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8.00 KB
  • 2021-06-06 发布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语文试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高三阶段检测(二)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了宋代,苏东坡写雨总是令人 。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将夏天的雨写得 ,也是一派大家风度。他用词写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风雨自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到了 的境界,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 A. 无与伦比 淋漓尽致 超然物外 B. 无法企及 穷形尽相 超然物外 C. 无与伦比 穷形尽相 随心所欲 D. 无法企及 淋漓尽致 随心所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无法企及:无法达到。专门用来形容某人的成就他人无法达到或者某件事情的难度让人无法完成。结合“令人”分析,主要讲让人无法比得上,选用“无法企及”。‎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穷形尽相:原是指刻画生动,现指丑态毕露。结合“将夏天的雨写得”分析,只要指写的形象生动,选用“穷形尽相”。‎ 超然物外:是超出世俗生活之外,比喻置身事外。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修饰“境界”,结合“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分析,选用“超然物外”。‎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 , , 。 , , ,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①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使之化为尘埃 ‎③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 ‎④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 ‎⑤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 ‎⑥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①⑥③②⑤④ C. ⑤①⑥③②④ D. ⑤③②④①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抓住“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分析,⑤①在一起;结合“不会……更不会……”分析,⑥在⑤①后面;“将其燃为灰烬”应该在“使之化为尘埃”的前面;结合后面“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分析,④为末句。综合分析C项正确。故选C。‎ ‎3.按要求选择。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理解名句意思,结合语境内容具体分析。A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结合“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分析,使用不当。B项,“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结合“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分析,使用不当。C 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结合“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使用正确。D项,“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结合“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分析,使用不当。故选C。‎ ‎4.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落笔就不慌张。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 A. 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 B. 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 C. 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 D. 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错误,是对生活的表现。对生活的艺术加工。‎ 二、文言文阅读 ‎5.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名句意思,结合语境内容具体分析。‎ A 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结合“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分析,使用不当。‎ B项,“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结合“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分析,使用不当。‎ C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结合“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使用正确。‎ D项,“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结合“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分析,使用不当。‎ 故选C。‎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 ‎6. 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7. 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6. ①运用拟人手法,把竹鞭人格化,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②借物喻人,用竹鞭喻人、喻己,借竹鞭的意志品格,来赞美元稹的正直不阿、坚贞不屈的品性,也表明自己的人格节操。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制鞭之竹恶劣生长环境的描写,引起下文希望结束贬谪生活,共同回到京城长安的心愿;使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 ‎7. 想象,诗人提出疑问,不知何时才能同友人元稹策马归去;重逢后,望着枝叶繁茂的关树,轻敲金镫,吟唱诗作。表达了诗人希望同友人尽早结束贬谪生活的愿望。照应标题;收束全诗,以明心志。‎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鞭上节,节节怀着端直性,遍体露青犹有岁寒后凋心。(1)运用拟人手法,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2)以竹喻人,这幅“翠竹傲寒图”恰是元稹傲对阉竖,宁折不弯的形象写照。翠竹不惧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权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宝贵的。诗人对壁州鞭浑身是节,遍体露青赞不绝口,称赞它节节都标志着正直不阿的品格,处处都显示了岁寒不凋的意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同字同声,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赞扬了元稹的贞操亮节和不畏强暴的品格。(3)承上启下。上联写目睹竹鞭而展开联想,写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末尾“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我们何时才能策马同归去,在扶疏的关树下敲镫高吟?运用想象手法,是针对元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照应标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收束全诗。‎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名句填空 ‎8.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8)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 ‎【答案】 (1). 连峰去天不盈尺 (2). 而御六气之辩 (3). 银瓶乍破水浆迸 (4). 飞漱其间 (5). 高者挂罥长林梢 (6). 必能裨补阙漏 (7). 素以为绚兮 (8). 言近而指远者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盈”“辩”“迸”“漱”“罥”“阙”“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望星空 聂鑫森 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 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桩,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 ‎“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时它进行跟踪、侧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 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 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 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力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 ‎“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 ‎“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唐代沈佺期《夜宿七盘岭》中的句子。好记性!”‎ ‎“夫人在古诗词造诣上远胜于我。白天无星可看,承你指点,我专读古人写有关日、月星、风、云的诗。”‎ ‎“聊解思念之情。”‎ ‎“是啊!”‎ ‎“我现在对宇航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的先生是个牧星人。”‎ 耿星河双眼蓦地发亮,说:“谢谢。我来讲一件难忘的事,十多年前的秋风黄瑟时,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的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信号反债。”‎ ‎“这可怎么办呀?”‎ ‎“如果不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价值十几亿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哦!”‎ ‎“经过持续的仿真分析,我们终于掌握了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的供电时间段,于是,我们指令望远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让卫星恢复正常运行。你猜,这次太空费了多长时间?”‎ ‎“猜不着啊!”‎ ‎“69个日夜!”‎ 芦管像小孩一样鼓起掌来,大声说:“太奇妙了!”‎ 耿星河无端地叹了口气。‎ ‎“星河,是不是你觉得你像那颗能量消失的遥感卫星,整天闲着,慌慌的?”‎ ‎“是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你还不能称老,还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芦管的嘴角忽然露出笑意,说:“你知道吗?‎ 这里的一座青少年宇航科普馆即将建成,有展览、讲座、仿真操作等项目,正招聘义务辅导老师。我报了名,有聋哑学生来参观,我可以给他们讲解。你想去吗?”‎ ‎“想,培养未来的牧星人,好事。”‎ ‎“我已经替你报了名。”‎ ‎“真的吗?”‎ ‎“真的。”‎ 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 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 ‎(摘选自《百花园》2018年第10期)‎ ‎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简洁明了,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耿星河,又用“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巧妙点题,充满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引用诸如“山月临窗近,天河人户低”等诗句,既点明了人物的知识分子身份,也使得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 C. 儿子耿小星特意置办了一套顶层的房子并在露台上安置了一架远程望远镜,小说中的这一情节安排,表现了儿子的孝心,推动了情节发展。‎ D. 少说中耿星河向妻子讲述的用69个日夜营救一颗遥感卫星的故事,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的同时,还突出了我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的主题。‎ ‎10. 耿星河的个性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小说作概括分析。‎ ‎11. 小说以“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结尾有何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9. D 10. ①执着工作,乐于奉献。耿星河在艰苦大西北为“望星空”工作了一辈子,本该退休的他主动要求又工作了五年。②尊重妻子。耿星河和妻子分居两地,知道妻子关爱聋哑孩子,离不开聋哑学校,放弃了把妻子调到身边来的机会。③老当益壮,甘当人梯。耿星河非常乐意到青少年宇航科普馆担任义务辅导老师,培养未来的牧星人。 ‎ ‎11. 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结尾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环境,烘托出耿星河决定去青少年宇航科普馆担任义务辅导老师后的愉悦心情。②从情节发展看,开头耿星河“眺望星空”引起回忆,中间穿插耿星河“望星空”的工作和其回来后“眺望星空”的具体描写,结尾使得小说结构圆合自如。③从表达技巧来看,“满天星光灿烂”与“眺望星空”前后呼应,既照应了题目;④从主题上看,“望星空”既是对过去航天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升华了主题,给人想象空间。‎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 项,“还突出了我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的主题”错误,小说主题分析失当。小说中“耿星河向妻子讲述的用69个日夜营救一颗遥感卫星的故事”这一情节,以及本文的全部内容都是在歌颂我国航天人的奉献精神,而非凸显我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这一主题。故选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桩,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分析可知,耿星河执着工作,乐于奉献。结合“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分析可知,耿星河尊重妻子。结合“这里的一座青少年宇航科普馆即将建成,有展览、讲座、仿真操作等项目,正招聘义务辅导老师。我报了名,有聋哑学生来参观,我可以给他们讲解……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分析可知,耿星河老当益壮,甘当人梯。‎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结尾有何妙处”,需要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结合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回答该类问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通常的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另外还须关注开头、中间、结尾这种特殊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结合“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 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分析可知,结尾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环境,烘托出耿星河担任义务辅导老师后的愉悦心情。结合“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经过持续的仿真分析,我们终于掌握了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的供电时间段,于是,我们指令望远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让卫星恢复正常运行。你猜,这次太空费了多长时间?”“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分析可知,开头耿星河“眺望星空”引起回忆,中间穿插耿星河“望星空”的工作和其回来后“眺望星空”的具体描写,结尾使得小说结构圆合自如。小说的主人公耿星河,又用“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巧妙点题。结合“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桩,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时它进行跟踪、侧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力却如至交好友”等分析,“望星空”是对过去航天人工作的肯定;结合“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分析可知,是对未来的期待,升华了主题,给人想象空间。‎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 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取,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 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力。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层次是“同情与共感”。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美是难以被忘记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前,武戏振兴迎来新的良好机遇。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 武戏之美亦中华文化之美。武戏的“精气神”,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摘编自刘连群《弘扬武戏之美》,《人民日报》2019年07月11日)‎ ‎12.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戏以武打为突出特征,极具中华美学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堪称世界剧坛奇葩。‎ B. 武戏历史久远,一直保持粗犷古朴之风,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迫求造型和做戏。‎ C. 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更直观且富于视觉冲击力,观众往往从看武戏开始而爱上京剧。‎ D. 武戏之美,同情与共感的美,比形式感知上的美感更重要,是武戏至今不断的根本原因。‎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历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如加强舞蹈性,强调服从剧情和表演需要等,武戏观赏价值就难以得到提升。‎ B. 武戏中演员的高难度惊险动作,既有技术层面的专业性,也体现出流动与瞬间,悬念和惊叹,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哲学理念。‎ C. 武戏之美,不仅体现在它富于视觉的美感,还在于通过演员细致入微的表现,能将反面的角色演出正能量和美感,从而使传统剧目能流传至今。‎ D. 京剧艺术的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有优势,不可偏废其中之一,两者之间应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传承中华文明。‎ ‎14. 近年来武戏势弱,请依据文章概括其原因,并指出武戏要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 ‎【答案】12. B 13. C ‎ ‎14. 势弱原因:外因是大众娱乐多元化,流行文化冲击;武戏本身对演出场地、环境要求非常高。内因:武戏的传承、创新乏力。具体举措:以传统为根脉,坚守传统中的积淀精华,演员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演员要演好人物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重视创新。‎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一直保持粗犷古朴之风”错误。原文说的是“在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但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在造型和做戏上有所创新,所以“一直保持”不合原意。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项,“能将反面的角色演出正能量和美感”错误。结合“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分析,反面人物本身不具备正能量,在艺术中反衬具有优良品德的人物,从而弘扬正能量,反面人物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揭示其本来面目,在艺术上获得美感,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干问的是“近年来武戏势弱,请依据文章概括其原因,并指出武戏要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需要概括武戏势弱的原因,然后指出武戏要在新时代发展的具体措施。原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分析。结合“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分析概括。发展措施,结合“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分析,以传统为根脉,坚守传统中的积淀精华,演员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结合“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分析,演员要演好人物跟上时代,重视创新。‎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 ‎—— (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 ‎——(资料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WIND,地方政府统计局)‎ 材料三:‎ 大湾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世界500强聚集,民营企业多,以全国0.6%的面积贡献了12.4%的GDP,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大湾区是铁路、航空的重要枢纽,交通方面有堪称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和广东也高铁相通。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 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粤港澳大湾区11城区位分工明确,特色明显,优势互补。‎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中国网 2018-07-03)‎ 材料四:‎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摘自《大湾区2035年目标来了》,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8日)‎ ‎1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B.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 C. 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D.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将给香港澳门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B. 世界四大湾区均有各自的经济重点,其中,电子互联网产业成为四大湾区的核心竞争产业。粤港澳大湾区要想赶超其他三大湾区,不能不发展电子互联网产业。‎ C.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 D.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果能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那么就可以使粤港澳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有机整体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17. 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哪些发展优势?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15. C 16. C ‎ ‎17. 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错误。原文表述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B项,“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错误,粤港澳大湾区GDP为1.36万亿美元,排在东京湾区1.8万亿美元和纽约湾区1.4万亿美元之后。‎ D项,“无法实现”错,原文为“难以实现”。‎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错误及原因概括不全。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单个来说,都不是“最大海港”。物流量最大,还得益于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材料一内容“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编制本规划”分析,内容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结合材料二图表“世界四大湾区2018‎ 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分析,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结合“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分析,地理位置优越。结合“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有科技创新优势。结合“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等分析,拥有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等。‎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六、作文 ‎1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一次成功都有独到的经验,每一次攻坚都有独到的方法……只有懂得分享,才能传递快乐,结成友谊,凝聚力量;只有懂得分享,才能提高效率,增多收获,丰富成果。‎ ‎【答案】懂得分享 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窗前,不要忘记鸟儿自己收获温暖时的幸福;当夏天的第一阵凉风吹过自己的脸颊,别忘记告诉知了夏风轻轻吹来的快乐;当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在空中飞舞时,请记住婉转吟唱的黄莺分享自己在落叶中感悟的人世沧桑;当冬季每一场雪飘然而至时,要记得给远方的朋友带去祝福……这,就是分享的快乐。‎ 一直以来,我把自己尘封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那里的世界隐藏着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功与失败,我的理想与追求,隐藏着我的一切一切。我习惯一个人承受一切和独享成功。伤心时,静静地仰望着不是很璀璨的满天的星星,带走我的痛苦;失意时,独自听着那些忧伤的曲调,让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带走我的烦恼;成功时,总是默默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喜悦的心情……喜欢静静地临窗看雨,独自咀嚼着心事儿;喜欢大声呼喊,当风儿带走烦恼,越过中南半岛,掉到太平洋中;喜欢无遮无拦地在雨中尽情冲刷尘封已久的记忆。‎ 我不知怎样形容自己?是多愁善感,还是神经质?总之,找不出合适的文字来表述,我喜欢默默看天,静静听雨;我也喜欢时不时编造一些文字来填补心灵,表达自己的感受。可是那些华丽的文字里却往往渗透着愁绪、悲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因为我的神经质无法与他人的欢乐相融,所以我写的那些无关痛痒的文字,也没有人分享,没有人花太多的时间来琢磨我的悲观和时隐时现的愁绪。‎ 我在无知中慢慢长大,我在成长中慢慢懂得,我在改变中慢慢回转,我在交往中慢慢快乐,我在幸福中慢慢分离。我知道,应该与别人分享的更多的应该是快乐,而不是永无止境的惆怅。于是,我心里的阴霾被太阳蒸发了,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也被风吹落了,我的快乐开始有人分享。这时,我才感受到,有人与自己分享的感觉真好。‎ 雨依然下着,风依然吹着,但是只是一瞬间,午后的阳光便透过云际撒下缕缕金光。渐渐地雨停了,清新的世界被定格在了太阳明媚的笑颜里。‎ 在晚风里吹着伤口,无端的黑暗淹没了我抛下的悲伤。鸟鸣中,朝霞已染成绯红,我依然踏着清晨的露珠,呼吸着还依稀留着悲伤地空气,迈向远方。朝阳映着我坚定地笑脸,曙光铺成大道,我看到未来的路不再坎坷,不再如此孤单……因为有人分享我的心情了, 能够安慰我不定的情绪了。‎ 成长路上,感谢风雨分享我的烦恼,感谢朋友分享我的快乐。尘封的门渐渐打开,我懂得了分享,分享其实就是如此简单。‎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 ‎【审题】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作文,要认真挖掘话语的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闪光点。生活中,保持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风格等。“每一次成功都有独到的经验,每一次攻坚都有独到的方法……”,珍惜每一次收获,注重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只有懂得分享,才能传递快乐,结成友谊,凝聚力量;只有懂得分享,才能提高效率,增多收获,丰富成果”,主要强调分享,分享可以传递快乐,可以提高效率等。什么是“分享”,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既然是“享”,那当然是美好的事物。比如,戏剧节上我们分享着这场艺术巨献的精神狂欢,子午时分球迷们守着银屏分享着世界杯足球赛的盛宴,父母亲边看着上台领奖的孩子边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作者驾驭着美妙的文字和读书一起分享着自己的见闻和体验……分享快乐,分享幸福,分享发现……这些都是最为自然贴切的立意。‎ 参考立意:生活需要分享;保持个性,活出自我;积累的力量;分享的力量;学会欣赏自己,分享自己的快乐;“分享”,可以增加快乐,让人走出冷漠;“分享”,可以让你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参与;“分享”,可以让你走出自私狭隘的自我,提升人生品格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确定论点“懂得分享,收获快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分享是一种才智,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别人的快乐,同时也给予了自己快乐;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幸福与快乐;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分享”在注重沟通和交流现代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有些人不会“分享”;“分享”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注重交流,能够欣赏;这个世界就是有了分享才变得如此的美丽,无论你与人分享的是快乐或是痛苦,是欢笑或是眼泪;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因分享而充满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 ‎【素材】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 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明朝时期,朱棣曾六派郑和下西洋,访问了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给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特色,并同它们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从而得到了它们的尊重和认可。那些国家纷纷奉明朝为天朝,并每年按时进贡,使明朝越来越富裕。‎ 一份快乐如果乘以十三亿,就是更大的快乐;一份过悲伤如果除以十三亿,就是渺小的悲伤。这就是分享的真蒂!‎ 分享它就像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而我们身边时常会有彼此间的分享,成功时的那份喜悦,处于困境时的悲伤和些许气馁,有的时候,当你试着去和身边的人分享这一切的一切,就会发现,世界是那么明亮,它充满了温暖,温馨,让人觉得时刻处在分享,处在爱的光晕之中。‎ 在生活中,个性张扬不容易被大多数人认可和理解。许多人都宁愿遵循“沉默是金”的古老定律,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张扬自我的个性,理由很简单,怕遭到别人的嘲笑,有失颜面,信心不足而已。也有人说,不张扬自我是谦虚的表现,但过度谦虚却是另一种虚伪。‎ 但张扬还要与含蓄为伴。琴弦只有在恰当的音位才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种子只有在恰当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出生机。在适当的时候张扬自我,张弛有度,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勇气,也会得到真诚的共鸣。让心灵进入一片自豪而又快乐的天地。‎ 泰戈尔说过:“别踩住我的思想,我说别修剪我的个性。”‎ 与别人分享痛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轻易地就向命运缴械投降,做自己人生的逃兵。所以,勇敢地和别人一起分享你人生的喜忧吧!你会发现,分享是如此地简单,它只需要你坦露心迹;分享又是如此地神奇,只要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句来自肺腑地问候。这样,就可以铸就生命的春天! ‎ 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分享痛苦,痛苦会减半。分享是一种胸襟的袒露,更是一种心灵的交融。分享能催生力量,驱散孤独,消弭痛苦。‎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语文Ⅱ (附加题)‎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轮辐盖轸,皆 有 职 乎 车 而 轼 独 若 无 所 为 者 虽 然 去 轼 则 吾 未 见 其 为 完 车 也 轼 乎 吾 惧 汝 之 不 外 饰 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 ‎1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0.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____;苏辙,字____‎ ‎21. 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19. 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 ‎20. (1). 子瞻 (2). 子由 ‎ ‎21. 取名“轼”,希望他从车轼中懂得“外饰”,不要过于张扬、外露;取名“辙”,希望他像车辙一样“善处乎祸福之间”,平安、远祸。‎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文言断句抓住语言标志法。此题可根据句末语气词“者”“也”“乎”和句首连词“而、则”及人称代词“吾”等,结合句意内容断句。句意:车轮、辐条、车篷和车厢底部的横木,它们在车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可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要是去掉轼那么我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的用意,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 ‎【点睛】参考译文:‎ 车轮、辐条、车篷和车厢底部的横木,它们在车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可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要是去掉轼那么我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天下的车子,没有不经由车辙,可是人们谈论到车子的功劳,车辙是不相干的。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车辙。这车辙呀,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间。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二、名著阅读题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初秋季节,贾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他们以此成立了海棠诗社,大家公推李纨掌坛任社长,并各取别名。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B. 黛玉咳病加重,初秋雨夜中宝钗来看望她,关心备至,黛玉懊悔自己的多心猜忌造成了与宝钗、宝玉的疏远,继而哀伤宝黛姻缘前途迷茫,兼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便悲从心生,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格作了一首《秋窗风雨夕》。‎ C. 黛玉不放心湘云到来,悄察二人,听宝玉在湘云面前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心有所感;后来宝玉向黛玉倾吐了肺腑之言,黛玉走了,宝玉出神误把前来送扇的晴雯认作黛玉,拉住晴雯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晴雯听后大惊。‎ D. 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宝玉训了她几句,晴雯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晚上宝玉喝酒回来,婉言向晴雯赔不是,为博一笑,任她撕扇,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和麝月的扇子也撕了,主仆冰释前嫌。‎ E.‎ ‎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惜春的判词。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不管事,故而缺少怜爱,性格孤僻冷漠。后因见家族衰败,诸芳不幸,遂厌弃俗世,入庵修行。‎ ‎【答案】A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A项,“大家公推李纨掌坛任社长”错误。李纨是自荐掌坛。‎ C项,“宝玉出神误把前来送扇的晴雯认作黛玉,拉住晴雯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晴雯听后大惊”中“晴雯”应为“袭人”。‎ 故选AC。‎ ‎23.简答题 ‎(1)请概述“误剪香囊袋”的情节。‎ ‎(2)《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先后来探望时,宝钗规劝宝玉要检点自己平时的行为,黛玉也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她们要宝玉改掉什么?规劝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1)宝玉陪父亲贾政在大观园题对额后,众小厮就以祝贺为名索要他随身携带的佩物。回屋后黛玉以为他给宝玉做的荷包也被送了,怒剪自己新做的香袋。宝玉忙拿出自己贴身携带的荷包,表明他并未送人。黛玉见状又愧又气,又要剪这个荷包。宝玉连忙用好话劝慰,好不容易哄笑了黛玉,二人和好。‎ ‎(2)要改掉的毛病有贪玩不爱读书,跟家里的下人不讲尊卑礼俗,跟戏子之类的人交往。宝钗认为宝玉行为不正,违反礼俗,有失身份;黛玉是心疼宝玉挨打。‎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1‎ ‎)大观园造成,因闻塾师赞宝玉对对联有歪才情,贾政带门下清客参观大观园时便带上宝玉,命他为大观园各处景观拟匾。在这次的游园中,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和对联虽加指责,但心中比较满意。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宝玉所做荷包也被送给下人,赌气回房,挥剪铰了宝玉托她做的香囊。宝玉心知不妥,赶来阻止不及,也要动气。原来宝玉将黛玉赠的荷包带在里面,并未被下人抢走。宝玉将荷包掷回,黛玉愧气而哭,宝玉连忙劝解,二人和好如初。(2)当时贾宝玉因为结交戏子蒋玉涵一事而被贾政责打。黛玉的意思是让他从此改过,不要再和那些戏子之类身份低微的人来往。不要和姐妹们玩闹。好好学习,跟达官贵人打交道。听贾政他们的话。心疼贾宝玉为那些不为世人认可的习惯挨的打,受的罪。宝钗规劝宝玉要检点自己平时的行为,认为宝玉行为不正,违反礼俗。‎ ‎【点睛】从近两年考查的情况来看,选择题往往在十一部名著中考查五部,一部编写成一个选择项;而简答题则是在选择题之外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两部考查,这一块是考查重点。方法上: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诸多人人生的过程、诸多人的生活,构成了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 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而且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有人说了,在农村里面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他们是不是读者呢?我想他们尽管没有能力拿着一本有文字的书来读,但是他们依然有别的办法来接触到文学,他们可以用耳朵听。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读者,只不过读书的方法有区别。文学肯定会影响人,我们看很多人物的传记,其中写到某人看到某书以后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我想即便是没有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变革性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除了父母、老师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就来源于阅读。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才会充满典型性的特点。只有这样真实的人物,才能够让人们受到感染,才能够让人牢牢记住,才能够对人的生活有所启发。‎ ‎(选自莫言在“中法诺奖得主对话”中的讲话,有删改)‎ ‎24. 请简析“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25. 文学对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6. 依据文本,莫言认为一个写作者应该如何写作?‎ ‎【答案】24. ①人生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②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都有影响。 25. ①影响(改变)人生方向;②影响判断力。 ‎ ‎26. ①要慎重;②要融进自己对人生最宝贵和个性化的体验;③尽可能全面呈现人性的善恶。‎ ‎【解析】‎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给出问题“‘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间,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概括。第一段说“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第二段说“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的能力。依据题干所问“文学对人的影响”明确目标,然后到文中找到这句话的位置,以此确定答题的区域。这句话在文本第二段,“文学肯定会影响人”,然后到后面找具体的影响,一是“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一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一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最后一段。一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一是“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一是“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