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50 KB
  • 2021-06-06 发布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考语文试题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时常充当情感的符号,很大程度上,叙事作品的故事情节可以视为情感的容器。曲折惊险、悲欢离合、扣人心弦的每一个情节无不带动了情感的波澜起伏。当然,如同文学研究曾经揭示的那样,叙事作品的故事情节包含了内在的因果关系,例如《水浒传》中有关林冲跌宕起伏命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显示了严密的因果关系。然而,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同时裹挟于强大的情感波澜之中,惊心动魄。换言之,单纯的因果关系譬如,超额的重量压垮了桌子,炽热的温度导致了燃烧——无法作为故事情节来承担情感符号的重任。‎ 古往今来,许多文学批评家均把文学在情感领域的能量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文以载道”或者“文以明道”。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寄望于新文学开启民智、改造国民的思想和情感,从而造就现代的文化性格。文学史可以证明,《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这些作品的主角曾经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引起各种程度的模仿。相对来说,另一些作品是以整体构造形成的情感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例如,人们无法从《红楼梦》中认定某种单一的主题。无论是贾宝玉、林黛玉式的叛逆,还是贾母、王熙凤式的世事人情,都让人在百感交集之中经历一次情感的成熟。‎ 由于情感的能量甚至比理性更具策动、号召和教化作用,许多作家更愿意利用文学汇聚积极乐观的情感。许多时候,文学作品中情感领域的昂扬之气远远超过了严谨的理性分析。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官官相护,尽管民众怨声载道,但是,理性分析并未带来希望的曙光。这时,文学不仅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包公拯救苍生于水火,甚至召唤出一个超现实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搅得各路神仙寝食不宁。即使是令人绝望的悲剧,文学仍然能赋予某种特殊的情感抚慰,例如《窦娥冤》。弱小而善良的窦娥屈打成招,被判斩首,尽管如此,临刑之际她悲愤许下的三个誓愿逐一兑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虽然这种结局仅仅是毫无根据的虚拟,但是,观众的情感突破了悲愤的压抑从而获得了释放和满足。‎ 如果说,古代文学之中的积极乐观转向了超现实的神话传奇,那么,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神转向了人。凡夫俗子,哪怕是一个干瘪的老渔夫也可能在精神层面站到英雄的位置上,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一副鱼骨头用理性衡量毫无价值,隐藏于普通人内心的不屈和坚韧才是这个故事令人怦然心动的真正原因。‎ 流行的通俗文学与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所提供的奇幻情节往往与历史依据脱钩。从武林高手铲尽天下不平事、穷小子咸鱼翻身成为英俊潇洒的霸道总裁到普通人大难不死协同外星人掌管宇宙,许多读者如痴如醉,血脉偾张。然而,这些情节与当代的日常生活无法衔接-不仅故事的内容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急速衰竭。相对于质朴的现实主义文学,抛开历史依据内含的理性和常识体系,那些快意恩仇或者花好月圆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阵短暂的情感泡沫。‎ 新时期,中国文学力图以情感的形式全面建构这个时代的精神肖像。当然,正如许多作家意识到的那样,这个时代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了认识速度。经济、科技、文化正在从各个方面重铸这个世界,美与丑、开放与保守、创新与传统等一系列观念发生了剧烈的调整。如何叙述历史的巨大转型为这个时代的“情义”注入新的内容?文学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南帆《情感轨迹与时代精神肖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内在的因果关系是叙事作品中故事情节带动情感波澜起伏的很重要的因素。‎ B. 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单一主题,所以作品的主角无法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偶像。‎ C. 在策动、号召和教化作用上理性要弱于情感,所以文学作品中没有理性分析。‎ D. 新时期,时代变化快,观念碰撞剧烈,文学难有好办法来建构时代的精神肖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紧扣“文学的情感体现”这一话题,并结合了古今文学事例多角度进行论证。‎ B. 《老人与海》的例子论证了现代文学由神转向人的特征,强调作品中理性衡量的作用。‎ C. 文章论证文学与历史依据的关系时,将流行的通俗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对照。‎ D. 文章选取了《水浒传》《平凡的世界》《红楼梦》等读者相对熟悉的材料,论据典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胡适、陈独秀、鲁迅等肯定新文学对于开启民智、改造国民的思想和情感的作用,为现代文化性格的形成做了贡献。‎ B. 从文学史看,文学作品要想通过主要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影响读者,那么由整体构造形成情感经验就是最好的选择。‎ C. 不管是积极乐观的文学作品,还是令人绝望的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赋予情感抚慰让读者的情感得到宣泄与满足。‎ D. 流行的通俗文学脱离生活现实,虽然此类作品有时让人如痴如醉,但这种内心体验的情感并不长久,也是不真切的。‎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可知“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单一主题”与“作品的主角无法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偶像”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项,“文学作品中没有理性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许多时候,文学作品中情感领域的昂扬之气远远超过了严谨的理性分析”,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理性分析。‎ D项,“文学难有好办法来建构时代的精神肖像”错误,根据原文“新时期,中国文学力图以情感的形式全面建构这个时代的精神肖像”,可知文学“以情感的形式”来建构时代的精神肖像,而不是“难有好办法”。‎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强调作品中理性衡量的作用”错误,根据原文“那一副鱼骨头用理性衡量毫无价值,隐藏于普通人内心的不屈和坚韧才是这个故事令人怦然心动的真正原因”,可知文章强调的是作品要能体现普通人内心的不屈和坚韧这样的精神层面,而不是理性衡量的作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项,“由整体构造形成情感经验就是最好的选择”错误,根据原文“文学史可以证明,《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这些作品的主角曾经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引起各种程度的模仿。相对来说,另一些作品是以整体构造形成的情感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可知一些作品是以整体构造形成的情感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还有一些作品则不是,例如《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而文章也没有比较两者孰优孰劣。‎ 故选B。‎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篇或文本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个段落,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就是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中国动漫行业的繁荣早已有目共睹。大量动漫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漫画、COS、轻小说、同人画等动漫行业的分支领域,也都获得了不少投资。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开始大量涌现,整个行业变得朝气蓬勃。‎ 资本的快速投入自然也吸引了大型公司入驻。近日,阿里大文娱与迪士尼旗下发行公司签下多年合约,最多最全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内容将登陆优酷及天猫魔盒;迪士尼每年将会有超过千集的动画在优酷播出。‎ 相比于日本,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已占据优势,动漫爱好者在人口规模上远超日本,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但是中国动漫的发展却充满了坎坷、艰难。国家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动漫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资助计划。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谈到了“小猪佩奇”著作权纠纷案这一事件,聚焦动漫产业知识授权,由此也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摘编自《别对动漫有偏见,空白市场潜力无限》)‎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突尼斯的一些国际航班上,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中国的原创3D动画片《美食大冒险》。即使在航程结束后,观众打开当地电视或登录亚马逊网站,也能继续收看包强的功夫故事视频。据介绍,《美食大冒险》已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发行。‎ 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程海明说,仅电视版权费,它就带来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美食大冒险》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借助中国深厚的美食文化和武术底蕴,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创漫画《爆笑校园》也很受欢迎。漫友公司副总经理张显峰说,《爆笑校园》的作者朱斌很有才华,把课堂故事变成了海外读者的欢乐源泉。《爆笑校园》对国外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摘编自《越来越多中国原创动漫走向海外》)‎ 材料四:‎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4月26日 在杭州举行。这个活动是由政府资助的,吸引了大量的在线平台运营商、广播公司和动画制作人。除了参与组织的两次会议,CMC还安排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儿童节目总监爱丽丝·韦伯为主讲人。据C21媒体报道,她阐述了BBC面对年轻观众所面临的数字挑战的计划。‎ ‎——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参观者于‎5月2日在动漫节上欣赏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里的“帝国军浩荡列阵”场景。由身为黑暗力量代表的黑武士人偶率领众多暴风兵人偶列阵,呈现电影的震撼力。本届国际动漫节共有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展参会参赛。‎ ‎——新加坡《联合早报》‎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不仅吸引了8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参赛,也启动了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揭晓了金猴奖,多部国内外优秀作品获奖。动漫节上,经典四格小漫画记录世界大变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中国动画产业进入盘整期,从重规模走向重精品,在艺术和技术上继续探索,努力创作出能讲“国际语言”的“中国故事”。‎ ‎——中国中央电视台 ‎(摘编自《海内外媒体评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几年,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相关企业及分支领域多,优秀作品多,国家也比较重视。‎ B.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人大会议中谈到了“小猪佩奇”事件,这说明我国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C. 《美食大冒险》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观众的青睐,原因是作品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 D.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充满了坎坷,原先比较重视产业的规模,缺乏“国际语言”,而且精品意识也不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动漫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快速投人、国家政策支持、原创力度大、让作品接轨世界等多方面因素。‎ B. 中国动漫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这跟中国的人口多,动漫爱好者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C. 用户观看动漫时在意的因素很多,但是对剧情、人物形象关注度较高,可以看出用户在观看时很重视内容。‎ D. 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表明中国的动漫作品在艺术上已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6. 阅读材料四,说说三方报道内容的异同以及各方这样报道的用意。‎ ‎【答案】4. C 5. D ‎ ‎6. 相同点:都报道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行的地点及其参加人员、规模等。‎ 不同点:英国还报道了爱丽丝·韦伯参加活动的情况;新加坡还报道了动漫节上的节目给人带来的震撼;中国中央电视台还报道了动漫节上举办的活动以及中国动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用意:英国媒体突出了让英国读者了解本国人员的活动情况;新加坡媒体则主要突出动漫节目的、质量和代表作品等,激起人们对动漫节的兴趣;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本土主场媒体,突出活动情况,表达了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期望,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项,“原因是作品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错误,根据原文“《美食大冒险》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借助中国深厚的美食文化和武术底蕴,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可知《美食大冒险》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观众的青睐,原因除了是作品讲述了铲奸除恶、维护正义的故事,还有作品借助中国深厚的美食文化和武术底蕴,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表明中国的动漫作品……”错误,根据原文“参观者于‎5月2日 在动漫节上欣赏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里的‘帝国军浩荡列阵’场景”“多部国内外优秀作品获奖”等,可知中国国际动漫节参展参赛的不只是中国的动漫作品,人们关注的也不只是中国的动漫作品,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不能表明中国的动漫作品质量如何;二是“中国的动漫作品在艺术上已进入世界顶尖行列”于文无据。‎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阅读材料四,说说三方报道内容的异同以及各方这样报道的用意”,然后从材料四中找到三方报道的内容,进行异同比较,分析各方报道的用意。解答时,要在原文中对比三方报道的侧重点,结合三则报道分别属于不同国家的媒体这一特点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四中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对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相关报道,可知三方都报道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基本信息,例如举行的地点及其参加人员、规模等。除此之外,三方对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报道又有所侧重,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还报道了爱丽丝·韦伯参加活动的情况;新加坡《联合早报》还报道了动漫节上的节目给人带来的震撼;中国中央电视台还报道了动漫节上举办的活动以及中国动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这是三方报道的不同点。‎ 根据三方报道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推测出三方报道的用意。英国儿童媒体会议官网报道爱丽丝·韦伯参加活动的情况,是为了让英国读者了解本国人员的活动情况;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动漫节上的节目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为了突出动漫节目的、质量和代表作品等,激起人们对动漫节的兴趣;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本土主场媒体,突出活动情况,报道动漫节上举办的活动以及中国动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为了表达了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期望,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秸垛(节选)‎ 铁凝 太阳很白,白得发黑。天空艳蓝,麦子黄了,原野骚动了。‎ 一片片脊背亮在烈日之下。男人女人们的腰朝麦田深深弯下去,太阳味儿麦子味儿从麦垄里融融地升上来。镰刀嚓嚓地响着,麦子在身后倒下去。‎ 队长派了杨青跟在大芝娘后头拾麦勒儿捆麦个儿。大芝娘边割麦子边打勒儿,麦勒儿打得又快又结实,一会儿就把杨青丢下好远。‎ 杨青咬牙追赶着大芝娘,眼前总有数不清的麦勒儿横在垄上。一副麦勒儿捆一个麦个子,麦个子捆绑好,一排排躺在裸露出泥土的秃地上,好似一个个结实的大婴孩儿。‎ 杨青先是弯腰捆,后来跪着捆,后来向前爬着捆。手上勒出了血泡,麦茬扦破了脚腕,麦芒在脸上扫来扫去,给脸留下一缕缕红印,细如丝线,被汗蜇得生疼。‎ 大芝娘在前头嘎嘎地笑,前头一片欢乐。四周没有人了,人们早涌到前边欢乐里去。杨青守着捆不尽的麦个儿想哭。‎ 要是四年以前刚插队时,杨青就会在心里默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然后身上生出力气,或许真能冲上去。那时候她故意不戴草帽,让太阳把脸晒黑。那时候她故意叫手上多打血泡——有一次最多是十二个。大嫂们捏住她的手,心疼得直“啧啧”。杨青不觉疼,心直跳。那时候过麦收,她怕自已比不过社员,有一回半夜就一个人摸到地里先割起来,天亮才发现那是邻队的地块儿。‎ 那时候就是那时候。现在她好像敌不过这些麦子,这块地。‎ 日子挨着日子,是这样的一模一样,每一个麦收却老是叫端村人兴奋。人们累得臭死,可是人们都望着丰收的麦子笑,汗水把皱了许久的脸面冲得舒展开来。‎ 太阳更白了,白得人睁不开眼。队长在更远的地方向后头喊话,话音穿过麦垄扑散开去:“后头的,别懈着!地头上有炸锞子、绿豆饭汤候着你哩,管够!管饱!”‎ 年年都一模一样。年年麦收最忙的几天,各队都要请社员在地头吃炸锞子。四年前,杨青插队的头一年麦收就赶上了吃锞子。那时社员们在地头围严了锞子笸筐和绿豆饭汤大桶,杨青就躲到一边儿去。队长喊她,她说不饿;大芝娘把锞子塞到她手里,她说钱和粮票都不在身上。‎ 人们被逗乐了,像听见了稀罕话儿。后来一切都惯了。甚至,每逢麦收一到,杨青首先想到的就是炸锞子。现在她等待的就是队长那一声鼓动人心的呐喊。她已经喝了一春天的干菜汤。‎ 杨青没有往前赶,就像专等大芝娘过来拉她过去。大芝娘到底小跑过来。‎ 杨青抬起脸,大芝娘已经站在她跟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从太阳那里吸收的热量好像格外充足,吸收了又释放着。她身材粗壮,活计利索。‎ 杨青望着大芝娘,腿上终于生出些劲。她擦了擦眼,站起来。‎ ‎“赶忙走吧,还愣着干什么!”大芝娘招引着杨青。‎ 杨青跟上去,发现前边净是捆好的麦个儿。分明是大芝娘帮了她。‎ 地头上,人们散坐在麦个子旁边那短浅的阴影里,吃锞子、喝汤,开始说闲话解闷儿。那解闷儿的闲话大多是从老光棍栓子大爹那双翻毛皮鞋开始。那皮鞋的典故,端村人虽然早已了解得十分详尽,但端村总有新来的人。比如谁家从外村请来了帮工,比如谁家的新媳妇在场,再比如城里来插队的学生。‎ 锞子笸箩被人们吃得露了底。众人四散开,一片脊背朝着太阳。‎ 黄昏,大片的麦子都变成麦个子,麦个子又戳着聚拢起来,堆成一排排麦垛。那由远而近的一挂挂大车频频地托起她们,她们呼吸着黄昏升腾起来,升腾起来,开始在柔暗的村路上飘动。‎ 杨青独自站在麦田里,只觉着脚下的大地很生。她没有意识到麦垄里原来还有这样多的细草野花。毛茸茸的野草虽然很细、很乱,但很新,大坂花宛若一面面朝天的小喇叭,也欢欣着响亮起来。被正午的太阳晒蔫了的她,现在才像蓄满了精力。那精力似从脚下新地中注入,又像是被四周那些只在黄昏才散放的各种气味熏染。杨青胸中正膨胀着渴望,渴望着得到,又渴望着给予。‎ 杨青在黄昏中挪动着脚步,靠了那矗立着的麦个儿的牵动。远的,近的,那被太阳晒得熟透的麦个子。她朝它们走去,一整天存进的热气立刻向她袭来。她感应到那里对她的召唤,那召唤渗透她,又通过她扩散开去。‎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语言简洁形象,极富画面感,“白得发黑”点出了天气炎热,为后面人物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背景。‎ B. 小说插叙杨青四年前刚来端村时的情节,交代了其身份,两个“故意”写出了她想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原望。‎ C. 村民对每一个麦收都十分兴奋,主要是因为平时喝干菜汤,麦收时能吃到队里准备的炸课子,喝到绿豆饭汤。‎ D. 小说叙述杨青四年来在端村插队的生活经历,一步步展现了她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小说具有特定的历史感。‎ ‎8. 小说结尾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9. 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村民的人性美。‎ ‎【答案】7. C 8. ①通过写黄昏之景交代了时间 变化,表明一天即将过去,同时与开头白天的景物描写相互呼应,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圆合。②麦垄里的细草野花很细、很乱、很新,大坂花宛若一面面朝天的小喇叭,也欢欣着响亮起来等让疲惫的杨青充满了活力,产生了渴望,这些黄昏中的景物是杨青思想情绪的触发点,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状态。③熟透的麦个儿等象征了人生的希望与人的成长,坚定了杨青继续劳动奉献的信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9. ①辛勤劳动,乐观开朗。村民冒着烈日割麦子,脊背都亮在烈日之下,却仍然高兴地劳作,而且做事麻利,速度很快。②淳朴善良,关心别人。杨青干活手上打了血泡,引得大家心疼;大芝娘帮杨青捆好麦个儿。③自然率真,愿望真切。村民吃锞子、喝汤时,开玩笑、说闲话解闷儿,生活状态朴实自然;他们虽然累,但只要看到丰收的麦子,就有了喜悦,愿望真切实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主要是因为平时喝干菜汤,麦收时能吃到队里准备的炸锞子,喝到绿豆饭汤”错误,根据原文,村民对每一个麦收都十分兴奋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收获带来的喜悦。‎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作用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题目要求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几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第一,小说结尾几段的景物描写写的是黄昏时分的景色,交代了时间已到黄昏,劳作的一天即将过去,同时与文章第一段的白天景物描写相互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结构,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圆合。第二,根据原文“那精力似从脚下新地中注入,又像是被四周那些只在黄昏才散放的各种气味熏染。杨青胸中正膨胀着渴望,渴望着得到,又渴望着给予”等内容,可知麦田里的景物让疲惫的杨青充满了活力,内心产生了渴望,这些黄昏中的景物是杨青思想情绪的触发点,这些景物描写烘托了杨青饱含激情的状态,映衬出杨青平静中又有激动的心情。第三,从最后一段的描写,可以看出麦田里熟透的麦个儿等象征了人生的希望与人的成长,坚定了杨青继续劳动奉献的信心,进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村民的人性美的赞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欣赏作品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题目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村民的人性美,这实际上是对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考查。解答此题时,要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分析。‎ 本文借对杨青收麦子的描写,反映了村民内心的人性美。抓住村民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性格。‎ 用四字短语式两两一组总结人物性格:①辛勤劳动,乐观开朗②淳朴善良,关心别人③自然率真,愿望真切。‎ 最后分别找出对应的例子来:‎ ‎“队长派了杨青跟在大芝娘后头拾麦勒儿捆麦个儿。大芝娘边割麦子边打勒儿,麦勒儿打得又快又结实,一会儿就把杨青丢下好远”表现做事麻利,速度很快。‎ ‎“大芝娘在前头嘎嘎地笑,前头一片欢乐。四周没有人了,人们早涌到前边欢乐里去”,表现乐观开朗性格特征。‎ ‎“‘赶忙走吧,还愣着干什么!’大芝娘招引着杨青”“杨青跟上去,发现前边净是捆好的麦个儿。分明是大芝娘帮了她”,表现村民的淳朴善良,关心别人。‎ ‎“日子挨着日子,是这样的一模一样,每一个麦收却老是叫端村人兴奋。人们累得臭死,可是人们都望着丰收的麦子笑,汗水把皱了许久的脸面冲得舒展开来”,表现愿望朴实真切。‎ ‎“队长在更远的地方向后头喊话,话音穿过麦垄扑散开去:‘后头的,别懈着!地头上有炸锞子、绿豆饭汤候着你哩,管够!管饱!’”“‎ ‎ 地头上,人们散坐在麦个子旁边那短浅的阴影里,吃锞子、喝汤,开始说闲话解闷儿。那解闷儿的闲话大多是从老光棍栓子大爹那双翻毛皮鞋开始。那皮鞋的典故,端村人虽然早已了解得十分详尽,但端村总有新来的人。比如谁家从外村请来了帮工,比如谁家的新媳妇在场,再比如城里来插队的学生”表现淳朴率真自然亲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霸字元伯,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霸亦少为狱吏。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奇之,遣西学长安。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霸率宾客上谒。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亩祠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庠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斯无船不可济光武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拜为偏将军。四年秋,帝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为茂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果悉出攻武。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出精骑袭其背。茂惊乱败走。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五年春,帝使大中大夫持节拜霸为讨虏将军。击荥阳,中牟盗贼,皆平之。十三年,卢芳与匈奴、乌桓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凡与匈奴、乌桓大小数十百战,颇识边事,数上书言宜与匈奴结和亲,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后南单于、乌桓降服,北边无事。‎ ‎(选自《后汉书·王霸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康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光武令霸往视之/‎ B.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康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光武/令霸往视之/‎ C.‎ ‎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康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光武令霸往视之/‎ D.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康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光武/令霸往视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宾客:文中指我国古代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等门下的依附者。‎ B. 玺绶:古代的印玺上通常系有彩色的丝带,因此常称印玺为玺绶。‎ C. 倡乐:文中指古时倡优的歌舞或杂戏表演,表演者一般地位较低。‎ D. 漕:漕运,利用水道专门运输粮食、兵器等军用物资的运输方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霸爱护士兵,受到皇帝器重。士兵阵亡,王霸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上再装殓,并养护受伤士兵及他们的亲人,光武帝因此任命他为偏将军。‎ B. 王霸有预见力,最终打退敌军。马武部队溃逃,向他求救,但王霸认为可以先示意不援救,敌人必定会冒进,再乘机出击就会胜利,事实的确如此。‎ C. 王霸十分镇定,淡然面对敌箭。苏茂的部队前来挑战,王霸正在慰劳部队,而射的箭恰好射中了他面前的酒杯,但是他丝毫不为所动,神情自若。‎ D. 王霸通晓边事,守卫成效明显。王霸受命守卫边疆,他熟悉边疆军事,提出了漕运等稳定边疆的建议,建议都得到实施,后来北部边疆没有战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奇之,遣西学长安。‎ ‎(2)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 ‎【答案】10. A 11. D 12. A ‎ ‎13. (1)(王霸)常常感叹不愿意做小官吏,他父亲觉得他奇特,派他向西到长安求学。‎ ‎(2)王霸说:“敌军太强大,我们出兵一定和你们一样失败。”于是关闭营门固守,部下都规劝他。‎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首先通览语段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语意。‎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描写的是光武帝被王朗追杀,逃到庠沱河的情景,可以翻译为“光武帝立即南奔到下曲阳。传闻王郎的追兵跟在后边,随从都很恐慌。等到达庠沱河,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河水流淌,没有船,无法渡河。光武帝命令王霸前去察看。”。‎ 第一,“从者皆恐”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及至”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 第二,根据语意,可知“令”的主语是“光武”,两者中间不能断开,应该在“光武”前面断开,据此可以排除D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作答。‎ D项,“专门运输粮食、兵器等军用物资”错误,漕运指水道运粮,并不是专门运输军用物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并养护受伤士兵及他们亲人”错误,原文“伤者躬亲以养之”的意思是亲自养护受伤的士兵,“躬亲”是指亲自,并非亲人。‎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1)翻译时注意得分点:“慷慨”,感叹;“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觉得……快乐;“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觉得……奇特;“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遣西学长安”,省略句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遣(之)西(于)长安学”,翻译为(他父亲)派他向西到长安求学。‎ ‎(2)翻译时注意得分点:“贼兵”,敌军;“盛”,强大;“必”,一定;“坚壁”,加固城墙和堡垒;“争”,通“诤”,规劝。‎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王霸字元伯,生性喜欢法律,父亲担任本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监狱官。王霸常常感叹不愿意做小官吏,他父亲觉得他奇特,派他向西到长安求学。汉兵起事,光武帝路过颍阳,王霸带门客拜见光武帝。于是跟随光武帝在昆阳打败王寻、王邑。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在蓟地,王郎撰写征讨文告悬赏捉拿光武帝。光武帝立即南奔到下曲阳。传闻王郎的追兵跟在后边,随从都很恐慌。等到达庠沱河,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河水流淌,没有船,无法渡河。光武帝命令王霸前去察看。王霸怕吓着大家,想暂且往前走,到河边,回来就谎报说:“河面结冰可以过去。”于是队伍往前走。等到河边,河水也结冰了,光武帝于是命令王霸保护队伍渡河,还剩几个人没渡完冰就化了。到达信都后,发兵攻克邯郸。王霸追杀王郎,缴获他的印玺。王霸跟从光武平定河北,经常与臧宫、傅俊同营驻扎,王霸最为关心士卒,士兵死去,他脱下衣服来为他们收殓;士兵受伤,他亲自为他们疗养。光武帝登位,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任命他为偏将军。建武四年秋天,光武帝派王霸和捕虏将军马武向东讨伐割据垂惠称雄的周建。苏茂率五校兵四千多人援救周建,先派遣精锐骑兵拦截马武的军粮,马武前往援救护粮部队,被苏茂打败。马武的部队逃跑时经过王霸的军营,大喊求救。王霸说:“敌军太强大,我们出兵一定和你们一样失败。”于是关闭营门固守,部下都劝他。王霸说:“现在关闭营门固守,示意他们不援救,敌人一定会乘胜冒进。这样,苏茂的部队疲劳,我们趁他们疲惫,才能战胜敌人。”苏茂果然全军出动攻打马武。王霸军中路润等几十名壮士割断头发请求参战。王霸知道士气很盛,派出精锐骑兵袭击敌人背后。苏茂惊乱战败逃走。敌人又集合兵力前来挑战,王霸坚守不出战。王霸正在犒赏士兵喝酒作乐,苏茂的箭如雨点般射向营中,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稳坐不动。建武五年春天,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拿着符节拜任王霸为讨虏将军。王霸攻打荥阳、中牟的盗贼,全都平定了他们。建武十三年,卢芳和匈奴、乌桓联合兵力,入侵抢劫尤其频繁,边疆军民很愁苦。光武帝下诏命令王霸率解下刑具的囚犯六千多人,和杜茂修整飞狐道,堆起石头撒上土,筑起亭障。总计和匈奴、乌桓有大大小小几十上百次的交战,王霸很熟悉边疆军事,多次上书说应当和匈奴结交和亲,又建议可以从温水漕运,来省去陆路运输的辛劳,建议都得到实施。后来南单于、乌桓投降,北部边疆没有战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息虑 韩偓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 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 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注]济川舟,语出《尚书》,“爱立作相,玉置诸其左右。命之日:‘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用“济川舟”比喻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重臣。‎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息虑”是消除杂念的意思,表面上写自己静心无为,实际上蕴含愤激之情。‎ B. 首联紧扣诗题,描绘了自己与鸥鸟狎游而毫无顾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C. 颔联回忆诗人春寒时因纵酒而生病的情景,“宜”字看似矛盾,其实深有意味。‎ D. 颈联写在国家危难、世道混乱之际,自己逃避仕途,其中体现了诗人的无奈。‎ ‎15. 诗的尾联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衬托。诗歌尾联用外人来衬托自己,既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又突出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②用典。尾联后句运用“济川舟”典故,直接写自己辅佐君王,表明自己的忠贞,情志坚卓,有超然之气,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回忆诗人春寒时因纵酒而生病的情景”错误,诗人在颔联中只是说春寒时正适合倚病纵酒,并非回忆诗人春寒时因纵酒而生病的情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 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尾联在表达情感时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一,诗歌尾联“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分别写“外人”和“独说”,形成反衬,用外人来衬托自己,既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又突出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第二,根据题目中的注释,可以判断诗歌尾联借用了《尚书》中“济川舟”的典故,直接写自己辅佐君王,表明自己的忠贞,情志坚卓,同时也点明了诗歌的主旨。情感的分析主要在理解“济川舟”的含意上。‎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是写女子因美丽而遭遇不幸,实则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2)《游山西村》中,陆游用“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描摹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风俗画卷,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答案】 (1).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2).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箫鼓追随春社近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嫉”“蛾”“谣诼”“酾”“槊”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好吃的菜品,点餐取餐也不过量;碰到再特殊的情况,也不以“机闹”“路怒”的形式宣泄……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学会照顾他人,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习惯思考公共利益。(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既需要春风化雨的 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比如,关于公园能否采摘野菜,有关部门早已出台过规定,但此类行为屡禁不绝,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园里精心修饰的花草、人工种植的林木理应保护,但拔野菜 ‎ ‎。这样的说法并不能为“私采滥挖”提供合理化支持。事实上,野花野草的生态功能同样不可小觑,它们何尝不是绿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出了问题。现实中,无论是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员,还是开设“黑名单”制度,种种创新举措的出台,都是为了让纸上的规章 。 制止不文明行为,用制度_ 文明。这是绝大多数人所乐见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对文明的期许。加强每个人的道德,自觉保卫公共文明,文明的甘泉才能美育更多人的心田。‎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社会的亮丽底色,正是这样的文明举止 B. 文明举止正体现了我们社会这样的亮丽底色 C. 我们社会的文明举止,正是这样的亮丽底色 D. 这样的文明举止,正是我们社会的亮丽底色 ‎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涵养 无伤大雅 立起来 捍卫 B. 蕴涵 无足挂齿 立起来 捍卫 C. 蕴涵 无伤大雅 竖起来 维护 D. 涵养 无足挂齿 竖起来 维护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每个人加强道德,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B. 每个人加强道德自律,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C. 每个人加强道德自律,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养育更多人的心田。‎ D. 每个人加强道德,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养育更多人的心田。‎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语意,可知“这样的文明举止”是指代前面的例子(再好吃的菜品,点餐取餐也不过量;碰到再特殊的情况,也不以“机闹”“路怒”的形式宣泄……),放在句首做主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得最为恰当。‎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第一处,涵养:滋润养育。蕴涵:包含。根据语境,可知第一处应该填入与“润泽”含义相近的词语。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涵养”。‎ 第二处,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足挂齿: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根据前后文“比如,关于公园能否采摘野莱,有关部门早已出台过规定,但此类行为屡禁不绝,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园里精心修饰的花草、人工种植的林木理应保护,但拔野菜 。这样的说法并不能为“私采滥挖”提供合理化支持。”,可知第二处强调的是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无伤大雅”。‎ 第三处,立起来:站得住脚;处于某种立场。竖起来:事物直立起来,一般用于具体事物。此处与“规章”连用,应该选择“立起来”。‎ 第四处,捍卫:保卫。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根据语境,此处强调的是用制度“保卫”文明,应该选择“捍卫”。‎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A项,成分残缺,应该在“道德”后面加上“自律”。‎ C项,“养育”和“心田”搭配不当,应该将“养育”改成“滋润”。‎ 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应该在“道德”后面加上“自律”;二是“养育”和“心田”搭配不当,应该将“养育”改成“滋润”。‎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城市的夜幕下,蕴藏着一片巨大的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夜生活古已有之,但①______ 。这一经济学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起,就有着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等导向作用。如今,更成为衡量城市繁荣程度、生活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8 年我国夜间餐饮消费额较上年增长47%。究其原因,②_____。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上海双职工家庭7点后才能吃上晚餐的达42%,这意味着餐饮、休闲、娱乐都要推迟,催生更多“夜猫子”,推动了城市消费。目前,我国③______,东南沿海等东部地区夜间经济活跃,而西部地区则不活跃。‎ ‎【答案】 (1). “夜间经济”说法历史不长 (2). 与人们作息推后有关 (3). 东西部夜间经济差异明显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在论述“夜间经济”的产生原因和发展状况。‎ 具体而言,第一空主要看前文“夜生活古已有之,但”和后文“这一经济学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起”,特别是关键词“但”,这几句意在说明和夜生活比较来说,“夜间经济”这一经济学概念诞生的晚。据此可推断第一空的内容:“‘夜间经济’说法历史不长”。‎ 第二空方法与第一空一样,结合下文“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上海双职工家庭7点后才能吃上晚餐的达42%,这意味着餐饮、休闲、娱乐都要推迟,催生更多‘夜猫子’,推动了城市消费”推断,第二空应该填“与人们作息推后有关”。‎ 第三空主要看下文“东南沿海等东部地区夜间经济活跃,而西部地区则不活跃”,意在强调我国东南沿海等东部地区夜间经济比西部地区活跃,据此可推断第三空的内容为“东西部夜间经济差异明显”。‎ 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日前,我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圆满完成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海山生态科学调查”航次任务顺利靠港厦门。科考队员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卡罗琳洋脊上南北走向的系列海山开展海底多学科综合探测,采集了大量珍贵的生物、地质样品及原位实测数据和影像资料。‎ ‎【答案】“科学”号日前归来,科考队员在此次“西太平洋海山生态科学调查”探测中采集了各类样品、数据和影像资料。‎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本题要求对一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解答此题,要找出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点,如时间、地点、事件等。本则新闻报道的时间是“日前”,人物是“科考队员”,事件是“采集了大量珍贵的生物、地质样品及原位实测数据和影像资料”,把这些主要信息点综合起来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的端午节正好与高考相逢,因为粽子的“粽”与中状元的“中”谐音,有高中状元、金榜题名的寓意,因此今年粽子成了不少高考家长和考生饮食的首选。有的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对此持肯定态度;有的人却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迷信,认为成功需要实力做保证。‎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粽香寓美意,佳绩靠实力 高考日撞上端午节,恰如牛奶遇上红茶,二者看似不兼容,但在外力的摇晃下,却可以碰撞出绝妙的口感。因此,对生活与传统抱有强烈的希冀之情的国人便将中状元的“中”与粽子的“粽”联系在一起,取“高考通关”与“端午安康”之两全美意。这固然是美好的,一方面为奋战高考的学子助力,另一方面又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可在当今的唯物世界中,我们倡导“无神论”,如此作为,是否有悖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呢?这便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 在封建社会,统治以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著称,占卜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迷信色彩浓厚。春秋代序,日月更迭,几千年的兜兜转转亦不能够使之褪色。直至现在,平民百姓家中仍然常备香烛,以求祖上或神仙的庇护。我们难以定论这是否为文化的糟粕,毕竟它有别于危害社会的邪教,只不过是人们寄托情感、传达心愿的一种方式。反观高考家长与考生将粽子作为饮食首选,以求金榜题名的行为,迷信色彩便淡薄许多了。谁能保证这些人没有深谙“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的道理呢?谁有敢说他们不是唯物主义的践行者呢?‎ 学者梁衡曾在追忆文学大师季羡林的文章中提及,季老在宗教文化的研究生有很深的造诣,可当他问及季老是否信奉佛教时,季羡林却予以否定。季老亦是个无神主义者,并坦言研究一个宗教的人如果信这个宗教,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将其研究透顶的。由此可见,研究佛教的人并不一定是佛教信徒。同样的,在“粽”“中”之间种下心中美好的期许也没必要被标榜成一种迷信的行为。‎ 诚然,以食用粽子寓意中状元之举,归根结底是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缔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现,就像有人偏爱做白日梦,希望天上掉馅饼一般,只局限于“想想就好”的状态,欲要取得佳绩,必须凭借实力。正如党中央“空谈会误事,实干见真效”的行事作风一般,单凭美好祝愿作为高分的依托,是难以取得“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成功的、越努力,越幸运,而不努力,不凭实力说话,幸运女神是难以光顾此类人的。‎ 作家马伯庸有言:祷以恒切,盼以喜乐,苦以坚忍,必有所得。将粽香美意传递于高考,源自人们心底的祈祷与盼望,而在高考中能否一举夺魁,还需要万千考生沉下心来,稳打稳扎,吃得苦中苦。待实力历经冰与火的淬炼后,化作利剑出鞘,必能一路披荆斩棘,书写辉煌战歌。‎ 心怀信仰,背负实力,“粽”“中”之间,便可成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有的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对此持肯定态度;有的人却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迷信,认为成功需要实力做保证。‎ 分析材料主旨: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这道作文题是时评类作文题的变体。阐述当前一个热点现象,从而引发考生的思考。题中材料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2019年的端午节正好与高考相逢,因为粽子的“粽”与中状元的“中”谐音,有高中状元、金榜题名的寓意,因此今年粽子成了不少高考家长和考生饮食的首选。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有的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对此持肯定态度;有的人却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迷信,认为成功需要实力做保证。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篇材料作文的立意还是很简单的。根据材料中所列举的现象和提示,考生立意时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还可以中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立意:‎ ‎1、文化传承的不同方式; ‎ ‎2、民俗不需要改变;‎ ‎3、良好祝愿,美好期待; ‎ ‎4、成功需要实力做保证;‎ ‎5、迷信不可取。‎ 素材:‎ ‎1、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与之相关联的有吃粽子、赛龙舟之类等习俗,更是对屈原、伍子胥等先贤的纪念。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更是牵系着千千万万考生和家长的心。因为金榜题名,虽不及科举时代的状元光彩照人,也未必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毕竟是对一个考生学识和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虽然,端午节与高考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来,却又不无关联。因为,今年的端午节,恰好是‎6月7日——高考首日。端午节高考,不正是应了每位考生登高远眺、金榜题名之愿?‎ ‎2、在高考这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很多考生和家长做足准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准备工作要做得科学、合理。把高考成功寄托于超自然的迷信做法实在不可取。一方面,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根本还是自身实力。考生如果自身学习成绩不优异,那么任何迷信的做法都于事无补。高考前的复习时间有限,考生不要把精力放在愚昧的迷信行为上,而应该多花时间用于复习文化课知识。只有科学备考,才能收到积极的复习效果。另一方面,花心思琢磨这些迷信行为,还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这些迷信做法,容易让考生产生不安情绪,把希望寄托在迷信的意念上,这样会扰乱备考的心情,徒生不必要的焦虑和忐忑,降低自信心,不利于备考。‎ ‎3、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高考的成功由考生的学习实力和心态而决定。世界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控制考生的命运,迷信只能扰乱考生的正常复习。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摒弃迷信思想,用科学、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 ‎4、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要燃烧起来。”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散发出光和热。没有人愿意慢慢腐朽,一生碌碌无为,但是要成功必须要有实力。靠努力才能拥有实力,靠实力才能拥有成功。‎ ‎5、获得亚洲舞王称号并长期占有台湾最红男艺人称号的“小猪”罗志祥 并不是天生就拥有超人的舞技。在大红大紫之前,他只是一个小综艺节目的名不经传的主持人,年仅十八岁的他并不像当时的普通青年一样下了班就去K歌,打电玩。下班后的他还要在练舞房苦练四个小时的舞蹈。据他自己回忆说那时常常在练舞后累的头脑不太清醒,连出房间的门都不知道在哪边了。正因为他肯吃苦,练就了一身脱俗的舞技,才能在比舞大赛中仅凭4分钟的机械舞一炮而红。‎ 参考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成功需要实力做保证”这一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点睛】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