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 KB
  • 2021-06-05 发布

人教新课标必修5:(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学习目标导航 1.体会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 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 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生平事迹不可考。原名耳,后名子安, 耐庵为其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又说是扬州人。元至顺年间中进士。在钱塘为官二年, 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说其曾参加张士诚的义军,目睹朝政腐败,于是写 作《水浒传》来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 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 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 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 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赍.发(jī) 迤逦..(yǐ lǐ) 髭.须(zī) 央浼.(měi) 剜.心(wān) 2.字形 3.词义对照 (1)权 古:姑且。今:权力、权利。 (2)恶 古:冒犯,制造纠纷。今:讨厌、惹事。 (3)但 古:只要。今:转折连词。 (4)将来 古:拿。今:将要。 (5)书 古:信。今:书本。 (6)省 古:明白。今: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7)结果 古:结束、了结。今: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达到最后状态。 (8)下饭 古:菜蔬、菜肴。今: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情节 人物性格发展 沧州遇旧 厚道、克己、善良、安分 得知陆谦到来 怒火中烧,买刀寻敌 三五日未见消耗 自心下慢 接管草料场 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庙里听敌 忍无可忍 庙外杀敌 血性回归,奋起反抗 2 二、课文详解 (一)引子。(第 1 段) 林冲“闲走间”邂逅了故人李小二。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在情节中的地位具有引 子的作用。 文章一开始写林冲来到沧州,忽然遇到了昔日的熟人李小二,然后写了林冲与李小二的 一段对话。从中可以看出林冲性格的善良,他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厚 道、克己的一面,怕连累李小二夫妇,不肯打扰。另外从他对高俅的称呼“高太尉”亦可见 其性格软弱、逆来顺受的一面。 (二)开端。(第 2—3 段) 随着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进入李小二开设的酒店,“风雪山神庙”的情节正式开始了。 本处写李小二夫妇对陆谦等人的关注,显示出他们对林冲的关心,表现他们知恩图报的 善良本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文章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如连用两个“闪”的动作,用“不必 要问”“不叫,你休来”等语言,这些细节在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 系。同时这些细节描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 的情节。 (三)发展。(第 4—6 段) “林冲走将入店里来”,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李小二“有些要紧话说”“请林冲到里面 坐下”,使得林冲满腹狐疑。继之,李小二告知事情原委,二人核对来者相貌,证实来者确 是陆谦。起先林冲大怒,买把尖刀带在身上四处寻觅,欲杀仇人。但三五日未见消耗,便“自 心下慢”了。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生事陷害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 什么性格? 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 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 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 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 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 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四)高潮。(第 7—11 段) 下面进入隆冬季节,大雪纷飞的环境描写,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背景。高潮 部分由这样几个层次组成:老军交差,市井沽酒,投宿破庙,草场失火,听闻阴谋。草料场 的一把火,烧起了他心头的万丈怒火;仇人间的一席对话,驱散了他胸中的软弱怯懦。于是 故事的高潮马上就要出现了。 陆虞候等人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 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 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 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 求“神明庇佑”。这充分说明他的随遇而安的思想。 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 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3 明确: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最 后,“挺着花枪”冲出门去用枪搠倒差拨、富安,从“身边取出那口刀来”“把尖刀向心窝里 只一剜”的故事情节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林冲回到草料场,发现草厅倒塌,这里详细地描写了林冲的行为,颇有深意:林冲“恐 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 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 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 合理。 本部分有几处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何特点?作用怎样? 本部分紧扣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二字,对风雪进行了精当的描写。林 冲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个“卷”字,写出了风雪之大、范围之广,并为下文压倒房屋作了铺垫。到草料场后,“仰 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 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一个“紧”字,既写出了风雪之大,又暗示了矛 盾冲突的进一步激化。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的风大雪紧,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景物 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或直接描写,或侧面烘托,均起到了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引向高潮 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 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冷落的气氛,而草料场上那“必必剥剥 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烘托了林冲的反抗怒火。 (五)收束。(第 12 段) 亲闻阴谋,再无怀疑,意识到无路可走,旧恨新仇,一起涌上心头,他不犹豫,不彷徨, 不幻想,手挺花枪,冲出庙门,手刃仇人,高潮正式出现了。在处死三人后,林冲“提了枪, 便出庙门投东去”,这是情节的结局。在高潮形成之后,马上给以直截了当的收束。 “轻轻”是为不惊动敌人,显示林冲心思缜密、虑事周全的性格。“搠”“剜”两个动词简洁 明快,痛快淋漓,写出了林冲手刃仇人的痛快感,也写出了他性格的转变。 整合感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塑造林冲形象的重要部分,在情节的发展中,一波三折地展示 出林冲性格的变化过程。 在沧州,林冲巧遇李小二,作者在此给我们展现的是林冲性格中的善良的本性,同时也 写出了他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在一定社会地位和安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安于现状、逆来 顺受的性格特征。但他毕竟是一个武艺高强、有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当迫害临近的时候, 其潜意识的英雄本色、反抗意识还会显现出来。当他听说陆谦到来,要合谋暗害他时,立时 怒火中烧发誓:“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买了把尖刀,寻敌报仇。可是“三五日 未见消耗,便自心下慢了”,林冲的性格又回到了以前。当让他管理草料场时,虽然也有过 疑惑,但是他没有把这种意想不到的“好事”同陆谦等人的迫害联系起来,没有想到欲置之 于死地的更残酷的迫害在等着他,甚至到草料场后,还想“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 修理”。经过山神庙时,祈求神明保佑,说明他对敌人的迫害认识不足,抱有幻想,准备长 期安住下去,这也是他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性格的反映。 直到草料场起火,他无意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才明白高俅迫害自己的真相,意识到敌人 留给自己的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时,林冲才完全抛弃了幻想,显示了英雄本色,血刃仇敌, 走上梁山,是其强烈的反抗性格的体现。小说以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交代了林冲由委曲 求全、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血刃仇敌,逼上梁山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过程,使人物形象丰满 真实,栩栩如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 林冲的性格特征: 4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家境殷实、富足,这使得他的性格中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的一面,所以面对高俅 等人的迫害,他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同时他也有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对 李小二夫妇的态度显示了其厚道、克己的一面。在长期的曲折遭遇中,林冲也养成了细心、 谨慎的性格特征。但是作为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性格中也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性子急, 脾气暴,所以当他意识到无路可走时,他毅然地走上了杀人反抗的道路。 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技巧鉴赏 1.详略有致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 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 段。 (1)文章有两处关于“偷听”的描写,一是李小二让妻子偷听三人谈话,二是林冲在门外 无意偷听三人说话。前一处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听不清,造成悬念;后一处详写,三人 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故听得清清楚楚,怒火喷发。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 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3)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 15 里有草料 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 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 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精练传神的景物描写 文章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 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 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 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 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 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 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 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 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正面描写只用寥寥数语便写出了纷纷扬扬,大 雪漫天的情景,简洁精练、惜墨如金。鲁迅先生特别赞扬“那雪下得正紧”一句,称其“富 有神韵”。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糅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 境之中。 多处描写风雪,主要有两个作用: 5 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第一,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 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 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第二,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 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 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 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合作探究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 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 80 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 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 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 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林冲性格的转变, 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 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 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