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和阐发其意义。
B. 因为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审美层面是相通的。
C. 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其他传统节日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思考是相似的。
D.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 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 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 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
C. 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
D. 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4年11月,中国在浙江乌镇举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字就很“响亮”。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来,由中国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盛会,还是第一次,彰显了互联网大国的自信。参加这次盛会的嘉宾可谓“明星云集”。作为分析全球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梳理全球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共商互联网业发展前景的高端会议,此次大会第一次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网络界领军人物共商发展大计。此次大会设置了8大板块、13个分论坛,涵盖网络空间各领域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在分论坛议题的设置中,不仅第一次全景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理念和成果、全方位展示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成就,而且就世界性的互联网热点议题进行头脑风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8日)
材料二:
乌镇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结缘,古老历史与未来技术的牵手,赋予“万物智能互联”丰富内涵——站在屏幕前,便可通过人工智能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幅有世界名画特色的艺术照;走上传送带,就能跟随交互设计穿越到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听机械臂灵巧拔动“手指”演奏《茉莉花》,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今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然而迈向“万物智能互联”,有喜亦有忧。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努力做网络空间发展的贡献者、网络空间开放的推动者、网络空间安全的捍卫者、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建设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3日)
材料三:
今年是互联网发展五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个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望成为全球互联网再出发的新起点。
全球互联网极大激发了社会传播能力,但是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一方面,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嵌入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整体政治经济格局中,延续着不均衡、不对等、不具代表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话语却推崇同一性的发展与治理模式,漠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其结果是该话语体系与现实层面的断裂,既无法反映也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日益尖锐的危机和抗争。互联网发展正进入下半场,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只有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互联网才能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
(摘编自洪宇《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光明网》2019年10月25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字来看,这个名字就很“响亮”,吸引了全球目光,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自信。
B. 从参会的规模来看,首届互联网大会为分析全球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和梳理全球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搭建了共享平台。
C. 从大会涵盖的内容来看,这次盛会不仅全景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网络企业发展状况,而且对世界互联网热议问题产生重要意义。
D. 全方位展示了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要情况,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我国首次举办这一世界性盛会的自豪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用形象的描写和翔实的数据,阐述了“万物智能互联”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表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B. 材料三用客观审慎的态度分析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已经无法解决全球互联网背景下的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C. 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和强国的责任和担当。
D. 综合三则材料来看,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主线将材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辩证地分析了全球互联网发展中的喜与忧。
6. 从哪些方面加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城三月(节选)
萧红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的钻出了土皮。放牛的孩子,在掀起了墙脚片下面的瓦片时,找到了一片草芽了,孩子们到家里告诉妈妈,说:“今天草芽出土了!”妈妈惊喜的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抢根菜的白色的圆石似的籽儿在地上滚着,野孩子一升一斗的在拾。蒲公英发芽了,羊咩咩的叫,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杨花满天照地的飞,像棉花似的。人们出门都是用手捉着,杨花挂着他了。
河冰发了,冰块顶着冰块,苦闷的又奔放的向下流。乌鸦站在冰块上寻觅小鱼吃,或者是还在冬眠的青蛙。
天气突然的热起来,说是“二八月,小阳春”,自然冷天气还是要来的,但是这几天可热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树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
春来了,人人像久久等待着一个大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
我这个姨,她不是我的亲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她与我的继母也没有血缘关系了,因为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的外祖父家,翠姨就是这个外祖母的原来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翠姨还有一个妹妹,她的妹妹小她两岁,大概是十七、八岁,那么翠姨也就是十八、九岁了。
翠姨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的捏着。
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她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会停下,若是正在吃饭,就要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大转,于是她自觉的闭合着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
那时候都流行穿绒绳鞋,翠姨的妹妹就赶快的买了穿上。因为她那个人很粗心大意,好坏她不管,只是人家有她也有,别人是人穿衣裳,而翠姨的妹妹就好像被衣服所穿了似的,芜芜杂杂。但永远合乎着应有尽有的原则。
翠姨,她没有买,她犹疑了好久,不管什么新样的东西到了,她总不是很快的就去买了来,也许她心里边早已经喜欢了,但是看上去她都像反对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她必得等到许多人都开始采办了,这时候看样子,她才稍稍有些动心。
这一天,我们去了店铺,没有。又去了几家小铺子。小铺子里有三、四双,非小即大,而且颜色都不好看。翠姨有意要买,我就觉得奇怪,原来就不十分喜欢,既然没有好的,又为什么要买呢?让我说着,没有买成回家去了。
过了两天,我把买鞋子这件事情早就忘了。
翠姨忽然又提议要去买。
从此我知道了她的秘密,她早就爱上了那绒绳鞋了,不过她没有说出来就是,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
在外边飞着满天的大雪,我和翠姨坐着马车去买绒绳鞋。
我们身上围着皮褥子,赶车的车夫高高的坐在车夫台上,摇晃着身子唱着沙哑的山歌:“喝咧咧……”耳边的风呜呜的啸着,从天上倾下来的大雪迷乱了我们的眼睛,远远的天隐在云雾里,我默默的祝福翠姨快快买到可爱的绒绳鞋,我从心里愿意她得救……
市中心远远的朦朦胧胧的站着,行人很少,全街静悄无声。我们一家挨一家的问着,我比她更急切,我想赶快买到吧,我小心的盘问着那些店员们,我从来不放弃一个细微的机会,我鼓励翠姨,没有忘记一家。使她都有点儿诧异,我为什么忽然这样热心起来,但是我完全不管她的猜疑,我不顾一切的想在这小城里,找出一双绒绳鞋来。
我们的马车,因为载着翠姨的愿望,在街上奔驰得特别的清醒,又特别的快。
雪下的更大了,街上什么人都没有了,只有我们两个人,催着车夫,跑来路去。一直到天都很晚了,鞋子没有买到。翠姨深深的看到我的眼里说:“我的命,不会好的。”我很想装出大人的样子,来安慰她,但是没有等到找出什么适当的话来,泪便流出来了。
注释:《小城三月》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爱情、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而香消玉殒的故事。本文节选自开头第一章。
7.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而这篇小说写翠姨却是以动作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沉静、美好的形象。
B. 小说中翠姨的妹妹是个陪衬人物,她的急躁恰好反衬翠姨的犹豫,她的粗心大意反衬翠姨的心思细腻:姐妹间的对比,更突显出翠姨这个人物形象。
C. 翠姨对不十分喜欢的绒线鞋也“有意要买”,这是她的动摇与妥协;在受到“我”的劝说后,她更坚定执着于自己的喜好,这也为后文买鞋未果的悲哀埋下了伏笔。
D. 本文叙述了一件买鞋的小事,主人公翠姨却因没买到鞋而说自己“我的命,不会好的”,这说明翠姨是一个被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可悲的旧式女子形象。
8. 有人这样评价萧红小说语言“有童真”“独具诗意”。这篇小说开头5段写景的语言很有特点。请找出三处描写进行赏析。
9. 请分条简析这篇小说叙述翠姨故事的突出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述睿,越州人。曾祖昌宇,膳部郎中。祖舜,监察御史。父齐参,宝鼎令。述睿少与兄克符、弟克让,皆事亲以孝闻。既孤,俱隐于嵩山。述睿好学不倦,大历中,转运使刘晏累表荐述睿有颜、闵之行,游、夏之学。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征之。转国子博士,历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德宗践祚,以谏议大夫银章朱绶,命河南尹赵惠伯赍诏书、玄纁束帛,就嵩山以礼征聘。述睿既至,召对于别殿,特赐第宅,给以厩马,兼为皇太子侍读。旬日后累表固辞,依前乞还旧山。诏报之曰:“卿怀伊挚匡时之道,有广成嘉遁之风。养素丘园,屡辞命秩。朕以峒山问道,渭水求师,亦何必务执劳谦,固求退让!无违朕旨,且启乃心。”述睿既恳辞不获,方就职。久之,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再加史馆修撰。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而又性谦和退让,与物无竞,每亲朋集会,尝恂恂然似不能言者,人皆敬之。时令狐峘亦充修撰,与述睿同职。峘多以细碎之事侵述睿,竟不与争,时人称为长者。贞元四年,命赍诏并御馔、衣服数百袭,往平凉盟会处祭陷殁将士骸骨,以述睿性精悫故也。九年,以疾上表,请罢官。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述睿再三上表,方获允许,乃以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致仕,放还乡里。仍赐帛五十匹,衣一袭。故事,致仕还乡者皆不给公乘,德宗优宠儒者,特命给而遣之。贞元十六年九月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
B. 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
C. 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
D. 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祖,“九族”之一,指父亲的祖父。“九族”按顺序一般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已身子孙、曾孙、玄孙。
B. 践祚,即“践阼”,意指走上东阶而成为主位或主祭,后多用于帝王登基、寿诞册封等活动,也做“践胙”。
C. 庶子,官名,与“妾生之子”意思不同,原本为掌诸侯卿大夫的庶子教育事务,后为太子官属。
D. 鱼袋,唐宋时官员佩戴之物,常与官服共同体现官阶等级。文中“紫金鱼袋”则表示官员“着紫衣袍,佩金鱼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述睿孝顺好学。他少时与兄弟共同以孝顺闻名,又好学不倦,人以为其有先贤之风,多次上表推荐。
B. 孔述睿喜好隐居。他曾隐居嵩山,代宗时虽屡授官职,但每受皇命,就先谢恩朝延,一月后就称病告辞,重归山林。
C. 孔述睿颇受重视。皇帝曾命人携带诏书与束帛赴山中邀请他做官,并赐子宅第、马匹,以诚心挽留他做官。
D. 孔述睿性格谦和。他与人交接淡静,每次亲朋好友欢聚,总是温顺恭谨的样子,似不善言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峘多以细碎之事侵述睿,述睿竟不与争,时人称为长者。
(2)故事,致仕还乡者皆不给公乘,德宗优宠儒者,特命给而遣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春云吹散湘帘雨①,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瞑色笼鸳瓦②。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注】①湘帘:用湘妃竹编制的帘子。②鸳瓦:即鸳鸯瓦,上刻有鸳鸯,故称。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词开头写春日傍晚,雨收云散,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渲染出幽婉凄迷的氛围。
B. “人在”两句,写主人公独立高楼之上,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和煦春风,写出登楼赏春的雅兴。
C. “柳烟”两句,进一步写出杨柳青青,如烟似雾,暮色冥冥,烟笼鸳瓦,都如愁绪笼罩在楼中人心头。
D. 这首词写景细腻生动,抒情含蓄委婉,末句以景语作结,不直接道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15. 这首词结尾为什么要说“休近小阑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作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心浮气躁的坏处。
(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五壮士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写出了蜀道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考工记》所表现的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________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______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摹仿,谓之神。________,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一阴一阳一结合。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更 却 如果 相反 B. 更 而 倘若 所以
C. 也 只 倘若 所以 D. 也 而 如果 相反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
B.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虚,而是要从虚到实,发展到神妙的意境:
C.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割裂虚实,他们结合了老庄的思想:
D.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厚此薄彼,他们给虚实平等的地位: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
B.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
C.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
D.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并不感到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日晷由晷盘、晷针组成。带有刻度和文字的圆盘,称为晷盘。以晷盘中心为基点,均匀的分出刻度,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地支”来表示____,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穿过晷盘中心,与晷盘保持垂直角度的铜针,称为晷针。晷针与地轴平行,起着“立竿”的作用,而当太阳光照到晷针上时,会在晷盘表面上“_____”,根据针影位置所在的晷度,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日晷计时简单可靠,却存在连个缺陷:一是日晷依赖阳光,______,日晷就失去了计时作用;二是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运行轨道与赤道和晷盘平行,日晷上没有影子,也就无法标示时间。
21.根据语言环境,根据要求修改并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书面材料:李吉林,江苏省
南通市人,中共党员。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巨擘,尤以情境教育见长。从教六十余载,李吉林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该书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不得缺漏、篡改原文信息。
语境转述:王老师最近很推崇情境教育,他向好朋友李老师介绍道: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代楷模”黄文秀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推动实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项目,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過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遇难后,她的事迹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你班拟召开“向时代楷模致敬”的主题班会,你作为主题发言人之一,请你写一篇主题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C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不是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而是和“文学”相比。
2.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错误。根据第3段的内容,中秋节与清明节、中元节,不是类比关系,而是对比的关系。类比论证的侧重点是寻求两个同质同类的事物之间的共通性或相似点,对比则强调两个(可同类,也可不同类)事物之间差异性。
3. D【解析】A项,不合逻辑,文学并不能直接引发人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而是要经由审美活动;B项,奇大其词,“从根本上”于文无据,应该是起了重要作用或主要作用;C项,张冠李戴,原文第2段论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但并未表示“忧虑”或“焦虑”之情,原文第5段分析了科学不断地对神话传说等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的“去魅”,乃至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对此作者有一定的担忧,但也不至于“深深焦虑”。
4.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曲解文意或推断错误。“这个名字就很‘响亮’,吸引了全球目光”,不是“彰显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自信”的依据,依据是“中国接人国际互联网20年来”,由中国第一次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盛会。
5.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
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夸大其词,根据材料二“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一句可知,“网络强国”于文无据;二是错把“并列关系”当作“因果关系”,“截止……大会”是从材料三第一句得出的,意在说明中国正在推动互联网新格局的建设,而此项后半句“彰显……责任和担当”是从材料二概括出来的,意在说明中国针对互联网,领域相关问题,尤其是“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互联网全球公害,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两者之间,是分列陈述关系,而不是证明与被证明关系。
6. ①保障互联网安全,消除网络公害,促进互联网领域均衡发展;②要在全球范围内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③中国要继续发挥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作用,在网络空间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④推动互联网格局的重构,健全互联网合理秩序,使技术进步与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相匹配。
7. D【解析】D项,“被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可悲的旧式女子形象”错误,翠姨自幼丧父,寄人篱下,心里脆弱、敏感而多愁善感。
8. ①“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动词运用鲜活生动,富有童趣。②“蒲公英发芽了,羊咩咩的叫,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
意思”,富有意蕴,句式整齐,音律和谐,亲切自然,有诗的意境和语言韵味。③“河冰发了,冰块顶着冰块,苦闷的又奔放的向下流”,拟人修辞,生动形象,蕴涵情愫。④“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树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比喻贴切又新奇,以景衬情,情景相融。
9.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真实可信。②聚焦“买鞋”这样的生活琐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小说具有明显散文化特点。③景物描写与故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具有诗意的审美倾向。
10.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划线句的翻译是:诏命不准许,回复他说:“我认为您的德行使朝廷敬重,品行使风俗淳厚。这样不用言语的教导,还需长久地依赖您。我不能依从您回去的请求,料想您应该都能理解吧。”“不许”为“不允许",“报”为“回复”,两个动词中间应断开,排除AD;“所赖攸深”为“依赖长久”,不能拆开,排除BD;“未依来请”为“不能依顺你的上表之请”,不能拆开,排除BD。
11.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多用于帝王登基、寿诞、册封等活动”错误,应只用于“帝王即位”。
12. 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本题中,B项,“一月后就称病告辞”错误,“旬日”为“十天”。
13. (1)令狐峘常用细碎小事去侵扰孔述睿,孔述睿始终不与令狐峘争斗,当时人们称孔述睿为德高望重的人。
(2)按照旧例,退休还家的人都不赐了公车,德宗优待宠遇儒生,特地命令给了公车并且
送他回家。
【参考译文】
孔述睿,是越州人。曾祖孔昌宇,为膳部郎中。祖父孔舜,为监察御史。父亲孔齐参,宝鼎县令。孔述睿年少时与兄长孔克符、弟弟孔克让,都因为侍奉父母孝顺而闻名。父母去世后,都隐居在嵩山。孔述睿好学不知疲倦,大历年间,转运使刘晏多次上表推荐孔述睿有颜回、闵子骞的品行,有子游、子夏的才学。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这个官职征召他,后转任国子博士,多次升迁至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孔述睿每次受到皇恩之命,就暂且到朝廷谢恩,十天后就因病推托,退回到旧日归隐的地方。德宗即位,以谏议大夫加银章朱绶的官职,命令河南尹赵惠伯带着诏书、玄纁束帛,到嵩山以礼征聘。孔述睿到了京城后,德宗在正殿以外的殿堂召见并要求他回答问题,特别赐予他宅第、厩马,兼任皇太子侍读。十天
后孔述睿多次上表坚决辞谢,依照前例乞求返回旧日山林。皇帝下诏回复他说:“您怀有伊挚匡时济世的学问,有广成子合乎正道的隐者风骨。在山丘园林中修养保持本性,多次辞掉官职。我就像崆峒山问道、渭水求师一样,您又何必一定要保持着勤恳谦虚的态度,坚决地要求辞让官职呢!希望您不要违背我的旨意,姑且打开您的心吧。”孔述睿诚恳推辞却未能获准,才去任职。过了很长时间,改任秘书少监,兼任右庶子,再加授史馆修撰。孔述睿精通地理,在史馆时就重修《地理志》,当时人称赞内容详细考究。同时孔述睿又性情谦和退
让,与世人无争,每次亲朋聚会,总是温顺恭谨的样子好像不能言谈,人们都尊敬他。当时令狐峘也充任修撰,与孔述睿同职位。令狐峘常用细碎小事去侵扰孔述睿,孔述睿始终不与令狐峘争斗,当时人们称孔述睿为德高望重的人。贞元四年,皇帝命令他带着诏书和御馔、衣服数百套,前往平凉盟会处祭祀战死埋没的将士尸骨,这是因为孔述睿性情谨慎真诚的缘故。贞元九年,因病上表,请求罢官。诏命不准许,回复他说:“我认为您的德行使朝廷敬重,品行使风俗淳厚。这样不用言语的教导,还需长久地依赖您。我不能依从您回去的请求,料想您应该都能理解吧。”孔述睿再三上表,才获得允许,于是以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的身份退休致仕,放还乡里。还赐帛五十匹,衣服一套。按照旧例,退休还家的人都不赐予公车,德宗优待宠遇儒生,特地命令给予公车并且送他回家。贞元十六年九月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14.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和煦春风,写出词人登楼赏春的雅兴”错误。雨收云散之后的春风,应该是料峭凉风,而不是和煦的春风;此处写主人公在华美的高楼上,感受到清冷的寒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凄迷伤感,而不是赏春的雅兴。
15. ①“休近小阑干”,是因为凭栏远望看到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会引起怀念远人的愁思,而思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能引起内心的尤尽伤悲罢了。②上文写人在玉楼、双飞蝴蝶、陌头杨柳楼上鸳瓦,已是思念深重,此时若再近小阑干,则愁上更愁,悲上愈悲了,因此更需“休近小阑干”。
16. (1)优哉悠哉 辗转反侧 (2)蟹六跪而二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7. B【解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多用排除法,这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通过把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关联词,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首句意思可知,第一空应该是递进关系,故应填“更”,据此排除CD两项;第二空处表现中国舞台的出人意料之处,用轻微的转折“而”更恰当,排除AC;第三空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和“倘若”都可以;但第四空只能选择表示推断性因果关系的“所以”,排除AD。
18. A【解析】
B项,从虚到实,不符合文意;C项,语意跳跃到文段的最后一部分,且不符合史实;D项,曲解文意,儒家从实出发,是一条推理链条,虚与实并不存在“平等”的问题。
19.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原句有三处错误:“得名”和“之名”语意重复;“大量留白……”的主语应该是“他的画”,中途易辙;“并不感到空”,主客问题,改为使动语意更加清楚,综合以上,答案应为C。
20.①十二个时辰 ②见影 ③如果在夜晚或者阴雨天
21.李吉林,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的大师,在情境教育方面尤有专长。从教六十多年以来,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等多部情境教育专著,其中《情境教育三部曲》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22.【答案】例文
向梦想出发 向时代楷模致敬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梦想出发 向时代楷模致敬”。
2019年6月17日,广西百色扶贫驻村书记黄文秀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用自己的决心和生命,对“初心”做了最好诠释,为新时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做出了榜样,我们青年学子一定要向她学习,坚守梦想,不负韶华,用奋斗书写最美青春。
青春代表着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2016年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2018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意味着付出和奉献。
青春彰显着使命。黄文秀以青春无悔的选择、坚韧不拔的毅力、永不懈怠的干劲谱写出一曲芳华璀璨的青春之歌。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青春色彩无比绚烂,让人生无比精彩。
青春书写着奋斗。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青春,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青春,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青年学子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像她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牺牲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赞歌,她用自己的汗水乃至生命,铺就人民群众脱贫之路、幸福之路,也映射出伟大的奉献精神。也为我们塑造了一名对党忠诚、勤勉为公的好党员,她将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并化为扶贫攻坚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扶贫的征程,也照亮了这个时代的天空,更是新时代青年的学习楷模。
黄文秀无声无息地离去了,可她的面容烙印在全国人民心中,那是最美的模样,她是青春的榜样,她的精神成了一座丰碑,她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让我们在它的指引下继续向梦想出发,创造,奔跑,奉献,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