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下神话的概念。大家可能都接触过“神话”,比如很多人看过《西游记》,其中有孙悟空上天入地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把它当成“神话”。而学术界的神话概念是不大一样的,神话是关于神灵的具有神圣性的故事。孙悟空骂玉皇大帝是玉帝老儿,他对神是一点儿尊敬都没有的,可见作者是根本不信的。所以,那些虚构的、作者并不相信的,甚至完全当作开玩笑的这类神的故事,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学术界所说的神话。学术界所研究的神话,是要有神圣性的。人们是真的相信、崇拜那些神灵,并且希望那些神灵能保佑自己,这类的故事,我们才称之为神话。
学术界定义的这个神话,是古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古代那些讲神话的人。是把所讲的神话里面那些神灵当作真实存在的,是自己真实信仰的一个对象。他把这个故事当作远古时代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而我们今天是不会把它当历史的,我们认为神话是古人的想象。如今的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这些神话确实是虚构的。在我们眼里,盘古开天地,那是绝对的神话,而三皇五帝属于上古史传说,还不算真正可信的历史。但是,古人认为这些神话是真的,他把它们都当作历史来看。从俗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以看出,古人是把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都看作连续的历史。
神话也是古人的科学和艺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背景下,神话实际是古人用他们当时最高的科学成就来用释世界,用他们的天文学、地理学知识来创造出神话。所以说,古代神话是包含着古人的科学的,神话与艺术的关系就更明显些,从文学角度看,这些神话故事,今天读来依然能够感动我们,能够激励我们,所以它是古人的文学,同时神话也是古代人的舞蹈,因为古代的神话讲述有时候是配有专门舞蹈的;还是古代的音乐,因为在讲述神话时会有音乐伴奏;甚至还有绘画。所以,神话也是古人的艺术。
总之,神话是古代社会的基本规范。古人的整个社会制度是用神话来证明的。社会文化的那些规范,都是通过神话得到证明、得到肯定,因此,神话在古人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学术界对神话进行严格定义的根本原因。虚构的故事是无法完成上述社会功能的。
从神话的定义出发,我们就能够解释一些现象,比如我们接触到的《西游记》《封神演义》乃至《哈利·波特》《指环王》之类,按照学术界关于神话的定义。它们都不是神话。虽然其故事中有神,但是作者和读者并不相信那个神,也不会把那些关于神的故事当作真实发生的历史。所以这些都属于神魔小说。其实神魔小说与我们定义的神话,在外形上很相似,都是讲神的故事的,想象的色彩也都很重。但是神魔小说和神话的思想背景很不一样。
神话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是从科学的立场来研究神话。作为一门科学,神话学必须坚持自己的无神论立场,这样才能进行客观研究。神话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神话,利用科学的思维来解释古人的思想、解释他们的情感,我们也用艺术的方法来欣赏神话,来发掘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摘编自《神话与神话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术界所说的神话,与神魔小说有着本质区别。其中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B. 神话是古人发自内心真实相信的,是具有真实性的古代宗教、历史和社会生活。
C. 神话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当时天文学、地理学知识,还包含了舞蹈、音乐、绘画。
D. 古代神话体现了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说明当时社会已取得较高的科学成就。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学术界对神话的概念,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
B. 文章主体部分层层递进,论述了神话的不同属性,进步揭示了神话的神圣性。
C. 文章在充分阐释了神话的概念后,又明确了研究神话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
D. 文章以《西游记》等中外名著为例,阐释什么不是神话,通俗易懂,说服力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古人所讲的神话确实是虚构的,但是对他们而言,这些却都是真实存在的,是自己真实信仰的。
B.
学术界对神话进行严格定义是因为神话是古代社会的基本规范,现代人们要认识那个时代的特征,离不开神话。
C. 神魔小说虽然讲的是神灵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根本不为作者和读者所信,不能反映现实生活,因此不是神话。
D. 研究神话是一门科学,必须站在无神论立杨客观研究用科学的思维来解释古人的思想情感,发掘其社会价值。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B项,“是具有真实性的古代宗教、历史和社会生活”说法有误。原文第二自然段中说的是“当作真实存在的”,“当作历史”而不是真正发生的历史事实。选项曲解文意。
C项,“神话的内容还包含了舞蹈、音乐、绘画”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语句“同时神话也是古代人的舞蹈,因为古代的神话讲述有时候是配有专门舞蹈的;还是古代的音乐,因为在讲述神话时会有音乐伴奏;甚至还有绘画”可知,文中说的是讲述神话时使用了它们。
D项,“已取得较高的科学成就”说法错误,文章只是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背景下,神话实际是古人用他们当时最高的科学成就来阐释世界”,曲解文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文章主体部分层层递进”说法错误,文章主体部分应是采用并列结构,论述了神话的不同属性。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不能反映现实生活”说法有误。本文中只是说“但是作者和读者并不相信那个神,也不会把那些关于神的故事当作真实发生的历史”,而且任何形式的小说都离不开现实。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成为一代人的惆怅。农村“空心化”现象导致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以实际落地,包括曲艺民俗、手工技艺在内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步被异化,乃至被遗忘。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也被淡化,甚至剥离。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让缺乏地域、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城市规划给传统村落风貌带来了同化与冲击,造成保护与开发,开发与民生之间亟待调和的矛盾。
(摘编自《光明日报》《守护传统村落 留住乡土文明》)
材料二:
要说成败的话,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看出来,第一是国家分五批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组数据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中心团队连续四次对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长江黄河流域、西南地区207个县,进行大规模的跟踪式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可见,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中,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
(摘编自《光明日报》《保护传统村落,守护乡土文化之根》)
材料三:
近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最,网友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不断升高。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统计,近一个月来,有关话题的讨论量达11.3万条。
网友认为,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推动作用。网友“国旗班战士8888”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古村落作为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群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先留下的一笔珍贵历史遗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使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网友“兜兜的蓝色画笔”直言:“一些传统的古村古镇被强行安插现代元素,太违和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继和提出,把城市景观移植到乡村中。破坏了原有村落命运共同体组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方法,此类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古村落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呵护古老村落振兴乡村文化》)
4. 下列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的一项是
A. 兴建缺乏地域,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
B. 保护规划方案侧重于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
C. 在传统的古村古镇强行安插现代元素。
D. 过度商业开发,把城市景观移植到乡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以实施,曲艺民俗、手工技艺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承,这与农村“空心化”现象有关。
B. 我国已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C. 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已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传统村落消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每年递减速度控制到1.4%。
D. 网友给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这一话题高度关注,认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推动作用。
6.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答案】4. B 5. C
6. ①振兴农村经济,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激活农村活力;
②注意整体性保护,建筑要保留原有风格样式,还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
③克服过度商业化,注意对乡村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各则材料的内容重点;然后认真审读题干要求,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并作出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的一项”。
B项,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根据材料二“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可知,“保护规划方案侧重于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应是指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的主观不足,而非客观困境。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回归原文,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再认真思考,进行比对后确定答案。本题要求选“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每年递减速度控制到1.4%”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要求;然后回归原文,勾画出题干中的问题与原文对应的内容;最后针对内容认真分析,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方法。
本题题干要求“谈谈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建议”,所以需先从文中找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再提出合理建议。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现象导致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可建议振兴农村经济,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激活农村活力,克服过度商业化。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可建议注意整体性保护,建筑要保留原有风格样式,还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注意对乡村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冯骥才
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小杨月楼的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混混头儿。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但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
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瓮声瓮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
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辆有字有画的斑行折扇。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可别在意。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赛天津卫是他家的。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
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箱——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旗把箱等等,早已摆在柜台外边。
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成当”。补还那笔欠款。“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鏊送来了。李金鏊嘛人?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至此,钱上边的事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
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甭说海上的船开不进江来,江里的船晚走两天使给冻得死死的,比抛锚还稳当。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伕们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恰巧李金鏊到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月楼。
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整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着油彩就跑出来。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高汉子。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下台阶。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鏊还满是欢笑。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得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弟兄。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眼瞅着小命不长.”
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
李金鏊说“那倒不用。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这么做难为您吗?”
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您叫我帮忙,又不叫我费劲。这点儿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像赵君王、周信芳、黄玉麟、刘筱衞、王芸芳、刘斌昆、高百岁等等,全都约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
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外头拿红纸包得四四方方,送给李金鏊,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李金鏊一见钱,面孔马上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瓮声瓮气。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钱。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
小杨月楼叫李金鏊这一席话说得又热又辣,五体流畅。第二天唱(花木兰),分外的精气神足,嗓门冒光,整场都是满堂彩。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中的“义结”二字,既交代了本故事的中心事件,也交代了情节的主要线索,还能体现出小说的主旨,可谓言简意赅。
B. 小说充分表现了李金鏊的两面性,既是个“混混头儿”,又能够拔刀相助,光彩照人,令人感佩,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C. 小说刻画人物都是先将人物置于典型的环境之中,前者是水灾,后者是冻灾,以典型的环境来衬托人物,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D. 小说以唱(花木兰)结尾意味深长,花木兰是替父从军,本小说的两位主人公是替快要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义演,故事同样感人。
8. 小杨月楼和李金鏊二人的“义”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分别简要分析。
9. 本小说的语言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的语言风格对小说内容的表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7. B 8. ①小杨月楼的“义”主要是诚实守信,知恩必报。自己一回到上海就寄回赎当钱;李金鏊为自己解决过困难,后来李金鏊来求自己帮忙就全力以赴。
②李金鏊的“义”主要是行侠仗义,不为自己,只为急人之困,不贪图钱财。小杨月楼遇到闲难来求他,他一口答应;来到上海,看到扛活的弟兄遇难,就去求小杨月楼救急。小杨月楼送给他金钱,他坚决不收。
9. ①小说叙述语言带有天津方言特点,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突出了环境的真实性,让人觉得小说故事真实可信;
②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带有当年下层劳动人民语言的土气,通俗、豪爽、富有表现力,又贴合人物的身份特征。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B项,“小说充分表现了李金鏊的两面性”“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说法有误。本文主要表现主人公李金鏊的“义”。他虽生活贫寒,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且不求回报,为上千兄弟的衣食想方设法且重义轻财。他具有江湖人的义气和豪爽。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将题干中所提示的形象特点,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解读;最后选择词语、组织答案。作答时一定要结合内容。
本题要求分析小杨月楼和李金鏊二人的“义”有何不同。从文章标题可知小杨月楼和李金鏊二人是因“义”而结交的。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李金鏊助小杨月楼脱困,二是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鏊,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李金鏊是俗世奇人,他侠肝义胆。他把义气视若生命,广交朋友,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而且不求回报;为上千兄弟的衣食想方设法,重义轻财。小杨月楼是上海名角儿,知恩重义。他获助返沪即寄回银票,不贪钱财;约聚名角义演助困,临别赠银以示感恩。二人身上都表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据此整理作答即可,注意用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品语言风格特点;然后从小说的创作背景、情节、人物及主题的表达需要上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组织语言分点作答。
本题题干中已提示“语言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需要回答其对小说内容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小杨月楼与李金鏊相识于天津,本文所写故事情节的引发地点主要是天津卫,所以用天津方言,于读者而言很有代入感,突出其真实性。主人公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混混头儿,他具有江湖人的义气和豪爽,是俗世奇人。使用天津方言无论从身份、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据此分两点作答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初未知名,着《鹪鹩赋》以自寄。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大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晋受禅,拜黄门待郎,封关内候。数岁,拜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初,武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吴灭,诏曰:“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博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
。其进封为广武县候。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候,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惠帝即位,以华为太子少傅。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大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及赵王伦、孙秀将废贾后,秀使司马雅夜告华曰:“今社稷将危,赵王欲与公共匡朝廷,为霸者之事。”华知秀等必成篡夺,乃距之。华方昼卧,忽梦见屋坏,觉而恶之。是夜难作,诈称诏召华,遂与裴頠俱被收。使者至曰:“诏斩公。”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旗,朝野莫不悲痛之。时年六十九。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
(选自《晋书·张华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B. 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C. 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D. 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受禅是指旧皇帝将帝位让给新皇帝。
B. 吴,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政权,因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
C. 驺虞幡是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危险时,用以传旨解除武装,停止战争。
D.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华谋划伐吴,功成受到重赏。当初他与已故太傅羊祜共创灭吴大计,等到吴被消灭后,皇帝下诏书晋封他的官职,并给予奖赏。
B. 张华出谋划策,制止兵乱危局。楚王司马玮惹起内外兵乱,朝臣恐惧,束手无策,惠帝采纳张华的意见,司马玮果然被打败。
C. 张华深明大义,身遭叛军杀害。张华拒绝参加赵王司马伦、孙秀等篡夺之事,他们就直接去提拿并杀害了他,还灭了他家三族。
D. 张华博识多闻,当世无人可比。吴郡临平曾出现一个石鼓,用槌却敲不响,皇帝同张华,照他的办法去做,鼓声果然传至数里之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助。
(2)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于是掌管军事,部署安排各方力量,制定谋略,策划战胜敌人,有出谋划策的功劳。
(2)司马玮以假诏书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仓促行事,认为这是国家旨意,所以听从司马玮。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司,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焉”“之”“也”“矣”“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郡守鲜于嗣推荐张华为太常博士。卢钦向文帝进言,转任河南尹丞,未上任,又为佐著作郎。不久,升任长史,兼中书郎。“华为太常博士”作动词“荐”的宾语,“卢钦”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在“卢钦”前断开。排除A项。介宾短语“于文帝”作“言”的状语,指出其对象,所以在“于文帝”之后停顿。排除B项。“转河南尹丞”是动宾短语, “未拜”是结果,可单独成句,所以在“未拜”之前停顿。排除D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项,“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理解有误,禅本义指古代帝王祭地礼,这里指让位。
故选A。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力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他们就直接去提拿并杀害了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夜难作,诈称诏召华,遂与裴頠俱被收。使者至曰:‘诏斩公。’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典,主持、主管;部分,部署、安排;算定,制定、确定;运筹,制定策略、筹划;谋谟,谋划、制定谋略。
(2)矫诏,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擅,独断、自作主张;卒,通“猝”;仓卒,匆忙急迫;谓,认为;是国家意,判断句,译为“这是国家旨意”;从,听从。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是范阳方城人。起初没有名望,作《鹪鹩赋》来寄托自己的心志。郡守鲜于嗣推荐张华为太常博士。卢钦向文帝进言,转任河南尹丞,未上任,又为佐著作郎。不久,升任长史,兼中书郎。晋接受禅让后,官拜黄门侍郎,封为关内侯。几年后,官拜中书令,后来加任散骑常侍。当初,皇帝暗地里与羊祜谋划伐吴,而群臣多认为不行,惟有张华赞成这个计谋。等到吴国被灭,诏书说:“尚书、关内侯张华,先前与已故太傅羊祜共同制定大计,于是掌管军事,部署安排各方力量,制定谋略,策划战胜敌人,有首倡谋划的功勋。晋封为广武县侯,增加封邑万户,封一个儿子为亭侯,一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惠帝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楚王司马玮接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等,内外军队战乱,朝廷十分恐慌,无计可施。张华对皇帝说:“司马玮伪造诏书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们在仓猝间,认为这是国家的意思,因此追随了他。现在可以派遣人执驺虞幡使外围军队解除戒备,按理必定顺风而从。”皇帝依从了他,楚王司马玮的兵变果然失败。等到司马玮被杀,张华因为首先出谋有功,授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坚决推辞开府。等到赵王司马伦、孙秀将废贾后,孙秀派司马雅在夜里告诉张华说:“如今国家将有危难,赵王想与您一起挽救朝廷,做霸王的事业。”张华知道孙秀等人必定要篡夺大权,就拒绝他。张华在白天刚躺下,忽然梦见房屋倒塌,醒来后厌恶这个梦。这天晚上灾难就发生了,诈称诏书召见张华,于是与裴頠都被收捕。使者来了说:“诏书命令斩杀您。”于是在前殿马道南被害,灭了三族,朝廷内外没有不悲痛的。当时是六十九岁。一向爱好书籍,遇难时,家中没有多余财产,惟有文史书籍充满案头书箱。天下秘本。世上稀有之书,都在张华家。他因此博学多闻,世上无人能比。吴郡临平河岸崩裂,出了一个石鼓,敲击它而没有声音。皇帝拿此事问张华,张华说:“可以用蜀地的桐木,刻成鱼形,敲鼓就响了。”按他说的做,果然声音传出几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茄。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莱萸望辟邪。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破题,起句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B. 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传统雅事,“任落”一词可见诗人酒后失态。
C. 此诗前两联描写了重阳节的良辰美景,设帐宴客、竞享欢乐的热闹场景。
D. 颈联一转,写登山所见之景,诗人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
15. 尾联和首联是如何照应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风貌?
【答案】14. B 15. (1)尾联“插茱萸”的重阳节习俗照应首联的登“高台”;尾联“太守”的身份与首联的“复帐”“鸣笳”阔绰场面相呼应。(2)体现了诗人放浪形骸、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任落’一词可见诗人酒后失态”理解有误。颔联“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遨欢”、“促饮”二语,道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典故(《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写出诗人洒脱的心境。“争吹酒上花”,意谓争饮菊花酒。“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使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照应手法,赏析诗人形象的能力。
第一问,照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互相关照与呼应。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清楚。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哪些内容有相互的关照、呼应;最后结合内容整理作答。本题要求回答“诗歌内容尾联和首联是如何照应的”。诗歌首联大意是: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尾联大意是: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诗的首联中登“高台”,尾联中的“插茱萸”都是重阳节的习俗,形成照应。首联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茄”,气派十足。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茄”,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决非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赏秋的情景。与尾联中“白首太守”的身份形成呼应。
第二问,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精神风貌”。可从两方面说,第一从精神状态,一种状态反应一个人对待事物或者事情的认知、认可情况,或者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第二从面貌状态,通过这个人的面部表情反应对待事物的态度。然后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词语认真分析揣摩诗人的形象风貌。最后结合内容选择准确的词语加以概括。本题要求回答“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风貌”。尾联笔力所聚,精彩益显,以欣喜的心情、活脱的形象作结。“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意谓“九日置酒”非一般登高,而是太守在宴游。结句“满插”为“愚甚”作了注脚。古人有重九登高插茱萸以压邪的习俗。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的放浪形骸,豁达开朗,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官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 不过数仞而下 (2). 翱翔蓬蒿之间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离天日 (5). 小楼昨夜又东风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仞、翱、蒿、覆、隔”等字。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唐代传奇小说兴起,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是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同过去的作品有区分。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______了。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评多话本小说和演又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______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______。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______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B. 其实神话传说是它唯一源头
C. 其实源头只能是神话传说
D. 其实只有神话传说才能成为它唯一的源头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是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是与过去的作品的区分。
B.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是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C.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D.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是与过去的作品的区分。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衰落 字斟句酌 见长 巨大
B. 衰退 字斟句酌 擅长 长足
C. 衰退 千锤百炼 擅长 巨大
D. 衰落 千锤百炼 见长 长足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从整体上看,整句话谈论的对象是小说的“起源”,而B、D项主语变成了“神话传说”,故排除这两项;而C项“只能是”表达太突兀,缺乏必要的照应。A项“只有一个”和前文“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照应,填在此处衔接得当。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发展”与“是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搭配不当,排除A、B两项;“发展主要表现在……,是与……的区分”搭配不当,排除A、D两项。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衰落:事物由兴盛 、强大转向没落、弱小。衰退:指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等趋向衰弱;也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衰落。此处语境指传奇小说的发展状况转向没落,应选衰落。
第二处,千锤百炼:比喻对诗文进行多次修改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久经艰苦的斗争和考验。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此处语境是说话本产生流传的基础和原因,应选千锤百炼。
第三处,见长:指显得有特长.在某方面具有超过别人或一般水平的能力,与“以”连用。擅长:是指在某方面有特长;指对某些东西比较了解,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根据与“以”搭配使用的规则,应选见长。
第四处,长足:形容事物进展迅速。巨大:尺寸、体积或容积极其大的;谓庞大之物。常形容体积、数量、规模、程度、贡献等。根据语境与“发展”搭配,应选长足。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古城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急功近利、草率决策,这是导致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等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______, 古建筑易成危房。摇摇欲坠,当然就谈不到开发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对古城中的建筑不能像对待古董一样,修好了不能碰。任何建筑都需要人气,需要融入生活,否则必然在缺少日常维护中逐渐衰败。______,没有开发利用的保护是保守,只有______,才能使古城古街永续发展。
【答案】 (1). ①没有保护 (2). ②没有保护的开发利用是破坏 (3). ③兼顾保护与开发利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这样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第一处,根据前文语境“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知陈述对象为“保护”。结合后文语句“古建筑易成危房”,可知这是不保护造成的后果。可确定应填内容为“没有保护”。前文内容谈的是古城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结尾句是在进行总结。根据“没有开发利用的保护是保守”一句,可确定第二处是从反面写“没有保护的开发利用”的结果,再结合前文语境可确定第二处应填“没有保护的开发利用是破坏”。根据结果句“才能使古城古街永续发展”可知,第三处应从正面指明做法,结合前文内容,可确定第三处应填“兼顾保护与开发利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记者日前从首届世界5G大会上获悉: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34%,居全球排行榜首位。据介绍,标准必要专利是指为实施技术标准而必须使用的专利,是对科技行业来说最核心的专利。据北京市经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共有25家企业披露了1.3万多族5G标准必要专利,其中来自华为的占20%,位居全球企业第一位。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5G专利申请聚集地之一。截至2019年9月,在5G关键技术领域,全球范围内已公开专利申请总量为7万多项。其中,向我国提交的申请量为19334项,约占总数的27%。
【答案】来自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居全球首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5G专利申请聚集地之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类叙述语段压缩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文字所介绍的对象“是什么”,二是要明确对象“怎么样”。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找表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第二步,概括归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划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内容。第三步,提炼筛选。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取精”。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通顺(无语病),结构合理。
本段文字可分两层,第一句话为一层,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34%,居全球排行榜首位。即“我国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居全球首位”。其余内容为第二层,具体介绍什么是“标准必要专利”,介绍北京市经信局统计结果,并指出我国在5G专利申请上的重要地位。思考比较后可确定第二层关键句为“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5G专利申请聚集地之一”。将两个层次的关键信息结合,进一步简化即可整理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3年,怀着回报祖国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毅然回国,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2010年8月,南仁东组织攻关,经过近百次的失败,终于研制出强度为500兆帕、抗200万次拉伸的钢索,把材料工艺提高到国标的2.5倍。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的那一天,一直带病工作的南仁东重返贵州大窝凼,见证“天眼”的“开眼”,指导“天眼”的调试……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病逝。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前演讲稿,倡议大家“向科学家学习,科技兴国必然有我”,体现出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倾一生忠一事,用青春铸辉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倾一生忠一事,用青春铸辉煌”。
一个生命的休止符落下了,日历停在“公元2017年9月15日”那一页。南仁东先生用科研生命向世人诠释,只专注一件事的人生可以如此辉煌。
人生在世,纷繁扰攘。看重什么、坚守什么,是丈量品格厚度、境界高度的标尺。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南先生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这位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科学家,舍弃国外高薪,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一干,就是一生。
敢为人先、坚毅执着,是南先生的精神。在国际上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带领着科研团队自主设计主动反射面,自主研发馈源与接收机及关于测量与控制技术,让“天眼”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工程。一奋斗,就是半辈子。
真诚质朴、精益求精,是南先生的品格。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踏遍上百个窝凼,喝浑水,吃冷干粮,只为给“天眼”选个好台址。一奔波,就是十二年。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否孤独?——这是南仁东先生时常问的三个问题。他用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光,点亮“天眼”,让人类看清宇宙的样子。
南仁东先生的离去,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思考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今多元化社会,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理想实现增添了无穷可能。然而,追名逐利的社会氛围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态,踏实认真地做小事、做一件事的社会土壤,正日益贫瘠。
世易时移,我辈青年始终是推动国家创新和进步,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虽然今天的青年不同以往,个性更加独立、思想更趋多元,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忠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不管人生目标多么宏大,理想多么高远,只有秉持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个基本信仰,才可能成为具有新认识、新观念和新作为的“新青年”。正可谓“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同学们可知道,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用36年编250万字《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作家陈忠实用50余年创作《白鹿原》;任正非不炒股、不做房地产、不上市,28年坚定不移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他们的成功,正是充满理想,并为之倾尽全力不懈奋斗的结果。这种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南仁东先生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看到希望。愿他们的精神, 照亮平凡的我们前行的道路,并指引我们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认真审读材料,而且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是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通读材料,需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命题人的基本意图,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本题分作文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材料部分以时间为序介绍了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一生的科研经历及重大贡献。阅读时需要抓住以下关键信息:“怀着回报祖国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毅然回国”“经过近百次的失败”“一直带病工作”。结合这些信息认真体会南仁东忠于祖国、不忘初心、刻苦钻研、不惧失败、无私忘我的科学精神及其高尚人格。并且认识到这些都是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所在。要求部分的“结合材料内容”提示构思写作的缘起;“面向本校同学”指明了对象;“演讲稿”明确了文体;“向科学家学习,科技兴国必然有我”指出了写作目的;“体现出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是对内容的要求。
参考立意:
1、弘扬科学精神,共创科学奇迹
2、探测科学的宇宙,有你有我
3、科技兴国,是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4、让精神的星光,照亮你我未来的路
可用素材:
1、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当个人名利和报效祖国不可兼得时,南仁东用他的选择告诉了我们何为爱国,何为奉献;当事业面临艰难险阻,目标看上去遥不可及时,南仁东用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何为梦想,何为坚守。
2、人类深感渺小;由于不懈的探索精神,人类又何其伟大。正是因为我们迈进的每一小步,星空才渐显清晰。就像以南仁东为代表的天文学家们,不满足于中国当时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的状况,敢于提出方案,要建造一个单口径500米的望远镜。梦想有了蓝图后,他们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地图,拄着竹竿、挽着裤腿,几乎踏遍西南山区的所有洼地,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建成后的“天眼”,如同在金属巨耳里听宇宙的呼吸,“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踏过平庸”,因为执着坚定。有人问,“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项热爱的事业,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为了一份回报家国的赤诚……南仁东凭借20余年、8000多个日夜的坚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让“天眼”凝视苍穹。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科学和创新的高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高歌猛进、成就辉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科技创新创业的热土,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迈向国际第一阵营。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的坚守和耕耘。一代代的中国科学家,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形成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技由跟跑、并跑走向领跑,开始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迈进,我们比以往更加强烈地需要弘扬科学家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需要弘扬科学家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弘扬自信、坚守、奉献的精神。科学的道路永远艰辛,科学家总是忘我工作、攻坚克难,为了事业甘于清贫。我们坚信,一个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民族,必将为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2年来,中共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将科技创新内化为执政理念的一部分,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过去5年,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时下,“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一系列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大招”正在中国酝酿实施,将带给转型中的中国巨大的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科学创新的力量不仅重塑着发展的形态与内涵,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思维方式。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一个个关键词绘就一幅砥砺前行,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
5、目前,由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已多达几十颗,这在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行星中,占了绝大多数。这大概也是人们所公认和推崇的:探索生命和宇宙奥秘的科学,改变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技术力量,像星辰般具有永恒不可磨灭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整体而言,杰出的科学家就是一颗颗星,用自身的智慧和坚持照亮了原本未知的世界。
人生有很多条路可走,世界也因为人们拓展不同的领域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可矢志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总能获得人们由衷的尊重。这大概是因为在这些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种情怀,可以帮助抵御“科学家能不能挣大钱”的聒噪,能够帮助坐热十年的“冷板凳”……有情饮水饱,科学家和科学发现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相濡以沫,以诚相待,相互“成就”。做出巨大科学贡献的大师,拿到国家最高科技奖500万元奖金的那些大科学家们,自有大情怀。
参考结构:
倾一生忠一事,用青春铸辉煌
第一部分,引述材料,开篇点题。南仁东先生用科研生命向世人诠释,只专注一件事的人生可以如此辉煌。
第二部分,分析材料,指出原因。首先指出人看重什么、坚守什么,是丈量品格厚度、境界高度的标尺。然后从三个方面阐释南仁东高尚的人格和科研精神: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南先生的情怀;二、敢为人先、坚毅执着,是南先生的精神;三、真诚质朴、精益求精,是南先生的品格。最后进行总结:他用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光,点亮“天眼”,让人类看清宇宙的样子。
第三部分,联系现实,指明做法。首先由南仁东的离去,自然引出青年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然后分析当今社会现状:踏实认真地做小事、做一件事的社会土壤,正日益贫瘠。最后再一次列举名人事例,指明做法:“一生忠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这种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相关文档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课后强2021-06-068页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17页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19页
-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2021-06-0613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2-4《烛之2021-06-069页
- 2019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分2021-06-0617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67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1-06-0626页
- 2018-2019学年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2021-06-0617页
- 天津市河北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2021-06-06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