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0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梧州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抽样检测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1)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2)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3)“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4)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 28 -
(5)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6)“①读书须知出入法。②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③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④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⑤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7)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8)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0)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11)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12)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选自杂文集《燕山夜话》)
- 28 -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作者回忆了以前在书店看见的小册子,认为这些册子是没有价值的,进而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B. 文章引用吴梦祥的学规,作者既肯定了其可取之处,也指出其不足之处,认为如古人般关门读书在当下不可取。
C. 第(9)段引用陆九渊的诗歌,既引出了观点,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其读书经验对现在的青年读者特别有用。
D. 第(11)段轮扁全盘否定“圣人”之言,认为这是糟粕,作者对此辩证看待,认为轮扁的见识比古代读书人要高。
2. 下列对第(6)段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共有5句话,在结构上具有“总分总”的特点,①总说读书之法,②③④句分说论述,⑤句总结强调观点。
B. ②句进一步论述“出入法”,认为开始读书时要追求“入法”,读书结束时要追求“出法”,通过举例论证观点。
C. ③句使用了分号,其分隔的前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使用了对称句式,可以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D. ③句和④句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展开论述,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入法”和“出法”两者同等重要。
3. 作者在结尾段说:“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句中“这些”所指代的内容(要求:每个方面不超过12个字)
(2)这句话的句末在问号后再加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答案】1. D 2. B
3. (1)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②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③要融会贯通而非死抠字眼;④敢于批判取精华去糟粕。(2)对现实生活中有些贪图省力的读者,总想偷懒找捷径的行为和态度持强烈的批评否定,通过问号加叹号的形式加以警醒和告诫:要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努力读书,不要寄希望于秘诀之类。
【解析】
【1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D项,“认为轮扁的见识比古代读书人要高”错误。原文只是说“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可见没有认为“轮扁的见识比古代读书人要高”,曲解文意,夸大其词。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通过举例论证观点”错误。“①读书须知出入法。②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可见属于对①的具体阐释,并非举例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分析和标点符号用法运用等能力。本题涉及的词语为指示代词,相关句子是最后一段,答案一般在上文找,因为结尾段大多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里涉及的标点为叹号和问号,即感叹句兼反问句。感叹号的作用:表示感情强烈,语气很重。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题干为: 作者在结尾段说:“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句中“这些”所指代的内容(要求:每个方面不超过12个字)(2)这句话的句末在问号后再加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第一问,“这些”所指代的内容:
- 28 -
第(3)段说读书的精神: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第(6)段说对待所读的书的态度:要“知出知入”,读进去出得来,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不要为读书而读书:“①读书须知出入法。②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第(10)段说具体读书的过程中要融会贯通而非死抠字眼咬文嚼字: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第(11)段说对待书中的内容观点要用批判的眼光辩证运用: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第二问问号后再加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中两个标点两种态度,其一用“问号”,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比一般的陈述语气表达的情感更强烈突出: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
其二用“叹号”表达感叹的语气,“这些算不上什么秘诀: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用叹号态度强烈,照应开头否定现实生活中 “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小说阅读
- 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那时葛朗台①刚刚跨到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背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
(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3)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②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4)“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5)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6)“上帝呀,救救我们!”
(7)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8)“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9)欧也妮四肢发抖。老头儿接着说:
(10)“不是吗,这是查理的东西?”
(11)“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12)“咄,咄,咄,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13)“父亲……”
(14)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15)“老爷!老爷!”母亲嚷着,在床上直坐起来。
(16)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了。欧也妮立刻跪下,爬到父亲身旁,高举着两手,嚷着:
- 28 -
(17)“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的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这口梳妆匣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一个受难的亲属的,他托我保管,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
(18)“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19)“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
(20)“老爷,求你!”母亲跟着说。
(21)“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③也赶到了楼上。
(22)欧也妮在手边抓到了一把刀子,当做武器。
(23)“怎么样?”葛朗台冷笑着,静静地说。
(24)“老爷,老爷,你要我的命了!”母亲嚷着。
(25)“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
(26)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
(27)“你敢吗,欧也妮?”他说。
(28)“她会的,老爷。”母亲说。
(29)“她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30)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31)“哎,先生,你瞧,太太死过去了!”拿侬嚷道。
(32)“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拿侬,你去请裴日冷先生。——得啦,太太,”他吻着妻子的手,“没有事啦,咱们讲和啦。——不是吗,小乖乖?不吃干面包了④,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啊!她眼睛睁开了。——嗳嗳,妈妈,小妈妈,好妈妈,得啦!哎,你瞧我拥抱欧也妮了。她爱她的堂兄弟,她要嫁给他就嫁给他吧,让她把匣子藏起来吧。可是你得长命百岁地活下去啊,可怜的太太。哎哎,你身子动一下给我看哪!告诉你,圣体节你可以拿出最体面的祭桌,索漠从来没有过的祭桌。”
(33)“天哪,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的妻子跟孩子!”葛朗台太太的声音很微弱。
(34)“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
(35)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 28 -
(36)“喂,欧也妮,喂,太太,这是给你们的,”他一边说一边把钱掂着玩,“哎哎,太太,你开开心,快快好起来吧,你要什么有什么,欧也妮也是的。瞧,这一百金路易是给她的。你不会把这些再送人了吧,欧也妮,是不是?”
(37)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38)“父亲,把钱收起来吧;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
(39)“对啦,这才对啦,”他把金路易装到袋里,“咱们和和气气过日子吧。大家下楼,到堂屋去吃晚饭,天天晚上来两个铜子的摸彩。你们痛快玩吧!嗯,太太,好不好?”
(40)“唉!怎么不好,既然这样你觉得快活,”奄奄一息的病人回答,“可是我起不来啊。”
(41)“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42)他搂着她,拥抱她。
(43)“噢!吵过了架再搂着女儿多开心,小乖乖……嗨,你瞧,小妈妈,现在咱们两个变成一个了。”他又指着梳妆匣对欧也妮说,“把这个藏起来吧。去吧,不用怕。我再也不提了,永远不提了。”
(44)不久,索漠最有名的医生裴日冷先生来了。诊察完毕,他老实告诉葛朗台,说他太太病得厉害,只有给她精神上绝对安静,悉心调养,服侍周到,才可能拖到秋末。
(45)“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
(46)“不用多少药,调养要紧。”医生不由得微微一笑。
(47)“哎,裴日冷先生,你是有地位的人。我完全相信你,你认为什么时候应该来看她,尽管来。求你救救我的女人;我多爱她,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因为我家里什么都藏在骨子里的,那些事把我心都搅乱了。我有我的伤心事。兄弟一死,伤心事就进了我的门,我为他在巴黎花钱……花了数不清的钱!而且还没得完。再会吧,先生。要是我女人还有救,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48)虽然葛朗台热烈盼望太太病好,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虽然他对母女俩百依百顺,一心讨好的态度使她们吃惊,虽然欧也妮竭尽孝心地侍奉,葛朗台太太还是很快地往死路上走……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注】①葛朗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他原是箍桶匠,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他为了财产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儿欧也妮对母亲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 28 -
②梳妆匣:葛朗台的侄儿查理的母亲的遗物。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葛朗台却打发他去印度,查理和欧也妮相爱,临行前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则将这个贵重的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保存,匣内装有查理母亲的肖像。
③拿侬:葛朗台的女佣人。
④不吃干面包了:欧也妮把自己积存的金子给了堂兄查理,葛朗台知道后,把女儿软禁在房间里,只许她吃冷水和面包。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一开始先详细介绍了葛朗台的执著狂,为全文铺垫,接着展现了由梳妆匣引发的冲突,最后以葛朗台太太的病作结。
B. 第(8)段画线句是三个问句,按顺序分别表达了“自问”“推断”和“责问”,表现了葛朗台发现梳妆匣后的惊讶和兴奋。
C. 医生对葛朗台太太病情严重性的分析,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得葛朗台表露对太太的爱意,彻底改变对母女俩的态度。
D. 金子是这篇小说的线索,葛朗台与欧也妮的冲突也因金子而起,两人对金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能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5. (3)至(21)段运用了哪些正面和侧面描写手法来刻画葛朗台的形象特点?
6. 结合选文第(22)至(43)段的情节发展,简述葛朗台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案】4. C 5. 正面描写:心理描写:葛朗台经过思索,决定向女儿屈服,写其为了金子能屈能伸的狡诈;语言描写:什么东西?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自问”“推断”和“责问”表现他面对金子冷静思考,狂热喜爱;动作描写:“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手臂一摆,使劲一推”写他见到金子的贪婪疯狂。
侧面描写:妻子看到他,大喊“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气的浑身发抖,跪下乞求,通过女儿、妻子和仆人的动作、语言来侧面衬托葛朗台的贪婪疯狂。
6. 最初想要占有金子,和女儿冷静对峙;看到女儿和和太太的坚决态度,开始犹豫不决;当太太晕倒时,果断放弃;为了不登记财产,巴结讨好女儿和太太。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
- 28 -
项,“彻底改变对母女俩的态度”错误,葛朗台表面表露对妻子和女儿的爱意,是怕妻子死后进行财产登记,他并非“彻底改变对母女俩的态度”。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把握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然后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正面描写:
心理描写:“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语言和动作描写:“‘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由这些句子正面描写葛朗台对金子的疯狂与贪婪。
侧面描写:“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母亲嚷着,在床上直坐起来”“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也赶到了楼上”等是侧面描写,通过女儿、妻子和仆人的动作、语言来侧面衬托葛朗台的贪婪疯狂。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文本思路,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析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句子,并用精准语言进行概括,然后分点作答。
- 28 -
由“葛朗台冷笑着,静静地说”“‘你敢吗,欧也妮?他说’”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葛朗台此时与妻子女儿冷静对峙,不想放弃金子;由“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可以看出,面对妻子和女儿坚决的态度,葛朗台有所动摇,开始犹豫不决;由“‘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可知,葛朗台看到太太晕倒,果断放弃了金子;由“没有事啦,咱们讲和啦。——不是吗,小乖乖?不吃干面包了④,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啊!她眼睛睁开了。——嗳嗳,妈妈,小妈妈,好妈妈,得啦!哎,你瞧我拥抱欧也妮了。她爱她的堂兄弟,她要嫁给他就嫁给他吧,让她把匣子藏起来吧。可是你得长命百岁地活下去啊,可怜的太太。哎哎,你身子动一下给我看哪!告诉你,圣体节你可以拿出最体面的祭桌,索漠从来没有过的祭桌”可以看出,葛朗台担心太太去世,登记财产,因此讨好卖乖。这些心理变化一方面更好地刻画了葛朗台爱好金子、占有金子的特性,另一方面表现了人物的奸诈。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考生要从小说中勾画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文中其它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解题思路可以分为四步:一、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二、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
7. 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③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
④置币遗单于 遗:留下
B.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讲
③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④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退却
C. ①致万乘之势 致:达到
②召有司案图 案:草案
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发:暴露
④遂共谗之 谗:诋毁
D. ①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②副有罪,当相坐 坐:治罪
③君子生非异也 生:资质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 28 -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项,④置币遗单于:置办好礼物送给单于。遗:赠送。
C项,②召有司案图 :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案:同“按”,审查、察看。
D项,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 检:约束,制止。
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众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莱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8.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D.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蒙固业,因遗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虚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在复习时重点注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因为。相同。
B项,①助词,的;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
C项,①修饰关系的连词,地;②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
- 28 -
D项,①介词,经由、通过;②动词,沿袭。
故选A。
9. 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舍相如广成传②不耻相师③以愚黔首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⑤填然鼓之⑥宁许以负秦曲⑦天下云集响应⑧将军邓骘奇其才
A.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B. 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考生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活用现象。也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分类。
①“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的意思。此句翻译:把相如安置在名叫“广成”的下等馆舍。
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之意。译文: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③“愚”,使动用法,“使……愚”之意。译文: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
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之意。译文: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从小路回到了赵国。
⑤“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打鼓”之意。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
⑥“负”,使动用法,“使负担,承担”。译文: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⑦“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译文: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
⑧“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奇”之意。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
故正确的分类应为: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故选D。
10. 下列画线句中,全都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
①句读之不知,句意:不懂得断句。宾语前置。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句意为: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判断句。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句意为: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定语后置。
④蚓无爪牙之利,句意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定语后置。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意为: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被动句。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句意为: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汉节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定语后置。
故选C。
【点睛】文言句式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既闻之,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
- 28 -
外,归而奏之’。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
11. 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徙代 徙:迁居
B. 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C. 寡人制之 制:制服
D. 文吏以法绳之 绳:制裁
12.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其大父赵人 ②其皆出于此乎?
B. ①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C. ①乃卒复问唐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①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②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13. 下列画线句中,与“家安在”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蹑足行伍之间 D. 而君幸于赵王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2)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答案】11. C 12. D 13. A
14. (1)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2)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C项,“寡人制之”意思是:由我决断。制,决定,决断。
- 28 -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B项,副词,表假设,即使;副词,虽然;
C项,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D项,介词,在。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例句:宾语前置,“家在安”,家在哪里?
A项,宾语前置,未有之,从来没有过的事。
B项,状语后置,乎吾先,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C项,省略句、状语后置,行伍之间蹑足,(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
D项,被动句,而您受宠于赵王。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关键词: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
(2)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关键词:说,通“悦”,高兴;是,代词,这;持,拿着;赦,赦免。
【点睛】文言文翻译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 28 -
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译“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定”。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
(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
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介词“在”。
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
(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
参考译文:
- 28 -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尚且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述说,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那些士兵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并判他徒刑。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用现代汉语描绘全诗所写的景象。要求:不得改变诗意,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字数:60~80字。
【答案】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微写作的能力。首先要逐句翻译诗歌,体会诗歌情感,然后要结合诗歌意象和意境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字数要求。
- 28 -
本诗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莺啼等景物,和谐而富有诗意。诗歌题目中的“犹眠”一字最能表现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正楷书写;如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则当错别字评分。)
(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自己奉命出塞的孤独、无奈与郁愤之感。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植物的蓬勃生长,来表现早春的明媚而富于生机。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随从武士华丽的打猎装束及壮观的出猎场面。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遥望古都,凭吊古迹,感慨历朝历代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衬哀情,面对美景却只能一人酌饮,表达了孤单与苦闷之情。
(6)《师说》中,韩愈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劝学》中,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加工就笔直和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为例来说明:“_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8)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9)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_____________?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11)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12)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3)_____________,谁怕?(苏轼《定风波》)
(14)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答案】 (1). 征蓬出汉塞 (2). 归雁入胡天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5). 锦帽貂裘 (6). 千骑卷平冈 (7). 伤心秦汉经行处 (8).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9). 春江花朝秋月夜 (10). 往往取酒还独倾 (11). 闻道有先后 (12). 术业有专攻 (1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 闲来垂钓碧溪上 (15). 折戟沉沙铁未销 (16). 天下英雄谁敌手 (17). 野芳发而幽香 (18). 艰难苦恨繁霜鬓 (19).
- 28 -
竹杖芒鞋轻胜马 (20).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考查了两种默写类型。直接性默写题要求学生平时实际、积累,多读、多写,尤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蓬、貂裘、冈、阙、博、参省、己、戟、销、幽、繁霜鬓、芒、弩。
【点睛】如何快速背诵课文:
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直到会背,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琅琅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
三、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盥手(guàn) 一瞥(piē) 奄奄一息(yān) 少安毋躁
B. 歆享(xīn) 推衍(yǎn) 伺机而动(sì) 运筹帷幄
C. 榫头(sǔn) 戕害(qiān) 咄咄逼人(duō) 阿谀奉承
D. 朔漠(shuò) 蹩进(bié) 繁文缛节(rù) 视如蔽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汉字字音、字形能力。要做到正确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项,“奄奄一息”的“奄”读音改为“yǎn”;
C项,“戕害”的“戕”读音改为“qiāng”;
D项,“视如蔽屣”改为“视如敝屣”。
故选B。
【点睛】
- 28 -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要以《容易读错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语文课本注释里出现的字音为线索,对里边的字、词要会读,读准。对那些容易弄错的字更要有足够的注意。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条: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字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场合不同,读音不同;记住特殊字音。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熙熙攘攘,顷刻间都到了上空。
B. 很多人认为,在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之后,依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复兴可谓倚马可待。
C. 宋与金的历史,对明末崇祯皇帝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中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弱无能的君主。
D. 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A项,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适用对象是人,此处是“飞机”,故适用对象错误,应改为“密密麻麻”。
B项,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不能用于“中华文化复兴”,此处可用“指日可待”。
C项,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此处指对“宋与金的历史”就在“明末崇祯皇帝”的眼前,故使用正确。
- 28 -
D项,攀龙附凤: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贬义词。此处用于比喻“电影和它的原著”的关系,褒贬误用。
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
A.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在内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就能真正实现飞跃。
C. 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 “双创特区”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病句题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道试题,往往体现出一定的难度。考生平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区分几大病句类型的特点。常考的几种类型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表意不明、逻辑不当等。
A项,正确。
B项,搭配不当,常见的固定搭配关系式:“只有……才能”“只要……就”。“艺术电影就能真正实现飞跃”,把“就”改成“才”。
C项,成分残缺,“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中“树立”缺少搭配的宾语中心语,改为“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 28 -
D项,结构混乱,“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中“围绕聚集……为重点”句式杂糅,删掉“……为重点”,或者把“围绕”改为“以”。
故选A。
20. 下列对有关语法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分析:句中加点词“约束”,从词性上看,是名词。
B. “朝气蓬勃”“安定繁荣”“探寻道路”“传统文化”
分析: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以上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C. 《哈姆雷特》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分析:这个单句的谓语是“企图”。
D.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分析:这是个递进关系复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对有关语法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所给选项的语法有对词性辨别的考查,有对短语类型的考查,还有对句子成分以及复句关系的考查。做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词性的辨别,二是短语和复句的分类,三是单句成分的划分。
C项,这个单句的主干应是“《哈姆雷特》表达了迷惘、痛苦和悲怆”,谓语应是“表达”,不是“企图”,“企图”是动词性的修饰语(定语),是“年轻理想主义者”动词性的修饰语。
故选C。
【点睛】短语的种类:主谓短语(陈述关系)、动宾短语(支配关系)、偏正短语(修饰关系)、中补短语(补充关系)、联合短语(并列选择递进等)。
句子成分划分以及复句关系: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单句中,句子成分在句中位置是有规律的: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句中的基本位置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
- 28 -
宾语。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2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 。 , , ,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①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③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④山上有了小屋
⑤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⑥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A. ①⑤⑥②④③ B. ③⑥⑤②①④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⑤①④③⑥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根据横线钱句子“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可知点缀山的是⑤①“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然后是山上小屋的作用,打了两个比方,④③⑥“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根据“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可知前面是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故选D。
【点睛】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22. 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与前后句结构相同或相似,且保持语意连贯。
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答案】 (1). 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 (2).
- 28 -
出土的草芽是对寒冷冬季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方法相同,内容有意蕴。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
具体分析,依据所给前后例句可知,仿写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仿写的句式结构为:“的短语+是+对……的告别”,仿写的内容为“告别”。考生依据此原则仿写结构相同或是相似的、前后语意连贯的文句即可,答案不是唯一的。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结合自己2020年的经历,以“有一种甜”为标题,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②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③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简明,描写生动、细致,抒情、议论画龙点睛;④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⑤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⑥用词贴切,句式丰富、灵活,善用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
【答案】例文:
有一种甜
说起“甜”来,相信各有不同。或如糖触及味蕾;或如温情,触及心灵……而我认为,最甜的,莫过于味觉与心灵的甜撞击在一起,那才是人间的至圣美味。
记得那是个飘雪的冬日,为了九天后的考试,每个人都埋首书山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寂静的教室中,不时响起一两声咳嗽。冬天最怕的就是感冒,班里不幸已有一半中标。
这时,出去有一会儿的班主任回来了:只见她手上各提着一只水壶,胳膊下还夹着一包红糖,努力地挤进门来。
“来,同学们。”她拍了拍手,顾不上擦一下头上的浮雪,笑眯眯道,“刚熬的红糖姜水,天冷,都来喝一杯,驱寒抗感冒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样,大家才会有劲儿冲击期末考试呀!”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们都笑了。教室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就近的几个已冲上前,抢着倒水。只见两只胖胖的不锈钢热水壶在位子之间快速传递,就像《荷塘月色》里的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对岸去了。
- 28 -
我却不以为然。因为不喜欢吃姜,自然对这种安慰剂式的民间秘方就兴趣了了。不幸的是那天下午,我不仅染了感冒,而且还发了烧。只好拖着虚弱的身体提前告假回家。路上掏出水杯时,却愕然发现里面满满的姜水!氤氲的热气扑面而来,让我一时惊在了那里,这,这,应该是班主任装的吧?可是,她又是何时为我装上的呢?我猛地想起,她支开我,让我去办公室跑腿的事。原来如此。
即矛盾于喜恶,又感动于她的良苦用心。我平生第一次,仔细地辨别了一下热气中那微不可闻的姜之细味,又违心地端起杯子,在忐忑中小心翼翼地呡了一口。一股甜味迅速在味蕾上绽开来,继而又浮出微微的几分辛辣,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咽。而且这种甜中的微辣,竟似有几分碳酸饮料的精髓,又似带了几分王老吉的神韵,那淡淡的辣被浓浓的甜包裹着,竞有相得益彰的新奇口感。我的味蕾不禁又升起几分痛饮的渴望。
那是至今都难以描述的一种甜,温暖了心,驱走了寒,滋润了四肢百骇,打开了周身的毛细血孔,细密的汗珠悄悄地渗出来,带走了高烧,我顿时感到舒服了很多。这一杯红糖姜水真的很有效,班主任没有骗我。
【解析】
详解】审题指导:
- 28 -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为了让文章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总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题干为:请以“有一种甜”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关键词是“甜”,虽然一个字涵盖却很广,写作时需要限定为具体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明确“甜”的来源或者对象,可以是人,亦可为物,比如有一种甜——叫感动或者幸福、有一种甜叫成功或者收获、有一种甜——我明白或者懂得了什么等。这种甜必定有独特之处,要么与众不同,要么触动了我的心灵……总之,在行文中一定要体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抓生活中的典型细节,突出有一种甜的令人难忘,注意文体特征一定要鲜明。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或者哲理散文均可。“请结合自己2020年的经历,以“有一种甜”为标题,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里的限制条件“2020年”不很关键,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求: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②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③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简明,描写生动、细致,抒情、议论画龙点睛;④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⑤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⑥用词贴切,句式丰富、灵活,善用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写作时都加以注意避免失分。
参考立意:
1.有一种甜,叫友情
2.有一种甜,叫助人为乐(奉献)
3.有一种甜,叫爱
4.有一种甜,叫长大
5.有一种甜,叫读书
可用素材:
1. 哲人说:“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品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杯水无色,却能色彩纷呈;无味,却又五味俱全。你拥有了这杯水,想品出怎样的色彩与味道呢?
2. 这是青春的色彩——墨绿,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青春的味道——苦辣酸甜咸,皆存于其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叹了悲秋,惊了容颜,纳兰容若,纳兰性德,是他,是他,都是他!他的青春自己做主,他的青春色彩纷呈五味俱全。
在他的内心有如陶渊明般的世外桃源,超凡脱俗。他的性格,仿佛周敦颐笔下的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放浪形骸蔑视权贵,轻视名利,只倾心于自己的《饮水词》。所以,他溶解了生活五味,只留一丝甜蜜在心间,独取一抹绿于生命。
纳兰的这杯水中,我看到了绿的生机,品出了甜的味道。
3. 一位老人应邀去一所学校参加毕业典礼,老人的话不是那么富有文采,也没有那么语重心长,却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引来阵阵笑语和掌声。
事后,校长问老人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老人微笑着回答:“其实快乐并没有什么秘诀,我们每天起床只有两个选择:快乐或者不快乐。既然同样是生活,那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心境来品味生活之美呢?
快乐地活是一天,不快乐地活也是一天,把自己的每一天视为上帝的恩赐,乐享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秒。玫瑰有刺不乏香,白玉有瑕不乏美,积极乐观地度过每一天,感受生活的快乐,品味生命之甜美,才不枉来世一遭。
喝着这杯水,品味到丝丝甘甜,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 深冬的街头,寒风瑟瑟,吹散了一路的灯光,行人裹紧厚重的衣服快速地穿行而过。这样的时候,最美的画面就是街角传来的烤红薯的香味,这是一代人最美的记忆。傍晚的村庄,炊烟四起,空气里浸润着甜甜的味道。
- 28 -
5. 有人认为,幸福是茶,清淡醇香;是鲜奶,纯正可口;是咖啡,香酥浓滑;是橙汁,酸中带甜;是可乐,充满激情。也有人认为,幸福是花,香气弥漫;是春土,芬芳怡人;是甘雨,甜润多汁……而我认为,幸福是一杯水,简单而又清纯。
6. 甜,源于母亲无微不至的陪伴。
上了高中,开始了住宿生活。一个月回家三两天,让我愈发珍惜在家的时间,享受那温柔如春风的爱抚,甜如蜜糖的陪伴。临开学的那天晚上,我一定要腻在母亲房间,赖着她听我讲述校园生活。聊聊可爱的老师们,说说同学间好玩逗乐的事儿……我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枕在她柔软舒服的大腿上。每每这时我都会睡意十足,半眯着眼,似睡非睡,幸福,甜意直达心底。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总是依依不舍,因为那种感觉真得很甜,很甜。
行文结构:
根据命题作文的要求以“有一种甜”为题。开门见山直入话题“说起“甜”来,相信各有不同。或如糖触及味蕾;或如温情,触及心灵……而我认为,最甜的,莫过于味觉与心灵的甜撞击在一起,那才是人间的至圣美味”,结构上照应题目并引出下文。“记得那是个飘雪的冬日”回忆过往感受甜的滋味,习作侧重点心理转化,由一开始的不喜欢、排斥,到最后的喜欢,并品出了甜味,突出了中心。“那是至今都难以描述的一种甜,温暖了心,驱走了寒,滋润了四肢百骇,打开了周身的毛细血孔,细密的汗珠悄悄地渗出来,带走了高烧,我顿时感到舒服了很多。这一杯红糖姜水真的很有效,班主任没有骗我”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结构严谨,行文自然,犹如水到渠成。语言优美善用各种修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甜与其说是姜汤的味道不如说是爱的味道,那个冬天我感觉到了被爱的甘甜,这是难得的师生情。
- 28 -
相关文档
-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2021-06-0621页
- 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2021-06-0615页
- 【语文】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2021-06-0613页
-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题试卷2021-06-0618页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作文教2021-06-0622页
-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2021-06-0617页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珍惜愤怒2021-06-062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2021-06-066页
- 【语文】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1-06-0622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2021-06-0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