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MB
  • 2021-06-05 发布

江西省吉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PDF版含答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书 【2021届高三·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4页)】 大  联  考  试  卷 语文(3-2)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自然村落。在这里,人们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江浙古村落多与水为邻,水天之间,营造 出诗画般的意境;西南梯田村落变化多样,独具韵致,展现出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之美;北方窑洞村落质朴厚重,与黄土高原的雄浑相和,谱写一曲 恢弘的交响乐章……各具特色的村落布局、向往自然的营造理念与寄情 山水的人文情怀相融,成就了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美学特征。 那么,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再现传统村落质朴 之美? 传统村落,既要有“形”,也要有“神”。在修复改造中,设计者既要 在传统村落物质性的空间存续上做文章,保护、修复、回归传统聚落形 态,强化乡村风貌特色,也要在精神性的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发展、织 补、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现代文明的同时,兼 顾地域文化的保护,留住乡愁。 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板万村的改造实践中,团队对村 中尚留的传统木构吊脚楼和风貌迥异的新建砖混房屋,进行了建筑风 貌统一修缮设计,并合理划分区域,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同 时,还在村中人流聚集的地方,设计了可供聊天、休息的木廊、凉亭,为 村民搭建交流空间。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通过“形”的塑 造,激发“神”的活力。设计团队努力将振兴传统工艺、活化非物质文 化遗产与村落改造相结合。比如,团队将板万村闲置民居改造成刺 绣、织布、酿酒等传统手工艺作坊;新建文化传习所、风雨桥;修整戏 台;对村小学进行整体改造和扩建,增建了图书馆和文化乡土教室;改 建土陶窑以恢复传统制陶工艺……经过改造,板万村“形”“神”兼备, 整体风貌更美了,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做了起来,非遗展演活动 也多起来了。 苍山下、洱海边的白族村落,河网纵横的江南水乡,高山密林中的 苗岭山寨……传统村落往往与大自然相融相生。大自然给予了传统 村落宁静优美的环境,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在大地上绘就一幅 幅美丽画卷。传统村落的振兴,需要尊重自然、细心呵护大自然的馈 赠,还需适应自然、因地制宜。这既是先民的营造智慧,也是传统村落 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生的关键。 浙江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强调在改造中尊重当地古村落的原 生态,从而绘就一幅别具韵味的“山居图卷”。松阳县群山环绕、云蒸 霞蔚,黄墙黛瓦的传统村落置于其中,更添古朴之美。坐落于自然天 坑中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雨补鲁村,设计团队依托天坑地 貌和古寨风情,将其打造成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新村落———通过对古泉、古树、古道的保护与规划,保持了村落依山势 呈半环状的空间布局,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如何让传统村落既不被迅速发展的现代 文明抛下,也不被过度开发所破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在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从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价值出 发,以艺术的视角介入乡村振兴,将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与人 文美的回归。 (摘编自吕品晶《传统村落,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江浙古村落与水为邻,营造出诗画意境;北方窑洞村落质朴厚重, 与黄土高原相和,亦不失为一种浑朴之美。  B.设计团队将板万村的传统木构吊脚楼和新建砖混房屋进行了建 筑风貌统一修缮设计,打造出了全新的宜居环境。  C.设计团队将闲置民居改造成刺绣、织布、酿酒等传统手工艺作坊, 改建土陶窑,都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D.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既不能让传统村落被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抛 弃,也要避免城镇化快速发展所作开发的破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点带面,概述了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自然村落丰富多彩的乡 村图景,以及传统村落独特的美学特征。  B.文章结合传统乡村改造的典型例证,阐述了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 与人文美的回归的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C.文章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加强整体修复改造、书写 自然生态诗篇和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的建议。  D.文章既注重传统村落的“形”“神”兼备,又主张传统村落与自然 环境的相融相生,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  A.北方窑洞村落、江浙古村落和西南梯田村落,虽然在布局上各具 特色,但都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B.修复改造传统村落,既要注意物质性的空间存续,也要考虑精神 性的文化传承,兼顾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  C.“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白族村落、江南水乡、苗岭 山寨等地打造出的新村落的共同特征。  D.只要以艺术视角介入乡村振兴,就能保留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形 态和人文价值,使其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一场“阅读革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从历史上看,阅读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由于长期落后于西 欧诸国,德国曾被称为“迟到的民族”。但18世纪中叶,随着教育的普 及和出版业的大发展,德国出现了一场“阅读革命”。人均图书消费量 激增,阅读从贵族扩散到平民。到1800年左右,德国已经有一半人口 具有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德国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诗人和思想 家的民族”,“阅读革命”居功至伟。 人们时常感慨中国缺少创新,并归咎于现行教育。其实,不只是 中国,全世界的教育都脱胎于工业化时代,带有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 产的时代印记。而自由的阅读正是启发性灵,把人从标准化的教育桎 梏中解放出来的一条捷径。墨西哥作家大卫·托斯卡纳曾感慨地说: “我们已经将学校变成了工厂,大批量产出雇员。我们的教育体制不 是需要微调,而是需要完全转变方向。它需要让学生们阅读、阅读、再 阅读。” 正是看到了阅读对于民族的战略意义,2012年俄罗斯政府提出在 国家层面制定《民族阅读大纲》。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 力培养,几乎历届总统都把推广阅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 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进程。全国300 多个城市有经常性的阅读节、阅读日活动。财政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已 经由12个试点城市扩展到12个省区。图书馆拨款连年增长,60万所 农家书屋覆盖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对今天的中国而言,“阅读革命”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 与提升。 作为出版大国,我国年人均读书不到5本,缺少阅读习惯是重要原 因。增强国民的阅读紧迫感是一个重要任务,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出 现席卷全国的读书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普遍痛感失去了宝贵的读 书年华,痛感中国的落后而渴望迅速改变自身命运和国家面貌。 今天,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也必须增强阅读的紧迫感,迎接 全民族的“阅读革命”。 (摘编自张贺《来一场“阅读革命”》,2014-4-23《人民日报》) 材料二 内容丰富、体验新奇的云上数字阅读大会,在为全民提 供了如临现场参会的体验之外,也让行业看到了市场消费的新趋势。 《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市 场整体规模达288.8亿,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年接触率近 15本。稳步增长的市场中,90后用户占比达55.6%,年轻化趋势明 显,其中18~25岁的大学生付费意愿最为强烈。白皮书指出,数字阅 读借助直播、短视频、社群讨论等多种新兴流量平台乃至跨界营销,使 优质内容的传播拥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有声书、AR/VR阅读、智能 耳机/音箱、电子阅读器等技术、硬件的推陈出新,让万物皆可为读书 媒介,全场景阅读已经成为趋势。可以预见,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新 文化消费产业之一,数字阅读行业将在5G提速之下迎来更多新机遇。 (摘编自《新基建提速之下 5G+如何改变数字阅读行业》,2020- 4-27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 韩国近年电子书用户越来越多。今年由于新冠疫情,一 些公共图书馆中止馆内阅读服务,有的仅提供快递送书服务,有的开 放“电子书架”供线上读书,给人们提供新的阅读体验。 《韩国先驱报》3日援引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数据报道,2019年电 子书阅读器在韩国成年人和大学生中拥有率分别为16.5%和37.2%, 比2017年分别增长2.4%和7.4%。二三十岁人群中从阅读纸质书转 向看电子书的人数最多。 【2021届高三·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4页)】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人们在家隔离,电子书读者数量猛增。 韩国知名网络零售商“11街”数据显示,仅今年8月30日至9月6日, 网站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销量就增长 117%;另一网上商城 Gmarket的电子书阅读器销量增长了60%。有声内容出版商也抓住商 机,推出制作精美的有声读物卡,像销售纸质书那样摆台销售,借此吸 引以往购买纸质书当礼物送人的消费者。韩国知识内容平台 Welaaa 营销主管柳宰顺(音译)说:“我们不把有声读物视为一种不同的读物, 而是让它与纸质书及其书迷产生共鸣。” (摘编自乔颖《疫情加速改变韩国人阅读习惯》,2020-10-5新 华网) 4.下列对电子阅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可以改变民族命运、 改变国家面貌。  B.完全自由的阅读可以启思开悟,是把人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的一条捷径。  C.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席卷全国的读书热,但到2014年“全民阅 读”才进入国家视野。  D.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应增强阅读紧迫感,来一 场全国“阅读革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今天的教育脱胎于工业化时代,难免有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 产的时代印记,自由阅读受到体制限制。  B.今天的中国,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之各级政府的有效倡导和 扶持,全民族的“阅读革命”已经到来。  C.我国和韩国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看电子书,是数字阅读行业发展的 主要推动力,代表着文化消费的新趋势。  D.因为现行教育体制不大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 培养,导致一些中国人不爱读书、缺少创新。 6.“阅读革命”与疫情防控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 木 之 美 钱佳楠 刚来圣路易斯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树深深吸引。华盛顿大学毗邻 广袤的森林公园,这里以橡树、枫树、杨树、杉树和核桃木居多,每一棵 都昂扬挺拔,高耸入云。我直觉地联想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比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又比如罗丹的“青铜时代”,人们自信地 舒展自己的身体,相信自我即美。很快,我意识到,比喻都被我本末倒 置了,中文里以“玉树临风”形容男子之美,也就是说,古人先意识到树 的潇洒秀美而后才以此譬喻俊美之人。 我虽然为树着迷,但并不懂得应当如何欣赏它们的美。我最喜欢 在春日的正午出门,新叶已经长成,猛烈的阳光下,那些叶子在闪闪发 光的同时,又青翠欲滴。微风袭来,它们颤抖着,发出的低 吟。听得多了,我发现每棵树的“嗓音”都不一样,有的像老者缓行时 手杖擦摩外套下摆的声音,有的则像一群少女聚在一起欢笑。瞧,我 仍然用人来给树当参照。 我渴望“听懂”无言的树,所以首先诉诸知识。闲暇时,我找来不 少有关树和自然的书,渐渐了解年轮不仅暴露树龄,还揭晓哪一年是 旱年,哪一年则雨水丰沛。我也逐渐知晓有些树也分雌雄,比如银杏。 我还下载了一个应用软件,时不时“扫一扫”树叶,让手机告诉我它们 的名字和属性———这些属性常常跟树的“用处”有关,哪些树会结出美 味的果实,哪些树会开出漂亮的花朵,哪些则可以用来做上好的家具 或建材。 这些知识反而让我迷惘,因为似乎都带着人类中心的视角来看待 自然。就好像我们区分哪些动物是好的,哪些动物是坏的,标准不过 是哪些长得可爱,哪些长得古怪,又或者哪些有益我们的农耕,哪些则 糟蹋我们的作物。以这种心态面对自然,无怪乎人类活动不是自然的 福音,而是祸端。 还有另一种聆听树木的方式,就是从树的身上找寻哲理和深意。美 国中西部经常遭遇雷暴,我见过不少被闪电劈去半边,或被风削去一肢 的树,但只要没被拦腰斩断或者连根拔起,它们依旧傲立。类似的情景 曾经给身处政治风暴中的诗人牛汉带来鼓舞,他写下《半棵树》:“半棵 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 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逆境成了生命力量的明证,而非末日。 南北战争前,北方政客对南方奴隶制的姑息和容忍,让亨利·戴维·梭 罗对美国的现实和未来感到沮丧,最后他也是在树身上找到了希望:他 看到的是种子所包含的无限未来,虽然眼前的树林被伐光了,但只要土 壤里还有种子,等个十年二十年,又是郁郁葱葱;人类的文明也一样,只 要正义的种子还在,眼前的黑暗终有过去的一天。 以前的人,心里有什么秘密,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个树洞,把秘密 全说给它听,说完后,再用泥巴堵上,这样秘密就会永远留在那棵树里, 没有人知道。而今,时常在森林公园瞥见树洞的我时不时怀疑,这种从 自然或者树身上寻找激励和慰藉的习惯难道不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孔 夫子很早不就说了吗: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德国作家黑塞在《悠游之歌》里也谈到他自己对树的喜爱,但他感 叹的是树的美和他的存在毫不相干:树天生就有一种使命,那就是长 高,长大,是实现,这种实现和周围有没有其他树或人在看他们都毫无 关系。美国诗人惠特曼中年经历了严重的中风之后也有类似的感悟: 人总是太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进而忽视了作为本质的存在, 只有树,只有自然,它们呈现的样子就是“存在”本身,质朴且伟岸。 念中学的时候,席慕容的情诗《一棵开花的树》曾经风靡一时:“如 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 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那软糯的自怜暗合着青春时期为多 情所苦的我们。而今回想,诗里的声音到底还是人的念想,远非树的 心声,因为树并不在乎“你的走近”。或许,倘若树愿意花一时半刻反 观人类,它们是要大笑的:人类是多么脆弱,多么可悲的生灵啊,他们 还以为天下万物的显形,都是为了给他们送启示、递希望呢? (选自2020年7月8日《文汇报·笔会》,略有删节)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 (3分) ( )  A.文章认为,春日正午出门去欣赏树木之美最合适,既可见阳光下 青翠闪亮的新叶,又可听微风中的低吟。  B.文章中“有的则像一群少女聚在一起欢笑”一句用了比喻、拟人修 辞,生动地描绘了树木在微风吹拂下的美妙声音。  C.文章列举了中外文人从自然或者树身上寻找激励和慰藉的事例, 意在说明这些都是人类与树无关的一厢情愿。  D.文章属于哲思散文,一切记叙、描写都是为议论服务,在探究“树 木之美”的过程中,也对人类的审美进行了反思。 8.“树木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6分) 答:       9.作者为何说“这些知识反而让我迷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廷弼,宇飞百,江夏人。三十六年,巡按 獉獉 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 官李成梁弃宽莫新疆八百里,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  已论功受赏给事  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状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  健康丕扬党庇疏竟不下。时有诏兴屯,廷弼言辽多旷土,岁于额军八 万中以三分屯种,可得粟百三十万石。帝优诏美,命推行于诸边。边 将好捣巢,辄生衅端。廷弼言防边以守为上,缮垣建堡,有十五利,奏 行之。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四十七年,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旋擢兵部右侍郎兼 右佥都御史,代杨镐经略 獉獉 。未出京,开原失,廷上言:“辽左,京师肩背; 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 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今已破开原,北关不敢不服,遣 一介使,朝鲜不敢不从。既无腹背忧,必合东西之势以交攻,然则辽、 沈何可守也?乞速遣将士,备刍粮,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 格以沮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毋独遗臣以艰危,以致误臣、误辽,兼 误国也。”疏 獉 入,悉报允,且赐尚方剑 獉獉獉 重其权。数月守备大固。廷弼之 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继命金事阎鸣泰,至虎 【2021届高三·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4页)】 皮驿恸哭而返。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 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入。 时兵燹后,数百里无人迹,廷弼祭诸死事者而哭之。遂耀兵奉集,相度 形势而还。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节选自《明史·熊廷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已论功受赏/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状/ 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B.已/论功受赏/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状 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C.已/论功受赏/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状/ 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D.已论功受赏/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状 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A.巡按,明代每年八月朝廷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称 巡按御史,又称按台。  B.经略,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 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C.疏,古代朝臣使用的一种文体,指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 字。如上疏、奏疏。  D.尚方剑,皇帝御用的宝剑,全面代表皇权,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 斩杀官员后无须上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  A.熊廷弼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担任辽东巡按时,他弹劾了放弃疆 土驱逐百姓的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以及原任巡按何尔健、 康丕扬。  B.熊廷弼为国分忧,倡议屯田。他建议从戍边军队中抽调三分之一 的人员去垦荒种田,受到皇上褒奖,朝廷于是下诏兴屯,并在各边 地推广。  C.熊廷弼治边有方,常备不懈。他主张边防以守卫为上策,积极倡 导修筑城墙、堡垒,备足草料粮食,修理好作战器械,边庭因而更 加稳固。  D.熊廷弼清正廉明,以身作则。他在辽东多年,杜绝馈赠礼物,不作 无原则的宽容;属下不敢巡视边地,他亲自冒险去慰问军队、鼓舞 士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无腹背忧,必合东西之势以交攻,然则辽、沈何可守也? 译文:      (2)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苏 轼 岐阳①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②问西琛③。 【注】①岐阳:即凤翔,西北军事重镇,是当时抗击西夏的前沿阵 地。②乘传:乘坐传车,指奉命出使。③琛:珍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獉獉獉 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点明时令天气及兴怀的地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西夏的抗 战主张,与尾联暗相呼应。  B.颔联写寒气袭人,砧声频急,岁暮时节白天苦短,闲职无事寂寞无 聊,顿觉屋宇空旷幽深。  C.颈联抓住“酒入愁肠”“白发上簪”两个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与 弟弟分别后的愁苦与思念。  D.全诗即景抒情、叙事寓情,既写兄弟关切之情,又言家国之情,可 谓情深意切,动人肺腑。 15.对于诗的尾联,有人说是卒章显志、深化主题,也有人说是画蛇添 足、故作豪语。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         ”一句写大鹏“怒而 飞”后翅膀的状态,“         ”一句写“水之积也不 厚”的结果。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比起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他只喜 爱莲花的“        ,         ”,表达了自 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        ,         ”两句,引用刘裕北伐的典故,表现出刘裕统 率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 得分 评卷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 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丰富的意蕴。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 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并在“用笔之 道”上体现。“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说,就是外柔内刚。 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   ,这就叫   。毛 笔的毛是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 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   的文化理念。 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 此尊重,   。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 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大笔如椽 以柔克刚 风行草偃 戮力同心  B.大笔如椽 举重若轻 和而不同 齐心协力  C.入木三分 举重若轻 风行草偃 齐心协力  D.入木三分 以柔克刚 和而不同 戮力同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在“用笔之道”上体现。  B.虽然毛笔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并在“用笔之道”上体现。  C.虽然毛笔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用笔之道”上。  D.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用笔之道”上。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 “不做”的自由。  C.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 的“暴风雨”考验。  D.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 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入秋以后,昼热夜凉,气候干燥,人们极易出现口干、唇干、鼻 干、咽干、皮肤干裂等“秋燥”症状。这时,恰好有一种甘甜清润的 应季水果大量上市,①              。中医认 为,柚子果肉性凉,味甘酸,有清肺润肠、止咳化痰、消食解酒的作 用;柚皮性温,味苦辛,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那么, ②                     ?红心柚子中 含有一定的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化成 维生素A被人体利用、消化和吸收,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系统疾病的 发生;番茄红素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起到延缓衰老、辅助防癌的 功效。此外,红心柚子的糖分高,吃起来更甜一点,而白心柚子中 的维生素C含量比红心柚子要高出很多。所以,买柚子时,如果追 求营养价值,③                ;如果追求口 感,红心柚子比白心柚子会好一点。 【2021届高三·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4页)】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 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造型别致的运河花船、动感炫酷的灯光秀、丰富多彩的运河城 市非遗展……假日期间,2020年运河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江苏扬州 宋夹城风景区内举行,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旅活动展示 着古老运河的别样风采。步入宋夹城风景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 条琳琅满目的运河集市,地方特色小吃、非遗项目、文创产品等摊 位一字排开,吸引游客驻足体验。据介绍,本次嘉年华活动从9月 28日持续至10月6日,宋夹城风景区作为活动主场地将举办运河 城市非遗文化展暨“老字号展销”、穿越运河、欢乐巡游等十多项活 动,假期前两日吸引了近4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近年来,大运 河沿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新亮点。促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发展、优势互 补,将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旅游的文化内涵,彰显大运河文化的独特 魅力。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 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 礼,树人中学拟举办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 命”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心得交流会。 下面是主办方推荐的部分红色经典小说、电影名目。 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红 日》《红旗谱》《林海雪原》《小英雄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色经典电影:《南征北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红色娘 子军》《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开国大典》《焦裕禄》《建 国大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 假如你应邀参加本场交流会,请以“与你一起走进          ”为题(横线上填写你所阅读或观看的一部红色经典的名 称),写一篇推荐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00                            书 1 语文 大联考 大联考·语文·(3-2)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说法绝对、偷换概念,“江浙古村 落与水为邻,营造出诗画意境”错,原文说的是“江 浙古村落多与水为邻……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 选项遗漏了“多”和“般的”这些限制词。B项,无 中生有,“打造了全新的宜居环境”于文无据,原文 说的是“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D项,以偏 概全,“避免城镇化快速发展所作开发的破坏”错, 原文说的是“也不被过度开发所破坏”,强调的是 不能“过度开发”。) 2.A(解析:分析不当。“概述了……传统村落独特 的美学特征”错。选文只是说“……成就了中国传 统村落独特的美学特征”,并未具体概括指出传统 村落具有哪些“独特的美学特征”。) 3.D(解析: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以艺术的视角 介入乡村振兴,将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与人 文美的回归”,并不能说“只要以艺术视角介入乡 村振兴,就能……使其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 4.B(解析:曲解文意,偷换概念。原文没有说“完 全自由的阅读”,只说“自由的阅读”,是针对标准 化教育而言的。因为完全自由的阅读意味着缺乏 任何指导的放任自流的阅读,这非但无益,反而有 害。另外,“标准化的教育”也不等同于“应试教 育”。) 5.B(解析:误将未然作已然。“全民族的‘阅读革 命’已经到来”错。原文说的是“对今天的中国而 言,‘阅读革命’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 风’”。) 6.示例:①“阅读革命”关键是增强全民阅读的紧 迫感,培养与提升全民阅读习惯。②随着5G时代 的到来,数字阅读行业迎来更多新机遇。③疫情防 控则加速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纸质书转向 看电子书或线上阅读已成为图书消费的新趋势。 (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7.A(解析:曲解文意。“春日正午出门去欣赏树木 之美最合适”错。作者只是说“我最喜欢在春日的 正午出门”,但他又说“我虽然为树着迷,但并不懂 得应当如何欣赏它们的美”。) 8.示例:①树的外形潇洒秀美;②不同的树“嗓音” 不一,“吟诵”各具特色;③有的树会开出漂亮的花 朵、结出美味的果实,有的树可以用来做上好的家 具或建材;④本真生长(长高、长大),实现自我,质 朴伟岸。(能从外形和本质两个角度概括,答对三 点,大意如此即可。每点2分,共6分。) 9.示例:①“这些知识”指的是有关树的“用处”的 知识;②虽然“这些知识”让“我”增广了见闻,但 “似乎都带着人类中心的视角来看待自然”,没有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待树,这让“我” 迷惑不解;③以这种心态面对自然,会导致人类活 动都是以人类为中心,这对自然来讲并非好事,而 是祸端。(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比较四个选 项,不难看出,关键在于两处:一是“已”字的理解, 句中不是“已经”的意思,而是“不久”,可独立为状 语,据此先排除A、D两项;二是“具得”的宾语是什 么,根据文意可知,熊廷弼经过调查审核,“具 得……状”,“状”即情况,据此可排除 B、D两项。 综上分析,答案选 C。附原文标点:已,论功受赏, 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复勘,具得弃地驱民 状,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11.D(解析:“斩杀官员后无须上奏”错,持有尚方 宝剑的大臣可以“先斩后奏”,便宜从事。) 12.B(解析:颠倒因果。是朝廷下诏兴屯在先,熊 廷弼建议抽调三分之一军队屯田在后。) 13.(1)既然没有腹背的忧患,必定会合东西两方的 势力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那么辽东、沈阳怎么能够 守得住呢?(得分点:“交攻”“然则”“何可”各 1 分,句意2分,共5分。) (2)所到之处招集流亡移民,修理防守器具,分派 布置人马,因此人心重又稳固。(得分点:“缮”“分 置”“由是”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熊廷弼,宇飞百,江夏人。天启三十六年,熊廷 弼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莫 新开拓的疆城八百里,迁移编入户籍的平民六万家 到内地。不久,评论功绩受到奖赏,给事中宋一韩 弹劾他们。交付熊廷弼审核,熊廷弼详尽地了解到 他们放弃疆土驱逐百姓的情癋,弹劾两人的罪行, 以及原任巡按何尔健、康丕扬结党庇护。奏居然没 有批复。当时有诏书令兴办屯田,熊廷弼说辽多荒 地,每年在编内军队八万人中用三分之一的人垦荒 种田,可以得到粮食一百三十万石。皇上颁发表示 优待的诏书加以褒奖称赞,命令在各边境推行。边 防将领喜好攻击敌方巢穴,总是挑起祸端。熊廷弼 说防卫边疆以守为上策,修筑城墙建造堡垒, 有十五件好处,报告皇帝就推行起来。在辽地多 年,杜绝馈送礼物,核实军用物资,考察弹劾将吏, 不作无原则的宽容,(辽东地区)法度和纲纪大为 振作。四十七年,起用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 安抚江东。旋即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 杨镐处理辽东事务。还未出京,开原丧失,熊廷弼 上言:“辽东,是京师的肩膀和背部;河东,是辽镇的 心腹;开原又是河东的根本。要保全辽东则开原必 不可丢弃。敌人未攻破开原时,北关、朝鲜还足以 为腹背的祸患,如今已经攻破开原,北关不敢不服, 派遣一个使者,朝鲜不敢不从。既然没有腹背的忧 患,必定会合东西两方的势力一齐进攻,这样一来 那么辽东、沈阳怎么能够守得住呢?恳请速派将 士,准备草料粮食,修理作战器械,不要让臣的用度 窘迫,不要延误臣的期限,不要中途阻碍以至于挫 折臣的志气,不要从旁干扰以至于牵掣臣的行动。 不要把难危险单独留给臣,以至于耽误臣,耽误辽 东,兼误国家。”奏疏上达,都答复允许,并且赏赐尚 方宝剑来增加他的权威。几个月后防守设施大为 坚固。熊廷弼初到辽地,命令签事韩原善去安抚沈 阳,韩原善害怕不肯去。接着命令签事阎鸣泰前 往,到虎皮驿大哭而返。熊廷弼就亲自巡行视察, 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乘雪连夜赶赴抚顺。总兵贺 世贤以接近敌人劝阻他,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 人不会料到我来。”演奏军乐而入。当时在战火之 后,数百里没有人迹,熊廷弼吊祭诸位死于战事的 人并为他们哭泣。接着在奉集炫耀兵威,测量地形 地势而回。所到之处招集流亡移民,修理防守器 具,分派布置人马,因此人心重又稳固。 14.B(解析:曲解诗意。“岁暮时节”错。诗中所写 “已作萧条岁暮心”是说虽然是九月,但天气寒冷 仿佛到了岁末深冬,“已作”是显示出的意思。) 15.示例:尾联并非画蛇添足、故作豪语,而是卒章 显志、深化主题。(1分)诗人由九月微雪联想到自 己闲职无聊、思亲寂寞,一度陷入愁苦惆怅之中。 但本诗选取岐阳这个特殊地点,是与作者秉持的抗 战主张暗相契合的。(1分)尾联写诗人因新买貂 裘御寒而思乘传出塞御边,表达了诗人驰骋疆场、 报效国家的愿望,(2分)不仅申述了自己的理想抱 负,也饱含着对弟弟子由的殷切激励,使全诗的思 想境界至此得到升华。(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诗歌鉴赏】 本诗作于宋仁宗嘉七年凤翔签判任上。作 者选取岐阳这个特殊地点,描写九月微雪,富含深 意,与作者秉持的抗战主张相契合。九月二十日下 小雪,诗人由此兴感,作诗抒怀。凉秋九月,凤翔已 下小雪,如同萧条的岁暮。白昼变短,又吹来阵阵 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使诗人伤怀,诗人官职闲散, 无事可做,只觉屋宇深静。颈联一个“别”字,巧妙 照应了题目中的“怀”字,并指出了与弟弟子由分 别的事实;“上”字则形象生动地将作者鬓增白发 的情况呈现出来,极富动态感。自从与弟弟分开 后,诗人只有喝酒排解愁闷,白发也早早爬上了头。 这种种感受涌上心头,披露了他孤苦寂寞的心境。 尾联忽作转折,诗人因买貂裘而思出塞,表达了驰 骋疆场、报效国家的愿望,不仅申诉了自己的抱负, 也饱含对弟弟的激励。全诗思想境界至此得到了 升华。 16.(1)其翼若垂天之云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每空1分,共6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7.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 是辨析近义成语。①大笔如椽:原指夸赞别人文笔 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现多指大作家、大手 笔。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 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句中是指书法遒劲有 力,故选“入木三分”更恰当。②以柔克刚:指用柔 软的去克制刚强的。举重若轻:比喻做繁难的事或 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句中说毛笔很软, 写出的字却要刚劲有风骨,自然用“以柔克刚”更 恰当。③风行草偃: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和而 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句中不涉及道 德文教感化人的问题,故选用“和而不同”更妥当。 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认识 一致,共同努力。句中强调齐心合力,故选用“戮力 同心”更合适。) 18.C(解析:本题考查语病识别与修改的能力,原 句存在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语序不当的语病。 A项,仍有中途易辙的结构问题,应将“虽然”提到 句首;还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体现”提到“并” 字后面。B项,仍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在“中华传 统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还有语序不当的问 题,应将“体现”提到“并”字后面。D项,仍有中途 易辙的结构问题,应将“虽然”提到句首。) 19.B(解析:A项,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出自南朝 梁·萧统《纂要》。B项,句中引号与选文中的引号 作用相同,都表示强调突出。C项,引号表示特殊 含义,句中的“暴风雨”不是指自然界的暴风雨,而 是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打击。D项,引号表示 特定称谓,“不列颠尼亚”是游轮的名称。) 20.①它便是柚子 ②红心柚好,还是白心柚好 ③红心柚子和白心柚子各有各的营养(内容贴切、 语言连贯即可,每空2分,共6分。) 21.示例:国庆期间,江苏扬州宋夹城风景区举行 2020年运河文化嘉年华活动。大运河沿线文旅融 合发展,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新生机。(关键信息: “国庆期间”“江苏扬州宋夹城风景区”“举行2020 年运河文化嘉年华活动”“文旅融合发展”“让古老 大运河焕发新生机”各1分,共5分) 22.【写作指导】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但 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表面上对考生的要求更细 化,但因为材料在对主题的表达上的提示比较明 显,所以考生在写作切题方面基本不存在难度。同 时,因为材料给出的可参考名目较多,所以考生围 绕同一主题进行表达时反倒有更多可选择的空间。 本题材料罗列了多部红色经典小说和十几部红色 经典电影,其中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作品是中学阶段教育部推荐阅读书目,《小兵张嘎》 《地道战》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建国大 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等则是近年来大火 的电影。多种贴近考生实际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保 证了考生能够选择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者观看过 的影片进行写作,小说和电影加起来二十多种选择 也尽可能避免了考生写作内容的雷同。考生只需 要从材料中任选一部小说或电影,结合其动人的故 事情节、感人的革命精神,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将 昔日的革命精神与今日的时代使命联系起来,强调 这种精神的“传承”,或从某作品的具体人物事件中 提炼出相应的精神品质,再以此向同学们推荐,就 是对主题最好的表达。 参考立意:①秉昔日之精神,为当代而呐喊;②以平 凡之躯,传承不凡之精神;③百年风雨,同舟共济; ④百年沧桑铸伟业,而今迈步从头越;⑤暴风骤雨, 方显英雄本色;⑥青春的底色是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