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50 KB
  • 2021-06-05 发布

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 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 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 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 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 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 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 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 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 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 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 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 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 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 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 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 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 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 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 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 - 2 - “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 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 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 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 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C.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D.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 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主要表 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错误,文中说的是“社会流动性不断增 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 在流动。B 项,“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利益 - 3 - 诉求多样”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说“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 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D 项,“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 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错误,选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 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故选 C 项。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错误,从文中来看, 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迫切性。故选 B 项。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 “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 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 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信息技术”只是“重构”。故选 A 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 4 -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 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 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 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 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 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 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 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 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 22%以上;深度 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 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 9 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 率接近 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 24 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深度 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1650 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86 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928 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 50.7%、36.2%、49.7%。“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 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 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 2020 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 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 2017 年 6 月 23 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12~2016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 5 - 年度 贫困标准(元) 当年贫困人口 减少(万人) 年底贫困人口 (万人) 贫困发生 率(%) 2012 2673 2339 9899 10.20 2013 2736 1650 8249 8.50 2014 2800 1232 7017 7.20 2015 2855 1442 5575 5.70 2016 2592 1240 4335 4.50 材料三: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六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 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 5.3%的表示不满意。”“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 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神上的内生 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 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到 2020 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编自 2017 年 8 月 31 日澎湃新闻)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是 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 上存在差异性,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 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 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 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 - 6 - 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 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摘自《大众日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其贫困发生率明显超过全省贫 困县平均水平。 B. 深度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C. 深度贫困县的贫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维修和重建。 D. 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材料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三则对部分 地区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 从材料二看,2012~2016 五年间,脱贫标准越来越高,当年贫困人口减少、年底贫困人口 和贫困发生率数据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 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使用其他 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D.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只有实行个性化扶贫才 能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4. B 5. A 6. ①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②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③借鉴成功经 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④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 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 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 任意拔高等。 B 项,“地区生产总值”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不准确,原文 说,“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1650 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86 元,农民人均可 - 7 - 支配收入 5928 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 50.7%、36.2%、49.7%”,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是 49.7%,应为“接近一半”。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 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 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 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 项,“都呈直线下降趋势”分析不当,材料二表格中,2015 年当年贫困人口减少数比 2014 年、2016 年都多;且“直线下降”不准确。 C 项,“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不当,由材料四可知,制定政策时应“借鉴其 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 D 项,“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概括不当,材料四说“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 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因地因人制宜”“唯 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 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 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等,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 整理作答: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借鉴成功 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使圆成方 欧·亨利 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孩子的圆眼睛象征天真,女 - 8 - 人卖弄风情时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就说明矫揉造作。 在大城市里,本性丧失得最快。大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的直线,法律和社会风俗的拘泥古 板,人行道的循规蹈矩,城市生活方式的严格、冷酷和沉默,毫不通融的规则——这一切都 冷漠而鄙夷地对自然界的弧线表示轻蔑。 这个数学气十足的引子揭示了肯塔基州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的前因后果。 这个世仇是在坎伯兰山岭的福维尔和哈克尼斯两个家族之间形成的。冤仇的第一个牺牲 品是比尔·哈克尼斯的猎狗。哈克尼斯家立刻杀掉福维尔族的头儿作为赔偿。福维尔的亲属 急于报复,又让比尔·哈克尼斯跟随他的猎狗到了另一个国度。 四十年来,这两个家族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哈克尼斯家的人一个个地被枪杀,福维尔 家族的成员也给一枝一枝地砍掉。两个家系的树枝经过这样修剪之后,都只剩下一个成员。 卡尔·哈克尼斯也许领悟到了什么,便突然离开了坎伯兰山岭,避开了福维尔家族最末一个 后裔山姆的报复。 一年后,山姆听说那个冤家住在纽约市,于是整装准备出发。他从梳妆台抽屉里找出一 把老式而可靠的科尔特左轮手枪。在城市里干冒险和复仇的勾当,这把手枪似乎是最好的武 器了。山姆把它放在毡提包里。骑上骡子,向火车站进发。 山姆到纽约时天色已晚。他的行动和生活仍旧遵循着自然界自由的圆周运动,看不到大 城市隐藏在黑暗里的可怕、无情、好动、凶恶的手段,准备向他圆形的心脏和头颅包拢过来。 一辆马车飞快地把他送到一家同他的靴子和毡提包相称的旅馆。 第二天早晨,福维尔家硕果仅存的后代向那个掩护哈克尼斯家最后一个子弟的城市发起 了突袭。他把科尔特手枪藏在上衣里面。他只知道这两个情况:卡尔在这个城市里驾驶运货 马车,而他自己,山姆,要来杀他。山姆踏上人行道时,眼珠变红了,心头升起一股世袭的 仇恨。 但是一小时过去了,卡尔没有出现。中午时分,山姆站在城市里两条笔直的大动脉互相 交叉的地方。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可怕的喧嚷和轰响把他吓蒙了。 山姆靠在一座石头建筑的尖角上。在他身边经过的人何止千万,可是没有一个转过脸来 向他看看。 一个胖子从人流中滑了出来,站着等汽车,离他只有几步远。山姆挨到他身边,在嘈杂 声中嚷着对他说: “兰金斯家喂的猪比我们的肥多啦,不过他们那边的猪草也比我们这边的好——” 胖子神气活现的样子有所收敛,他走开去买炒栗子,以便掩饰自己的惊惶。 - 9 - 山姆感到需要喝一点山间露水。对街的人们在弹簧门里进进出出。隐约可以看到门里一 个金光锃亮的酒吧和酒吧上面的装饰。这个复仇者穿过街道,打算进去。人为的事物又在这 里挤掉了熟悉的圆形。山姆找不到门的把手,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他手足无措,羞红着脸,伤心地从这扇没有用的门前走开;坐到石阶上。一根警棍戳戳 他的肋骨。 “另找个地方去遛遛吧。”警察说,“你在这里闲荡得太久啦。” 在下一个拐角上,一声锐厉的口哨直刺山姆的耳朵。他赶快转过身去,只见一个满面怒 容的恶狠狠的家伙,在热气腾腾的堆着花生豆的机器后面朝他直瞪眼睛。他穿过街去。一辆 庞大的、不用骡子拖的车辆,发着牛吼似的声音和冒烟的煤油灯似的气味,刷地擦过他的膝 盖。 一个马车夫用车毂撞了他一下,还训斥他;一个电车司机使劲踩铃叫他闪开;一个穿着 走样的绸坎肩的胖太太用胳臂肘撞他的背脊;一个报童不慌不忙地朝他扔香蕉皮:“我不愿 意这样干,可是看到我的人得让路!” 卡尔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存好运货马车,从一幢房屋旁边拐出来。他在三码开外的地方, 在一群匆匆忙忙的行人中间发现了那个仍旧活着的、不共戴天的、世世代代的仇人。 他猛地站住,犹豫了片刻,因为他身边没有武器,情况又那样突然。山姆锐利的山地居 民的眼睛也在人群中发现了他。 来往的人流中间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山姆的声音响了起来: “好啊,卡尔!我见到你真高兴!” 在百老汇路、五马路和第二十三号街的交岔口,坎伯兰山岭的世仇握手言欢了。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次对“圆”与“直线”加以描述,如“笔直的大动脉”“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 往”“挤掉了熟悉的圆形”等,暗示了山姆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B. 小说用语形象幽默,如把家族成员的被杀形容为树枝的修剪,把胖子走出人流形容为 “滑”出来,把找不到门把手说成“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C. “来往的人流中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表明在城市的直线运动中,有了一点和 谐的圆周运动,暗示了小说追求自然本性的主题。 D. 小说记叙了山姆到纽约找卡尔复仇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细致生动地刻画了这两个人物形 象,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大团圆结局。 8. 请简要分析小说前三段关于圆和直线的描述在文中的作用。 - 10 - 9. 本篇小说的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7. D 8. ①自然界和人为事物的特征形成对比,有助于揭示主题; ②有助于与 下文关于圆和直线的描述相照应,使主题更加鲜明; ③暗示了两个世仇家族握手言欢的原因 是这种城乡差别带来的心理冲击。④用圆和直线来表示自然与人为的事物,使主题的表达更 加生动形象。 9. 山姆本是去复仇的,却在见到卡尔后表现得非常高兴,这似乎不合情理,但前面其实早有 铺垫。小说先交代了山姆持枪准备复仇,再以“眼珠变红”强化读者对他复仇心理强烈程度 的印象,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进行铺垫;然后叙述了他在纽约一系列的遭遇,为结局的合理性 进行铺垫;当感到极度孤单和对城市极度失望的时候,他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就顺理成 章了。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的内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 D 项,“细致生动地刻画了这两个人物形象”是错误的。文中对卡尔的形象刻画并不细致。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概括段落的内容,然后再从手法、 结构、主旨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前三段写到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而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二者形成对比, 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主旨。后文写到山姆来到城市之后,对城市的描写也多词写到“圆”和“直 线”,如“笔直的大动脉”“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挤掉了熟悉的圆形”等,所以前三 段关于圆和直线的描述与下文关于圆和直线的描述相照应,使主题更加鲜明。后文写到山姆 去大城市找卡尔寻仇,他行动和生活仍旧遵循着自然界自由的圆周运动,但是到了纽约之后, 大城市给了山姆巨大的冲击,而正是这种城乡差别带来的心理冲击导致了最后山姆和卡尔握 手言和。本文主要写两个世仇家族握手言欢的故事,所以用圆和直线来表示自然与人为的事 物,使主题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9 题详解】 - 11 -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特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审题,如本题“本篇小说 的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一特点”,然后了解什么是 “欧·亨利式”结尾,然后结合小说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 所谓的“欧·亨利式”结尾指的是小说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情理之中就 要看前文的哪些情节能够自然而然的引出小说的结尾,而意料之外,也就是要看前文的哪些 情节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进行铺垫。如前文交代了两个家族的世代的恩怨,也交代了山姆听说 卡尔在纽约之后,拿着科尔特左轮手枪去纽约复仇,山姆到达纽约的第二天早晨,踏上人行 道时,眼珠变红了,心头升起一股世袭的仇恨,这些都强化了读者对他复仇心理强烈程度的 印象,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进行铺垫;而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叙述了山姆在纽约寻仇的一系列遭 遇,大城市的生活让他感到惊惶和手足无措,当他感到极度孤单和对城市极度失望的时候, 他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以这一系列的描写,为结局的合理性进行铺垫,所以山姆见到 卡尔后表现得非常高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 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 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 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 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 州,捣友谅巢穴。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 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 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 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 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 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授基开国 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归老于乡。胡惟庸方 - 12 - 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 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慼 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居一月 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 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 祖曰/先生计安出 B.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C.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 祖曰/先生计安出 D.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 祖曰/先生计安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也研究谶纬卜 象吉凶预兆等。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B.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古代诗 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便是此意。 C.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 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 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拜礼,拜师礼、拜祖,民 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结尾。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 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 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 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 13 - C. 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木喻之,而把 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 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没有罪怪,但 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2)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后来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善德关系很好,刘基却 极力认为不可。 (2)不久,胡惟庸为宰相,刘基十分忧伤地说:“假使我的话没有应验,那是苍生的福气啊。”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 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 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 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注意动 宾结构,“陷太平”“谋东下”,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D 项。“或议奔据 钟山”,“奔据钟山”是议的内容,其间不能分,排除 B 项。“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 是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宜断开,应该在句与句之间断开。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 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 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D 项,“顿首是古时最重的拜礼”错,还有“稽首”,上朝臣子见君王、拜师礼、拜祖礼等正 式场合行“稽首”礼。本文太祖与刘基私下谈话,在非正式场合,故可“顿首”。故 D 错误。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 - 14 - 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 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 A 项,曲解文意,“通款”不是用钱财买通关节,而是转达诚意。“难色”不是十分生气,而 是为难之色。故 A 错误。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 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 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 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及”,等到;“罢”,语意被动 句,被罢免;“相”,使动用法,让……做丞相;“素”,向来,一向;“善”,与……交 好;(2)中“未几”,不久;“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慼”,忧伤;“使”,假 使;“验”,应验;“苍生福也”,判断句,那是苍生的福气啊。 【点睛】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 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 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 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 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 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离开。刘基见识广博,通晓经史, - 15 - 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精通天象地理。 等到明太祖听说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名声,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又 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大喜,修筑了礼贤 馆来安置刘基等人,他受到很高的礼待和尊崇。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气焰十分嚣张, 诸位将领有议论投降的、也有议论逃跑退守钟山的,刘基睁着眼只是不说话。太祖把刘基召 入内室,太祖说:“先生的计策怎么谋划?”刘基说:“贼寇骄狂,等他们深入的时候,埋 设伏兵拿下他们,就容易了!”太祖用他的计谋,诱使陈友谅军队到来,然后打败了他,并 且把攻克敌军的奖赏赏给刘基。刘基推辞不受。(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安庆,太祖亲自 带兵攻打安庆。从早晨打到黄昏一直攻克不下,刘基请太祖直趋江州,捣毁陈友谅的巢穴。 陈友谅出乎意料之外,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向武昌逃奔,(接着)江州投降。驻守龙兴的大将胡 美派他的儿子表达诚心归顺的意愿,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属。太祖感到为难。刘基从后踢太 祖床榻,太祖突然明白过来,答应了他的请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县随后全部攻下。之 后太祖攻取张士诚,北伐中原,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太祖拜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 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功勋老臣,能够协调诸将 德关系。”明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却替她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 “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用小木头,房子马上就会塌的。”后来李 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基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皇 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就像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拉翻。”皇帝说:“我的丞相, 实在是没有超过先生你的。”刘基说:“我太过于疾恶如仇,又经不住繁杂的事物,如果做 了丞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没有人才,只要明主尽心寻访,眼前的几个人真的是不 能胜任哪。”后来杨宪、胡惟庸都身败名裂了。洪武三年,刘基任弘文馆学士一职。十一月, 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官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皇帝 恩赐告老还乡。胡惟庸刚好当左丞相执掌省事,挟着以前论相的怨恨,于是阴使官吏攻讦刘 基,说谈洋之地有王气,刘基企图在这里做墓,百姓不同意,就请朝廷设立巡检司驱逐平民 百姓。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于刘基,然而听后心有所想,最终剥夺了刘基的爵禄。刘基内心恐 慌上朝谢罪,就留在了京城,不敢回来。不久,胡惟庸为宰相,刘基十分忧伤地说:“假使 我的话没有应验,那是苍生的福气啊。”由于忧虑愤恨不过刘基身体疾病发作,洪武八年三 月,皇帝亲自写了诰书赐给他,并派使者护送他回家乡。刘基回来住了一个月就病逝了,享 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师生病期间,胡惟庸曾派医来,刘基吃了他的药,感觉有拳头大小的 - 16 - 东西积聚在腹中。后来中丞涂节首先告发胡惟庸谋逆大罪,曾说过他用毒药害死刘基等等的 话。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 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B. 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 上了刻骨的思念。 C. 第三联“惊”字,表现了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而“畏老”“恶春”也是本诗所 要侧重表达的情感。 D. 这首律诗用语平淡朴实,明白晓畅,与李商隐的名作《锦瑟》语言风格截然不同。 15. 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答案】14. C 15. ①直抒胸臆,诗人一开篇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极度思念家乡, 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看似平淡,却是平淡处见真情。②对比,用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家中生 活的贫苦做对比,抒发了对家乡的刻骨思念。③曲笔(对写法),最后一联转换抒写角度,不 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不仅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 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 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 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 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 - 17 - 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C 项,“而‘畏老’‘恶春’也是本诗所要侧重表达的情感”说法错误。诗句中表现了作者人 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并不是真正的“畏老”,所谓“畏老”情绪只是为表现诗人思乡 之情服务的。“畏老”“恶春”是为表现诗人思乡之情服务的。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 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 诗句中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 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颔联,作者 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 念。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情更重了。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 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分析,本题从直抒胸臆(抒情手法)、对比(修辞手法)、曲笔(表现手法)等三个角度 分点回答即可。 【点睛】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 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 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 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中,用“谷粒”作为比较的对象,突出建造宫殿耗费之巨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慨叹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 18 - 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 (1). 钉头磷磷 (2). 多于在庾之粟粒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改 (5). 最是一年春好处 (6). 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 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注意“磷”“庾”“粟”“砌”“朱颜”“烟柳”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1 时 40 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 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 40 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 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 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 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 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 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有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 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 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_____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 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 19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 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 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 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 的深坑中。 B.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 面的深坑中。 C.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 面的深坑。 D.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 背面的深坑。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 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 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第一组: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 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 的想象。应选“联想”。第二组: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 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 - 20 - 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第 三组:亢奋不已:极度兴奋,不能自控。兴奋不已:非常高兴,兴奋得不能自控。语境中, 中国航天取得进展,公众与网友感到兴奋。此处应选“兴奋不已”。第四组:源源不断:形 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 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D 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 D。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 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 动态。AB 两项省略了主语,而采用了被动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 AB 两项。D 项 “观 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 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 D 项。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 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 意。划线句子有两处有语病,其一是:“藏在”应搭配“深坑中”,排除 CD 两项。其二是: “研究”与“清楚”之间不需要加“得”。排除 B 项。分析可知 A 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 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新冠病毒引起的 COVID-19 大流行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灾难。迄今为止,尚无 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因此,①_____。研究者从 11 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住院患 者(包括 5 名 ICU 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②_____,其中来自中国的 5 株,来自意大 利的 3 株,来自瑞士、英国和西班牙的各 1 株。这些被分离出的新冠病毒毒株广泛散在分布 于基于所有可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正在流行的病毒种群。研究 者选择 CN2 株用于疫苗制备,③ _____,并进行了中试生产。研究证实,这种灭活新冠病毒 疫苗在恒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答案】 (1). ①迫切需要快速开发有效的新冠疫苗 (2). ②分离出多个新冠病毒毒 - 21 - 株 (3). ③开发了一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 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同时注意字数的要求。 第一空,依据前文“尚无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可知,此空应以“有效抗病毒药 物”为关键词,并且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可知此空应填:迫切需要快速开发有效的新 冠疫苗。 第二空,依据后文“这些被分离出的新冠病毒毒株”,“这些”是近指代词,前边应该做交 代,可知此空应填:分离出多个新冠病毒毒株。 第三空,依据后文“这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这种”是近指代词,前边应该做交代,可 知此空应填:开发了一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 【点睛】应对此类题目要注前后文在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 文段脉络,理清句子关系。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找出前后文的关键词,注意合理推导。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字数合规。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2019 年 10 月 18-28 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有“九省道衢”之称的武汉举行。往届 军运会竞赛项目设置最多为 24 项,此次,羽毛球等四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运动 会竞赛项目总数达到 27 个,为历届军运会之首。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队打破男子障碍、女子 障碍、女子全能等多项世界纪录,在海军,空军五项、乒乓球等项目上包揽全部金牌,游泳 队新获 27 枚金牌,以 133 枚金牌,239 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都高居榜首,展现了出 中国军队的荣光与力量。 【答案】示例:2019 年 10 月 18 日-28 日,第七届军运会在武汉举行,这是竞赛项目最多的一 届军运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队位居金牌和奖牌榜首位。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 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 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 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 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 22 -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 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结合“2019 年 10 月 18-28 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有‘九省道衢’之称的武汉举行”分 析,可以压缩概括为:2019 年 10 月 18 日-28 日,第七届军运会在武汉举行。 结合“往届军运会竞赛项目设置最多为 24 项,此次,羽毛球等四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 动会,运动会竞赛项目总数达到 27 个,为历届军运会之首”分析,可以压缩概括为:这是竞 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军运会。 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队打破男子障碍……游泳队新获 27 枚金牌,以 133 枚金牌,239 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都高居榜首”分析,可以压缩概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队位 居金牌和奖牌榜首位。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个人只有完善自身修养,才 能把家庭治理有序;家庭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安定和谐。家国情怀是许党许国的爱国心。从 岳飞的“尽忠报国”到黄大年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到“天眼之父”南仁东,一代代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至诚报国之心,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家国情怀是对人民的深情大爱。焦裕禄的“活着我没有治好 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 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充满爱民之情;习近平的“我就是一个农民”,饱 含亲民情怀。 家与国,在中国人心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儒家 文化的精髓;国家、社会、家庭和人就这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对家国情怀 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与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地登上了我们复兴中学的大讲台,给大家进行 - 23 - 演讲,这是我的荣幸。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先生之言振聋发 聩,我们当今青年更需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 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 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 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自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 月异。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 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 未知。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中国是个泱泱大国, 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 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诚然,未来与现如今大不相同,中国将更加进步,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实现了我们的 中国梦。但这并不意味着砥砺前行,圆中国梦这一追求会褪色。那时的世界不仅仅是未来的 我们的,更属于年轻的你们。新时代的你们要有新的梦想和追求,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 加辉煌的中国梦。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 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 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 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材料从各个方面谈国家、社会、 - 24 - 家庭和个人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 写一篇演讲稿,体现自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思考。命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 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 春色彩的语境,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自觉接续 奋斗,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 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 更加绚丽的光彩。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写个人坚定信念,与国家同发展、共命运,致力推 动民族振兴;也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写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另外,注意题目要求,以演讲稿的形式写作。 立意: 1.努力拼搏,致力推动民族振兴; 2.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3.在国家、时代、人类的潮流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4.传承家国情怀,蓄积前行力量。 素材: 1.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 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 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 4 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 国争了光。 2.爱国华侨陈嘉庚,17 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 年秋,富贵而 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 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对 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 20 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 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 1937 年到 1940 年,陈先生 为抗日募捐的总数达 30 亿元之巨。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 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 300 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 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3.1946 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 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他最终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 - 25 - 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 23 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 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 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 志,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4.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 20 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 第 6 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祖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 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 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 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 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大限制。整整 5 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 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 国。1955 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 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 9 月,经过长达 5 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巴斯德是 19 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 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 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 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 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 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 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结构: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演讲稿,文章先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从而引出演讲稿的题 目“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文章重点从青年人的梦想成就中国梦的角度论证,写 出青年人应该秉持的使命担当。文章写到了中国的过去、现状,也展望了中国的未来,要求 青年人应该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 奋斗方向。文章慷慨激昂,写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心声,表达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志向融入到 家国使命之中,不负大国情怀的主题。文章引用名言,善于说理,气势如虹,十分有力。 【点睛】写作文,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 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 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优秀 传统文化的弘扬,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时事热点,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凸显了“立 - 26 - 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这道作文题目时代性很强,侧重于考查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非常契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