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泸州市高2017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三国初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从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疫灾害密集带。
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 29 -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古老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行依然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对于当今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但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引入以前,不能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因,古人对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疫灾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疫灾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既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B. 疫灾常与其他灾害结伴而行,而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影响最为巨大。
C. 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
D. 古代的大疫会影响社会穏定,与当时对于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不无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着眼于我国古代疫灾,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和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B. 文章对疫灾防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C. 文章在论述疫灾的影响时,举出较多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多处直接引用古籍中的句子,既使文章论述有理有据,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和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导致两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
B. 清末正因为东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才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C. 新的疫病不断出现,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入干扰,导致全球环境发生变化。
- 29 -
D. 虽然疫灾激发了古代预防医学的进步,但古人对疫灾流行原因的认识依然有限。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错误,原文第四段“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可见,“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的原因并非仅是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错误,第二段“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是疫灾的影响;第三段“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是疫灾的作用。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导致两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错误,原文第二段“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可知是“加速”。
B项,“清末正因为东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错误,原文第三段“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可知没有提及广东地区的鼠疫与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的关系。
- 29 -
C项,“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入干扰,导致全球环境发生变化”错误,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原文没有提及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的原因。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 29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 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等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决定规定了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本决定增加的非法食用和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的行为,参照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关于同类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新华社消息,有删节)
材料三
(记者)问: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注意把握好哪些界限?
杨合庆答:正确理解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捕捞鱼类等天然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渔业法等已对此作了规范,根据各方面的一致意见,按照决定的有关规定,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
第二,比较常见的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是主要供食用的动物,依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管理。还有一些动物(如兔、鸽等)的人工养殖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人民群众已广泛接受,所形成的产值、从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有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决定的规定,这些列入畜牧法规定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也属于家畜家禽,对其养殖利用包括食用等,适用畜牧法的规定进行管理,并进行严格检疫。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家畜家禽的具体范围按照国家公布的目录执行。
第三,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医药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可以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同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制度。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决定要求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完善相关审批和检疫检验规定,加强审批和检疫检验管理。
(新华社访谈,有删节)
材料四
- 29 -
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是避免野生动物传播疾病风险的根本之策。此前,相关立法最大的问题,是法律既要给食用和利用野生动物开口子,又要控制传播疾病的风险,这其实很难做到。法律虽然对野生动物检疫作了规定,可实际上,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细菌、寄生虫到底有多少种,经过中间宿主会产生怎样的变异,对人类有哪些风险,我们难以弄清。更不用说,法律没有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高达几千种,每种动物制定一种检疫方案,根本不可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口子彻底堵上。
从人类的生存需要看,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也根本没有必要。我们的祖先通过几千年的努力,驯化了一批家养动物。这些经过驯化的动物,已足以满足我们对于营养摄入的需要。吃野生动物,满足的是少数人猎奇和炫耀心理,危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安全,而且伤害到整个生态链。须知,不论是珍稀野生动物,还是常见野生动物,他们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不可能忽视,都可能对地球生物圈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还尚待时日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以法律的铁腕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可谓正当其时。
(光明日报时评,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很多野生动物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它们携带着寄生虫以及SARS病毒、鼠疫杆菌、狂犬病病毒等。
B. 穿山甲身上携带有弓形虫、肺吸虫等寄生虫,人类食用穿山甲,非但不能滋补,还可能伤害肠胃
C. 蝙蝠身上携带有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致病力强,人类食用了蝙蝠,就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感染。
D. 冠状病毒变异传染性强,人类被此类病毒感染后,即使治好了,也可能留下肺部纤维化等后遗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都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处罚。
B. 按照国家最新的规定,任何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治。
C. 人工养殖的猪、牛、羊、兔、蛇等陆生动物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食用、贩卖。
D. 食用野生动物,于营养摄入毫无作用,只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破坏生物圈的多样性。
- 29 -
6. 根据文体特点,分别对材料二、三、四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6. ①材料二:我国全面禁止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②材料三:杨合庆认为,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注意把好陆生与水生、野生与家养、合法与非法三个界限。③材料四: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是符合时宜的根本之策。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这些病毒致病力强,人类食用了蝙蝠,就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感染”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病毒致病力都强;“人类食用了蝙蝠,就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感染”说法绝对,蝙蝠很少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要有穿山甲等中间宿主才能传染给人类;也不是各种病毒都能传染给人。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都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处罚”错误,材料二“决定规定了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可知前提条件是“非法”,不是所有野生动物都受国家法律保护。
C项,“人工养殖的猪、牛、羊、兔、蛇等陆生动物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错误,蛇不是家禽家畜,也不在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的范围,不能食用、贩卖。
D项,“于营养摄入毫无作用,只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错误,没有依据;“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可能对地球生物圈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 29 -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规定了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即我国全面禁止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材料三,“根据各方面的一致意见,按照决定的有关规定,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比较常见的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是主要供食用的动物,依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管理”“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医药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可以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同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制度”,可知杨合庆认为,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注意把好陆生与水生、野生与家养、合法与非法三个界限;材料四,“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是避免野生动物传播疾病风险的根本之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以法律的铁腕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可谓正当其时”,可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是符合时宜的根本之策。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9 -
炮仗王
徐国平
过去,浞城人家过年,有钱没钱都离不开两样东西。
一是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再就是齐家埠的炮仗。年画贴在家里喜庆纳福,炮仗放上几响驱鬼镇邪。
每逢年集,人们置办完年货,都要走出城北门涌向齐家埠,特别是那些半大的顽童。只见大街两侧的摊子上,摆满了粗细不一的炮仗,火红夺目。叫卖声和炮仗响声起伏不断。
生意最火的要数大街中间的一家铺子,人出人进,十分兴隆。铺面只三间,大门上首横挂一块金匾,上书三个鲜红大字:震天响。
店主叫王啸天,是齐家埠的炮仗王。据说,他家的炮仗一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要抖三抖。
炮仗装的都是自制的黑火药。黑火药虽是一硝二硫三木炭,可炒制起来却是最危险也是最技术的活。药炒嫩了,威力小声发闷;炒过了,起火炸锅伤人。只有恰到火候,炮仗响时的动静才大。
一般人都炒到七分火候,便罢手不再冒险。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
炮仗的好孬三分靠装七分靠药。王啸天的牌子就是靠火药打响的。
起初,王啸天的铺子没挂牌匾,只挂了一面王记的幌子。客商识货,年年都是先到他家的铺子订货。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啊?
这年秋后的黄昏,王啸天吆喝伙计,正准备关铺门。突然,闯进一彪形大汉,说要谈一笔生意。王啸天有些纳闷,炮仗还没装药,没到出货的时候。只见大汉掏出一根金条往柜台上一放,说不要他的炮仗,愿出双倍的价钱买他炒制好的所有火药。王啸天沉思片刻说,老客早就跟我预订好货了,岂能违约。又问为何只要火药?大汉说,你有钱赚就行,别问这么多。王啸天淡然一笑,将金条推给大汉,说本店只做炮仗生意,不卖火药。
过了两日,王啸天去城东的纸店清点刚进来的麻纸,回家的半道上,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被人用黑布蒙头劫持了。
- 29 -
王啸天以为自己遇上绑票的了,迷迷糊糊走了大半天,被推进一处山庙。取走蒙眼,王啸天见庙内围坐着十几号持枪拎刀之人,其中一位,正是去他店铺里买火药的彪形大汉。此人叫牛大刀,带着一百多号人在双羊寨占山为王。原来,他们想攻打杨家埠。杨家埠商贾众多,钱财丰厚。可惜围墙又高又坚固,几次攻打都没成功。牛大刀想用火药轰开围墙。
王啸天闻知,断然回绝。牛大刀威胁说不给火药,就砍掉他的一只手。王啸天面无惧色,说就是砍掉我的头,也决不拿出火药,让无辜惨遭涂炭。
牛大刀气急败坏,让几个喽啰上前摁住王啸天。刀光一闪,王啸天被牛大刀剁去了一只右手。王啸天当即疼昏了过去。
王啸天虽缺右手,可用左手仍没妨碍他继续炒药。
这年开春,日本鬼子把一个炮楼修在了齐家埠,封住了浞城的北大门,人们暗地里都咬牙切齿,骂恶狗当道。
好在,有一支八路军的游击队,时时袭扰炮楼里的鬼子。
鬼子知道游击队擅长夜间出来活动,就给齐家埠下了一道命令,除了不准擀制炮仗,夜间还不许点灯。也巧,麦后的一天夜里,王啸天的老伴儿睡到半夜,被嘎嘎的鸡叫惊醒了。她以为是黄鼠狼偷鸡,慌忙披衣点上灯就朝外跑,刚出二门,炮楼上“啪”的一枪,将她打倒了。
朝夕相伴的老伴儿瞬间命丧黄泉,王啸天悲痛万分。
老伴儿下葬后,地里的玉米和高粱秸起来了。游击队几次虎口拔牙,要拔掉日本鬼子设在齐家埠的炮楼。可惜,游击队没有火炮和炸药。日本鬼子凭借炮楼坚固据守,几次强攻都没有拿下,还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这时,王啸天找到游击队,说他有办法。让战士们在黑夜里挖地道,靠近鬼子的炮楼。然后,他一个人躲进自家的菜园里,没日没黑地炒制黑火药。
火药炒完后,王啸天又让战士从他家抬来一口棺材。
这是王啸天给自己准备的棺材,用上好的楠木,请了浞城最好的木匠,做工精致,特别是油漆,漆得光亮透明,不仅如此,上面还画着精美的金色和红色的花纹。王啸天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不定天赶上倒霉,火药炸了,小命一下就没了,还是早准备好后事。
地道挖好后,游击队将那口棺材拖进去,很快就听一声巨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抖了三抖,炮楼瞬间被炸飞上天。
此后,连着几年都没有听到王啸天的炮仗声。据说,他被八路军胶东军区请走了。那些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土地雷,里面装的火药都是王啸天炒制的。
- 29 -
直到抗战胜利,齐家埠又重听到了王啸天的炮仗声。人们敲锣打鼓,将那块震天响的牌匾挂在了王啸天的店铺大门之上。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炒制炸药工艺不复杂,但火候很难掌握,弄不好就有生命危险。其他人的炮仗做得不如王啸天,主要就是火药没他炒得好。
B. 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既是因为他家的炮仗最响,还因为他把自己做的威力巨大的火药送给八路军炸毁了日本鬼子的炮楼。
C. 小说讲述王啸天的故事时,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使叙述更自由,有利于多方面呈现王啸天这个民间手艺人的传奇故事。
D. 作者塑造王啸天这个形象时,有侧面烘托,但更多的,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述主人公的行为举止,突出其鲜明的个性。
8.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王啸天的形象特点。
9. 小说前面9个自然段的内容似乎没有完全集中在王啸天身上,但却是作品不可或缺的。请简要赏析这9个自然段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7. B 8. ①艺高胆大(技艺高超):他炒制火药胆大心细,只剩一只手也敢炒;炒制的火药爆炸力惊人,无人能及。②为人仗义(讲义气):他家的炮仗卖得好,但他始终控制销量,让别的商家有生意可做。③爱憎分明(深明大义):对土匪,他宁愿失去右手也不卖火药;对游击队、八路军,则倾力相助。
9. ①这几段交代浞城人年节习俗,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②介绍炮仗制作工艺,以此突出王啸天的高超技艺。③介绍王啸天的技艺、商道,为下文他被绑架以及在土匪、八路军游击队面前的不同表现做了必要的铺垫。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还因为他把自己做的威力巨大的火药送给八路军炸毁了日本鬼子的炮楼”错误,王啸天被称为炮仗王,就只是因为他家的炮仗最响,这个名号在他被绑架前就有了。
故选B。
- 29 -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可知王啸天艺高胆大;“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啊”,可知王啸天为人仗义(讲义气):他家的炮仗卖得好,但他始终控制销量,让别的商家有生意可做;“王啸天淡然一笑,将金条推给大汉,说本店只做炮仗生意,不卖火药”“王啸天闻知,断然回绝。牛大刀威胁说不给火药,就砍掉他的一只手。王啸天面无惧色,说就是砍掉我的头,也决不拿出火药,让无辜惨遭涂炭”“这时,王啸天找到游击队,说他有办法。让战士们在黑夜里挖地道,靠近鬼子的炮楼。然后,他一个人躲进自家的菜园里,没日没黑地炒制黑火药”“地道挖好后,游击队将那口棺材拖进去,很快就听一声巨响,如闻炸雷,整个浞城都抖了三抖,炮楼瞬间被炸飞上天”,可知王啸天爱憎分明。
9题详解】
- 29 -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过去,浞城人家过年,有钱没钱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再就是齐家埠的炮仗。年画贴在家里喜庆纳福,炮仗放上几响驱鬼镇邪”,可知交代浞城人的年节习俗,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一般人都炒到七分火候,便罢手不再冒险。王啸天的绝活就在炒制黑火药上。每到炒制火药时,他让人把材料拉到离村三四里远的自家菜园里,然后在菜园中间支起一口大铁锅,他一个人生火挥着一把木锨炒药。连着几天几夜,谁也不让近前,连饭菜都是他老婆送到菜园门口。足够的火药炒制完后,装进木桶,才算是大事完成”“炮仗的好孬三分靠装七分靠药。王啸天的牌子就是靠火药打响的”,这几段介绍炮仗制作工艺,以此突出王啸天的高超技艺;“王啸天有个规矩,每年只做一定数量的炮仗。客户来晚了,他家没货,就推荐另家的货。客户屡次劝他,生意这么好,何不扩大?他摇头一笑说,生意一家独做,别家咋活”,这几段介绍王啸天的技艺、商道,为下文他被绑架以及在土匪、八路军游击队面前的不同表现做了必要的铺垫。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铁保,字冶亭,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氏。父诚泰,泰宁镇总兵,世为将家。铁保折节读书,年二十一,成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袭恩骑尉世职。于曹司中介然孤立, 意有不可,争辩勿挠。大学士阿桂屡荐之,迁郎中,擢少詹事,因事罢。寻补户部员外郎,调吏部。擢翰林院侍讲学士,仍兼吏部行走,历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五十四年,迁礼部侍郎,兼副都统。校射中的,赐花翎。调吏部。
嘉庆四年,奏劾司员,帝责其过当,左迁内阁学士,转盛京兵部、刑部侍郎,兼奉天府尹。寻复召为吏部侍郎,出为漕运总督。五年,值车驾将幸盛京,疏请御道因旧址,勿辟新道;裁革餽枕送扈从官员土仪;禁从官妄拿车马。上嘉纳之。七年,迁广东巡抚,调山东。河决衡家楼,诏预筹运道。九年三月,漕运迅速,加太子少保。寻以水浅船迟,革职留任。十年,推两江总督,命覆鞫安徽寿州武举张大有妒奸毒毙族侄狱,苏州知府周锷受贿轻纵,及初彭龄为安徽巡抚,勘实置法。铁保坐失察,褫宫衔,降二品顶戴,寻复之。
十二年,疏请八旗兵米酌给二成折色,诏斥妄改旧章,革职留任。先后疏论治河,请改建王营减坝,培筑高堰、山盱堤后土坡及河岸大堤,修复云梯关外海口,遣大臣勘议,并采其说施行。十四年,运河屡坏堤,荷花塘决口合而复溃,镌级留任。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逾年,给三等侍卫,充叶尔羌办事大臣。寻授翰林院侍讲学士,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授浙江巡抚,未之任,改吏部侍郎。擢礼部尚书,调吏部。
- 29 -
请芟吏、兵两部苛例,条陈时政,多见施行。林清之变,召对,极言内监通贼有据,因穷治逆党,内监多衔恨,遍腾谤言。会伊犁将军松筠劾铁保前在喀什噶尔治叛裔玉素普之狱,误听人言,枉杀回民毛拉素皮等四人,上怒,追念江南李毓昌之狱,斥其屡蹈重咎,褫职,发往吉林效力。二十三年,召为司经局洗马。道光初,以疾乞休,赐三品卿衔。四年,卒。
铁保慷慨论事,高宗谓其有大臣风。及居外任,自欲有所表见,倨傲,意为爱憎,屡以措施失当被黜。然优于文学,词翰并美。两典礼闱及山东、顺天乡试,皆得人。留心文献,为八旗通志总裁。多得开国以来满洲、蒙古、汉军遗集,先成《白山诗介》五十卷,复增辑改编,得一百三十四卷,进御,仁宗制序,赐名熙朝雅颂集。自著曰《怀清斋集》。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B. 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C. 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D. 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翰林院,唐朝开始设立,最初是各种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唐玄宗时,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的人居住。
B. 花翎,是清代官员插在帽上的一种装饰品,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各级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佩戴。
C.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D.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保将家出身,却能文能武。他出身武将世家,发愤读书,进士及第,仕宦生涯中,大多担任文职,也曾担任武官。
- 29 -
B. 铁保几起几落,仕途不平。他乾隆年入仕,后历嘉庆、道光,既任过京中要职,也任过封疆大吏,还几次被革职免职。
C. 铁保熟悉漕运,颇有见地。任漕运总督时,他就治理黄河积极上书献策,提出了中肯意见,朝廷全部采纳了他的主张。
D. 铁保论事慷慨,敢于直言。他上书弹劾官员,被皇帝指责;对皇帝极言内监与贼人相通之事,引得内监怀恨,造谣中伤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曹司中介然孤立,意有不可,争辩勿挠。
(2)请芟吏、兵两部苛例,条陈时政,多见施行。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铁保)在官衙中耿直高洁不攀附他人,只要内心不认同,就争论辩驳不屈从。
(2)(铁保)请求删除史、兵两部的繁苛条例,上疏陈述对时政的看法,他的意见多被采纳施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山阳知县王伸汉贪污赈灾款物,用毒酒杀害赈灾官员李毓昌,到这时也事发,皇上下诏斥责铁保偏听偏信固执己见,黄河水利工程一天天受损,吏治一天天松弛,最终酿成重案,革去职务,派去新疆戌守乌鲁木齐”。
“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中,“冒赈”和“酖杀委员李毓昌”是两件事,之间断开,排除BD;
“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是皇帝下诏,省略主语,之前断开,排除CD。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 29 -
B项,“各级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佩戴”错误,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花翎;花翎是皇帝赏赐的,官员不能随便选择。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任漕运总督时,他就治理黄河积极上书献策,提出了中肯意见”错误,他任漕运总督时,只提到他劝谏嘉庆皇帝轻车简从,没有提到建言治理黄河;他建言治理黄河应该是担任两江总督以后。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介然”,耿直高洁;“争辩”,争论辩驳;“勿挠”,不屈从。(2)中“芟”,删除;“苛例”,繁苛条例;“见”,被。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 29 -
参考译文:
铁保,字冶亭,栋鄂氏,是满洲正黄旗人。其先辈姓觉罗,称为赵宋后音,后改为现在的姓氏。他的父亲铁诚泰,是泰宁镇总兵,他家世代为武将。铁保改变志向发奋读书,二十一岁时,乾隆三十七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吏部主事,承袭恩骑尉世职。(铁保)在官中耿直高沽不附他人,只要内心不认同,就争论辨驳不屈从。大学士阿桂多次举荐他,于是调任郎中,又擢升为少詹事,后因故被罢免。不久补录为户部员外郎,后调吏部任职。后擢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仍兼任吏部行走,先后担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乾隆五十四年,调任礼部侍郎,任副都统。比试射技击中目标,他被赐花翎。后调吏部任职。
嘉庆四年,铁保弹部门官员,皇上责怪他弹劾不当,把他降职为内阁学士,调任盛京兵部、刑部侍郎,兼任奉天府尹。不久,又召为吏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嘉庆五年,适逢皇上车驾将要前往盛京,铁保上疏奏请皇上沿用旧道,不要开辟新道;裁减撒消赠送给随从官员的土特产;禁止随从官员随意乘车马游乐:皇上表扬了他,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七年,调任广东巡抚,后调山东。黄河衡家楼处决堤,皇上下令让铁保预先谋划运输路径。嘉庆九年三月,漕运通畅,铁保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不久因为河水变浅船行迟缓,被革职留任。嘉庆十年,擢升两江总督,皇上下令重审安徽寿州武举张大有因嫉妒而毒死族侄一案,当时苏州知府周锷受贿从轻处罚放过了张大有,此时彭龄为安徽巡抚,勘查出实情将罪犯绳之以法。铁保因为失察获罪,被剥夺宫衔,降为二品顶戴,不久官复原取。
- 29 -
嘉庆十二年,铁保上疏请求将八旗兵丁的俸米供给减少两成,皇上下诏批评他擅自改变祖宗章程,革取留任。他先后上疏谈论如何治理黄河,请求改造之前修建的分水坝,加固并增高水坝、山洼后的土坡、黄河两崖大堤,修复云梯关外海口,皇上派遣大臣实地勘察商议,完全采纳了铁保的意见来施行。嘉庆十四年,运河大堤多次被冲坏,荷花塘决口修好后又被冲垮,铁保被降取留任。山阳知县王伸汉贪污赈灾款物,用毒酒杀害赈灾官员李毓昌,到这时也事发,皇上下诏斥责铁保偏听偏信固执己见,黄河水利工程一天天受损,吏治一天天松弛,最终酿成重案,革去职务,派去新疆戌守乌鲁木齐。第二年,被赐于三等侍卫衔,充任叶尔羌办事大臣。不久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被任命为浙江巡抚,未到任,又改任吏部侍郎。擢升礼部尚书,后调吏部尚书。(铁保)请求删除吏、兵两部的繁苛条例,上疏陈述对时政的看法,他的意见多被采纳施行。林清领导的天理教作乱,皇上召铁保答对,他极言有证据表明内监与贼人相通,皇上因此彻底惩治逆党,很多内监因此怀恨铁保,四处散布诽谤铁保的话。适逢伊犁将军松筠弹劾铁保先前在喀什噶尔处置叛乱的边民玉素普的案件中误听他人的话,枉杀了回民毛拉素皮等四人,皇上大怒,回想起江南李毓昌的案件,斥贵铁保屡犯重大错误,革除了他的职务,把他发配到吉林去效力。嘉庆二十三年,把他召回担任司经局洗马。道光初年,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皇上赐于他三品卿街。道光四年,去世。
铁保一身正气地参与朝廷议事,高宗认为他有古代忠直大臣的风骨。等到他到地方上任取时,自己的性情便表现出来,傲慢不恭,行事全凭爱憎,多次因为措施失当被贬谪。但他在文学上有长处,诗文与书法都很美。两次主持会试及山东、顺天府乡试,都挑选出了有才学的人才。他关注文献,担任《八旗通志》总裁。他得到很多清朝开国以来满洲、蒙古、汉军遗留下来的集子,先编成《白山诗介》五十卷,后又增辑改编,编成一百三十四卷,送给皇上御览,仁宗为之作序,名为熙朝雅颂集。他自己的作品为《怀清斋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闻子瞻重游南山
北宋 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北宋 苏轼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
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
[注释]宋仁宗嘉祐八年二月,28岁的苏东城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子由闻之,寄《闻子瞻重游南山》诗,东坡次韵,并作《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以寄。
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韵是古代诗歌中,依仿他人来诗的韵字次第作诗回赠,如苏轼按照苏撤来诗中的韵字“苔”“来”“杯”“陪”和诗。
B.
- 29 -
苏辙诗的前三联实写终南山春回大地时的景象,并以此作陪衬,凸显苏轼重游时呼朋唤友弹琴饮酒、吟诗作赋之乐。
C. 苏轼诗歌标题交待了写作缘由,首联采用对比手法,抒发诗人重游时唯见“绿苔”“残花”,不见依依新柳的迥异感慨。
D. 这两首诗属于唱和诗,内容相互映衬,如前诗中苏辙料想大哥必有新诗寄给自己,而苏轼则予以否定, 二者相映成趣。
15. 东坡诗颈联“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富有韵味,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对此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14. B 15. ①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②此联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写景物,富有画面感,渲染了一种宁静气氛,流露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给人以清旷闲逸之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苏辙诗的前三联实写终南山春回大地时的景象”错误,从标题《闻子瞻重游南山》来看,苏辙诗中的景象应当是他想象和猜测的;“呼朋唤友弹琴饮酒、吟诗作赋之乐”是“去年”之事,所以“实写”错误。
故选B。
【15题详解】
- 29 -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翻看一下两人的诗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诗,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意思是弹罢古琴清风吹拂座位,在山中阁楼半夜醒来月光如水照着空酒杯。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古琴弹罢”是听觉;“风吹座”是触觉;“月照杯”是视觉,此联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写景物,富有画面感,渲染了一种宁静气氛,流露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给人以清旷闲逸之感。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两句谈到了赏罚公平的问题,这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意思一致。
(2)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从蛟龙和妇人两个角度表现洞箫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周《逍遥游》中以自然界的菌类和昆虫为例说明寿命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陟罚臧否 (2). 不宜异同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朝菌不知晦朔 (6). 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陟”“臧”“壑”“蛟”“嫠”“晦朔”“蟪蛄”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规范和德性都是道德教育中
- 29 -
的核心内容,规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性,培养德性的手段是规范教育。抛开规范教育只谈德性教育,教育由于缺乏切入点和基础而不免落入空谈;抛开德性教育只谈规范教育,就容易变成说教,流于形式而失去 。规范教育关注“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明确道德规则以及义务和责任;德性教育关注“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充当什么样的人”,突出德性对于人及其完整生活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是可以 的,真正的道德教育既要有社会伦理规范层面的 和灌输,也要有个体德性至善的激励和指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的道德基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可或缺 成效 相得益彰 规整
B. 至关重要 实效 相映成趣 规训
C. 不可或缺 实效 相得益彰 规训
D. 至关重要 成效 相映成趣 规整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德性教育与规范教育气为关联
B. 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各有优势
C. 德性教育与规范教育各具特点
D. 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相融共生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德性教育关注“我们应该充当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将来该怎么生活”
B. 德性教育关注“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以及“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C. 德性教育关注“我们将来该怎么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充当什么样的人”
D. 德性教育关注“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应该怎么生活”
【答案】17. C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等。掌握常见的词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词)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词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词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至关重要:指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语境并非在紧要关头不可缺少。根据语境“规范和德性都是道德教育中”,填入“不可或缺”。
第二组,实效:指实际的效果。成效:指功效、效果。“实效”与“形式”相对应,更符合语境。
第三组,相得益彰:指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映成趣:指互相衬托、映照而显得很有趣。该语境并没涉及“趣味”,填入“相得益彰”。
第四组,规训:指规戒教训。规整:指规矩整齐或整理使之规矩整齐。“规训”与后面的“激励”相对应,更符合语境。
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整个语段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紧紧围绕“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关系来谈,排除BC;
从“规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性,培养德性的手段是规范教育”和总结句“可见,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来看,应当把“规范教育”放在“德性教育”的前面,因为二者是递进关系,且“相融共生”更符合语境,排除A。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我们应该充当什么样的人”错误,搭配不当,“成为”突出“德性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充当”没有这个表达效果,搭配不够恰当。
B、C项,“‘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以及‘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语序错误,根据“突出德性对于人及其完整生活的重要价值意义”推知,前面应该先谈“人”,再谈“生活”。
- 29 -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下面是某高中学校所发的助力脱贫攻坚倡议书的主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学校倡导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传承扶贫济困之传统美德,弘扬助人为乐之时代新风。倡导全体教职员工务必参与“一日捐”活动;倡导名优教师联系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倡导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倡导莘莘学子们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帮助身边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献出一点爱,温暖一颗心,有我们的鼎力相助,我们坚信,众志成城,攻坚必胜。
【答案】①“打赢脱贫攻坚”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②“务必参与“改为“积极参与”③“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改为“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④“莘莘学子们”改为“全体学生”⑤“鼎力相助”改为“广泛参与”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修改病句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本题“打赢脱贫攻坚”成分残缺,“打赢……战”搭配,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参与”“务必”生硬,改为“积极参与”;“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语序不当,先“示范引领”,再“辐射”,改为“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莘莘学子们”成分赘余,“莘莘学子”就是一个群体概念,和“们”重复,改为“全体学生”;“鼎力相助”敬辞,感谢别人的大力帮助时用,改为“广泛参与”。
- 29 -
【点睛】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1.请仔细阅读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会徽,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注】会徽主体从右到左分别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
(1)请写出会徽中除文字以外的4个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不超过90字。
(2)请为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使用对偶句,每句不少于5个字。
【答案】(1)①主体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英文首字母“U”;②红色代表熊熊燃烧的火炬,充满激情;③中间的太阳神鸟元素象征古蜀文明(天府文化);④会徽造型像一只凤凰(或鸟),象征品扬向上的精神面貌;⑤四个渐变色块象征“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任意回答4点即可)
(2)①展青春魅力,铸大运辉煌;②相聚天府之国,共享大运盛宴;③赛场展现青春风采,大运成就拼搏梦想。
【解析】
- 29 -
【详解】(1)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一般徽标类的图形,都要仔细观察图形的组成,看它的每一个部分与图标主题之间的关系。组织语言时,不能看到哪里写到哪里,要遵循一定的说明顺序,可以由整体到局部,也可以由上而下或由左到右。分析徽标寓意要在看懂徽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由表及里,由实及虚,挖掘隐含的信息,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徽标的弦外之音。本次大运会会徽设计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在古代,太阳神鸟承载了人们追求光明的渴望与决心,希望彰显天府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面貌。会徽设计巧妙融入了“凤凰”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图形左侧以圆弧切割的方式抽象化“凤首”,右侧以融入火焰元素的形式抽象化“凤尾”,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盘旋在天际的瑞鸟。凤凰不仅蕴藏了涅槃重生的坚韧,也寄托了放飞梦想的希冀,与大运会的口号完美契合,向全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会徽由翠绿、大红、明黄、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拟写宣传标语的基本能力。这类题,首先需要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语文素养进行创意解读;最后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为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契合成都大运会所想传达的大运会运动精神,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宗旨,以及四川成都的地域特色,还可以体现国际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青春与活力。比如“展青春魅力,铸大运辉煌”,大运会是梦想的汇集,是年轻人的聚会,口号正是要体现出年轻人、运动员勇往直前的朝气、为理想拼搏的不懈的激情。
【点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逆行的人
代薇
航班延误却淡定看书的人
在夜晚独自关照星星的人
能把一部电影看几遍的人
都是愿意花时间去做
无意义小事的人
经历得再多
也不过是太少
真正重要的审卅
- 29 -
都没有那么急
散步、喝茶、冥想
“拜读日月之行轨迹的人”
醉心于逆行
这首诗歌给了你怎样的其实和思考?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永葆一颗淡然的心
居住在城市中,耳朵充斥着汽车的鸣笛声,人流的嘈杂声,心也浮躁起来。但有人却能泡一杯清茗,焚香捧书,忘记尘世的喧嚣沉醉于自我之中。可见拥有一颗淡然之心于世人尤其可贵。
淡然之心是黑夜中的一座灯塔,使你能明确方向,勇敢前行。汉朝使者苏武在匈奴多次的威胁利诱之下,在友人深情地劝说其背叛之下,在寒冷的北风和饥寒交迫的情况之下,依然淡然面对,没有动摇一丝一毫,至始至终都向着汉朝忠贞不渝,持节牧羊、啮雪吞毡十九年。是什么使他克服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是什么使他赤胆忠心十九年?是一颗淡然之心,它指引着方向,给予你温暖,使你不在黑暗中迷失。
淡然之心是高山上的一朵清莲,使你不浮不躁,心无波澜。一代文豪苏轼一次与好友佛印对面打坐。苏轼想戏笑一下好友,便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像一堆粪。”而佛印却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轼自以为赢了,将此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说:“你输了呀!心中有什么看别人就像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佛印不对苏轼的取笑而愠怒,是淡然面对着,只因此他心中有尊佛,有一颗像佛那般的淡然之心。它是一朵白莲,香远益清,让你不因小事而焦虑,不因大事而浮躁,使你淡然微笑着面对人生。
淡然之心是山水里悠扬的一段笛声,使你闲适从容,笑看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陶渊明的诗词。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一位淡然的智者,他将房舍修葺在人流如杂的城镇里,却说早晚都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可见心静人静,他将淡然的心境惯穿于他的生活之中。淡然之心是笛声般的悠远闲静,让身在城市中的你依然能清晰的听到山林中的鸟声,山涧中的流水声,甚至是夜半花开之声,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镇定从容。
- 29 -
淡然之心如涓涓细流,如暖暖春阳,如静静花开;淡然之心如朵朵白云,如点点繁星,如微微细雨。它指引着你,领导着你让你散发着与他人不同的灵性之美与深远之意。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在人声鼎沸的街道里,保有一颗淡然之心的人会轻轻驻足,侧耳微笑着:听,是花开的声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标题《逆行的人》,能够逆流而上的人,是内心强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航班延误却淡定看书的人”,是“在夜晚独自关照星星的人”,是“能把一部电影看几遍的人”,是“能把一部电影看几遍的人”,是“都是愿意花时间去做/无意义小事的人”,是内心笃定,内心强大的人。当我们面对生活危机的时候,能够逆流而上的就是这些人,因为他们是“拜读日月之行轨迹的人”。
【立意】致敬逆行者;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笃定,强大自我等等。
【结构】标题切合题意,《永葆一颗淡然的心》,首段引出观点“可见拥有一颗淡然之心于世人尤其可贵”。中间并列式论述,“淡然之心是黑夜中的一座灯塔,使你能明确方向,勇敢前行”“淡然之心是高山上的一朵清莲,使你不浮不躁,心无波澜”“淡然之心是山水里悠扬的一段笛声,使你闲适从容,笑看生活”。最后一段强调“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素材】1.不过都是内心不够笃定。那些眼泪,也不单单是回不去的旧时光。我们能依靠的永远都不是别人,不过自己的内心。只有靠自己才能学会承当痛苦的旅途,只有靠自己才能走过去的泥泞。只有经历过很多的离散,继而懂得在心里默默说成长的烦恼也不过如此,然后费尽心思的构筑一个异乡的家,真正的离开从小生活的那个有兄弟姐妹打闹的家,才是内心的强大和笃定。然后一夜长大了。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满希望。有平常的心清淡对待,才能成为妥当的主人,而不承担对方给予的奴役。
2.对于我们来说,培养一颗强大的内心至关重要。现实中的我们尽管平凡,但我们可以像姚明那样,不服输,勇于拼搏,成就辉煌的人生;尽管我们身份并不显赫,但我们可以像周星驰那样永不言弃,执着地追求,即使遭受再多的困难也不放弃,成功便离我们不会太远。面对现实,我们不能苛求更多的条件来使自己强大,而是要学会培养一颗无比强大的心。
- 29 -
3.拥有大的格局能够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标明成功的方向。格局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指的是要目光长远,不拘泥脚下,更着眼与未来;能胸襟广阔,不斤斤计较,更懂得包容;有责任担当,能践行使命,不达目的终不还……格局是一个人内在要素的布局,指引我们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树立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
【点睛】作文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 29 -
- 29 -
相关文档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届高三三模考试2021-06-0534页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1-06-0514页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2021-06-0525页
-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2021-06-0525页
-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三模考试语2021-06-0517页
-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2021-06-0515页
- 江西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三模考试2021-06-0525页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2021-06-0514页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1-06-0513页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1-06-0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