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青岛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期中高二模块考试一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上;
2.笔答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号处。必须在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
(2)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 25 -
(3)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
(4)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5)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一直教书授业,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 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B. 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做出贡献。
C. 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成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D.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只有千年书院才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重要思想源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
B. 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点。
D. 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中,如果我们在接人待物上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这正是书院给予我们的经千年锤炼的智慧。
- 25 -
B. 中国书院一方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C. 书院与其它文化生命体多进行交流互动,彼此相谐相生,可以让古老的书院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D. 如果我们用心呵护书院,守住书院根脉,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就可以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D项,“只有千年书院才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最后一段指出“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此处并未特指“千年书院”。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中,A项,“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与原文不符,原文重点论述了传统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未与“现代书院”作比较,而是强调如何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B项,“更重要的是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错误,原文是说“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两者是并列关系。
故选B。
【点睛】
- 25 -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 2019年1月3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 25 -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近20年来没有其他国家提过探测月球,为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尤其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地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开汽车有时都会遇到发动机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要出去就必须成功!”
回忆往昔,欧阳自远仍然心情激动:“当卫星上轨道,我从来没那么激动过,抱着孙家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我们两个七老八十的人说不出话来,眼泪一直在往下流。”
(摘编自《环球人物》 2019年1月4日)
材料四: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实现月表“越野”,令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而 “嫦娥登月”背后的航天人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与过去不同,与国外不同,中国飞控中心坐着的几乎全是年轻人:一群80后、90后,筑就了这条长达38万公里的奔月路。
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已然成为中国航天的独特优势。今天,中国航天15万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 “80后”,平均年龄为 31~33岁。这样的年龄优势,让国外同行感到“恐怖”。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平均年龄是42岁,欧洲和日本科研人员年龄更大,俄罗斯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
更值得称赞的是,这群献身航天事业的年轻人的意志品格丝毫不输老一辈。他们既有初生牛犊的闯劲,又有拓荒牛的冷静,还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摘编自《长安观察》2019年1月5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月球背面能够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落月后通过中继星“鹊桥”来中转月背和地而信号,实现了月背和地面间的稳定通信。
B.
- 25 -
衡量登月探测器成功的关键是着陆,还要保证月球车不能翻车,前苏联进行过多次登月探测,但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出现翻车。
C. 对科学家欧阳自远来说,探月工程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尤其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发射成功,无法容忍出现失败。
D. “嫦娥奔月”,背后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航天人,这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巨大年龄优势, 其他航天强国研究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甚至青黄不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嫦娥四号登月之前,我国为登月成功已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发射绕月探测的卫星,甚至还包括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也登上了月球。
B. 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表软着陆,其意义重大,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C. 在复杂的探月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国人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苛责。而对于中国的探月工程科学家来说,国人的苛责也可以转化成必须成功的坚定信心。
D. 技术上看,美国、俄罗斯等也能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但他们的政府不愿提供太空任务所需预算,他们的科研人员只能成为中国太空行动的旁观者。
6.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4. A 5. B
6. ①国家的支持,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持之以恒地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②老一辈科学家积极参与、推动与艰辛付出。③中国航天队伍的年轻化与青年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B项,错在“主要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出现翻车”,原文为“主要在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C项,错在“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原文是“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
D项,错在“都是80后、90后”,原文是“几乎全是年轻人”。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 25 -
本题B项,错在“月表软着陆”,应是“月背”,原文为“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本题要求是“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以通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与国外不同,中国飞控中心坐着的几乎全是年轻人:一群80后、90后,筑就了这条长达38万公里的奔月路”等内容可以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盛开在屋顶的莲花
葛俊康
听父亲说,奶奶生前喜欢种莲,并且还是种莲的高手。每年奶奶都要在家门前的河汊道里种上一大片的莲藕。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每天早晨,奶奶总要站在莲花旁边,一脸慈祥地看着在河里划船的父亲。
- 25 -
父亲十八岁那年,从爷爷手中接过船桨,成了村里唯一的摆渡艄公。父亲除了摆渡,没事时,就按奶奶的吩咐,帮人们运这运那,特别是洪水来的时候。
父亲说,那年的洪水,来得特别突然,也来得特别猛。半夜里父亲听到奶奶的喊声,忙跑出门去看,洪水已经冲进了街道。
父亲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奶奶喊:“赶紧叫醒大家搬到山上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和父亲分头边喊边敲人家的门。
洪水越来越大,奔腾着,蹿进了院里。
父亲回来后,马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山坡上搬东西。这时,奶奶忽然想起了生产队堆放在河边晒场上的稻谷还没收拾,那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显得特别珍贵,奶奶忙叫父亲去找他的船,然后到晒场去运粮食,还要他边跑边喊人。
父亲赶到晒场,把船靠过去,闻讯赶来的青壮年一下就围了过来。几千斤稻谷少量已经装袋,大多还堆在地上,大家七手八脚,装袋的装袋,装船的装船,劲大的直接扛上麻袋往山坡上跑。洪水越来越大,父亲的心里挂念着奶奶,运完一船后,就直接把船划回了家里。
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柴楼。奶奶已被逼到了房顶上,看见父亲,忙问:“运完了吗?”父亲说:“还没!我想先把你送上山。”
奶奶厉声对父亲说:“瞎胡闹,赶紧回去!运完了再来,我没事!”
父亲望着奶奶,不敢吭声,只好又把船划了回去。
晒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着,有人抱怨父亲咋现在才来,一袋袋稻谷装好,运到山坡前,卸下,背上山坡;返回,再装。洪水还在上涨,但平稳了些。
马上就运完了,这是最后一船,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胀鼓鼓的稻谷,父亲开始动起了心思。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金贵啊!他看看左右没人,就把船停了下来,从船上找出一截绳子,把一袋稻谷拦腰捆好,绑在船舷外的挂钩上,麻袋浸在水中,只有一小节绳子露在外面,即使是白天,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何况这闹洪水的三更半夜呢?
船靠岸了,人们很快就把稻谷搬完了,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才想起了奶奶,赶紧划着船往家赶。但由于一边吊着稻谷,船倾斜得厉害,走得也很慢。
父亲回到家,洪水即将浸过房顶,但奶奶还静静地坐在屋顶上,像安祥的观音。父亲赶紧跳上房顶去扶奶奶上船,这时船一下子倾斜得几乎要翻了。
奶奶愣住了,问父亲:“船咋了?下面挂着啥东西?”
洪水还在上涨,父亲没时间跟奶奶解释,催促她赶紧上船,但奶奶似乎猜出了七八分,盯着父亲不放。父亲只好说出了实情。
- 25 -
奶奶立刻急了:“你咋能这么干?我刚才还寻思,经了这场大水,后季的庄稼眼看没了指望,全村人就指着这点粮食活命呢,这要是谁动了歪心眼,偷偷地王自己家里背,那咱村非有饿死的不可。没想到我儿子就这么干!”
父亲惭愧得低头不语,只是一个劲地催奶奶上船。
奶奶用严厉的口气说:“今天你不送回去,我就不走了!”
说完,奶奶挣脱父亲的手,盘腿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屋顶上。
父亲答应奶奶一定把粮食送回,要奶奶先上船,但生气的奶奶执意不肯:“你不送回粮食,我哪有脸见人?”父亲无奈,只好调转船头去送粮食。这时天已放亮,父亲回头看时,洪水顺着房檐流过,端坐的奶奶像一朵盛开在屋顶的圣洁的莲花。
突然,轰隆一声,房架垮了,屋顶上的奶奶掉进了洪水里。父亲大喊一声,手忙脚乱地把船又划了回去。船边的稻谷浸了水,坠得船怎么也划不动。父亲赶到时,奶奶已不见了踪影。
父亲哭喊着,不停地划,不停地寻找。
洪水无情地涌动着,往下游狂奔而去……
从此,奶奶那莲花般圣洁的形象,就一直开在了父亲的心里。
(有删改)
7. 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写奶奶喜欢莲花,每年在门前河汊里种满莲花,还写到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意在强调奶奶勤劳,心灵手巧。
B. 父亲划着船到达晒场时,许多人已经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忙着搬运粮食,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
C. 父亲在运生产队粮食时,放心不下奶奶,这显示出父亲对奶奶的孝敬,这种情感令父亲不敢违抗奶奶让他送回粮食的命令。
D. 父亲将一袋稻谷吊在船侧,致使船走起来很慢,不仅不能及时赶回家,也不能及时将粮食送回集体,这是奶奶遇难的根本原因。
8.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奶奶”这一形象的特点。
9. 小说以“开在屋顶的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1)奶奶是一位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孩子犯了错误,决不宽容。(2)奶奶是个倔强、正直、刚强的人(3)奶奶热心善良,品德高尚,总是把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放在首位。(4)奶奶品质高洁,珍惜名誉,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
9.
- 25 -
(1)莲花开在屋顶违反常规,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构思方面)(2)“开在屋顶的莲花”是比喻端坐在屋顶上的奶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这一画面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美化了人物,概括了主题;(人物和主题方面)
(3)屋顶是小说高潮发生的地点,也是主人公牺牲的地方,以此为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情节方面)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开篇写莲花主要目的是与后文形成呼应,展现奶奶高贵纯洁的灵魂。B项,高尚情操固然不能说没有,但不全是,大家要保住活命粮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D项,奶奶遇难固然跟船走得慢有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父亲”的私心,使得奶奶无颜面对乡亲,拒绝上船。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前者只要求概括形象,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可有可没有,写上也不占分数。这里按照第二类提供答案,权当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了。(1)奶奶是一位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她总是慈祥地望着干活的父亲,但孩子犯了错误,却决不宽容。(2)奶奶是个倔强、正直、刚强的人,虽然面临危险,但儿子不用行动改正错误,就坚决不让步。(3)奶奶热心善良,品德高尚。总是把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放在首位,洪水来时,她一家家叫醒村民;自家东西还没有收拾,让自己的儿子先搬村里的粮食。(4)奶奶品质高洁,珍惜名誉。喜欢莲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因儿子私自占有集体的东西而感到无脸见人。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作用,也就是解题即理解含义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
- 25 -
)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棋鬼
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 25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B.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C.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D.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口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督同将军,即都督同知。明代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充任各省、各镇的副总兵,遇大战事,则挂诸号副将军印,统兵出战,事归纳还。
B. 日昃,太阳偏西。地支中的未时,也相当于现在计时的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区间。
C. 碑记,指刻在碑上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D. 九泉,指神话传说中的九个神泉。先秦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列子以九泉比喻达到终极圆满的九种人生境界与修道方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罚进饿鬼狱。
B. 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 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 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2)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 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2)
- 25 -
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如本题中,句中“扬州督同将军梁公”,是说“扬州督同将军梁公”,是句子的主语。“解组乡居”是说“罢任后在乡间闲居”,可以排除A和B项;
“日携棋酒”是说“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游林丘间”是说“在郊野游玩”,“会九口登高”是时间状语,可以排除C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D项,文中的“九泉”指人死后的葬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B项,“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错误,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原文为“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
故选B。
- 25 -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乃”应理解为“于是”;“瞥然”应理解为“一眨眼”;“即地而灭”应理解为“立即不见了”;“咤”应理解为“叹息”;“乃悟”应理解为“才明白”。第二句中,“会”应理解为“适逢”;“下牒(于)诸府”是省略句;“征”应理解为“征集”;“出”是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出”,“使(之)应召(以)自赎”是省略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执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 25 -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①雪景图
文彦博
梁园深雪里,更看范宽山。
迥出关荆外,如游嵩少间②。
云愁万木老,渔罢一蓑还。
此景堪延客,拥炉倾小蛮③。
[注]①范宽,宋初画家,善画雪山。②关荆,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和关全的并称,二人都善画山水。嵩少,指中岳嵩山与其高峰少室山。③小蛮,古代盛酒的器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创作缘起:隆冬大雪白,蔡谏议出示一轴范宽的 “雪景图”让诗人欣赏。
B. 首联直接点题,“梁园”点明赏画的地点,“深雪”说明赏画的环境特点,“范宽山”点明画中内容。
C. 颔联先是运用对比赞美范宽画不同凡响,后又写画境逼真,让人仿佛神游于嵩山与少室山之间,表达了对范宽艺术成就的钦佩。
D. 颈联写深雪里的梁园寒云阴沉,万木森然,此情此景令诗人感觉自己就是寒江独钓归来的蓑笠翁。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25 -
【答案】14. D 15. ①对范宽绘画技艺的赞赏和钦仰之情。颔联先是与关荆对比赞美范宽的画不同凡响,然后写画境逼真,仿佛神游于嵩山与少室山之间,表达了诗人对范宽艺术成就的钦仰之情。②诗人赏画后的喜悦与优雅情致。尾联写范宽这幅雪景图,令诗人想象起延请宾客、拥炉对饮的快意场面,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与优雅情致。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D项,错在“颈联写深雪里的梁园寒云阴沉”,“寒云阴沉”不是梁园的实景,而是画面的内容给作者的感觉。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 25 -
本题题干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写雪天欣赏范宽雪山图的感受。首联交待特定环境,雪下得大,且已很久,从外部环境点染出严寒的气氛。范宽所画的雪景,据说使人见之凛然而生寒意。诗人用一“更”字,把外部寒气的侵袭与画面引起的内心寒意联结在起,给人一种寒上加寒、寒气逼心的感觉,既点明了诗题,又渲染了气氛。中间两联评价所见的范宽作品。颌联上句赞赏范宽绘画技艺高超,远在前辈名家之上,下句抒发欣赏名画的感受。“如游高少间”,点明了范宽此图所画内容为高山少林雪景,“如游”二字表达了诗人美的享受之后的喜悦,又是对画面展示的逼真景象的赞美。颈联介绍画面细节,上句略去雪景,唯独突出云和树。云前冠以“愁”字,道出了彤云密布、凝结不散的阴沉情状,也表达了诗人的审美心态。以“云愁万木老”,可见峰顶崖际森然林立的气势,“老”字令人想见那干枯的枝干。这无边愁云,森森万木,与峰崖林表的皑皑白雪相浑融,让人望而生寒。下句让人从雪山林海中缩小视野,突出一个雪中寒溪钓罢归来的披蓑渔翁,见出寂冷画面的生机,也由画面上的渔翁联想自身,为表达诗人的感受做铺垫。尾联写欣赏名画后喜悦,炉火可以去掉雪天的寒气,酒力正可以排遣雪景图激起的内心的寒意,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
【点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面对孔子的提问,子路第一个应答,他对“千乘之国”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用流水比喻光阴,担心岁月不等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书》中,魏征告诚唐太宗如果担心意志懈怠,就要做到“_______”;如果担心耳目被蒙蔽,就要做到“________”,如果担心邪恶之人说坏话陷害别人,就要做到“_________。”
【答案】 (1). 摄乎大国之间 (2). 加之以师旅 (3). 因之以饥馑 (4). 正身以黜恶 (5). 汩余若将不及兮 (6). 恐年岁之不吾与 (7). 慎始而敬终 (8). 虚心以纳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摄”“旅”“馑”“汩”“与”“慎”“虚”“黜”。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四)课内文言文翻译(3分)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其……其”,应理解为“是……还是……”;“正色”应理解为“真正颜色,本来的颜色”;“极”应理解为“尽头”;句意。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三、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短短几天的停留,我对海南的印象虽是浅尝辄止,但我却坚定一个信念,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B. 享年91岁的“五保”老人刘盛兰生前省吃俭用,拾荒助学,助学捐资总计7万多元,他的善行,简直让那些细大不捐的亿万富翁们无地自容。
C. “非典”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D. 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决策者们不宜首鼠两端,而应果断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本题中,A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这里是说我对海南的印象不深刻,成语的意思与语境不合;
B项,细大不捐:表示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形容包罗一切。这里用来指吝啬,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C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贬义词,使用不当。
- 25 -
D项,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犹豫不定,使用正确。
故选D。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针对近年来不法分子大量使用他人居民身份证,冒名开立银行账户、转移非法资金的问题,央行组织开展了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核查试点工作。
B. 人们对房屋租赁市场的认知还存在思维定式,主要源自房屋租赁权在现实中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其内涵和外延也相对模糊造成的。
C.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用智能科技完美营造了唯美中国的气度和神韵,展现了文明古国的现代活力。
D.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B项,句式杂糅,可以改成“主要源自房屋租赁权在现实中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其内涵和外延也相对模糊”或“主要是房屋租赁权在现实中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其内涵和外延也相对模糊造成的”;
C项,搭配失当,“营造”与“气度”搭配不当,可以将“营造”改为“展现”;
D项,表意不明。“这位”有歧义,是指“前方记者”还是“专家”不明确。根据句意,可以把“这位”放到“专家”前。
故选A。
【点睛】
- 25 -
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赍:赠送
B.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C.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努力,勉励
D.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本题D项,适:出嫁。
故选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城区道路不仅有机动车通行,①___。为了保证道路夜间使用安全,城区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杆路灯。而高速公路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会产生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非但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②___。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通过汽车前灯的强烈照射,将各种交通指示清晰地反射到司机的眼里,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因此,③___。
【答案】 (1). ①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2). ②反而会严重干扰司机视线 (3). ③高速公路上不能安装路灯
【解析】
- 25 -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城区道路如何消除交通隐患的问题。①句承接上文,可知说的是城区道路的情况,上文已经说了“不仅有机动车通行”,此处应填“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一类内容;②上文说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产生的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而且用了关联词语“非但”,故此处应填“反而会造成安全隐患”一类内容;③是总结上文的句子,上文了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城区外的高速公路不安装路灯”一类内容。
四、附加题(10分)
22.下面有关《飞鸟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获奖作品是《飞鸟集》,该诗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B. 《飞鸟集》由325首短小精悍小诗组成。诗的形式自由、语言精湛,大部分只有一两行。它们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却又是丰富的,深刻的。
C. 《飞鸟集》中包含着对伟大女性的歌颂,比如“妇人,在你的笑声里有着生命之泉的音乐”展现了妇人之伟大。
D. 《飞鸟集》中到处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的思索。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更高于现实生活。他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巧妙地隐去了一些苦难与黑暗,将所剩的光明与微笑作了描述,其中滋味,令人思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
本题A项,“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飞鸟集》”错误。1913年,泰戈尔因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故选A。
【点睛】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化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23.请根据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平凡的世界》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以____和_______ 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阶层的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弟弟在初中时就养成了看课外书的习惯,在书的第二章中写到,他第一次在润生家里看的课外书的书名是__________。
- 25 -
【答案】 (1). 孙少安 (2). 孙少平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再结合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的了解,《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孙少平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点睛】解答识记文学名著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2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_____, 只填序号。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 , 。 , 。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①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②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③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④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⑤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⑥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答案】⑥③⑤④①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本题中,⑥先介绍“月”的含义,③⑤承接说“月亮崇拜”,自然引出④①祭月仪式与习俗,之后②说帝王祭月,承接原文末句“民间祭月”。
【点睛】
- 25 -
解答衔接排序的题型,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从来没有差错,人们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寒暑计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在责任与自由中前行
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春华秋实,松涛柳韵,这是追求自然的自由;见贤思齐,少立大志,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这是完善社会的责任。历史不会偏废其中,责任与自由在历史的缝合点滚滚而来。
以天下为己任,是被老祖宗翻来覆去的话题。漫漫五千年,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社会责任总伴一腔热血,满怀豪情,回肠荡气,发聩于历史的风口浪尖。
追求个人自由,是无数青衫追求向往的目标。飞回流转五千年,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个人自由总伴随着超然物外,逍遥自得,闲静幽雅,流淌于历史的松涛竹林之中。
责任与自由,两条平行于历史长河的精神线索,却是惊人地相似。同样是战国,同样是战火纷飞。孟子带着“黎民不饥不寒”的王道,在战争中辗转,担起社会的责任;而庄子带着“宁曳尾于污泥”的超然,驾着大鹏追求个人的自由。同样是明清交界之际,同样是满汉的矛盾,袁崇焕在中原的北疆驰骋万里,精忠报国;王夫之面对山河沦陷,隐入石船山,感悟自然,体悟动静,诗文相伴,发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责任与自由,在相同的时代,以相同的背景,相同地影响着后世,推动着发展。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生命的重量呢?无可非议,便是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纵使我们无法成为拿破仑,踏平欧洲;纵使我们无法成为商鞅,推动社会转型,但至少能为自己加一点重量,而不至于成为波涛中的浮萍,飘零的鸿雁。一次弯腰,整齐一方土地;一次行礼,温暖他人心房。
- 25 -
人也应该追求个人自由,但不是放浪,而应是放逸。柳本依依,藤本妖蔓,荷本高挺,这是自然的自由。泼墨山水两三笔的放逸勾勒出的却是飘逸的景致。追求自我,认识自我是个人的完善。
社会责任不是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个人自由更不是社会责任的洪水猛兽。苏轼的社会责任铸就了其个人独特的秉性,而正是这种秉性让他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为官一方,受人赞誉。
在城市中生长的我们和用机器浇铸的人们,应想到凡尔赛宫的大气俨然,秩序紧凑,也应看到江南古镇因势而建,曲径通幽。寻求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点,在重量和完美中前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寓言材料类作文。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尊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尊也没有保障。
基于上述寓意,可以切入的立意角度大致有:(1)自尊与他律;(2)个人自由与社会职责;(3)适应社会与张扬个性;(4)尊重自我与遵守规则等;(5)责任与自由;(6)自由随意应有限度。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1.对于材料作文必须“保持一致”。
- 25 -
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2.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3.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单则材料,多角度立意。审题过程:一、找要素;二、析原因;三、辨关系;四、拟中心。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 25 -
相关文档
- 【语文】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92021-06-0519页
- 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2021-06-0520页
-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529页
- 【语文】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1-06-0522页
-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5页
-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31页
-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1-06-0516页
-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2021-06-0518页
- 【语文】天津市南开区天大附中20192021-06-0519页
-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