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00 KB
  • 2021-06-06 发布

新人教必修4精品教案(5苏轼词两首)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5 苏轼词两首 从容说课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 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遭贬,颠沛流离,坎 坷多灾。所以提起苏轼,我们除了崇拜和仰慕,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但我们又不 得不承认,苏轼本人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如果没有坎坷的命运,我们就不可能看到一 个如此旷达洒脱、乐观坚韧的苏轼。如果没有被贬的经历,我们就不可能读到如此之多的传 世佳作。本课所学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 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朗读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要深入地品味 这两首词的妙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作者当时 的写作背景,这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另外,这两首词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唯有通过反复的 诵读才能品味各自不同的妙处,而且这两首词都是要求背诵的,故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诵读; 此外两词中作者的情感均表达得含蓄深沉,必须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中特定的人物和景物, 深切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设想: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创设氛围,引起学生对苏轼的倾慕和同情,然后诵 读全词,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领略豪壮宏伟的景物,扣住作者着意塑造的人 物形象,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最后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教授《定风波》。 教学设想:检测第一首词的背诵情况;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从小序入手, 通过分析作者在遇雨这件小事中的言行心态,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背诵全词;引导 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教学重点 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体会词中借景(人)写情 的妙处。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这两首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感受豪 放与婉约的不同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3.品味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感受豪放与婉约的不同魅力,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用文学 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体会词中借景(人)写情的妙处。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这两首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 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导入新课 词风分婉约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前面我们学习了柳永 的代表作品《雨霖铃》,其景凄美,其事缠绵,其情悲戚,“杨柳岸,晓风残月”说不尽的感 伤凄婉。今天我们来学习风格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首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品豪放之味。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苏轼,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我在布置大家预习 时也特地叫大家去找一下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下面谁愿意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宋代的旷世 大文豪。 (学生一边展示多媒体资料,一边讲解) 多媒体课件展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 家、知名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 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 才能。22 岁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 年任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 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 年),御史台有 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 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 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 书。元祐八年(1093 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 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 置。元符三年(1101 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学生热烈鼓掌) 师 看来你的预习非常认真,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已经告诉我,他们对你的介绍非常满意。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念奴娇”这个词牌名。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 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 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 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 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 45 岁,所以词中有“早生 华发”一语。 2.关于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 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师 好,了解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词牌之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朗读课文,展示诵读节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3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师 读得很不错,不过有几个字音要注意。“羽扇纶巾”中“纶”这个字不念“lún”, 念“guān”;“早生华发”的“发”(fà)读第四声,跟上面“雄姿英发”的“发”(fā)不一 样;最后,“一尊还酹江月”中的“还”,读“huán”,不读“hái”。 (幻灯片放映重要字音) 故垒.(lěi) 羽扇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 早生华发.(fà) 还酹..江月(huán lèi ) 师 读音解决了,接下来我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如能背出来更好,注意,这篇课文 是要求背诵的。 (一女生自告奋勇,读得不错) 师 看得出她是用了心在读的,读得很不错。这首词是豪放词,本来更适合男生读的, 却让女生占了先,可有点说不过去哦,下面哪位男生愿意为我们班的男同胞们争口气? (一男生也要求朗读,是背出来的,男生热烈鼓掌) 【深入探讨】 师 背得非常好,节奏和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没有辜负男生对你的厚望。好,读过课 文,我们开始解读这首词,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 景观? 生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雪。 师 很好,但有一点要搞清楚,“雪”是不是词中所写的景观,作者看到雪了吗? 生 没有看到雪,“雪”指的是惊涛拍岸后溅散开的水花,并不是真的雪。 师 对了,作者是用雪来比喻水花,突出惊涛的气势。“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词的上阕写了这么多景,大家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生 我最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 师 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好在何处? 生 开篇就劈头一句“大江东去”,若万丈高楼忽起平地,先声夺人。写江而直接用一 4 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只这一句,就足以名垂词史,想起苏轼, 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师 说得很好。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鼻祖,其开创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 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 《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 不能想一句出来? 生 我想到一句,写黄河的,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 很好,二者都大气磅礴。还有没有? 生 我也想了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师 不错,这一句也是写长江的。好像还是歌曲哦。(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 (学生热烈鼓掌) 生 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师 对,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的“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似? 生 是,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 真的一样吗?好,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 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 可以! 师 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 “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 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学生热烈讨论并争论起来) 生 我同意!“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生 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为什么 不干脆写作“英雄人物”呢? 生 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 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 都是第一声和第二声。 师 对了,音律上完全一样,可见苏轼不用“英雄人物”而用“风流人物”不是出于音 律的考虑,而是另有原因。 生 (急切地)什么原因? 师 (笑)原因迟早会出来的,我们不必急着回答,学完整首词后自然就会明白了。先 回到刚才的问题,来听听有没有同学喜欢其他写景句的。 生 (很多人异口同声)最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 看来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何处?它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学生热烈讨论) 生 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 千迭。用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 精神为之振奋! 生 这一句中几个动词和形容词都用得极妙:“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 5 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 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整句才十三字,便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 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师 分析得极好。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 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生 看着如此壮美的景象,词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回到三国那个战乱纷争的 年代。三国时代的英雄纷纷在脑中涌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 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师 说得很好。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是作者从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那么你能不 能再深入地分析一下,作者如此深沉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怎样表达 这种情感的? 生 隐含着一种失落和伤感。他是通过集中笔墨塑造周瑜,借周瑜的形象反衬自己,表 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壮怀难酬的伤感。 师 哦,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生 风流倜傥,英姿勃发。 生 儒雅、潇洒,年轻有为。 师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 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一句可看出来。“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 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 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 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卓异不凡的年轻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 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 师 如此儒将,难怪让苏轼倾慕不已。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 语? 生 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是想突出强调周瑜的年轻。 师 当时周瑜多少岁了? 生 24 岁。 师 (笑)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确实只有 24 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 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 34 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 (学生听罢愕然) 师 大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生 有可能。这年龄的问题,要完全搞清楚不容易。 生 可能是小乔天生丽质,保养有方,做周瑜媳妇十年了看起来还像个初嫁女子,所以 作者这么写吧。(学生大笑) 生 都不是。应该是苏轼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 师 说得很好,苏轼是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其实词中着意表现 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生 “羽扇纶巾”可见出周瑜的年轻。 师 是吗?为什么这么说? 生 年轻才有这种雅兴搞这种装扮嘛。 生 不对,“羽扇纶巾”是突出周瑜的儒雅,而不是他的年轻。我觉得“人道是,三国 6 周郎赤壁”这一句才是有意突出周瑜的年轻。 师 哦,为什么?能否解释一下? 生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作者特意用“周郎赤壁”而不用“周瑜赤壁”就是突 出他的年轻。“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而用“周瑜”就没有这个效果。 师 对了,用“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 生 以此反衬自己一把年纪还功业无成。后面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回想起当 年周瑜的丰功伟绩,对比自己,四十好几,早已过了周瑜当时立功的年龄,白发都一大把了, 还一事无成,所以特别伤感。 师 很好,但我要补充的是,作者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不单单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年 轻,还另有目的。 生 (惊奇)什么目的? 师 还记不记得刚才我们悬留的问题: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 人物”。现在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生 哦,我明白了。“英雄人物”一般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韧不拔 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的:“雄姿英发”。但“风流人物”不但要有英 雄气概,还要有儿女情长,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 要有柔肠。所以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就是为了表现周瑜“风流”的一面。 生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作者用“羽扇纶巾”来形容周瑜的外表,我刚才还纳闷,这 是文臣的装扮,怎么用来形容周瑜了,现在我明白了,作者是想突出周瑜翩翩的儒将风度。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表现周瑜卓异不凡的智慧与聪明,谈笑自若的胆略与 气度。 这才是风流人物。 师 说得很好,苏轼心目中所仰慕的,就是像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度翩 翩、气度不凡的“风流人物”!现在我们已经把历史遗留问题“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还 有问题没解决呢。三国时代的英雄非常多,比如: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什么作者 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 生 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将,作者又是在赤壁怀古,选他当然最合适不过了。 生 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都不适 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孙权虽也是英雄,同时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的 主将是周瑜,所以用周瑜更合适。 生 我觉得这个原因很重要:周瑜能够少年得志,成就功名是因为能遇到孙权这个明主。 苏轼借这个人物曲折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如果像周瑜 一样遇到明主,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来。 师 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想再加问一句,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他也是赤壁之战的 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 (学生很有兴趣,热烈讨论) 生 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 师 就这个原因? 生 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不能体现“风流”一面。 师 (点头)这是个不错的解释。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 诸葛亮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 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要用来反衬作者的怀才不遇就没多大力量 了。 师 答得越来越深刻有理,很好。你刚才提到反衬,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塑造周瑜, 7 就是为了反衬自己,浇洗心中块垒,表达深沉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 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里的“故国 神游”和“多情应笑我”都是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讲苏轼神游故国, 想象周瑜当年大破曹军时的勃发英姿和绝代风华,不禁黯然神伤,笑自己多愁善感,自作多 情,不知顶上头发早已斑白了。说不尽的伤感惆怅。 生 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按这种说法,神游故国者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笑自己多 情。但我认为神游故国的应该是周瑜,是周瑜笑苏轼。 生 是苏轼笑自己多情,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生 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认为神游故国的就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而上 文写的正是周瑜,且“故国”意为曾经的国土,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国,不可能 是苏轼的故国,若是苏轼,写成“古国”更为合适。所以其意应该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 我自作多情,早生华发。 生 老师,你下个结论吧,哪种说法才对? 师 我不想下结论,也不能下结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况且学术界至今都还没有定论, 我怎么能下结论呢?所以我不下结论,你们持哪种理解都行。但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 敢于质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读书就应该这样子。好了,我们回到词本身吧,不管神游者是 周瑜还是苏轼,有一点是没有疑义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表达了 时光消逝、年华已老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怅惘伤感。那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又该怎么理解?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 我认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 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 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 师 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生 我觉得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些消极,充满了怅惘和伤感。 生 我不认为作者是消极的,虽然诗人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 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 志难酬,正表现了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 师 说得都有道理。关于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但有一点,纵观苏东坡的全部经历 以及他所有的创作,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仅仅停留在怅惘和伤感里面的话,就不是苏东坡 了。词的最后,他还是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走出来,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旷达洒脱。人生 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托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 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对人生,所以惆怅失意未必全部属于他,如果这样 理解的话,我认为基本上捕捉到了这首诗的脉搏。 课堂小结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整首词作皆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 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我认为这 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词通过缅怀英雄表达了他追求功业的壮心,当追求功业一旦不 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豪情寄情于大自然,这么一种巧妙的、缜密的构思,做得非常漂 亮。这是第一点。同时大家也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人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 一反前人创作的委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这种豪放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出他相当大胆 的创新意识。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 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 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好,这首 8 词在内容上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在新的理解基础上再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以深情的 诵读结束今天的学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师 今天的作业是熟读并背诵全词,另外做好对《定风波》的预习。 第二课时 定风波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信惊涛拍岸的声音还在耳畔 回响,人生如梦的慨叹还在心头震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同作于被贬黄州期间而 风格迥异的词——《定风波》,看看是否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大都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般旷达洒 脱,豪壮奔放,但他的婉约词一样写得风流别致、清新隽永,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品读这别具风味的苏氏婉约词。好,事不宜迟,先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课文) 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 读得还算不错。不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跟上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什么 不同? 生 感觉完全不同。 师 怎么不同?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 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适合男人读,《定风波》适合女人读。(笑声) 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壮美,声调激越,大气磅礴,动人心魄,起首就有一种 横空而来的气势,横贯心胸。《定风波》写景秀美,声调悠缓,淡雅别致,清新隽永,两者 是完全不同的味道。打个比喻,《念奴娇·赤壁怀古》若大江怒涛,《定风波》如小桥流水。 (学生鼓掌) 师 真是精彩!学得诗词多,都快成出口成章的诗人了。他说得很好,《念奴娇·赤壁 怀古》若大江怒涛,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气势如虹;《定风波》如小桥流水,读时应舒缓自 然,“吟啸且徐行”,刚才大家在这一点上把握得还不是很好,下面我们把握好节奏和情感, 把它再读一遍。 9 (学生再读课文) 师 这次读得好多了。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生 它最短,字数最少。 生 不是,这首词的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 师 对了,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那么大家看看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 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生 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 我认为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很有用,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师 哦?什么有用的信息? 生 “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 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苏轼被贬黄州后,已 经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不再争取改变现状,不再谋求洗冤复职,一心只图过个安稳晚年, 了此残生。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多少有点消极的味道。 生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苏轼想在此买田终老的想法恰好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 态度。因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 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 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师 第一位同学说“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多少有点消极的味道”,可见她是理解苏轼 的行为的,只是对他没有努力谋求洗冤复职而感到遗憾,有点替他不平,也替他着急,但这 不是苏轼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不能因此说他消极。诚如第二位同学所说的,在无法 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积极为以后的生活打算,谋求过个安稳的晚年,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 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 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 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 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 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 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 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 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 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 听闻元祐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 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 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 40 天后,又遭贬海南。此后其子孙 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师 可见苏轼买田终老并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放弃,而是坚持。好,一个小序让 我们看到了苏轼坚韧、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 些有用的信息? 生 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 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 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 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 “独不觉”的。 10 师 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做 到如此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对吗? 生 对。 【深入探究】 师 很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 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 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师 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生 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 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 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如故。还 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 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 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 师 你说这是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按你的分析,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 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 生 对。这是一种人生哲学。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 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草动也乱心。 师 分析得很有道理。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 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那么, 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生 “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 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 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哪像现在的男人,没 点风韵,没点情趣。 师 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 界? 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 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 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又怎么会怕这突如其来的阵雨? 师 你说“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已把它提到整个人生的高度上来了。照你这种说法, 此处的风雨已不单单指自然界的风雨,此处的“竹杖芒鞋”也不单单指这次风雨中的装扮, 对吗? 生 对。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 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 的蓑衣,不是写眼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师 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 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 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生 首先我觉得这身装扮让我看到了一个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的苏轼。在我的想象中, 苏轼虽然被贬,但好歹还是个官,出行必定戴官帽,着长袍,骑高马,带随从,要不就坐轿 子。总之不会是“竹杖芒鞋”的装扮。芒鞋即草鞋,脚穿草鞋,手拄竹杖,十足一个农民模 11 样,哪像做官的,哪像大文豪啊。还自我感觉良好,说“轻胜马”呢。 师 那么从这种装扮可以窥见苏轼怎样的一种性格? 生 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 闲适的生活。 师 这身装扮也隐喻苏轼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对这种隐喻我们又该怎么理解? 生 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 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 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 师 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 雨雨,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生 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 生 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 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 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 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 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生 是啊,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的人,在 风雨中悠然信步,一边走一边吟诗唱歌。这是多么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 师 很好,分析得准确而透彻。到这里上阕已基本上分析完了。在上阕里,作者描写了 自己在雨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举止,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修炼到如此境界的原因。 表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旷达、洒脱。现在我们接着分析下阕,看看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默读下阕,思考) 生 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 师 你说风雨过后,也就是说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对吗? 生 对,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师 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生 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 师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对吗? 生 对。 师 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 有无帮助? 生 有,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 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 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 者。 师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 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 生 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 师 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 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 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 12 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 生 对,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 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 乐。完全是一个胜利者对手下败将的姿态。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 生 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 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 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 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 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 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 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 分析得很准确,也很精彩。刚才几位同学都提到,苏轼的“回首”体现了一种胜利 者的姿态,从“被袭者”到“胜利者”,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 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 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师 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 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 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 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生 我认为,前面一词“归去”,其意是说:政治场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变幻莫测, 我不如归去,做个普通老百姓,过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倒还悠然自在,不必担 惊受怕。 师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哪一种更有道理,更符合作者的本意? (学生议论纷纷) 生 我认为,第一种意见比较有道理。第二种把它具体到被贬这一件事上去理解,而第 一种是把它放到苏轼的整个人生历程上去理解的。 生 我也这么认为。如果苏轼真想辞官归去,做普通老百姓,那便表明苏轼想回避风雨, 而回避风雨说明他还很在乎风雨,这便和上文苏轼在风雨中的表现不符了,也和上文“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相悖了。 课堂小结 师 大家对作者的情感把握得很到位,看来已深得苏轼人生哲学的精髓。我们回顾一下 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 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 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 启迪意义。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找出苏轼不同风格的词(如已经学习过的两首词)进行比较研究,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13 第二课时 活动与探究 在词史上,一般把柳永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把苏轼当作豪放派的始祖。两人的词放在一 起,最能体现婉约、豪放两派的不同特点。请各找柳永婉约词和苏轼豪放词若干首,作个对 比研究,品味两者的不同风味。然后学习委员组织一个诗词交流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