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0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 语 文 ‎ ‎ ‎ 一、 现代文阅读(33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 ‎②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③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智”“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未达无忧;“智”,未达无惑;“勇”,未达无惧。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情感”“意志”。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④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治理境界了。‎ ‎⑤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这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⑥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儒家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                   (摘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仁”“智”“勇”》‎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从“无惑”“无忧”“无惧”三方面衡量,孔子尚有欠缺,不是真正的君子。‎ B.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C. 有了对他人的爱和因此产生的责任感,才会有和他人共创人类文明的道德意识。‎ D. 特定实践条件下,君子的“为仁”转化成“为圣”,君子境界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①段明确了君子文化在儒教文化中的地位,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关键词:君子文化。‎ B. 文章②③段中,作者结合《论语》,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重新解读了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标准。‎ C. 文章④⑤段中,作者具体阐释了儒家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的本质内涵。‎ D. 文章大量运用对比论证,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深刻地揭示两者不同本质。‎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对“君子”人格的界定,《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描述。‎ B.《宪问》“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 C. 儒家学说倡导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因此君子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 D. 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为人处事层面上,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材料一:‎ 今天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不过,近年来随着儿童用网上网的普及,由于不当使用、缺乏教育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前段时间引爆网上的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等,都成社会焦点话题。‎ 为了实地了解当下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和遇到的安全问题。今年,来自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组成网络安全调研小分队,去到多家学校进行主题调研。儿童代表们在调研后,发布《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议》:‎ 网络安全你我有责。让我们全社会共同携手,一起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同时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约定好,集聚网上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揭示不少最新情况。‎ 本次调研显示,有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已达到31.9%。7岁的儿童中,23.5%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半个小时。24.2%曾研究过网络游戏攻略;61.0%在手机或平板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8.9%的7岁儿童开始主动加网友、qq群。‎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调研显示:3岁就已经开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的儿童使用微信。在12岁拥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超过一半。‎ 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4~9岁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38.0%,超过QQ的31.2%接触率。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52.9%,正式超过微信47.1%,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摘编自“腾讯网”)‎ 材料四:‎ ‎“应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界形成合力。”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在论坛上呼吁,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随机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输或劝阻,效果恐怕不理想。在儿童“触网”低龄化的新形势下,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即使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和教育“标配”。这不仅是形势和责任所需,更是社会和家庭的呼唤。‎ ‎“现在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需要家长引导。”张海波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的“数字轨迹”‎ ‎,及时教育。其次,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 (摘编自“华龙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今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B. 材料二的图表信息显示,在8种网络行为上,14岁的孩子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总体来看,超越了家长。‎ C. 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D. 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显示,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高于QQ的接触率,但10岁时的QQ接触率高于微信的接触率。‎ ‎5. 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狗这一辈子 刘亮程 ‎①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吃了肉剥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②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 ‎③‎ 一条熬出来的狗,熬到拴它的铁链朽了,不挣而断。养它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这条狗再走不到哪里,就随它去吧。狗摇摇晃晃走出院门,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庄已看不清楚。狗在早年捡到过一根干骨头的沙沟梁转转;在早年恋过一条母狗的乱草滩转转;遇到早年咬过的人,远远避开,一副内疚的样子。其实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恨记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一条狗随时都必须准备着承受一切。‎ ‎④在乡下,家家门口拴一条狗,目的很明确:把门。人的门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来人并非找狗,却先要与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了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话语也吓得忘掉大半。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窜悠,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察其来意。这叫未与人来先与狗往。‎ ‎⑤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见的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没听见。狗自然咬得更起劲。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狠狠踢一脚院门,骂声“狗养的”,走了。‎ ‎⑥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狗,骂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会没趣地躲开。稍慢一步又会挨棒子。狗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便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长了。‎ ‎⑦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他任何一个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孔都必须是陌生的、危险的,更不得与邻居家的狗相往来。人养了狗,狗就必须把所有爱和忠诚奉献给人,而不应该给另一条狗。‎ ‎⑧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 ‎⑨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忽、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⑩在这众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 ‎(选自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第一句话是对狗这一辈子的高度概括,也是全文的总起;“不容易”三字揭示出了狗的命运,是文章的文眼所在。‎ B.第②段写到狗命的安全,竟然是因为皮已脱毛、肉本多病成为了严重的废物而无人问津,获得相对安全,其颇具嘲讽的理由令人心酸。‎ C.文章通过大量的叙事来写狗的一生,不假议论,冷静客观的将动物的命运与人的沧桑叠化在一起,展现出了一个人类透视自身命运的独特窗口。‎ D.作者主要以拟人手法来写“狗这一辈子”,并未简单地将“狗”作为驱遣情思的物象和工具,从而由衷地表达出了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与尊重。‎ ‎7.文章多次提到狗的“主人”,从文本看,“主人”对狗的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狗又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5分)‎ ‎8.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一条老狗是“黑夜的一部分”,是“村庄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部分”。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些说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一) 古代诗歌阅读(6分) ‎ ‎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①。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②。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起坐④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⑤。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⑥!‎ 注释:①尔汝:表示亲近。 ②这一句意思是似乎在百鸟喧嚣中,突有一只凤凰引吭长鸣。‎ ‎③未省听丝篁:不懂音乐。 ④起座: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⑤滂滂:流的很多。‎ ‎⑥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13.清人把这首诗与《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中是怎样表现音乐的艺术魅力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品味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和情怀。《湘夫人》中“ ① , ② ”那是湘君静观流水,迷离恍惚的等待。《菩萨蛮(其二)》中“ ③ , ④ 。”道出了故乡战乱,韦庄身处江南,沉痛无奈的思乡情。‎ ‎(2)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则是作家未实现的“实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⑤ , ⑥ 。”恰如李白被放出京,恍然而醒,烟云消散之境。《李凭箜篌引》中“ ⑦ , ⑧ 。”于听众的梦幻中写出李凭技艺的诡谲怪异。‎ ‎(3)酒与诗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将进酒》中“ ⑨ , ⑩ 。”诗人纵情大醉,喝出了对富贵的鄙夷之气。《拟行路难》中“ ⑪ , ⑫ 。”诗人饮酒自解,歌咏人世忧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有诚意,大概是对一部电影背后的文艺创作者最好的褒奖。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我不是药神》,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文艺创作中,不仅 ‎ 无须回避,还要迎难而上。特别是电影中描述的进口“救命药”买不起、买不到等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刻思考和广泛讨论。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指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握好这种“心声”的听取和提炼,文艺工作者才算直指本质, 。在青年群体中,曾经有“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等低沉的感叹,这背后是青年一代的成长烦恼和社会诉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文艺创作者不能简单地把年轻人的话语视为“无病呻吟”,从而把自己带进“端着”的误区。文艺创作应该 ,而不是避重就轻。影片中年轻人所饰演的众多小角色,未必能治愈世界上所有的疾病,但终究是在尝试着改变白血病患者的现状。让人看到希望,这总归是好的。‎ ‎ 《我不是药神》所引发的思考还在继续。说到底,文艺创作,得有服务人民的诚意。这种诚意,不仅在于对市场和公益的判断,更要有在自由空间和价值引导方面的立意。很多 的电影,虽然有独特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它终究还是要取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即便是黑色幽默题材,用艺术的手法对现实进行剖析,也要有意义与价值的容纳之所,最起码是“笑中有泪”,而不是“哭笑不得”。‎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固然运用了喜剧的巧妙手法,但内核却是对现实的思考 B.运用了喜剧的巧妙手法,以对现实的思考为内核 C.手法上运用了喜剧的形式,内核方面体现对现实的思考 D.固然运用了喜剧的巧妙手法,但对现实的思考却是其内核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针砭时弊 纲举目张 举轻若重 交口称赞 B. 惩恶扬善 纲举目张 举重若轻 交口称赞 C. 针砭时弊 提纲挈领 举重若轻 有口皆碑 D. 惩恶扬善 提纲挈领 举轻若重 有口皆碑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 B.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指出,有关部门要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 C.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指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D.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18.根据所给材料或课文内容,补写下列两幅对联。注意:故事与人物要吻合。(6分)‎ 材料:归完璧 纵刘失增 廉颇眉低 鸿门设宴 是非今难断 引车三避折英杰 ‎(1)上联:楚霸王 ,‎ ‎ 下联:烛之武深夜出城,退秦存郑,功名古已传。‎ ‎(2)上联:荆轲刺秦王,倚柱一笑傲群雄,武阳何在?‎ ‎ 下联:相如 ?‎ ‎19.点赞,始于社交网络的“赞”功能。轻轻一点,图标点亮,用户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表达对内容的认同和喜爱。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通信软件的快速流行,它日益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中,但同时也有人认为“点赞”是一种流行病。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要求不超过70个字。(5分)‎ ‎70‎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解析 ‎1.A ‎2.D项。“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不当,文章只在首段从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而且也没有“深刻地揭示两者不同本质”。‎ ‎3.C项。“因此君子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不当。原文“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自子贡……孟子……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不等于没有区别;虽然原文也提到“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也并不等于“没有区别”。 ‎ ‎4.C。无中生有,原因是多方面的。‎ ‎5.(1)社会相关部门要净化网络环境,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2)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 ‎(3)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4)家长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答出三点可给6分)‎ ‎6. C项。“不假议论、冷静客观”错,文中有大量的议论,可以说是夹叙夹议,让叙事散文带有了杂文的味道。‎ ‎7.“主人”对狗的态度:①打骂是常有的事,甚至随意就把狗剥皮炖肉;②等到自己和狗都衰老时,才会给狗自由;③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不管它能否承受;④要求狗必须把所有爱和忠诚奉献给自己。‎ 作者对狗的态度:⑤把狗当作人来对待,寄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每点1分,共5分。)‎ ‎8.①从最后一段看,在夜晚,众狗吠叫时,它保持沉默;从全文看,它忠心为主,失去了自己,晚景凄凉,故说是“黑夜的一部分”;②第3段写到它在村子的沙沟梁乱草滩等地转悠过,为了看家把门与村中人较量过,在夜晚也曾经在村庄中吠叫过,故成为了“村庄的一部分”;③老狗不再咬人,动物性消褪;作者全文将狗拟人化来写,实际上是以狗的一辈子暗喻人的一辈子,故说是“人的一部分”。(每点2分,共6分)‎ ‎9.D。‎ ‎10.B。姻亲指以婚姻关系为纽带而产生的亲属。‎ ‎11.B。“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错。 12.①严正:严肃正直、谨严端方;礼度:礼节法度;事:侍奉;恭谨:恭敬谨慎; 译文: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一举一动必定遵循礼节法度,侍奉嗣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人。 ②臧否:褒贬、评价;言论:言谈、谈及;以:用;乱:扰乱; 译文:而谢曜则喜欢评议别人,每当谢曜在言谈中谈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扰乱(岔开)‎ ‎13.⑴开门见山。起句窃窃私语,互诉衷肠,紧扣题目中的“听”字,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2)以形摹声。二三句琴声昂扬激越,如同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3)环境渲染法。五六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白云浮动,近处柳絮摇曳。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4)以声摹声。百鸟齐鸣,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5)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如有直接描写(比喻,夸张,通感,联想或想象,拟人),侧面烘托等回答,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也可。答出三点给6分)‎ ‎14. (1)①荒忽兮远望 ②观流水兮潺湲 ③未老莫还乡 ④还乡须断肠 (2)⑤惟觉时之枕席 ⑥失向来之烟霞 ⑦梦入神山教神妪 ⑧老鱼跳波瘦蛟舞 (3)⑨钟鼓馔玉不足贵 ⑩但愿长醉不愿醒 ⑪酌酒以自宽 ⑫举杯断绝歌路难 ‎15.A ‎16.C ‎17.D ‎18.示例:(1)楚霸王破釜沉舟,胜秦立楚,勇力震秦汉。 楚霸王黎明渡江,灭秦联汉,勇名今犹冠。 楚霸王鸿门设宴,纵刘失增,是非今难断 ‎ ‎(2)相如归完璧,引车三避折英杰,廉颇何羞?‎ ‎19.示例一:同意“点赞是种病”的说法。(1)点赞仅是个手指动作,并不是出于对内容的肯定,并未真关注,而是出于面子,给人带来不小的生活压力。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朋友间的情感状态。(2)所谓的“点赞求关注”,“双击666”等网络用语反映的是人们真实社交生活的空虚,求关注,求安慰,游荡于网络虚幻空间,会让个人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激情。‎ ‎(2)不同意“点赞是种病”的说法,言之成理即可。(观点1分,理由每条2分)‎ ‎20.作文:‎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题目中的材料选取了三个世纪五个不同年代的时间段,在时间的纵轴中呈现身处该时段的中国青年在走向世界与回归中国的时代选择上所体现的人生截面——‎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这批学子受到欧风美雨熏陶,回国后奋发有为,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即在此列。他们中还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中有声名显赫的革命家,更有为数众多的无名英雄。他们中的中共党员、优秀分子为改造中国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作做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国时,近6000名留日学生在两个月内几乎全部回国,2000多名在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返国参战,占留学欧美人员总数的一半。)‎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他们创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事业的诸多奇迹,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等便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渐次拉开,国内多地涌现“出国潮”。许多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在异国的大地上,书写或成就了别样人生。‎ 步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数十载的成果逐步显现,发展迅猛更具活力的经济态势、兼容并蓄更具灵活性的激励政策,都为有志青年提供了更好的逐梦平台,于是又出现了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也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总体上说来,前三个年代的青年书写的都是留学归来扎根华夏奏响青春华章的人生故事,后两个年代则以出国潮和归国潮的现象对举来呈现时代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但无论哪一个年代,青年人的选择与其所处的时代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年人的成长与其所处的时代乃至国家的发展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显然,材料中包含着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的立意导向和表述横轴。‎ 纵、横双轴交织,形成抚今追昔的思想空间、代代传递的家国情怀和极具张力的时代强音,以期激活时代青年更具活力的人生思考和更有格局的人生选择。‎ ‎(二)对于引导语与写作要求的理解 ‎1.引导语“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既是对材料内容的总括,更是对立意和写作的方向作了明确的引领与限定。考生必须以当代青年的独特视角来解读材料,审视青年与时代、青年与国家的关系,并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思考个体如何做好人生选择,走好人生道路,从而勾画人生蓝图、谱就青春乐章。‎ ‎2.写作任务“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指令非常明确。写作者的身份: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同龄人;写作内容:读了上述材料之后的感触和思考;写作目的:分享感触与思考。‎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材料所提供的不同时代“留学与归国”的写作材料,按照“青年与时代”的写作方向,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题目中所提供的写作材料与写作方向是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的主要依据。‎ 题意 内容分 文章特征 符合题意 一类上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并深入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思想深刻;明确  “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的作者身份和“同龄人”的写作对象,表达精彩,有若干亮点 一类中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能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但内在联系揭示得不够深入;能明确作者身份为  “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为“同龄人”‎ 一类下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能清晰点明两者的联系;能明确作者身份为  “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为“同龄人”‎ 二类上 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未能明确揭示材料内容与写作方向的联系;暗含作者身份为  “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为“同龄人”,但不清晰 二类中 提及“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又提及“时代与青年”这一写作方向,但仅侧重于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仅仅是点到;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不清晰 二类下 只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忽略“时代与青年”的写作方向,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及写作对象 基本符合题意 三类 只以“时代与青年”为话题,未涉及“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及写作对象。‎ 或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和“时代与青年”的写作方向,但文章主体部分与这两者均无关系 偏离题意 四类 完全脱离“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完全忽略“时代与青年”的写作方向,完全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及写作对象,仅选取材料或引导语或要求中的孤立的某个词语展开论述,如“别样”“风气”等,文章与材料内容、写作方向、写作对象等完全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