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00 KB
  • 2021-06-06 发布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南昌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历史》一书中提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 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称作 “塔西佗陷阱”,它是当前我国社会公信度面临困境的侧面反映。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下降, 除了自媒体的特性及其传播特点等工具原因之外,“塔西佗陷阱”的形成还有着深刻的社会 原因。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信任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 文化传统等“社会背景”对社会信任的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一 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任问题,必须在特定的行政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下进行。随着经济体 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 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转型期的资源分配不当、利益分配不均使得部分民众心理失衡,产生“仇 富”的情结屡遭曝光的官员贪腐行为或官商勾結,更是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政府工作人员在作风、纪律、形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负面特 征容易引起不信任的发生。媒体上曝光的个别官员学历、履历造假,抽“天价烟”,戴“豪 华表”,都引发对政府工作人员执政能力、道徳品行的拷问和质疑。此类事件在互联网上蔓 延开来,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府对民众的利益诉求不作为或态度不当,加之少 数意图不轨者借助网络煽动群众,试图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扩大化,都导致政府滑入“塔西 佗陷阱”。 最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影响政府信任的直接因素有两点:一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公共政 策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二是公众对政府整体角色与运作的认知。而“政府信任度=对政府的认 知/公众期望”。公众期望的提高会致使其对政府满意度下降,从而产生对政府信任的不利影 响。自媒体时代,政府通过互联网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了解,提高了公 民对政府的认知度,但政府内部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通过自媒体散播出去,降低了公众的 期望值。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一阵网络反腐热潮,“公民记者”对政府机构和行政官员展开 “全景式监控”,网络與论聚滴成浪,官员迫于压力快速辟谣,其态度的斩钉截铁反而更惹 怀疑。民众步步紧逼,挖掘出事件真相,最终权力部门对官员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与遏制。由 - 2 - 此可见,民众对政府期望与认知的相对剥夺感、失落感成为其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最根本的 原因。 在社会转型期,“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政府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 繁面对的挑战。政府工作人员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塑造自媒体时代的新形象,增强公众对政 府职能的正面认知,维护政府公信力。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道 德素养,时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只有时刻关注社情民生,刚正廉洁,才 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地取信于民。其次,通过新媒体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和话语形象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应掌握说话技巧,多进行脱稿训练,塑造自 己的讲话风格,尽量避免使用官话套话,塑造良好的话语形象。自媒体时代,政府面对危机 事件和公信力的新挑战时,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便可引导與论的走向。危机事件 来临时及时应对,平日注重形象维护,双管齐下必将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 (摘编自《公信力的缺失导致政府跌入“塔西佗陷阱”》) 1. 下列所列的事项,属于“塔西佗陷阱”效应的一项是( ) A. 放羊娃多次在没有狼的时候喊“狼来了!救命啊!”,等到狼真来了,他的呼救没有凑效。 B. 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盘剥百姓民不聊生,终致民怨沸腾、土崩瓦解。 C. 武汉红会官微辟谣,网传“可凭介绍信去红会领取物资”说法不实,此举引发民众不满。 D. 国家卫健委深切哀悼因发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被训诫而后在工作中染病离世的李文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思路清晰,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全文。 B. 文章主体使用了因果论证方法,逐层递进分析了“塔西佗陷阱”形成的原因。 C. 文章从工作人员的角度阐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提素养、树形象两不误。 D.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前者用反例三言两语警醒读者,后者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一定区域内如果经济资源分配得当、经济利益分配均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就会有 所提高。 B.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出了某种负面特征,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滑坡。 C.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期望值密切相关,然而对政府期望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其信任度 的提升。 D. 平时注重形象维护、取信于民,危急事件时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及时应对,有助于政府公 - 3 - 信力的重塑。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题时首先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文 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同时还需要掌握设题的陷阱,如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类题型尤其要注意答非所问的错误选项。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塔西佗陷阱”效应的基本含义,通过文章第一自然段可以找到它的 概念: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 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称作“塔西佗陷阱”。据此分析选项如下: A 项,“狼来了”的故事与“政府公信力”无关; B 项,不符合政府“说真话、做好事”遭误解的特征; C 项“武汉红会辟谣”是说真话,但却引发公众不满。符合“塔西佗陷阱”的特征。 D 项,只说到政府行为,不涉及是否遭误解。 故选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逐层递进分析”错误,从原文“首先,从宏观层面看”“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最 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可以看出这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非“逐层递进”。 故选 B。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 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 项,“如果……就……”的推理过于绝对化。通过原文“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 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社会矛盾逐渐显现”等 文章内容分析可知,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的不是只有经济一方面的因素。 故选 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 4 -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 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 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6 小题,27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毅”字很重要 宗璞 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 层白色。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这在昆明是很少见 的。 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雪光随着他们聚在这里。各样 的宣传抗战的标语壁报,或只是几句话,有的刚贴上去,有的已经掉了一半,带着厚厚糊的 纸张被冷风吹得飒飒地响,好像在喊叫。 嵋坐在教室里。教室房顶的洋铁皮换成了茅草,屋角有一条裂缝,原来很窄,现在变宽 了。七年了,还没有走出战争,那裂缝仿佛也长大了,变老了,是在等着我们去打胜仗么?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选修课。有些理工科的学生也选读,还有从别的学校特 地赶来的。他们说,听江先生的课,如同饮一杯特制的美酒,装的是中华文化的浪漫精神。 讲义是江昉自编的,他正在校勘《楚辞》,把研究心得和他诗人的创造力融合在一起,使得这 门课十分叫座..。这些日子因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嵋在椅子的搁板上摆好讲义和笔记本,正襟危坐。旁边的同学在小声说话,一个同学上 前把黑板仔细地擦了一遍,一面哼着“打胜仗,打胜仗。中华民族要自强——” 打胜仗,打胜仗!嵋心里想着,再不打胜仗,连这教室都老了。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把手中的书摊在桌上,把口中叼着的烟斗放在讲台上,他从 不含着烟斗上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教室里一阵翻讲义的声音, 随即是肃静..。 江昉坐在椅上,两眼望着屋顶,慢慢地吟诵。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抑扬顿挫,学生们 - 5 - 随着声音认真地读着诗句。读完全诗,江昉把摊在桌子上的书又摞整齐。这是他的习惯,带 了书来,摊一下就算是用过了。 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先介绍了《国殇》在《九歌》中的地位,便逐句讲解。江昉 讲话时,微阖双目,有时把烟斗在桌上磕一磕。讲完这两句,他问大家:“我说得够明白?” 稍停了一下,又接下去讲。 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首身分离是古来一句常用的话,用具 体的形象表示死。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屈原在《离骚》中有句云‘虽九死其 犹未悔’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靠这点精神。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有 的版本作‘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样一来就差一些,还是‘魂魄毅兮为鬼雄好’,这个‘毅’ 字很重要。” 江昉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 出里面的旧棉袍,上面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他毫不觉得,只管讲述,同学 们也视而不见。写完板书,他就捏着粉笔站着讲,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其他同学在议论滇西情况。敌人占领了我滇西土地,切断了滇 缅公路,一切外援物资都靠空运。这条空运道路非常艰险,飞机在山谷中飞行,又有敌机拦 截,坠落牺牲常有所闻。大家愤愤不已。有人说战场听起来太远了,应该走进去,每人都出 一把力。 嵋想到了“面目枯槁、衣衫褴褛”这几个字,好像有人这样形容屈原,他用生命的膏汁 点燃丰富的思想,把自己烧尽。他的死如同琴弦的崩裂,如同夜空中耀眼的闪电,留下滚滚 雷鸣,响彻古今。先生们也是这样,会不会?大概那也是值得的。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同学庄无因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伞:“要下雪了,知道么?” 又下雪了,下的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走进图书馆,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 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现在的问题不 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嵋在“从军”下面 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 - 6 - 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 无因在后面接着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无因看了不 语。 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 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不觉“哧”地一笑,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你应该继续读 书,你会有大作为的。” “也许战场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大作为。我相信你就会为这世界增添很多,增添什么 我不知道。”“莫非是数学定理?”嵋抬起眼睛又一笑,微向上翘的睫毛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 落。无因打伞送帽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看着年轻的教员,只觉得他很像一个士兵。 晚饭后父亲弗之才回来,他是学校的历史系教授,也是教务长,下午刚去送过一批参军 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 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母亲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他们说我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说着,望 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妻子的泪,又抚着嵋的头, 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火盆里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 谁都有责任去打胜这场战争,难得有这些好青年。可是嵋究竟是女孩子,年纪又小,叫人怎 么放心。碧初坐起来,走到灯下缝东西。弗之说:“又缝什么?灯这么暗,不要缝了。”碧初 - 7 - 叹息道:“你没看见嵋的手冻成什么样了?想缝一双棉手套,反正家里有旧布,总比买的便 宜。”弗之默然半晌。碧初又缝了一会见他还在那里,便说:“总有办法的,只要大家在一 起,我什么也不怕——现在,嵋又要走了。”弗之叹道:“这也是她的志气。”碧初不再说 话,小小的银针在手里飞舞。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同学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 到去了。 【注】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西征记》是以抗日战争 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4. 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得这门课十分叫座.. 叫座:上座率很高,受欢迎 B. 随即是肃静.. 肃静:严肃,安静 C. 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 委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心里难过 D. 碧初也已泪光莹然.. 莹然:晶莹,明亮 5.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展现了江昉先生授课时的个人风采。 B. 小说通过描写“急雪”烘托了孟嵋在与庄无因对话时内心的愤愤不平。 C. 缝手套的细节表现了碧初复杂的心情,其中有对女儿的理解,亦有不舍。 D. 小说中《国殇》《木兰辞》的诗句,起到了塑造人物、凸显主题的作用。 6. 有人说“教育是国之命脉,先生是教育之魂魄”,小说中的江昉就是这样的先生,请概括 其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学术功底扎实;②教学魅力独特;③有传统士大夫安贫乐道的风范;④有中国知识分子 的家国情怀。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作答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 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需要整体把握。注意题干内容,要求选出对加点 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的“委屈”在句中 并不是“受到不公的待遇,心里 难过”,而是因为他年龄小,不能实现当兵的愿望,暂时不能为保家卫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 8 - 因而内心感到遗憾。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 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 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比较。 B 项,“烘托了孟嵋在与庄无因对话时内心的愤愤不平”曲解文意。从孟嵋与庄无因对话兼纸 条的传递表达中,可以看出二人关系还是挺不错的,庄无因希望年轻、有文化的孟嵋走文化 救国的道路,而孟嵋想的是直接投笔从戎,二者观点有分歧,但是从“嵋抬起眼睛又一笑, 微向上翘的睫毛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语句看出孟嵋理解庄无因对自己的关心和好意,只不 过观点并不一致,所以内心断不会“愤愤不平”。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要求学生筛选文本的相关 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画出 小说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把握,还要从小 说情节的发展中总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题要用“特点+分析”的模式。 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江昉的形象,并具体分析这个人物如何体现 “教育是国之命脉, 先生是教育之魂魄”这个观点的。考生从“听江先生的课,如同饮一杯特制的美酒,装的是 中华文化的浪漫精神。讲义是江昉自编的,他正在校勘《楚辞》,把研究心得和他诗人的创造 力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门课十分叫座”等描写的语句可以看出江先生的学术造诣非常高深, 而讲课内容非常有趣,所以学生非常多,吸引了一大波粉丝。江先生具体讲到“魂魄毅兮为 鬼雄”和“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区别是重点突出了“毅”字,呼应了标题,也表现了他为抗 日呐喊的爱国情怀和勇毅的精神。从“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 棉袍,上面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他毫不觉得,只管讲述,同学们也视而不 见。写完板书,他就捏着粉笔站着讲,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等语句可以看出作为 堂堂的大学教授的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和敬业奉献的执着精神。 【点睛】小说阅读需要注意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 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 - 9 - 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 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阅读小说一 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 具体的作用。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 测小说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 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 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 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 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 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 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 10 -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 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 里,“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 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 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 谁就卖给谁。”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 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 11 -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 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 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 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 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 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 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 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 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 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 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一句运用了夸张、比喻 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B. 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 “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C. 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 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 12 - D. 蒙铁尔虽不是主要人物,但小说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突出了其鲜明 的性格特征。作为当地的财主,他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8.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9.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 据小说,请从主旨和环境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答案】7. A 8. 答案示例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 酒。(事件发展脉络) 示例二: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 交织。(主人公心里变化脉络) 9. 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 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 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 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 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 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 命题意图,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A 项,“比喻”错误,鸟笼“自己就会叫起来”,应是拟人手法。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通读原文,整体把握文章 内容大意,然后梳理文章结构。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作答本题,可从事件发展和主人公心理变化两方面分析。从事件发展看,这篇小说大致可以 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是第一部分,写鸟笼做成后的反响,是故事的开端;从“你该刮刮脸 啦”到“蒙铁尔可真有钱啊”是第二部分,写巴尔塔萨及其妻子对鸟笼的定价,拒卖鸟笼给 老大夫,是故事的发展;从“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到“走了出去”是第三 - 13 - 部分,写巴尔塔萨将鸟笼送给彼贝,一分钱也没要,是故事的高潮;从“巴尔塔萨在台球房 受到热烈欢迎”到文末是第四部分,写巴尔塔萨送鸟笼后的感受,是故事的结局。从主人公 心理变化看,从第二段开始,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心理先后经历了期待、信守、不忍、 兴奋与失落的变化,即巴尔塔萨期待鸟笼卖个好价钱,他信守与彼贝的约定没有将鸟笼卖给 大夫希拉尔多,然而彼贝的父亲蒙铁尔拒绝买鸟笼,巴尔塔萨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给彼 贝,送鸟笼后巴尔塔萨内心的兴奋与失落交织。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 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 小说结尾部分的安排使主题更加丰富。巴尔塔萨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把自己辛苦做了两 个星期的鸟笼送给彼贝,通过巴尔塔萨和妻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并不富裕,然而为了“为 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巴尔塔萨最终还是把心爱的鸟笼送给了彼贝,这体现了主 人公的善良本性,也弘扬了这篇小说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在台球房里却 喝得酩酊大醉,虽然“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让巴尔塔萨感到兴奋,但是现实毕竟 困窘,写巴尔塔萨喝醉能够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 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小说结尾部分的安排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 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巴尔塔萨家大家赏鸟笼,写出了鸟笼的漂亮,以及巴尔塔萨夫妇对 鸟笼的期望;蒙铁尔家送鸟笼却遭到拒绝,写出了巴尔塔萨的冲动和善良;台球房是唯一的 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不仅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 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使作品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点睛】小说阅读需要注意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 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 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 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阅读小说一 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 具体的作用。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 测小说的主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 7 小题,28 分)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14 - A.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奚:为什么 B.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厌:厌弃 C.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素:白色 D.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达:达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 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 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题干要求“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 一项是”。 A 项,“奚”,什么地方,哪里。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 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B 项,“厌”,厌弃。此句意思:我假若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 吧! C 项,“素”,用来作画的白色底子。译文,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 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 D 项,“达”,通达,明白。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 故选 B。 1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困而.不学 学而.知之 B. 古之学者为.己 克己复礼为.仁 C. 不以.其道得之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 如之何其.废之 尧舜其.犹病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 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 析。 A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B 项,为了;判断词,是。 C 项,均为介词,用。 - 15 - D 项,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词,表推测。 故选 C。 12.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B. 而谁以易之 C. 其斯之谓与 D.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 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 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A 项,语序应该是“不修德,不讲学”,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宾语前置句。 B 项,正常语序为“而以谁易之”。宾语前置句。句意:有谁能改变它呢。 C 项,“其”,岂也,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斯”,这,这个, 这里;“之”,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谓”,告也,言也;“与”,和,同。为宾 语前置句。 D 项,“如丘者”修饰“忠信”,应该是定语后置句。句意: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 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式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 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 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 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候..与曹人不义曹君,将 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 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礼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 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 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日延陵季子。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 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 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邑与政,是以免于栾高之难①。去齐,使于郑。见于 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 - 16 - 将败。”去郑,适卫。自卫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 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季礼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礼剑口弗敢言委礼心知之为使上周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 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 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减) [注]①齐景公十四年,齐国大夫栾施、高强互相进攻。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B.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C.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D.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系之徐君家树/而去/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又称中土、中州,古指中原地区,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B. “元年”可用来指统治者掌权执政的第一年,也可以用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C. “诸侯”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其地位、权势与后来的皇帝是相同的。 D. “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主要记载自西周至西汉初年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札身世显贵,淡视权势地位。他是寿梦幼子,虽然寿梦生前曾经想过让他继位,然而他 却推辞不答应,不想继位,最终只能由诸樊继位,总理国事。 B. 季札遵守节义颇有自知之明。在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给他时,他以曹君之事为例,表 达了渴望有像子臧那样的义举,承认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C. 季札高风亮节,深得兄长赞赏。诸樊死去时,留下了君位兄弟相传的遗命;其目的是希望 最终把君位依次相传给高风亮节的弟弟季札,来满足先王遗愿。 D. 季札眼光长远,善于替人考虑。在出使齐国之时,他曾经劝说晏平仲交出自己的封邑和官 职;在出使郑国和晋国之时,他又分别劝说了子产和叔向等人。 - 17 -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出自《论语·子罕》) 【答案】13. A 14. C 15. B 16. (1)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 愿呢!” (2)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 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心知之”的主语应该为“季札”,不应该断开,排除 B 项。 “上国”是指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为一个词语,不应该断 开,排除 C 项。 “解”“系”为两个动词,“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家树”为两个句子,应该断开,排除 D 项。 句意: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 国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 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 故选 A。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 项,“其地位、权势与后来的皇帝是相同的”错误。应该是“不同的”。诸侯源自分封制, 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 - 18 - 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 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此“皇帝”取代 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 项,“承认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错,结合“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分析,原文 中的“不材”只是谦虚的客套话,并不代表他真的没有才能。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然”,正确;“许”,答应;“之”,代词,他;“以”,介词,因为;“倍”,通 “背”,违背,违反。(2)“博”,使动,使……广博;“以”,介词,用;“约”,约束;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状语后置句);“罢”,停止;“既”,已经;“竭”,竭尽; “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 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二十五年,王寿梦死。 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馀祭,三子叫馀眯,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 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推辞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 - 19 - 政。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 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 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承人,谁敢触犯您呢!当国 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抛 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 传给其弟馀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 梦的遗愿。而且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 能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四年,吴王派季札到鲁国聘 问。季札离开鲁国,就出使到齐国。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两 样东西,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易手之前,国家祸乱不会平息。”于是 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因此在栾高之难中得以避免灾祸。季札离开齐国,出使 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大难将临,政权一定落在 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 从卫国到了晋国,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吧!”临离 开晋国时,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权将落于 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 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 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 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 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四)名句名篇默写。(11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2)适莽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百里者,___________;适千里者,三月聚 粮。(《逍遥游》) (3)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 壁赋》)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赤壁赋》) - 20 - 【答案】 (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 则芥为之舟 (3). 三餐而反 (4). 腹 犹果然 (5). 宿舂粮 (6). 万里悲秋常作客 (7). 艰难苦恨繁霜鬓 (8). 舳舻 千里 (9). 旌旗蔽空 (10). 侣鱼虾而友麋鹿 (11). 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覆”“舂”“霜”“蔽”“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语言文字应用(共 4 小题,15 分) 18.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次战争,美国虽看似被英法拖进了战争,实则暗度陈仓....,谋求实现其地中海大战略。而 “别人打头,我收场”恰好是美国“巧实力”战略的重要特征。 B. 中国远征军出发时,祖国的半壁江山落入敌手,他们的故乡和亲人还在血与火中挣扎,面 对此次战役,他们哀兵必胜....。 C.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 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D. 文艺创作不能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应做到哀而不伤....,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 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 语境辨析正误。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 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 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 之异”。 A 项,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结合“看 似被英法拖进了战争”“谋求实现其地中海大战略”分析,主要讲美国看似被拖进了战争, 实则谋取自己的战略,使用正确。 B 项,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 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结合“祖国的半壁江山落入敌手,他们的故乡和亲人还在血与火中 - 21 - 挣扎”分析,修饰“中国远征军”,使用正确。 C 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 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D 项,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形容“文艺创作”,使用正确。 故选 C。 19.下列各句中,没有出现搭配不当病句类型错误的一项是( ) A. 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症状,应对失眠需 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B. 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 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C. 为提高全市商标品牌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市工商局“企业信用信息网”依法公开侵犯商 标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D. 修订后的普通高考考试大纲,考核方向上增加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考核内容上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 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干问的是 “没有出现搭配不当病句类型错误的一项”,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 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B 项,搭配不当,“发生……案情”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案件”。 C 项,“提高……意识”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强”。 D 项,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考核方向上”与“考核内容上”应互换。 故选 A。 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 22 -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 ③②⑥④①⑤ B. ④①⑤⑥②③ C. ④⑤②③①⑥ D. ③②④⑤⑥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明确答题要求; 然后需要注意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 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题干中的六句话,环环相扣。①中“更要用”承接④中的“不但要用”,构成递进关系,所 以④①必然相连,由此排除 CD;③是结论,②是对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分析,所以③②是连 接在一起的,由此排除 B,由此得到答案。 故选 A。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①_________,但冬天下雪打雷就有些奇怪了,常常会被打上“奇异”“惊人”“罕见”等标 签。确实,冬天打雷比较少见,但②_________。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③_________ : 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2017 年的 1 月,成海出现了边打雷边下雪的天气,也就是“雷打雪”现象。这次降雪属于冷流降雪,是 高空较强的冷空气经过了较暖和的海面产生的。 【答案】 (1). 夏天打雷是常事 (2). 也不是没有可能 (3). 产生条件有两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 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 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 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本段介绍的是特殊的天气现象。第 1 空,根据“但冬天下雪打雷就有些奇怪了”可知,此处 与下句形成转折,说的是打雷在什么季节是正常情况,据此推知应填“夏天打雷是常事”; 第 2 空,根据“冬天打雷比较少见”“但”可知,此处是转折复句的后句,强调存在一种可 - 23 - 能性,推知应填“也不是没有可能”;第 3 空,根据“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有使湿空气上 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说的是是放电现象产生的条件,再根据冒号标点 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推知应填“产生条件有两个”。 (六)作文(60 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近些年,为给广大学子上好大学“第一课”,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录取通知书的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老教授们用毛笔手写完成的。炎炎夏日,他们齐聚一堂, 在举行开笔仪式后,端坐案前,狼毫蘸墨,用楷书、行书等字体一丝不苟地写下每个被录取 同学的名字。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激光雕刻的该校“二校门”3D 纸雕工艺品,由在校师生纯手工 拼插完成。新同学打开录取通知书,见证了清华大学百余年传奇的“二校门”便立体完整地 呈现出来。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答案】例文: 细节 生活之中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往往决 定了一切。见微知著,枫叶遮眼而知秋;苍穹阴暗而知雨;“夜观天象”而知事。一个求职 者去面试,可能因为皮鞋没有擦干净的原因,留给面试官不好的第一印象,导致无获而归。 一位高考生可能因为没定闹钟睡过头而导致迟到,无法进入考场,而让梦想破碎。一位都市 行车人可能疏忽大意闯红灯,遇险撞人而酿成一场生死悲剧。细节不容小视,细节决定胜负, 细节的力量汹涌澎湃。 有些细节处理的好,会让我们“扶摇直上九万里”,步步为赢,节节胜利。有的细节处 理的不好,会让我们陷入人生的沼泽,不能自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看重细节是多么的 重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斗智斗勇是它的主色调。数落那些泛黄飘逸的方块 字,我们在荡气回肠之余也可以窥见细节的力量。 曹操刺董卓因为忽视了有铜镜的细节而导致功亏一篑。 董卓祸乱朝纲,弄权揽政,公卿大臣们表面奉承,心里一腔愤懑,欲为国除害。曹操心 怀韬略,事贼实为杀贼。他朝拜董卓十分频繁,日夜献媚,出入相府不用检查是否带兵器, - 24 - 已经完全得到了董贼的信任。曹操把刺董的计划秘密地告诉了王允王师徒大人,他说董卓身 披铠甲,普通的刀刃不能刺穿,想向王允借削铁如泥的七星刀。王允考虑到这样一来曹操也 是有去无回,曹操说廓清环宇,甘愿赴死,王允颇为感动。翌日,曹操进入相府,董卓与曹 操谈了几句后想要小憩一下,曹操心想是时机来了。待董卓鼾声如雷,曹操看到甲士不在近 处,抽出七星宝刀,就在刀快要刺入董卓胸膛的那一刻,曹操忽视了一个细节——铜镜,刀 到一个特定的位置,光照射董卓的双眼,把董卓弄醒,董卓问曹操意欲何为,曹操只有谎称 献刀,而后仓皇逃命。董卓事后反应过来,杀了曹操家府老小,通缉曹操。细节让曹操苟且 天涯。 刘备忽视了茂密树林容易着火的细节而被东吴火烧连营,身入险境。 一次,刘备欲攻打吴国,开始的时候,刘军摧城拔寨,一路胜利。吴军连吃败仗,军心 不稳,采取变动,拜陆逊为大都督。陆逊上任后,立下了很多道营寨,命令将士们到一定程 度可以逃跑。将军们败逃后,怨声四起,称只有断头将军,没有逃跑将军,陆逊却隐忍坚持, 说到时候将有三十万天兵下凡。终于,最后刘军在山林茂密处安营,绵延东吴百里。刘军忽 视了树林容易着火的细节,被吴军一把火烧的灰飞烟灭。细节让刘军元气大伤。 人生路漫漫,要变成红地毯。让我们不要忽视细节的力量,尽享肥美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 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 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 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共有三段话。 材料分析:第一段材料要特别关注“第一课”这个词,“第一课”加了引号,就要考虑引号 的作用,通读材料可知,此处有两重含义,第一,起突出强调的作用,第二,表示有特殊含 义。第二段、第三段材料分别写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共性问题。 不同的是两所大学给出的通知书的方式不一样,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老教授们用毛 笔手写完成的;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激光雕刻的该校“二校门”3D 纸雕工艺品,由在校 师生纯手工拼插完成。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提问:大学为什么要重视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也 就是原因是什么?答案就在第一段:要上好开学第一课;清华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注重形式 上的创新;这只是形式上的创新,究其根本也就是实质是什么?首先,我们来看陕西师范大 学的老师们“端坐案前,狼毫蘸墨,用楷书、行书等字体一丝不苟地写下每个被录取同学的 - 25 - 名字”,清华大学的通知书“见证了清华大学百余年传奇的、‘二校门’便立体完整地呈现 出来”,可见通知书形式上美观,可以得出“重视美学”或者“重视美育”;由“近些年” 分析可知,以前对这个问题没有关注,通知书的设计没有设计感,美学和韵味;其次,现在 的大学注重细节教育。通知书虽然小,但是意蕴深远,重视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以 前被忽略的细节。再次,重视个性教育,彰显多元之美。 【立意】注重美学教育; 重视细节作用; 重视个性教育,彰显多元之美; 教育以人为本,要在多元之中,找统一; 教育要进行人文关怀和科技的光芒; 教育要有温度,充满爱。 【素材】从本体论来看,真善美是同一的,是三位一体的。真,同时具足了善和美。杨振宁 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一文中对此曾有过非常传神的阐述。通过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约可以 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科学家在道德上具有普遍的高度,至善的人具有智慧,艺术家拥 有对自然和心灵的深邃感受能力,等等。 真善美的同一性决定了这三种范畴其实是认识世界和人的三种途径,而且缺一不可。宗教对 于这个问题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观点:对于悟性来说,一切生命都具足了善,万事万物都 呈现出美;认识真理需要人格前提;美是多样的,平等的,等等。 这个道理强调了教育必须三方面并重,特别是美育工作,应该得到格外重视。为什么呢?因 为科学知识往往直接地就是各种考试的内容,道德教育也涉及管理秩序等显著可见的内容, 美育往往因为其对于一般考量尺度的非直接性而相对受到忽视,以至于在艺术专业之外,对 于大多数受教育者来说,美育是明显的短板。 一滴水可见太阳,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相当于试纸,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境界。你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命运的偏旁部首。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天生的,而 是他们后天的修炼而成。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须于细”。如果林则 徐不注意他的弱点,他不会成为伟人,如果毛泽东不注意细小的事,一不留神就因细小的 “庇”而掩了大“玉”。 世上无小事,人间无细节。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丢了一次战 斗。丢了一次战斗,输了一次战役。输了一次战役,毁了一个王朝。可见,不注意细节,有 - 26 - 可能无以成大事。 【结构】本篇文章是从正向立意,文章开篇点题:细节不容小视,细节决定胜负,细节的力 量汹涌澎湃。然后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分析处理不好细节的好处与弊端;以“曹操刺董卓因为 忽视了有铜镜的细节而导致功亏一篑”“刘备忽视了茂密树林容易着火的细节而被东吴火烧 连营,身入险境”举例证明。最后一段重申:让我们不要忽视细节的力量,尽享肥美人生。 整篇文章论述思路严谨,层层推进,引人深思。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 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 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 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 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