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是岁,卒。‎ ‎(节选自《金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B.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 24 -‎ C.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D.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目的是显示君王或尊亲的威严,一般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B. “丁忧”也叫丁艰,原指遇到父母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遇父丧叫丁内忧,遇母丧叫丁外忧。‎ C.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一名。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一甲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D. “幸”,帝王偏爱、宠爱为“幸”,如“宠幸”;帝王去某地也叫“幸”,如“巡幸”,文中“从幸上京”是说“跟随皇上巡幸上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伯仁天资聪敏,文词典丽。他读书可以过目成诵;皇上感叹当今翰林杨伯仁文采第一, 连状元吕忠翰也比不上他。‎ B. 杨伯仁关心民情,打击豪强。他在审察馆陶死刑案时,发现了其中的冤情,馆陶人很感激他,为他修建祠堂。‎ C. 杨伯仁为政严苛,革除流弊。滨州旧俗捕获逃奴可得奖赏,杨伯仁到任后,斥责主人, 杖杀逃奴,遏止了这种坏风气。‎ D. 杨伯仁深受器重,仕途顺利。早年知遇于海陵王,后来虽受荆王案牵连却未遭实贬,生病后还蒙皇上亲赐丹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 ‎(2)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上闵其劳,特免入直。‎ ‎【答案】10. C 11. B 12. A ‎ ‎13. (1)大名郡里有钱有势的人十分强横恣肆,没人管制得了,百姓深受其害,杨伯仁彻底惩治了他们的党羽,使全郡境内安定下来。‎ ‎(2)依照|旧例,谏官和文学侍从都要进入宫禁值班。皇上怜恤杨伯仁的辛苦,特别恩准他免入宫禁值班。‎ - 24 -‎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划线句的翻译是:海陵王曾晚上召杨伯仁来作诗,派人催促得很急迫,(伯仁)不到二更就做了十首进上,海陵王十分欢喜,把外衣脱下来赏赐给他。海陵王射乌鸦,杨伯仁献上《获乌诗》委婉劝谏。“夜召”与“赋诗”联系紧密,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B;“奏十咏”是做了十首进上之意,语意联系紧密,不宜断开,排除D。‎ 故选C。‎ 海陵尝/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遇父丧叫丁外忧,遇母丧叫丁内忧。‎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本题中,A项,“连状元吕忠翰也比不上他”错误,原文说“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说明状元的文采比杨伯仁好。‎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横恣,强横恣肆;穷竟,彻底惩治;渠,他;帖,安定。(2)故事,依照旧例,直,值守;闵,怜恤。‎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 - 24 -‎ 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杨伯仁,字安道,是杨伯雄的弟弟。他本性孝顺友爱,读书一遍就能背诵。皇统九年(1149) 考中进士,但他为了侍奉父母,并不要求安排职务。天德二年(1150),被授予翰林文字之职。杨伯仁本名杨伯英,为了避太子光英的名讳,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海陵王曾晚上召杨伯仁来作诗,派人催促得很急迫,(伯仁)不到二更就做了十首进上,海陵王十分欢喜,把外衣脱下来赏赐给他。海陵王射乌鸦,杨伯仁献上《获乌诗》委婉劝谏。(伯仁)因父亲去世离任,丧期未满就重新任职,海陵王赏赐给他金带袭衣,又赐给他白金,以便奉养母亲 后杨伯仁改任了著作郎。因母亲逝世离任守丧,丧期满后,调任镇西节度副使。(杨伯仁) 进入朝中任起居注,并兼做左拾遗,上书论述了六件时事。杨伯仁又改任大名郡少尹。大名郡里有钱有势的人十分强橫恣肆,没人管制得了,百姓深受其害,杨伯仁彻底惩治了他们的党羽, 使全郡境内安定下来。他审判馆陶死刑案,获知了其中的冤情,馆陶人给他修建祠堂。府尹荆王完颜文由于贪污被削去封号,被降职为德州防御使,身为副使的裴满子宁和杨伯仁、判官谢奴,都因为没有能够纠正(荆王的过失)而被解除官职。杨伯仁被降为南京留守判官,改为安化 军节度使副使,到任三天的时候,被召入朝任为太子右谕德,兼侍御史,改任翰林待制后,又兼右谕德。‎ 杨伯仁做了滨州刺史。郡中有这样的风气:遣家奴逃跑,再捕获家奴从官府骗取赏金。杨伯仁到任以后,斥责家奴的主人并杖杀家奴。像这样处置了几人,这种坏风气就被制止了。杨伯仁入朝任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依照旧例,谏官和文学侍从都要进入宫禁值班。皇上怜恤杨伯仁的辛苦,特别恩准他免入宫禁值班。杨伯仁改做吏部侍郎,仍然兼为直学士。郑子聃逝世,宰相举荐杨伯仁接替他的位置。于是,(杨伯仁) 被提升为侍讲,并兼任礼部侍郎。‎ - 24 -‎ 杨伯仁长期在翰林供职,文章词采典雅华丽。皇说:”(会作文章的人)在韩昉、张钓之后, 有翟永固,近期就是张景仁、郑子聃,现在就只有杨伯仁罢了,其他没有见到会做文章的人。吕忠翰起草《降海陵庶人诏》,几次修改加工却始终不能完全符合朕的意思。状元尽管以诗词文赋冠盖天下,但至于各种外交辞令,不见得都能作。凡是进士,可以先让他们补充外官,等考察出其中善于写文章的人再召来任用。”不出数月,杨伯仁受命兼任左谏议大夫,没多久, 又兼任太常卿。‎ 大臣们推荐了几位能够修撰起居注的人,皇上让杨伯仁领导他们。杨伯仁跟随皇上去上京, 他身体多病,走到临潢的时候,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发病,于是返回中都。第二年,皇上回驾中都,派使臣慰问(杨伯仁), 赏赐他药剂。就在这年,杨伯仁逝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敬酬李判官使院①即事见呈 岑 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②。‎ 饮砚③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注①使院:即北庭节度使的官署。②门关:门闩。③饮砚:鸟影掠过,如饮砚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闲”字,总领全诗,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日无事”揭示“闲”的原因。‎ B. 颔联描写公府内景物。“侵”“上”写出草根、青苔逐渐变化的发展形态,体物精细。‎ C. 尾联紧扣标题,写诗人白天吟诵新诗仍不满足,夜晚在梦中还想着写诗“敬酬李判官”。‎ D. 此诗是诗人赴北庭任职时与李判官的酬和之作,写出了任职期间闲静的生活。‎ ‎15. 诗歌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远近结合,近处见鸟影掠过,远处是一带远山,画面富有层次感。②动静结合,诗中既写了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又有静穆的远山作背景,动静相生。③借景抒情,诗人借眼前闲适的生活图景抒发了闲适的心情。‎ ‎【解析】‎ ‎【14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夜晚在梦中还想着写诗‘敬酬李判官’”错误,“昨夜梦东还”意为昨夜梦到东归。诗人当时在西北边塞,“梦东还”即梦回故乡。‎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解答时首先指出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这两句写公府之外景物。前一句写飞鸟并不直接去写,却以鸟影掠过砚水来写,由府内自然转到府外,手法很高明。而用一“饮”字,把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写得既十分形象,又很有情趣。后—句用“卷帘”把诗人的视线由府内转到府外,与上句是同样巧妙的手法。而晴空之下,满目青山,场面却是松开阔极有边塞特征的。上下两句,由近及远,一动一静,均突出了闲静情趣。‎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诗中慨叹诗人生不逢时,有才不得施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答案】 (1). 东风不与周郎便,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 进不入以离尤兮 (4). 退将复修吾初服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4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不与、铜雀、离尤、初服、鉴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下到皇甫村,住到中宫寺,柳青就完全置身于普通的农民群众之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柳青落户皇甫村,当然是为着文学创作的目的而来,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完完全全地转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深入生活和 农民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皇甫村里的“自己人”。‎ ‎(①),柳青在一篇题为《转弯路上》的发言中说道:“要通过工作和群众结合,这种结合就是感情上的结合,就可以逐渐地改造自己”。到皇甫村落户,并参与了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创办之后,柳青切切实实地 着在“结合”中“改造”的目标任务,并把这种结合的成效与结果认定为:“首先要看群众以为痛苦的,我是不是以为痛苦;群众觉得愉快的,我是不是觉得愉快。”( ② ),柳青做到了别的作家很难做到的生活农民化、立场 。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谈到柳青时所说的: “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融入 实行 群众化 活灵活现 B. 溶入 践行 革命化 栩栩如生 C. 溶入 实行 革命化 活灵活现 D. 融入 践行 群众化 栩栩如生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在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时 ②正因这样真心实意地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 B. 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时 ②正因柳青这样真心实意地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 C. ①在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时 ②正因柳青这样真心实意地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 D. 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时 ②正因这样真心实意地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4 -‎ A. 下到皇甫村,住到中宫寺,柳青就完全置身于普通的农民群众之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B. 住到中宫寺,下到皇甫村,柳青就完全置身于普通农村群众之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C. 住到中宫寺,下到皇甫村, 柳青就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普通的农村群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D. 下到皇甫村,住到中宫寺,柳青就完全置身于普通的农民群众之中,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答案】17. D 18. A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融入:比喻精神层面的融合和接纳。溶入:一般指液体的汇容。显然,柳青深入生活与农民打成一片应该用“融入”。‎ ‎“践行”和“实行”意思上接近,但“践行”往往指具体的内容,“实行”往往指抽象的内容。“目标任务”是具体的,故用“践行”。‎ 第三空主要结合上文“首先要看群众以为痛苦的,我是不是以为痛苦;群众觉得愉快的,我是不是觉得愉快”的内容,用“群众化”更符合语境。‎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文段强调的是柳青深入生活后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 有血有肉,不是强调细节神情,故用“栩栩如生”。‎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两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第①处,后面说“柳青在一篇题为《转弯路上》的发言中说道”,所以前面陈述柳青“参加” 比客观叙述“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时”要紧凑。第②处,后面出现了主语“柳青”,此处应该省略,否则显得啰嗦。‎ 故选A。‎ - 24 -‎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项,“住到中宫寺,下到皇甫村”语序不当,“完全置身于普通的农民群众之中去”句式杂糅。‎ C项,“住到中宫寺,下到皇甫村”语序不当,“置身于普通的农民群众”成分残缺。‎ D项,“他们其中”重复。‎ 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①________________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③_________________,“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答案】 (1). ①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 (2).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3). ③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语境可知,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②处结合后面原因分析,此处是对为什么惊蛰前后有雷声的解释;③处结合“南北跨度大”分析,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21.请仿照画线句的句式,以两位作家为例,续写两句乐观主义者的句子。‎ 悲观和乐观,都起源于个人的感觉,而且常是偏重主观的感觉。‎ 悲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从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沮丧败兴的生活因子。‎ - 24 -‎ 譬如柳宗元,登山游玩,他想到的是仕途坎坷;雪中垂钓,他体验的是孤独凄清。譬如卡夫卡,优裕的家境,让他觉得无比压抑;严谨的制度, 让他觉得无比苦闷。‎ 而乐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找到使自己快乐起来的生活因子。譬如 ____;譬如____。‎ ‎【答案】 (1). 譬如苏轼,贬谪黄州,他能尽享夜游赤壁之乐;贬谪惠州,他能体验日啖荔枝之乐。 (2). 譬如杰克•伦敦,沙漠淘金,他挥洒着冒险的拓荒豪情;孤身远航,他汲取着源于艰难生活的艺术灵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分析所给例句的三个方面:主题、结构形式,写作方法,做到仿句与例句语言要连贯、风格要一致、情调要符合。本题属于情境性的仿句,要求符合语境,语句关键性内容找准,且情感价值观积极向上。仿写句式为“譬如……,……,他……;……,他……”。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有自己特别熟悉的作家。学生所列作家要符合乐观主义特质,所写事实与作家身份相符。‎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武汉市发生的严重疫情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在除夕的前几天,身处武汉周边的宇文强一家人对于年夜饭有了不同的争论。小强的爷爷说,不管怎么说,年夜饭还是要一起吃的, 这是老传统了,亲情不能淡漠;小强的妈妈说,疫情这么严重,我看要不就取消年夜饭吧;小强的爸爸说,我觉得年夜饭就家里人一起吃算了,互相拜年可以改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平台来进行,心意到了最重要。‎ 你作为宇文强好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给宇文强写一封信,信中务必要联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不吃年夜饭,亲情不会断 宇文爷爷:‎ 您好,好久不见,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提前给您拜个年!‎ 我是小强的朋友明华,如今自觉隔离在家中。去年暑假我有幸受邀参加您的80寿诞,深切感受到了你们宇文大家族的和睦温馨,其乐融融,您的德高望重、和蔼慈祥同样让我过目难忘。不过作为医生的孩子,我还是想帮小强劝劝您。‎ 宇文爷爷,除夕之夜,拜祭祖先,团圆聚餐,正如您所说:年夜饭,是中国的老传统,是年前的重头戏。可是今年的年夜饭,真的可以没有!‎ - 24 -‎ 宇文爷爷,我也知道,春节最具年味的无疑是那顿让人牵肠挂肚的年夜饭,它是中国人最温暖的仪式。可您知道吗?我父亲作为中南医院呼吸科大夫已经在医院连续奋战一周,我们家的年夜饭早已取消了订单,父亲也不准我们春节聚餐。父亲告诉我:起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截至昨天(1月22日),武汉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如果咱们不尽快采取严格隔离措施,疫情很快会蔓延全国,一发而不可收。‎ 宇文爷爷,非常时期,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于是我想说:疫情肆虐,做好自我隔离,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宇文爷爷,您还记得17年前的非典吧?感染近万人,死亡近千人,疫情绵延几个月,中国经济损失几千亿。2003年的非典,给了我们深刻教训。当前武汉肺炎和非典一样来势汹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因为疫情不会厚此薄彼,却事关生死。我们会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每逢春节,人人祈求国泰民安。如果疫情继续恶化,最终导致封城锁国,甚至更多无辜生命离去,国不泰,民不安,如何愉快过春节?因此我不但劝您取消年夜饭,还希望你凭借自己的权威,劝说家族亲人春节不串亲访友,静待疫情终结。‎ 宇文爷爷,听听我一句劝:取消年夜饭,亲情不会断。聚一起吃饭,给社会添乱。社会大发展,完全可以花样新拜年。‎ 年夜饭只是维系和加深亲情一种形式,但并非唯一。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足不出户也能快乐过大年。打电话、通视频、玩抖音、微信圈互动,你若不会就让小强教您,您一定能发现一个全新的、好玩的新天地。‎ 宇文爷爷,如果这个春节,我们都不能与亲人一起吃团圆饭,那么在2020年零点钟声响起的时候,无论天涯海角,让我们同举杯,天涯共此时!‎ 最后,祝愿您老健康长寿,祝咱武汉转危为安,祝祖国繁荣昌盛!‎ 此致 敬礼 明华 xx年x月x日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疫情当前,该不该吃年夜饭”这种现象。‎ 审题:材料所给中心事件是武汉疫情严重,身处武汉周边的宇文强一家人对于年夜饭有了不同的争论。从爷爷的角度,坚持传统,亲情不能淡漠;从妈妈的角度,取消年夜饭;从爸爸的角度,家里人一起吃年夜饭,互相拜年可以灵活变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疫情之下,该不该吃年夜饭,考生应站在国家防疫大局的角度,支持妈妈的观点,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给出灵活变通的拜年方式。还要注意任务驱动的要求,注意书信体的格式,以及写信的的对象,表达要得体。‎ 参考立意: ‎ ‎1、顾全大局,灵活过年 ‎2、生命第一,灵活务实 ‎3、团圆饭不应阻碍“生命通道”‎ ‎4、取消年夜饭,是对生命负责 ‎5、不吃年夜饭,淡不了亲情 ‎6、维系亲情的不只是年夜饭 ‎7、过年,心意最重要 ‎8、少一顿年夜饭,少给国家添乱 参考素材:‎ ‎1、减少串门不聚会。传统年俗中“温情脉脉”的聚会聚餐,在当前这个特殊时刻,有可能暗藏凶险。截至24日24时,广东已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14起,其中13起为家庭聚集,1起为工作同事聚集。各地为更好地防控疫情,纷纷取消庙会、电影放映等聚集性活动。个人也不妨委屈一下“传统”,减少拜年、聚会、聚餐,多用电话、微信、短信等非接触方式拜年。来日方长,非常时段,不必计较这朝朝夕夕。‎ ‎2、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春节计划,多少影响了过节心情。在这个非常时刻,为阻断病毒传播,需要大家保持平和的心态,互相理解,彼此包容,共克时艰。当我们采取一些“非常举措”时,比如不上亲戚朋友家拜年、戴口罩、见面不握手,不妨技巧性地做一些解释;而当我们看到别人“如临大敌”采取一些“非常举措”、甚至“特殊防护举措”的时候,也不妨抱以支持、理解、包容的态度。‎ ‎3、非常时期,不聚会不聚餐,不是人情淡薄,而是生命至上。暂时的“委屈”,都是为了温情长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除西藏之外内地30个省份都已有疫情;24‎ - 24 -‎ 日全天,全国新增病例多达444例,累计死亡患者已达41例。如今,30个省份都启动了“一级响应”,我们也应有所“响应”,行动起来,形成“新年俗”,让病毒无机可乘。转变观念,更换方式,照样能过个好年。‎ 结构示例:《不吃年夜饭,亲情不会断》,书信体。文章以宇文强同学的身份给宇文强的爷爷写一封信,就疫情当前该不该吃年夜饭一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开篇首先亮明身份,拉近与爷爷的关系,然后分析武汉疫情的严峻,再联系“非典”的教训,疫情肆虐,做好自我隔离,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最后说维系和加深亲情的方式很多,不止年夜饭这一种,取消年夜饭,亲情不会断。以祝愿结束。‎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 ‎ ‎ - 24 -‎ ‎ ‎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